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627阅读
  • 7回复

胡安国并非“华林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3-06-08
                          胡安国并非“华林系”
                         ——《华林山的胡氏渊源》析疑
                                 
江苏    胡恒俊
        将“钓鱼翁至胡安国——寅、宁、宏”挂靠华林系,目前所见,一是黄启昌先生“华林胡氏‘瑜公——胡夔——安国’世系”说;二是樊明芳先生在《华林山的胡氏渊源》中,既列“胡瑜——令仪——安国”世系,又列“胡瑜——令濬——安国”世系。三者无论哪一种,都是错误链接。
         一、    关于“胡瑜——胡夔——安国”说
         黄启昌先生此说的原文,笔者未能见到,但据王立新教授《胡安国族系考证》所引,黄启昌在《中华姓氏通书•胡姓》中,将“崇安胡氏世系表”,列为“胡瑜——夔——□——敏——容——罕——渊——安国”。对照真实的《崇安胡氏族谱》“夔——春生——敏——容——罕——渊——安国”世系(见拙作《崇安胡氏族谱世系考辨——武夷山寻根考察报告之二》),黄启昌先生除了确切地知道“夔”与“敏”之间还有一代人,只是不知其名外,自“夔”至“安国”,共七代人,是正确的;唯独将“夔”,挂在“胡瑜”之下,不仅错误,而且大错特错。
        胡瑜者,何时人?樊明芳先生《华林山的胡氏渊源》的说法是:“五代胡瑜……后唐明宗天成(926~929)年间,官陈留令,徙崇安,为陈留、崇安之共祖。”
        大家都知道,陈留县,本是秦置县,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市东南陈留城,虽然西晋曾将其废入小黄县,但自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到1957年废入开封县,陈留县存世就长达1371年,其间的朝代、县令更迭,方志中都会记载。而胡瑜之父胡城(875~945),“唐亡后悬车不仕,归隐华林故居”,生子珰、瑜、琼、球等五人。
       后唐(923~936年)被后晋(936~946年)取代。胡瑜926至929年为陈留县令,之后为何“徙居崇安”?是929至936年,在后唐向后晋的过渡阶段,家庭发生过重大变故吗?没有!因为,胡瑜的长兄胡珰,在“后唐同光年间(923~925年),官膳部员外郎,赠少保,卒谥‘文献’,先葬华林山冲霄凤形凤脑下……”;三弟胡琼“后唐明宗天成(926~929)年间官常州刺史,遂家于武进县安上乡”;四弟胡(王告)“后唐间官散骑常侍、江州节度使,加礼部尚书,徙九江”;五弟胡球,“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离祖居华林,闵帝应顺元年(934)迁居武宁住田,后晋开运(944~946)间,官武宁散骑常侍、节度使,加兵部尚书”,兄弟不仅没有一人遭遇厄变,而且官运亨通。在此情况下,作为次子,一无灭门之灾、二无杀身之祸,按照“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高堂城公尚在(卒于945年),胡瑜岂能抛下归隐于华林的花甲之父,而向东南远徙千里,居于崇安?
        退一步说,兄长胡珰,“生于唐昭宗大顺二年(891),世居华林”,三弟胡琼926至929年官常州刺史,作为次子,胡瑜出生年代,至少应在公元900年前后。而其长子令仪,却是“天启元年(1017年)进士”。——实际上,“天启”,是“南诏”年号(848~860年),而公元1017年,则是“北宋天禧元年”(注:《历代状元进士名录》中之“进士”,此间只有1015年的胡献卿,1019年的胡用舟,根本查不到胡令仪)。宋代参加会试者的年龄,一般在25岁左右,合格之后才被赐予等第不同的“进士”。也即是说,以此推论,胡令仪出生的年代,当在公元990年前后,显然与事实不符:长子岂会比父亲至少小九十岁?何况,胡瑜926~929年就已经是县令,作为长子的胡令仪,又怎会在90年之后的1017年,才中进士?
       而《崇安胡氏族谱》中,“入闽始祖‘钓鱼翁’胡夔”,则生于南唐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卒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相较于樊明芳先生《华林山的胡氏渊源》的记述,年龄要比胡瑜小60岁左右,比胡令仪则大30岁左右。
       抛开出生年代,单看世系:《华林山的胡氏渊源》中胡瑜的世系之一,是“胡瑜——令仪——绍——美弼——罕——渊——安国”,从胡瑜到“安国”,共七代人;而《崇安胡氏族谱》的世系为“胡夔——光仁、春生——敏——容——罕——渊——安国”,从胡夔到安国,也是七代人。两相比较,胡瑜与胡夔,“辈分”相同,只能是兄弟,何来“父”与“子”之说?更何况,“钓鱼翁,讳夔,字朝佐,号龟山”,而胡瑜,“字可佩,号雪宝”,二人毫无相似之处?
        黄启昌先生此说,不过是抄自某个未经辨析、考证的资料罢了。然而,由于黄先生对此说的失察,导致《中华姓氏通书•胡姓》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大大降低,不免令人遗憾。
        二、关于黄启昌先生“胡瑜——令仪——安国”、“胡瑜——令濬——安国”说
        樊明芳先生《华林山的胡氏渊源》“胡城次子瑜世系”中说:“五代”时,“胡瑜,字可佩,号雪宝,后唐明宗天成(926~929)年间,官陈留令,徙崇安,为陈留、崇安之共祖,卒葬华林宅后。原配吴氏,生子三:令仪、令濬、令熊;续娶刘氏,生子三:令绵、令延、令弦。令仪天启元年(1017)进士,迁淮南转运使,生绍;绍生美弼;美弼生罕;罕生渊;渊生安国;安国生宣(寅?宁?)、宏;宏生常原;常原生覃和;覃和生璨;璨生顺;顺生彦酬……令濬生羽仪,徙崇安,生休征;休征生良弼;良弼生光岳;光岳生世用;世用生建国、安国;安国生寅、宏、宪;宏迁广丰胡坊。”
       上述介绍,既有“胡瑜……徙崇安”,又有次子“令濬生羽仪,徙崇安”,让人一头雾水。若是自胡瑜就开始“徙居”崇安,怎会到次子“令濬生羽仪”之后,才“徙崇安”?若是“令濬生羽仪,徙崇安”,胡瑜就不是“徙崇安”的始迁之祖。但是,同一文章之中,两种说法却赫然并存,到底那个真,哪个假?亦或无一真,全为假?
     上述介绍中,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此文中的两个“安国”,既然都生“寅、宏”,是否是同一个人?若是同一个人,为何胡瑜长子令仪的“后裔”之“宏”,“生常原;常原生覃和;覃和生璨;璨生顺;顺生彦酬……”,与崇安胡氏族谱中的胡安国之子胡宏的世系一样;而胡瑜次子令濬,却是“生羽仪,徙崇安,生休征;休征生良弼;良弼生光岳;光岳生世用;世用生建国、安国;安国生寅、宏、宪;宏迁广丰胡坊”?
        毫无疑问,此文中的“胡安国——胡寅、胡宏”,就是《崇安胡氏族谱》中的胡安国父子。因为,樊明芳先生在《附录:华林胡氏(简介)》中,已经非常明确地强调说:“瑜迁陈留后徙居福建崇安,后裔中著名人物有胡安国、胡宏。”在未读到《华林山的胡氏渊源》原文,不了解樊明芳的本意时,笔者曾在《崇安胡氏族谱世系考辩——武夷山寻根考察报告之二•“钓鱼翁”并非华林系》中,曾经质疑说:此一说法,当然也是抄来的。而不论是否别人代抄,作为樊明芳先生,难道就一遍也不看吗?倘若扫上一眼,也应感到奇怪——此文中的两个“安国”,既然都生寅、宏,当然是一个人,怎么既是令仪之后,又是令濬之后?何况,令仪与令濬,本是同胞兄弟?如此明显的错误,竟然招致众多不加分析的引用者,岂不滑稽而又滑稽?如此之渊源,哪里还有一点可信度?
        更值得推敲的是,既然“胡瑜……徙崇安,为陈留、崇安之共祖”,又怎会“卒葬华林宅后”?即使胡瑜真的“徙居”过崇安,至多也是“暂居”,时间很短,就回归华林祖居之地,才能十分正常地“卒葬(请注意:是‘卒葬’,而非‘归葬’,也非‘迁葬’)华林宅后”,怎会成为“陈留、崇安之共祖”?何况,胡瑜之父城公“卒谥忠献,葬奉新赤岸南枥大安山”,母亲耿氏夫人“卒葬奉新赤岸南枥九皋山”,胡瑜自己却“卒葬华林宅后”?与父、母异地而葬,不但说明胡瑜不是为了守护父母坟茔,而从崇安回归华林,同时也说明,胡瑜在崇安,根本就没有子女留下安家。否则,若有子女在崇安,胡瑜的晚年,应由子女精心侍奉,岂能独自回归华林,却与父母异地而葬?为“徙居崇安之祖”尚且谈不上,何来“为陈留、崇安之共祖”之说?
        显然,错误的挂靠、链接,总会有“硬伤”,难免痕迹频现、破绽屡出。
        本次有幸读到《华林山的胡氏渊源》全文,方才知道:樊明芳先生是为县志的相关内容而写,本意在于介绍华林山的山川形胜、地灵人杰,华林书院的显赫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创办者胡氏的英才辈出;而对所引用的某资料中的错误,早已洞悉,只是不便评论罢了。所以,樊明芳先生才在文末,特别慎重而又严谨地申明:“以上所述仅为华林胡氏源流及祖居的历史和现实情形之万一。鉴于华林胡氏源流及其祖居情况在学术上有些不同的说法,笔者不想下什么结论,说什么是非,还是让华林胡氏1800万贤后裔自己去选择和甄别吧!”
          好一个“自己去选择和甄别吧!”多么难得!
         其实,胡安国族系,在引用资料时,也应如此。
        胡安国族系,始终是“安定堂”系,不仅在清朝末年的《崇安胡氏族谱》中仍然被明确记载,同时,在全国宗亲们的心中,也是公认的常识。
        修谱续谱,在于通过真实的本源、宗支、世系,重现清晰的血源传承脉络,达到尊祖敬宗、敦亲睦族、继承传统、更创辉煌的目的。古旧族谱,形成于地方割据、交通闭塞的封建社会,错误链接,在所难免。不加辨析、考证,就原文引用,难免不对列祖列宗,造成亵渎!作为今人,在通讯发达、资料共享的信息化时代,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对老旧族谱,予以仔细梳理、多方辨析、认真考证、去伪存真,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虽然很难,却不能偷懒。
[ 此贴被胡恒俊在2013-06-09 09:3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3-06-08
家门你好
  我安国二十七代,我从小听我老家人说,在福建只有七代,这是千真万确,我想哪天有时间去找我们这总谱就知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3-06-09
城公有几个夫人?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06-10
“修谱续谱,在于通过真实的本源、宗支、世系,重现清晰的血源传承脉络,达到尊祖敬宗、敦亲睦族、继承传统、更创辉煌的目的。古旧族谱,形成于地方割据、交通闭塞的封建社会,错误链接,在所难免。不加辨析、考证,就原文引用,难免不对列祖列宗,造成亵渎!作为今人,在通讯发达、资料共享的信息化时代,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对老旧族谱,予以仔细梳理、多方辨析、认真考证、去伪存真,还历史以本来面目。虽然很难,却不能偷懒。”
QQ:694102789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3-06-11
我的感受是……无可奈何:照现今资料堪正……众说纷纭/岂敢!照老谱讹后……老错照犯/渎职!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3-06-11
  
恒俊宗亲的观点我赞同。在胡氏宗亲网上,这个问题已讨论多年,我看也越来越接近达成共识。这也说明尊重历史记载,考证家族世系,拨乱返正,重现真实的观念,越来越受到宗亲们的重视。最近胡氏宗亲网上多位宗亲发表了有关胡氏族源、分支、世系的讨论文章,都体现出这种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这就是进步。修谱不是少数人的事,多听听不同的声音,大家参与讨论,可能会让我们的思维、视角发生变化。最近《世界胡氏通谱》首卷的修订在即,时代在发展,观念也在变化,希望胡氏宗亲网上发表的这些文章,能被相关组织机构领导人看到,并加以重视。参与讨论的宗亲也应以平和之心,对待不同意见,这才体现我们胡氏一族的文明和进步。

南山 2013.06.11
[ 此贴被南山在2013-06-12 09:36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3-06-11
  
XXX宗亲您好!

        您寄来的XXX分谱第XX卷今天收到了。我已经将前面几页内容发到胡氏宗亲网上,请到相关网址查看。另外,我很想拜读贵谱首卷的部分章节,包括源流、世系、谱序、分布等内容。就不必寄原谱了。请您用数码相机将这些章节拍照后压缩成一个文件(分辨率能看清楚即可,不必太高),发到我的QQ邮箱114412749@QQ.com  具体操作可咨询卢先生。

        首先,我非常钦佩您多年来在瑜公支族谱碟研究方面的成果,以及您领导开展当地胡氏宗亲联谊活动所取得的卓越成绩。对于华林胡氏瑜公江西德安支系的历史,您与XX宗亲早已经是烂熟于心。在你们的面前,我是个后来者,小学生。我仅是在接触到华林胡氏一些资料后,对照史料产生了一些疑问,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我会觉得有些惆怅和遗憾,好像也违背了花费大量宝贵时间来学习胡氏文化的初衷。所以我想把这些疑问提出来向你们请教,以达到解惑释疑的目的。正因为你们是瑜公支系的专家学者,我能向你们请教,这是我的荣幸。

        其次,必须坚信,华林胡氏瑜公这一支系,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庞大胡氏族群。德安胡氏族居集中在江西德安太平桥周边,主要繁衍流布于湖北东南部、西北部地区,构成中华胡氏参天大树的一个主要分支。德安胡氏与奉新胡氏、庐陵胡氏、泰和胡氏等分支,都是江西胡氏的重要支系。从五季南唐、北宋初年始,迄今一千多年绵延不绝,凡是认华林瑜公为先祖的胡氏后代,都属于这个庞大支系的一分子。这就是它的独特性,没有亦此亦彼、模棱两可的含糊。作为支系的创谱、续修历史,都应该以严肃认真的态度面对一千多年的家族历史和数以万计的胡氏族人。尤其对于支系族源早期世系方面的疑问,开展族亲广泛参与的面对面、开诚布公的讨论是有益的。在早期旧谱编修上,有或多或少的存在攀附名人,光耀门楣的现象,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过去年代修谱,谁家的谱不是这样修的呢?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变化,对于自家谱上不准确的记载,应该要有重新的审视。你可以不去改正,但应该说明。没有任何表示原样照抄照搬老谱,只能被我们的后人认为是思想陈旧,不能与时俱进,甚至被后人所嘲笑。

        修改也很简单,以胡瑜支系为例,只要注明:经考证开封陈留胡氏家族及胡令仪并不属于江西支系,让江西德安胡氏瑜公始祖重归真实即可。这样通过注释的方式向后人表明,在我们这个年代,已经认识到旧谱上的疑问记载,这才是正确的考证或“通考”。我常说,旧谱有错,错不在我,知错不纠,则一错再错,白白浪费了宝贵的现代修谱机会。要做这样的修改变更,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谱学知识,而且还有勇气。当然还有个思想观念的协调问题,因为这也不是某个人、某个分支所能决定的。现在既然要修通谱,而且还是“中华”的、“世界”的,敢不敢去闯这个禁区,对任何编修主持者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以下文字我写了一下午加一个晚上,纯属个人陋见。不妥之处,还请您指正,切勿将南山归入大逆不道的胡氏子孙之列。如此,我才斗胆继续请教更多的疑问。为便于开展专题研讨,我特将胡氏宗亲网上,有关华林瑜公支系、胡令仪史料讨论的发帖资料,收集合并在一起,请卢先生打印出来转交给您(可能与上次的邮件内容有重复)。有些问题,不方便在电话上讨论,还望与您以文字方式交流,最好能公开发表在胡氏宗亲网上,让更多热爱胡氏文化的宗亲都能方便拜读。这个月我已满六十周岁,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希望今后能经常和你们在网上联系,向你们学习、请教有关问题。

                   谨祝
          夏安!
                                                      上海 胡南山 敬上
                                                        2013.06.05
[ 此贴被南山在2013-06-12 02:48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3-06-12
南山总版主的见解我赞同,但前进的路上阻障重重,需要足够的勇气和能力才能跨越,努力再努力……。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