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山,位于湘潭县排头乡黄荆坪,距湘潭市区40公里。又名龙山,龙王山,历为湘潭四大名山之一,海拔437米。隐山峰峦叠嶂,山岩陡峭,上有龙洞,又有龙湫,其径幽曲,深邃莫测,只有西南稍呈平坦延缓之势,有小道与湘乡贯通。光绪十五年刊《湘潭县.山水篇》叙述其地理位置闭塞:隐山“岩谷重深,良田岁熟,居人罕接世事,不入州府。同治三年,有人卜居九潭,彼中犹称道光四十四年,乃不知县域曾为寇陷。桃源之事,何远人间。”秦汉时期,山中就有僧佛活动,史载,六朝和唐大平年间,高僧洞山良价(音介)与神山僧密,怀让,曹山本寂,铁失,通森志目等僧人就走后寺来隐山云游,造访过隐居载这里的龙山和尚,即隐山和尚。隐山东麓,五代时楚为王马氏,马氏即马殷(825—930)在此建造了龙王寺。后梁开平之年(907)封为楚王,割据湖南,邃于隐山建寺,置田千亩。北宋太平年间(976—984)朝廷赦赐龙王寺为大隐龙山慈云禅寺。北宋年间,儒学大师周敦颐,晚年隐居隐山,在隐山东麓,建有“濂溪祠”和牌坊,南宋年间,大文学家、理学家胡安国、胡宏父子在此讲学授徒,创立湖湘学派,而被称为“湖湘文化之源头”。明正德皇帝朱厚照畅游江南至此,御笔题词“天下隐山”四个大字,自此,天下隐山名扬天下。
隐山与湘潭县乌石镇彭德怀纪念馆相距只有5公里,位于花明楼,韶山,乌石与南岳的旅游黄金线的中间地段,地理位置优越,不仅有隐山碧泉书院,三贤祠,胡安国胡宏父子合葬墓地及左宗堂故居,周小舟故居等人文历史资源,而且自然风光优美,有美仑美奂的“四美湖”,神秘莫测的龙王洞,天然温泉以及历代为州官府吏,文人墨客浏览的圣地“四池”,“八桥八景”等,游客既可寻幽访古,又可休闲度假,采莲赏荷,登山探险。
隐山,已被确凿考证为湖湘文化的发源地。自宋元以来至民国初年,隐山成了州府官吏,文人雅士,迁客骚人荟萃之地。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晚年隐居隐山讲学,曾于此写下脍炙人口的《爱莲说》。隐山胜迹颇多,一寺(慈云寺),一墓(北宋理学家,文学家胡安国之墓),两祠(一为濂溪祠,周敦颐号濂溪,后人建此祠以为纪念;另一为三贤祠,意为纪念胡安国胡文定公胡宏父子三人 ),两树(濂溪祠前有一垂丝柏树,高十丈许,干粗一丈五,相距三丈处还有银杏一棵,高八丈许,干粗近一丈。这两树相传为周敦颐亲手所植),四池(莲化池,洗笔池,化砚池,雷池。相传为周敦颐植莲,洗笔,化墨之处),八桥(即隐水桥,流叶桥,通箭桥,珂理桥,栗林桥,狮龙桥,神仙桥,龙王桥),远近驰名。登隐山一游,湖湘文化源头尽收。
隐山,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颗明珠,她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她是核心湖湘文化的源头,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湖湘儿女,对推动中国的历史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湖湘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湖湘文化指湖南地区的一切古代文化成果和文化传统,包括器物、风俗、趣尚、思想方式、文学与艺术特点等,是荆楚文化的一部份,与燕赵文化、巴蜀文化、关东文化、西夏文化等处于同等层面,拥有同样的外延。狭义的湖湘文化主要是指以湖湘理学为基础的人文传统,她主张以身心修养为基础和根本,强调经世致用,体现了传统儒家内圣外王相统一的社会理想。在这个意义上说,狭义的湖湘文化是广义的湖湘文化的核心与精髓。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可以将狭义的湖湘文化称为“核心湖湘文化”。核心湖湘 文化对中国的近世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造就湖南近世人才并推动中国近世历史的发展起到了不容质疑的引领作用,王船山、魏源、曾国藩、毛泽东等不仅都有湖湘学统,而且都在一定的意义上继承和发扬了湖湘传统,可以说他们都是核心湖湘文化的传人。
以心理修养为基础,以经世致用为主要特征的核心湖湘文化,是由胡安国父子于南宋绍兴之初(1129年)来到湘潭隐山,创建碧泉书院,经常在隐山一带出没,从事学术和教育活动。精研理学,讲学授徒,创立了湖湘学派,造就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并改变了湘潭和湖南的闭锢风气,为湖南地区近世人才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同时也造就了人才产生的社会文化基础和舆论奖励条件。湖南地区重视人才风气的形成,胡安国父子是始作俑者,湘潭隐山也就因此成了核心湖湘文化的真正发源地,在湖湘文化的发展史中占有首当其冲和到关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