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苏湖续记离开湖州,计划下午去宜兴游览一下善卷洞,结果到达善卷洞正好下午四点,是最后放行的时间。进入景区,才发现前几年曾经来过,我凭着所有的记忆,给陈志当起导游,介绍这里的景观。这一段时间,陈志陪同寻亲,十分辛苦,这一处游览,算是对她一次补偿。
回到南京后,没有放松追寻。一方面给苏州岳处长发去传真,请求帮助查找有关碑记,一方面通过湖州师范学院网站,再次寻找胡瑗广场事宜。很快,这两处都有了回复与线索。
苏州岳涛处长安排该局人员陆海宁去文庙寻找,不日就给了回复,并拍了几张照片(如下)。他给岳处长复函:
南京地税胡局长传真中涉及两项内容已经调查核实。
经实地专门调查,《吴郡登科题名录》和胡瑗相碑刻照片已取得,确认《名录》有所刻进士名录中有“丞相范仲淹之子范纯仁”,但是胡公祠早在民国时期就遭到破坏,遗址内已无碑文,只有清朝时期文庙地图碑刻记载该处(图片附),目前文庙整体面积也只有碑刻地图所示面积的1/6不到。另,刘民悦作《重建胡安定先生祠堂记》无处找到。
文庙副馆长张劲雷先生(13862010917)对此颇有研究,取得这些信息也主要通过他这里,我们已经告知张馆长此事,也可与其取得进一步研究。
胡瑗相碑刻
收到这些邮件后,我非常高兴。终于在苏州找到了踪迹,以后有机会再去苏州,定当面谢陆海宁和张馆长等。
湖师方面,不仅找到了一位胡姓教授,而且在学院网站上查阅到有关纪念胡瑗的许多文化活动。比如,胡瑗文化广场、胡瑗大讲堂及徽标、胡瑗文化节等诸多载体。通过一一阅读其内容,又一次把我带进了湖州师范学院:那一次次、一场场有声有色的论坛、晚会、评选活动,依稀听得到当今学校对安定先生的赞许声。
在网站,我还看到了广场四周学生们围坐在塑像前,才确认该广场的真实存在。胡瑗广场上有一尊胡瑗全身塑像,高6米,用花岗岩雕琢而成,基座上刻有胡瑗生平及其教育思想精髓“明体达用”四字。
在湖州师范学院内的广场建有安定先生塑像
胡瑗在湖州任州学主讲教授期间,致“四方之士云集受业”,提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的至理名言,并创立了卓有成效的“苏湖教法”。此教法不仅示范于当时,而且垂法于后世,至今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中国教育史上树立了一座丰碑。
湖州师院人不断汲取胡瑗先生的思想精髓,将其“明体达用”的办学思想确立为学校校训。“体”原义为儒家传统道德,“用”原义为治事。“明体达用”即把经义和治事有机结合。师于古而用于今,“明体达用”的精神内涵已具有了现代意义:“明体”即明德立志,学会做人;“达用”即学以致用,学会做事做学问。
胡瑗大讲堂徽标整体既似一圆弧状的讲堂,又似一把打开的扇子,透露出讲堂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开放精神,表达了讲堂的主旨——启迪思想,传播智慧,润泽心灵;扇面上散落的不同形状花朵,蕴含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学精神,扇面内嵌一“胡”字,则隐现了讲堂的命名;“胡瑗大讲堂”文字采用湖州历史上著名的书画家赵孟頫的书写字体,体现了讲堂的地域特质和深厚的校本文化渊源。
湖洲师范学院“胡瑗大讲堂” 徽标
“胡瑗大讲堂”以“启迪思想,传播智慧,润泽心灵”为主旨,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为目标,做到“有主题、成系列、广参与、创品牌、见实效”,更好地实现文化育人,引领社会风尚。“胡瑗大讲堂”分名师讲坛、学术研究、人文艺术、干部培训和校友风采五大系列讲座,广邀国内外名家学者和优秀校友,就哲学与人生、道德与法制、历史与社会、经济与管理、科技与创新、文化与艺术等主题进行报告和演讲,注重学术性、开放性、前沿性,为师生提供更多、更好、更积极的思想文化盛宴。
虽然没有亲眼目睹这些活动,但足以证明,湖州师范学院对安定先生教育思想的传承是非常重视的,也是非常卓有成效的,我们为此而感到自豪。
与此同时,我还从网络上查寻到了杭州曾也有过安定学堂,以及杭州保存至今的安定街、安定巷等以“安定”命名的地方,再次表明安定先生的影响力之广,超出了我的预判。如果有机会去杭州,定当实地寻访一番,特别是现杭州七中,非常有必要去了解、感受一下。
据记载,杭州第七中学前身为浙江安定学堂。安定学堂创建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是浙江省最早的私立中学,至今已有百年。百年之间,国运多舛,学校始终崇学敦教,名扬杭城。
杭州市第七中学的前身、安定学堂的老校徽(注:杭城“安定学堂”百年校庆之际,展示旧藏“安定”学堂老校徽一枚!该枚安定学堂校徽为铜质镀铬,白色珐琅与蓝色珐琅,三角形,边长32MM。蓝底白边、白字,自右至左书变体“安定”二字。背面编号2216号)。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剧,变法呼声日高。朝野有识之士,忧虑华夏前途,深感树人育才,实为救国图存之要义。当时寄寓上海的杭州大工商业家胡趾祥(乃麟)接受好友陈敬第(叔通)、杨文莹(雪渔)、邵章(伯炯)的建议,决定出资兴学。
胡趾祥是胡瑗后裔,为显示家学渊源,将学校定名为“浙江安定学堂”,自称校主,拨银洋68000元作办学基金。校址则由官厅奏请朝廷,拨用钱塘县城东葵巷敷文讲学庐屋舍基地。筹备之初,由陈敬第主持,后聘请浙江求是书院第一届毕业生项兰生(藻磬)任监督。凡规划校园、购置设备、制定章则、延聘教师,均由项兰生主持。1902年7月,校舍改建峻工,同年8月27日正式开学。
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时局动荡,胡趾祥因企业亏损,决定抽回基金,停办学堂。校长王垚(晋民)等12人倡议组织维持会,联合校外热心人士坚持办学,使莘莘学子不致辍学。胡趾祥原有校产,立约让学校永久使用。至此,安定中学由胡氏独办转为维持会合办。教学秩序稳定后之后,王垚提出辞职,陈纯(柏园)接任校长。
陈纯为之江文理学院理学士,颇有文才。他视教育为终身事业,在任二十年,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学校事务进展顺利。1915年陈校长制定"诚、勤、爱"三字校训,勉励学生"诚以律己"(真实无妄),"勤以治事"(自强不息)、"爱以达人"(爱国爱群)。他又亲自撰写安定校歌,定每年5月5日为校庆日。
1920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家约翰•杜威博士来华考察,特地到安定中学参观,称赞安定中学是“最经济最富有朴实精神的学校”。192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先生来华讲学,也专程到安定考察。
1923年学校维持会改为校董会,陈敬第、钱家治(钱学森之父)等29人为校董,推阮性存为董事长,后由祝绍箕继任。
辛亥之后至三十年代,学校非常重视师资质量,常选派教员到国内外大学进修深造,并建立教师年功加俸的奖励制度。一时名师云集,如著有《诗词曲语辞汇释》的张相(献之)、著名诗人刘大白等,就曾在校教授国文多年。又如数学教师楼子隽、图画教师张鹿山,亦深受学生拥戴。由于校纪严,师资好,学生勤奋读书,学生优良。全省中学毕业会考,安定学生成绩列入甲等,位居第一。社会各界评价杭城各校学风学业,总以安定为上。故学校办学规模得以迅速扩大,由原来的5个班扩大到13个班,学生数也由250人增至600余人。毕业生由每年约60人增至130人。这一时期,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中国文坛巨匠茅盾,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著名史学家范文澜,中科院资深院士、著名数论专家柯召,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漫画家华君武,中国作家协会理事、著名翻译家冯亦代等均就读于此时。
1937年抗战爆发,国难当头。学校三迁校址,艰难办学。1937年9月首迁诸暨县次坞镇。在次坞,安定中学首招女生,提倡男女同学。同年12月,杭州沦陷,学校再迁象山墙头。次年秋季,又迁至缙云县壶镇,租用吕氏宗祠及萃英小学部分校舍招生开学。1939年春季正式招收高中学生。1940年秋季增设简师班,为当地培养了不少小学教师。
1956年2月,安定中学由杭州市人民政府接办,改为公立。 改为公立后,校名定为"杭州市第七中学",萧学均仍任校长。2000年4月,杭州市人民政府作出了调整办学结构管理的重大决定,初级中学划归区教育局管辖,至此,作为市属中学,学校只招收高中学生。2002年7月,学校结束历经百年的初中教育,成为一所高级中学。
面对办学史上这一重大变化,学校领导审时度势,强化教育质量管理,致力于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积极推进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00年、2001年高考升学率分别达97%和98%,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2003年8月,楼平接任校长。上任伊始,楼平校长即提出“以传统的安定风范树德” “以民主的管理理念治校”“以良好的学校精神育人”“以瞩目的美术特色扬名”“以优质的教学质量兴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并积极付诸实施。
这一时期,教学质量稳步增长。美术特色教学继续以傲人成绩享誉江浙;普通文化班的教学质量也以显著的增量,被誉为“七中现象”而备受瞩目。2004年高考文化班上线率100%,本科率80.21%;美术班高校上线率达99%,重点率82%,其中60.6%为知名大学。2004年9月,经反复酝酿,由该校创办的杭州安定专修学校,开该校办学在新形势下又有了新的模式。
学校地址在杭州市葵巷(今解放路50号杭州第七中学分校校区内),其为原敷文讲庐旧址。坐落于杭城国家级风景度假区、拥有占地250亩、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按省一级重点中学标准设计的转塘新校区,已于2008年下半年全面启用。
该校知名校友很多,如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尹民;画家潘洁兹;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团政委吕志伟;物理学家钱学森;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尉健行等。
另据考证,安定先生于嘉祜四年(1059年)到杭州养病,当时,其长子胡志康为杭州节度推官。1059年六月初六,安定先生在杭州不幸与世长辞,享年67岁。虽然安定先生在杭州时间不长,但终归于杭州,也说明其与杭的缘份。后来,嘉定十一年(1218年)宋宁宗赵扩赐溢曰“文昭”,即湖州“宋胡文昭公之墓”的出处与来源。杭州与湖州二个地方,既是风景如画的胜地,也是安定先生的最后落脚处。衷心地祝愿这二处城市能够传承好安定先生的精神,为中华民族培育更多更好的人才。
[ 此贴被南山在2015-01-24 21:2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