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十年前,就有人发掘犹太人资料》
(节自《犹太难民与上海》 第四辑《上海记忆》)
胡绍华 2017年9月13日
来自:浙江慈溪观海卫尚义堂耕读的博客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6b24ae20102xd2w.html
《难民乃创业能手 维也纳头巾畅销》一文的最后,有“熊建民根据陈云发《虹口往事》书稿整理”这些文字。 我不明白,熊建民是谁?陈云发是谁?为什么要由熊建民根据陈云发《虹口往事》书稿来进行整理? 我在《犹太难民与上海》 第四辑《上海记忆》第137-142页里找到了《十年前,就有人发掘犹太人资料》一文。第四辑的书名为“上海记忆”,通过一系列采访记,发掘了不少独家的上海记忆:最知名的上海犹太难民、美国前财政部长布鲁门撒尔,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等...... 《十年前,就有人发掘犹太人资料》一文,介绍了大作家采访提篮桥街道34位与犹太人做过邻居的老人(小老百姓)的事。为七十年前“上海方舟”的记忆,抢救、挖掘、收集、整理那些被尘封的史料的过程,也是一份重要的“上海记忆”。特此转载此文,作为知情人推荐给大家。
读了此文,我找到了以上疑问的答案,联想起一些往事...... 我知道了,是这位大作家陈云发先生在十多年前采访了父母亲、阿拉弄堂里的“老范伯伯”、提篮桥街道的犹太人的老朋友们,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我知道了,家里珍藏的三张照片是区政府旅游局联系并邀请昔日与犹太难民接触过和共同经商、生活过的数十位老上海居民在霍山公园相聚,并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第一张照片中间站着的那对老夫妇就是我的父母亲(胡德玄、卢铭玉),第三张照片里坐轮椅的老人是“老范伯伯”(范友华)。照片后不久可能是2006年,老范伯伯离世,我的母亲于2013年9月13日离世。
2015年6月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纪录片编辑室”的编导曹斓女士找到我父亲时说,年初就接到一个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犹太人在上海的故事的任务,从10年前的资料里找到线索。按她的原话,好不容易“挖出”这个老人,并“用心”制作这个节目的。制作完成后,编导曹斓女士给这个纪录片命名为《我和我的犹太朋友》。
我知道了,编导曹斓女士找到的那些10年前的资料,或许就是陈云发先生留下的采访的录音素材,或许还有《虹口往事》书稿,或许还有......
现在我知道了,如同家族史那样,父母在“上海方舟”以及以后的许多事是封存在我父亲的记忆里的。找到的这套《犹太难民与上海》丛书,是父亲继续书写回忆录的很好的参考资料。
感谢为记录这段历史而努力的学者、新闻工作者,历史和人民将永远记住你们如何抢救、挖掘、收集、整理那些被尘封的史料。有了你们,世界才会永远记住这段值得纪念的“上海方舟”的历史。
谨以此文,告慰在天国的母亲、“老范伯伯”以及昔日与犹太难民同舟共济的老上海居民。
十年前,就有人发掘犹太人资料
资料来源:《上海记忆》(作者:潘真) 第137-142页
2004年,虹口区外办与区旅游局商量着抢救“上海犹太人”史料,请作家陈云发采访犹太人的中国邻居。 作家采访了提篮桥街道34位与犹太人做过邻居的老人,根据现场录音,写出采访记《虹口往事》;同时还写了四集电视专题片的文学本《消融的印痕》,呈现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前犹太人在上海的故事。 In 2004, the Foreign Affairs Office and Tourism Bureau of Hongkou District discussed rescuing Jewish-related historical materials in Shanghai, to which end writer Chen Yunfar was invited to interview Chinese former of the Shanghai Jews. The writer interviewed 34 senior citizens who were at one time the neighbors of the Jews in the Tilanqiao Area, and created the report "Hongkou's Past" based on these living records. He additionally wrote the screenplay of the four-episode TV documentary The Fading Imprint, telling the stories of the Jewish people in Shanghai from the Opium War to 1949. 谨以此报告 纪念国际反法西斯斗争胜利60周年 献给在二战期间日寇铁蹄下挣扎着的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之间的永恒友谊 在《虹口往事——见证犹太难民的黑暗岁月》的卷首,陈云发写道。 这部完成于十年前的作品,一直没能出版。如果有手稿,十年过后的今天,字纸应该已经泛黄。我读到的是6万余字的电子版,末尾注明“2004-12-29完稿”。 在相当于“跋”的“飘散的记忆”篇中,有一段:“作为接纳和帮助过二战时犹太难民度过艰难岁月的当事地区的上海市虹口区政府,也始终没有忘记这段永恒值得纪念的历史。早在上世纪80年代,区人民政府的外事办公室和区旅游局就开始着手重新整理和寻访这段早已尘封的历史……”但我们无从看到1980年代的文本。还有一段:“……区政府旅游局联系并邀请到昔日与犹太难民接触过和共同经商、生活过的数十位老上海居民在霍山公园相聚,并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随后,区旅游局派人对每一位老人进行了抢救性的访问,请他们口述那段亲历的历史,这些真实口述历史现均被录音并永久保存起来。”这份口述实录,便是陈云发笔下的《虹口往事》。 全书分“铁蹄下的黄昏”“犹太‘诺亚’们新的‘方舟’”“希望无法被隔离”“‘小维也纳’的生活乐园”“挣扎中的‘点石成金’”“亚当和夏娃新篇”六个篇章,每一章都采访几位“见证人”,记下他们的“口述”。第一位见证人,便是生于1919年的摩西会堂志愿讲解员王发良:
二战时,我曾在霞飞路(今淮海中路)、瑞金二路口一家犹太人开的DD咖啡馆做管账,它是由几个俄犹和法籍犹太人合伙开的,很大,可以跳舞,结识了两位犹太人同事,一位叫斯当厄,一位叫付立蒙……他们一同住在唐山路818弄内,我搬过去,就是由他们介绍的。 当年,在我们家的隔壁,就曾住着两位犹太老年夫妇和一个小姑娘,我时不时地会去他们家串门,和他们聊聊天,大家用英语对话,谈得很好,当然说不上是深入交往,涉及他们过去的事谈得少,生活上的事谈得多。那个时候是一段艰难和难以忘记的岁月,中国老百姓的生活也十分贫困,但是对于那些刚刚成为他们邻居的犹太人,上海的老百姓仍然尽自己的力所能及,给予了犹太邻居无私的不图回报的帮助。上海老百姓帮助犹太人找工作、找房子、找保姆,有的家庭还腾出房子来借给犹太人居住,介绍犹太人的孩子进中国的学校,让犹太儿童和中国儿童一块读书。 这样一批虹口老人的口述实录,使那段特殊的历史渐渐清晰起来。事实上,当时,除了虹口老居民、犹太史或上海近代史研究人员等极少数知情者,绝大多数上海人并不知晓“上海犹太人”存在过。所以,抢救式的钩沉相当有意义。 生于1942年的陈云发,是一位写作勤奋的上海老作家,曾是我的媒体同行,可惜已在今年早些时候因病去世。没有机会采访他,听他讲述采写《虹口往事》的往事了。 但我找到了当年陪同采访的年轻朋友张奇。那时候,虹口区外办与区旅游局商量着抢救“上海犹太人”史料,请作家采访犹太人的中国邻居。于是,区旅游局向提篮桥街道八个有犹太人邻居的居委会发放表格,请老人们填写,以征集采访线索。张奇就是具体执行这项工作的人。表格回收上来,经统计,有34家有姓名、地址、联系电话的老人可以接受采访。 接下去,张奇就陪着陈云发,一家一家上门,找到老房子里的老人,交谈、录音、拍照……忙乎了四五个月。陈云发很快写出了初稿。 后来呢?我想书出不了,大概就没有后来了。谁知,张奇说,关于犹太人题材,陈云发另外还写了个5万多字的四集电视专题片文学本《消融的印痕》。 读了《消融的印痕》,我感觉比《虹口往事》更吃工夫。从1841年鸦片战争说起,写犹太人如何到上海这个“冒险家的乐园”避难、淘金,贩卖鸦片,写犹太人的生意经,一直写到“上海犹太人”的故事。有时间、有场景、有人物,还拟定了一大批采访对象,如王元化、汪道涵、杜宣、唐振常、沈寂、熊月之及诸多近代史、上海史、犹太史研究专家,当然还有犹太难民的上海邻居。 为什么会有这个电视片文学本呢?我猜想,陈云发大概觉得光写口述实录不过瘾,又在采访过程中对犹太人题材产生了浓厚兴趣……真相,已不得而知。张奇回忆,陈老师去世前夕还跟他商讨过出书的事,还想创作一个电影剧本,献礼70周年。谁知,转眼竟成遗愿! 难得的是,作为陪同作家采访的工作人员,张奇有心,整理出一个1万多字的文本《上海虹口犹太人历史居住区》,梳理了1920年代至今犹太人与虹口的关系、虹口的犹太文化地标等等,前言、各章节、附录、参考资料,看着像一篇扎实的小论文呢! 十年一瞬。陈云发走了,他采访过的老人也大多不在了。值得庆幸的是,这第一手的采访记留了下来。而且,那些采访的录音素材最近被电视台拿去,用在了相关片子里。编导该不会略去原始采访者的大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