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7832阅读
  • 11回复

有700余年历史的霞浦胡氏 时隔66年再修族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4-06-27
有700余年历史的霞浦胡氏 时隔66年再修族谱2014-6-26 11:55:24
来源:北仑新闻网 作者:余姣姣
原标题:有700余年历史的霞浦胡氏 时隔66年再修族谱
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13news/auto/news/csj/u7ai1866599_K4.html

  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余姣姣 通讯员 郭恒烨 张盛静)“修族谱是对一个家族文化历史的一种传承,子孙后代可以根据族谱寻根问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记者从霞浦街道新浦社区了解到,有700余年历史的霞浦胡氏后裔于今年5月初开始修族谱,这与此前一次修族谱的时间相隔了66年,整个“工程”预计在今年10月份完成。

  昨日,记者来到胡氏的老屋——霞浦河东村外新屋。走进外新屋大门,院前堂屋上方挂着一个木匾,上面写着“节坚金石”四个大字。5位七旬老人正围坐在堂屋里的一张桌子前,小心翼翼地翻着陈旧的胡氏家谱,旁边还放着一叠叠手稿。当遇到有疑问的地方,几位老人一起讨论着、补充着。

  担任此次修族谱工作总负责人的是第22代后裔胡岳成,参加这次修族谱工作的共有8位老人,有7位是胡氏家族的人,他们中年纪最大的有79岁,最小的也已有71岁。“这几位都是有学识的人,写了一手好字,在家族中也有一定的威望,比较了解族中大大小小的事。”胡岳成指着几位老人抄写的族谱,跟记者介绍说,《胡姓月三公支脉族谱》已于雍正年间、乾隆年间、嘉庆年间、光绪年间、民国10年、1948年历经6次修编,这是第7次。

  对于修族谱的现实意义,胡岳成说:“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通过家谱,我们能够了解一个家族的来源、发展和变迁。因此,寻根问祖,续修家谱,对于增强胡姓后裔的归属感、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据记载,霞浦大胡胡姓起源于西周初年帝舜的后人,胡公满因受封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市一带),所以那里的胡姓人士随国君而姓,而后迁往各地。其中有一人跟随吴越国王钱鏐来到浙江当上了越国的“国防部长”(时称兵部尚书),后因年老辞官后在奉化簰溪大胡(也称排溪)定居。宋时,霞浦大胡胡姓始祖月三公又从该地迁到现河西村。因为月三公爱此地山水清秀,故此地亦名大胡。后子子孙孙居住在此地,不断繁衍。

  此次胡姓月三公霞浦支脉族谱的修编是由第22代后裔胡银夫提出的。据胡岳成介绍,这次修家谱最难之处在于调查。第六次修编的族谱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破四旧”,族谱所剩无几。此外,经过66年的变迁,许多胡姓后裔搬迁至全国各地,有的长期在国外生活,联系方式、居住地址换了又换,这些信息都不得而知,调查起来非常困难。他们将调动亲戚、朋友等连带关系进行调查,将族谱修编完整。目前,河东村内的胡姓已经基本调查整理清楚,接下来将对河西村、大榭、上海等地的胡姓后裔进行调查整理。


http://www.comenb.com/article-4141-1.html
国修史,县修志,家族修谱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有了宗谱,子孙后代寻根问祖就有了依据,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日前,笔者来到霞浦街道河东村外新屋。走进外新屋大门,“节坚金石”四个大字赫然映入眼帘,5位七旬围坐在一张桌子前,小心地翻着成旧的胡氏家谱,旁边还放着一叠叠手稿,遇到有疑惑的大家还一起讨论着、补充着。
 

  担任此次胡姓月三公霞浦支脉族谱修缮工作主编的第22代后裔胡岳成介绍到:“参加这次祖谱修缮工作的共有8名老人,他们中年纪最大的有77岁,最年轻的也已有71岁。这几位都是有学识的人,写了一手的好字,在胡姓中也有一定的威望,比较了解族中大大小小的事。胡姓月三公支脉已经经过雍正、乾隆、嘉庆、光绪、民国10年、1948年6次修膳,这次是第7次。”胡岳成还告诉笔者:“家谱是一个家族的历史记载。通过家谱,我们能够了解一个家族的来源、发展和变迁。家谱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寻根问祖,续修家谱,对于增强胡姓后裔的归属感、凝聚力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据记载,霞浦大胡胡姓起源于西周初年公元前1100年帝舜的后人,胡公满因受封于陈国(今河南淮阳市一带),所以那里的胡姓人士随国君而姓,而后迁往各地。其中有一人跟随吴越国王钱某来到浙江当上了越国的国防部长(时称兵部尚书),后因年老辞职后在奉化簰溪大胡(也称排溪)定居。宋时,始祖月三公又从该地迁到此(原地名称泰邱)。因公爱此地山水清秀,故此地亦名大胡。一公有三子,尤以长子信庆留居河西称为三房。现居河东的胡姓,都是三房后裔曰朝、曰兴子孙而繁,衍之后代。从月三公一世至今,允字辈已第25世。移至第11世,由三房的后裔分为曰字辈而排列的兴、隆、朝、葵、乾五房,而又以兴、朝两房最旺,分别迁居至今河东各地。

  据了解,此次胡姓月三公霞浦支脉族谱修缮由第22代胡银夫提出。目前,对河东村的胡姓已经基本调查整理清楚,接下来将对河西村、大榭、上海等月三公支脉的胡姓后裔进行调配整理。据第23代后裔胡善福介绍,修祖谱最大的困难就是调查;经过66年的变迁,许多胡姓后裔搬迁到全国各地,有的在长期在国外生活,没有了联系方式,调查起来非常困难。他们将调动亲戚、朋友等连带关系进行调查,将族谱修缮完整。
[ 此贴被南山在2014-07-03 16:18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4-06-27
很高兴看到这条消息。霞浦镇有两支胡氏,我在2008年10月我曾到北仑区霞浦街道采访朱塘胡氏。很可惜,没有去访问霞浦(大胡)胡氏宗亲。上面这条消息已把大胡胡氏的源流情况介绍清楚,我再发一些相关资料以备参考。

霞浦大胡,始祖在明初由奉化梅龙港徙居河西村,后其次子迁河东,三子迁水俞,分支有下洋\大榭\华峙\峙头等多处。

题名】大湖胡氏品重祀支谱:不分卷
【谱籍】宁波
【责任者】石玉如编纂
【版本】1924年敬义堂木活字本
【其它书名】版心题胡氏品重祀支谱
【名人】
【类型】提要
【收藏单位】宁波市北仑区博
【详细内容】
  序号:2398
[宁波]大湖胡氏品重祀支谱:不分卷/石玉如编纂.—1924年敬义堂木活字本.—1册.—书名据卷端题.—版心题胡氏品重祀支谱

始迁祖:名、字不详,明初自奉化县梅龙港村迁居镇海县霞浦村(今属宁波市北仑区霞浦镇)。世系修录至第十九世,排行字为成。本支派排行字自十二世起:宏德嘉肇文章沛成景贤有范名立可荣中和处世礼乐传家人才蔚起美誉堪夸。卷目内容:谱序、排行字、世系图、列传、祀田。
收藏单位:宁波市北仑区博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4-07-03
        很高兴看到这条信息,其中有二点小小的失误,不知南山老师能否帮助修正。
    
    其一,胡氏的老屋——霞浦河东村外新屋。走进外新屋大门,院前堂屋上方挂着一个木匾,上面写着“节坚金石”四个大字,而不是“情坚金石”。
   “节坚金石”有个感人的故事,讲述的是光绪十五年一位年轻的妈妈,当年孩子出生三个月大,丈夫不幸去世,当时又逢水灾,这位的年轻母亲安葬了丈夫,又含辛茹苦把年幼的孩子抚养成人, 后族里人将这位平凡而伟大的妈妈事迹报上“相当于现在的省里,省里的领导授于这块木匾”。【后胡族谱】中有详细记载,【镇海县志】上也有记载。

    其二,担任此次胡姓月三公霞浦支脉族谱修缮工作主编是“第22代”后裔胡岳成,而不是“第23代”。

    现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霞浦镇河东村,民国时小地名称“泰邱乡 泰浦 泰湖”又称“大胡”

    镇海县霞浦村(今属宁波市北仑区霞浦镇)有二支胡,后胡和前胡。

    前胡:始迁祖:名、字不详,明初自奉化县梅龙港村迁居镇海县霞浦村(今属宁波市北仑区霞浦镇)。

    后胡:始迁祖:月三公,宋时,始祖月三公又从奉化簰溪大胡(也称排溪)迁到此(原地名称泰邱)。

    2014年是第七次重修“后胡胡氏族谱”,后胡胡氏人丁兴旺,经过66年的变迁,许多胡姓后裔搬迁到全国各地,有的在长期在国外生活,没有了联系方式,调查起来非常困难。希望能借助本平台,同族亲人联系上我们。

    担任此次胡姓月三公霞浦支脉族谱修缮工作主编是“第22代”后裔胡岳成:联系电话135 8657 0891。

    QQ号:1302552998  邮箱:1302552988@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4-07-03
欢迎胡岳成老师来到胡氏宗亲网!

可以按照您的意见对新闻稿件进行修改。后一篇文内也有个别误字如“宾(兵)部尚书”等。明显之处我也就顺便修改了。

南山 2014.07.03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4-07-04
感恩南山老师帮忙给予了修正!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4-07-06
后胡辈(64个字)如下:
月信子啟 俊普仕清 士友日佳 万国咸宁 (端太)和世宇 治道升平 允中精一 统绪绍承 象贤崇德 克振家声 忠孝维则 节义必型 秉章守典 积善永贞     起宗在学 立志存诚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4-07-06
祖堂六个
一  三房门 "立本堂" 由五世祖俊良所造    时间约为(明)宪宗年间
二  老屋   "增森堂"由十一世祖日兴所造   时间约为(清)顺治年间
三  后楼屋 "积庆堂"由十二世祖佳瑾所造   时间约为(清)康熙年间
四  球房   "聚积堂"由十二世祖佳球所造   时间约为(清)康熙年间
五  里新屋 "正性堂"由十三世祖万祖所造   时间约为(清)康熙后期
六  外新屋 "尚志尚"由十五世祖咸褒所造   时间约为(清)乾隆年间

目前古迹仍旧存在,"外新屋"等古建筑仍旧保存完好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4-07-29
迁  居
由于胡氏人口的繁衍,为了扩展生存空间,自(清)乾隆年间起就有迁往海岛定居。从原来的农业经营开始向半农半近海作业发展。
在旧谱记载中三房的太照(1757~1789)等,最早迁往大榭太岐定居,而后又有人不断的迁往大榭,最多的为胡氏五房,现在大榭有从后胡迁去的胡姓家族已发展到四百多户,三房胡姓有六十多户,另一支迁往海岛的以朱家尖神母渡馒头峧。最早为太春(1794~1861)等。
第二次较大迁往朱家尖的时间为道光~光绪年间,当时正值中英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俄战争等 。清政府又是割地又是赔款,可谓民不聊生,为了躲避沉重的赋税,迁居到荒凉的海岛。从事近海作业,如拾泥螺、撩海哲、拖乌贼(目鱼)、涨网作业。这些迁居者白天劳作,晚上只能睡在用茅草搭起来的棚子内。生活十分艰辛。这一时间的三房迁居者中大多为老屋里和球房为多。现据顺母渡当地书记提供的数据,全朱家尖胡姓为第一大姓,计有二千多人,而神母渡村绝大多数为胡姓,其次是大沙塘等。
另一次外出,应在民国初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由于上海城市工商业的迅速兴起,胡氏族中有相当一部分去了上海。一般都以单身迁往在上海替人打工、经营一些小生意、做学徒。也有少数成功者。他们居住分散,多数因时间久远无联系无信息,所以很难统计出具体数字。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4-07-29
建 筑
下面陈述的建筑均为大胡胡氏三房的一些古建筑。
一、 三房门  始建于第五世祖俊良,尚有祖堂保存,时间约为(明)永乐年间
二、老屋 楼屋  建于十一世祖日兴,时间约在(清)顺治年间,后毁于火灾。
三、后楼屋 楼屋  为十二世祖佳瑾所建,时间约在(清)康熙年间,后毁于火灾。
四、里新屋  为十三世祖万年所建,前后二进加二边楼屋,毁于1875年和1978年二次火灾,现只存大门和祖堂。
五、外新屋  为十五世祖咸褒所建, 时间约在(清)乾隆后期,距今已有250年左右历史,建筑面积约在1100平面左右,保存完好。
六、宇相大屋  其建筑格式五间二弄四明轩,前后二幢。北边为大儿子云亭,南边为小儿子月亭,建造时间约在民国初年,于1941年农历三月二七日被日本鬼子烧毁,连同被烧毁的还有河东村湖平、杨家大屋、亚浦(现 霞浦)朝北街等处。
七、子厚大屋  建于1937年解放后一直为乡政府所在地,2013年重修。现作为北仑区霞浦街道管理,该建筑将永久保留。
八、球房桥 建造时间不详,但早于筱桥,筱桥建于1921年,二桥建成使河西河东二村群众来往更加便捷。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5-01-28
前辈 不知道 前胡后胡之分的意思缘故?奶奶在时也没有解释清楚 望能得到答案 谢谢  我们迁出霞浦时是宏子辈  南山宗亲说的大湖胡氏家谱有捐赠给区博物馆我也去查过 等结果出来跟朱塘胡家胡镇彪家谱和分支家谱一起核对一下 字辈:宏 德 嘉 肇 文 章 沛 成 景 贤 有 范 名……是对的上的 就是不知道十二世前的字派宏以前是什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