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319阅读
  • 0回复

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东山镇朱边村始祖化受公的故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5-02-27
— 本帖被 admin 从 网内导游 移动到本区(2016-08-07) —
客从何处来(一)
      在这个鞭炮声此起彼伏的春节假期,我在家中收看中央台录制的节目《客从何处来》,主人公易中天跌宕起伏的家族故事,引起了我对历史的浓厚兴趣。看罢,不禁思考着,"我从哪里来?",带着心中的疑问翻开了家中的《胡氏族谱》,试图从简单文字的记载中,走进属于自己的历史。
     族谱记载,最早到南康朱边村立基的老祖先是胡化受。“化受,朝官长子,字乐天,明永乐(1403-1424)间自庐陵迁入康邑朱边,续置田业成家立基,生于明洪武(1368-1398)二年,殁于明正统(1436-1449)元年。配蔡氏,育山公之女,夫妻合葬朱边樟木岭,子二,通汉,通源。”短短的文字记载了化受公的一生,但却没有我想像中的那样详细,历史上的明洪武二年是公元1369年,在这一年,化受公出生在古时称为庐陵的吉安市,去世时间是明正统元年,也就是公元1436年,享年68岁。在科技生产力落后的古代,年逾花甲近古稀也算是高寿之人了!
      但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让年轻的胡化受 兄弟二人,从熟悉的故乡庐陵离开,搬迁到了一个对他们还很陌生的土地上?并毅然做出决定,在这块土地上置业,留与子孙繁衍生息?查阅历史记载,元末年间,连年的战乱,自然灾害频繁,民不聊生。大明朝建立后,为维护明王朝的统治,决定实施移民屯田的战略决策,一场大规模的历经数个朝代,近50余年历史的移民高潮就开始了。为了发展农业,首先要把战后流散的农民固着在土地上。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规定允许百姓垦荒田为己业,并免徭役和赋税三年。明初田赋仍沿袭两税法,有田赋,有丁赋,但它的丁赋也多以田产多少派征,与实际人口并无大的关系 。明初的国家的赋税也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农业生产的恢复.
       然而,仅仅是因为国家政策的引导,就能使年轻的胡化受兄弟离开熟悉的故土吗?首先,这可是一个“百善孝为先” 的时代呀!我把疑惑的目光,投向了化受的父亲朝官的记载上:"朝官,振令之子,邑庠生,生于元皇庆(1311-1320)八年,殁于明洪武二十六年。配尹氏,生于治元三年,殁于明洪武三十年,合葬吉安五里山,子二,化受,经叟。" 化受的父亲朝官,在那个时代,是个读书出身有功名的秀才。朝官夫妻都先后去世在明洪武1368-1398)年间,按化受母亲尹氏去世那年(公元1397)计算,化受公那年应该是28岁。他是在双亲去世后的永乐年间(1403-1424)搬迁到南安府南康县朱边村的。与其他因流失土地的人迁入康邑不同的是,在朱边村立基置业后,“入籍太二图十甲,房粮税俱此完納。”缴纳了房屋和粮食的税收后,正式加入南康户籍。
        让我从族谱枯燥的文字记载中,拨开历史的迷雾,脑中浮现出大胆的想象:明洪武二年,吉安府庐陵秀才胡朝官先后生得二子分别取名化受与化叟。化受兄弟在父母去世后,历经了洪武朝后建文帝的“靖难之役”,兄弟二人深感时局的动荡,在明永乐(1403-1424)年间,机缘使他们来到了南赣,地处赣、闽、粤、湘四省交界之地的南安、赣州两府,历经战争,瘟疫的磨难,且因剿匪,田地荒芜,原住居民逃跑者很多,整个人口呈下降趋势,据历史资料记载:明洪武24年(公元1391年),赣州府总人口统计为597571人,到明正德年间(公元1512年),赣州府总人口降至201994人,而在赣中今天的吉安一带人口密度大,历史记载称“肩摩袂接”,于是,朝廷下令奖垦,吸引南昌、吉安等府人口迁至南安赣州两府。由于当时利农政策导引。地旷人稀的南安与赣州两府,吸引周边因战乱流离失所的人民纷纷迁入垦荒开地,化受兄弟被这块充满朝气的热土所深深吸引,毅然决定举家搬迁到南安府所辖的南康县朱边村,开始了新的生活!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