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与胡晖
http://www.ahage.net/bbs/read.php?tid-57514.html 艾山水
发表于: 2008-06-28
李白有一首著名的诗《赠黄山胡公求白鹇》,既表达了和“胡公”的亲密友情,又盛赞了黄山名禽白鹇的不同凡常之美。其诗就是在今天黄山区的谭家桥碧山写的。
碧山在唐时就是胡姓聚族而居的大村落。胡晖其实名“珲”,“晖”是讹传。胡珲十分饱学。唐玄宗登基后,为广泛征集文字侍从官员,创设了翰林院,胡珲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即进了翰林院。天宝元年(742),李白因道士兼诗人的吴筠推荐往长安去见大诗人贺知章,贺知章见了李白又读了他的诗,叹道:“你真是仙人下凡啊”,于是引见给唐玄宗,,受到玄宗征召,和胡珲同列,很是相投。但天宝三年(744),李白就因醉写蛮书的事,玄宗许他“遇店喝酒,遇库支钱”而“赐金还山”,云游天下而离开了长安,再也没回过长安,而胡珲不久也退休归隐碧山了。
李白离开长安以后,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漫游生活。当隐居在家已数年的胡晖听说李白已到了太平县北的桃花潭,十分高兴。他与李白原来在京城时同为翰林学士,友情很深。他深知李白好养名禽,自己驯养多年的两只白鹇,想必李白一定喜爱,因此也特地去信邀请李白来玩,信中云:“白鹇相赠,惟求一诗。”
李白收到信后,决定即刻动身前往碧山。从唐以来,直到1934年,从东至县大渡口到歙县岩寺的大岩公路开通前,从太平上黄山,除了焦村、辅村外,就是从仙源出发,经迄溪桥到罗村,再经感梓里过谭家桥取道苦竹溪。
天宝十三年(754年),李白骑马越过了车盘岭,往下一望,但见青山拱秀,碧水笙歌,轻岚乍起,薄雾轻飏,活脱脱一个群山环抱的山间盆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黄山轩辕峰、蜡烛峰(夫子峰)矗立于南,白云在山间萦绕,到处莺歌燕舞。李白心中不由暗想:胡学士居住在这般洞天福地,真是非仙亦仙矣。想到此,就信口吟出了《访胡公晖》:
千重云水万重山,谁识胡公隐此间?
饲得珍禽足娱老,白云如海任飞盘。
李白骑马踏过碧山村口的绿柳桥,在桥南遇到个“短笛无腔信口吹”的骑牛牧童,李白向他问讯胡晖的住处,然后沿着山边石径向胡晖家走去。行至龙溪、凤溪交汇处,只是前面峰下,烟笼黛罩,鳞次栉比,好一片紧凑人家,但不知是否就是胡学士胡珲的住处。近前一座古朴石拱桥,桥边又一牧童正侧骑在水牛背上,轻吹短笛,任水牛自己吃着路边青草,衬上峻峰、村舍。李白不禁又失声惊叹:“好一处世外人家!”便高声问道:“那小哥,胡珲胡学士住这里吗?”
牧童回头一看,见一身穿鱼白色长衣,佩着长剑,牵一匹白马的灰白胡须老者,便说:“你等着”,跳下牛背,往村里飞奔而去。
不一会,只见村里走出一个田舍翁打扮的人来,但见须眉多白,头挽发髻,身穿褐衣,腰系布带。天宝三年分别,如今乾元二年了,悠悠已经头尾十六年了,欣喜都还健在,然都垂垂老矣。李白几乎认不出来了,只笑吟吟等着。
胡珲见来者五绺灰须飘胸,白脸青巾、丝袍丝绦,气宇仍不平凡,眯眼望了许久,便抱拳高声道:“来者莫非太白先生否?”
李白朗笑答道:“胡公别来无恙乎?”
二人急趋,相见作揖罢,他们一路吟诗作对不觉便到了胡晖家的门前。李白道:“先生宝处,亚赛神仙洞府,羽士仙山,我得一联,且请先生评点:‘溪水流声,十里笙歌从地出;山峰拱秀,千年图画自天开。’”
胡珲听罢,深感李白高才,画龙点睛,有声有色说出了自己家乡环境特色,立即也以联语作答:“先生高才,不愧‘天上谪仙人’也,某也有一联酬答:‘绿柳桥边山径,青莲马上诗机。’”
青莲,李白自号“青莲居士”,以其号对桥名,恰到好处。这联语记下了二人相见的地点环境,为李白称赞自己家乡表示了谦虚,又信手拈来妙句,称颂了李白诗才,两联以机敏对机敏,对仗工整,珠联璧合。
原来胡珲住碧山胡家,就在轩辕峰东麓,真个山泼黛、水挼蓝,囫囵一个翡翠世界,李白真有些乐不思归了。胡珲除了好酒好菜盛情款待外,就是陪着李白谒大战岭、探黄帝源、登轩辕峰,游跑马岗,上玄女峰,饱了眼福,尽了游兴。
礼毕,李白独自信步来到后院外,见院外有个偌大的园子,半月形的莲蓬池边有柏树、桂花树两棵古树,两只白鹇鸟正在树上整理羽毛,它们的影子倒映在水面上,十分惹人喜爱:那白羽映红冠、红喙对赤足、长尾赛孔雀,尤其是羽毛,白中透亮,光泽如锦,显得特别雅洁,这可是平生第一次见到的宝物。不知是特别美,还是那气势暗合了自己的性格,他不禁回想起自己年轻时曾养过此鸟,但未获成功;他又想起大书法家王曦之爱白鹅的故事来。心中陡起一念:无论如何,要找胡珲要。
胡珲不见李白,便到处寻找,最后在后院找着。胡晖看着好友盯住两只白鹇鸟竟发起呆来已知道他的心意,但为让李白能在这儿旅居长一点时日,好让好友李白能在这里静心养性,抛却烦恼,因此并不忙着提相赠白鹇的事。
胡晖将李白让进正堂内,开始了一场最隆重的家宴,桌上摆满了山珍野蔌,拿出了盛放多年的美酒,两人开怀畅饮,席间李白问起了两只白鹇鸟的来历,胡珲哈哈一笑:“这可是我们这里的珍禽啊,名叫白鹇,本在山中为闲云野鹤,是我寻得两枚鹇卵,由家养母鸡孵出来的,十分温驯,不信你看。”回身抓了一把稻谷,伸开手掌,不知怎么“咕咕”几声,那白鹇不约而同来向胡珲手中啄食。
李白听了目瞪口呆,继尔也试着胡晖的样子做了一遍,果然,白鹇鸟也壮着胆子到李白掌上吃了一点食物,李白更加喜爱之,恨不得立即将他们占为己有,想问主人讨要,但刚刚到朋友家一时又难以开口,只得忍之。
胡晖深知李白的为人,也深知李白的心境,其实他早已为李白修建了一个旅居处——太白庵。好让李白在这里静养一段时日。一吉日,胡晖带领李白到了碧山西北部一座山梁上,李白以为胡晖是带他出来散心,并未在意胡晖的用心。随意处看到一幢房屋,大门正对西面蜡烛峰。李白往大门上一望,但见斗大的三个字“太白庵”,立时惊呆了,仔细一看原来是胡晖的笔迹,他知道这是胡晖为他建造的修炼之所了。
他们跨进大门,回头一望,蜡烛峰迎面耸立,恰似一只长年直写青云的巨笔,使人看了文气顿生,大门朝西,其西北面不正是李白朝思暮想的都城长安吗?他多么想受到唐玄宗再次召见,以实现自己的拳拳报国心呀!李白高兴地对胡晖说:“知我者胡公也!”
太白庵为两进三开间,木雕、石刻十分考究,正方形的天井之后设有一硕大的书案,李白坐在案前的太师椅上,抬头仰望天井上飘着几朵白云的蓝天以及西面的恰似巨笔的蜡烛峰,绕着书案转了三圈,微笑着对胡晖说:“我就住在这里,颐养天年了。”胡晖听了非常高兴,他感到为朋友做了这些事是恰到好处的,自己几年来的心血没有白花。他一看李白找笔墨准备题字了,急忙到庵外引水渠(灌溉梯田)里取来清清的山泉,在一龙形歙砚中,用上等的徽墨为他备好墨汁,李白信笔题写了四个大字“谊胜管鲍”。
然后胡晖带李白在庵旁转了一圈,太白庵在蜡烛峰龙脉尽头,周围古木参天,翠竹连片,其下梯田环绕,一弘清泉从庵堂南侧的水渠向东流去,水面上漂浮着桃花、李花的花瓣。庵前坦地上种有桂花树、松树、李树、桃树,渠边垂柳依依处有水井一口。云朵时常在身旁飘过,仿佛自己在仙境一样。这幅奇景总是引起李白无尽的遐想。这里真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地方,从此,李白便以此处为家安住了下来。
李白有时叫小童做饭,有时下山到胡晖家吃喝,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神仙生活。他还经常喂养那两只白鹇,不时还呼叫白鹇之名把他们带到庵中玩耍,白鹇也似乎通人性,经常自动往返于胡晖家、太白庵之间,让主客都各得其乐。
胡晖还带领李白探寻了蜡烛峰南侧岩洞,其中有一岩洞现名为“青莲洞”就是纪念李白的。他们还一起在轩辕峰下的溪谷中采灵芝,在丹井中捣草药,在鼎炉中炼丹。夜晚则在太白庵中,或吟诗作画,或舞刀练剑。有人问李白为何这么喜爱这个地方?李白作《山中问答》答之: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在旅居太白庵的这一段时日,他的好朋友温伯雪还来看望他,居留了数日后,温伯雪就要回黄山白鹅峰旧居了。李白挥笔写出了《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采秀辞五岳,攀峦历万重。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回溪十六度,碧嶂尽晴空。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胡晖还与李白从石门峡谷攀上了黄山,他们曾在谷口处的小亭歇息,后人为纪念李白,便将亭名改之为“白亭”。
天宝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乱”爆发了。怀有安邦治国之志的李白再也坐不住了,他决意奔赴长安,尽自己的心力去效力,以拯救危亡局面。胡晖早知李白的心意,安排了一桌丰盛的宴席为李白饯行。见胡珲来到面前,李白忙不迭提出了要求。
胡珲略现诡秘,说:“别人看,千金不卖;你要么,容易。但需拿你的东西交换。”李白高兴极了,但有什么东西可以交换呢?身无长物,唯有银子若干,胡珲是不会要的;再就是御赐金牌一面,可那是皇封的呀。
胡珲见李白急切而又狐疑,笑道:“白鹇相赠,惟求一诗,我说过的呀,你忘了”。
李白喜出望外:“好,好,一言为定,一言为定。”于是嘱小童研墨,迅即在宣纸上一气呵成了那著名的《赠黄山胡公求白鹇诗并序》。
闻黄山胡公晖有双白鹇,盖是家鸡所孵,自小驯狎,了无惊猜,以其名呼之,皆就掌取食,然此鸟耿介,尤难畜之。予平生酷好,竟莫能致。而胡公辄赠于我,惟求一诗。闻之欣然,适会夙意,因援笔三叫,文不加点以赠之。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胡公能辄赠,笼寄野人还。
胡珲把李白的这一文一诗视为稀世珍宝,十分高兴,当即请人按李白要求,编制一个很精致的竹笼,装了一对白鹇,派人先送到当涂李白的族叔李阳冰那儿去了。
席间,李白还把《访胡公晖》一诗吟给他听,胡晖细细品味了一番,连声称赞。当即撰联:“绿柳桥边山径,青莲马上诗机。”李白闻之,根据这一路景致亦撰一联:“溪水流声,十里笙歌从地出;山峰拱秀,千年图画自天开。”这些楹联后来都悬挂在胡晖为纪念李白问路而建的“问余亭”的柱子上(这是后话)。
宴罢,李白整理好行装,骑着马,一手扶着鸟笼离开了碧山胡家,全村的人把李白送过绿柳桥头,胡晖一直将李白送过车盘岭头,在岭头上胡晖与李白握手告别,并叮嘱他一路小心,欢迎他早日回访。
却说胡珲送走李白后,深感李白大才,倜傥不羁,着实怀念,真是“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为了纪念这难得之遇,就在绿柳桥边、李白驻足处,筑起一座“问余亭”,把二人相酬合的对联都刻在亭柱上,又在路边盖起了太白书院,相招文人聚会,课读村中子弟。这两件建筑虽历经数朝,但代代缮修,惜乎“文革”中拆了去建造纸厂了。
此去,命运多舛的李白在平息安史之乱中未见寸功,还误入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后来他以“附逆”之罪于彭泽被抓而投入浔阳监狱,最后被流放夜郎。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李白被朝廷赦免,满头白发、花甲年纪的李白回到江南一带后,他还想为报效国家尽一份力,但总是机缘未到。这年(759年)秋,他收到了胡晖的信,请求李白为《胡氏家谱》作一个序言。
原来胡姓是上古五帝的舜帝的后裔。因武王伐纣立周后,十分追慕舜帝,访到舜的后代阏父为主管生产陶器的官,把自己的长女太姬配给阏父之子妫满,并把妫满封为陈国国君。妫满死后,追谥为“胡公”,于是其子孙一部分以国为姓“陈”,一部分以谥号为姓“胡”,子孙就尊妫满为始祖,传到胡珲已是第六十二世。唐太宗曾下令要统一修订氏族志,胡姓氏族繁衍世系得以系统整理成谱。
得知信函,李白连忙策马来到碧山胡家,让胡珲先搬出家谱,一本本翻阅起来。李白看出头绪以后,随即吩咐书童铺纸研墨,构思片刻,一挥而就,为《胡氏家谱》写了一篇400来字的《乾元己亥谱序》,其落款如下:“乾元二年已亥秋七月初浣陇西李白太白书序。”胡氏家族拿出丰厚的润笔之资,李白婉言谢绝,分文未收,胡晖深知其意也不勉强。第二天,李白便离开胡家。胡晖将李白送至仙源之北麻川河渡口才与之惜别。
谁知这一别竟成了他们之间的永诀。唐肃宗宝应元年(762年)十一月,李白病逝于安徽当涂。远在黄山的胡晖闻此噩耗痛哭流涕,不久也病逝了,其墓即为碧山胡家的“学士坟”。
李白访胡晖求白鹇的千古佳话流传至今已逾千年,他们的友谊感动着几十代人。从现代大诗人、考古学家、文学家郭沫若的《黄山之歌》:“又闻唐时李白曾来此,碧山问路访胡晖”的诗句中,佐证了李白来过黄山东北麓的碧山访胡晖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