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5402阅读
  • 21回复

宋朝初期两位胡旦公讨论专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1-07-01
先宗上柱国旦公传

宋有两胡旦一字周父渤海人少有俊才博学能文著汉春秋五代史将帅要略后以秘书监致仕居襄洲为时论所薄既殁子孙贫富柩民间何寥落若斯殆亦气数使然耳一字明远居德安紫岩泉后世犹慕之为胡氏者咸乐尊以为祖则生平之所行不言自芳矣盖积厚流光后裔必盛斯称名不爽弈世难忘公无同名者而名固不朽公有同名而名者尤不朽江右郡志有之公祖絃瑚广茶陵令父仁妣义门陈氏生公咸平间进士授浩曰朝奉郎行太常博士上骑都尉赐绯金鱼袋又授朝奉大夫行尚书兵部郎中直秘阁上柱国赐紫金鱼袋任贵洲防御使此与大明一统志符而前志老谱所载及故老流传又云公博学多才尚气节常言应举不状元仕宦不宰相虚生也及咸平六年状元及第累官兵部尚书转秘阁大学士时贤赞之有衫袖拂开苏易简笔尖触退赵昌言之句妣耿氏封正国夫人呜呼公固状元之学问宰相之经纶惜得之传闻而无由目见耳



中桥先生,您好!未经您允许,我将您的主帖改名为“宋朝初期两位胡旦公讨论专帖”,是否恰当?如不妥处请告知。这个话题的讨论很有意义,期望胡氏宗亲尤其是华林胡氏宗亲加以关注,踊跃参与讨论。讨论请在中桥先生主帖下进行,就不再开新帖了。南山 2011.07.07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7-08 12:2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1-07-02
一世城公---二世珰公---三世-令赟-----四世元志-----五世鄂公----六世旦公
五世鄂公 , 元志公四子 ,  行第十四 ,  宋赠奉直大夫 ,  留寓渤海 ,  娶朱氏 ,  生子三 ,,眆 , 煦 , 旦
六世旦公  ,   行廿七 ,  字 周父  , 少有俊才, 博学能文 , 补渤海弟子员 ,  太宗雍熙朝举进士第一,累官秘书少监 ,  致仕居襄州 ,  晥年犹喜读书 ,  既襄明令人朗诵书史隐几听之 ,  娶周氏 , 生子二 , 宗国  , 宗成 .
另一旦公世系
一世城公----二世瑜公-----三世令絃-----四世元仁------五世旦公
四世元仁 ,  讳 清 字 ,圣瑞 , 亦字 清宇 ,, 生于宋乾德[963年]   贡生 赠朝奉大夫 , 由父任就婚德安义门陈氏 ,  道经东佳都赀崖泉平地塘  , 爱其风物之美 , 遂置良田百顷 , 于其地而居焉 , 是为德安之祖也 ,娶义门陈肃公之女 , 生子一 , 仲旦  女一 适永泰源郑知裔 .
五世祖仲旦  ,  元仁公之子 ,   字 明远  ,榜名曰  , 旦  , 随父居德安敷阳地名东佳紫岩泉 , 少有逸才 尚气节 常言应举不状元 仕宦不宰相 虚生也 吕蒙正 有诗云  剔尽银灯梦不成 公戏曰 终生一瞌睡汉子  吕蒙正及第寄语公曰  瞌睡汉子巳登第矣 公答曰  仅让公一步  宋太平兴国庚辰果状元  官兵部尚书 直秘阁上柱国  寄寓渤海史称渤海人  著春秋五代史将略  有砚丈余镜其旁曰  春秋砚   娶耿氏生子四  克仁  克义  克礼  克智   咸平六年三月诰封正国夫人   又娶陈氏  公赐葬太湖镇背枣树林   今瑞昌南流坂田氏居里  尚有御迹茔墓存焉   里人犹称胡宰相之坟
以上两旦公是依椐华林老谱所载, 可湖北卷执行主编 将两旦编作一人 , 宗亲们这种作法叫做修谱不离谱吗, 我曾经高喊过为我们的先祖叫屈应该不应该 ,  我认为这种移花接木的方法不可取 ,  还有哪种招魂入墓的骗局不可行. ------致此  望华林胡氏后裔简评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11-07-05
华林根宗亲关于华林胡氏二个旦公确有其人,瑜公支五世旦公是江西德安、瑞昌、湖北黄梅、河南等地众多宗亲的直系祖宗,其中胡氏宗亲网的版主胡同(胡学谦)、宗亲胡喜全、宗亲华林根(胡中桥)就是五世旦公之后。璫公支六世旦公也是实际存在的,璫----令贇---誌----鄂---旦---宗国、宗成----德观----忠朝。
[ 此贴被胡位柏在2011-07-06 08:0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07-07
二个旦公合二为一,不知主编是出于什么原因?是技术处理?还是为了节省一点笔墨?或是另有苦衷?如果有一天旦公后裔续谱,不知怎样才能续上?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1-07-07
                                                                  “状元旦公”辩
    胡中桥先生在宗亲网上(网名华林根)发表文章指责我把“两个旦公”写成一个,玩“招魂入墓”的骗局。在此,来谈谈我的先祖“状元旦公”。
     我是状元旦公长子克仁公的卅六世孙,旦公卅七世孙。特别关注他的生平及事迹,深读宋史中的旦公传,以及二十年来对各种版本胡氏宗谱的刻苦研读,简述宋史如下:“公讳旦,字周父,滨州渤海人。少有隽才,博学能文辞,举进士第一……。”“有佣人翟颖者,旦尝与之善,因为改姓名马周,以为唐马周复出,上书诋时政,且自荐可为大臣,又举材任辅者十人,其辞颇壮。当时皆谓旦所为。马周坐流海岛,旦亦贬坊州团练副使。坐擅离所部,谒宋白于鄜州,既被劾,特释之。徙绛州,稍复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迁本曹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咸平初,移通州团练副使,徙徐州,以祠部员外郎分司西序京,又为保信军节度副使。久之,以司封员外郎通判襄州。封泰山,改祠部郎中,服母丧,既除,乃言,父卒时尝诏夺哀从事,请追行服三年。已而失明,以秘书省少监致仕,居襄州,再迁秘书监、卒。”“胡旦修汉春秋砚” “晚年黩货,干扰州县,持吏短长,为时论所薄,既死,子孙贫甚,寓柩民间。皇祐末,知襄州王田言于朝,得钱二十万以葬”。史书的记录,不难看出,为何写胡旦是滨州渤海人,再请大家看《中华胡姓通谱•湖北卷》596—600页中旦公事述,因为旦公之父元仁公与朝廷大臣徐铉、王钦若、王禹称等深交,且有姻亲关系,作为少年胡旦,长期寄寓滨州亲戚家。后来又因故坐贬滨州。史书记载胡旦是渤海人一点不虚也。而作为历史所记录下来的胡旦,决不是像中桥先生和一些家谱所载的那样有两个胡旦为朝廷状元。一是德安胡旦,为城公五世孙,谱载次房瑜公裔,另一是奉新胡旦,为城公六世孙,谱载长房珰公裔。不说别的,两人都为城公一家人,如果象中桥先生所说,两人都是状元进士,同时同朝同名在朝为官,那不轰动宋朝整个朝野及整个中华民族才怪呢。可为何连华林胡氏都不知道?甚至恐怕胡位柏宗亲是听中桥先生提出后才知晓吧!还有史上记述咸平初胡旦因故降为团练副使,而中桥先生所讲旦公为何在咸平才中进士呢?如果正如中桥先生所讲,那么华林大成谱,清亁隆版本为何没有记载鄂公三子旦公是状元?大成谱是这样写的:“旦鄂公三子,行二十七。娶氏,生子二:宗国、宗成。”如果这个旦是进士或状元,怎么如此简单记述,怎样连华林的七十二进士没有名份,谁听说过宋太宗时期有两个同名同姓同时同朝为官,侍同一君的胡旦?想是没有这样的事,况且同名同姓同时多的是,如大儒胡安国,现在全国各家的谱都指大儒胡安国,那么按中桥的逻辑来说,宋朝大儒胡安国就有好几个?如果有是讹误,华林谱载十几岁一代人,几岁一代多的是,你叫什么屈?请我们大家多多分析,深入研讨,我是否象中桥先生所说的“招魂入墓”。中桥先生何人?我之朋友也,只不过与我有点意见分歧而己,你不能在祖宗面前搬弄是非,用不着在网站上发文诋毁!请宗亲们明鉴!
3
0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1-07-07
两个旦公都是真的,这我深信不疑。但状元旦公可能只有一个,同族人常把一个的事说到另一人的身上去,时光流逝后,这种事情也可能在某谱局出现。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11-07-07
        我对家谱的认定从来不是想当然  ,  一直是实事说道理 ,  其实事就是我们的祖先留下的历史史料 ,  家谱  ,  我又不懂未卜先知 ,没有刘伯温的上知五百年,  下祘五百年, 在我所看到的众多华林老谱的记载华林珰公支下的五世孙胡旦是进士不是状元, 也并不是我无中生有的 , 至于家潽中有些不对的也是受时代的局限造就 , 并不是家谱所有都是错的 , 状元旦公只有一个就是华林瑜公支下四世孙 ,  两旦公的简历写的也很清楚 ,  胡家刚先生  另名胡光宇   说我在祖宗面前搬弄是非作为湖北省谙执行主编说这话言之羞也 , 当今社会是言论自由 ,这点法律常识都不懂,  何况我又没有说你见不得人的事情,   我作为胡姓的一份子 ,  以胡氏宗亲网作为平台 ,  研究本直系先祖的源流世系又有何等之错  ,  说我用不着在网上发文抵毀 , 这纯属一派胡言 ,  作为朋友就要把你的立场 观点强加于我 ,
,  正因为我在网上发表言论 , 也就是你说的让广大胡氏宗亲明鉴 , 我是用实事说道理进行世系研讨 ,  并没有把我个人的观点强加他人要以我为中心 ,-----  就此搁笔 ,

只看该作者 7 发表于: 2011-07-08
关于胡旦
《宋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一儒林二○  胡旦
http://www.read126.cn/194c6894-51d5-4df3-a4bc-fa1282139f82!565348ac-b6b9-4230-bba8-e5c64d12c34b.html

        胡旦字周父,滨州渤海人。少有隽才,博学能文辞。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升州。时江南初平,汰李氏时所度僧,十减六七。旦曰:「彼无田庐可归,将聚而为盗。」悉黥为兵。迁左拾遗、直史馆,数上书言时政利病。出为淮南东路转运副使、知海州。逾年,召归。

  先是,卢多逊贬,赵普罢相。其夏,河决韩村,寻复塞。旦献《河平颂》曰:「天祚我宋,以君兆民。配天成休,惟尧与邻。粤有大水,昏垫下人。非曰圣作,孰究孰度。蔽贤者退,壅泽者罪。我防大患,河岂云败。逆逊远投,奸普屏外。圣道如堤,崇崇海内。帝曰守文,是塞是亲。调尔卫兵,程是烝民。民以尽力,臣以勤职。役云其终,河以之塞。唐尧怀山,实警神德。汉武宣防,实彰令式。我塞长河,融流惠泽。明明圣功,万代成则。」太宗览颂有「逆逊、奸普」之语,召宰相谓曰:「胡旦献颂,词意悖戾。朕自擢于甲科,历试外任,所至无善状。知海州日为部下所讼,犹已具,适会大赦,朕录其材而舍其过,尚令在近列,又领史职,乃敢恣胸臆狂躁如此,其亟逐之!」即贬殿中丞、商州团练副使。

  上《平燕议》曰:

  今幽州在北门之外,东封非国家所急,愿移其资以事北伐。且天时、地利、人事皆有可伐之意。岁之所临,其地受福。今年春末至来年,岁在宋分,今年初秋至六年,镇在燕分。从今年为备,至来春兴师。北兵之遇春夏,则毡裘、皮履、羊弓、塞马不为用,而中原士卒素不能寒,往北逢暄,筋力勇健。以勇健之士驱不用之敌,承福庆之时讨灾殃之城,成功立事,在于此矣。

  长淮以北,太行以东,河水罢灾,土地甚沃。因其丰实,取其谷帛,减价以折纳,见钱以贵籴,官府多积,兵役无虞,用兵丰财,可济大事。

  太原克复以来,于今七载,兵甲甚利,士卒甚雄,夜寝晨兴,寒裘饥粟。若以促装之赐,发军而用之,恩赏之赀,成功而赉之,可以齐心平敌,恢拓旧境。

  幽州平土而负敌,为势必择四人,分之方面,以刚断勇毅者主之,选和平恭慎者一人部之。幽州之北,皆是山谷,通人马者不过十处,领将士者亦择十人,同行则共议兵机,分出则各司军事,寇来则同战以驱逐,寇归则画疆以扞蔽。苟塞断山路,余寇在燕与大军相持,则迁延其时以度春夏,寇不能热,有退无前。使士之刚勇才力者各为一将,多则分部扞敌攻城,两尽其力。定其军名,实其军数。我寡彼多则力不胜,我实彼虚则胜有余。力均则较其地形,地均则争其谋略,分明勇怯,各致其用。

  以茶盐香药之价十分减二,从新者先卖于边城要路、军马屯所。以刍粟钱帛之价十分增二,纳货以出券者诣本场以交货,得货者缘逐路以纳税。出往来四方之饶,为两地费用之耗,自然商得其利,则买之于人,人得其资,则勤之于穑。故必民效兼倍之力,国贮九年之积,科拨不假于度支,转般何劳于漕挽。刍粟之给,攻具之用,委输发运,以为后继。

  今将用二十万之众,役三十州之民,愿陛下明降日月之信,先示雨露之泽。民知信赏则悦而忘死,士得仰给则死而力战。如此则逆垒不足下,猾寇不足殄也。

  起为左补阙,复直史馆。迁修撰,预修国史,以尚书户部员外郎知制诰,迁司封员外郎。

  有佣书人翟颖者,旦尝与之善,因为改姓名马周,以为唐马周复出,上书诋时政,且自荐可为大臣。又举材任辅者十人,其辞颇壮。当时皆谓旦所为。马周坐流海岛,旦亦贬坊州团练副使。坐擅离所部谒宋白于鄜州,既被劾,特释之。徙绛州。稍复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迁本曹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

  素善中官王继恩,为继恩草制辞过美。继恩败,真宗闻而恶之,贬安远军行军司马,又削籍流浔州。咸平初,移通州团练副使,徙徐州,以祠部员外郎分司西京,又为保信军节度副使。久之,以司封员外郎通判襄州。封泰山,改祠部郎中,服母丧,既除,乃言父卒时尝诏夺哀从事,请追行服三年。已而失明,以秘书省少监致仕,居襄州。再迁秘书监,卒。

  旦喜读书,既丧明,犹令人诵经史,隐几听之不少辍。著《汉春秋》、《五代史略》、《将帅要略》、《演圣通论》、《唐乘》、《家传》三百余卷。斫大砚,方五六尺,刻而瘗之,曰「胡旦修《汉春秋》砚。」晚尤黩货,干扰州县,持吏短长,为时论所薄。既死,子孙贫甚,寓柩民间。皇祐末,知襄州王田为言于朝,得钱二十万以葬。


兵部尚书胡旦 撰文/胡循展

http://epaper.jjxw.cn/cjzk/html/2010-06/18/content_70504.htm

  胡旦,江州府德安县(今德安县爱民乡崖泉桂村)人。一说山东渤海人。宋太平兴国三年中状元,后授兵部尚书。

  胡旦,字明远。据《胡氏宗谱》记载,胡旦为榜名,谱名胡仲旦,乃唐末侍御史胡诚五世孙。五代后周世宗年间(约955-957)生于江州府德安县东佳都紫崖尔平地塘胡村(今德安爱民乡崖泉桂村)。父胡元仁,因唐末大乱,朝廷更替频繁,不愿为官,母乃义门陈村陈肃之女。祖父胡令絃于南唐中兴元年(958)任湖广衡州茶陵县令(令絃公乃华林胡氏瑜公支系德安胡氏始迁祖)。胡旦娶妻耿氏,封正国夫人,生子四,克仁、克义、克礼、克智。长子克仁任云南按察使,次子克义在京为官任国子监祭酒,三子克礼任宁国府通判,四子克智国学生,因爱好钻研地理学不愿出仕为官,云游四方。据湖北黄石《胡氏宗谱》记载,明朝开国功臣胡大海乃克智公后裔也。

  胡旦少有俊才,尚节气,常曰:“应举不状元,仕宦不宰相,虚生也”。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戊寅科果中状元。据《宋史》新进士授官记载,胡旦及第后,初授将作丞,后授昇州通判,再迁海州知府,明州知府,累迁直史馆秘书监。宋真宋咸平六年(1003)敕封朝奉郎行太常博士,再赐金紫光禄大夫授兵部尚书(据《胡氏宗谱》记载)。由于胡旦性情刚毅,刚正不阿,常上书直言朝政利弊,触怒天威,而遭两谪两起。

  胡旦自幼喜读书,从不虚度光阴,他博学多才,能文善辞,晚年闭门闲居,先后著书300余卷,如《汉春秋》、《五代史略》、《将帅要略》、《唐乘》等著作,今多遗佚。曾撰德安《义门记》,见于《庐山志》、《德安县志》,撰《陈氏义门碑记》见于《义门风韵》。他书房有砚尺余,砚旁铭有“春秋砚”。后因眼疾失明,不能看书,他却令人诵读经史。有的著作是在他失明后才完成的,此时他只能口述,别人代书。他如此酷爱学习、认真求学的精神是我们后世子孙永远学习的楷模。

  胡旦一生为官清廉,老来家境贫寒,卒后皇上念他一生有功,赐银500两归葬故里。运回江西后,葬于瑞昌县南流坂枣树林田氏屋后,里人称宰相坟是也,享年80。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7-08 11:47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8 发表于: 2011-07-08
胡旦的《义门记》及有关同名问题----胡喜全
胡旦的《义门记》及有关同名问题----胡喜全
原载:胡氏宗亲网论坛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7990

义 门 记

胡  旦

按《陈氏家谱》:陈宜都王叔明之后五世孙兼,唐元宗时举进士,为右补阙。生京,进士及第,官给事,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无子,以从子褒为嗣。官至盐官令。生瓘,为高安县丞。其孙伯宣,隐居庐山,注司马迁《史记》行于世,诏征不起,就拜著作郎。孙旺徙居德安县太平乡常乐里,自是而家益昌,族益盛矣。仲子崇以治家之道必从孝道始,乃撰家法,垂示将来。至衮为江州参军。太平兴国七年,张齐贤为江州转运,奏言“陈氏积世义门,全家孝行,在李煜时尚蒙蠲免,今归圣朝,岂合征收,宜免本户沿征杂配,庶彰德化”。诏可。淳化初,殿中丞康戬理江州事,又奏“陈氏一宗千口,近年乏食,饥贫难济,请每年春首贷米二千斛以赡之,俟丰年还官”。从之。至道中,陈氏上《家法》一篇,送史馆缮写。开宝之末,计口四百四十。咸平三年增至千四百七十八口。青,显祖也。伉,二世长也。崇,三世长也。让,四世长也。衮,五次长也。昉,六次长也。鸿,七次长也。达,八次长也。兢,九次长也。肱,十次长也。龙,十一次长也。旭,十二次长也。《春秋传》曰:“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与之京。”自旺至青五世矣,衮八世矣。衮昉皆兄弟也,共为一世。衮立义门,昉主家事三十五年最盛。由鸿以下,又昆弟也。若崇为长史,勋为蒲圻令,致为德安令,礼为吉王府司马,众为司事参军,昉试奉礼郎,恭为洪州掌书记,密知武阳县事,赏为渭州军士推官,皆衣冠之荣、文学之英者也。斯乃五世而昌,八世而大,非独田完之在齐比矣。大兵之讨江州也,陈氏昆弟七人在围中。及城破,军民杀伤殆尽,七人异处同归,一无所伤,义感也。至道以来,仍岁饥旱,陈氏举宗啜粥,杂以藻菜,怡然相存,义之至也。丁酉岁夏,予以尚书兵部郎掌制诰,持史笔,坐命词不当,连贬岭表,己亥会赦东归。辛丑春过浔阳,登庐阜,因访名家,得诣陈氏。览世谱,阅家法,询事实,具知其状,因为之记。咸平五年壬寅,中书舍人胡旦撰。

录自民国吴宗慈撰《庐山志》


昨天中午,有陈姓友人来电,要我将胡旦的<义门记>发给他参考,因但心邮件有失,所以又发到这里,他随时可以来这里看。从文中可推断,此为渤海胡旦,而非德安的胡旦。从宋初两胡旦常被族人张冠李戴想到,我们在考证上古世系时,要考虑到同名同姓的可能性,不要见了同名的,就认定是同一个人。因同名同姓在历史上是常有的事,如:

明洪武四年, 浙江诸暨的胡澄荣登第三甲第72名进士,
明永乐二年, 江西奉新的胡澄荣登第三甲第59名进士
明宣德五年, 江西乐安的胡澄荣登第三甲第37名进士
明天顺四年, 山东堂邑的胡澄荣登第三甲第57名进士
明万历二十年,直隶武进的胡澄荣登第三甲第62名进士
清康熙九年, 江西进贤的胡澄荣登第三甲第238名进士.

再如:
明永乐十年,  江西新喻的胡琏荣登第三甲第 24名进士
明永乐十六年,浙江嘉善的胡琏荣登第三甲第133名进士
明天顺元年,  直隶元城的胡琏荣登第三甲第 53名进士
明弘治十八年,直隶沐阳的胡琏荣登第二甲第  7名进士
明正德六年,  江西新喻的胡琏荣登第二甲第 61名进士
明崇祯元年,  江西余干的胡琏荣登第二甲第 15名进士
明崇祯十三年,浙江德清的胡琏荣登第三甲第 47名进士
等等,

历史上这类同名同姓的人多的是.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还常常自以为是,就容易犯错误,甚至是闹笑话.例如要是有人见了胡开文墨,联想到明崇祯元年戊辰科第三甲第104名进士,是直隶华亭的胡开文,就以为胡开文墨的创始人是明代的进士,那就大错特错了.

胡喜全 发表于:2008-10-22 12:4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9 发表于: 2011-07-08
我又把帖名改了一下,为“宋朝初期两位胡旦公讨论专帖”,可能更加贴切,因为:

我发现,宋朝科举历史上共有三位同名进士“胡旦”,请见下表:

NS-0002 胡旦 字周父 滨州渤海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戊寅科 胡旦榜

NS-0152 胡旦  明州象山 宋徽宗大观三年(1109)己丑科 贾安宅榜

NS-0332 胡旦 字子周 台州黄岩 宋宁宗嘉定七年(1214)甲戌科 袁甫榜

三胡旦的年代各相距100多年,可以肯定为同名同姓,不是同一个人。

本帖所讨论的主要内容为:

一,NS-0002 胡旦(字周父 滨州渤海 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戊寅科 胡旦榜)与江西德安华林胡氏瑜公支的五世祖胡旦是不是同一个人。

二,华林胡氏珰公、瑜公支是否各有一位胡旦,为何湖北谱要将其合二为一?

不知道我的理解、归纳是否正确,欢迎感兴趣的宗亲继续跟帖讨论。

南山 2011.07.08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7-08 12:48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