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汪欣 胡道静先生 胡道静先生(1913—2003)是我国著名科技史和古文献学家,他的祖籍是安徽泾县溪头都。他一生中在学术研究上所撰述的数百万字著作中,其中主要有对北宋科技史家沈括及其著述《梦溪笔谈》的研究、也包括对中国古农学、中国近现代新闻史、先秦诸子、类书、校雠学、上海历史、古籍整理等方面之研究,皆有丰硕之成果。二零一一年冬,上海人民出版社编纂出版了《胡道静文集》,海内外学术界对其学术价值是一致公认的。 胡道静对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之研究,触及面如此之广,研究之深,在我国学术界也是不多见的。追述一下胡道静之学养与学术根底,主要是道静先生从小受到伯父胡朴安与父亲胡怀琛的循循教诲,以及他的善于向吕思勉、姜亮夫、陈守实、姚明辉、周予同、闻宥等学术前辈的学习,可以说是汇众多学养以成就学术正果。道静先生自己在追述学术渊源时,谈到了家乡安徽泾县的传统文化学术氛围与基础。他说:“早在清代,我们泾县胡氏就有考订、校勘历史古籍的传统。这在清代是研究学问的主体,学术史上的一个专门的名称,叫作‘汉学’,又称‘朴学’实质上是一种考证之学。我的同族远祖胡承珙(墨庄)就是清朝嘉庆、道光年间著名的汉学家。” 应该说,凡是文化学术研究,决不会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道静先生学术研究上长出的参天大树,其渊源却在远离上海数百里之遥的安徽泾县,这是不大为人所知的。 胡道静先生很早就对于中国古代的农学发展史及古农书的研究有着浓厚的兴趣。一九五四年《新建设》杂志就发表了他所撰写的《粱为周氏族所植粟之优良品种说》、《茭白园艺改革的时代和地点》、《古代瓜类考》三篇文章。一九六二年,经他校注的《种艺必用》一书出版,并在杂志上发表了他撰写的《山东的农学传统》、《稀见古农书别录》、《<种艺必用>在中国农学史上的地位》、《读<四时纂要>札记》、《徐光启农学著述考》等多篇文章。 六十年代,全国掀起了大办农业的高潮,为响应党的“大办农业”的号召,中华书局上海编译所规划编录一部古农书目录及资料集。由于道静先生精通目录学,又熟悉祖国农业发展历史,于是被委任此项规划的实施。经过他的日耕手耘的努力,至一九六六年,录存古农史发展资料达百万字。稿笺累积几与书案齐。胡道静文集 徐光启是我国明代时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其所著《农政全书》是我国四大农学遗产之一。胡道静对于徐光启“以农为本”的农学思想与农学著述作了全面考察研究,给予《农政全书》以高度评价,誉为“十七世纪的一颗农业百科明珠”不仅是对著名的徐光启的研究,道静先生还对许多古代知名及不知名的农学家及其著作进行研究。例如明代万暦年间的《树艺篇》、晋代嵇含所撰植物学著作《南方草木状》、五代韩鄂所编撰的《四时纂要》、《永乐大典》中吴櫕所著《种艺必用》等,这些著作涉及园艺无性嫁接技术、茶树栽培、外来果蔬菠薐、莴苣、丝瓜、荔枝、橄榄以及竹的种艺,说明古代农学的发展历程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且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历朝历代,为了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发展农业增加粮食生产,都是国家民生经济中的首要问题。我国古代民间十分重视对农业经验的总结,有许多农学家著书立说,但古代书籍的出版艰难,许多农学著述得不到保存流传。胡道静先生多年来对古农书研究及古农学文献的发掘,对今天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样显得尤为重要,并具有实际之功用。汪欣 于琴高轩 二零一七年五月 注:作者汪欣为胡道静侄女婿、胡朴安孙女婿 编辑:黄山怪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