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083阅读
  • 1回复

两宋路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7-11-23


宋代全国划分若干路作为府、州、军、监以上中央派出监察辖区的制度。自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以后,设置诸道转运使,以总财赋,分全国为十三道,宋太宗赵太平兴国二年(977)以后,“边防、盗贼、刑讼、金谷、按廉之任,皆委于转运使”,转运使遂成为北宋中央政府派遣至各路掌管财赋和监察之官,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始定为: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淮南、江南、荆湖南、荆湖北、两浙福建西川、峡(即峡西)、广南东、广南西等十五路。
 宋真宗赵恒咸平四年(1001),又分西川为益州、利州二路,分峡路为梓州、夔州二路,成为十七路。天禧四年(1020),又分江南为东、西二路,成为十八路。宋仁宗赵祯嘉四年(1059),改益州路为成都府路。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京西分为南、北两路,淮南分为东、西两路,陕西分为永兴军、秦凤两路,则为二十一路。六年,河北分为东、西两路。七年,京东分为东、西两路,为二十三路。宋徽宗赵佶崇宁四年(1105),复增京畿路,则成二十四路。
[北宋二十四路图(政和元年1111年)]
[南宋十七路图(嘉定元年1208年)]
 路的机构主要是安抚使(帅)、转运使(漕)、提点刑狱(宪)、提举常平(仓)四司,分掌财赋、刑狱、兵政、常平新法等,权任不同,但往往兼理他务,随时而变,具有互补互代的功能。
 转运司是诸路的重要机构,前述所谓北宋十五路十八路、二十三路、二十四路等,皆指转运司路而言。帅、漕、宪三司路分有时不尽相同,如元元年(1086),漕司为二十三路,而宪司为十八路,时将京东东、西两路,京西南、北两路,永兴军和秦凤两路,河北东、西两路,淮南东、西两路提点刑狱合并为京东、京西、陕西、河北、淮南路。安抚司并非逐路皆设,而有些地区路分又与转运、提刑司不同,如庆历以后,河北分大名府、高阳关、真定府、定州四路安抚司。陕西分永兴军、秦凤、延、环庆、泾原、熙河六路安抚司。有时帅漕宪三司路分相同,治所又不在一地。兹以政和元年(1111)漕、宪二司二十四路制(见表 1[漕司路制])及帅司二十八路制(见表2[帅司路制]),凡治所与前相同者,今地从略。
 南宋建炎元年(1127),诸路遍设安抚司,掌一路兵民之政,南宋路分,皆指安抚司路而言。南宋初年,有两浙东、两浙西京西南、淮南东淮南西、江南东、江南西、荆湖南、荆湖北、成都府、潼川府、利州、夔州、福建、广南东广南西等十六路。建炎四年,江南东、西两路合为一,则为十五路。绍兴元年(1131),江南复分为东、西两路,仍为十六路。绍兴十四年,利州分为东、西两路,则为十七路;乾道四年(1168)又合为一路,仍为十六路;淳熙二年(1175)复分两路,三年又合,五年复分,绍熙五年(1194)再合,庆元二年(1196)又分,嘉定三年(1210)复合。帅、漕、宪三司治所往往不一。
                 王文楚

胡宏言:“行贵精进,言贵简约”
涌田博客:http://blog.sina.com.cn/jtgs305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11-23
这个资料非常好,非常实用.
江南东路:府一,州七,军二,县四十八
1.江宁府5县:江宁,上元,溧水,溧阳,句容.
2.宣州6县:宣城,泾县,南陵,宁国,旌德,太平.
3.徽州6县:歙县,休宁,绩溪,祁门,婺源,黟县.
4.江昙5县1监:德化,彭泽,德安,瑞昌,湖口县,广宁监
5.池州6县1监:贵池,建德,石 ,青阳,铜陵,东流县,永丰监
6.饶州6县1监:鄱阳,余干,浮梁,乐平,德兴,安仁,永丰监
7.信州6县:上饶,弋阳,玉山,贵 ,铅山,永丰.
8太平洲3县:当涂,芜湖,繁昌.
9南康军3县:星子,建昌,都昌.
10广德军2县:广德,建平.
江南西路:,州六军四,县四十八
(1.洪州8县
2.虔州10县
3.吉州8县
4.袁州4县
5.抚州4县
6.筠州3县
7.兴国军3县
8.南安军3县
9.临江军3县
10建昌军2县
[ 此贴被ljl_888888在2007-11-23 14:30重新编辑 ]
胡姓两大网站,要团结共存,相互协助,取长补短.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