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敦复、胡明复、胡刚复同胞三兄弟,在我国现代教育与科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他们不仅创建了辛亥革命后由中国人办的第一所大学——大同大学,而且是中国科学社的主要发起人及重要成员,对现代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本文介绍了他们艰苦办学的故事,从中可见我国早期归国留学生的志向和情怀。
愤然辞职南下办学
1912年3月19日,上海南市区肇周路南阳里挂出了“大同学院”的牌子。这天正是其首任校长胡敦复先生26岁生日。而大同学院能在沪上问世,也直接源于胡敦复勇抗外侮的感召。
胡敦复回沪前,是清华学堂首任教务长,该学堂专门培训在全国选拔的留美学生。学校里美国教员与中国教员待遇悬殊,不仅工资有近十倍之差,居住条件更有天壤之别。而且,美方一定要在清华开设美国史地、政治、公民等课程,并要学生将美国历届总统、历史上的名人,以及所有的州、州府,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川都一一背诵出来。这些,引起了中国教职员的强烈不满。
为维护自身权益,身为教务长的胡敦复与同在清华任教的朱香晚、华绾言、顾养吾等11人,于1911年夏成立了立达学社。
暑期开学后,胡敦复即主张清华学生应多读理工科课程,这与美籍教员要多念英文、美国文学和美国史地的意见发生分歧,于是,美国公使出面干涉。胡敦复遂以“不能遵办”愤然辞职,随即离开清华回到上海。紧接着,立达学社十余名社员也集体辞职,于同年10月南下申城,与胡敦复聚会于沪埠,遂酝酿由立达学社出面,创办一所不受外国人干涉的学校,定其名为“大同”,系取义于《礼记·礼运篇》中“天下为公,是为大同”之意。
当时的上海,新学虽比较发达,但除了南洋公学等少数官办的带有大学性质的学校外,绝大多数都是教会学校,而少数官办学校请的也是洋教员,用的也是洋教材。因此,创办一所不附庸于洋人,在学术上独立,真正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大学,是胡敦复早已萦绕心头的志向。
胡敦复的父亲胡壹修和仲叔胡雨人都是清末民初时期无锡地区的教育家和水利事业家。1907年,两江总督端方在江南学校挑选15名学生出国留学,这是继留美幼童归国后我国首次公派的留美学生,胡敦复与大妹胡彬夏皆通过考试被选中。9月,胡敦复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数学,1909年毕业后,适逢清廷成立游美学务处,即被招回国参加留美学生选派工作,后被任命为清华学堂教务长。像梅贻琦、金邦正、秉志、胡适、赵元任、竺可桢、张子高、周仁等著名学者,都是经他的手选送美国留学的。
胡敦复与十余位立达社友创办大同学院,可谓白手起家,开办费就是他们自己的捐款,而所有的钱也就是228元。就靠这笔钱,他们租下了几间民房做教室,开设了预科和普通科,首期招收的学生不过百人而已。
为了积累资金,扩大学校规模,社员们约定,在大同教书和办公,不取分文报酬,大家的生计则靠在外面兼课来维持,不仅如此,他们还自愿将在外面所得报酬的20%捐给大同,以补贴各种经费开支。这样一来,这些本应生活得很好的优秀知识分子,不得不生活在困厄之中,一个个节衣缩食,住斗室,穿敝衣。一年之后,大同学院将所收学费和社员捐薪加在一起,有了一定数目的积蓄,便在肇周路附近的南车站路北首自建校舍。迁入新校址后,学校决定除扩大预科外,再增设英文、数理专修两科及大学文、理、商科。这样,学校开始向完全大学发展,对资金和师资的渴求则更显得刻不容缓了。
兄弟加盟“奇童”助力
胡明复、胡刚复是胡敦复的胞弟,他们兄弟姐妹九人,后多有成就,明复排行老三,刚复次之。
1901年,明复和刚复考入徐家汇南洋公学附小,第二年升入南洋公学中学,当时的代校长张元济很喜爱这对兄弟,称他们为“奇童”。1910年,胡明复顺利通过了第二批庚款留学直送生的考试。赴美后,胡明复先在康奈尔大学读文科;1914年毕业后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专攻数学,并于1917年获博士学位,为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数学博士。他的博士论文“具有边界条件的线性积分——微分方程”,在《美国数学会会刊》发表,也是中国学者在国外发表的首篇现代数学论文。
胡刚复则于1918年夏获哈佛物理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统称为“X射线的研究”,在当时是世界科技前沿课题。后论文分为三篇在权威杂志《物理评论》上发表。他是我国第一个从事X射线研究的科学家。
学成之后,等待他们的当然是锦绣前程。北京大学和南京高等师范都向他们发来了聘约;同时,他们的美国导师也希望他们留校工作,继续他们的研究。可是,兄弟两人却责无旁贷地于1917年底和1918年秋先后回到上海,加入了大同学院的创建队伍。他们在大同同样不取薪水,同样须将在外面代课收入的一部分交给学校做资金积累。胡刚复在寄给美国母校的信中说:“1918年夏我的研究工作暂告完成……我终于决定离开我愉快逗留过八年多的美国回到自己的祖国担任教师一职了。我国十分贫困,物资缺乏,生产落后,急需振兴实业。由于经费和物资短缺,致使教育事业也难以推动……今后我的一生将面临艰苦的斗争了。”
胡明复到大同伊始,便全面挑起了校务和教学工作的重担。胡敦复作为校长和立达学社社长,其主要精力放在尽可能多地为大同积累和募集资金上。除社会活动外,他还以身作则尽量在外多兼课兼职,不仅受马相伯之邀,去主持复旦公学(后改大学)教务,还长期在南洋大学(后改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任教。
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办好大同,胡明复住进了学校,从教学安排、人事调配,到学校的基建改造,他一一过问。那时,大同的基建任务十分繁重,有些新开设的系科就等着教室上课。为加快进度,节省资金,胡明复就自己动手设计,至今仍坐落在新闸路、西康路口的大同大学旧址校舍,就是胡明复亲自绘制图纸的。大同的经费一直入不敷出,为维持正常教学,胡明复不得不将自己的积蓄垫入。他们这些早期庚款生留学期间,每月生活费就有80美金,同学中有人因为善于攒钱甚至成了“小财主”。胡明复则早已将省下的一部分生活费用在了创办《科学》杂志上,现在他又将几乎所有的积蓄都投进了学校。有人统计,他十年间垫费总数达二万余元,真可谓“毁家兴学”了。
不幸的是,1927年6月12日,平日无暇的胡明复抽身赶回无锡为婶母送丧,因天气炎热在溪中游泳,居然溺水而亡,年仅36岁。
著书立说满目桃李
胡敦复自主办学的目的,就是要为中国争独立的学术地位。他曾在与吴在渊合著的《近世初等代数学》一书的序言中剖明心迹:“自立之道奈何?第一宜讲演,第二宜翻译,第三宜编纂,第四宜著述。”在大同学院成立不久,胡敦复便领衔成立了“大同学院丛书丛刊”编辑部,编辑成员有胡敦复、朱香晚、吴在渊、胡明复、胡刚复等14人,都是学贯中西的饱学之士,大同所用的教材和参考用书,大都由他们自己编写。
胡敦复率先垂范,先与夫人华桂馨(早期留美生)最早合编了初中算术教科书,之后与吴在渊合编了《算术》一册(1922年)、《几何》二册(1923年)、高中《几何学》一册(1925年),后均由中华书局出版。30年代,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他与荣方舟合编的《平面几何学》、《立体几何学》,以及他与范会国、顾澄合译的大学丛书之一的《积分方程式之导引》。胡敦复还独立编写了《新中学几何学》等。这些工作为我国早期的大学和中学的教材建设起了奠基作用。
胡刚复则着力创办和主持大同物理系,当时,国内的物理学教授可谓凤毛麟角。他通过南通实业家张謇父子的捐助,在大同创建了我国最早的近代物理实验室,其中有用以测定光波和光的折射率的迈克耳孙干涉仪,有测量电子电荷的密立根油滴仪等,其设备之先进与丰富,在国内私立大学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胡刚复也是大同在外面兼课最多的教授,先后兼任南京高师、东南大学、上海交大、厦门大学、中央大学、浙江大学北洋大学,以及中央研究院和北平研究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长年累月地在沪宁和南北地域之间穿梭奔波,风尘仆仆,异常艰辛。
值得指出的是,胡刚复还创办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物理系。1923年12月12日南京高师失火,物理实验仪器全毁,为使实验不致中断,胡刚复曾将大同大学的实验仪器和教具乘车带往南京。因为他深知,要培养一名科学家,必须让他在学习期间接受扎实的实验训练。1936年,胡刚复还应浙江大学竺可桢校长的邀请,出任浙大文理学院院长,抗战中浙大文理学院在胡刚复主持下办得兴旺发达,1944年10月中英科学合作馆馆长李约瑟博士前来参观,大为赞叹,回国后在大学委员会演讲中称中国的西南联大和“浙大”可与牛津、剑桥和哈佛相媲美。
作为开创中国物理学教育的一代宗师,胡刚复可谓桃李满天下,早期学生有吴有训、严济慈等,稍晚有钱学森、吴健雄、卢嘉锡等,都是中国现当代科学界叱咤风云的人物。
在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中,因连天炮火和飞机轰炸,大同学府被毁于一旦。大同师生没有经济实力转移到后方,胡敦复只好率领部分师生留守孤岛上海。同时,再次依靠立达学社社友和学校董事会的支持,作第二次艰苦创业。经过几年努力,大同又逐渐恢复起来,坚持到抗战胜利之后,又得到较大发展。据该校校史资料统计,至1948年,大同大学部学生人数已达2700人,中学部学生达2500人,在当时上海公立和私立学校中占第一位,是1912年初办时学生人数的50倍。
1952年,国家进行院系调整,大同大学所属各院系分别划归复旦、交大、同济、财大等高校,而中学部则保留下来,即现在的大同中学。
已过花甲之年的胡敦复,应儿子之邀于1949年去台湾休养,后接受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之聘出任客座教授,1962年在该校退休,1978年12月1日
在西雅图逝世,终年92岁,安葬在西雅图华兴利长青公墓。
胡刚复在新中国先后担任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教授。1966年3月因阑尾炎开刀引起交叉感染,使病情恶化,于3月26日逝世,终年74岁。
中国物理学会为纪念他在发展我国物理科学、培养物理人才方面的重大贡献,于1987年设立了“胡刚复物理学奖”,以奖励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学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