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3650阅读
  • 18回复

浙江奉化胡氏专帖    新帖:有关胡进思两点传闻辩疑----胡信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8-07-17
在蓬岛村旁边的沙栋头村,原来有个青莲寺,是奉化四大寺之一(雪窦寺、岳林寺、金地寺、青莲寺),青莲寺在文革中被毁,最后的一个大殿在上世纪80年代初葛岙乡初中造教学楼被拆。有二个石方条,遗下在沙栋头庙门口路边,上面写着“蓬岛峰峦秀,青莲古呗幽”,估计是造青蓬寺时留下的。字书法清秀。我们当地称的大山头,也叫象山,也叫大罗(音)山头,据此推测,可能也叫蓬岛吧。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8-08-22
胡氏村庄:
西岙村是尚田镇西南部的一个小山村,全村334户1067人,土地面积985亩,山林面积9890亩,属于典型的半山区。八月,正是紫薇花盛开的季节。从村口的西岙旅游度假中心大牌子下面一路进村,一路就看到深绿浅绿之中时时灿出粉红雪花的烟霞,而阳光下的水泥路在花木中象一条玉带似的延绵进村,放眼望去恍似纤尘不染。美丽、洁净,是西岙村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因为地理位置偏僻,西岙村原来是个落后贫穷的旧山村。自2003年以来,西岙村先后投入350多万元,村里全面启动了河道整治、道路硬化、村庄绿化,修建农民文化宫、农家公园、农家乐接待站等10大实事工程,把西岙初步建设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乡风和谐文明的新农村。尤其是绿化方面,全村绿化面积达到了32亩,全村乔木树种占70%以上,共有各种8种以上,灌木6种以上,人均公共绿地达19.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在27%以上。村民们因地制宜,收入多来自种植水稻、花木、茶叶,并积极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人均收入达8400元,村级集体收入8万元。在各级政府重视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近三年来,先后荣获了宁波市级绿化示范村、宁波市小康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目前,村里正致力于创建省级绿化示范村。

除了硬件设施的投入,西岙村的新农村建设与别的村相比最大的特色就是旅游开发。利用自身优美的山水优势,在16平方公里的区域范围里进行着西岙旅游度假中心的规划,目标建成度假酒店、避暑山庄、生态果园、园林苗圃、游乐景点、浪漫地带等为一体的AAAA级国家旅游景区。展开在眼前的规划图中的游览项目有二十余项,衷心希望这颗养在深闺的明珠在不久的将来被更多人所知道、欣赏!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8-08-22
相关图片:
敦本堂:督促子孙读书有出息。约一百二十来年前由当时的城里厢人周善祥题写

尚书第:胡族连续出了三代尚书,在第三代胡族子孙做尚书时,宋朝宰相吕蒙正亲笔题词赏赐胡族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8-12-03
尚田文物普查背后的故事  

http://www.fhnews.com.cn   奉化新闻网  12月3日 9:18  



◆排溪村胡同庐:
遗落山乡的“明珠”
    这次引起普查队员兴趣的排溪村胡同庐有着明显的人文特色,据说该中西合璧式的建筑为一乡绅所建,融有清代和民国建筑风格。
    “排溪村的村名很有考究。”普查队员向记者介绍,据传早年村前白溪可通竹簰,故名簰溪村。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时人龚茂良在《灵昌庙记》的记录中,已出现了簰溪之名。后来年长日久,讹作牌溪、排溪。如今从俗写作排溪。村民为胡姓,据传宋代时由蓬岛迁此。
    走进胡同庐的第一感觉是该民居为民国建筑风格,但穿厅过堂发现后面附属建筑有清代建筑痕迹。它坐北朝南,重檐硬山顶,中为敞堂,前为宽檐廊,天井前有围墙,砖石结构大门上有模糊难辨认的字迹,据称原书“积善余庆”四字,代表着主人勿忘祖先行善积德的心迹。
    中国的农家文化侧重诗书济世、耕读传家的传统。在这里,古典之魂体现在百姓生活中,也体现在排溪村的民风——民风质朴,邻里和睦;也体现在胡同庐的主人侧重于传统文化的遵循与传承,“耕读传家是优良传统,积善行乐是为人之道”。恰如其分地体现在“积善余庆”四字之中。
    顺着正屋往前走,悬山顶二层楼房的风格颇为常见,又见东西厢房皆为重檐硬山顶结构,面阔三间一弄,正前方书写着“同庐”两字虽被石灰覆盖,但依稀看出其中劲道有力,涂鸦间显出名家之风。据这里的老人介绍,该书法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所书。
    总体来看,该民宅格局规整,规模较大,前进小楼房吸收西式元素,后进又有传统民居风格,前进厢房及后进房屋檐柱上牛腿、雀雀雕刻的花卉和后进正屋月梁上刻着的蝙蝠、丹顶鹤或人物图案栩栩如生,添了几许隽永,多了几分神气。
    据了解,该民居的原主人是当地乡绅胡开钜,为人能干,曾经营药材店铺发家,其后代曾在国民党参议部任职。因人丁兴旺,胡开钜看到人口众多,出于百年之后安置家小的考虑,于1921年修建后进一正两厢。再后来,房屋又在原基础上扩建,现在看到的前进一正两厢砖木结构小洋房就是当时修建的。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3-06-25
有关胡进思两点传闻辩疑----胡信胜
有关胡进思两点传闻辩疑
胡信胜

在浙东民间,尤在奉化、宁海一带,对胡氏迁奉始祖胡进思(下又称胡尚书),有几种口头传闻,笔者认为,传闻不作为凭,对于历史人物,应该尽可能查实历史依据,尊重历史事实说话。不能人云亦云,以讹传讹。下面,笔者对有关胡尚书的两种传闻作以正本清源,以供大家参考。

传闻一,胡尚书曾同孙将军、洪大夫一起到宁海紫气洞来平盗剿匪?

据《宁海县志》记载,宁海县城以北20千米确有叫紫气洞的地方。这是在宁海境内唯一能确定具体位置的一处名叫紫溪洞、鬼叫滩的古战场。紫气洞为山中一座天然山洞,洞最高约2米,深3米左右,总面积约15平方米,最多能站30来人,推测可能是当时义军指挥部。而鬼叫滩是紫溪其中一段溪滩,长约2千米。唐代宗时,台州胥吏袁晁于宝应元年(762)率众起义,拥众近20万人,攻下台州。唐广德元年(763),为唐将李光弼所败。其弟袁瑛率500余残部退保紫气洞,被唐军包围,激战鬼叫滩,义军未战死者全被困饿死。“洞口庙剿匪”之役,就此结束。传说双方战死者的鬼魂在夜间还在溪滩作战,时时发出恐怖的杀喊声,鬼叫滩之名就因此来。

传说胡、孙、洪平定义军后,孙将军定居宁海西店樟树村、洪大夫定居西店洪家村、胡尚书带次子到奉化蓬岛定居。这一传说很多人听到过,而且有人还煞有介事述说相关故事,许多人对此传闻都信以为真。胡尚书究竟有没有来紫气洞剿过“匪”,是不是因“剿匪”后来到蓬岛定居?

上文说到,紫气洞唯一一次平乱是在公元763年,平乱的是唐将李光弼。胡尚书生于晚唐大中十二年(858)就是说,在胡尚书出生前近百年,李光弼就平定了紫溪洞义军。待胡尚书携子迁奉,又过了近百年,这相距近两百年时空的事情,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地说成胡进思“到东南沿海治盗”了。且不能也不去追究荒谬传闻之源头,然胡尚书与紫溪洞平叛怎么也挨不上边,却是铁证事实。因此,对于有关孙将军、洪大夫的林林总总,笔者也毋须费力费时去考证了。

或许有人会说,后来胡尚书未尝不能到过宁海一带去剿匪平乱?这里请大家注意:一、上文“唯一”两字:紫溪洞是宁海唯一一次农民起义军驻地和作战的古战场;二、在86年钱氏三代五王吴越王朝中,虽然中国战火多发,但很少烧到江浙闵一带,吴越国内相对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没有大规模农民起义。即使有几个小蟊贼,县里的官兵足够能够剿 平,用不着年已90多岁高龄、官至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国防部长)的胡进思去亲征(胡尚书是五代天福十五年(950)时年93岁,从湖州带次子胡庆来蓬岛定居的);三、至今,未发现有记载胡尚书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书籍(包括宗谱)平定任何农民起义军的文字资料。因此,所谓胡尚书在“东南沿海治盗”之说不能成立。

传闻二,永康方岩胡则(即所谓胡公大帝)是胡进思的后人?

两胡究竟有无血缘渊源?我们且从谱系来查实。

胡则,字子正,永康库川(胡库)人。生于963年。据《全国胡氏族谱大统考》记载,他的上祖北宋初自浙东迁入。胡则的父亲胡承师、祖父胡彦谷,彦谷的父亲就是迁永康胡氏始祖胡彭。这就是说,胡则是浙东胡氏迁永康第四代后人。

上文说过,胡进思生于858年,他生三子,长子璟,唐中和三年(883)生,次子庆,生于后唐长兴四年(933),幼子生于后唐清泰二年(943),夭。

从生年上看,胡彭的第四代胡则比胡进思的第四代乙二(长子胡璟的孙子、新昌胡卜村始祖,生于962年)小一岁。胡进思是在晚唐950年、胡彭是在北宋初(北宋成立于960年)分别自浙北、浙东迁入奉化、永康的。胡进思与胡彭应属同年代年龄相差无几的人,两支胡氏并列存在,不存在上下子系血缘关系。

懂得谱系的人都知道,家谱是一个严谨的完整体系,每一个男丁都丝丝相扣,上承祖宗,平联兄弟,下系子孙,绝对不能插、漏一个人,更何況象胡则这样的名人。在奉化和新昌《胡氏家谱》里,根本没有胡则及胡则家族的名单,这就是说,胡则不可能是胡进思后人。

另外,在“历代爵秩表”和“各派分迁考”也可佐证。胡进思系的胡氏后人,素以“三代尚书”称为自豪。即胡进思-吴越兵部尚书、子胡璟-吴越工部尚书、孙胡琛-吴越礼部尚书。象胡则这样官至三司使(副相)、兵部侍郎致仕的大官,每个家族巴不得上祖有如此显赫地位,在“历代爵秩表”中绝不会也决不可能遗漏。在所有《梅溪胡氏宗谱》(胡璟)和白溪《胡氏宗谱》(胡庆)两系的爵秩表中均未曾见有胡则名录。在“各派分迁考”里不仅找不到有关胡彭、胡则等从胡进思派下分迁出去的名单,而且沒有任何人分迁永康定居的。

综上所述,将胡则“归”入“胡进思的后人”,乃是子乌虚有的凭空想象,名副其实的牵强附会,不能作为信证。

胡信胜2013年4月

2013年6月25日收到邮件。胡信胜,浙江奉化宗亲。

2013年7月10日收到修改邮件。
[ 此贴被南山在2013-07-10 16:44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3-07-10
蓬岛的来历
蓬岛的来历



所谓以“岛”命名者,本应是四面环水。《辞海》释,岛屿乃散处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而浙江省奉化市尚田镇排溪村蓬岛自然村,仅村南流经一条小溪,而且原是个“山生倒头地呒塥,三个日头田开忽(裂)”的缺水村。千百年来,当地流传着“中(龚)原排溪直弄通,晒煞蓬岛黄泥空”的俚语。这二句话的其中含义是:蓬岛山与一般山不同――山脚多是巨岩乱石,倒是山的上部却有较好的黄泥土质,故称“倒头”。正因为这样,蓬岛的田底(塥)连黄泥也没有(空),山脚的田地,因为没有好塥,水肥就难以保持。

那么,蓬岛这个美好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公元950年,迁奉始祖吴兴胡进思,携子胡庆,经黄岩、过宁海、翻童公岭最后选中当地叫蓬头岙这个地方。胡进思一路来东挑西择,为什么就选中那里呢?其主要原因是那里地处偏僻,可隐居、便潜逃。旁有“形势雄壮、不露锋角、屹然为诸山冠”的蓬头岙坑山、后有“重冈复岭,缭绕绵亘”(奉化《光绪县志》)十余里长的深山岙。选中目的后,胡氏父子就驻扎在那里开发。当时,蓬岛这块地方是个缓坡,坡虽缓坦,但荆棘丛生,杂木横长,人畜难以进入。正如一个久不梳洗的蓬头垢面的懒婆一样,故当地人称名“蓬头岙”。

胡庆接手此地后,决心按照父亲意愿,在那里安家发族,坚定创业。他率领手下,披荆斩棘、搬石劈坡、奠定基业,硬将遍地荆棘的荒坡辟为平地。公元979-983五年内,他“发父遗财”“建造广厦百廿余间”给族人居住,并在中堂前造就精磨砖雕“米鱼照墙”一堵,在照墙两前方,手植槐花树各一棵。至今,那砖雕“米鱼照墙”和两株槐树仍在向人们述说着一千多年以来的世间沧桑。随后,修田地、筑堤堰、建庙宇、办义学。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把蓬头岙建设成理想的人居村落。

当时蓬头岙周围,尚少村庄。胡庆住的地方,犹如茫茫荒原中的一叶孤岛。但胡庆却认为此地既与世无争又美丽幽静,自感犹如在蓬莱仙岛的胜境之中,尽情享受安居之乐。他认为蓬头岙这个名称已经不适合建设后的情境,也难以体现自我美好的感觉了,于是取了个与原意截然相反的名字,改名为蓬岛。后人诗赞蓬岛曰:“一样蓬瀛地,悬崖倚碧空。白云晴作彩,丹药老成丛。鹤驾寒烟里,鸾音明月中。山居邻近者,辰夕挹仙风。”阆风刘次高亦有诗云:“轧轧肩舆过翠微,路径蓬岛锁烟霏。雨从半岭岩窝出,云在行人脚下飞。”村名改了,但习惯口语难改。至今,仍有人称该地为蓬头岙。

村后的深山岙叫蓬头岙坑,约有千余亩山地。在山岙中,有个叫“虾鱼潭”的天然水池,水犹清冽。前人曾描写该潭:“蓬山深谷处,闻说有真龙。碧水一泓在,白云千古封。昔年曾著异,今日竟潛踪。长击苍生望,风雷尚奋庸。”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村民在“虾鱼潭”的地方修筑一个水库,基本解决了蓬岛村的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需要。尚(田寺)岭(口)公路的开通,使闭塞的蓬岛村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蓬岛才真正成为一个似蓬莱仙境那样的美好山村。



              胡信胜
[ 此贴被南山在2013-07-23 12:45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3-07-23
胡诌文化

本人偶尔喝茶,不懂茶还有什么文化。为此,去看有关茶的杂志和书,当然拣相对比较熟悉的去看,企图了解所谓茶文化一二。

先是一本有关茶的杂志,说到胡氏迁奉始祖胡进思到尚田安岩喝过茶,是凭空臆造还是想当然,不知道他有无根据,可我也沒有根据说去喝过或沒去喝过茶。只知道胡进思将次子胡庆“定家蓬岛”后五年,“蹑台宁间”,仍时时心系钱氏王朝,逝于杭州后葬于黄岩乌岩山。

但是作者却编说,去安岩喝过茶。我想要作为名茶,无外一要环境,二要管理、三要技术,为什么偏要扯上个历史人物。而作者“塑造”的胡氏始祖真够伟大,他能预见一千多年以后安岩雾云岩山上会开发茶山,而且可以肯定,他喝过的茶,一定是名茶,质量上乘。不信?你可去问胡进思去!这就是茶文化?

无独有偶,翻阅一新出有关茶的书。也人云亦云说胡进思去过安岩喝过茶。看来“谎言重复多遍,就会使人相信”是条真理了。书还说,胡进思到东南沿海平盗、永康的胡公大帝是胡进思后人。这一点,他沒根据,我倒有根据了。去平盗的是在胡进思出生前95年的唐将李光弼,白纸黑字写在《宁海县志》上。胡公大帝名胡则,乃胡彭后人,与胡进思八杆子挨不上边。也有白纸黑字证据。执笔的可以把口头传闻随便地当作真事写在书上,这不能算发明,至少是“谎言真理”的传缽人。这也算是茶文化?

窥一斑而知全豹,读者管窥蠡测,不禁以概偏全:大概所谓茶文化就是胡诌文化?


                                    胡信胜
                                    2013.6

2013年7月23日收到邮件。胡信胜,浙江奉化宗亲。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4-01-08
山登和场上----胡信胜
山登和场上
胡信胜

奉化东江上游白溪江的源头,是由石楼岙溪和杉树岭溪相汇而成。这两溪源头边上都有村庄,石楼岙溪源头村叫山登,现并入西岙村;杉树岭下溪旁村名场上,现并入桥棚村,均属尚田镇。两个源头村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均是东江发源地;都由二个自然村组成,“石楼山上里外山登,杉树岭下上下场上”;分别都与宁海县接壤,与宁海居民通婚较多,从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宁海方言感染;村名来历都有变化。

从石楼岙山登电站往西南望去,山上有一座西南朝东北的巨岩,形似层层楼房,该山因此得名,叫石楼山。由此始向北,朝葛岙方向延伸,这一带山脉称石楼山脉。山顶上的村子故称石楼山顶,简称山顶。那么,“石楼山顶”怎么成了“石头山登”呢?

这是一个有趣的方言音、义互换过程。上文曾讲到,山登与宁海交界、通婚。“石头”,宁海方言称叫为“石乱”,乱、楼同音。反过来,“石楼”也就成了“石头”了。宁海方言“顶”、“登”同音,一反一混,正宗的“石楼山顶”就成了“石头山登”了。由于“楼”字被“头”字所替代,那里的岙、岭、以及后造的下面水库,就成了石“头”岙、石“头”岭和石“头”岙水库了。

现名的场上先前曾用长蛇、长上、长尚、场尚,莫衷一是。通了金(地寺)场(上)公路后,东门车站写上:车往场上,后就写作现名了。从杉树岭往西北望去,上、下场上,分别各依一小山脉。这两支小山脉各自连绵,各成两支近似平行走向的两根长蛇,双双从西南山脉赶向东北田野。离两山前不远的路下,有一块小田,当地人称“蛇舌头丘”,隔下面几丘田,有一酷似青蛙的田,名叫“蛤巴丘”,整体联起来,就似两条凶猛的蛇,从山上赶往田畈,争相欲呑一只田畈中的“蛤巴”(青蛙)。

几百年来,那里流传一个《黄蛇赶蛤》的故事,其梗概是:从前有一个胡姓孀妇,坐在坟前哭泣,旁边站着一个瘦骨伶仃的男童。一个路过的风水先生一看那坟连叫不好,他说,这里有两条黄蛇,从山上赶下来,你丈夫的坟刚好做在蛇舌头前边,这两条黄蛇紧紧追赶蛤巴,不但已经呑了你丈夫,而且对你儿子也非常危险。那妇人急求解法,风水先生怜她母子,便告知说:这两条蛇,在追赶争食一只蛤巴,蛤巴遇水就有活路,你姓胡,加水,只有逃到有“湖”的地方,蛤巴才会有良好的生活环境。那孀妇听了风水先生的话后,湖、湖……一转念,宁海桥头湖不就是湖吗?于是母子俩就急忙迁往那里,住上几年,果然有了转机。后来听说有一处称大湖(胡)的地方,那孀妇想,大湖(胡)不是会更好吗,于是又迁到宁海长街大湖(胡),结果果然更为日趋昌盛,后,那个男童就成了那里的胡氏始祖。故事未知真假,但蛤巴丘边一小土塚仍在,塚前的小石碑上依稀可辩“道光十年(1831)十一月……,宋祥符八世祖邦文胡公、大㐨王氏之墓……”字样。至今,宁海长街大胡的胡姓,每年都要到蛤巴丘坟上来祭祖扫墓。同治已巳(1869),箭岭文人王秀芝曾以《黄蛇赶蛤》为题作诗述景:天然奇景足游娱,赶蛤黄蛇自古呼。疑是青龙行野畔,不同白虎伏山衢。露牙伸舌驱形勇,缩脚藏头怯态惧。莫道山川人不识,前朝早有一茔墟。
有许多村名,是依其边靠的山、水命名。长蛇,蛇、尚(上)音近,宁海方言更为近似,日久“蛇”就被“尚、上”所代替,再后来,连“长”字也被置换,就成了现名的场上。

究其实,先前尚田白溪一带家谱记载里,多以石楼山顶、长蛇来书写上述两个村的村名。

                                              2007.12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5-04-07
根据北仑(镇海)县志记载宁波市镇海县霞浦乡河西村胡氏 来自奉化 梅龙港!各位宗亲是否了解?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