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952阅读
  • 0回复

东季村寻踪----胡怀敬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9-02-14
东季村寻踪
http://www.10000xing.cn/x158/bbs/show.asp?CurPage=2&id=12

冬去春来,大山又绿了。苏南打扮的姑娘在采摘新茶,这里生产的碧螺春茶乡飘千里。站在神墩头上,我面朝南,眼下这十数亩的茶林原来是我前胡村胡氏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 ——东季村。

传说在宋代的时候,胡世将封土于中山,为今天溧水高淳一带的迁始祖。家园建立以后,人丁兴旺,发展迅速。数代以后,胜、娇、子三兄弟胸怀一腔热血,来到千墩山的大山旁落了户。他们开垦荒芜,夏种秋收。过了几年,兄弟仨人各添三丁。因为祖先发脉于晋陵(今江苏常州),便取村名叫冬季村,祁盼四季丰收 。

东季村东十里是芳山,西十里有石臼湖,南五里为邰村,北五里靠孔镇,隐于千墩山,与神墩头相望。千墩山方圆十里,古松苍天,杂林茂密。“邰村大路”长十里 ,是连接邰村、孔镇两个古驿的交通要道,路面用长五尺,宽二尺的青石铺成。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古村落遗址以西的“百步塘”一段尚存遗迹,往南不远处还有古石拱桥一座。这里也是当年绿林好汉经常出没的地方,他们对抗朝廷,劫富济贫。常选择东季村为落脚点行侠,劫获的财物留下一部分作为对村民的酬谢后遁去。没有不透风的墙,东季村通匪的传闻不径而走,惊动了县衙,官府十分恼火,几次派捕快缉拿,苦于千墩山复杂的地形地貌,每每无功而返。于是,生出“剪去山中贼,拆除东季村”一计。赶村民于孔镇古营盘的东侧租一地安置,更名前胡村。东季村从此不复存在。……“我叫□□□,家住溧水县长乐乡东季村,全家□口人,租住前胡村,求灶老爷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每年的腊月二十三,村民写灶书时这样写道。老实巴交的东季村村民又默默地在新家园辛勤耕耘,生儿育女。

清王朝建立以后,大小战争不断。前胡村历经了几多风云变幻,祖先们吃尽了千辛万苦。记不清是哪一年代,战争再一次迫使村民逃离家园,男人肩担家当,女人背儿抱女,其中一位年愈古稀的婆婆象似一无所有,海蓝色土布衫罩内却藏着一本“胡氏宗谱”的谱头,她双眼含泪,夹在人流中一路来到了苏北兴化。……数年以后打听到家乡治平,一族同胞又回到了日夜思恋的故乡。

乡亲们在村子的东头修缮了三间祠堂,每间正中的神龛上依次供奉着胜、娇、子三公的画像和牌位,背面墙上悬挂着世系表,龙凤呈祥背景图案古色古香。村上的老人们时不常地向后生们叙述着这一切。

到了清光绪24年(即公元1898年),这时的前胡村居住的胡氏有六十余户,胜迹有“千墩山”“胭脂潭”“三井十三桥”“胡氏都督府”,草根文化“叠罗汉”、三月半“出菩萨”也颇有影响。邻近的胡氏敦睦堂宗亲,相聚在前胡村祠堂续修了宗谱,次年清明节竣工发谱,祠堂门前用木板搭台,开锣唱三天三夜大戏,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一晃又走过了一个甲子年,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前胡村祠堂以及“胡氏都督府”又在劫难逃 ……

多灾多难的前胡胡氏子孙托祖荫庇护,他们团结自强,生生不息 ……

作者  胡怀敬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