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9 健康报 胡大一讲健康
在今年第二十六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大会期间,长城会的发起人之一、我国著名的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利用会议的空当进行了自己的新书签送活动。退休多年,他依然活跃在医学领域,坚守在临床一线,坚持笔耕不辍。主持完会议,胡大一教授从繁忙的事务中抽身出来,围绕自己的新书——《胡大一讲健康谈医说病:医学评论·人文随笔》的写作初衷接受了我们的采访,畅谈“如何做一名好医生,如何促使医学回归人文”。
“我也曾在生物技术圈里转不下去”
记者:我们都知道您是医学科普大家,如今您又新出了这本人文随笔,可见您在医学人文方面也颇有感悟。您能介绍一下您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吗?
胡大一: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源于我在微博和博客上写的有感而发的东西,包括对医疗卫生改革、对医生这个职业的看法、对年轻医生的期望,以及我自己学医从医的经历和体会等。我不想把医学人文当成一种说教,而是想以自己50年的从医经历来分享我有关医学人文的所思所悟。
记者:是什么促使您在做医学科普的同时也关注医学人文,并写作出书?
胡大一:我不是现在才关注医学人文。10多年前,我就提出要推动“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我从自己当医生的经历中体会到,一个人如果缺乏医学人文精神,则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没有人文关怀,医学是冰冷的。就像周国平先生带着自己的女儿妞妞看病时所感叹的,“人们可以忍受病痛,但是难以忍受冷漠”。我母亲也讲过,病人是带着病痛来的,如果医生不体会他们的痛苦,不替他们着想,只会使病人的心更冷。但是,我们现在的医学教育,从大学教育,到继续教育,都是重技术轻人文的,而且很多医学人文教育和培训都比较苍白,很难让医学生真正理解并有所感动。
记者:您写作内容的转变是否也体现了您本人从医经历的转型?
胡大一:我曾经也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崇拜者。在治疗上,注重用药和技术,也曾在生物技术圈里打转。但转来转去,我发现有时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比如,对于一些因心绞痛来就诊的患者,仔细询问,发现他根本不像是心绞痛,即使给他做了支架,也缓解不了痛苦,反而还加重了,因为他对放在身体内的支架产生了焦虑情绪。当发现自己在生物技术圈里转不下去的时候,我开始转向生物-社会-心理的医疗模式。
这之后,我又转向去做预防、做康复、做健康宣教。这是因为,这些年支架技术越来越发达,医疗费越来越高,而心肌梗死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年轻化。我开始质疑,自己做医生的价值何在?为了患者的利益,我们是时候寻找更有效的医学模式了。现在,我又一次转身,从做“双心”、搞预防,走向了康复、控烟,走向了老年事业。我认为这样,才能把防治裂痕真正地弥合。
“书中有父母亲留给我最宝贵的财富”
记者:您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这样一段话:“谨以此书追思、纪念亲爱的母亲和父亲。学习母亲和父亲,做一名热爱职业、热爱临床工作、有良知良心的医生。”此外,书的前三篇都是您写母亲的。能否这样说:您的很多人文医学理念和做法,很大程度上是受母亲的熏陶?
胡大一:我的母亲胡佩兰退休后,坚持去社区医院出诊一直到98岁。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凑在一起,在8年间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母亲生前所做的,都是她乐于从事且认为最平凡的工作,她从未想要获得名利。即使到了高龄,母亲仍然感到:人活着,要对别人有用,要活得有价值。
而我之所以会转向做“双心”、搞预防、做健康宣教等,其实根源确实是母亲对我的影响。她并没有跟我说过太多的道理,而是“身教甚于言传”。母亲前年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时,央视对她的颁奖词是:“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出的是情”。而在接受采访时,主持人问母亲最开心的是什么,她脱口而出:“看着病人痛苦而来,愉快离去。”母亲还说过一句话,让我记忆尤深。她说,做医生要始终想的是患者,要将心比心,要有情感投入。母亲的言行是留给我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这本书的出版很大程度也上是为了纪念她。我想把母亲的故事,以及自己多年的感悟,写出来告诉更多的医生,希望对他们从事医生职业有一定的帮助。
记者:书中,您结合临床实践和医疗现状,谈了很多您对医学人文的理解和体会,而您也是医学人文的践行者。譬如,近期广受关注的“高铁救人”一事,公众对您颇多赞誉。您对于此事有何感受?
胡大一:这件事被媒体报道后,我也看到不少评论,其中有一篇我比较认可。文章说,胡大夫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遇到过很多这样的事情,这是他所做的很“日常化”的一件事而已,只是偶然被报道了。的确,在“学雷锋”的年代,这样的事可能稀松平常;但在今天大家都在讨论老人倒地要不要扶的时候,我做这件事就被冠之以“正能量”加以传播了。说实话,我经历过的比这更“精彩”的事有很多,实在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竟能引起那么多的关注。但回过头来想,可能一个人长时间地在做好事,总会有那么一次机会被大家看到。这和一般的作秀是有本质区别的。
就像我的母亲。记得还是她97岁生日时,我去看她,见她那么大年纪了还在社区给人看病,特别感动,就把当时所见到的情形写了篇文章发在了微博上。我写道,母亲“每看一个患者,都要艰难站起,扶着桌面、椅背、门框,一步步挪动着瘦小的身躯,进诊查室,亲自为每位患者做妇科检查,再挪动走回诊室坐下,记录检查结果,从不让人搀扶,不让人替代”。没想到当天就点击转发数万次。媒体记者发现后,也就都赶去采访我母亲,以至于她平静而规律的生活很大程度上被打乱了。对此,我其实是很内疚的。
记者:您的医学人文精神除了受母亲的影响外,还有其他促成因素吗?
胡大一:我们这一代医生成长的那个年代,价值观非常单一,大家都在学焦裕禄、学白求恩。在出国前,我响应毛主席“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的“六·二六”指示精神,到中国农村当了十多年的全科医生,上山采药,办合作医疗,干的是跟赤脚医生一样的活。后来,我又到了西藏阿里巡回医疗,还去过北京的郊区县密云的一个人民公社下乡医疗。正是这些在基层工作的经历,让我有一种强烈的患者情结,对患者有责任心和同情心。而这种在年轻时候培养起来的价值观是根深蒂固的。这些综合方面的因素,使得我的血液里融入了医学人文的因子。
“希望以写作的方式和年轻医生进行交流”
记者:现在,很多医生都反映工作压力大,根本没时间去和患者沟通。您觉得,就目前这种现状,如何去培养和提高医生的医学人文素养?
胡大一:这的确是一个问题,在目前我国的三级医疗体系完全建立起来之前,一些头疼、感冒等普通病患者也更愿意到大医院来看,使得大医院人满为患,医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应该做的事,比如集中应对疑难杂症等。对患者缺少人文关怀,除了体制的原因,还与医学人文教育的缺失有关。对此,我有时甚至想办一个医学私塾,手把手教大家如何给人看病。平时在给患者看病时,我们不但要问他的病情,了解他的症状,还要问他的家庭情况、经济情况,关注他的精神心理和睡眠情况等。医生面对的是正在经历痛苦的病人,不是机器,不能把人当机器修。医生没有同情心,是做不好医生的。医生将心比心,换位思考,那么医患关系是不可能不和谐的。
记者:对于年轻医生的成长,您有什么寄语?
胡大一:我想对年轻医生说的是,一是要刻苦读书,医生只有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有所长进。二是要坚持实践,医生一定要在患者的床边度过足够多的不眠之夜,才能成为一名成熟的医生。三是要善于联想,才能有新发现、有所创新。最后是要勤于笔耕。写文章不一定是为了发表,更多的是自我总结和提高,比如遇到典型病例,及时记下来,既是总结,也便于与别人分享。
记者:您在书中提到,您现在每周要出4个半天的门诊,还有科普、预防、公益等工作要做,怎么还能腾出来时间进行写作呢?
胡大一:我主要是利用一些碎片化的时间来读书、写作。比如,坐飞机时,什么都干不了,我一般就会选择读书。写作时,我是有灵感时就写,常常是有感而发,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写完后发在博客上,慢慢地积累多了,就可以整理成书了。
记者:您希望通过自己的这本书,对我们的医生有哪些启发?
胡大一:我更多的是希望以写作的方式和年轻医生进行交流,探讨一些问题。我也很理解年轻医生的不易,但无论在什么样的时代,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我希望年轻医生都应该把正能量散发出去。我相信我们绝大多数年轻医生的心底都是善良的,都是喜欢医生职业的,内心都有理想主义的火焰,一旦点燃,就可以变成熊熊烈火。我也相信,新的医改一定能把年轻医生带进更好的医疗环境中,并点燃他们心中的理想之火,让医生成为一个有幸福感、有价值感的职业。
(本报记者李阳和 通讯员 王继珍)
转自《健康报》原标题:
《胡大一:如何做一名好医生,如何促使医学回归人文》
胡大一新书《胡大一讲健康谈医说病:医学评论·人文随笔》
作者:胡大一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当当网:Buclas·布克图书专营店
长城会签送活动
书摘:
”谨以此书追思、纪念亲爱的母亲和父亲。学习母亲和父亲,做一名热爱职业、热爱临床工作、有良知良心的医生“。
”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
”并以此书推动医学回归人文、回归临床和回归基本功“。
——胡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