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497阅读
  • 1回复

开国大将胡深战刀——厉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1-01-31



一壮男费劲地举起大刀。 图片发不上,敬请原谅。


  磐安一把古刀牵出一段传奇

  明代大将胡深的战刀重出江湖

  通讯员 江胜忠 本报驻金华记者 吴中平 文/摄

  早报讯 金华磐安县胡庄村的村民前段时间发现了一把古刀,重58公斤,竖起来有两米多高。

  村里人别说舞动,能拿得起它的都屈指可数。

  这到底是谁的兵器?大伙一起做了回考古专家,结果还真被他们制造出老祖宗一段传奇故事。

  古刀原重90公斤

  6月29日上午,记者在胡庄村委会副主任胡松高家,看到了这把传奇宝刀——历经沧桑,古刀已经锈迹斑斑,整把刀长220厘米,刀锋长50厘米,刀柄有点像禅杖,刀尾空心球状铁圈已经有两个脱落,葫芦型的铁球也已经不见了,刀上还有两处明显的梭孔。


  村民们用秤称过,刀重58公斤。村民胡宝山说,他们查阅了《月岭胡氏族谱》、《明史》、《浙江通志》、《大明开国英雄传》等书的记载,发现此刀原来的重量有90公斤,是他们老祖宗、明代开国将领胡深、胡桢父子的武器,距今已经有600多年了。

  三国时关公名闻天下。他使用青龙偃月刀,传说重达82斤。这胡深父子的刀比关公的还重,身手可想而知。

  刀的主人是明代开国将领

  胡庄村毗邻百杖潭景区,前不久村里开发旅游资源,修缮祠堂时,发现了这把古刀。

  胡深父子是朱元璋开国时期的大将。当年,朱元璋既定婺州、处州(即今丽水),与元朝的福建行省参知政事陈友定交战无数,僵持不下。

  老家在龙泉的处州镇守大将胡深,统兵三千,击败陈友定后,攻入福建。1365年,胡深再次讨伐陈友定时被重兵包围,他把大刀扔给长子胡桢后英勇牺牲。

  后来,胡桢被封为宣武将军。朱元璋登基后铲除异己的做法令胡桢自感来日不长。他决定弃官避祸,最后隐居在磐安月岭下,即今日的胡庄村。

  在海拔900多米的月岭,记者看到一棵已经被列为浙江省一级保护名木的南方红豆杉古树,枝繁叶茂,五人合围,30多米高。据说这是当年胡桢栽种的树木。

  胡庄村中至今留有的马槽、180公斤重的石墩也是胡桢练武、喂马之物,村口的一座惜字塔(惜字如金之意)也印证了600多年的文武传家历史。村民说,这些古物一定要珍藏起来,因为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据考我是胡深的后人。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2-02-25
中华姓氏起源
    姓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传说黄帝住姬水之滨,以姬为姓;炎帝居姜水之旁,以姜为姓。皇天以大禹治水有功,赐姓为姒。此外,部落首领之子亦可得姓。黄帝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为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嬛、依等十二姓,其中有四人分属二姓。又祝融之后,为己、董、彭、秃、妘、曹、斟、芊等八姓。这些是远古有代表性的一些姓。

    夏、商时期,贵族有姓氏。姓的分支为氏,意思相当于家或族。夏王室为姒姓,另有霸主昆吾为己姓,己姓中有苏、顾、温、董、豢龙等氏。商王室为子姓,另有霸主大彭、豕韦为彭姓。商代还有条氏、徐氏、萧氏等十三个氏,周初分赏给鲁卫等国君主。

    有关周代姓氏制度,见于记载者较多。周王为姬姓,侯国之君和卿大夫有同姓和异姓的区别。到春秋时,可考的有姬、姒、子、风、嬴、己、任、祁、芊、曹、妘、董、姜、偃、归、曼、熊、隗、漆、允等二十二姓。

    虽然周代贵族有姓,但只有女子才称姓,未婚女子如齐姜、宋子,齐、宋为国名,姜、子为姓。已出嫁女子,如江芊、栾祁,江、栾为夫家国、氏名,芊、祁为女子本人的姓。当时有同姓不婚的习俗,故称贵族女子的姓以示与夫家之姓有所区别。

    周代实行宗法制,有大、小宗之别。一个氏的建立表示一个小宗从大宗(氏)分裂出来,另立门户。建立侯国要经周王认可,卿大夫立新家要得到君主允许,称之为“胙之土而命之氏”。贵族获得氏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①以国名为氏。诸侯国君主以受封的国名为氏。如晋重即晋文公重耳,以国名晋为氏,重为重耳的简称;鲁申即鲁僖公申,国名鲁为氏,申为名。

    ②以邑名为氏。卿大夫及其子孙以采邑名为氏。如晋国大夫毕万采地为魏,后世子孙以魏为氏;曲沃桓叔之子公子万封于韩,以韩为氏。

    ③以官名为氏。贵族及其子孙以其官名为氏。晋国的林父为步兵组织三行里中行的军帅,称中行桓子,其子荀偃称中行偃,以中行为氏;宋国执政卿乐喜(子罕)称司城子罕,其孙乐祁(子梁)称司城氏,是以司城为氏。

    ④以职业名为氏。如巫氏、卜氏、匠氏、陶氏,巫、卜、匠、陶皆为职业名称。

    ⑤以住地之名为氏。鲁庄公子遂住鲁东门,称东门遂(名)、东门襄仲(字),是以东门为氏;宋国乐大心为右师,居于宋桐门,称桐门右师,是以桐门为氏。
。    
    ⑥以同周王或侯君主血缘关系远近之称为氏。周僖王之子虎称王子虎,其孙称王孙苏;郑穆公之子喜(子罕)称公子喜,其孙舍之(子展)称公孙舍之。

    ⑦以贵族的字为氏。按照宗法制度,公族只包括各代国君的近亲三代,公孙之子不属公族而须另外立氏。这些贵子孙多以其王父(祖父)之字为其氏。郑国公子发字子国,其孙国参(子思)即以“子国”的末字为氏;另有公子騑,字子驷,其孙以“驷”为氏。以祖父之字为氏最为常见,是得氏通例。

    春秋以前,贵族之姓承袭自远祖,因此百代不变;氏为贵族得自与自己血缘关系较亲近的先人,则数代即发生变化。

    春秋战国时,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也发生根本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如本属于姒姓的齐国田氏,至战国时已以田为姓。以往贵族才有姓,平民仅有名,战国以后,平民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姓氏制度的演化,反映了贵族的没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