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535阅读
  • 5回复

越 南 胡 朝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5-07-24
       胡朝 越南语:Nhà Hồ(1400年—1407年),正式国号大虞(越南语:Đại Ngu)。

      胡朝建立者胡季犛,字理元,本是越南陈朝末期的权臣。先祖胡兴逸为中国浙江人,其十二代孙胡廉为宣尉黎训的义子,遂改为黎姓。胡季犛系胡氏十六世。胡季犛的两个姑姑嫁给陈明宗,本人的堂妹又是陈睿宗的皇后,因此以外戚参政。后受到陈艺宗的信任,对占城国的战争获胜后成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掌握了大权。

1、简介

      陈艺宗季犛曾对胡季犛提到:“平章亲族,国家事务,一以委之,今国势衰弱,朕方老耄,即世之后,官家(指陈朝王室)可辅则辅之,庸暗则自取之。”季犛连忙答“臣不能尽忠戮力辅官家,传之后裔,天其厌之”;“纵糜身碎骨,未能报答万一,敢有异图!”
陈艺宗去世后胡季犛日益跋扈,废陈废帝,1397年强迫陈顺宗迁都至清化的新都西都。1400年废少帝自立,恢复胡姓,自称是虞舜后裔,将国号从原来的“大越”改为“大虞”,年号圣元。同年12月禅位于其子胡汉苍,自号太上皇,仍掌大权,就这是历史上的越南胡朝。

2、制度

     大虞国在陈朝大越国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封建中央集权专制君主制度。胡氏对内推行专制统治,对外实行扩张政策。为此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一)改组中央政府机构。任命杜满为水军都将、陈松(赐姓胡)为步军都将、陈问(赐姓胡)为左圣翊军都将、杜元拓都将。遣三馆属官、只侯内人、内寝学生分行各路,潜访官吏得失,民间利病,以为黜陟,永为定式,自此辄易守令,试大学生刘叔俭等20人。李子晋、武梦原、阮诚仕今朝,为国子监祭酒。

     (二)限制名田。早在胡氏任陈顺宗辅政时,即颁发限制名田法令。今制定条例:凡陈朝皇亲国戚,不任官之王侯公主和大贵族限制其掠夺农民土地;限制使用奴婢和佣人去强行开发土地;除大王、公主而外,庶民占田不得超过十亩,余者则应上进入官或用以赎罪。凡作官被免职者,插在田间,作为监督;各路、府、州、县官设立勘丈土地机构登记入簿,不登记的土地没收为“公田”。然而推行不久,遭到显贵豪族的反对,末能实行。

     (三)限制豢养家奴和奴婢。陈朝末年,皇室国戚、王侯、公主皆豢养众多的家奴和奴婢。1401年,胡氏父子下诏,规定限制豢养家奴和奴婢的数量并有一定的标记。凡朝臣和各级官员和奴婢超过限额者必须归公。史曰:“汉苍立《限名家奴法》。照依品级有差,余者上进,每人还钞五缗。应得者出呈三代嘱书。外国奴无例。皆有题额样为记。官奴火珠样,公主杨棠样,大王朱圈二,一品黑圈各一,二品以下黑圈二。”其时,朝中诸大臣上书胡氏,认为实行《限名家奴法》, 必须首先诛杀陈氏贵族。史载:“上书劝诛陈氏子孙,及减损田奴,以抑其势”。但是这种政策一出台,遂即受到各王侯、公主、 显贵的顽强反对随即破产。

      (四)定赋税。1402年,胡汉苍新定诸税例。商船皆需纳税,上等每棹钱5缗,中等每棹4缗,三等每棹3缗。“田租前朝亩征粟三升, 今征五升。桑洲前朝亩征钱九镪或七镪,今征上等亩钞五缗,中等钞四缗,下等钞三缗,丁男岁供钱,前征三镪,今照田止五陌,征钞五陌。六高分至一亩,征一缗,一亩一高(分)至五高分,征一缗五陌,征二缗六陌,二亩六高(分)以上征三缗,丁男无亩,及孤儿寡妇者,停征。”

       (五)改革币制,改铜币为纸币。1396年,胡理元任陈顺宗辅政时,下诏收回铜币,改行纸币。“三月,初行通宝会钞,印成,令人换钱,每钱一镪,取钞一缗二陌。其法:十文幅画藻,三十文幅画水波,一陌画云,二陌画龟,三陌画鳞,五陌画凤,一缗画龙。伪造者死,田产没官,禁绝铜分,不得私藏私用,并入京城龟池,及各处治所,犯之者罪如之。”凡纸币盖印后随即发行,强制百姓使用, 无数铜币收缴入皇室。隐藏铜钱不缴者,与伪造纸币同罪。胡氏以行政命令方式强制推行纸币既不易又行不通。因陈朝各地封建豪族及大封建主强烈反对,加之各地田庄自然经济处于优势,商品货币经济还不发达,统一使用纸币违背了客观经济发展的规律,故新币制始终未能推行。

      (六)统一度量衡。1403年(明永乐元年),“置市监,颁秤、尺、升、斗。定钞价,使相贸易,时商贾多嫌币钞。又立柜斥所高价闭肆护助之条。”在各城镇市场设市监,监视物价, 严禁高抬物价和商店关门。统一度量衡标志着中央集权国家的统一,但胡氏政权存在太短,度量衡制度未能实行。
(七)建西都清化。早在1396年,胡理元欲迁都清化,以便篡位,遂派官员修筑西都城于安孙洞(今在永禄县孙社尚有遗址,俗称西斋)。强迫陈顺宗迁都城于西都。1402年,胡汉苍令修治道路,自西都至化州,沿途置舍传书,谓之千里衢。

     (八)诏定试举人格,定文体。1396年(明洪武二十九年),胡氏改以前科试未定文体,现定出“四场文字体,罢暗写古文法(即弃用默写之法)。第一场用本经义一篇,五百字以上;第二场用诗一篇,写唐律赋一篇,用古体,或骚或选,亦五百字以上;第三场用诏一篇,用汉体,制一篇、表一篇,唐体四六;第四场策一篇,用经史时务中出题,一千字以上,以前年乡试,次年会试,中者御试策一篇,定其第。”

       (九)定文武冠服。1396年“定文武冠服,一品紫色,二品大红,三品桃红,四品绿色,五、六、七品碧,八、九品青。惟内侍开裙,皆不用裳,无品及宏奴(家官奴婢)白色。文从官职爵六品以上,用高山巾;正六品得束带,着舄巾;正皂色从青色,宗室皂方胜;武爵六品用折冲巾;爵高无职,得束带,戴角顶巾;七品以下用太古巾;从七品攒花巾;王侯戴远游巾;御史台却非巾,纱法冠服制,皆从少保王汝舟之言也。

      (十)改外诸路(府)为镇并在诸路府设官职另定外任官制。1396年,改清化镇为清都镇、国威镇为广威镇、沱江镇为天兴镇、义安镇为临安镇、长安镇为天关镇、谅江镇为谅山镇、演州镇为望江镇、新平镇为西平镇。
定外任官职,“路置安抚使副,府置镇抚使副,州置通判、佥判、县置令,尉主簿以管之。路统府、府统州、州统县。凡户籍、钱谷、狱讼,总为一路之簿,岁季报省,以凭稽考。”
又将全国分为诸辖区:“府置都督、都护、都统、总管府、太守司以辖之。以副将黎汉苍领东都路都护府、太保陈元沆领北江路都统府,陈元杼领三江路都统府、少保王汝舟知天长府路军民事、行遣阿德邻行新安府路太守、又州镇置教授、监书库。”

       (十一)造户籍、定军。1403年(开大元年),攒造户籍,强迫国人两岁以上者入籍,隐瞒不报者罪之。至户籍编造成之后,15岁以上至60岁以下得人数倍于前,从此军队数目大有增加。又如水兵,为防守江面、海域,胡理元则命人制造大船,上有甲板,下有人摇棹,利于战斗。胡氏又置四库以贮备军器,令凡有技艺者入库制作器械。在诸海口和大要处,皆令取木植桩,以御敌人。同年九月“汉苍定南北班军,分为十二卫,殿后东西军分为八卫。每卫十八队、每队十八人、大军三十队、中军二十队、营十五队、团十队。禁卫都五队、大将军统之。”
(十二)多次侵略占城。胡氏在任陈朝辅政和篡位做王时,占城多次北犯,而胡氏又多次发兵侵略占城国土。双方多次交战,互有胜负,但胡朝大军侵占了占城广阔的土地,劫掠大批财产,屠杀数万居民。最后终于侵占古垒之地(广义)、占洞之地(广南省升平府),安南领土向南扩展甚广。
总上所述,胡氏为帝不久,改革甚多,然取得成果甚微。其原因在于缺乏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基础。由于胡氏骄横专权,任意杀害陈朝忠臣良将以及皇子、亲王乃至于皇帝,触犯众怒,不得众臣支持,形成孤立无援和政局不稳的形势。农业经济基础薄弱,缺乏农业耕作技术改革;连年灾荒频仍,收成不佳,入库粮不足;新王朝多次对占城发动战争,劳民伤财,国库空虚,赋税有增无减,遭到人民反对;虽实行改良政策,然因政权存在太短,加上文武旧臣顽固反对,均未贯彻施行。特别应提出的是,新王朝建立伊始,即发动对明朝边境的侵犯,而失去大明的支持。所以胡氏父子的改新政策如昙花一现即告失败。

       1405年,明成祖派兵护送逃亡到明朝的陈艺宗之孙陈天平归国复位,被胡朝伏兵击败,陈天平被俘处以极刑。由此激起胡朝与明朝的战争。

      明成祖派成国公朱能、新成侯张辅、西平侯沐晟等人率大军80万讨伐胡季犛,由于有陈氏余党的响应。明军在半年之内先后攻占东都升龙和西都清化。并继续追击,擒获胡季犛与其子国王胡汉苍,据说胡季犛后来被赦免并派往广西任职。明朝随后在占领地设府任官,1407年(永乐五年)8月, 明成祖下令改安南为交趾,设置三司,以都督佥事吕毅为交趾都指挥使司、黄中为副都司、黄福为布政司和按察司。安南重入中国版图。
至此胡朝仅历二世七年(1400—1407)而亡。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wwyXhkEVO1OoceDARCMS0jDSpOTPxiduxEEntFjH396cHktPGdfR9ro_PwZiE_1duGodbKUnHwH6TUkHZtLiK
友情、友谊,心心相连
1217952036@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07-24
胡季犛



         胡季犛(越南语:Hồ Quý Ly,1336年-?),本名黎季犛(Lê Quý Ly),即位后又改名胡一元(Hồ Nhất Nguyên),字理元,越南胡朝开国皇帝。年号圣元 。

    胡季犛原是陈朝外戚,1400年篡夺了皇位,改国号为大虞。不久让位给次子胡汉苍,以太上皇的身份仍掌朝政。1407年胡朝在同明朝的战争中灭亡,胡季犛同亲属一同被俘虏,执送明朝都城金陵。
胡季犛还是一位儒学学者和诗人,他对越南的民族文字喃字的发展起着重要贡献。


1、人物生平

家族显贵

       根据《大越史记全书》的记载,胡季犛的祖先名叫胡兴逸,系中国浙江人,在后汉时期前来安南,镇守演州。此后家居演州的泡突乡,成为当地的寨主。到了李朝的时候,娶月的公主,生下了月端公主。胡兴逸的十二代孙胡廉迁居清化的大吏乡,做了宣尉黎训义子,从此改姓黎。胡季犛是胡廉的第四世孙,也就是胡兴逸的第十六世孙。

      胡季犛家族显贵,胡季犛有两位姑母分别是明慈皇后和惇慈皇后,都嫁给了陈明宗。明慈皇后生陈艺宗,惇慈皇后生陈睿宗。[1] 胡季犛有一个从妹后来嫁给陈睿宗成为皇后,生陈废帝。
深受重用

        陈裕宗在位期间,胡季犛的官职仅仅只是祗候四局正掌。1370年(陈绍庆元年),陈艺宗即位,因为外戚的缘故,尤为重用胡季犛,立即将他升为枢密院大使,使得胡季犛得以掌握陈朝大权。艺宗妹妹徽宁公主的丈夫陈仁荣被杨日礼杀害,艺宗将其改嫁给了胡季犛。[2] 同年胡季犛被派往乂安安抚边境,因功封忠宣国上侯。

       1371年(陈绍庆二年),陈艺宗禅位给弟弟陈睿宗,胡季犛仍受重用。1375年(陈隆庆三年),陈睿宗准备讨伐占城,让胡季犛参谋军事,遴选各地精通武术或者兵法的官员担任将军。1376年(陈隆庆四年),上皇陈艺宗与皇帝陈睿宗亲自讨伐占城,胡季犛负责押送粮草。次年,陈睿宗被占城军击毙,统帅后军的杜子平领兵不救自行逃归,押运粮草的胡季犛在军中得知睿宗死讯,也先自逃归。事后杜子平被追究责任,废为庶人,但胡季犛却因被上皇重用而免于问罪,依然官居原职。[3]

征讨占城

       陈睿宗死后,其子陈废帝嗣位。1379年(陈昌符三年),胡季犛兼任小司空,并推荐其结义兄弟阮多方为将军,党羽范巨论为权都事,在朝中竖立自己的党羽,逐渐掌握陈朝的大权。[4]

      而胡季犛本人也确有才干,在对占婆战争和治国上均展现其才。1380年(陈昌符四年),占城国王制蓬峨引诱新平、顺化的盗贼袭击乂安和演州,占城继其后攻打清化等地。胡季犛领水军、杜子平领步军前往防御,在虞江(今清化)相持。胡季犛率水军出战。神武军将金鳌畏惧占军,退缩不前,胡季犛杀之,诸军鼓噪而前,击败了制蓬峨。这是陈朝第一次击败制蓬峨军,胡季犛的威望大大地提高。战后杜子平托以疾病的原因被免职,胡季犛独掌军权。[4] 从此阮多方与胡季犛关系开始恶化,阮多方经常在上皇面前谗毁胡季犛。[5]

     此后,1382年(陈昌符六年),胡季犛再次征讨占城。[6]

权势日盛

    1387年(陈昌符十一年),胡季犛受封同平章事,获上皇赐剑一把、旗一只,旗上写着“文武全才,君臣同德”八个字,胡季犛作喃字诗向上皇谢恩;[7] 其弟胡季貔则被任命为判首知左右班事。这引起了陈废帝的猜忌,陈废帝与太尉陈㬎合谋欲除之。王汝舟之子汝梅是陈废帝的侍学,得知此谋后告知了胡季犛。阮多方劝胡季犛出逃大吏山避难,但胡季犛采纳了范巨论的建议,决定向上皇陈艺宗进谗。胡季犛密奏陈艺宗,称:“臣闻里谚言:‘未见卖子而养侄,惟见卖侄而养子。’”陈艺宗当即知道了其寓意,深以为然。不久陈艺宗诱废帝至自己的宫殿,囚之于资福寺,废为灵德大王。艺宗改立自己的儿子顺宗继位,而顺宗正是胡季犛的女婿。图谋铲除胡季犛的旧府军将督铁镰军阮快、阮云儿、管铁甲军阮诃、黎勒、管铁枪军阮八索以及废帝亲近的太学生刘常都被诛杀。[8] 不久废帝在太阳府被缢杀,胡季犛使其弟季貔将其秘密葬于大排山中。[5]

      陈废帝死后,胡季犛的权势更加膨胀。1389年(陈光泰二年),范巨论成为签书枢密院事,将党羽范泛、王可遵、杨章、韩子西、阮崇、阮书、阮景真、杜子满等人安插到了朝中。然而就在胡季犛权势日炽的时候,占城军队再次入侵清化,胡季犛与阮多方率军防御,但战败。班师回朝之后,胡季犛向陈艺宗请罪,获得了赦免。此后又诬称是由于听信阮多方而导致战败,艺宗遂将阮多方赐死。[5] 1390年(陈光泰三年),占城国王制蓬峨阵亡,占城对陈朝的威胁开始逐渐解除。[9]
铲除异己

      在解除了占城的威胁之后,胡季犛开始铲除异己,为日后的篡位铺平道路。太尉陈㬎是陈艺宗的儿子,封庄定大王。在陈废帝被废黜之后,陈艺宗本打算立其为帝。但由于陈㬎与胡季犛不和,胡季犛向艺宗进谗导致其未能继位。此后胡季犛又多次向艺宗说陈㬎的坏话,使陈㬎被疏远。1391年(陈光泰四年),陈㬎受到胡季犛的打压,出逃南定。陈艺宗得知后,派宁卫军将阮仁烈追及,要求他回京。但阮仁烈是胡季犛的党羽,胡季犛密令他在途中将陈㬎打死,回奏称被暴徒所杀。当上皇问罪之时,胡季犛又嫁祸于阮仁烈,逼其自杀。随后又杀死了反对自己的宗室陈日章,让范巨论知枢密院事,黎景琦(原名黎仁统)入政府为行遣。[10]

    此时陈艺宗方才察觉到了胡季犛的权势太大,对陈朝的皇位构成了威胁。但此时胡季犛的权势已经凌驾于艺宗之上,艺宗根本无法制之。为了防止胡季犛将来篡夺皇位,艺宗命画工画了四辅图。该图描绘了中国历史上周公辅佐周成王、霍光辅佐汉昭帝、诸葛亮辅佐蜀后主,以及越南历史上苏宪诚辅佐李高宗的故事。艺宗将其赐予胡季犛,要求他忠诚地辅佐陈朝皇帝。不久又召胡季犛入宫,从容地对胡季犛说:“平章亲族,国家事务一以委之,今国势衰弱,朕方老耄,即世之后,官家可辅则辅之,庸暗则自取之。”胡季犛听到此话后立即免冠叩头谢恩,同时指天地誓曰:“臣不能尽忠戮力官家,传之后裔,天其厌之。”[11]

准备篡位

     陈艺宗死后胡季犛篡位之心日盛,胡季犛又杀死了反对自己的宗室抚军司陈元渊等人,将陈元渊的陈姓改为枚。陈顺宗年幼不懂事,胡季犛担任了辅政太师、平章军国重事之职,封宣忠卫国大王,带金麟符,入居省台之右。胡季犛亲自担任陈顺宗的教师,将《尚书•无逸篇》译为喃字,教授陈顺宗;颁布政令时自称辅政该教皇帝。[12]

     1397年(陈光泰十年),胡季犛不顾群臣和僚属的反对,派遣吏部尚书兼太史令杜省前往自己的根据地清化府安孙洞建造西都城(今胡朝城),并效仿曹操迁到许都的先例,将都城自升龙迁到了此处,迁百姓以实其地。[13] 1398年(陈建新元年),胡季犛又胁迫顺宗禅位于陈少帝,逼顺宗入淡水村玉清观成

    为道士,尊之为太上元君皇帝。不久胡季犛作诗建议顺宗自尽,但顺宗不从,遂遣车骑将军范可永将他缢死。[1]

      陈少帝即位时年仅3岁,为胡季犛的女儿圣偶所生,此时胡季犛篡夺皇位的企图已经非常明显了。太保陈元沆、柱国陈日暾、上将军陈渴真、车骑将军范可永等人欲杀胡季犛,事泄,连同家属共三百七十余口男丁全部被杀,女人没为官婢。此时有一些强盗打着支持陈朝皇室的旗帜四处掳掠,为了彻底铲除忠于陈朝皇室之人,胡季犛派人四处搜捕陈朝皇室的支持者,使得人心惶惶,引起了百姓的不满。[14]

    此后胡季犛自称国祖章皇,穿黄色龙袍,住在仁寿宫里,出入使用皇帝的车仗。其次子胡汉苍称摄太傅,住在皇元殿之右;长子胡元澄也受封司徒。但是畏于陈朝皇室支持者的反对,胡季犛在发布诏令的时候自称予而不敢称朕。[14]

建立胡朝

     1400年(胡圣元元年),在胡季犛的安排下,群臣联名上表建议胡季犛称帝。胡季犛最初假装推辞,后来接受了群臣的建议,废陈少帝自立,改元圣元。胡季犛恢复祖先的胡姓,自称是虞舜、胡公满后裔,乃立国号为大虞。[14]

       胡季犛虽然篡夺了皇位,但遭到了陈朝遗臣的一致反对。在强大的压力下,胡季犛不得不在同年底传位子胡汉苍(由陈朝宗室徽宁公主所生),自己则以太上皇的身份掌握实权。

      为了得到陈朝遗臣的支持,1403年(胡绍成三年),胡汉苍在清化创立胡朝太庙时,特意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太庙祭祀胡氏祖宗,西太庙祭祀外祖父家的陈明宗和陈艺宗,但收效甚微。[15]

亡国被掳

       1403年(胡绍成三年,明永乐元年),明朝靖难之变后,胡汉苍向明成祖上表,自称陈朝皇室绝灭,自己以外甥的身份被群臣推戴为皇帝,请求册封。明成祖遣使前往安南调查之后,册封胡汉苍为安南国王。

      但是,不少陈朝的遗臣遭到胡季犛的杀害,幸免于难的遗臣逃到了明朝境内请求明廷出兵征讨篡位的胡季犛,恢复陈朝社稷。1404年(胡开大元年,明永乐二年),有一位名叫陈添平的人也逃入明朝境内,自称是陈朝宗室,请求明朝出兵安南,协助自己恢复陈朝。胡季犛最终被迫将边境有争议的领土交给明朝。

      1406年,明成祖派遣都督黄中护送陈添平归国即位。胡季犛得知此事后,派遣胡元澄埋伏于支棱关击败了明军,俘虏了陈添平。经过审讯,得知此人的真实名字叫阮康,乃是陈朝宗室陈元辉的家奴,曾参加民变,失败后逃奔哀牢(老挝),后经哀牢逃入明朝境内。胡季犛下令将其凌迟处死。

      陈添平的死引起了明成祖的震怒。同年9月,下令命成国公朱能为征夷将军,西平侯沐晟为左副将、新成侯张辅为右副将,丰城侯李彬为左参将、云阳伯陈旭为右参将,领兵八十万征讨安南。胡季犛组织军队抵抗,但将军和大臣们大多对胡氏的统治不满,纷纷投降,多邦城的失陷和咸子关的惨败使胡朝军队完全失去了战斗力。1407年(胡开大四年,明永乐五年),明朝吞并安南,灭亡胡朝。胡季犛父子被俘,同众多胡朝的文臣武将一起被押送明朝的首都金陵(今江苏南京)。

下落不明

       胡季犛被解送金陵后的的下场众说纷纭,有被杀和被赦免两种说法:

      胡季犛、胡汉苍以及众多胡朝大臣一起被斩首,唯独其长子胡元澄因擅于制造神机枪而被特赦。[16]

       胡季犛被明成祖关押入狱,后获特赦,发配广西任地方官,其子孙及将士都无罪释放。[17-18]  

      《孤树褒谈》中曾提到胡季犛死后被葬于金陵,后来其子孙将其墓迁于钟山(今南京紫金山)之傍。但《殊域周咨录》的作者严从简反对这个观点。[16]


2、个人政绩

实施改革

      陈朝自从陈裕宗继位以后不理国事,朝政纲纪逐渐败坏,国势大衰;奴隶、平民和贵族之间的矛盾激化,民变此起彼伏。自从胡季犛被陈艺宗重用以后,颇想解决陈朝末年的残局,开始实施了一系列改革。这些改革直到1407年胡朝灭亡时才停止。
强制流通纸币:为了增强朝廷对经济的控制,胡季犛在1396年强制发行一种名叫通宝会钞的纸币以兑换民间的铜币,通宝会钞是越南历史上发行的第一个纸币,共分十文、三十文、一陌钱、二陌钱、三陌钱、五陌钱、一贯的面值。胡季犛下令所有百姓必须以一贯铜钱兑换一贯二纸币的汇率兑换铜钱。同时规定民间伪造纸币者斩首;民间藏匿铜币不兑换者斩首,并没收土地和财产。[19]
    
      商业政策:胡季犛在商业上也进行了改革。1403年,胡季犛下令统一全国的度量衡;同时在全国各市场设立市监,严密监视商人的不法行为;统一规定外国商船的商业税。

      开辟交通线:胡季犛掌权之后,从1375年开始,在全国各地开辟运河和建设官道,并在沿途设置了一些驿站。[20]

      收土地为国有,限制土地掠夺:在陈朝时期,陈朝皇帝将大量的土地分封给宗室和亲信。这些贵族大量招募和收买家奴,掠夺性地开垦荒地、建立庄园。[21] 胡季犛执政后,于1397年下令没收这些王公贵族的土地,任何人的土地不得超过十亩,违者将多余的田地充公。只有受封大王或长公主的人才能无限制地拥有土地。[22] 次年又下令各路、府、州、县官设立勘丈机构。拥有土地的人都要到该机构登记土地的数目,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一块板上,插在田里。没有登记资料的田没收为公田。[23]

       限制豢养家奴:当时陈朝的法律规定,宗室和相国有权豢养家奴千人。这些家奴大多都受到了歧视,从事艰苦地劳动。陈朝的法律规定:家奴没有控告主人的权利,奴婢禁止与平民结婚。到了陈朝末年,王侯的家奴脸上刺著“宫中客”三字,皇帝的家奴脸上刻着“座上奴”三字。[24] 家奴不堪重负,纷纷揭竿而起,严重威胁到了朝廷的统治。因此胡季犛在1401年修改了相关法律,规定除了极少数高官可以豢养少数家奴之外,禁止其他人豢养家奴。[25]

      税收制度:陈朝时期的时候,每丁人口不管拥有土地的多少都要缴纳同样重的税收。1402年,胡季犛改革了税收制度,下令减免税收,并且按照百姓拥有土地的多少来缴纳税收。[26-27]  

     重组地方行政机构:胡季犛在1397年将一些边远地区的路改为镇。例如清化镇改为清都镇、国威镇改为广威镇、沱江路改为天兴镇、演州路改为望江镇等等。同时派遣武官统治这些边远的镇。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边陲的统治。同时将反对改革的地方官撤换,要求各地必须将辖下记载田地和审理案件的册子定期呈报朝廷。[28] 对于从占城夺取的地区,胡季犛鼓励甚至强迫有钱却没有土地的人携家眷前去南方垦荒。但这些人不愿背井离乡前去垦荒,对朝廷十分不满。[15] [29]

      军事改革:陈朝末年,皇帝贪于酒色,武备废弛。1375年起,胡季犛开始进行一系列军事改革,在宿卫军中增设军队,遴选武术出众的人进入军中。[30] 1401年,胡季犛规定只要两岁以上的男丁都必须向官府登记,凡是十五岁到六十岁之间的男丁必须服兵役,逃兵都要处以极刑。[31] 同时为了防御来自北方明朝的威胁,胡季犛大量征调民工修建战船、制造火铳和弹药,并在北方要塞修筑了不少防御工事。百姓不堪重负,因此对朝廷不满。[32]

      教育和科举考试改革:为了适应日益繁荣的商业,1396年,胡季犛在科举考试中增加了算术考试。胡季犛还去除了科举考试中大量背诵记忆的内容,用讨论政治的策文代替。[33]

      服饰改革:胡季犛还于1396年模仿中国的官制,对官员的等级进行更为详细的区分,对一至九品官员的官服颜色进行明确的区分,无官衔者则穿白色官服。[34]

       由于胡季犛的土地政策和家奴政策触犯了大多数贵族的利益,而科举和教育的改革又触犯了众多读书人的利益,胡季犛的改革遭到陈朝遗老以及儒者的一致抵制,这些人一直试图推翻胡季犛的统治。[35] 胡季犛不得不使用高压政策全国搜捕反对者,弄得人心惶惶,如此一来下层民众又享受不到改革的成果。[23] 且胡季犛在全国大规模征兵和建造军事设施又增加了百姓的负担,导致举国上下都对胡氏不满,胡朝统治者陷入了孤立的状态。
推广喃字
    
     胡季犛同时也致力于越南本国文字字喃的推广。字喃虽然在13世纪就已经诞生了,但一直没有被上层社会接受。胡季犛执政之后大力推广字喃,甚至下达诏令都使用字喃。1395年,胡季犛担任陈顺宗的师傅的时候,曾经将《尚书》中的《无逸篇》翻译成字喃,教陈顺宗学习。[36] 次年又编写了《国语诗义》并作序,令宫中的女官和后妃学习。由于胡季犛对程朱理学的反感,书中的内容和主张与《朱子集传》有很大不同。[37]

3、文学成就

儒学

        胡季犛精通儒学,但他对程朱理学的一些繁文缛节十分反感。

      1392年,胡季犛编写了《明道书》,该书共十四篇,将周公称为先圣,孔子称为先师,并认为《论语》中有四处真实性十分可疑,分别是〈子见南子〉、〈在陈绝粮〉、〈公山〉、〈佛肸召子欲往〉。

       同时胡季犛称韩愈为盗儒,并对程朱理学进行抨击,认为他们迂腐,一味地抄袭和剽窃古人的东西。

      这遭到了当时大多数儒者的非议,但却受到了太上皇陈艺宗的嘉奖。虽然胡季犛的举动受到了后世越南封建学者的猛烈抨击,[31] 但现代越南学者认为其有一定进步意义。[38]
诗作
       胡季犛是越南历史上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经常通过诗词曲赋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1391年,化州(今顺化)的守将潘猛、朱秉圭商讨起兵谋害胡季犛,当时在场的人皆闭口不言。邓悉、黄晦卿秘密告知胡季犛,潘、朱二人皆被杀。御史大夫杜子澄也在场,既不参与讨论又不将此事告知胡季犛。因此胡季犛写了一首诗给杜子澄:“鸟台久矣噤无声,顿使朝庭风宪轻。借问子澄懦中尉,书生何事负平生?”[10]

       1399年,胡季犛废陈顺宗,将其囚禁于淡水村玉清观。胡季犛派遣内寝学生阮谨监视他,要求阮谨一定要害死顺宗,否则将阮谨杀死。陈顺宗问阮谨前来服侍的目的何在,但阮谨不敢说。胡季犛作了一首诗送给陈顺宗,建议他自杀:“前有庸暗君,昏德及灵德。何不早安排,徒使劳人力?”[1]

     1400年,胡季犛篡夺皇位,但由于遭到陈朝遗臣的一致反对,胡季犛不得不决定将皇位传给拥有陈朝皇室血统的次子胡汉苍。但胡季犛担心庶长子胡元澄不满,因此借砚来比喻说:“此一卷奇石,有时为云为雨,以润生民”,并要求元澄对答,以观其志。胡元澄便回对:“这三寸小松,他日作栋作梁,以扶社稷。”胡季犛这便明白到元澄并无不满,于是决定立胡汉苍为太子。[14] 胡季犛还十分在意胡元澄和胡汉苍的关系,曾写诗告戒他们“天也覆,地也载,兄弟二人如何不相爱?呜呼哀哉兮歌慷慨!”[39]

      1404年,明朝派遣李锜出使安南。李锜自恃是大国的使臣,傲慢无礼,视安南为蛮夷。因此胡季犛作诗称赞安南的人文,认为安南并不比中华差:“欲问安南事,安南风俗淳。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玉瓮开新酒,金刀斫细鳞。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39]

      1405年,胡季犛任命阮彦光为宣抚使兼新宁镇制置使,并作诗赐给他:“边郡承宣资壮志,雄藩节制有徽猷。勤劳勿谓无知者,四目原非蔽冕旒。”[40]

4、历史评价

    中国大陆有史学家认为胡季犛的改革带有积极性的意义,但阶级矛盾使得改革失败。将胡季犛的失败归咎于为阶级矛盾爆发的牺牲者。

     传统的越史学者认为胡季犛弑君的行为是“大逆不道”,是不守忠义的行为。认为他的死是乱臣贼子的“报应”。[41] 传统的越南史书皆不承认胡季犛的正统性,例如《大越史记全书》将胡季犛和胡汉苍在位期间的事迹附在了《陈纪•陈少帝本纪》之后以及《后陈纪•简定帝本纪》的开头。

      越南历史学家陈仲金认为胡季犛有经世之才,比起陈末诸君,可以算是明君。若非篡夺陈朝皇位,其本人可以流芳百世。可惜后来因为贪心起了篡位之念,导致了人心背叛,明朝才有机会攻取安南。[42]
越共学者认为胡季犛是越南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改革家和有才能的政治家,[43] 属于封建阶级中的改良派人物,其改革具有进步的意义。但由于遭到封建保守势力的反对,且没有得到平民百姓的支持,最终导致改革失败。[35]

5、家庭成员

父亲:黎国髦[44]
母亲:范氏[45]
兄弟:胡季貔(黎季貔)
妻子:徽宁公主
妾室:阮氏
长子:胡元澄,又名黎元澄、黎澄,阮氏所生,庶长子
次子:胡汉苍,又名黎苍,徽宁公主所生
子:梁王胡潡
子:新兴郡王胡注
女:钦圣皇后胡圣偶,原名黎圣偶,徽宁公主所生,嫁陈顺宗,生陈少帝
假子:胡杜(原姓陈,上位侯鑁之子。其母改嫁胡季犛[7]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L0nB_exYwjauzT0uLfZi5D42OsFfkWz9rDXIUTkbZ_YjQoujSCNjV8b0SJcUNUztFAj4GuTTuMOcQ1m26-h6AK
友情、友谊,心心相连
1217952036@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07-24
        越南除了胡朝之外,还有一个西山朝(1778—1802年),为阮氏兄弟所建,阮氏兄弟本姓胡,父亲胡丕福,母亲阮氏。阮惠的四世祖本姓胡,与越南胡朝皇帝胡季犛是同宗(日后之所以改姓阮,由于这是母亲的姓氏。而更重要的,是当时南方统治者为阮氏,使用这个姓氏较易取得人心),原居于北方郑主势力范围下的乂安省兴元县,在郑主与阮主交战当中,被阮主军俘虏,并遣送至归仁府西山邑居住。到阮惠的父亲胡丕福时,迁居于坚城邑(今绥远县富乐村)。

       西山朝前半段时期是由阮文岳于归仁号令统治,中半段时期和后半段时期是由阮光平(阮文惠改名)和阮光缵(阮弘瑞改名)父子于富春(现在的顺化)号令统治。

归仁朝廷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阮文岳(阮岳) 泰德 1778年-1793年
孝公 阮文宝(阮宝) 1793年-1798年

富春朝廷

庙号 谥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太祖 武皇帝(又号 阮光平(阮文惠、阮惠) 光中 1788年-1792年
中央皇帝)
阮光缵(阮弘瑞) 景盛 1792年-1802年
宝兴

越南胡朝、西山朝的开国皇帝都为胡姓,先祖胡兴逸来自中国浙江。

http://tieba.baidu.com/p/1317941260?pid=15885439229&cid=0#15885439229



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 (1890年—1969年),原名阮爱国,应该也是胡兴逸的后代,不然他不会改姓胡。
友情、友谊,心心相连
1217952036@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07-24
很好的资料!以前只知道季犛的先祖胡兴逸为中国浙江人。但下面这一段更加详细了:

根据《大越史记全书》的记载,胡季犛的祖先名叫胡兴逸,系中国浙江人,在后汉时期前来安南,镇守演州。此后家居演州的泡突乡,成为当地的寨主。到了李朝的时候,娶月的公主,生下了月端公主。胡兴逸的十二代孙胡廉迁居清化的大吏乡,做了宣尉黎训义子,从此改姓黎。胡季犛是胡廉的第四世孙,也就是胡兴逸的第十六世孙。

后汉(947年-950年)为五代之一,刘知远(即后汉高祖刘知远)所建。都开封。盛时疆域约为今山东、河南两省,山西、陕西的大部及后汉疆域河北、宁夏、湖北、安徽、江苏的一部分。历二帝,前后只有四年。胡兴逸此时如何驻军安南?我看到的一份资料说是到安南做生意。世系清晰,说明与浙江祖籍地有密切联系。

南山 2015.07.24


明帝国与越南[转帖]
文章提交者:hefeng1966 加贴在 历史风云之中国史 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

1400年,胡季嫠废少帝,恢复胡姓(之前姓黎),认为胡姓出自中国虞舜之后,故改国号大虞。但是胡季嫠只当了不到一年,就让位于子胡汉苍(又名<大互>),自称太上皇,实际上仍旧为掌权者。

胡季嫠当政,实行一系列改革。他独断专行,有不听其言者格杀勿论。胡季嫠改组中央机构,限制名田,限制豢养家奴和奴婢,定赋税,改革币制,改铜币为纸币,统一度量衡,建西都清化,定科举文体,文武冠服,造户籍等等。虽然改革甚多,成果却微。胡家缺乏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基础,胡季嫠骄横,任意杀害朝臣,灭绝前朝宗室(果然应了癫狂皇帝李惠宗“预言”),触犯众怒。连年灾荒,国库空虚。胡季嫠野心却大大的,多次发动对占城战争,劳民伤财,其中特特别的是,新王朝建立之初便发动对明朝边境的侵犯,失去了明朝的支持。明朝原来仍认可陈朝正统,派遣兵力护送陈朝子弟陈天平归国,却为胡家父子杀之。明成祖大怒,发兵讨伐。

明永乐四年(1406年),明朝发兵八十万(当然有夸大),发动了对胡战争。对此,《越南历史》认为:“从陈朝末期开始,明就利用这个王朝的没落来进行各种侦探和挑衅活动,到了15世纪,明侵略我国的阴谋就实现了……”其实,明入越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捍卫中国的领土和人民免于胡朝的烧杀劫掠,一小部分也是为了应陈朝后裔之请,行使宗主国权利。为了对抗,胡家父子发兵七百万(!!希特勒打苏联都没有这么多兵!),与明军对峙富良江。后明军从富良江上游强渡,兵分两路,攻克重要城塞多邦城。沿富良江南下一举攻占东都升龙。胡季嫠父子逃清化,明军又至清化,胡季嫠父子再度逃义安(顺便说一下,越南有种认为,说他们的古籍多因明朝“侵略”而被毁,对此在下不说什么,至少这次,是胡家父子在明军来到之前就放火烧了自家家当的)。不久,胡家父子被俘,胡朝灭亡,胡氏父子送往金陵,囚之。后来,被释放出来,胡季嫠还被派到广西当官,其子胡汉苍擅长兵器,也被起用(看来,我国从来都具有仇将恩报的传统。当年打败日本小鬼子,新中国接收的战犯一个未杀,汉奸到是杀了不少)。

此后,安南暂时由俺们大明予以管辖。大概其事迹明史里有,不再多说了。

明朝虽然已经占领安南,然陈朝宗亲仍有人企图恢复旧业。

简定帝陈(危页)(1407——1409年),为陈艺宗之子,1407年,自立为帝。陈简定起兵,其军队属乌合之众,无作战能力,不能抵抗明军进攻,遂逃至义安。其时,有邓悉者,曾为陈朝官,今闻简定起兵,遂杀明官,领兵至清化,襄助恢复大业。后有陈月湖起兵,虽月湖为明军擒,余众归简定,简定兵力渐强。自义安以南又归陈氏所有。明成祖闻,派云南沐氏领兵四万征讨,陈军英勇迎战,击败明军,但是陈简定却和邓悉发生矛盾,简定听信谗言(又来了),杀邓及参谋官阮景真,导致军心涣散,人人自危。邓悉子邓容和阮景真子阮景异因父被杀,领兵回清化,奉陈艺宗孙陈季扩为帝,年号重光,是为重光帝(1409——1413年),同年,陈简定为明军所擒。不久,明成祖派张辅进兵,邓容兵败,重光闻之,遂逃回义安,张辅又攻义安,是时,陈军兵存者十之三四,又缺兵粮,败逃化州。明永乐十一年九月,张辅统军进攻化州,邓容不能敌,溃逃。重光帝自度不能守,潜伏山中。不久与邓容,阮景异均为明军所擒,押送燕京,途中,重光帝投海自尽(有点骨气)。至此,陈朝宗室反明复辟活动宣告失败。

明领交趾,地东西一千七百六十里,南北二千八百里,设置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县;共三百十二万九千五百户。明之有安南也,不属于越南“独立自主”时期,故省略之(查国史吧)。

大概越南已经“独立自主”几个世纪了,华越界限已经颇为分明,不再象北属郡县时期那么能够在一个中华天子脚下吃饭了,明朝军队一直被认为是“外国侵略军”。所以,属明时期,越南反明此起彼伏,都希望脱离明朝统治。最后,黎利反明成功,并因之黄袍加身,开创后黎朝。

早在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就有“利,初从季扩反(《明太宗实录》)”。自1418到1428十年间黎利起义军兵力尚弱,虽然用计谋击败明军数次,但仍不能和明军抗衡,曾三次逃归至灵山,几次危急(创业艰难)。但屡战屡起,尤其收得阮荐为之出谋划策,更是如虎添。黎利制定军宪,号令整齐,军纪严明,群众敬畏,受到越南大众支持。1427年马鞍山桥头一战,黎利设伏大败明军,明柳升(打唐赛儿之好手)战死。后明军十万再攻,向昌江进发,又被黎利军大败,溃不成军。由于明军屡战屡败,被迫和黎利议和。明总兵官王通立坛和黎利盟誓退兵,黎利派使贡于明,明军撤回,明统治安南时期结束。

陈朝末年,权臣胡氏当权,至1400年终于发展到篡位。陈氏宗亲被剿灭殆尽,同时对明朝说没有找到陈氏子孙,自己“为众所推”,不得已才继位,骗到了安南国王的称号。

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成祖还在为胡氏屡屡北侵愤怒的时候,陈朝遗臣裴伯耆“告难”,请求成祖“愿兴吊伐之师,隆继绝之义,荡除奸凶,复立陈氏后,臣死且不朽”。而一个王子陈天平也逃了出来,辗转数国,终于到了宗主国的首都北京。成祖听后很是感动,在胡氏使者来的时候,让天平和他们相见,“皆错愕下拜,有泣者”。胡氏很是狡诈,急忙给明朝说搞错了,说要迎天平为王。成祖“不虞其诈,许之,结果天平在路上被胡氏伏兵所杀。

成祖听到这个消息,大怒,决议讨伐胡氏,时间是1406年。说实话一个宗主国被这样欺骗,遭受这么大的屈辱,还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所派将领都是一时之俊杰,主将成国公朱能,副将新城候张辅(土木之变都还出阵的n朝元老哦)和四平侯沐晟(沐这个姓大家都很熟悉吧,嘻嘻)。(后朱能卒,实际南征的是代总兵官张辅)。

所率军八十万,遵成祖旨意,九月出战,要在第二年春天前搞定。这个旨意该说是很英明,避免了春天的瘴疠。此时的胡氏,恐怕战略在陈仁宗之下,居然想出的办法是在富良江北筑城,据说发动了二百万民众。更搞笑的是守城的号称有七百万大军(吹牛还真不打草稿)。张辅从上游顺流而下,和一直在那里对阵的沐晟夹击破之,并南下攻占都城升龙。半年之内就占领了安南全境,设十五府。
当然,对一个独立数百年的地区是极难统治的,安南还是成了明朝的一块心病。自从1418年黎利起兵反明,和明朝大军拉锯了十年,到1427年宣宗终于决定撤出安南 。期间大小战次数不可胜数,连已经贵为黔国公的沐晟都被请出来出战,战死的甚至有太子太傅柳升。

胡季犛篡位得国,遭到明王朝的干涉,终于导致明成祖于永乐四年(1406年)派大军征讨胡季犛。永乐五年(1407年)五月,明军俘虏胡季犛及汉苍,胡朝亡。明朝占领越南十三年(1414~1427年)终因遭到国内人民的反对和越南人民的强烈反抗而失败,明军于宣德二年(1427年)十二月撤退返国。

公元1400年,胡季犛篡夺陈朝皇位,建立“大虞国”,胡朝对内血腥镇压陈朝余党,对外穷兵黩武,南侵占城、北扰明朝,终于引发明成祖的军事干预,张辅将军率领明军克服地形、气候的不利因素,粉碎胡朝的军事抵抗,重新建立了交趾行省。不久,由于措施失当,激发民变,封建主黎利乘机发动叛乱,迫使明军在1428年撤出越南,黎利不仅以《平吴大诰》再次炫耀其军事胜利,而且他建立的后黎朝很快就步李、陈、胡朝后尘,疯狂地使用军事力量扩张其领土。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5-07-24
既然·开了这个帖子,一些相关帖子不妨也转来此地。

胡志明为什么姓胡?
http://www.xici.net/b113468/d17724393.htm

一般观光客到越南,总是会问胡志明主席为什么姓胡。因为越南只有阮姓和黎姓两大姓氏,现在也没有姓胡的。这的确是个谜。其实,胡志明姓阮,原名阮 必成,又名阮爱国。出生在义安(今义静)省南坛县一个教师家庭。早 年做过海员、教师、园丁和杂役。1920年在法国加入共产党。1925年在中国广州创立“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1930年领导 建立越南共产党。 日本侵占印度支那后,他于 1941年 5月发起建立民族解放统一 战线一—越南独立同盟,被选为主席,领导越南人民进行反对法国殖 民者和日本侵略者的斗争。1945年发动和领导八月革命,革命胜利后, 任越南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主席。1946年 3月,当选为越南民主共和 国主席兼政府总理。1951年 12月,党的“二大”将印度支那共产党 改为越南劳动党,被选为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1945~1954年,他领导越南人民进行了长达 9年的抗法救国战争, 终于赶走了法国殖民者,赢得了越南北方的全部解放。60年代又领导 越南人民进行抗美救国战争,取得了历史性胜利。1969年 9月 3日, 正当“保卫北方,解放南方,统一祖国”胜利在望的时候,不幸与世 长辞。 胡志明为建设社会主义的越南进行了终身的奋斗,建立了不朽的 功勋。胡志明越南人民的精神领袖,越南人民把他看作自己民族灵魂的象征。据阿系介绍,胡志明姓胡有一段离奇的故事。他30年代在中国广州搞革命运动时,曾被蒋介石国民党捕获,在国民党监狱关过一段时间,而且差点被杀。当时与他同关在一舍的有位还没有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叫胡志明,和他长得很像,因为共同的信仰,他们谈的很投缘。临刑的那天,视死如归深明大义胡志明冒名代替了阮爱国。阮爱国则以胡志明的名字,侥幸躲过一难。出狱后,阮爱国回到越南,他矢志不忘中国的胡志明兄弟加同志的生死情谊,于是改名胡志明,就是越南革命胜利了也没有将胡志明改回阮爱国。胡主席说,他要让越南人民世世代代永永远远铭记他与中国胡志明的这段兄弟加同志的生死情谊。

越南国父/越共创始人胡志明的名字是纪念中国同志的重生之恩: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8393

胡志明(1890-1969)原名叫阮必成,参加革命后改名为阮爱国,20世纪40年代初又改名为胡志明。这里有一个感人的故事:阮爱国在中国从事革命活动时曾被反动势力逮捕,并被判处死刑。刑前,同狱的中国难友胡志明将自己出狱的机会让与阮爱国,自己坦然受死,使得蛟龙脱锁,重播云雨。阮爱国回到越南后,将自己的名字改为胡志明,以纪念中国同志给予自己的重生之恩。

1924年12月中旬,胡志明化名李瑞从苏联来到中国广州。在广州举办越南青年训练班,是主要讲课人。创立了越南青年同志会,其领导核心是共产团,出版《青年周刊》作为机关报。他还参加成立东亚被压迫民族联合会,包括越南分会。他在广州各个训练班的讲稿,集成《革命之路》一书由东亚被压迫民族联合会宣传部出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胡志明化名胡光到中国南方桂林等地区。1940年12月底,他回到越中边境,举办干部训练班。

1942年8月13日,他化名胡志明,到中国去同越南抗日革命力量联系,刚到广西省靖西县就被蒋介石地方政府逮捕,从此他在广西各地十三个县的十八个监狱里被监禁了十三个月,他受尽摧残和折磨,不得温饱,牙齿脱落,头发灰白,面容憔悴,他写了一百多首诗,以后以《狱中日记》发表,1943年9月10日从柳州监狱获释。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5-07-25
宗亲们辛苦了,能够了解到越南胡氏资料,很开心
誉满天下时,损满天下,四人帮也要垮台了。多么可怜的老人帮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