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家谱
tjh (胡氏宗亲网版主)
二○○四年四月,在网上冲浪的时候,很偶然的进入到一个家谱网站——《谭氏文化研究会》。怀着好奇的心理,浏览了其中的部分内容。此网站是吉林市工商局副局长谭雨明主办的,这位家门立志在有生之年,以百万字写尽天下谭姓历史,书名定为《谭氏春秋》。后来,又继续在网上阅读了一些有关姓氏、家谱的文章,才知道姓氏文化是如此的宏大。随着对姓氏、族谱知识的进一步了解,自己家族的来源、迁徙、繁衍又是怎样的呢?我茫然无所知。一股探本求源的强烈冲动驱赶着我,去寻找寻找本家族的历史吧。
国家有正史,地方有方志,家族有家谱。而家谱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亲缘关系的投影。其产生的根源是,血缘亲疏的辨析,族群世系的认同。家谱、正史、方志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三大支柱。鉴于此,本着对历史的偏好,就萌生了探索本家族历史的冲动。而在此之前,对于本家族最富有的了解,就是仅仅知道一首十六字的辈份歌:“永世家学,成甲山中,有开必先,培元在德。”和家族广为流传的两句话,“胡谭二姓一家人”,“胡谭二姓不开亲”。前者还是我刻意根据我的一个长辈的口述而记录下来的。后来证明前二句还被搞颠倒了。也不知是我的记忆错了,还是我的长辈说错了。五月的一天,在县委党校工作的族侄谭培文对我讲,他家里有一本我们家族的谱书,是他已过世的父亲留下来的。于是,我急忙到他家取来谱书拜读。
此谱书是一个名叫谭先德的本族兄长于一九八八年编印成稿的。通过一个多月的阅读,让我知道了本族自明朝初年一世祖千雄公,至现在的世系(此谱是我对自己家族历史了解的一个美好开端)。同时,还知道了在高坪乡四方碑谭家桂花屋基,谭必高字伯良家,保存有一套湖南祁阳的旧谱,共九本十八卷。但由于《先德分谱》只是十八世祖先谭永略房的直系世系,仅限于一小支的资料,许多我熟悉的族人名字都没有。对千雄公以前的世系,以及胡谭二姓的关系更是只言片语,又令我更加茫然。
又过了一段时间,我与族兄谭先见(多年从事摄影工作)、族侄谭平(县人大办公室工作)和谭培文,为了更多的了解家族发展的历史,相邀回中敖老家。在中敖镇政府找到族兄谭明(原中敖镇副镇长),刚好族侄谭明煜(县粮食局退休)也在。于是,在谭明哥佬官的带领下,又一起去高坪乡茨竹村找一个叫谭义生的“必”字辈老辈子。据谭明哥佬官讲,此老辈子已从事家谱的编写工作多年,他手中肯定有很多资料。来到义生老辈子家,老人家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我们对家谱进行了简短的对话,知晓了老人家二十多年来从事家谱资料收集的喜悦与辛酸。最后,我从老人家那里借走了两本他自己编印的《重庆大足胡谭氏宗谱》和《谭永富家谱》。
根据《重庆大足胡谭氏宗谱》的记载,我族十六世“三”字辈的祖先们,凭着好男儿志在四方的万丈雄心,怀着对天府之国四川的美好向往,抱着发家致富的无限美梦,随着“湖广填四川”的滚滚人潮,携儿带女,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由湖南祁阳县上祁阳乡(今祁东县金桥镇)来到重庆府大足县关厢里清微铺(今大足县高坪乡青龙村)、中河沟(今大足县高坪乡冒咕村)插占落业。从十八世“永”字辈到现在,有十五房后人。此谱一房只收录了一至二户的世系资料。但是有一篇《胡谭氏宗谱源流序》却深深地吸引住了我。落款是大清雍正十二年甲寅孟冬月吉旦,十六代嗣孙邑庠三仕际飞氏顿首敬序。“十六代”?“三仕”?那正是我家族的先人啊。其序中清清楚楚地写着:“我族胡氏,周武王封舜后胡公满于陈,子孙以胡为姓。谭即古谭子,以国为姓者。……权祖(四世祖添权公)承顶祖姑母谭姓籍贯,受产业,义不敢背”。这就明明白白地述说了我族的历史源流及姓氏变化。哦,原来我们是胡改谭。过去,由于过继、兼祧、入赘等原因发生的姓氏变化,在家族修谱时,为了保持家族血缘的纯正,一般家谱编修时都有规定,外姓领养的后代是不能记入家谱的。但过继的人也要生儿育女,同样会形成家族延续。数代之后,人丁兴旺,便也要修家谱,如果无法恢复本姓,又不愿仅以过继之姓修谱,就只好将本姓与过继之姓一起列入家谱名称,结果便形成了二姓的合谱,我族《胡谭氏宗谱》就是这样形成的。我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有“胡谭二姓一家人”、“胡谭二姓不开亲”了。为此,我还郁闷了很长一段时间。
水有源,树有根。既然我的一世祖叫胡千雄,那他的祖先又是谁呢?其根源何在?我反反复复阅读了《重庆大足胡谭氏宗谱》中的每一篇旧谱序,不得其解。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通过时任高坪乡青龙村支部书记的李元符,专程去青龙村族兄谭先运(谭必高之子)家借来了湖南旧谱――《胡谭氏宗谱》,此谱始修于雍正年间(或许更早),成编刊印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以始迁祖胡千雄为一世祖(千雄公于明洪武三年由茶陵迁祁阳),从千雄公到乾隆时所有祖先及配偶(至二十一世“学”字辈止)的字号、出生、死亡、葬地都有详细记载。我入川后一、二代祖先的名字也赫然其中。可以想象,乾隆年间,我的祖先们为了将家谱修成、修好,千里迢迢,翻山越岭,往返穿梭于湖南祁阳与四川大足(重庆市于1997年直辖)之间。先是入川告知修谱事宜,继而收集生庚资料送往湖南,最后送谱入川(据说,当时送谱入川的老辈子中有一人还死于途中)。那一份辛劳,那一份执着,那一份为敬祖睦族而鞠躬尽瘁的精神,令后世子孙肃然起敬。
《胡谭氏宗谱》,共9本18卷,可惜卷二那一本已遗失,本卷记载有总系图,千雄公以上的世系没有了线索。特别是 “权祖承顶祖姑母谭姓籍贯,受产业”,这个祖姑母的丈夫叫什么名字,全谱都无记载。无可奈何中,我突然萌生出一种想法,既然一世祖千雄公姓胡,那么在胡氏家谱中能否找到有关他的记载呢?于是,几经辗转,我通过熟人借到一本2001年胡顺田(原大足县医药公司退休)主编的《胡氏族谱》,此谱后半部是光绪五年(1879年)《四川胡氏集成新谱》扫描版。在阅读此谱时,当看到大足县雍溪镇沙河村石岭岗胡氏世系(原大足县政协副主席胡齐畏家族)时,“辛四郎”这个名字一跳入我的眼帘,一种感觉“好熟悉呀”。仔细再看,“胡千雄”、“辛四郎”、“胡子诚”、“胡添佑”……,这与我族乾隆《胡谭氏宗谱》上的记载不是一样吗?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还真费功夫”啊。至此,千雄公以上的世系基本弄清楚了。按此谱记载,千雄公乃江西奉新华林成(加左偏旁上高下早)公的十八世孙,藩公的四十二世孙。我乃千雄公二十五世孙。
tjh
2007年11月22日
[ 此贴被南山在2007-12-07 17:5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