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060阅读
  • 7回复

再听春雨三百年——写在胡愈之故居敕五堂修缮竣工之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8-04-06
再听春雨三百年
——写在胡愈之故居敕五堂修缮竣工之际
西风瘦马

缓缓地推开敕五堂厚重的大门,三百年的风尘便从这深宅大院中钻了出来。三百年的繁盛与辉煌,三百年的沧桑与变迁从每块青石每爿瓦砾中渗透出来,在这重新修复的古宅中渐渐弥漫。
三百年,显现着敕五堂荣耀与骄傲。敕五堂位于上虞古城丰惠东南隅,占地4000余平方米,是一座规模恢宏的清朝乾隆初年江南民居。敕五堂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建筑群,分三层两进。第一层是门楼及左右一字形的平房六间,门楼内有“中翰第”、“大夫第”二块匾额。两侧厢房东西各二排。东首有匾三块,依次为“文元”、“拔贡”、“节孝”。建筑中心是大厅,横阔三开间,纵深二丈八尺,大石板铺地。大厅里悬挂的匾额“敕五堂”,是上虞乡贤、乾隆十三年状元梁国治所书。敕五堂的命名是对宋代大儒胡安国的追念,意为安国公先后五次受皇封而不仕。两侧柱子上挂有“东方月上忙开书卷课儿曹,南亩春来预诫锄犁修穑事”的对联。后堂门联上“二百年祖宅,十一世书香”几个大字,昭示了台门主人是世代书香人家。整体建筑风格不重飞檐翘角,不求画栋雕渠,但黛瓦粉墙,粗杉木作柱,宽敞宏亮,气势不凡。
三百年,见证了敕五堂名人辈出。清朝同治年间,胡愈之祖父胡仁耀由举人荐拔内阁中书、军机章京、铨叙御史。晚清科举制度以后,受新潮流、新思想的影响,敕五堂孕育出更多出类拔萃的人才。胡愈之父亲胡庆阶,秀才出身,是上虞第一任教育会会长。胡愈之同宗伯父胡濮山,副贡山出身,长期游幕冀皖,回乡后被推举为上虞商会会长。他们提倡新学,注重实科,办女校,主张女孩也要读书。这个旧式书香门弟的学风由此起了大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愈之出生在敕五堂后咫园,是一位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卓越的民主人士,叱咤风云的文化名人。其胞弟胡仲持,著名新闻工作者、出版家,被誉为《申报》“四进士”之一。1940年遭日伪通缉,几度流亡香港,任《华商报》总编辑。胡愈之的宗妹胡颐生,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在上海创立私立颐生小学并任校长,解放后把校产全部献给国家。1999年上虞市党史研究室编辑出版的《上虞名人录》中,收集胡姓人34位,其中18人是敕五堂后裔。
三百年,记录了敕五堂的沧桑和磨难。咸丰十一年,太平军攻克上虞,敕五堂大厅遭受破坏。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多次在上虞县城投掷燃烧弹,致使敕五堂厢房多处受毁。大跃进时期,敕五堂成为竹木铁三个手工业厂址,致使敕五堂面目全非。文革期间,造反派争斗,楼板不堪重负崩塌。后来大厅被拆除,廊柱被搬走,石板被撬走。遍体鳞伤,伤痕累累的敕五堂,青砖疼痛,瓦砾嚎哭,一派苍凉萧瑟。
三百年后的今天,春雨又绿江南岸,洗去了敕五堂冬日的灰暗,洗去了敕五堂三百年的尘封。在两届上虞市委市府的努力下,对敕五堂破损严重的中轴线前后院落进行抢救性修缮。市委书记杨文孝、市长叶时金多次赴敕五堂修缮工地视察指导,并对修缮工作提出意见。修缮工程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采用传统工艺、传统手法,以相同材质进行修缮,以真实的场景进行还原。历经近半年的修缮,敕五堂再现了清早期民居特色,重新赋予了鲜活的生命。
对敕五堂的修缮,不仅仅是对乡贤胡愈之的缅怀和纪念,更重要的是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弘扬优秀的人文精神。敕五堂将沐浴着春雨和阳光,延续着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感召和激励着后人,去追求新的文明,新的辉煌。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04-06
有照片吗?请发几张上来,去年五一节我去的时候还是荒草丛生。南山
该文已选入“论坛精华”。

[ 此贴被南山在2008-04-07 07:41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8-04-07
敕五堂图片
[ 此贴被西风瘦马在2008-04-07 20:35重新编辑 ]

小图 | 大图 图片

  • 敕五堂大门
  • 敕五堂大厅
  • 敕五堂一角1
  • 敕五堂一角2
  • 左:胡国枢,中:上虞乡贤研究会陈秋强会长,右:敕五堂胡氏宗亲会会长胡士荪
  • 敕五堂长廊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8-04-07
第一张图片就是南山先生站立的地方.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8-04-07
敕五堂的周围环境与风土习俗
    上虞是个小县城,原来人口不过万数。但当时城内寺庙、尼庵、道观和宗祠林立,敕五堂就被包围在尼庵祠堂之中。其东南角沿城隍河有清顺治年间建造的碧莲庵(俗称韦驮殿),北面有清嘉庆年间的莲碧庵(俗称新庵),西南与胡家祠堂毗连,西侧仅隔一小弄与赵氏宗祠为邻。敕五堂处在封建迷信盛行的环境中。
    敕五堂先祖虽以儒学传世,以耕读教育子孙,当时大厅东西两侧的柱子上挂有“东方月上,忙开书卷课儿曹;南亩春来,预诫锄犁修穑事”的对联。但旧时的习俗影响着敕五堂的先祖以及子孙,如相信星相占卜,诵经念佛,婚嫁时的繁文褥节;殇葬时请职业道士超度亡灵,各种习俗的守旧与忌讳不同程度地体现在当时敕五堂人们的身上。大厅挂有“孝节”匾额,就充分说明敕五堂妇女的礼教和家庭教育。传说先祖在建造敕五堂前曾经相星术土,精心勘测,认为敕五堂前后左右有“五井两池”一位着“天罡七星”可保敕五堂消灾便民。这既是迷信,也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确实敕五堂300多年的历史中未发生过火警并使子孙在大旱之年,免受断水之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新潮流新思想也不断冲击着敕五堂的人们。20世纪初,敕五堂第六代世子孙庆阶公、朴山公与县城的其他有识之士成为开风气之先的人物。特别是庆阶公,积极推行新学,创办女子学校,济困扶贫,破除迷信,从而使敕五堂风气有所改变,更给以后子孙像胡愈之等以极大的启迪。



(根据胡家敕五堂传说记录)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8-04-07
敕五堂祖宗祭祀活动的回忆

                         
——写在2007敕五堂胡氏祭祖活动前

    敕五堂始祖为了使子孙后代不忘祖宗恩泽,按照当时的习俗,规定了一系列祭祀制度,后来子孙按照规定,代代相传。这些虽属狭隘的封建宗族观念的范畴,但由于祭祀活动使各房子孙得到定期聚会和信息交流,从而相互之间得到感情上的融洽,是有一定作用的。

    始祖砥园公和几个儿子在去世前,准备了不少土地作为祭产并立下书面祭祀制度,由各房轮流值年,按四时四节举办祭祀活动。其中以春节和清明节最为活跃。春节在前大厅三面墙壁悬挂祖宗遗像,像前摆放祭品、香烛,廊柱、大门贴红纸对联,台门屋张贴的对联是“二百年祖宅,十二世书香”。由当户主准备猪肉、豆沙包、花卷等,按每户丁口按规定数量发放,其中花卷是一种发面制品,专发给妇女。据说这是砥园公的一个未出嫁的女儿提出的。正月初一,长辈、小贝按次序向祖宗遗像拜年,然后相互祝福。在这期间敕五堂大厅显得喜气洋洋,活动到正月十五才结束。其次是清明节,主要是到祖宗墓地扫墓祭奠,由各房长孙代表由族长带队,乘坐两人抬的轿子前往南门外长者山墓地(胡氏祖宗大都安葬在此山),逐墓祭奠,极为隆重肃穆。墓前石桌摆设肴馔祭品、香烛高烧,并选一青年后代朗读祭文,祭文格式和文字内容都由家族长者事先反复拟定的。并由堕民吹鼓手吹打奏乐,然后由族长领着大家嗑拜、焚烧冥纸。烧墓都到设在山脚下的伍相国庙(这是胡氏家属的家庙,现已经被毁)休息。扫墓活动持续三天,最后胡家祠堂大聚餐,每户均可参加,又曰“拖丁出”。

    四节的祭祀活动,即春分、秋分(或七月半)、夏至、冬至,由各房每年轮值(俗称做羹饭),到时准备规定的菜肴和桌数,由各房代表参加,先有族长上香祭奠,然后进行聚餐(俗称散羹饭)才算完成,祭祀所用的菜肴品种、数量和质量按节气有文字规定,每桌十大碗,不容当直户自行变动。

    这些祖宗规定的祭祀活动,随着祭户收入的逐年减少和以后的战乱渐渐衰弱,直至新中国成立以后,祭产没收,才最终消失。


    祭产:属于家属集体所有,由农户向家属租赁。祭祀的主要费用由祭产租赁所得开支。

    以上内容根据胡氏长辈回忆编写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8-04-07
上虞市乡贤研究会走进敕五堂活动
上虞市乡贤研究会走进敕五堂活动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08-04-09
引用西风瘦马言: "敕五堂的命名是对宋代大儒胡安国的追念,意为安国公先后五次受皇封而不仕。两侧柱子上挂有“东方月上忙开书卷课儿曹,南亩春来预诫锄犁修穑事”的对联。后堂门联上“二百年祖宅,十一世书香”几个大字,昭示了台门主人是世代书香人家。"

我也是胡安国后裔,胡安国公的后裔在近代出了一个胡愈之这样名人我也感到荣耀啊!
胡宏言:“行贵精进,言贵简约”
涌田博客:http://blog.sina.com.cn/jtgs305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