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547阅读
  • 1回复

爱国历史学家胡三省----胡克均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6-01-23
路远山高情悠悠
——胡三省生平业绩简介

http://www.rfoymw.ac.cn

宋末元初宁海籍的中国著名历史学家,《资洽通鉴音注》作者胡三省是一位“负渊海之学”,“旷百年而一见”的文化名人,却长期“蒙昧草野”鲜为人知。抗日战争期间陈桓先生从清光绪《宁海县志》中发现胡幼文撰的《三省公墓碑文》,把他披露于《通鉴胡注表微》一书中,自此路(胡)远山(三)高情(省)悠悠,暗香浮动满人间(梅礀)

胡三省、方孝孺、柔石、潘天寿俱是入编当代最权威的工具书《辞海》词条的四位宁海籍文化名人。为弘扬他们业绩,替后人作楷模,其他三人在宁海都有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学校、公园和道路,唯独胡三省却一样也没有,岂非使人遗憾!鄙人怀着抱残补缺之心,把胡三省的生平业绩改编为十则以“三”为内容的通俗故事,公诸于世,期求有识之士的关注、重视并指教。

一、世居宁海峡石“三胡”
据清道光十四年岁次甲午(1834)仲冬长至前一日马坡庠生愚俞田采心亨敬撰《重修中胡石桥里》《胡氏宗谱序》载:考胡氏始祖琛公居会稽,唐乾宁间举进士。至九世瓘公迁居宁邑硖石下胡,分上、中、下三派。上胡、下胡不数传而叶散星分,难免杞宋之叹!惟长房绅公居中胡,传至十六世彦琦公生二子:长友义居中胡上宅岩头里;次友闻居中胡下宅石桥里。友义公曾孙三省登宋宝祐丙辰(1256)进士、主管怀宁,沿江制置司机宜,积德培脉,由来已久矣!

宁海置县始于西晋太康元年(280),县域几经撤併,县治两废三迁。据南宋《赤城志》载:两宋时宁海县辖六乡十九里。其中新宁乡在县北七十里,管里二:仙人(旧名阆风),善政(又名峡石)。这两个里以峡石门山为界。此山在县西北五十里,两峰夹起,矗立千仞。俗传神人欲以剡为海,夜驱阴兵,舁石累于山趾,如堰堞之状,功未竟,以晓而止。今有巨人迹丈余,崖上石刻怪奇不可读。

在峡石门内侧的青山下,绿水边散布三个胡姓的村落:上胡现名双湖,位于县城西北四十里的太阳山东北之溪谷中,曾是胡瓘次子胡纺子孙的住地,现在则是李、俞两姓的家园。据当地族谱载:南宋末年李氏始祖自梅林花园入居于此;清康熙年间俞氏始祖自马岙迁此。

下胡是峡石胡氏始居地,村址废久,确切位置不祥,大致在今深甽峡石门内侧的姜家和赵畈两村附近处。据当地族谱载:明万历年间姜姓始祖自天台县城迁居大里小姑岭南麓,遂以姓名村;赵畈是峡石门内一块平坦的田畈,原是赵氏产业,明万历年间方氏始祖自宁海缑城迁此取而代之,但村名依旧。这两个村,隔溪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但见不到胡氏的踪影。

中胡位于上、下胡之间两山夹峙的一个山谷中,形似一只喇叭,面积约有四、五里方园。全村有100余户,其中大部分是胡三省之后裔。村庄三面环山。西北边山高坡陡,不便通行,但却是一道天然的挡风墙。南边的山岗较低矮,在山岗上屹立着三座小山峰,苍松翠竹郁郁葱葱、形似笔架山、洋溢着一派秀气。如此地形使中胡每天阳光普照,寒流怯步,薰风永驻,冬暖夏凉。源自西北边大山深处的梅礀水似英文字母“U”字绕村而流。涧水不宽,两岸梅树成林,“梅礀”因此而得名;礀旁一井,清泉终年不涸,乃是优质之甘露。村处深山幽谷,一年四季,杂花生树,暗香浮动,景色怡人,确是宜居之地。

二、“吾日三省吾身”
据宁海有关的地方文献记载:南宋理宗(赵昀)绍定庚寅(1230)四月癸亥(农历初二,阳历5月15日)丑时(凌晨2时左右)胡三省生于宁海峡石中胡(今深甽镇三省村)。父名胡钥,字叔防、行正;母周氏。族谱排行系“孙”字辈。有兄弟五人:佑孙、福孙、满孙、元孙、冠孙。其中有三个未成年而夭折。他系胡钥第三子,谱名满孙。年长入学启蒙,受《论语》曾参语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启迪,改名三省,字身之,又字景参(景仰曾参)。“以所居狭小礀旁多古梅,世称公为梅礀先生”因此号梅礀。“既老、自号知安老人,扁所居堂为“逸老”。挚友舒岳祥在《阆风集》中称其胡山甫,或呼其山翁。

胡三省是一位充满晦气的历史人物,不仅生不逢时,死后长期“蒙昧草野”,连名字也被后人误读和质疑。据字典释:“省”字有两种读音,寓有多种内涵。音一,shěng。内涵①中国第一级地方行政区划单位,如江苏省、浙江省,②节约,如节省、省钱。③简略,如省写、省称。音二,xǐng。内涵①检查自己,如反省,②知觉,如不省人事,③省悟、觉悟,如反省,④看望、问候,如省亲。胡三省的名字源自《论语》“吾日三省吾身”句意。应读xǐng(谐音“醒”),寓意:每天经常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或反省自己。然而笔者经常听到世人呼胡三省(xǐng)为胡三省(shěng)。当今宁海跃龙街道与桃源街道的分界线——时代大道,原规划名“三省路”,当正式定名时,许多人异议,都说十之八九的人会把三省(xǐng)路,读作三省(shěng)路。外地人来宁海,看到这条路名,因不知典故,会莫明其妙,以为宁海人瞎吹,简直胡说八道。因此“三省路”之名被否决。

舒岳祥的《阆风集》中有24首与胡山甫的唱和诗,从诗的内容看,此人家住峡石门内,精通文史,擅长书画,晚年经常去宁波、奉化一带探亲防友……从这些内容推论:胡山甫者即胡三省也!然而有人对此质疑,且予以否定。据《辞海》释:“甫”男子美称,凡男子皆得称之,或作“父”。世称人表字曰甫,又问人之字曰台甫。如古人称孔子谓尼甫,项羽呼范增为亚父,跟随张骞通西域唯一生还者堂邑父,近代称天主教传教士曰神甫(神父)……这些人的称谓,都不是真名,而是对男子美称。据此而知:胡山甫不是人之真名,而是对一位家住山区胡姓男子的美称。

舒岳祥家住牌门,胡三省家在峡石中胡,两地相距约20余里,他们既是同乡。同年登宝祐丙辰第,又是同窗。宋亡后都作客宁波南湖袁桷家,晚年返乡,共事于赤城书堂,两人关系这么密切,不可能没有诗文酬唱。然而《阆风集》中却未只字提到胡三省名字,令人不可思议!查看中胡《胡氏宗谱》,胡三省的弟媳妇舒氏乃舒岳祥之堂妹。舒、胡两家是亲戚,按当地习俗,舒呼胡三省曰大伯;胡称舒岳祥谓娘舅。平常往来按习俗称呼以示亲热;写文章、作诗填词若直呼真名实姓,似乎不礼貌,若按习俗称呼,又显庸俗。用男子的美称,呼胡三省谓胡山甫却恰如其份。因此,《阆风集》中胡山甫即胡三省毋庸置疑。

三、三书“天台胡三省”
胡三省不仅名字被世人误读,遭质疑,而籍贯也被人误解。他在《新注<</font>资治通鉴>序》后署曰:“天台胡三省身之父书于梅礀蠖居”;在《通鉴释文辨误序》后又署曰:“天台胡三省身之甫书”;在《资治通鉴》每卷正文之前,在司马光名字之后,均书“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为此,引起后人对其籍贯的误解。自《宋元学案》直到1979年版《辞海》,介绍他生平时都说他是“浙江天台人”。其中也有些著作较客观,采用模稜两可手法,在“浙江天台人”之后,加上一句“一说宁海人”。

胡三省三书自己籍贯“天台胡三省”,不是别出身裁,标新立异。与他同时代的挚友鄞县袁桷,在《忆胡身之》一诗尾联:“舟泊城南更回首,寒风吹泪上天台。”袁桷明知胡三省此行是返乡、回老家宁海,而却说“上天台”。宋亡后胡三省、舒岳祥,刘庄孙三位宁海籍宿儒流寓庆元(宁波)作客南湖袁桷家中,时人称他们是“天台三老”。明末清初浙东学派著名学者全祖望在《胡梅礀藏书窖记》一文中,仍称胡、舒、刘为“天台三宿儒”。他们都确认胡三省是天台人。不仅如此,明朝初年惨遭灭十族之祸的宁海名儒方孝孺与胡三省是同乡,他在《华川集后序》自称“天台方孝孺”,在《蚊对》自号“天台生”。方孝孺的恩师,明初文坛旗手,金华浦江宋濂为方送行作诗,题曰:《送方生归天台》。综上所知:胡三省、方孝孺的籍贯俱是天台,无可非议。然而,人们对“天台”一词内涵的理解不同,导致对胡三省籍贯的误解。

据有关文献记载:西汉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折闽中郡北部(瓯江流域)、会稽郡南部(灵江流域)置回浦县。东汉光武年间改回浦为章安。县治在今椒江市北岸的章安镇。三国吴太元二年(252)分章安(灵江流域)、永宁(后名永嘉,地处瓯江流域)置临海县(因近处的临海山而得名)。唐武德四年(621)于临海县置海州,次年改海州为台州。

台州东北的天台、宁海界上,有一座方园几百里峰峦叠嶂的高山,主峰华顶海拔1110米,群峰环抱,形似莲花,顶对三辰,上应台星,故名曰天台山。台州因天台山而得名。始丰县以后改名天台县也因此山而得名。宁海自西晋太康元年置县,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都是台州下属的一个辖县。

近代和现代人们都以县为籍贯,而古代却以郡、州、府为籍贯。也有些人以自己祖籍地名出典的名山大川作替代,以示清逸高雅。如以武林、钱塘代杭州,以会稽代绍兴,以四明代宁波,以天台代台州。胡三省书自己“天台胡三省”即具有上述的双重内涵。胡之“天台”寓意因天台山而得名的台州府,不是近、现代一些人所误解的天台县。

四、三丢乌纱帽
南宋绍定庚寅(1230)春末夏初,正当江南芳草萋萋,鸟语花香之时胡三省降临人间。而神州北国却狼烟四起,铁骑悲鸣。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蒙古后,征服了中亚的西辽和花剌子模,又灭了位于陕甘宁的西夏。在围攻夏都兴庆(银川)时因劳累过度而死,其第三个儿子窝阔台接任大汗,在胡三省出生之年窝阔台兴师灭金,分兵两路,围攻金都开封。双方在城下鏖战两年,金哀宗(完颜守绪)南逃商丘,不久又败走蔡州(汝南)。在蒙金交战中蒙古在军事上虽取得节节胜利,但军粮发生了困难。于是派使者去南宋谈判,提议蒙宋联合灭金之策。由宋提供蒙军粮,灭金之后黄河以南之地归宋,河北之地属蒙。南宋重演北宋末年联金灭辽故事,签订联蒙灭金协议。支援蒙古30万石军粮,并派军夹攻金军。在胡三省5岁那年(1234)蒙宋联军攻占蔡州,金末代皇帝自杀。立国120年之久的金王朝遂亡。嗣后不久,蒙宋双方为瓜分黄河以南领土,发生了外交和军事上冲突,蒙古以南宋背盟为借口举兵伐宋。长达45年之久蒙古(元)灭宋的残酷战争从此开始。

据有关文献记载:胡三省的父亲胡钥生于南宋庆元庚申(1200),卒于淳佑乙巳(1245)享年46岁。平生以耕读为业,“笃史学,淳佑癸卯,患鼻衄,读史不暂置,洒血渍书,遗迹尚在。”为人正直善良,乐为布施,乡里公认他是“山泽遗才,乡邦善士”。胡三省“自幼好学,终夜达明。一览辄诵,七岁能文。其父羡曰:大我家庭。”年十六“先君卒,尽瘁家蛊”。“居丧尽礼以孝闻”。从此,家业凋零,胡三省成了寡妇孤儿,既要承挑支撑家业重担,又要“从事科举业,史学不敢废也。”历经生活和事业磨难,处境极其艰难。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宝祐丙辰(1256)登进士第,调吉州泰和尉,以亲老不就。改庆元慈溪尉,刚直不阿,忤郡守罢去。”

胡三省初出茅庐即丢乌纱帽,犹如黄梁一梦,倾刻幻灭。但天无绝人之路。适值此时宋末抗元名将李庭芝出任两淮制置司事,坐镇扬州抗御蒙古。当时两淮地区因战乱频繁,人民逃散,田园荒芜,百业萧条。李庭芝认为要振兴经济,巩固边防,当务之急是招聘人才,稳定民心。胡三省因李庭芝之聘,“以文学行宜者荐,遂授扬州江都丞,咸淳丁卯差充寿春府学教授,佐淮乐幕府。考举及格,改奉议郎知江陵县。丁母忧服阙,改知安庆府怀宁县。”

正当胡三省浪迹天涯,宦海浮沉之时,蒙古铁骑却横扫了欧亚大陆,先后建立了隶属蒙古帝国的四大汗国,并征服了吐蕃(西藏)、大理(云南)和安南(越南)。在灭金之后又攻占了南宋的山东、河南、陕西、四川、贵州等广大地区。在进攻四川时蒙哥汗在合川城下负伤而死,其弟忽必烈继位,改蒙古国号为元。当时南宋已处于元帝国的三面包围中,为继承父兄遗业,忽必烈厉兵秣马,举兵伐宋;一路以攻灭安南之后的军队。从广西进入湖南,沿湘江而下直逼潭州(长沙);另一路主力军自汉水南下,围攻南宋鄂北军事重镇襄樊。双方在襄樊城下展开包围、反包围长达5年之久的襄樊保卫战。据宋史《李庭芝传》记载而知:当时襄樊守将在粮尽援绝困境中向南宋政府求援,贾似道先派夏贵入援。大败虎尾洲而退回。接着派范文虎率大军支援,又被元军击败。再接着任命李庭芝为京湖制置大使督师援救襄樊。范文虎得知李庭芝来襄樊督师,立即写信给贾似道,自吹只要派数万军队归他指挥,发起一次进攻,即可打垮围困襄樊的元军,解襄樊之围,但军队不能听命李庭芝指挥。一旦得胜,战功全归恩相。贾似道得信,心中大喜,立即任命范文虎为福州观察使,把李庭芝的指挥权,转交给范文虎。自此之后,范文虎得意忘形,每天带着心爱的美妾,在兵营中打马球,寻欢作乐。李庭芝看到范文虎这些行为,害在忍无可忍,多次劝说他组织军队进攻,而范文虎却厚着脸皮回答:时机未到,上级没有命令。冬去春来江水上涨,船泊畅通无阻,战机成熟。范文虎再无理由推脱,只好硬着头皮,装怯作勇,出兵解围。未到鹿门,范文虎看围城元军挥戈跃马,整装待阵,顿时魂飞魄散,立即掉头逃回。士兵见统帅脱逃,无心恋战,溃不成军,结果不战而败。此战前后,李庭芝曾多次上书贾似道,表示愿意代替范文虎指挥军队,解围襄阳,而贾似道始终不肯答应。最终襄阳被元军攻占,南宋失去了西北边防大门。事后追究失败责任,范文虎因贾似道庇护只降官一级,改任安庆知府。而李庭芝却被免职,侨居京口(镇江)。当时胡三省恰“知安庆府怀宁县”,是范文虎下属。范知胡是李庭芝亲信岂能容忍,因此又丢了乌纱帽。

据胡三省《新注<</font>资治通鉴>序》而知:咸淳庚午〈1270〉胡三省离开安庆府怀宁县来到杭州。贾似道门客廖莹中得到这个消息立即邀请胡三省去他家当家庭教师解读《通鉴》,教授自己弟子。贾似道为附庸风雅,抬高自己信誉,到处寻找合适人物,代他撰写《雔校通鉴凡例》一书,于是廖莹中把胡三省推荐给贾似道。德佑乙亥(1275)元相伯颜奉忽必烈之令举兵灭宋。自率主力自湖北沿长江东下,另派侧翼兵力自山东进攻两淮。牵制宋军主力。南宋得知信息,举国上下,人心惶惶。迫于形势南宋皇帝派贾似道率军北上抵抗。当时胡三省正在贾府撰写《雔校通鉴凡例》,于是被任命为沿江制置司机宜文字(相当于江防司令部机要秘书)以贾似道军事幕僚身份随军北上。宋元两军主力在安徽芜湖相遇,贾似道任命孙虎臣为前军总指挥,率兵七万截击元军,又派夏贵率战船二千五百艘逆水而上掩护,贾似道自领后军驻扎鲁港作后援。宋前军主力到达丁家洲,孙虎臣看见元军漫山遍野捷驰而来,炮声震天,火光喷薄,顿时胆颤心寒跳入小船向后逃跑,士兵见主帅临阵脱逃,军心换散,相率溃乱。贾似道在鲁港得知前军战败,立即鸣金撤退,逃往扬州。胡三省被贾似道抛弃,独自一人死里逃生,返回家中。此是胡三省祸福相倚第三次丢乌纱帽。从此,结束了他历时二十年的宦海生涯。
五,“释《通鉴》三十年“

   袁桷《清容集·师友渊源录》曰:胡三省“释《通鉴》三十年”。又据《新注〈资治通鉴>序》而知:胡三省自幼在家父的熏陶和启迪下,14岁时即立下注释《资治通鉴》的雄心壮志。16岁“先君卒,尽瘁家蛊,又从事科举业,史学不敢废也。宝祐丙辰(1256·27岁)出身进士科。始大肆其力于是书。游宦远外率携以自随,有异书异人必就而正焉。依陆德明《经典释文》厘为《广注》九十七卷;著《论》十篇,自周迄五代,略叙兴亡大致……乱定反室,复得他本为之注,始以《考异》及所注者散入《通鉴》各文之下,历法,天文则随《目录》所书而附焉。迄乙酉冬〈1285·胡三省56岁〉,乃克彻编。凡纪事之本末,地名之同异,州县之建置离合,制度之沿革损益,悉疏其所以然。若《释文》之舛谬,悉改而正之。著《辨误》十二卷。”胡三省历时三十年之久撰写的《资治通鉴音注》,在中国思想和文化领域中主要贡献如下:

⑴,音注,俗称注音。在《通鉴》的字里行间,在每只难读、误读的陌生字之后,胡三省或用反切,或用谐音逐一予以注音。如《周纪五》“魏人范睢”,胡于此文之后注曰:睢,息随翻;在另一处又注曰:睢,音虽。前者是反切,后者是谐音。

    中国自古以来疆域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语言复杂,许多汉字往往一字多音。如《周纪三》“彗星见”。胡注曰:彗,详岁翻,又除醉翻,旋内翻;见,贤遍翻。有些汉字由于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则有不同的读音。如《汉纪十一》记载张骞通西域时在大夏的集市上看见产自中国四川,用木棉织成的白色土布和筇竹杖,骞问:这些物品来自何处?土人答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胡在此八个字之后注曰:贾,音古;身毒〈印度古称〉音乾笃。张骞通西域路过龟兹,音秋祠。目的地大月氏,音大肉支。居住在青藏高原藏族祖先吐蕃,音土波;土谷浑,音突欲魂。有些字搭配组合成专有名词则变音,如古代匈奴首领呼单于,音蝉于;匈奴皇后称阏氏,音阏支。

由于汉字读音如此复杂难读,当时中国又处于四分五裂,且无规范的注音字典可查考的历史背景下,胡三省把“音注”列为注释《通鉴》之首位,且名其书曰《资治通鉴音注》,目的是为读者阅读《通鉴》扫除文字的障碍,把读者引入阅读《通鉴》的大门。

⑵,训诂;字、词、句内涵的解释。在《通鉴》的字里行间,不仅有大量难读,误读的陌生字,而且还有难以数计的难词,疑句和典故。若不予以逐一注释、解读、则读者不解其意,仍是看不懂,还可能引起误读、误解。为此,胡三省在《通鉴》的难词,疑句和典故之后,逐一予以注释。如《晋纪十三》“彼乌合而来,即无统一……久必携二。”胡于此句之下注曰:飞鸟见食,群集而聚啄之。人或惊之,则四散飞去。故兵以利合,无所统一者,谓之乌合。又如“商贾”一词之后,胡注:行卖曰商,坐贩曰贾。再如“樵苏”一词之后,胡注:樵取薪也,苏取草也。这些注释,言简意赅,使读者一目瞭然。

胡三省最擅长注释历史地理。《周纪二》“越王无疆代齐”。胡注曰:浙江有三源:发于太未者,谓之谷水,今之衢港是也;发于乌伤者,《水经注》谓之吴宁溪,今之婺港是也;发于黟县者,《班志》谓之浙江水,今之徽港是也。三水合为浙江,东至钱塘入海。浙,折也。言水曲折于群山之间也。江,共也。小水流入其中,所以共也。《秦纪二》“置会稽郡”胡注:秦置会稽郡,治吴县兼有今闽越之地。后分会稽置吴郡,而会稽郡治山阴县。刘恕曰:禹会诸侯江南而有功,因名其山曰会稽,犹言会计也。这两条注不仅浅释了浙江,会稽两词,而且把古代浙江的地理,历史的来龙去脉悉疏其所以然,直至如今,仍为媒体引以为据。

《魏纪三》公元230年春“吴王(孙权)使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亶洲。”胡注曰:《后汉书·东夷传》曰:会稽海外有夷洲及亶洲,传言秦始皇使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不得,福惧诛,不敢还,遂止此洲,世世相承,有数万人家,人民时至会稽市。会稽东冶县人有入海行,遭风,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绝远不可往来。沈莹《临海水土志》曰:夷洲在临海东,去郡二千里。土地无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溪,地有铜铁,唯用鹿骸为矛以战斗,摩厉青石以作弓矢。取生鱼肉杂贮大瓦器中,以盐卤之,历月余日,仍啖食之,以为上肴也。今人相传倭人即徐福止王之地,其国中至今庙祀徐福。这则注释不仅见证中国大陆政府早在三国时即与台湾交往,且已了解台湾的风土民情,引起中国人民的关注。

⑶,拾遗:增补《资治通鉴》漏缺、略写之内容。《资治通鉴》效法《春秋》“微言大义”之笔法,在记述上起战国,下止五代末1362年的历史中,许多重大的史事,不可能逐一详述,难免有疏忽或遗漏。如《通鉴》开篇第一句“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胡于此14个字之下,撰写了180个字注释。首先补叙韩赵魏三家世系,接着指出韩赵魏三家分晋“此王法所以诛也”。而周天子不仅不诛讨,且任命他们为诸侯,“是崇奖妖名犯分之臣也”。最后点明《通鉴》以此事为开篇之初衷——“其所以谨名分欤!”又如《秦纪一》“李牧者,赵之北方良将也,尝居代雁门备匈奴。”“匈奴”两字在《通鉴》中第一次出现,胡于此18个字之后,补写了有关匈奴历史一大段资料,使读者上下贯通。

由于思想局限或环境影响,在《通鉴》中司马光对一些历史的记叙或评述难免偏面或有意回避,胡三省在《音注》中则予以阐发。袁桷《祭胡梅礀先生》曰“袭释例于杜氏,著履霜坚冰之旨,条分目举,而牛李弃地之争,党子制父之议,前人之有疑者,取舍有在,以明迂叟当时之不得已。”此事指唐朝后期牛李党争和北宋元祐党人事件。在对待吐蕃的态度上牛李两党发生分歧。牛党主张舍维州给吐蕃,以妥协求得安宁;李党则主张坚守维州,抗御吐蕃。取舍之争,谁对谁错,史无定论。北宋元祐年间在对待西夏态度上,发生了类似之争议。一派主张弃地妥协,另一派主张坚守。司马光赞同妥协,在《通鉴》中评述牛李党争时,袒护牛党,抨击李党。例如在记叙后周太祖广顺二年一则史事中曰:“太子宾客李涛之弟澣,在契丹为勤政殿学士,与幽州节度使萧海真善,澣说海真内附,因定州谍者田重霸赍绢表以闻。且与涛书。言:“契丹主童呆,专事宴游,无远志,非前人之比,朝庭若能用兵必克;不然,与和必得,二者皆利于速。会中国多事,不果从”。胡于此文之下注曰:北不得燕云,西不得河鄯灵夏,宋人以为千古之恨。观温公书此事,则元祐初弃米脂等四寨,知中国之力不足也。综上而知拾遗类似训诂,却是《通鉴》内容的充实和拓展,扩大了读者的知识领域。

⑷辨误:辨析史料的真伪,且予以订正。司马光修《资治通鉴》,在记叙或评述一些史事时,或出于疏忽,或因取材之局限,或因思想之主观,难免有差错或不当。而胡三省“孜孜卫翼,拾遗补误,亦几乎司马氏之忠臣而无负。”然而他也坚持历史的真实性、科学性,对《通鉴》中的错误或不当之处,也直书己见。如《晋纪四》晋惠帝永熙元年,在“散骑常侍石崇”条下,胡注曰:前书“侍中石崇”,此作“散骑常侍”,必有一错。盖因旧史成文也!又如《梁纪十七》梁武帝太清二年侯景乱,“贼积死于城下”。胡于此文之下则辨曰:“死于城下者,岂能贼哉?侯景驱民以攻城,以其党迫蹙于后,攻城之人,退则死于贼手,进则死于矢石。呜呼!积死于城下者,得非梁之赤子乎!再如《唐纪六十六》懿宗咸通六年“命趋东、南两路军会于剡(嵊州),辛卯困之,贼(裘甫起义军)城守甚坚,攻之不能拔,诸将以绝溪水以渴之。”胡辨曰:剡城东南临溪,西北负山,城中多凿井以引山泉,非绝溪水所能渴。作者乃北人也,臆说耳!今浙东诸县皆无城,独剡县有城为完壮。

胡三省不仅为《通鉴》辨误,且作《通鉴释文辨误》12卷,对前人注释《通鉴》的释文,也进行了逐一甄别辨误。如《魏纪九》“姜维出骆谷至沈岭,时长城积谷甚多、而守兵少,邓艾进兵居之以拒维。胡于此文之下辨曰:史炤《释文》曰:长城,方城山名。《左传》所谓楚国方城以为城者,在汉南阳、堵城、叶县之境,山自南阳连百里曰方城。《海陵本》同。余按:姜维出骆谷至沈岭,邓艾据长城拒之,此长城当在眉县之南,沈岭之北。乌得谓方城之长城乎!《水经注》:骆谷水出眉坞东南山骆谷,北流经长城西,又北流注入渭。此正邓艾之长城也。凡注地理,须博考史籍,仍参考其他四旁地名以为证据,何可容易著笔乎!这则辨误不仅指出史炤《释文》之误,还教诲后人读书要细心,治学要严谨,切忌粗心大意,一知半解。据此而知:辨误不仅订正了史实,而且还可提高读者的分析和鉴别能力。

⑸布道:提出以史为鉴治国安邦的主张。胡三省在《新注(资治通鉴)序》一文中说:“经以载道,史以记事,史与经不可同日语也!夫道无不在,散在事为之间,因事之得失成败,可以知道之万世之弊,史不可少。为人君而不知道《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道《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可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也。以史布道,古今公论。孔子作《春秋》是代王立法,捍卫王道;司马光修《资治通鉴》是“续素王(孔子)之旨,归成万世之标准。”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注,则是阐发司马光的以史为鉴的治国安邦思想,三者的思想观点一脉相承。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对历代的政治措施,历朝的明君、贤臣、孝子的德行大书而特书;对“伤天害理,残民以逞”的暴君、乱臣、贼子的丑行也不厌其烦地记叙,并写了104条“臣光曰”述评。在这些述评之后,胡三省大都没有评注,惟赞尝司马光“为治之要莫以为用人”思想,在述评“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天下”之下,胡注曰:百里奚虞之大夫,虞公不能用以亡,秦穆公信而用之,遂霸西戌。对一些史事的记叙有些虽是三言两语,却画龙点睛。如唐宪宗元和十年《通鉴》载:“宗元善为文,尝作《梓人传》……又作《种树郭橐驼传》。”司马光借此两文,宣扬治国安邦思想,胡于其下注曰:《梓人传》以谕相;《种树传》以谕守令,故温公取之,以其有资于治道也;有些注则借题发挥,弘扬自己的思想观点。如晋武帝太康十年淮南相刘颂上疏曰:“夫创业之勋,在于立教定制,使遗风系人心,余烈匡幼弱。后世凭之,虽昏犹明,虽愚若智,乃足尚也。”胡于其下注曰:言法制修明,虽后嗣昏愚,有所依据,则其治犹若明智之为也。此言盖指太子不能克隆堂构,而帝又无典则以贻子孙也。然苟非其人,道不虚行,以刘禅之庸而辅之以诸葛亮,则昭烈虽死犹不死也。孔明死,则孔明治蜀之法制虽存,禅不能守之矣!司马光引用西晋刘颂之疏,宣扬法治,而胡三省认为法治与人治,两者不可偏恃。

《晋纪二十六》载“是岁秦大熟,上田亩收七十石,下田三十石。蝗不出幽州之境,不食麻豆。上田亩收百石,下者五十石。”胡于其下批曰:物反常为妖,蝗为灾尚矣!蝗生而不食五谷,妖之大者。农人服田力穑至于有秋。自古以来,未有亩收百石,七十石之理,而亩收五十石,三十石亦未闻也!使其诚有之,又岂非反常之大者乎!使其无之,则州县相互诬饰网上亦不详之大者,秦(五胡十六国中前秦)亡宜矣!

胡三省在《音注》中阐述以史为鉴的治国安邦思想,不仅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时人关注与深思。

⑹抒情:抒发爱国思想情怀。胡三省生于中国多事之秋,历经宋元鼎革,目睹宋室覆灭,身遭蒙元欺凌,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终年累月耿耿于怀,没齿难忘,洋溢于《音注》的字里行间。胡的《音注》完稿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当时离临安陷落宋朝灭亡已有9年,离陆秀夫在广东厓山抱帝昺跳海自尽也已6年,而胡三省仍不承认元政权,不用“至元”年号。在《新注《资治通鉴》序》的结尾署曰“旗蒙作噩冬十有一月乙酉日长至,天台胡三省身之父书于梅礀蠖居。”以大岁记年法替代天于地支法“乙酉,巧妙地避去元世祖至元年号的署年惯例。

胡三省在《音注》中注释与宋有关的史事时,从来不书“前朝”、“赵宋”等中性词语,而称“我朝”、“本朝”、“国朝”,有个别地方还称“皇宋”、“吾国”。最使他痛心疾首的莫过于国破家亡之遭遇。《后晋纪》开运三年“契丹之汴,帝与后妃相聚而泣,召翰林学士范质草降表”。胡三省触景生情,于此文下注曰:臣妾之辱,惟晋、宋为然?呜呼痛哉!……亡国之耻,言知者为之痛心,矧见之者乎!此程正叔所谓真至者也,天乎人乎!

胡三省在《音注》中抒发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大都直言不讳,但有时却隐晦含蓄,旁敲侧击,往往借用前朝的人和事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借用匈奴、鲜卑、契丹……入主中原影射蒙古统治中国。如《后汉纪三》隐帝乾祐二年以归德牙内指挥使史德珫领中州刺史。德珫,弘肇之子也,颇读书。有举人呼噪于贡院门,苏逢吉命执送侍卫司,欲其痛箠而黥之。德珫言于父曰:“先生无礼,自有台府治之,非军务也。此乃公卿欲彰大人之过耳。”弘肇即破械遗之。胡为此注曰:贡院门,礼部贡院门也。五季自梁以来,虽皆右武之时,而诸州取解,礼部试进士,未尝废。唐明宗天成二年、敕新及第进士有闻喜宴,今后逐年赐钱四百贯。其进士试诗赋文策,贴经对文,盖朝廷犹重科举之士,故史德珫虽将家子,亦爱护士流。胡三省这则评注针对元初废科举,贬儒生。把儒的社会地位列在丐之后,诬为“臭老九”而抒发。

再如南北朝《齐志二》武帝永明七年载:“魏主祀南郊始备大驾。”在此9只字之后,胡三省却写了近二千字释文,首先介绍中国传统礼仪,接着描述祭祀经过,最后则曰:魏之大驾,盖参取汉晋之制,而官名卤簿则微有不同者。胡三省借用此事弘扬汉民族辉煌灿烂的文化,并向读者暗示:源于塞北的鲜卑托跋魏军事上虽入主中原,而政治体制却汉化。借此影射兴起塞北之蒙古如今入主中国,有朝一日亦会被黄河流域的农耕民族所融合。

如果说,布道是胡三省治国安邦的主张,那么抒情则表明胡三省处世为人的气质。

六、“兵难,稿三失”
   袁桷《师友渊源录》中不仅说胡三省释《通鉴》三十年,而且又说“兵难,稿三失”。据有关史书记载而知:在胡三省73年的生涯中,因战乱,曾有三次逃难。

第一次在1274年冬宋元芜湖大战,胡三省以贾似道幕僚身份,随军北上,运筹帷幄,当军队溃败,他却被贾抛弃,在兵荒马乱中,单身只影,死里逃生,狼狈回家。此次兵难恐怕是他随身携带的书稿第一次遗失。

第二次在1276年元军攻占宋都临安之后,宋王室杨淑妃在一批将领掩护下,携度宗二个儿子在混乱中脱逃,取道金华、丽水、南去温州,并在福州建流亡政府,再举抗元旗帜。元相伯颜得悉此讯,立即派董文炳率军南下追捕。元军取道浙东南下,沿途以抢掠作军需,凡元军路过之处,俱成焦土,鸡犬不留。据舒岳祥《阆风集》亲眼目睹:“丙子兵祸,自有宇宙,宁海所未见也……”在另一首诗中又说:“去年大兵入台,仙居幸免,今冬屠杀无噍类,衣冠妇女与牛羊俱北,闻而伤之,作俘妇词:初谓无兵祸,那知酷至斯。相看不敢哭,有死未至期。儿向车间设,夫随剑口离。琵琶犹带怨,况是作俘累。”临海石鼓《胡氏宗谱序》,可为舒岳祥之诗作证。该村位于台州府城西20里处,地处临海去天台、仙居的三叉路口,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当时约有二、三百烟灶,上千人口。董文炳元军路过该地,全村房子烧光,男女老小、粮食、牲畜虏掠一空,仅有三个男子脱逃,返回故土,重建家园。

面遇这场突然其来从天而降的空前浩劫,为躲避灾难,胡三省只好携带家少去处地偏僻,交通不便,人口稀小的新昌避难。基于生命安全,必须轻装简从行动迅速,除零换的衣服和一些钱财携带身边,一些笨重东西全存放家中。惟较值钱的一些小东西和97卷《资治通鉴广注》书稿,装进一只木箱埋藏在村旁的山野中。乱过之后,胡三省返回家中。房屋虽在,徒有四壁,空空如也;埋藏在山野中的木箱不见了,97卷《资治通鉴广注》书稿不翼而飞。这是胡三省费了20年心血,废寝忘食,逐字逐句撰写而成,而今却成泡影。

面对现实,无可奈何。胡三省只好变卖祖传的一些田产,“复购得他本为之注,始以《考异》及所注者散入《通鉴》各文之下,历法、天文则随《目录》所书而附焉。”从此,蛰居中胡陋室的寒窗之下,历经9个寒暑,再次撰写,在即将完稿时碰巧鄞县袁洪来信邀他去其家作客,辅导其子袁桷学业。当时鄞县是庆元府的所在地,经济、文化发达,袁家是鄞县望族,且富藏书。可供胡三省撰书参考。1284年胡三省欣然离家,去鄞县袁家,每日在课业应酬之余,则手抄并校勘《音注》书稿,又经一年辛劳,终于在1285年冬完成了《音注》初稿的撰写。嗣后,则从事《通鉴释文辨误》、《通鉴小学》等文稿的撰写。

据《元史》载:“至元二十六年(1289)三月台州贼杨镇龙聚居宁海,称大兴国,寇东阳、义乌,浙东大震。”为避乱胡三省再次把尚未付印的《音注》书稿装进木箱,藏于鄞县南湖袁家东轩(今宁波市海曙区大沙泥街)的一个地窖中。乱过之后,返回南湖袁家,翻看石室,书稿犹存。这次书稿失而复得,乃是不幸中的大幸,终于使《通鉴音注》留传人世。从此,南湖袁家的荷池竹墅也成为文人墨客寻幽访古,恁吊和传说的佳话。有关具体情况,请详看明末清初浙东学派著名学者全祖望的《胡梅礀藏书窖记》一文之记载。

七、史苑三大名注
中国古代史书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史记》为首的二十五史,称纪传体史书。西汉司马迁作《史记》130篇,其中本纪12、表10、书8、世家30、列传70。全书以本纪为纲,余则皆目,而传在目中篇幅最多;因此称此体裁为纪传体。自《史记》开倡,此体例列朝皆仿此编史。为二十五史作注的著作枚不胜举,皆系附属性读物。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者,且具有宣宾夺主地位之名注是裴松之为陈寿《三国志》而作的《三国志注》。该书博引群书140余种,不仅史料比《三国志》丰富,注文字数也比《三国志》本文多数倍,而且影响深远,是后人研究三国史的重要资料库。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三国志演义》两部历史小说,皆取材于裴松之《三国志注》。

另一类以《春秋》、《资治通鉴》为代表的编年体史书。孔子的《春秋》,以鲁国历史为主轴、按年、月、日时间先后编排史实,简明扼要记载上起鲁隐公元年(元前722)下讫鲁哀公十四年(元前481)242年周朝史事。这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孔子《春秋》采用“微言大义”笔法,言简意深,一般人很难洞悉其内涵,了解其奥秘、为此,替《春秋》作注者有左丘明撰《左传》、公羊高撰《公羊传》、谷梁赤撰《谷梁传》。而内容最丰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左丘明的《左传》。西晋杜预把孔子《春秋》、左丘明《左传》合併一书,并为之作注,名曰《春秋左氏传》,从此广传于世。
北宋司马光因宋神宗皇帝之托,出于“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之宗旨,历经19春秋,修《资治通鉴》294卷。以时间先后为序,记载了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元前403)下讫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1362年中国历史。此书是中国历史上跨度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资治通鉴》自北宋哲宗元祐年间在浙江杭州刻印问世后,顿时轰动全国,广为流传。由于卷帙浩繁,内容庞杂,难以为俗人通读和理解,于是替该书作注“释文”风涌而起。“先有刘安世《音义》十卷而世不传。《释文》出于蜀史炤,冯时行为之序。今海陵版本又有温公子康《释文》与炤本大同而小异。”这些“释文”大都是书商出于售书营利目的,顾人剽窃杂家之说,东拼西凑成书。内容先后矛盾,错误百出,全是欺世骗人之劣作。胡三省牢记家父教诲,出于正本清源之目的,历经30寒暑,撰《资治通鉴音注》294卷。自从此书问世后,其他“释文”逐渐消失。遂成一枝独秀。

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虽然卷数相同,但字数大大超过《资治通鉴》。据当代《通鉴》研究者,南京陈国本教授统计:《通鉴》共368万字,而《音注》却有500余万字。司马光修《通鉴》是奉命官修,且有助手帮助,历时19年而成;而胡三省撰《音注》出于个人自发,独立操作,历经30寒暑而成,其间且有书稿三失之灾。据此而知:胡三省撰《音注》比司马光修《通鉴》更为艰辛。“至于孜孜卫翼,拾遗补误,亦几乎司马氏之忠臣而无负”。

左丘明的《左传》、裴松之的《三国志注》、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史苑三部名注。这三部名注都拓展了原著的内容和思想,在中国文化和思想领域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这三部名注中以胡三省的《资治通鉴音注》篇幅最浩繁,内容最丰富,堪称史苑名葩。

八、“天台三老”
今之宁波,古名鄞县、明州、庆元……自移治三江口(今之宁波市海曙区)之后,由于交通便利,周边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唐宋之后中国经济、政治重心南移,海外贸易的发展遂成为浙东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南宋亡后,一些宋室遗老,及有志之士不满元朝统治,纷纷流寓鄞县避难。宁海籍宿儒胡三省、舒岳祥、刘庄孙不约而同来到鄞县作客名宦袁洪之家。当地群众称胡、舒、刘三人谓“天台三老”。
胡三省自“甲申之岁,先生出峡,访先子于城南。”恁籍其才华与人品,赢得当地各界人士的赞尝与尊敬。他有两个儿媳娶自“鄞陈著女”和“四明袁斋先生之孙女。”“居鄞久,爱甬上之土风,拟卜居焉!”正当胡三省朝思暮想准备在鄞县安家落户时,却风乍起,吹皱了一池春水。据胡三省的亲家翁陈著的《本堂集》八十《与袁竹初书》言:“某等如章甫已敝,不足以荐屦,恐萍齑豆粥之家皆奴辈仇噬所以及。”文中袁竹初即袁洪,系袁桷之父。此文大意指当时有些人以泄私愤图报复,诬告别人图谋不轨、予以迫害。

又据袁桷《清容集》十三《先大夫行述》“德祐乙亥冬临安奉表降,旁郡邑相屯堡未散,旧不快意于衣冠者争上变人爵。参议官陈允平,素与王姓仇、诬言新从福州航海来,见陈为书苏都统、约以九月乘帆下庆元,当出以迎。又言礼部上书高衡孙而下三十余人,皆联署劝进。复言奉化昌国某大家,以故王为名,一从台州黄岩来,一从海上来。”在诬告盛行,谗言四起,人心惶惶的岁月,一些名门望族,只怕遭到莫须有迫害,再加元政府软硬兼施政策,一些本想明哲保身的士大夫,只好向元政府上书效忠。袁桷之父袁洪在宋王室赵孟传劝说和带领下也北上大都朝拜元世祖,获得皇帝恩准与尝赐,保住自身的安全及家族的安宁。

在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恐怖岁月,许多人经不起冲击而动摇、消沉;然而也有些硬骨头,誓不食元粟,不作贰臣。或遁入空门,坐待天变;或远走他乡,寻找机遇。面对这一复杂严峻的局势,胡三省面临何去何从的抉择:要么随波逐流,同流合污;要么退隐山林,明哲保身。经过反复权衡与深思,于1291年冬毅然离开鄞县南湖袁家,“寒风吹泪上天台”,返回宁海中胡老家隐居。

九,三块青石板
据胡幼文撰《三省公墓碑文》载而知:胡三省于1291年冬离鄞县南湖袁家,返回宁海峡石中胡·自是隐居二十余年,屏谢人事,日著书为乐。既老,自号知安老人,扁所居堂为“逸老”。晚营寿域,去舍南数十武。筑室西,扁曰“读书林”与诸孙徜祥其中。宾至,命酒赋诗,怡怡如也。旧注司马公《通鉴》,中经散逸,购求他本为注解,手自抄录,虽祈寒暑雨不废。诸子以年高不宜为言,则曰:“吾成此书,死而无憾!”间一日,晨兴,言笑自若,忽曰:“吾其止此乎?”寝至三日,奄然大故。时大德壬寅十二月已酉,奉柩而窀,从先志也。葬曰薄。未能求铭当世,姑叙岁月,纳诸圹。尘世沧桑,斗转星移。胡三省后裔代代口头相传,三省太公的坟在村东南角的山岗上,其确切位置,具体形状,任何人都不知道。解放后在改溪造田中,中胡村民把穿村而过的梅磵水改道,引向村南山岗脚下流出村庄。在山岗头挖土填沟时,挖到2米多深处,挖出一座由三块青石板组成的石圹,揭开青石板仔细查看,既无文字,也无棺木,尸骨,惟有一块手掌大的砚瓦和一只玻璃眼镜片。他们顿时醒悟:这是三省太公坟。立即按原状封土,并停止在附近挖土。

新旧世纪之交,胡三省后裔自筹60余万资金把由三块青石板组成的三省太公坟,改建成以花岗石,水泥为材料,坟面镌刻彩色文字,圆顶八字形坟。坟两侧圪立两座花岗石凉亭。花岗岩石板自山脚铺到坟前,气势宏伟壮严。山脚下原是一所小学和村委会办公室,约有五、六亩方园面积的一大块土地改建为胡三省陵园。园中有石人、石碑,还有荷池,石拱桥……接着又筹集20余万元,在村口竖立了一座石牌坊,牌坊横樑上书“胡三省故里”五个红色大字,下书“宁海中胡村”五个黑字;牌坊中间两根立柱正面对联:标题:颂胡梅磵;联文;梅花凋谢暗香浮动蜂蝶千里寻芳跡;磵水长流清泉澎湃子孙万代沐泽恩。游人身临其境,顿有壮严,雄伟之感。

2005年5月浙江大学历史系和浙江省历史学会,邀请北京、上海社科院及浙大、浙师大、宁波大学、温州大学等20余所名专家、教授,在宁海举行“胡三省与浙东学派”学术讨论会。与会期间宁海县政府组织他们去参观深甽温泉,清潭明清古建筑和胡三省陵园。浙大史学史老教授,仓修良先生看到胡三省陵墓的气派,感慨万千,情不自禁地说:我平生喜欢寻幽访古,中国著名的名胜古迹,我几乎都到过。胡三省陵墓的规模,仅次于司马迁和司马光的陵墓,在中国历史学家的陵墓中名列第三。

十,三省乡,三省村
解放前宁海以当地文化名人命名的有三个乡:三省乡(今之深甽镇)、孝孺乡(今之大佳河镇)、梦鼎乡(今之胡陈乡)。近年胡三省的诞生地深甽中胡村改名三省村。据此而知:胡三省的历史地位与方孝孺、叶梦鼎并列,受到宁海人敬仰。

据有关史书记载:胡三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化名人。传世著作有《资治通鉴音注》294卷、《通鉴释文辨误》12卷,及《新注资治通鉴序》,《通鉴释文辨误序》2篇序文和一幅《跋宋高宗书徽宗文集序》行书墨宝;有书目而未传世的著作有《竹素园稿》100卷,《通鉴小学》2卷,《雔校通鉴凡例》、《四城赋》、《江东十监》等著作。后人从《音注》内容中发现他不仅是一位历史学家,而且又是诗人,音韵学家,训诂学家,地理学家,画家和书法家。在他有生之年即信孚众望,然而《宋史》《元史》却没有为他立传。明朝,清朝也没有人替他作传。民国初年成书的《新元史》虽有他的传,仅53字,且附在马端临传之后。

胡三省之所以长期“蒙昧草野”未为后人所知,既有自身原因,也有因俗人偏见而产生误解。他出身寒微,成长于忧患岁月,因贫穷和战乱著作大都散失,传世著作在他有生之年没有付梓,因此势必难以为世人熟知。
胡三省在《新注资治通鉴序》中曾说:咸淳庚午自淮堧归杭都,延平廖公见而韪之,礼致诸家,雔校《通鉴》以授其子弟。为著《雔校通鉴凡例》廖转荐之贾相国。德祐乙亥从军江上,言辄不用,既而军溃,间道归乡里。此文中“贾相国”即贾似道。“廖公”即廖莹中,是贾似道门客。胡三省写此序文时,两人劣质败露俱已伏法。贾似道在流放岭南途中被杀,廖莹中畏罪自杀。而胡仍称贾相国、廖公。因此后人认为胡三省是死心塌地,顽固不化的奸党分子,予以人格蔑视,予以大节否定。

评价历史人物,应有全面观点。不能以人划线,一棍子打死。贾似道是奸臣,死有余辜,无可非议。然而他并非一些史书所说:出身无赖,靠裙带关系登上宰相宝座。翻看《宋史·孟珙传》和《李庭芝传》。前者是南宋末年著名抗金将领,后者是宁死不屈的抗元名将。贾似道出身行伍,原是孟珙部属,在出生入死的抗金战场上,恁籍自己的勇敢与谋略,立下汗马功劳,赢得孟珙的赞尝、信任、提拔。由孟珙推荐给皇帝,逐步登上宰相宝座。李庭芝原是贾似道部属,是贾似道发现,培养而成长。孟、贾、李三人成长,一脉相承,凡有识之士都不是否定贾似道,涉及孟珙和李庭芝。宋末贾似道当政时,曾一度推行公田制,遭后人抨击,然而在当时抑制豪强地主兼拼土地,增加国库财政收入起了积极作用。历史上的贾似道决非是一位一无是处的大坏蛋,值得后人反思。

胡三省是落魄江湖,流浪抗城街头被廖莹中发现请去当家庭教师,恰巧贾似道找人替他撰写《雔校通鉴凡例》,廖莹中把胡三省转荐给贾似道。胡、廖、贾三人结合,纯属偶然相遇,根本没有相互勾结的跡象。三者的关系泾渭分明。嗣后,从军江上、兵败芜湖,胡三省终被贾似道抛弃,意味胡、贾关系彻底决裂。因此,不能把贾似道的罪过转嫁胡三省,贬低胡三省。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兴废总关情,忆当年,山河破碎,家业凋零,幸有通鉴音注留尘世,举国识斯人;
古今才一瞬,看今朝,金瓯一统,百废俱新,虽无傲雪宋梅笑寒风,清香满乾中。


胡克均简历  (来源:宁海中学网)

胡克均 浙江省首批中学高级教师。男,1935年8月出生,浙江临海石鼓人。1952年秋毕业于临海回浦中学初中部,1955年秋毕业于临海师范普师,1960年秋毕业于杭州大学(今浙江大学)历史系。198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职任教期间,曾任中共宁海中学文科党支部书记,政史地教研组长,宁波市历史教研大组副组长,浙江省历史学会会员。1981年在《杭州大学学报》上发表《〈资治通鉴音注〉作者胡三省的籍贯问题》,以翔实的史实证明胡三省不是天台人,而是宁海人。证实著名历史学家陈垣在抗日战争时写的《通鉴胡注表微》一书揭示的观点,澄清了历史上600多年以来的疑题,修正了《辞海》及有关书籍的错误。接着又在《光明日报》、《浙江学刊》、江苏《盐城师院学报》、浙江《宁波师院学报》、《台州师专学报》、浙江省历史学会年会《会刊》和《浙江史学论丛》上陆续发表了有关胡三省生平、思想和业绩方面的专题论文,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应浙江人民出版社约稿,参与《浙江分县简志》(宁海县)撰稿;应浙江师范大学之聘,参加《中学生三考从丛》撰写。自恢复高考之后,多次应邀参加本市或外地历史高考复习资料编写和试卷命题。在职任教期间,有两篇论文获省、市优秀教学论文奖。退休之后,先后撰写了《临海石鼓胡氏宗谱序言》、《两宋的县学与书院是宁海文明的摇篮》、《缑城解读》、《路远山高情悠悠——胡三省生平、业绩简介》等乡土史论文。被编入当地志书中。晚年喜欢游山玩水,撰写了一些游记及悼念师友的诗文,储存在《宁海中学网站》(http://www.nhzx.com.cn),发表在有关报刊上。
[ 此贴被南山在2016-01-23 21:15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6-01-23
胡三省与浙东学派----胡克均
胡三省与浙东学派
发布时间:2012-8-24 19:00:00  
http://www.rfoymw.ac.cn

浙东学派形成于南宋前期。早在北宋中期,以周敦颐、程颢、程颐为首的思想家,以儒学为基础,吸取佛教和道教思想,解读“六经”,形成了新儒学。他们的哲理思想以义理为核心,故称“理学”。到南宋前期,由于哲理观点的分歧,形成了以朱熹为首、主重格物致知的“朱派”和以陆九渊为首、主重明心的“陆派”。朱陆双方发生了唇枪舌剑的辨论,史称“鹅湖辨论”。浙东婺州(金华)吕祖谦与朱、陆俱友善,经常参与旁听他们之间的辨论,吸取了他们合理的哲理思想和严谨的治学方法,主张“六经皆史”,“经史并重”,“致力于史学,教人以致用为事”,史称“事功史学”。当时浙东永康陈亮,永嘉叶适,瑞安陈傅良……等人皆与吕祖谦志同道合,“均与讲论相契,故三人之学亦皆在考古今成败、谙练掌故,以济世变,故以浙东学派名之”。(引自1936年版《辞海》“浙东学派”词条)

宋末元初,由于政权更迭,大批仕人避难浙东明州(宁波),出现了胡三省,王应麟等一批致力于史学研究,教人以致用为事的史学家。在明末清初又涌现了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等著名史学家,他们继承吕祖谦等人的治学观点和方法把“事功史学”进一步发扬光大,形成“四明史学”,又称“浙东史学”。胡三省与吕祖谦等人无师友渊源;黄宗羲等人也非胡三省嫡传弟子。由于他们处于同一地域(浙东),生活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同一历史背景。因此有相同的思想观点和文化渊源。假如说吕祖谦是“浙东学派”的始祖,那么胡三省是“浙东史学”承上启下的中竖。

胡三省是我国宋末元初,宁海籍的爱国历史学家,《资治通鉴音注》的作者。综观他的生平和著作,无处不闪耀着敬业和爱国两道思想光芒。

南宋理宗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四月初二凌晨,胡三省出生于浙江宁海中胡一户世代以耕读为业的小康之家。他“自幼好学,终夜达明,一览辄诵,七岁能文。”在其父的启迪和熏陶下,14岁时即立下注释《资治通鉴》为已任的敬业思想。1256年,他登宋宝祐进士第,步入仕途,正式开始注释《资治通鉴》,到1285年冬完稿,历时30年之久。在这一漫长岁月里,他胸怀坚贞不屈的敬业信念,孜孜不倦的务实态度,为《资治通鉴》中难读的字逐个注音,为难懂的词逐一析义,替读者扫除阅读的障碍;并拾取《资治通鉴》中漏缺的内容及前人注释中的错误,一丝不苟地予以“拾遗补误,亦几乎司马氏之忠臣而无负”。30年严寒酷暑,撰写了300余万字书稿。其间伏案辛劳,废寝忘食之苦不待说,因“兵灾,书稿三失”之痛谁入知?可是他矢志不移、百折不挠。他这种敬业思想和顽强的治学态度堪为后人之楷模。

胡三省成长于多难之秋,历经宋元鼎革,目睹宋室覆灭,身遭蒙元欺凌,因此在他身上刻着时代的烙印,他的言行具有鲜明的治史致用和强烈的爱国之情。他主张经史并重,以史为鉴,学以致用。在新注《资治通鉴序》中他说:“世之论者率曰:经以载道,史以记事,史与经不可同日语也。夫道无不在,散于事为之间,因事之得失成败,可以知道之万世亡弊,史可少欤!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在史学领域中,他以《通鉴》为阵地,以史布道,口诛笔伐,弘扬正气,抨击邪恶。凡历代的安邦治国之道,历朝的明君、贤臣、孝子的德行,大书而特书,予以大力弘扬;而“伤天害理,残民以逞”的暴君、乱臣、逆子的丑行,也不厌其烦地予以记叙,并进行猛烈的抨击,使后人从中吸取教训。由于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在《资治通鉴音注》中到处洋溢着胡三省的强烈的爱国思想。他撰写的《音注》完稿于元世祖至元22年,此时离南宋灭亡已有9年,但他仍怀念故国,不用“至元”年号,在该书序言的结尾署“旃蒙作噩冬十有一月乙酉日长至,天台胡三省身之父书于梅涧蠖居”。在注释一些涉及宋朝的史事时,他从来不书“前朝”、“赵宋”之类的中性词,而称“我朝”、“国朝”、“本朝”,在个别地方甚至称“皇宋”、“吾国”。基于国破家亡之痛,他拒不出仕参政。为不食元粟,不作贰臣,毅然。“舟泊城南更回首,寒风吹泪上天台”,返回宁海老家硖石中胡蛰居。据上述而知:胡三省不仅是一位:“负渊海之学”、“旷百年而一见”的敬业史学家,而且是具有鲜明政治立场,强烈的民族气节的爱国者。

“浙东学派“是浙江人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文化遗产,是留给我们后人的精神财富。当今在全省各地开展“浙东学派”学术思想大讨论,不是缅怀往事,弘扬业绩,而是以史为鉴,古为今用。胡三省的敬业和爱国思想,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人们关注与深思!
[ 此贴被南山在2016-01-23 21:16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