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261阅读
  • 7回复

男子高铁上心肌梗死   心血管名医施救后悄然离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5-10-26
发布时间: 2015-10-26 09:55:04  |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作者: 郑林  |  责任编辑: 习人
http://www.china.com.cn/shehui/2015-10/26/content_36889711.htm


  


当他救助了突发心脏病的高铁乘客以后,就悄悄地离开了。很多人不知道他的身份,只知道他是一名医者。昨天,G672次高铁上发生的一幕,事后让无数人感到了温暖。

昨天中午,李翔坐在G672次列车15号车厢的椅子上,等待着进入郑州东站的那一刻,一旁是他的妻子和一对不到一岁的双胞胎孩子。原本一切顺利,但突然他感到胸口有些发闷,额头上开始渗出了虚汗。很快,他呼吸急促起来。李翔下意识地右手捂住了胸口,身子渐渐地从座椅上滑了下去。面对丈夫突然的变化,妻子抱着孩子不知所措,慌乱地寻找列车员寻求帮助。

列车员开始通过广播向乘客寻求援助。不多时,一位老者和一位年轻人从二车厢一路小跑地赶到了李翔的身旁。老者迅速断定李翔是突发急性心肌梗死。他知道此时的李翔血管被堵死了,心脏严重缺血,需要想办法尽快疏通血管。

老者从李翔妻子的话语中知道了他在2006年就做过心脏支架手术,但是2013年因病情稳定便停药了。让老人感到庆幸的是,列车上配备了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辅助药物阿司匹林,而前排一位乘客掏出了自己随身携带的速效救心丸。老人接到手心中,下意识地数了一下:30粒。

“快与河南省人民医院联系。”这位老人对旁边的年轻人说,“让医院做好救治的准备。”大约11点30分,一辆救护车停在了郑州东站。12点的时候,躺在车里的李翔被送到了河南省人民医院。

此时的郑州阴雨绵绵,但是老人始终陪伴在李翔的身边,甚至和医护人员一起推送病人。12点20分左右,李翔被推进了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手术室里。而这位老人将病人亲手交给了他的学生高传玉,并一起制定好抢救方案。

河南省人民医院的心血管内科高主任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手术持续到下午两点,李翔的心率逐渐稳定,血压和心跳都开始恢复正常。

然而,当一切都妥当的时候,李翔的妻子却看不到这位老者了。其实,当李翔还在手术的时候,这位老人悄悄地离开了医院,坐飞机赶到了淄博,因为当天还有27个病人等待着他的义诊。

很多参与救助李翔的普通乘客并不知道老人的身份,但是当这件事被人们发到了网上的时候,有“好事者”发现,这位老者的名字叫胡大一,我国著名的心血管专家,在他的诸多头衔和待遇中,有一条是“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一位网友在查询胡大一的资料时发现了这句话,并将它发到了网络上,“不知道为什么,此时我似乎明白了这则胡门家训。”

新闻内存

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

胡大一,男,1946年7月生于河南内黄县宋村乡北沟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研所所长、心内科主任,北京同仁医院心血管疾病诊疗中心主任。

胡大一出生在名副其实的名医之家。父亲李公恕是位眼科名医,曾为中南地区铁路系统医疗卫生事业的创建和发展作出过突出贡献。母亲胡佩兰于1945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作为一名妇产科医生,她迎接的新生命不计其数。1986年,70岁的胡佩兰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退休后,坚持在社区坐诊20多年,每周一至周六,风雨无阻。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10-26
胡大一、男、1946年7月生于河南开封。中国共产党党员。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和北京市突出贡献专家、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国家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负责人,享受政府专家津贴。

  现任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心脏中心主任,首都医科大学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长,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任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专业委会员前任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副会长、北京市健康协会常务副会长、美国心脏病学院专科会员(FACC)、心律学会会员,欧洲心脏病学学会专科会员(FESC)。并担任《美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PACE)》、《Journal of Clinical Cardiology》、《欧洲心脏病杂志》和《Nature Cardiovascular Medicine》国际编委会委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医学与哲学》、《中国医药导刊》、《中国心血管病研究》、《心肺血管病论坛》总编辑,《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副总编及国内外多种专业杂志编委等职务。

  1970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医疗系,1985-1987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和芝加哥伊利诺大学医学院研修。在我国率先成功开展射频消融根治快速心律失常技术,并向全国160多家医院以及印度、越南、日本等国推广普及此项技术,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的直接PTCA,先后获卫生部科技进步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擅长心电生理、起搏器植入,冠心病介入治疗以及高血压冠心病防治等。积极推动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心脏外科发展,获多项国家级、省部市级科技进步奖,“国人长QT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研究”获2005年中华医学科技奖叁等奖。获2001年“吴阶平、扬森”奖医学一等奖,2000年获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奖章,1998年北京市先进科普工作者奖、2005年获“联合国国际科学与和平周贡献奖”、2006年  获“中国医师奖”。2008年获“健康奥运 健康北京—全民健康活动”优秀工作者。医学科普图书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动心血管疾病预防及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

  胡大一教授主编主译正式出版专业书籍39本,美国出版3本,参与编著国家教委和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的医学本科生、研究生统编教材,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427篇。自1989年以来,胡大一教授先后在三所医学院校共培养已毕业硕士研究生82名,博士研究生34名,博士后研究生19名。目前,毕业后的学生在北京及全国各地的心内外科及其相关学科等担任重要职务。 主持召开大型国际会议17次,中小型会议30余次。为培养跨世纪人才,推动我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和介入心脏病学的发展以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推动全民健康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5-10-26
中国最年长的志愿者胡佩兰98岁仍挂帅出诊 2013-07-09 00:59:09 来源: 郑州晚报
字号 大 小  
http://news.zynews.com/2013-07/09/content_5718241.htm

胡大一,胡佩兰的大儿子,年近七旬,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专家。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5-10-27
胡大一,随母姓。医德高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5-10-27
咋整的呢?老胡家人咋这么厉害呢?想不服都不行。
天下姓胡的都是一家人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5-10-28
为有高尚医德的胡氏知识分子感到骄傲!

向胡大一先生致以崇高的敬礼!
向培养和教育了胡大一先生的母亲——胡氏优秀女性致以崇高的敬礼!。

作为医生也好,教师也好,从事其他职业也好,甚至只是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不仅要有才能,更重要的是要有德。

医生要有医德,教师要有师德,做人要有道德....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5-11-04
母亲胡佩兰于1945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6-02-02
胡大一:如何促使医学回归人文
2016-01-29 健康报 胡大一讲健康



      在今年第二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大会期间,长城会的发起人之一、我国著名的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利用会议的空当进行了自己的新书签送活动。退休多年,他依然活跃在医学领域,坚守在临床一线,坚持笔耕不辍。主持完会议,胡大一教授从繁忙的事务中抽身出来,围绕自己的新书——《胡大一讲健康谈医说病:医学评论·人文随笔》的写作初衷接受了我们的采访,畅谈“如何做一名好医生,如何促使医学回归人文”。

“我也曾在生物技术圈里转不下去”

记者:我们都知道您是医学科普大家,如今您又新出了这本人文随笔,可见您在医学人文方面也颇有感悟。您能介绍一下您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吗?

胡大一: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源于我在微博和博客上写的有感而发的东西,包括对医疗卫生改革、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看法、对年轻医生的期望,以及我自己学医从医的经历和体会等。我不想把医学人文当成一种说教,而是想以自己50年的从医经历来分享我有关医学人文的所思所悟。

记者:是什么促使您在做医学科普的同时也关注医学人文,并写作出书?

胡大一:我不是现在才关注医学人文。10多年前,我就提出要推动“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我从自己当医生的经历中体会到,一个人如果缺乏医学人文精神,则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没有人文关怀,医学是冰冷的。就像周国平先生带着自己的女儿妞妞看病时所感叹的,“人们可以忍受病痛,但是难以忍受冷漠”。我母亲也讲过,病人是带着病痛来的,如果医生不体会他们的痛苦,不替他们着想,只会使病人的心更冷。但是,我们现在的医学教育,从大学教育,到继续教育,都是重技术轻人文的,而且很多医学人文教育和培训都比较苍白,很难让医学生真正理解并有所感动。

记者:您写作内容的转变是否也体现了您本人从医经历的转型?

胡大一:我曾经也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崇拜者。在治疗上,注重用药和技术,也曾在生物技术圈里打转。但转来转去,我发现有时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比如,对于一些因心绞痛来就诊的患者,仔细询问,发现他根本不像是心绞痛,即使给他做了支架,也缓解不了痛苦,反而还加重了,因为他对放在身体内的支架产生了焦虑情绪。当发现自己在生物技术圈里转不下去的时候,我开始转向生物-社会-心理的医疗模式。

这之后,我又转向去做预防、做康复、做健康宣教。这是因为,这些年支架技术越来越发达,医疗费越来越高,而心肌梗死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化。我开始质疑,自己做医生的价值何在?为了患者的利益,我们是时候寻找更有效的医学模式了。现在,我又一次转身,从做“双心”、搞预防,走向了康复、控烟,走向了老年事业。我认为这样,才能把防治裂痕真正地弥合。

“书中有父母亲留给我最宝贵的财富”

记者:您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段话:“谨以此书追思、纪念亲爱的母亲和父亲。学习母亲和父亲,做一名热爱职业、热爱临床工作、有良知良心的医生。”此外,书的前三篇都是您写母亲的。能否这样说:您的很多人文医学理念和做法,很大程度上是受母亲的熏陶?

胡大一:我的母亲胡佩兰退休后,坚持去社区医院出诊一直到98岁。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凑在一起,在8年间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母亲生前所做的,都是她乐于从事且认为最平凡的工作,她从未想要获得名利。即使到了高龄,母亲仍然感到:人活着,要对别人有用,要活得有价值。
而我之所以会转向做“双心”、搞预防、做健康宣教等,其实根源确实是母亲对我的影响。她并没有跟我说过太多的道理,而是“身教甚于言传”。母亲前年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时,央视对她的颁奖词是:“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出的是情”。而在接受采访时,主持人问母亲最开心的是什么,她脱口而出:“看着病人痛苦而来,愉快离去。”母亲还说过一句话,让我记忆尤深。她说,做医生要始终想的是患者,要将心比心,要有情感投入。母亲的言行是留给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这本书的出版很大程度也上是为了纪念她。我想把母亲的故事,以及自己多年的感悟,写出来告诉更多的医生,希望对他们从事医生职业有一定的帮助。

记者:书中,您结合临床实践和医疗现状,谈了很多您对医学人文的理解和体会,而您也是医学人文的践行者。譬如,近期广受关注的“高铁救人”一事,公众对您颇多赞誉。您对于此事有何感受?

胡大一: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我也看到不少评论,其中有一篇我比较认可。文章说,胡大夫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事情,这是他所做的很“日常化”的一件事而已,只是偶然被报道了。的确,在“学雷锋”的年代,这样的事可能稀松平常;但在今天大家都在讨论老人倒地要不要扶的时候,我做这件事就被冠之以“正能量”加以传播了。说实话,我经历过的比这更“精彩”的事有很多,实在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竟能引起那么多的关注。但回过头来想,可能一个人长时间地在做好事,总会有那么一次机会被大家看到。这和一般的作秀是有本质区别的。

就像我的母亲。记得还是她97岁生日时,我去看她,见她那么大年纪了还在社区给人看病,特别感动,就把当时所见到的情形写了篇文章发在了微博上。我写道,母亲“每看一个患者,都要艰难站起,扶着桌面、椅背、门框,一步步挪动着瘦小的身躯,进诊查室,亲自为每位患者做妇科检查,再挪动走回诊室坐下,记录检查结果,从不让人搀扶,不让人替代”。没想到当天就点击转发数万次。媒体记者发现后,也就都赶去采访我母亲,以至于她平静而规律的生活很大程度上被打乱了。对此,我其实是很内疚的。

记者:您的医学人文精神除了受母亲的影响外,还有其他促成因素吗?

胡大一:我们这一代医生成长的那个年代,价值观非常单一,大家都在学焦裕禄、学白求恩。在出国前,我响应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的“六·二六”指示精神,到中国农村当了十多年的全科医生,上山采药,办合作医疗,干的是跟赤脚医生一样的活。后来,我又到了西藏阿里巡回医疗,还去过北京的郊区县密云的一个人民公社下乡医疗。正是这些在基层工作的经历,让我有一种强烈的患者情结,对患者有责任心和同情心。而这种在年轻时候培养起来的价值观是根深蒂固的。这些综合方面的因素,使得我的血液里融入了医学人文的因子。

“希望以写作的方式和年轻医生进行交流”

记者:现在,很多医生都反映工作压力大,根本没时间去和患者沟通。您觉得,就目前这种现状,如何去培养和提高医生的医学人文素养?

胡大一: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在目前我国的三级医疗体系完全建立起来之前,一些头疼、感冒等普通病患者也更愿意到大医院来看,使得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应该做的事,比如集中应对疑难杂症等。对患者缺少人文关怀,除了体制的原因,还与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有关。对此,我有时甚至想办一个医学私塾,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给人看病。平时在给患者看病时,我们不但要问他的病情,了解他的症状,还要问他的家庭情况、经济情况,关注他的精神心理和睡眠情况等。医生面对的是正在经历痛苦的病人,不是机器,不能把人当机器修。医生没有同情心,是做不好医生的。医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那么医患关系是不可能不和谐的。

记者:对于年轻医生的成长,您有什么寄语?

胡大一:我想对年轻医生说的是,一是要刻苦读书,医生只有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有所长进。二是要坚持实践,医生一定要在患者的床边度过足够多的不眠之夜,才能成为一名成熟的医生。三是要善于联想,才能有新发现、有所创新。最后是要勤于笔耕。写文章不一定是为了发表,更多的是自我总结和提高,比如遇到典型病例,及时记下来,既是总结,也便于与别人分享。

记者:您在书中提到,您现在每周要出4个半天的门诊,还有科普、预防、公益等工作要做,怎么还能腾出来时间进行写作呢?

胡大一:我主要是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来读书、写作。比如,坐飞机时,什么都干不了,我一般就会选择读书。写作时,我是有灵感时就写,常常是有感而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写完后发在博客上,慢慢地积累多了,就可以整理成书了。

记者:您希望通过自己的这本书,对我们的医生有哪些启发?

胡大一:我更多的是希望以写作的方式和年轻医生进行交流,探讨一些问题。我也很理解年轻医生的不易,但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我希望年轻医生都应该把正能量散发出去。我相信我们绝大多数年轻医生的心底都是善良的,都是喜欢医生职业的,内心都有理想主义的火焰,一旦点燃,就可以变成熊熊烈火。我也相信,新的医改一定能把年轻医生带进更好的医疗环境中,并点燃他们心中的理想之火,让医生成为一个有幸福感、有价值感的职业。
(本报记者李阳和 通讯员 王继珍)
转自《健康报》原标题:
《胡大一:如何做一名好医生,如何促使医学回归人文》
胡大一新书《胡大一讲健康谈医说病:医学评论·人文随笔》

作者:胡大一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当当网:Buclas·布克图书专营店

长城会签送活动


书摘:
”谨以此书追思、纪念亲爱的母亲和父亲。学习母亲和父亲,做一名热爱职业、热爱临床工作、有良知良心的医生“。
”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
”并以此书推动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和回归基本功“。
——胡大一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