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百年前胡哲揆博士学位论文的线索了!
我家族的大多数族人早已远离故乡,分散于全国各地,甚至于海外各地。或许是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彼此失去联系。游离于家族之外的我,2013年春天接到一个QQ,才知道胡守仁故居化一事,并发现网上媒体对我家族的家族史和族人的报道有问题。受命于父亲,开始认真调查、收集家史和先贤的资料。这四年多挖掘史料的过程中还发现,家族先贤的资料也有不少被错写、被遗忘。
民国早期解剖学胡哲揆教授是我家族三房的堂房叔公,哲揆公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亲生儿女。2013年12月当我拿出我写的《纪念胡哲揆一百二十年诞辰》一文给父亲审阅时,九旬父亲老泪纵横对我说:“阿揆叔无后,你们就是他的小辈,你们不可忘记。”
最近,父亲又给我写下“阿揆叔无后,你要记牢他。”十个字。其实,根据四年来查阅的资料,凡是哲揆公学习、工作的国内的所有学校的《校志》和史料里,都有关于胡哲揆的记录。家乡的政府也是一直牢记着胡哲揆的,在2015年出版的《慈溪市志》、1996年出版的《宁波教育志》、2013年出版的《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2007年出版的《中国铁路教育史1949-2000》等都有胡哲揆的名字,也有相关的介绍。我还找到了1914年哲揆公在国内发表的第一篇论文的题目、1920年在德国发表的论文题目,回国后的专著等。
我想,尽量收集、整理、核实关于哲揆公的资料并保留下来,就是对他老人家的最好的纪念。或许对于我国留学史和教育史也会有些用吧。我正在努力挖掘哲揆公的资料,基本上能联系当时家族教育史和当时的留学史来解读他的求学史了。那些资料,随后陆续整理、发表。
不过,对于所收集到的资料,我发现了以下的疑问。
1.哲揆公1916年已经从浙江医专毕业后去德国留学的,1920年毕业于德国柏林大学,1928年回国。对于他取得博士学位的时间,有1920年和1928年两种写法,究竟是哪一年?
2.哲揆公的博士学位论文题目是什么?
这两三年我一直在寻找,觉得没有可能从国内资料里找到答案了。与友人开玩笑说,要解决这些疑问是否要我去柏林实地考证,或是网上“翻越柏林墙”。
今年是我取得博士学位的二十五周年,我很随意地在日本雅虎网https://www.yahoo.co.jp/上输入日文汉字“胡紹華”,就找到了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收藏的我博士论文的有关记录。除了京都大学授予我博士学位仪式的年月日、博士论文的标题外,还有详细的章节和页码。和我的其他论文一样,限于版权不登载全文。“公開範囲(rights) 国立国会図書館/図書館送信参加館内公開”这些日文表示,可以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和与其联网的图书馆查阅全文。从“提供者 (provider) 大規模デジタル化(博士論文)”这些日文我才知道,不知什么时候日本有了一个“(博士论文)大规模数字化”的行动,把我二十五年前的博士论文数码化了。 德国是不是把百年前的博士论文也数码化了?不用“翻柏林墙”,我进入了柏林大学的网站,看看可以检索到什么线索。电脑还没安装德文输入,我的德语水平差,词汇量也有局限性.......我用“留德博士论文”在国内网上检索,就发现有一些中国人以各自的不同视角来研究留德博士的学术报告。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使用了袁同礼先生的《中国留欧大陆各国博士学位论文目录(1907-1962)》以及《寰球中國學生會年鑑》(1923年)的资料。
我找到线索了!按着我的职业习惯,要尽可能找到最原始的史料。在上海市图书馆,找到了我需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