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学鼻祖杨时
据明代陈仁锡《潜确类书》载:“福建将乐县北门有落星穴。晋义熙年间(公元405一419年)有长星堕其处俄戏一穴”。当时,民间流传说陨星堕落之处,“五百年当生大贤”。果然灵应,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将乐县城北郊龟山之麓龙池团一家杨姓人家诞生了一位男婴。他就是北宋著名理学大师杨时。
杨时(1053-1135年),原字行可,后因犯友人父讳,改为中立,学号龟山先生。杨时从小聪明灵敏。他4岁开始读诗书,8岁就会吟诗作文,人称神童。治平四年(1067年),15岁的杨时潜心研读经史,曾游学邵武。熙宁六年(1073年),杨时参加礼部考试下第,补太学生。回乡后,杨时到将乐含云寺讲学、著书。翌年,杨时作《礼记解义》一书。熙宁九年,杨时一举登科,中徐铎榜进士。次年,杨时被授予汀州司户参军。他以病为由没有赴任,专心研究理学,著《列子解》。元丰四年(1081年),杨时被授予徐州司法。他专门投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研习理学,与游酢、伊熔、谢良佐成为程门四大弟子。杨时学成回归时,程颐目送他远去,曾感慨地说:“吾道南矣!”。元丰六年,杨时赴徐州上任;同年八月,他完成《庄子解》的著述。元丰八年六月,杨时闻悉程颢逝世,悲痛不已,“设位哭于寢门,作哀辞职”;同年七月因继母去世,杨时解官居制。元祐三年(1088年)守制满,杨时被授予虔州司法。杨时执法公平严明,“公烛理精深,晓习律令,有疑狱众所不决者,皆立断。与郡将议事,守正不倾。”(
胡安国《龟山先生墓志铭》)元祐五年又因父亲杨殖去世,杨时回乡守制;次年,杨时作《父殖行述》。
元祐八年四月,杨时至京,迁瀛州防御推官,复授潭州浏阳县令。同年五月,杨时又投于程颢的弟弟程颐门下,到洛阳伊川书院学习。那时,杨时已40多岁,而且他对理学已有相当造诣;但是,他仍然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勤奋好学。一天,杨时与游酢一同去向程颐请求学问,不巧赶上程颐正午后休息。为了不惊扰老师,他俩静立门廊下等候。门外大雪纷飞,积雪一尺多厚。程颐醒来,才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程门立雪”由此成为尊师重道的佳话。程颐很为他们诚心求学的精神所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授。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得程颐的真谛。杨时学成后回到南方继续潜心研究和传播程氏理学。他为了弄清楚张载《西铭》之理,专门写信向程颐请教。程颐提出了“理一分殊”的理论。杨时继承发展二程“理”的最高范畴,认为:“天下万物,理一分殊,知其理一,所以为仁,知其分殊,所以为义,权其分之轻重,无铢分之差,则精矣。”(《宋儒杨文靖公集》卷二十)他认为天下万殊之物,都是由一理之本派生出来的,而这一理之本又规定了万物之所以是殊异的。杨时提倡由诚意正心,推之以“平天下”的内外合一之学,强调人心、道心、天理、人欲的区别。杨时一生精研理学,为“倡道东南”,为二程洛学入闽,并且在福建得以很好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不朽的贡献,被人们尊为“程氏正宗”、“闽学鼻祖”。同时,杨时在对理学研究的同时,形成自己独家的学派。他在哲学上用宗教《华严宗》、《易经》的内容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用儒学的“格物致知”诚“形色”、“天性”等概念来丰富、扩充自己的思想,对“理一分殊”、“明镜”等学说有新的创见。在自然观上也吸收了张载关于“气”的唯物主义观点。杨时的思想对后代理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他在二程理学和朱熹之间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绍圣元年(1094年),杨时赴浏阳上任。翌年夏末初秋,浏阳县出现严重旱灾,许多农民颗粒无收,纷纷外出逃荒。杨时立即赶写《上程漕书》、《上提举议差役顾钱书》,向上反映灾情,使朝廷及时拨给赈灾粮款,将官仓三千石稻谷迅速赈济灾民,缓解了灾民的苦难。绍圣四年浏阳连降暴雨,浏阳成了“水泽之国”,大片农田被淹。杨时《上州牧书》禀报浏阳爱灾情况,请求拨粮钱赈灾和减免灾民赋庸调。
元符元年(1098年),杨时著《周易解义》。翌年,他被授予无为军判官。同年十一月,他辞官回乡,到含云寺讲学,作《勉学歌》。崇宁元年(1102年),张舜民推荐杨时出任荆州教授。“时安於州县,未尝求闻达,而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 (《宋史·杨时传》)
崇宁五年,杨时奉敕差充对读官,转授浙江余杭县知县。奸相蔡京借口“便民”,实际上是为其母筑坟圈地。杨时不畏权贵,坚决抵制其害民之举;并且揭露和批评蔡京专权、暴政虐民的罪行。奸臣蔡京、童贯、朱勐、王鞴等为了迎合宋徽宗的奢侈荒淫,大肆搜刮民间奇珍异宝,建龙德宫。仅朱勐主持的苏杭应奉局,用来运送奇花异石的船只就多达2400多艘。这些运送花石的船只,每十船编为一纲,从江南到开封,沿淮、汴而上,舳舻相接,络绎不绝,故称花石纲。朱勐之流还乘机敲诈勒索,大发横财。百姓怨声载道。杨时对蔡京、童贯、朱勐之流的行径深恶痛绝。他在《余杭见闻》中,愤然写道:“何尝见百姓不畏官人,但见官人多虐百姓耳。”“今天下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州县官吏,莫不以欺诞为能事,而未有以救之!”“今天下非徒不从上令,而有司亦不自守成法。……其如法何?”他批评朝廷:“免夫之役,毒被海内,西城聚敛,东南花石,其害尤甚。前此盖尝罢之,诏墨未干,而花石供奉之舟已衔尾矣。今虽复早前令,而祸根不除,人谁信之?”他痛斥“宦官所为”乃“伤财害民”之举,主张“为政以德”,“爱人节用”,“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他还一再上疏恳请朝廷减轻农民赋税。
大观二年(1108年),杨时迁任南京敦宗院宗子博士,同年三月以八宝恩转奉议郎,政和元年(1111年)四月授越州萧山(浙江萧山)县令。
政和二年四月,杨时到萧山赴任。萧山县城周围农田易旱易涝,连年受灾。乡民曾多次要求将低田蓄水为湖,以灌农田,但都未实现。杨时到任后,认真听取乡民的意见,并且实地勘察,汇集各方意见后,“裁决如流”,率百姓筑湖。湖取名“湘湖”,成湖3万7千多亩,周围80余里,可以灌溉农田14万6千8百余亩;即使大旱之年仍然有过半农田可以得到灌溉;而且“湖中多产鱼鲜,又有莼菜,可炊以疗饥”。不仅使周围9个乡都受益,而且逢灾年,邻县也可以得到救济。民众深得其利,感恩不尽。据《萧山县志》载:“政和二年,(杨时)为邑令,经理庶务,裁决如流。以民岁苦旱,开筑湘湖,以灌九乡,至今民赖其利。祀宦祠。”
政和四年四月,杨时萧山任期满后磨勘转朝奉郎,同年六月差提点均州明道观,同年十一月由余杭县徙居毗陵。这期间,杨时完成《中庸解义》、《中庸序》、《答邵康节论先天图》、《易学》等书的写作。杨时哲学思想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甚至流传到海外。宋使出使高丽(今朝鲜),高丽国王都急切地询问:“龟山先生安在?”(《续资治通鉴&S226;卷第九十三》)
宣和六年(1124年),经张舜民推举,徽宗召杨时为秘书郎。翌年三月,杨时上书《与执政论时事答刂 子》,建言10件大事。他写道:“如今士大夫不敢对天下大事畅所欲言,不过是为了明哲保身而已。但他们不曾想过,天下动荡不安,岂能保全自身?”他从“慎令、茶法、盐法、转般、籴买、坑冶、边事、盗贼、择将、军制”十个方面分析朝廷一些政策的弊端以及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且提出许多趋利避害的建议和措施。杨时提出不能只给流亡他乡之人免除赋税,还应对辛勤劳作的农民一视同仁,使他们也能得到实惠,从而信任朝廷,而不至于跟着抛弃土地,背井离乡,沦为盗贼,引起社会动荡。他主张放宽或废弃茶盐二法,以保证贸易自由,减轻百姓负担。他认为爱民就要民有常产,方可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杨时建议朝廷恢复以前做法,拨出一笔经费作为籴本,即定购粮储备金,年初预支给农民购买生产资料和维持平时生计,秋收后农民按额交粮,结算时从中扣除原发的预订金。这样,国家既能按时收粮入库,农民也从中得到便利,乐于耕种土地,不至于逃亡。但因当时奸臣当道,杨时的建议未被采纳。
同 年七月,杨时被任命为迩英殿说书;八月授国子监祭酒,赐祭器、谱牒、金盆花。十二月,杨时闻金军南侵,连上两疏,提出“严为守备”、“收人心为先”等建言。杨时不惧强权,公然斥责童贯:“为三路大帅,敌人侵疆,弃军以而归拏戮之有余罪,朝廷置之不问。故梁方平、何灌皆相继弃而遁。当正典刑以为臣子不忠之戒。”他斥责蔡京“用事二十余年蠹国害民,几危宗社,人所切齿。” 建议罢黜投降派张邦昌,诛杀童贯,表现出非凡的见识和勇气。
靖康元年(1126年)杨时任著作郎兼侍经筵。正月金兵包围汴京,朝廷对战与和争论不休。杨时抗金态度坚决,他提出立统帅、示纪律、一号令、攘夷狄、排和议等7项主张。他坚决反对割地求和的投降卖国政策,力主抗金,希望朝廷重用李纲等抗金重臣,认为:“今日事势如积薪已然(燃),当自奋历以竦动观听,若示以怯懦之形,萎靡不振,则事去矣。”因此,“朝廷威望弗振,使奸雄一以,弘(公孙弘)辈视之则无复可为也。”他对军事提出自己的见解:“要害之地,当严为守备,比之都城尚何及哉。近边州军宜坚壁清野勿兴之战,使之自困;若攻战略地,当遣援兵追袭,使用权之腹背受敌,则可制胜矣。”他希望朝廷要重视民心,他说:“今日之事当以收人心为先;人心不附,虽有高城深池坚甲利兵不足恃也。”他告诉朝廷:“今日所急者,莫大于收人心。边事之兴,免夫之役,毒被海内,误国之罪,宜有所归。西城聚敛,东南花石,其害尤甚。宿奸巨猾,借‘应奉’之名,豪夺民财,不可数计。天下积愤,郁而不得发几二十年,欲致人和,去此三者。”(
胡安国《龟山先生墓志铭》)
同年二月八日,朝廷任命杨时为谏议大夫兼侍讲,杨时上疏乞辞,不许;十三日又命他兼任国子祭酒。负责京都防务的主战派人物李纲被罢官,激起开封军民的愤慨。陈东等太学生到宣德门前上书请愿。朝廷准备镇压民众。杨时毅然挺身而出,为陈东等辩护说:“士民伏阙,诟骂大臣,发其隐慝,无所不至,出于一时忠愤,非有作乱之心,无足深罪。李邦彦首画遁逃之策,捐金割地,质亲王以主和议,罢李纲而纳誓书;李邺奉使失辞,惟虏言是听;此二人者,国人之所同弃也。”。宋钦宗一意求和,依金人条件,割让太原、中山、河间3镇。杨时上书,认为“朝廷割三镇三十州之地与之是欲助寇,而自攻也。”“河朔为朝廷重地,而三镇又河朔之要藩也,自周世宗迄太祖太宗百战要而后得之,一旦弃之,北庭使敌骑疾驱。”之后,他又上疏乞诛拥重兵坐视太原危急而不救的姚古,均未被采纳。李纲有诗赞杨时道:“儒林仪表,国家栋梁,风云翰墨,锦绣文章”。
同年三月,杨时上疏论王安石,认为造成宋王朝内忧外患深重之由皆王变法所致。他说:“熙宁之初,大臣文六艺之言以行其私,祖宗之法纷更殆尽。……臣愿明诏有司条具祖宗之法著为纲目,有宜於今者举而行之。”甚至,认为:“蔡京以给述神宗为名,实挟王安石以图身利。”“致今日之祸者,实安石有以启之也。”要求朝廷“追夺(安石)王爵,毁去配享之像。”王安石被追夺爵位,毁去配享之像后,引起朝野议论哗然。谏官冯解上疏抗论。钦宗只好罢去杨时国子监祭酒之职,改任给事中,杨时力辞不受;后改任徽猷阁待制、提举崇福宫,杨时还是力辞,乞为战守备。
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杨时上疏请除茶、盐二法,并且力陈对金国割地求和不可为。建炎二年,朝廷任命杨时为工部侍郎。杨时力辞不受,后改为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杭州洞宵宫,赐对衣金带、紫金鱼袋。同年十一月,杨时回到镛州。建炎四年(1130年),杨时以年事已高为由请求告老。高宗封他为朝请大夫、仍龙图阁直学士,并赐他官绢200疋、白银300两,以养天年。杨时推辞说:“乞恩惠于八闽,山无米,地无租”。高宗准奏,“永为优免”。
杨时回到家乡后,生活十分俭朴。吕聪在《问书册》中说:“(杨时)自京城辞官还乡后,视公(杨时)一饭,虽蔬食脆甘皆可于口,未尝有所择也;平生居处,虽敝庐优屋皆可以托宿,未尝有所羡而求安也。”杨时为了教育儿孙“俭以养德”,特立下这样的家规:“三餐饭蔬,不论脆甘酸苦,只要是可以吃的,就不可有所嗜好;衣服鞋帽,不论布料精细,只要合身,就不许挑挑拣拣;所处房屋,尽管简陋,只要还能居住,就应安居乐业,不要羡慕别人雕梁画栋;故山田园,先祖遗留,应该守其世业,不可增营地产,侵犯他人利益。”他还赋诗勉励儿孙:“敝裘千里北风寒,还忆箪瓢陋巷安;位重金多非所慕,直缘三釜慰亲欢。”他还谆谆告诫后学者:“富贵如浮云,苟得非所臧。贫贱岂吾羞,逐物乃自戕。胼胝奏艰食,一瓢甘糟糠。所逢义适然,未殊行与藏。”(杨时《书含云寺学者》)
杨时在将乐故里仍然笔耕不辍,著书立说,先后写成《三经义辨》、《日录辨》、《字说辨》等书。绍兴五年(1135年)四月二十三日,杨时与李纲讨论性善之旨,翌日辞世。杨时逝世时,“身后肖然,家徒壁立”。(朱震《故龙图阁直学士左朝请大夫致仕杨公行实》)秘书少监朱震上表朝廷说:“时学有本原,行无玷缺,进必以进,晚始见知。其撰述皆有益学者。” (《续资治通鉴.高宗绍兴五年》)高宗下诏取阅杨时的《三经义辨》,赠文说:“言正而行端,德闳而学粹。网罗百家,驰骋千古。辨邪说以正人心,推圣学以明大义。而陈疏义,足以扶国本于当时;注释经义,足以开来学于后世”;并赐其家银帛二百两匹,诰赠左太中大夫、太师太中大夫,谥“文靖”。
宋宝文阁直学士胡安国为杨时撰写墓志铭。他说:“公天资夷旷,济以问学,充养有道,德器早成。”他认为:“伟兹三贤,阔步共驰;有学术业,颜其馁而;公名最显,垂范有祠。”(胡安国《龟山先生墓志铭》)文天祥誉其:“维我先生,天立作傅;七岁能诗,八岁能赋;文明聚奎,鼻祖为祖;毁弃三经,和议排阻;邹鲁鸿传,道南有补”。此后,随着杨时在理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封赠也越来越多。绍兴十二年,朝廷追赠杨时为吴国公,咸淳三年(1276年),度宗降旨在将乐县城 北龟山脚择址兴建“龟山书院”,御笔赐匾额,诏郡县拨田优恤后嗣,春秋致祭。明成化元年(1465年),明朝廷敕建南平道祠,像祀杨时与罗豫章、李延平;弘治八年(1495年)又追封杨时为将乐伯,从祀孔庙。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玄烨皇帝允督臣沈涵疏,御笔题匾“程氏正宗”赐龟山书院。
杨时去世后葬于将乐县城南郊的乌石山麓,墓地面南背北,宽3米,进深3.5米,入口处立两尊石狮,墓碑刻有“宋龟山文靖杨先生神墓”字样,为明成化六年(1470年)巡按御史滕昭师所书。1985年,杨时墓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注:此文杨时任职时间依据《杨龟山先生年谱》一文修订。)
来源:
http://blog.readnovel.com/blog/htm/do_showone/tid_400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