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98951阅读
  • 205回复

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专帖   更新:禀告先祖  顺告宗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00 发表于: 2017-01-27
丁酉新春禀告列祖列宗
给海内外的族人和普天下的胡氏宗亲拜年。
致以新春祝福——健康、快乐、平安、吉祥!

禀告列祖列宗,顺告族人
宗亲:

2015年出版的《慈溪市志》为我家族史一锤定音!
2016年出版的《溪上人物》为曾被错接的我家族史正本清源!



只看该作者 101 发表于: 2017-04-06
丁酉清明节后说“清明节”
丁酉清明节后说“清明节”

我呀,就是糊里糊涂地活到了古稀的年纪。回想起来,小时候读书时对于学习是不糊涂的,长大了就职后对于工作也是不糊涂的,对于学业、职业之外的一切的事情都是糊里糊涂的,就这么活了几十年。
要是问问自己,清明节是什么节?
我记得小时候好像听说过该是祭祖的,清明节是源于寒食节……。可是作为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少年,每年清明节就是由老师带着去王孝和、史霄文烈士的墓前(王孝和是语文课文里的人物,史霄文是我们的校友),跟着老师一起念诵——“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烈士的鲜血染红的”。老师教育我们,要感谢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让我们过上新社会的幸福生活。我心里想的,还有呢——要谢谢革命先烈让我这一天可以从教室里解放出来,仪式之后就可以蹦蹦跳跳地在绿树成荫的烈士陵园里玩了。那时的社会教育,让我觉得清明节就是这么一件事,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了。我隐隐约约地觉得家族、祖先,是不能多说的,或许还是糊糊涂涂一点,不问、不知为好。
中国的大门敞开后,我长期往返于海内外的大学从事科研工作,一直铭记我是父母和老师们教育出来的、是中国培养出来的学者。海外学者们关注我,想知道我的成长背景,也问及家族背景,我只是简简单单地说是个“读书人家”吧。其实,那时的我是不知道家族和先祖的真实的情况的。走出了国门后,家族的观念好像就越来越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强烈的民族意识。
或许,我对于家族、先祖的不关心激怒了哪位神灵,四年前我被卷进了家族史的研究。那时我好像觉得是上苍在惩罚我,让这个严重偏科的理工女的人生最后一课是补习我最不喜欢的语文、历史课。
2013年春天,偶然看到一个消息,我意识到我们的家族史、先祖好像是要被错接了。在2013年的中国,我可以对学业、职业之外的事情不再糊涂了。于是,自封“观海卫木兰”,禀报家父、联系族人,在父兄指导下开始了家族史的研究。虽然找不到家谱,在家乡的乡亲和全国胡氏宗亲的支持下,找到清朝光绪《慈溪县志》所记载的名人胡衡及其孙子胡承宣举人的四条信息,与族内口传资料以及当代的教育志相联系对照。2014年2月考证得出,清朝光绪《慈溪县志》所记载的胡衡为三官殿支派的始祖,胡衡的十五世祖为六百多年前明朝嘉靖《观海卫志》所记载的观海卫建卫时的后所千户胡得玉——我家族的始迁祖。
2014年春天,我们把信息传递到家乡政府,得到了来自政府部门的特别重视、关心和支持。当时《慈溪市志》的终审稿已经印刷,政府有关部门为我们这一个家族的资料收集,特别开启一个月的绿色通道……从那时起,海内外族人都知道了,慈溪政府在关心我们家族的历史、先贤,再也不必担心被错接、被错写、被遗忘了。
2015年出版的《慈溪市志》为我家族史一锤定音
2016年出版的《溪上人物》为曾被错接的我家族史正本清源
这四年来,我是作为“观海卫木兰”活着的,不仅从明清两朝的地方志、现代地方志和其他史料里陆续找到不少家族史和先贤的资料,对于一些已被错写的资料予以更正的说明。我开始关心了观海卫的历史,明白了观海卫在明朝卫所制度研究中的特殊的地位。我家族的历史,是六百多年前明朝观海卫建卫时军户家族史的一页;二百多年清朝先祖率先把胡氏尚义堂经塾改办的新式小学安定学堂,是慈溪、浙江教育史里的一页;民国和当今走出的不少学者,也已经被载入其他各类史册。目前,有些资料还没有被整理出来,有些资料还在继续被发现中……
这四年里,不断从史料里挖掘资料、从父亲和联系上的父兄辈族人那里收集资料的同时,我知晓了许多关于家族、先祖的事情,同时我也渐渐地明白了我的成长的家族背景。
昨天是清明节,全国人民热热闹闹,扫墓的、祭祖的、踏青的、旅游的…….。
清明节倒底是个什么节?书呆子是该好好研究一下,即使写个博客也不能糊里糊涂地瞎写。
通过网络查到了: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发公文批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8项,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共十大类,清明节和春节等是列入 “民俗”这一类的。(详细内容,点击链接可以看到)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站
2007年12月国务院把清明节定为法定节假日,自2008年起清明节开始放假。
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烈士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中国烈士纪念日。决定中指出“近代以来,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为了国家繁荣富强,无数的英雄献出了生命,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烈士的精神永垂不朽。”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站
2014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的通知》(详细内容,点击以下链接可以看到)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站
2006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2006)19号文件将清明节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俗之一,在我看来,是为清明节一锤定音
2014年中国的党、政、军的办公厅下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9月30日设立为中国烈士纪念日的决定,在我看来,是为清明节彻底地正本清源
现在,我算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政府以法律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中国烈士纪念日
清明节,就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纪念先祖的民俗。
从“清明”两字,突然联想起来——

纪念先祖,重要的是该把先祖的事情弄得清楚楚、明白白吧。


只看该作者 102 发表于: 2017-04-08
寻找爷爷的身影
寻找爷爷的身影

   我的爷爷胡哲舜(1890-1939),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胡家三房承本公(后改名为承宣)的长子浚元公的三子。192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在故乡的观海卫锦堂学校等多个学校任教,后在宁波、杭州等地的中学任教。我知道,在那些学校的现存的资料里是很难找到爷爷的脚印了。
   爷爷是出生、成长在三官殿胡家的老屋,在那里结婚成家、养儿育女。即使爷爷去北京大学读书,还是毕业后回家乡先后在观海卫、宁波、杭州多个学校任教,最后转到上海工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奶奶和大多数家人是住在胡家的老屋,老屋里是有爷爷和奶奶的脚印的。
   我只是在2014年1月的雨天,我回过一次三官殿老屋。独自在老屋的院内和院外凝望着原来属于三房的那一片房子,联想童年时的父亲在树下观察蚂蚁的习性、在房内依偎在奶奶身边聆听家族轶事;少年时的父亲带领族内弟妹扮演“教书先生”的游戏时,是不是有穿着长衫的真的教书先生跨进大门,那该是我的爷爷的身影吧。大院里是有过爷爷、奶奶的身影,也有他们留下的脚印。可是半个多世纪的时空相隔,爷爷奶奶已经不能回答我对于家族史的疑问,我只有回到上海跟着父亲、联合族人一起来解开家史之谜。我一个人在大院内外一边拍照一遍来回踱步近两个小时,我相信自己一定踩踏了爷爷奶奶和先祖的脚印,相信会传递给我继续走木兰从军之路的力量,按现在的话说——“充电”。当我最后以坚定的脚步迈出大门时,给自己立下了一个军令状——不把家史弄清,绝不还家。

   爷爷去世时父亲才十六岁,我是出生在上海的父亲和母亲所建立的小家庭里,从小所知晓的爷爷,就是挂在墙上的画像。那是停留在四十多岁的照片里的爷爷微笑的容貌,是那么英俊、慈祥,这就是我记得的爷爷的身影。父亲告诉我们,爷爷毕业于北京大学的,是个教师。当然,还有一些当时我没有完全理解、不敢说出来而埋在心里的故事,如今回想起来,我的一生中有两个重大的选择时,是受到了爷爷的影响。
   以后随时代的变迁,记不得什么时候起爷爷的画像不再在墙上了。现在才知道,是被爸爸悄悄地收藏起来了,那时有些宝贵的史料只能自己销毁或收藏起来,或许可以躲过劫难。1968年我大学毕业离开上海是到军垦农场接受再教育,当时有自知之明的话,文字类就是只带一套毛泽东选集和一本毛主席语录。我没有带走父母的相片,更不可能带走其他的家族和先祖的记忆。我们在军垦农场种地的同时接受接受解放军的“再教育”,利用农闲进行“清理阶级队伍”的前后几个月,全体学生的来往信件都是要接受检查的,也让我们“自觉地”在解放军的观看下打开自己的所有行李,交出“不利于接受再教育”的物件,以向伟大领袖献忠心。从那些书信和日记里挑出一些词句,很容易可以上纲上线;一些有一定家族背景的同学,就成为军垦农场的阶级斗争的对象……只有在这样年代过来的人们才理解,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都被扭曲、国家主席也被打倒了的时候,小小老百姓哪里可有家史和先祖而言?

   1976年1月,还是很冷的寒冬,我回上海来过一次,父亲慎重地给我一张照片并小心翼翼地叮嘱——“你们一人一张,自己藏好”。为什么妹妹会回观海卫、为什么拍照片,为什么要给我这张照片,我已经记不清了。




   回想起来,那时的父亲是要作阑尾切除手术,我觉得好像父亲的神态有点像要给我们最后嘱托那样地慎重。(说明一下,父亲至今一直很健康,这个阑尾切除手术就是他这辈子所接受的最大的一个手术了。)或许我是在远离上海一千多公里的内地小山沟里工作,回上海一次不容易,来了一次也不知以后什么时候能再见。所以,一张小小的照片,仅仅十个字的家乡话的叮嘱,在我的心里却是那么重。四十一年来,一直藏在我随手就可以取出来的身边,即使在海外的研究室里。现在我的电脑里已经有了爷爷的那张微笑的遗像,也有了近年修缮过的爷爷奶奶的墓的许多张彩照。我只把四十一年的老照片放在电脑边,看到照片我就会想起爷爷的遗像,也会想起幼年时对奶奶的记忆,我觉得照片里是有我爷爷奶奶的身影。
   这四年的木兰替父从军,是在父亲指导下进行的。现年九十四周岁的父亲思维清晰,可是腰痛不能用电脑上网,我是父亲和家族的“耳朵和“眼睛”。父亲回忆提供的关于家族的宝贵资料,许多是由爷爷、奶奶传承下来的。我也从父亲那里更多地了解了我的爷爷、奶奶。
   这四年中,不仅了解了家族的历史和先祖,近代先贤们的经历。我还更多地了解了我的父亲,从父亲身上看到了爷爷、奶奶的身影,我看到了爷爷、奶奶对于父亲直接的教育和影响,这些教育间接地影响了我这一生。
   这四年来我知道了,爷爷、奶奶的身影不仅在这张照片里,还在家族史里,还在父亲的身上……

   丁酉清明节,再次面对着这张照片,告慰爷爷奶奶:
   我认真阅读了政府的公文,庆幸政府把清明节作为一个传承两千多年的纪念先祖的民俗确定下来了。我们再也不用把家史和先祖藏起来,自己再也不必躲起来,应该为保护自己的家史和先祖勇敢地站出来。尽我所能,搜寻可靠真实的史料、抢救家族回忆资料,把被扭曲的家史更正过来、把被销毁的空缺垫补起来,。
   在慈溪政府的关心下,如今我家的家族史已经正本清源了
   可是,还有许多的事要做下去,你们的长孙女会继续努力“倒翻字纸篓”,做好父亲和家族的“耳朵”和“眼睛”,协助父亲健全家族资料。
   我如此认真、努力,就是为了能让在天国的爷爷高兴,为了对得起奶奶生前常对我说的那句话——“绍华,乖!”




只看该作者 103 发表于: 2017-04-08
载 :《慈溪史志》不忘初心再出发

   2008年第4《慈溪史志》刊登的《从百户到大将总兵官——明代抗倭名将胡守仁》之后,我家族的老屋一度被认为是胡守仁的故居。各大报纸媒体纷纷转载,现在在网上还可以看到这类文字和照片。于是,我家族史受到地方政府、家乡人民和国内的多方关注和重视。之后,还有多篇关于我家族先贤的文章刊登在《慈溪史志》。
   这些年来,通过胡氏宗亲网得到全国的宗亲们的热情的关心和有力的支持,我家族史的一个个疑团渐渐被破解,终于尘埃落定。
   2016年10月出版的《溪上人物》《溪上轶事》对于《慈溪史志》里,对于我家族的一些问题重新审视,并作了修改,我观海卫胡氏的家族史得以正本清源。
   《慈溪史志》客观地记载了近年我家族史研究的重要转化的过程,特此转发以下文章。
   祝愿《慈溪史志》为传承历史、弘扬文化做出更大贡献。

十年耕耘 硕果满枝
《慈溪史志》不忘初心再出发

资料来源:2017年3月15日 《慈溪日报》  记者 陆燕青

存史、资政、育人。十年来,《慈溪史志》不忘初心、精耕细作,将一份土生土长的地方刊物打造成为全国地方史志刊物中的典范。2016年12月8日,《慈溪史志》创刊十周年座谈会暨《溪上人物》《溪上轶事》首发式举行。会议回顾了《慈溪史志》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优秀成绩,总结了多年积累的办刊经验,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构建蓝图。我市30多位史志方面的专家、作者应邀出席会议并作交流。
十年磨一剑
《慈溪史志》的,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慈溪党史,二是指慈溪历史;而也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慈溪市志,二是指慈溪历代方志(包括专业志)。2006年12月,《慈溪史志》创刊,一方面,配合全市地方志编纂和党史研究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作为广大史志工作者的交流平台及时发布重要文件与信息,探讨史志工作业务,推出学术论文,选刊珍贵文献。据统计,截至2016年9月,《慈溪史志》已出版40期,每期印数2000册。每季一期,每期88页,约9万字,共发表各类文章近1200篇,约360万字,另出版合订本10册。开设有党史专题、抗战调查、方志史话、史海钩沉等20多个栏目,其中常设栏目约10个。
自创刊以来,《慈溪史志》始终坚持指导性、学术性和时效性三大原则,严把质量关,抓好史实关,日复一日地精心打磨,终于从全国同类刊物中脱颖而出,以独树一帜的风格成为各地基层史志刊物的模板。在内容上,《慈溪史志》着重突出地方特色,挖掘地方史志文化,根据本市地方志工作和党史工作的进程,统筹安排;在稿源上,内外兼攻,博采众长。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积极写稿的同时,主动向市内外专家学者约稿。此外,转载了陈桥驿、来新夏以及美国学者沈宁、日本学者森田明等撰写的与慈溪有关的研究文章;在装帧、版式、配图上精心设计,力求精致美观,简洁清朗。封面内容,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同时,《慈溪史志》在挖掘和保存慈溪文献上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如开辟院士风采专栏介绍慈溪籍两院院士生平,设人物春秋史海钩沉专栏评价慈溪历代人物以及历史事件和文化遗存,在姓氏谱牒栏目独家公布慈溪大姓望族源流及宗谱秘籍,通过书评书讯栏目发布有关慈溪历史文化的新书讯息。
备受赞誉的慈溪版式
考据严谨、版式典雅的《慈溪史志》得到了省内外同仁的广泛认同,更受到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的肯定,曾作为全国唯一一家县级史志刊物应邀参加了2008年在丽江召开的全国地方志期刊工作座谈会。据不完全统计,已有50多家史志内刊和10多家其他类期刊进行仿效,《慈溪史志》的特有版式被誉为慈溪版式
据悉,《慈溪史志》发表的许多文章被上级报刊录用或获奖。如胡岳鹏的《浅析慈溪民营企业在县域工业经济中的坐标》和周乃复的《试析慈溪辉煌三十年的文化支撑》分别获得宁波市纪念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宁波的实践研讨会征文三等奖和特别荣誉奖,王孙荣的《慈溪的慈孝文化述略及其现代意义》在宁波市党史系统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征文中荣获优秀奖,岑华潮的《王安石治鄞方略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在《浙江方志》2007年第2期发表,童银舫的《浙东姚北地区孙氏家谱考》《姚北乌山胡氏家谱考录》《年鉴卷号献疑》分别发表在《浙江方志》2008年第3期、2009年第3期和2013年第4期。刊物连载的胡洪军校注的文献辑存系列以及童银舫撰写的慈溪宗谱知见录,分别结集成《溪上文钞》和《慈溪家谱》两书,2013年8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
《慈溪史志》也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常有省内外读者来信来电索取。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潘颂德来信说,刊物办得有声有色,有板有眼,可喜可贺,上海画家应金阳来信说,此刊从栏目编排、选题及版式都比较好,宁波市委党校教授乐承耀认为《慈溪史志》体现学术性、指导性、史料性和时效性。当日,参加座谈的作者各抒己见。市作协副主席、上林书社常务副社长胡遐说,《慈溪史志》上有很多精彩的文章让她一口气读完。它作为一份地方性文史杂志,清新素雅又温情脉脉,古朴典雅又不失专业性,让她受益匪浅。《罗氏宗谱》编辑罗映堂说,《慈溪史志》是他的良师益友,也是他爱不释手的工具书。他在编写《罗氏宗谱》时,将《慈溪史志》翻看了很多遍,从中学到了修谱知识,查找到很多重要资料,为编写《罗氏宗谱》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周乃复、阮万国、胡迪军、林峰、任永江等作者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见证历史文化传承
为纪念创刊十周年,2016年10月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溪上人物》《溪上轶事》同时首发。两书所选文章均来自《慈溪史志》。《溪上人物》着重选编慈溪市现境人物,除慈溪籍院士外,不收在世人物。按照人物的出生年份为序编排,从唐初名臣虞世南到九叶诗人袁可嘉,从躬行君子孙介到多次给家乡捐书的国医大师裘沛然……展现了在慈溪历史长河中涌现的前辈先人与同胞乡贤。《溪上轶事》大致以事件的发生年代为序,分成古代、现代及其他类别,方便读者分类查阅。《先秦时期慈溪史事钩沉》《浒山陈氏六百年》《慈谿与慈溪》等文章考据严谨,用生动有趣的笔法娓娓讲述慈溪的历史故事,呈现了本土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实际上,《慈溪史志》并不仅仅是一份散发文化气息的地方文史刊物,还是对地方历史文化发展脉络的见证与梳理,是地方文明的延续与发展。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知名学者郑祖安历来重视地方史志文化的修撰,他说,它们一旦成为著述,印成铅字文本,就会流传于世,那就是难以磨灭了。优秀的和实在之作,随着岁月的积淀和验证,会越来越显出其厚重和特别的光彩,从而可以永久地留存,能供后来者不断地借鉴运用。正是这份责任与担当,铸就了每个史志人的精气神。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客观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心,才有了《慈溪史志》的成功。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慈溪市志》主编龚建长是《慈溪史志》创刊的见证人之一,他说,《慈溪史志》取得的成绩要感谢作者的大力支持和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慈溪史志》有两个定位,一是工作通讯,二是文史阵地。既要做好史志相关的工作,也要在追求可读性的同时坚持真实性原则。他祝愿《慈溪史志》越办越好。市志办主任陆华祥说,面对当下的新形势、新格局,倍感责任重大。今后将加快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兴办新兴媒体,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力争把《慈溪史志》做成一份政治坚定、文化品位高尚、研究成果明显、慈溪特色突出、广大读者喜欢的杂志,坚持开门办刊、质量第一、实施人才为主的战略。作为《慈溪史志》的执行主编,童银舫已默默坚守了整整十年的冷板凳。这么多年,童银舫担任着守门员的角色,对每一篇稿件严格把关,确保入编文章的含金量。他深信,只要坚持,就有收获。多年从事慈溪地方文化研究的他也成为一名多产作者,已编写出版学术著作、文学作品共20余种。今后,他仍将一如既往地默默耕耘。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璀璨文明,有着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铿锵岁月。地方历史文化的发展支流汇聚成中华民族的文化长河,推动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程。每一位史志人都应该肩负起传承历史、弘扬文化的时代使命,不忘初心再出发,为地方文化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只看该作者 104 发表于: 2017-04-14
寻找爷爷的脚印
寻找爷爷的脚印
   网上看到一篇博文《锦堂学校(国保)--慈溪市观海卫》,截下部分文字和几张照片。
   哪个教室里的讲台上有过我爷爷授课时的身影?照片里能否找到我爷爷的脚印?
   爷爷胡哲舜,浙江慈溪观海卫人,192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在该校任教……

以下文字和照片来自:宁波古城古镇古村落的博客


   吴锦堂(1855~1926年),名作镆,宁波市慈溪东山头乡西房村人(现东山头村),少时随父耕作,后东渡日本,经商致富后,没有在家乡为自己修建豪宅,只建造了占地300多平方米的普通院落,却先后捐银数十万两,赎湖田、筑漾塘、修二湖、浚四浦、造桥、铺路、建闸,并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在家乡独资创建规模宏大的锦堂学校(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蔡元培先生称吴锦堂、陈嘉庚、聂云台为“中国办学三贤”,同时在日本又积极支持孙中山先生从事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著名华侨。
   锦堂学校旧址位于观海卫镇、吴锦堂故居旁边,为爱国华侨吴锦堂为振兴中华、启迪民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在家乡独资创建。学校整体工程规模宏大,建口字形教学楼一幢,共计104间及杂平房19间,还辟有操场、花园、蓄水池、学堂河,历时3年,耗资23万余银元。浙江巡抚呈光绪皇帝的请赏奏折中称其为“浙江私立学校之冠”。今留存下来的为主体建筑、欧式风格口字形二层教学楼。
   锦堂先生一方面积极呈请省政府将学校备案,明文规定所有校产为公产,后世子孙不得干预;另一方面再购置校田1200余亩,购汉冶萍公司股票和浙江铁路局股票四万元充实学校资产,以作长期办学之经费。1933年改为“浙江省立锦堂乡村师范学校”。
   锦堂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如我省早期农民运动领导人卓兰芳、著名书法家沙孟海、著名工笔花鸟画家陈之佛、江南笛王赵松庭等。






只看该作者 105 发表于: 2017-04-14
丁酉清明节后说“宁波朱金漆木雕”
丁酉清明节后说“宁波朱金漆木雕


   今年的清明节,我是认认真真地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正式文件为教材,给自己上了一堂“清明节”的课。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知道了国家对于“清明节”的定义是一个民俗。我是父亲和长辈的眼睛和耳朵,博文也是给父兄和族人递交的作文。那篇《丁酉清明节后说“清明节”》中提及的几个国家的公文,是很重要的,海外不一定能下载,我为海外的族叔下载了。或许国内的族人或许也会有兴趣,通过家族QQ群和邮箱群发给族人,供参考。
   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列出581项项目,内容很丰富也很有趣。为了爸爸,把浙江省和宁波市所申报的项目,列于下表。
   宁波市是申报了梁祝传说和“宁波朱金漆木雕”两条。
序号
编 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7
Ⅰ  7
梁祝传说
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
江苏省宜兴市
山东省济宁市
河南省汝南县
145
Ⅳ—1
昆曲
中国艺术研究院
江苏省
浙江省
上海市
北京市
湖南省
197
Ⅳ—53
越剧
浙江省
上海市
340
Ⅶ—41
宁波朱金漆木雕
浙江省宁波市
木兰注:Ⅰ-民间文学;Ⅳ-传统戏剧;Ⅶ-民间美术

   何为“宁波朱金漆木雕”?爸爸一定知道,一定见过。只会做化学实验的书呆子不闻窗外事,是不明白的。上网找资料预习一下,再去找爸爸补课吧。网络的信息量太大了,有图有文有专著,从360百科摘录一点点:
   “宁波朱金木雕,简称"朱金木雕",又名"金漆木雕",是雕与漆并重的汉族传统工艺。木雕主要技艺是在木雕上贴金漆朱,它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中心,延及慈溪、余姚、奉化、象山、宁海、镇海、鄞州等地。构图特点主要吸取汉族民间绘画和文人山水花鸟的优点,并刻有诗句,题款和印章。造型古典、生动,刀法浑厚,金彩相间、绚烂富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历史上曾辉煌一时的"万工轿"就是宁波明清木雕工艺等多方面艺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
宁波地区的髹漆工艺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而宁波朱金漆木雕则与汉代雕花髹漆盒金箔贴花艺术同源。至唐代,随着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出现了彩漆和贴金并用的装饰性木雕,现存宁波阿育王寺建筑装饰上的朱金木雕就是此类风格,它与唐乾元二年鉴真和尚及其弟子在日本所建唐招提寺讲经殿和舍利殿上的朱金漆木雕十分相似。
   宁波的朱金漆木雕,基本形成于唐宋时期。这里面有三个原因。一是古明州(注:宁波古称"明州")气候温湿,是漆器和木雕的最早发祥地;第二,唐宋时期明州的经济繁荣,木构建筑及装饰物在当时是很流行的;第三,当时中国北方处于战乱,浙东相对稳定,加上航海业的拓展,朱金木雕的技艺更是得以发展。今天,保存在日本正仓院的唐宋朱金木雕,和明州当时与海外的文化交流密切相关。
明清以来,朱金漆木雕广泛应用于民间日常生活,日用陈设、佛像雕刻、家具装饰,特别是婚娶喜事中的"床"和"轿"都用到朱金木雕,既讲究又排场,以致有"千工床"、"万工轿"之说。另外,用以迎神赛会和参与灯会的雕花木船、鼓亭、台阁等也均以朱金漆木雕制成,皆是绝妙的民间工艺品。
   宁波朱金木雕构图饱满,内容多是喜庆吉事、民间传说,画面充实,丰富多彩,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用朱金木雕形式制成的屏风、箱柜、古代人物、佛像、动物、彩灯等远销欧、美、亚许多国家。宁波的天童寺、阿育王寺、窦寺等著名的寺院里,很多佛像在造型上也运用了这种工艺。
   在木雕工艺上,大致又可分为:建筑雕刻、朱金佛像雕刻、日用装饰雕刻、小型欣赏雕刻4类。至今仍能看到许多寺院庙宇的木结构建筑和构件上,有精致的木雕作品。保存在宁波市博物馆的朱金木雕"千工床"、"万工轿",则是集宁波日用装饰木雕之大成的杰作。”
想起了2013年春天结识的观海卫乡亲给我发来的三官殿胡家老屋的照片,建于一百几十年前的老屋还依然屹立,历经沧桑的木雕还残存,当年上面有否朱金漆?我得去问问在老屋度过童年、少年时代的九十四周岁的爸爸和九十六周岁的三姑。两位老人家身体健康、思维清晰,他们的记忆,是我家族史的宝贵资料库。赶紧打印出来送去交作业,并继续补上家史课,按专家的说法——抢救家族记忆。

      


2013年乡亲给我发来的三官殿胡家老屋的照片


只看该作者 106 发表于: 2017-04-14
丁酉清明节后说“梁祝传说”
丁酉清明节后说“梁祝传说”


   当我阅读《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看到581个申报项目的第7个项目【梁祝传说】申报地区为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上虞市,江苏省宜兴市,山东省济宁市,河南省汝南县。顿时兴奋不已、浮想联翩,梁祝的故事是否由始迁祖得玉公从济宁带到观海卫来的?爸爸看我这样写,一定会说——“乱话三千!”是呀,这是民俗学家该研究的课题吧。
   回想小时候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是拍成电影的,那时连我这种小孩子也看过了,在上海的宁波人谁不会会哼哼几句“楼台会”。那时,外婆称越剧为绍兴戏,跟着老人家看过宁波滩簧。那时我想,宁波人把滩簧带到上海,隔壁邻舍绍兴人带来绍兴戏的。现在看来,越剧已经在浙江省大家的遗产,我还是好好研究我们宁波的吧。
   我是不很了解《梁祝传说》,还是上网学习并摘录一些资料吧(摘自:360百科,链接: http://baike.so.com/doc/6059992-6273046.htm)。梁祝的历史传说,不同申报地区有其各自之说,详细内容以及历史价值、流传海外等等,不在此转发了。我看了一下,我小时候所听说的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是最接近浙江省版的
   梁祝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是一侧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与《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并称中国汉族四大民间传说,而其中又以梁祝传说影响最大,无论是其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来说都居各类民间传说之首,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中国汉族民间传说。常有人把《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称作"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汉文化的瑰宝,是中国汉族民间文学艺术之林中的一朵奇葩。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有众多权威专家学者考证历史上确实真实存在过,而且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也是历史上确实发生过的真实事件,并有众多历史资料及文物古迹可供佐证。一般认为它形成于东晋,梁祝发源于何处历史以来一直存有争议,比较著名的说法有:汝南县马乡镇、山东省济宁市马坡乡、江苏宜兴、浙江宁波等,其中,汝南县马乡镇二人的墓地遗址位于古京汉官道两旁,至今尚存遗迹,济宁市二人墓地位于马坡乡马坡村,唐代武德年间(公元618-626年)济宁市邹县(微山县)马坡有梁祝合葬墓,并立有"梁山伯祝英台之墓"的石碑,明朝皇帝钦差大臣、南京工部右侍郎、前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崔文奎巡视济宁马坡时发现唐朝修建的老梁祝墓破旧不堪,奉旨重修梁祝墓,所立墓碑于2003年出土,在极短时间内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及国内外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与高度重视,此外,全国其他地方也有梁祝墓地遗迹存留。故事表现一对青年男女在封建制度下未能结合含恨而终的婚姻悲剧。梁祝传说记载的最早文献,见于初唐梁载言的《十道四蕃志》。
   中国民协协调河南、江苏、浙江、山东四省七地,从不同角度加强对梁祝文化遗产的发掘、整理和开发,形成合力,齐心协力共同申报"梁祝文化"参评世界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12月4日,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授予河南省汝南县为"中国梁祝之乡",使多年的梁祝原地之争有了权威的结论。前不久,四省七地共同起草的申报资料已经提交文化部审查。在此之前,多方联合"申遗"在中国还是第一例,此举开了国内先河。
   木兰读后推测,那该是十年前写的吧。这里的“前不久”该是“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原来如此!山伯与祝英台是河南人,我的故乡浙江宁波和“故故乡”山东济宁都是山伯与祝英台的超级“粉丝”,才能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梁祝传说》的申请地区。
   这么看来,“宁波朱金漆木雕是阿拉宁波人独家申请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波同乡们!传承下去,千万不能让文化遗产在我们手里失传,要对得起阿拉的老祖宗!



只看该作者 107 发表于: 2017-04-14
转发:《阿拉慈溪话,传承还是淡化?》
转发:《阿拉慈溪话,传承还是淡化?》

   乡音是什么?
   是我奶奶、外婆的慈祥的关爱,
   是我父亲、母亲的谆谆的教诲,
   是我姑姑、阿姨的欢快的童谣……

   我是生长在异乡的慈溪移民第二代,
   能讲没有乡音的普通话,
   能讲标准口音的外国话,
   或许听得懂、却讲不好阿拉慈溪话了……
   如文中童银舫先生所述,“方言是我国本土多元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承载着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和浓厚的乡情……
   著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等,都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
拜托家乡的父老乡亲,传承、保护好阿拉慈溪话
   在我的心目中,比起【梁祝传说】、【宁波朱金漆木雕】,【阿拉慈溪话】才是慈溪的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

《阿拉慈溪话,传承还是淡化?》
纠结的背后有“根”的力量
资料来源:2017年4月11日 慈溪日报第A05:桥城快报
记者 陆超群 赵思舜

  编者按:
  紫色的爆炸头,圆圆的大眼睛,萌宠的慈溪土话……3月下旬,由团市委正式发布的青少年形象代言人“杨梅团宝”表情包在微信群里大热;而就在上月初,几首由孩子们用土话传唱的《外婆谣》《戏文》等歌曲也成了慈溪朋友圈的“网红”。但与此同时,本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本地小学生中,只有大概三分之一的孩子会讲本地话……那么问题来了,慈溪方言究竟会不会在将来的某一天消失?阿拉应该为传承本土文化做点什么?……
  现象——
  方言歌曲成“网红”
  学唱本土方言歌 孩子们玩得嗨了
  “大道地里搭起戏文台,倾咣倾咣头场敲得真闹热。村庄里向男男女女老老小小,踢脚扳倒走得心急和率赶拢来……”一首再现农村搭台唱戏引男女老少争相观赏之景的慈溪方言歌曲《戏文》,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校区的多功能大报告厅里唱响。3月初,该校师生期待已久的“传承乡音,唱响校园”方言歌曲展示活动在此举行。
  据了解,这是今年寒假里学校大队部为一二年级低段班同学布置的一项“学唱一首方言歌”的实践活动。很多平时不讲方言的同学,趁这个机会好好向家里长辈请教了一番。开学后,同学们先在各自的班级进行了展示和选拔,各班再推荐出其中的精品节目参加展演。独唱、对唱、小组唱、表演唱,通过多样的表演形式,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演绎出新时代的乡音。
  “这个活动很受大家欢迎,好几首方言歌经微信转发后还成了‘网红’。”实验小学副校长黄老师说,“方言是每个地方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贵财产,虽然它有一定的地域局限,但是相比于普通话,方言更能给我们带来归属感。现在的很多孩子普通话都很溜,慈溪方言讲得好的倒是成了稀罕事。”为了让这一独特地域文化能够一代代薪火相传,该校在此前还举行过多种颇受学生和家长欢迎的学方言活动,如用方言讲民俗故事、学方言童谣等,并开设了慈溪方言的校本文化课程、俱乐部,以此来引导学生莫忘本、莫忘根。
  “组团”只为传乡音
  从“一篮馒头一篮粽”的《咯咯翁鸡打东》、“一梗石头桥,一条小河塘”的《三北老歌》,到“人家格西瓜像酒盅,阿拉西瓜像斗桶”的《正月十四照坏虫》、“凤凰做窠海中央,鸦雀做窠树中央”的《外婆谣》。孩子们演唱的这些慈溪方言歌曲,基本出自“慈溪本土音乐创作团”。
  据悉,这支从2011年成立的团队,一直以“传承三北方言文化,丰富慈溪本土音乐”为己任,数年来坚持创作优秀的方言歌曲、传播本土音乐、传承地方文化,为慈溪方言的延续尽心尽力。
  围观群众点赞多
  学生们现场表演的视频被发布到网络后,立即受到了不少慈溪网友的注意和围观。
  网友“立明”说:“现在的小朋友用方言唱歌真的难为他们了,他们学唱方言歌就好比我们学唱粤语歌一样,靠的是死记硬背下来,好可爱,不错。”
  网友“足以”则评论:“这个活动提倡得好,我去外地后,现在本地话都不怎么会说了。小时候听年纪大的人唱的那些歌谣也都忘得一干二净了,现在听起来都有种满满的回忆在眼前泛起。点赞!”
  更有一位祖籍慈溪的网友“渔人码头”听了方言歌后,勾起了怀乡情:“从未来过家乡,也不会说家乡话,听到慈溪方言倍感亲切,待有时间一定来寻根。”
  调查——
  孩子是否讲土话 正方反方都有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这首名诗的作者是咱们浙江人贺知章,他的“乡音”与阿拉慈溪话非常接近,千余年来,“乡音无改”几乎成了“亲不亲,故乡人”的标配,但是,随着“地球村”时代的来临,这种“土得掉渣”的东西似乎遇到了挑战……
  三成孩子会讲方言
  市实验小学举行的慈溪方言歌曲展示活动,引起了学生家长和不少网友对现在孩子说方言情况的讨论。你的孩子会说慈溪方言吗?近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做了一个随机抽样调查,发现44位小学生当中,只有大约三分之一会讲方言,且多是跟祖辈而不是父母辈学来的。
  平时会用本地话交流的孩子已经不多,这一点通过对几位中小学老师的采访也得到了证实。实验小学的黄老师说,慈溪方言有很多旋律流畅、朗朗上口的歌谣和童谣,体现了浓郁的本土文化。可随着社会的发展,因为平时生活中不常使用,尤其是地道的老话、顺口溜、歇后语等已被年轻一代逐渐淡忘。实验四小的沈老师说,现在师生之间的交流都是普通话,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基本是说普通话,能把慈溪话讲得很“溜”的孩子少之又少。
  面对这种现状,家长们又是怎么看的呢?记者调查发现,在这个问题上,慈溪的爸爸妈妈们分为明显不同的两个阵营……
  正方:
  方言可拉近彼此距离 尽量让孩子会说
  家住宗汉街道的王女士对让孩子学好方言持肯定态度,她的儿子幺幺今年3周岁多,一口流利地道的慈溪方言让他在街坊孩子和幼儿园里显得很稀罕。“从孩子出生开始,我就跟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约定,一定要跟他讲方言,让他能学到一口地道的慈溪话。”王女士告诉记者,“像我自己,小的时候家长也都是跟我讲方言,到了上学后才开始学普通话,现在普通话也是讲得蛮好的,所以从来不担心孩子会因为方言而学不好普通话。”
  “我小姑的女儿比幺幺大几岁,因为爸爸是四川人,现在慈溪话听得懂不会说,四川话也不会,孩子就这么失去了乡音,挺可惜的。”王女士觉得,在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中,用方言表述比普通话自然流畅,有时候甚至还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特别是初次见面的朋友,用方言交谈可以一下子拉近双方的感情距离,增添更多的生活色彩。以后等孩子长大不管到哪里,通过方言总会有一种归属感。”
  反方:
  方言延续有时代阻力 不刻意要求掌握
  当然,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持王女士这种观点的家长确实不占多数。更多的家长认为,在倡导和推行普通话的今天,应该舍弃方言讲普通话,或认为学好方言不如学好外语。
  “学校教学都是用正规的普通话,大一点后还有外语需要学习,抱着从实用性角度考虑,从来没有刻意让孩子学好方言。像我自己一些老底子的说法都不会,孩子嘛我觉得基本能听得懂方言就可以了。”市民许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孩子从小由奶奶带,奶奶多数用方言跟孩子讲话,但是父母下班回来后跟孩子说的是普通话,所以在上学前孩子通常是“普通话+方言”混搭,直到上学后才基本全都改用普通话对答,还会给奶奶纠正普通话词语的发音。
  “爷爷奶奶说四川话,外公外婆讲金华方言,爸爸妈妈多少会说点慈溪话,你说像我家这种情况,孩子该学哪种方言?”闻先生笑着说,许多貌似他们这样的家庭,会说多种方言,也多少会讲一点慈溪话,但在跟孩子交流时为了方便,还是基本会选择普通话。
  另外,记者了解到,由于外来流动人口的增多,绝大部分公共场合、服务窗口等都要求使用普通话,单位之间的工作联络也多用普通话沟通。特别是出行时,会讲普通话更显重要性。所以现在的很多家庭,特别是年轻新家庭,对于语言的选择上更偏向于普通话。
  传承——
  地位渐弱是必然 “根”的力量永远在
  “呕欠欠”“光火哉”“样话啦”……对于完全不识或极少识字的慈溪老一辈人来说,娱乐也好,教化也好,开口闭口都离不开慈溪老话。是方言传递了来自祖先的声音和教诲,是方言活跃了他们的文化生活、滋养了他们的精神世界。可现如今,吴越乡音听渐难,方言在年轻一代里逐渐衰微有目共睹。作为一个地域性较强的语种,有没有必要或如何将其延续,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和普通话并非“势不两立”
  长期关注慈溪地域文化的童银舫先生认为,慈溪方言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弱化是一种时代变化的必然趋势,但它和推广普通话并非“势不两立”。
  “推广普通话,目的是为了克服交际障碍,方便沟通和交流,而不是歧视、禁止方言。方言是我国本土多元传统文化的载体,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承载着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和浓厚的乡情,它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使用价值,普通话也在不断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丰富和发展自己。”童银舫说,慈溪方言虽在年轻一代中有衰弱现象,但它仍将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存在,并在适当的场合发挥其作用。
  “方言作为一种地方语言,会促进共同语的发展。小孩可以学说方言,但也不用刻意学习方言,如果身边家人平时交流用方言,或是孩子周围的其他环境会用到方言,他自然就多多少少能学会一些。”童银舫觉得,方言作为一种文化,不能摒弃,需要保留和传承,但它和推广普通话并非“势不两立”。“普通话是官方认可的标准汉语,是孩子今后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工具,我认为学好普通话是首要的。同时,如果能另外掌握一门或多门外语也是非常有好处的。学习慈溪方言、普通话和外语这三件事本并不相互排斥。”
  有形无形皆是传承力量
  近一两年来,慈溪本地一些幼儿园、小学,因为在校园里组织开展的方言童谣传唱、方言故事演讲等活动,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上反响良好。不难看出,正是因为看到了方言在日常生活中的逐渐衰微这个现实,所以才引起大家对方言这种经过长时间演变而成的宝贵文化遗产的越来越多的重新关注。
  其实,在慈溪,无论是民间一些有识之士,还是政府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延续慈溪方言作着贡献:
  3月21日,团市委正式发布青少年形象代言人“杨梅团宝”表情包,这个表情包在展示慈溪青少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形象的同时,其“方言”特色也在微信群里大受欢迎。
  早些时候,横河镇孙家境村的孙永苗和女儿孙俊、儿子孙挺三人,花10余年收集的囊括了慈溪千百年来在自然科学、风俗习惯、世事人情等方面的精华的上万个词汇,并于2014年印刷出版,为的就是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更多人开始关注慈溪方言,传承慈溪的历史文明。
  市档案局也曾专门举办过一个最地道慈溪话发音达人比赛,旨在用方言传播地方文化,促进方言传承、交流,同时也为了配合市档案馆完成慈溪话方言建档工作。
  另外,慈溪电视台的《金黄道地》也是一档比较受欢迎的本土方言节目。“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而方言是文化的根脉。”3月初曾在慈溪中学为学子们讲“慈溪老话”的我市方言节目主持人陈金华老师认为,本地方言的根在民间,许多普通市民都在有意无意地延续和保护着慈溪老话。他们在一些非正式场合用方言和朋友、家人、孩子进行交流、沟通,既增进了情感的交流,也在无形中让本地方言开枝散叶、源远流长。
市实验小学的黄老师说,今后他们学校还会一如既往开展“传承方言”系列活动,让学生将来不管走到哪里,都始终记得一些原汁原味的慈溪方言;不管离家乡有多久,始终怀揣一份浓厚的慈溪乡情。


只看该作者 108 发表于: 2017-04-14
转载:《汤和与观海卫》
转载:《汤和与观海卫》


   洪武年间汤和建卫,是明朝历史里的一个大事,是观海卫抗倭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我家族史上一个新的起点。
悠悠六百余载的沧桑岁月为观海卫留下了难以计数的遗闻轶事,但许多往事没能留下痕迹。嘉靖《观海卫志》卷一【职官】内记载着当年汤和建卫时来到观海卫的,上至指挥使司、下至千户、百户共有九十九位官员(其中可能遗漏了左所的十名百户)的资料。这些世袭二百多年的武官带领从福建福宁兑调过来的五千多名的军户及其后代,是以鲜血和生命为观海卫抗倭史做出过贡献,一代一代的军户之后在这片土地上继续书写着观海卫的历史。今天,他们在哪里?
经过近几年的史料考证,明朝嘉靖《观海卫志》卷一•【职官】内所记载的“后所正千户胡得玉,山东金乡人,生海。”里所记载的胡得玉是我家族的始迁祖。
六百多年来,得玉公之后一代一代繁衍生息,不少后人离开了故乡,如今在明朝时观海卫的后所的地域里,还有我家族的族人居住。生长于他乡的我,怀着对于故乡观海卫的依恋,对于军户先祖们的崇敬,认真拜读了方印华先生的《汤和与观海卫》,特此转发并推荐给族人,也推荐给关心观海卫历史的朋友们。
作为汤和在观海卫建卫时的军户之后人,呼吁大家关心、研究观海卫抗倭史和观海卫历史。
愿观海卫的历史更加清楚!愿观海卫的明天更加辉煌!
汤和与观海卫
方印华
资料来源:慈溪日报2017年1月25日

  观海卫城建于洪武二十年(1387年),距今已整整630年。
  据《明史》记载,汤和在沿海建造卫所达59座之多,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沿海一带。但从目前这些卫所遗存的老地名看,能原汁原味保存至今的,恐怕也只有观海卫一地了。至于汤和建造卫所的原因,应当从洪武二年(1369年)说起。这一年的三月,刚刚立国不久的朱元璋派出鸿胪寺行人杨载出使日本,并带去诏书一份,明确指出沿海倭患实系倭王放纵所致,并责令其立即停止此类骚扰,否则将予以剿灭。也许是慑于国朝天威,倭王良怀虽然心中不服,表面上还是愿意接受。待杨载一走良怀却又故伎重演,他派出少量倭兵改变了地点,从原来在山东一带沿海改在浙江的温州、台州、宁波一带沿海骚扰。时隔一年,朱元璋再次派山东莱州同知赵轶前往日本,晓以大义。到了洪武四年十月,良怀遣一个名叫祖朝来的和尚为特使,来到南京(当时称应天府),奉表称臣。自此以后,沿海倭患稍有平息。到了洪武十二年(1379年),左丞相胡惟庸结党营私,准备阴谋篡位,竟然暗地里派出心腹爪牙宁波卫指挥使林贤前去日本,秘密勾结倭王,约定进攻时间,妄图里应外合,一举推翻朱明王朝。事为朱元璋所悉,于洪武十三年正月将胡惟庸等一干人捕获斩首,平息了这场内外勾结的叛乱。内乱虽定,然外患未靖。自此以后,倭寇又开始频繁骚扰,如何加强海防,给老百姓一个安全平和的生活环境,成为了朱元璋放置不下的一件大事。洪武十八年(1385年)汤和在平定思州(今贵州务川、印江一带)土司之乱后回到京城,上书要求告老还乡。朱元璋说,你的请求合情合理,我完全同意。不过眼前倭寇经常在沿海一带虏民掠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你虽然年纪大了,体力也远不如前,但防倭抗倭这件事,还得请你亲自出马,为朝廷图个良策,还百姓一个安宁。就这样,年已六十的汤和再次担负起巩固海防的重任。
  汤和其人其事
  汤和,字鼎臣,出生于1326年,安徽凤阳县人,系朱元璋同乡同里的邻居。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二月,以白莲教名义组成的起义军举起了反元大旗,因为用红巾包头并以红旗为号,故名红巾军,又称香军。起义之初,红巾军共有五个头领四支队伍,分别是在黄河流域和西北、东北的刘福通部,在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徐寿辉部,在湖北襄阳一带的王权、孟海马部和在江淮地区活动的郭子兴部。26岁的汤和带着十几个壮士投奔于郭子兴门下,参加了起义军。不久之后,汤和写信给在皇觉寺当和尚的朱元璋,邀请他一起加入了郭子兴的队伍。后来郭子兴病逝,红巾军由韩林儿领导,朱元璋以整顿军纪之名,杀了韩林儿成为红巾军的首领。也正是有了这么一支数万人的队伍,帮助朱元璋成就了一统天下的霸业。在此过程中,汤和自然是功不可没。
  《明史》对汤和的评价是幼有奇志沉敏多智。这一点,可以在他的一生中找到答案。加入红巾军后,汤和就与朱元璋一起攻克大洪山、滁州等地,被授予管军总管。朱元璋为吴王后,汤和与徐达一起扫平了镇江、常州、无锡一带、为朱元璋定都南京打下了基础。特别是在与陈野先的战斗中,汤和左腿中箭,他不但没有退缩,而是拔出箭矢继续战斗,大大鼓舞了士气,也表现出大将军的勇猛与坚韧,被朱元璋封为统军元帅。从这一点不难看出,汤和所持的一直是明朝开国的原始股。由于足智多谋又忠心秉正,朱元璋很是看重他,后来官至枢密院同佥、中书左丞、平章政事。明朝建立后,汤和被任命为左御史大夫兼太子谕德。洪武二年(1369年),汤和拜征南将军,与副将军吴祯一起驻守常州,以拱卫京师。在此期间,汤和因有事求朱元璋而未被应允,在一次酒后发了一点牢骚,他说:吾镇此城,如坐屋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这话的意思是,我现在坐镇常州,就如同坐在屋脊上,我若向左,则天下的人都向左,我若向右,则天下的人都向右。此话被人传到了朱元璋的地方,令他很不高兴,就在肚内打了一个结。到了年底,汤和被授予右副将军,派往潼关。继而又去平定宁夏、甘肃。在论功行赏时,朱元璋将其他将领都封了公,汤和就是因为前次的失言只封了个中山侯。汤和心中当然明白,这是朱元璋故意报复,不过他倒也十分大度,并没有去计较,这也是汤和的聪明之处。洪武四年,汤和拜征西大将军,溯江而上伐夏,先后平定了汉中、重庆等地。直到洪武十一年春,才被封为信国公,议军国事。自洪武元年至洪武十一年的十年间,汤和还先后领兵出征绍兴、宁波、台州、温州、福州、兴化、漳州、泉州、福宁、思州、内蒙古、运城、延安等地,为巩固大明王朝立下了赫赫战功。由于对明王朝有着特殊的贡献,死后被追封为东瓯王,谥号襄武,敕葬安徽蚌埠龙子湖畔的曹山南麓。
  自受命承办海防大计后,汤和多次与方国珍的侄子方鸣谦商量,最后议定了御倭之策,上奏朱元璋。这份防倭策的内容是:倭海上来,则海上御之。请量地远近置卫所,陆聚步兵,水具战舰,则倭不得入,入亦不得传岸。近海民四丁籍一,为军戍守之,可无患客兵也。这一防倭方略被批准后,汤和马不停蹄,奔赴沿海各地,开始了他一生中最辉煌的卫所筹建工程。
  星土与汛地
  早在20年之前,汤和曾率领大军从杭州渡钱塘江进入绍兴,绍兴知府李枢和上虞县令沈煌闻风而降。接着,他又分兵进入余姚、慈溪、定海,与方国珍战于明州(即今天的宁波)城下。方国珍战败后逃亡海岛,汤和派人前去劝降。眼看大势已去,方国珍只好派儿子方明克、方明则、侄子方明巩、方明善等奉表请降,东南沿海战事遂告平息。正是有了这次经历,使汤和对浙东沿海一带的地形地貌非常熟悉。关于观海卫城的选址,据《观海卫志》记载:卫地坐慈溪之西北。夏少康后属越,汉唐间改会稽郡,是越与会稽之分野,即卫之星土也。也就是说,观海卫城址的设计和安排,完全是根据天上的星象来决定的。
  古人对于星象的认识是一个极其复杂而庞大的体系,也是古人通过对日、月、星在天空中运行及其规律的观测后所得出的一种相对性标志。除了北斗星外,天空的星象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并与四个方位及四种动物形象相对应匹配,称为四象。即东方苍龙,有角、亢、氏、房、心、尾、箕七宿;南方朱雀,有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西方白虎,有奎、娄、胃、昂、毕、觜、参七宿;北方玄武,有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合称二十八宿。观海卫城址位于县城之北,其建造的方位刚好在天上的牵牛星与婺女星之间,而这一地点又恰恰是会稽郡与越的分野之处,这就是当年汤和选址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观海卫属于星土唯一来源。
  也许是按照星象布局过于繁复,民间则另有一种说法。民间的传说是这样的。
  有一天,当地有个人因为父亲去世,想在浪港山上寻找一块坟地。由于无钱请风水先生,他自己就拿了一根扁担和一条腰带来到了山上。按照民间习俗做坟必须前有照山后有靠山的基本原理,他就将扁担放在地上对照山,然后把腰带也放到地上与扁担成十字形。当他刚认为已经找到穴眼时,汤和因寻访城址经过这里。见有人在山上摆弄,汤和就前去问询,那人对汤和说,自己正在为父亲找墓地。汤和感觉奇怪,就问他寻墓地看风水怎么不用罗盘而扁担腰带?那人见汤和是一个当官的,就随口答道,我这个叫做扁担相。汤和听后暗暗吃惊,想不到民间竟有如此高手。因为汤和站在那里往前看,扁担另一头的指向就是后来观海卫的北城门。据说观海卫的建城地址被确定后,曾有堪舆术士前来看过风水,认为观海卫是一处砚池之地,若干年后必定要出几个大人物。于是,又有人想要破坏这里的风水,就在它山岭上建造了一座镇峰塔。因为塔顶形尖如笔,正好对准砚台的中心,这就叫做干砚无才。后来人们发现了镇峰塔的真正意图,就在北门大街上建了二座石牌坊。因为牌坊顶部形如笔架,可以架住那支不怀好意的巨笔,这也算是一种反制的措施了。当然,这些只是民间流传的几个小故事,但足以说明观海卫这方宝地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强烈的传奇色彩。
  与其他卫所相比,汤和对观海卫的督造可谓是费尽心机。当城址确定后,接下来就是要物色筑城的石材。按照就地取材的原则,观海卫筑城所需石材应该从浪港山开采最为方便。然而,汤和却决定舍近求远,去四里外的金鸡山采石。金鸡山位于现在的观海卫镇福山村,南面临快船江,江南边有一座黄狗山,都是露在地面高度不足30米的小山。民间传说汤和巡视至金鸡山时,发现山下有一小水潭,潭居洞内,其水清冽。陪同人员告诉他,此潭虽小,然常年不涸。汤和抬头一看,见头顶石隙中有水缓缓渗出,水珠滴入潭内,发出了清脆悦耳的咕咚之声。于是心想,我好不容易封了个信国公,此间水珠落潭竟然会有国公之音,莫非暗示我应当到此一走?就这样,汤和当场拍板,将金鸡山之石用作建城之材。时至今日,金鸡山虽然已不复存在,但这个一直流传在民间的故事却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由于金鸡山体量太小,不能满足建城之需,后又在邻近的福山开采了一部分,这就是前石孔与后石孔的来历。
  建筑观海卫的所有费用,均由当时的慈溪县税赋开支。在筑城过程中,由于民工人多而杂,难免出现扰民之处。有几个人经联系后一起到县衙门诉苦。他们说,有的民工滥踩庄稼,破坏了民生,在水路运石时,还与民船相撞。县令将这些情况向汤和反映。汤和认为,筑城防倭是百年大计,要成大事损失一些小利益在所难免,如果有人想借此阻止筑城,那就是以身挡剑,自不量力。后经县令解释劝说,一场矛盾始得平息。经过几千人近一年的努力,观海卫城终于建成,并在浪港山及其周边设立了6座烽火台。
  按照明代初期设定的武官级别,观海卫设有卫指挥使一名,其品轶与京卫指挥使相同,为正三品。指挥同知二名,从三品。指挥佥事4名,从五品。卫内配置兵员5600人。龙山隶属于观海卫,设正千户一名,正五品,副千户二名,从五品,配兵员1200人。这些武官和兵员的配置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局势的变化而有所减弱。
  观海卫除了有星土之名外,另有一个名字叫汛地
  明代初期对于沿海地区海防的设计,以卫、所、寨三级为驻兵之地,以烽堠、墩台为报警系统,以巡检司为陆上盘查缉捕系统,构成水陆相交的防倭网络,这其中水寨驻军为出海巡逻的第一防线。为强化水寨的防巡能力,还规定每卫配备船50艘,军士350人。这些船为多橹快船,便于在海上活动。到了洪武二十三年,又对沿海的百户所增加巡逻船2艘。永乐以降,出海巡逻制度虽然没有废除,但次数已较前大为减少。传至宣德时,因海上连续几年没有倭患,故原来的海防措施有所废弛。然而好景不长,进入英宗正统年间后,倭患侵扰复见,并在几次抗倭战争中连连失利。如正统四年(1439年)五月,倭船40艘攻破台州的桃渚所和宁波的大嵩所,进行肆无忌惮的烧杀抢掠。在此形势下,加强海上巡防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到了正统七年(1442年)二月,在浙江沿海首先建立了近海巡洋会哨制度。这一制度与前朝巡海制度有了很大区别。一是前朝巡海的统领官由卫所的备倭总兵或副总兵带队,但均为临时性奉诏出海;二是出海巡逻的时间一般在春季的三月和秋季的九月;三是巡逻的海域没有明确界定,有时在本省,有时多至数省。而巡洋会哨制度则对上述三种情况都作了相应规定,巡逻由一名专职出海官领队,每船派兵20~25名;出海次数也由每年二次提高到每月一次;同时对各卫巡逻的范围也有了明确规定。也就是说卫与卫之间的巡逻不但在时间上一致,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到达规定的海域后,两卫巡逻船交会时必须相互交换由卫指挥使签发的书面文件,以便回去时验证。巡洋会哨制度的建立,使各卫对自己的防区有了明确的划分,这些巡逻的海域也就是该卫固定的汛地。这项制度建立之初,先由观海卫为中心进行了四卫联动试点。这四卫分别是观海卫、定海卫、昌国卫和金山卫。观海卫派出二艘巡逻船,一艘往东,与定海卫派出的巡逻船在中途交接,另一艘往北,与金山卫的船相交,而这二艘船经过的海域,就是观海卫要承担防守巡查任务的汛地。正统年间这种用固定的船只人员来强化海域控制,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观海卫抗倭史
  如果钻探一下观海卫的历史就会发现,在有明一代的所有倭患中,观海卫只有一次入侵的记录,而邻近的金山卫、临山卫、昌国卫、海宁卫、定海卫等不仅有着倭寇多次入侵的记载,有的还被多次陷入敌手。这一历史现象似乎在告诉我们,观海卫不但高大而坚固,同时那些驻守的将士更有着不畏艰险、英勇善战的本色,在战略战术上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独到之处。据《明史纪事本末》卷五十五记载,明世宗嘉靖二年五月,倭寇以向中国进贡为掩饰,在宁波、舟山等地登陆后,进户入室,大肆抢掠财物。这样的疯狂之举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缘于倭寇有一个宁波鄞县人宋素卿为向导。这伙人刚到宁波时,宁波市舶司还以为他们真的前来进贡,专门设宴款待。宋素卿先是向市舶司官员行贿,暗中搜集兵器送给倭寇头目瑞佐和宗设,在官兵们毫无防备之下干出了杀人越货的罪恶行径。也正是这次突然袭击造成恐惧心理,使朝廷于嘉靖七年取消了市舶司而开始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然而,海禁并没有使倭患绝迹,相反,沿海那些原本从事海上贸易的商人因为生机无着,非但知情不报,反而与倭寇勾结,不分盗匪还是商船,统统引至海岛,这就为倭寇入侵埋下了更大隐患。
  再探究一下明代历史,自代宗景泰年间(1450—1457)至正德十六年(1506年)的50余年间,由于倭患并不严重,海防渐渐松弛,水军日见减少,战船逐渐破损,抗击倭寇入侵的能力已经远不如前,所以到了嘉靖初年,突如其来的倭患几乎是揽动了整个朝廷的神经。到了嘉靖二十五年(1601年),倭寇再犯宁波、台州等地时,朝廷不得不重新调整沿海布防,在浙江沿海分设六备倭把总,分领各卫所军事并巡防汛地。把总的上级是参将,统领于总兵官。这种把数个卫数个所设为一个防区,打破了以前以省指挥使统领卫所的格局,并设置总督居中调度海防兵力。在下面设水寨、游兵、巡哨为第一道防线;以卫所为中心,包括巡检司、烽堠、墩台、营垒为陆上第二道防线。把总、参将可以调动本防区内的兵力,总督可以协调沿海各防区的兵力,从而形成了从海上到陆地,从一点到一片,从一片到全局的立体防御体系。
  这种以防为主的格局虽然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杜绝倭寇的进犯。嘉靖三十二年(1608年)四月,倭寇400余人进犯上海的南汇、川沙、松江等地,被卢镗击败后,小股流寇竟分击各地,连破临山、郭巨、乍浦、青村、柘林、松江等卫所,并直接威胁观海卫。观海卫指挥佥事张四维率兵迎战。当时在杜家桥有杜文明、杜槐父子,自散家财招募了一批年轻力壮的勇士,组织了一支民间抗倭队伍。听到倭寇进攻观海卫的消息后,率领所部火速赶去增援,与卫内官兵里应外合终将倭寇击退。由于作战出色又勇猛异常,被海道副使刘起安委以重任,令父子俩守护慈溪、余姚、定海等地。
  嘉靖三十五年(1611年)六月,大批倭寇再次入侵慈溪、余姚。据《明史》载:时两浙皆被倭,而慈溪焚杀独惨,余姚次之。当时参将卢镗正要调观海卫之兵前去剿敌,不料慈溪县令柳东伯未及抵抗就带着印信逃亡了。事后朝廷要追究其失职之罪,但因为当时慈溪还没有县城,防御十分困难,有鉴于这一事实,故对柳东伯从轻发落,削职为民。杜文明、杜槐父子闻倭寇侵入慈溪,再次率乡勇义士数十人前去抗倭。在定海白沙(今宁波江北)与倭寇相遇,一天内连续战斗了三次,歼倭30余人,并斩获倭首1名。但杜槐却因在战斗中身中数枪而亡。杜文明带领乡勇与倭寇激战于鸣鹤场,斩其头目1人,斩倭兵7人,生擒活捉2人。这股倭寇逃遁时,杜文明紧追不舍,追到奉化枫树岭后,因兵少无援,壮烈牺牲。父子俩的英勇抗倭事迹后受朝廷褒扬,杜文明被追封为光禄丞(明代为文官正二品衔),杜槐被追封为经历,除赐予圣旨匾一方外,还被立祠祭祀。
  悠悠600余载的沧桑岁月为观海卫洗尽了铅华,也为观海卫留下了难以计数的遗闻轶事,如城中街弄的八卦形布局,语言孤岛的燕话流传等。如果从现在大镇的范围看,无论是沈师桥、鸣鹤场还是五磊山、浪港山,都可以算得上是人文荟萃、魅力独具。从杜湖、白洋湖的筑堤蓄水到后来一条条海塘的修建,既可以找到观海卫文脉延续的轨迹,也可以寻得三北历史的遗痕。虽然现在已经进入了城市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时代,但那足以让人自豪的历史一定会砥砺我们负重前行,淬炼我们的精神和意志。
愿观海卫的明天更加辉煌!


只看该作者 109 发表于: 2017-04-16
丁酉清明节后说“民俗、家风”
丁酉清明节后说“民俗、家风”

   丁酉清明节我明白了,清明节就是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纪念先祖的一个民俗。
   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我的理解为,民俗就是中华族的习。传承了几千年的历史、跨越着辽阔的国土的博大精深的学问,留给专家去研究吧。
   相对应于一个民族的民俗来说,一个家族是有家风的吧。简单地讲,家风就是家庭或族的尚。家风,是一代一代子孙遵守家训和家规长期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
   如今,我们的家族史已正本清源了,按着可以联系到的海内外的德高望重的长辈们的意见,我们家族先贤的资料以后由各房直系后人负责整理。我协助父亲整理我们三房的资料,并可以开始陆续整理、发表父亲的家族记忆资料和我以前收集的一些资料。
   我三官殿胡氏的家谱被焚于1966年,没有办法找到当年先祖制定的家训和家规的原文。据我父亲胡德玄回忆——我家族很重视家教,家规甚严。三官殿老屋的前堂匾上是刻有“耕读”两字,门前柱是半圆形木柱对联,东面木柱上刻着的是“传家唯孝友”,西面木柱上刻着的是“处世在宽和”。家族安排长房承先公(秀才)、三房承本公(后改名为承宣,举人)读书,二房承基公、四房承祚公经商,五房承镛公种田务农。各自努力,不得养尊处优。
   刻着“耕读”两字的匾早已被取下,不见踪影了。但是,“耕读”两字是铭刻在许多族人的心坎里,并且一代一代口传下去了。
幼年时,父亲对我说过关于家族的三句话——“老家房子的匾上有‘耕读两字”、“家族有一个自己的学校”和“爷爷是北京大学毕业的”,这三句话伴随并影响了我的一生。
   如今,找不到当年先祖制定的家训和家规的原文。我想,“耕读”就是我家族的家训,“传家唯孝友,处世在宽和”就是我家族的家规今天我们能看到的三官殿胡氏的家风,或许就是源于这十二个字吧。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