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3869阅读
  • 15回复

<仙桃市志.人物志>中的胡姓人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1-07-15
       胡忆肖   笔 名: 肖毅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37/1   民 族: 汉族 。湖北仙桃沙湖人。 1957年肄业于武汉地质学校矿山机械科,1960年9月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中文系。1960年至1978年任中文系教研室主任、助教;1979年任历史系讲师;1983年任湖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88年4月任湖北大学教授、中文系大学语文教研室主任、唐宋文学研究室主任,硕干生导师。   著有《湖上冬猎》、《冬雪封湖的日子》、《赵翼诗选》、《黄景仁诗词选》、《文体写作》、《古代诗词名篇评析》、《毛泽东诗词白话全译》、《毛泽东诗词评析及墨迹欣赏》、《毛泽东手书历代诗词译释及墨迹欣赏》、《中华人民共和国小型张邮票欣赏、辨伪与价格走势》、《大学语文》(主编)《唐宋诗词名篇辨析》、《初、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与人合作)、《千家诗评点译释》、中小学古诗译释、胡老师点评金牌作文等数十种。   《湖上冬猎》获湖北省二十年少儿文学奖。《初中文言文评点译释》(与人合作)获全国优秀图书奖。其发行量创湖北版新时期图书之最,已发行1300多万套。《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与人合作)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已发行600万套之多。
[ 此贴被胡铁树在2011-07-18 19:58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1-07-15
照片提上。
[ 此贴被胡铁树在2011-07-18 20:0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1-07-15
 
  胡中功,仙桃三伏坛人。出生于1965年6月,硕士,武汉工程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武汉工程大学十大杰出青年。先后主持多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晨光计划等项目的研究。目前主持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多项。
编辑本段胡中功学术成就
  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先后指导10余名硕士研究生,其中一名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被评为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2004年获湖北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教研项目《工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省级二等奖。目前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控制和鲁棒控制领域。
[ 此贴被胡铁树在2011-07-18 19:57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1-07-18
     胡会能,1966年生,仙桃人,重庆优派家私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重庆湖北商会副会长。1986年南下深圳,在深港集团公司打工,1993年,任公司副总经理、常务副总经理。1996年,转向重庆创业,先后任华亚家私公司执行总经理、重庆港风家私公司总经理。2004年开始自主创业。
  他是一个传奇,一个仙桃人演绎的传奇。
  浓眉、宽额、板寸头,阳光、俊朗中透出精明。他是那种一见面就留给人鲜明印象的人。
  23年前,他带着锯子、刨子、斧头等木工家什南下“淘金”,现已成为渝中、南粤办公家私界的“腕级”人物。
  当初离家只是为了“找活干”,谋一只属于自己的饭碗。没人能想到,眼下执掌着3项产业、身家上亿。
  开放的时代造就了他,仙桃人精明、诚信、肯于吃苦的特质成就了他。
  他就是重庆优派家私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重庆湖北商会副会长胡会能。
  怀揣木工家什南下“淘金”
  1986年春节,当村里人还沉浸在浓郁的节日氛围里,尽情放松时,20岁的胡会能却怎么也乐不起来。他的心飞了,他在酝酿一个大胆的计划。
  那是一个飞速发展、变化的年代。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在胡会能的老家,有不少人南下,种菜、喂鱼、打工,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听他们讲南方的故事,胡会能眼热了。
  他是家里的老幺,上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却因家庭贫困而早早辍学。年迈的父母从牙缝里挤出钱来,在他16岁时,把他送到木匠师傅那里学手艺。父母深知,学得一门手艺,走遍天下有饭吃。父母的这一番苦心,悄然改变了他的命运。
  3年出师,又赶上了好时机,胡会能再也不安心守在家里了,他想出去“找活干”,谋一只属于自己的饭碗。
  母亲听说他要出去闯荡,一百个不答应。拿不出钱给他做盘缠是一个原因,主要是怕他年纪轻轻,出外受苦,受人欺负。他理解母亲的心情,可是,他去意已决。
  他的二嫂有一个哥哥在信用社当主任,胡会能背着母亲向信用社贷款。那位哥哥知道他要强,心眼也实,二话没说就贷给了他300元。
  怀揣这300元路费,捎上几件换洗衣服,带上锯子、刨子、凿子、斧头等木工家什,胡会能上路了。母亲为儿子送行。
  半路上,他劝母亲回去,可是母亲执意要送他上车。胡会能扑通跪倒在地,对着母亲立誓:“要是儿子闯出一番事业来,一定回来孝敬您;要是活不出个人样来,儿子不孝,您也用不着给儿收尸了。”知儿莫若母,母亲意识到儿子已长大成人。
  汽车开出乡下小站。滚滚烟尘中,胡会能看到母亲不住地招手,似在鼓励他远行,禁不住泪水直往下淌。
  从“小木匠”到高级“蓝领”
  初入深圳,人生地疏,两眼一抹黑。他这才意识到,这儿的饭不好吃,事也不好找。这里并非“处处有金子,只等弯腰捡”。
  一个星期过去了,电线杆、茅厕角、公交站都找遍了,还没找到活干。最要命的是,他只有身份证,没有暂住证、入厂证。而没有“三证”,被当成“盲流”会很惨:除了拉去做苦力,还要被遣送回原籍。而他发过誓,混不出个人样儿,决不回老家。
  为了不被遣送,只有偷偷找活干。晚上更得小心,须时时提防被市管人员逮住。他跟10多个从各地跑来的、与他一样没“三证”的人,栖身在一处汽车回收站里。那儿的夜晚特难受:苍蝇般大的蚊子直往身上叮。合衣而卧,用毛巾缠住头,把袜子套在手上,只露出鼻孔——即便是如此严实穿戴,第二天醒来仍被叮得全身红肿。他那时候想,如果有谁给他一碗饭,让他安下身子,他当牛做马也愿意。
  所幸天无绝人之路。半个月后,胡会能在一根电线杆上看到了一张新糊的广告,他如获至宝。回忆起这段经历时,他说,这纸广告救了他,更成全了他。
  那是一家小型家具厂的招聘启事,厂家开出每天7块钱工资,还管吃住。这对于几近穷途末路的胡会能来说,是相当优厚的待遇。他立即前往应聘。壮实的身子、憨厚的长相,加上木工手艺,他从200多个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得到了这份工作。他以此为起点,坚持着、努力着、拼搏着,不断寻求属于他的更好机会。
  半年后,一家当地家具界非常有名的外资企业——深港集团招聘技术人员。这家公司由新加坡人出资、德国人出设备、中方出土地,由日本人经营管理,其招聘“门槛”比原来的厂子高很多,当然待遇也优厚很多。
  心存高远、又摸爬滚打了半年时间的胡会能前去应聘。当主管听说他会木雕手艺时,当即拿出木板、锉刀,画了一只凤凰让他现场雕刻。他原来在老家当学徒时,学的是这个,而且在家具厂呆过,这场考试难不倒他,倒给了他显露才华的机会。
  胡会能麻利地干起来。不到两小时,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呈现在众人面前。招聘主管惊讶其刀法之细腻,雕工之精细,当场留下了他。
  公司实行日本式企业管理制度,员工有着森严的内部等级。胡会能凭着一身技艺、肯于吃苦的劲头,上班没多久,就被破格任命为“拉长”。虽只是个“芝麻官”,但胡会能更严格要求自己,心无旁骛,一门心思做好份内事,他的品行、才干得到公司高层的赏识。
  随着他所在的公司一天天壮大,他的潜质和能力渐渐显现出来,职位一步步升迁:从拉长、课长到部长……工资待遇也节节飙升。这时候,他已不再是乡间土木匠了,而成为一家外资企业的高级“蓝领”了。
  迷失、奋起,成就全新自我
  1993年的一天,时任质检部部长的胡会能被公司董事长叫进了办公室。原来,随着公司的发展,公司缺乏高级管理人才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而胡会能的优异表现有目共睹,所以公司高层有意提拔他做分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但考虑到胡会能只有初中文凭,董事长决定亲自考考他。
  那是一个阳光灿灿的午后。胡会能和董事长就宏观经济、市场前景等问题侃侃而谈,并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谈了自己对公司管理的看法。6个多小时的长谈,胡会能用他的缜密思维、流畅表达和质朴情感,征服了董事长。董事长当即拍板:胡会能正是公司所需要的人才!制度规定是死的,可人是活的:胡会能没有文凭,不能当老总,但可以学,可以进一步深造。
  于是,带着众多期许和羡慕,胡会能进入广东行政管理学院学习。这是一所由广东省政府开办的、专为大企业培养管理人才的学校。在这里,胡会能虚心求教,刻苦学习,进一步丰富、完善自己,同时也结识了一大批企业界的精英,积累起自己的人脉资源,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根基。
  两年后,学业有成,胡会能接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不久,又直接升任为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由于公司总经理一职空缺,所以由他主持全面工作。职务的升迁,寄托着公司董事会和全体员工的信任和厚望。/p>
  挑战接踵而至,胡会能依靠诚信、冷静、果敢渡过难关。上任不久,就发生了一次危机:公司新购进了一批油漆,投入生产后发现产品质量有问题。胡会能得知情况后,迅速成立调查小组,就问题原因、损失大小、责任归属等问题展开深入调查。很快得出结论:油漆本身质量问题加上内部操作失误,是这起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自己公司要负一定责任,不能把责任全推给对方。这一结论使对方的罚金降低了50%。对方厂家感激不尽,送给他一只20万元的红包,他婉言谢绝了。这件事情的处理,充分展现了胡会能的工作魄力和个性魅力,得到了公司内外的高度评价,也赢得了圈内人士的尊重。此后再也没有出现类似问题。
  事业蒸蒸日上,他在公司的威信与日俱增。然而,社交圈子的扩大,权利意识的膨胀,风华正茂、年轻有为的胡会能迷失了……
  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艰难日子。内外压力、降职的处分让他萌生退意。然而,公司经营需要他,公司高层更舍不得他。董事长坦言,“降职”只是为了平息舆论。为了留住他,公司董事长特意从新加坡打来电话,邀他过去散散心,跟他当面交流。他接受了邀请。随后,公司作出决定,派遣他到各地搞调研。石家庄、武汉、西安、重庆,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到一处,他都认真搜集资料,分析当地的市场、消费水平,然后把报告交给公司。他说,别人交办的事,要么不答应,答应了就要尽全力做好。
  经过数年打拼,在深圳,他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更有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但经过这次挫折,他冷静下来。每当回忆起自己出门闯荡时的誓言,觉得自己的梦想远没实现,前面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在做调研几个月后,胡会能做出了忠于自己的决定:离开公司,自己开创一番事业!这是1996年的秋天,离开老家已整整10年。
  进军重庆,开创自己的事业
  在重庆闹市区,有一幢宏丽建筑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它就是重庆国际会展中心。每次驾车路过这里,胡会能都油然而生一种自豪和满足。因为,会展中心建设凝聚着他的心血,他的事业正是从这里起步的。
  还在深港集团做调研时,胡会能便与重庆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考察时认为,作为大西南人流、物流、信息流中心和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重庆拥有无可比拟的区位优势和巨大的消费市场,商业价值无可估量。根据胡会能的报告,公司决定进驻重庆市场,并投资500万元在重庆寻找合作伙伴。很快与华亚公司达成合作协议,胡会能出任公司执行总经理。
  胡会能很快打开局面,使公司发展步入正轨,但没过多久就暴露出资金、公司体制上的问题。胡会能再三思量,于1999年时与华亚“分手”,转而与重庆港风家私公司合作,一直持续到2004年。
  这5年时间,对蓄势待发的胡会能来说,足够他了解重庆的风土人情,积累社会资源,搭建起腾飞的平台。同时,经过在深港集团多年的摸爬滚打,结识一帮圈内外的朋友,他自信有足够的能力开创自己的事业。他说,做人做事要有“三气”,即志气、士气和勇气。铆足了劲,鼓足了气,就能所向披靡。
  终于等来了机会,2004年3月,胡会能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重庆优派家私有限公司。公司开张之时,恰逢“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在重庆筹备召开,他率领自己的公司,凭借自身雄厚实力和良好声誉,一举中标,夺得峰会4个主会场装潢和家具布置等业务,同时还承接了重庆市众多项目工程。胡会能和优派家私自此在重庆声名鹊起,公司当年产值突破4000万元。
  如今,胡会能已是总公司——广州优派家私公司西南片区的二级法人,拥有10%的股份。奋斗无止境。结合自己已经具备的实力,胡会能觉得,公司单一做家具,浪费了很多资源,比如资金、人脉资源等。因此公司已向机械、建筑管网工程等领域拓展,并取得不凡的业绩。
  “不久前,国家环保总局发布了关于推行建筑外层保温材料的新政策。这其中蕴藏着巨大商机。另外市政管道项目,发展潜力也是不可估量的。”谈及未来,胡会能展现出商人独有的精明,他已不甘心做单纯的“家具王”了。面对诱人的市场,这位商业才子,势必扬帆远航……胡会能不会让这样的黄金市场机遇在自己面前白白溜走。
  乡音乡情,隔不断的长久牵挂
  今年5月,省委书记罗清泉率湖北省党政代表团考察重庆。胡会能作为重庆湖北商会的副会长,组织重庆企业家与代表团见面,商谈合作事宜。能为家乡的发展做些事情,胡会能深感荣幸。
  不久前,胡会能应邀回家观看2009“恒迪建材杯”全国体操冠军赛,并出席经贸恳谈会。会上,他对家乡建设给予高度评价,并代表重庆湖北商会表示,要利用商会平台,宣传仙桃,特别是仙桃的投资环境;同时,组织商会会员或其他有实力的企业来仙桃投资。
  心恋家乡。乡音乡情,隔不断的长久牵挂。
  对家庭,他用“经营”二字。他说,感情如生意,须细细打点,精心经营;对朋友,他以“真诚换真心”,每做完一项工程,他必交定一个朋友,而这个朋友,最终会成为他推心置腹的好兄弟。
  感恩、回馈,胡会能用心去做。当年出外闯荡时,是别人贷给他300元作盘缠,“没有那300块钱,就没有我今天。”胡会能说。这一点,他牢记在心,当他听说当年的信用社主任自主创业需要钱时,他立马汇来3万元送给他。
  “不求锦上添花,但求雪中送炭。”胡会能说。老家修路、建学校……每每闻讯,胡会能都慷慨解囊,予以资助。老家的亲朋好友有为难阻隔,他也尽力帮衬。去年“5·12”大地震后,他多次组织商会捐款捐物。“我做的事不值一提”,胡会能说,比起那些大企业家,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
  胡会能心中,有一段永远抹不去的温暖记忆,那便是母亲送他出远门时的招手。现在母亲已不在世了。他清晰记得20年前,他在深圳打工时,每年除夕,都会给母亲打电话,报个平安,给她老人家送一声祝福。“电话机在村里的小卖店里,离家1里多路。我跟母亲约好,每年除夕下午三点准时打电话,一连好多年。”讲到这儿,胡会能哽咽了:“每次打完电话,都泪流满面,想家,想她老人家……”
  或许正是这份亲情、乡情,不断激励胡会能前行。
  (来源:天下仙桃人 记者易赶帮)
[ 此贴被胡铁树在2011-07-18 19:5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1-07-28
胡昌海,1946年4月出生,湖北仙桃彭场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湖北省财政厅农村财政管理处原处长,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会计师。

    1965年12月应征入伍,先后任北京军区炮兵第五师技工,副指导员,会计,财务助理,财务科副科长[副营级]等职。1978年10月转业到沔阳县财政局工作,先后任副股长,科长等职。1985年4月调入湖北省财政厅工作,先后任商贸处科长,副处长,财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副处长,农税处副处长,处长,正处级调研员等职。2006年7月退休,退休后创办会计师事务所并出任总经理兼某外企财务总监。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1-11-09
近日,湖北郧西县委书记胡俟深入到老北街、朝北河路、园林路,检查指导城市建设工作。县人大副主任樊学庭及城关镇、县住建、规划、城管局负责人陪同。

在老北街,通过实地察看,胡俟强调,要尽快规划设计好小河东路东侧留春园至渡春桥之间的沿河人行道,打通老北街腹地交通,为老北街保护和开发提供便利条件。胡俟一行还来到附近的群众家中,征询群众的意见。附近群众了解到要保护和开发北街后,一致表示将积极配合和全力支持县城建设。

在朝北河路,胡俟强调,要尽早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测,规划出石门湾的防洪大堤建设方案,力争下半年开工建设,以疏通河道,提高城市的防洪功能。同时,在此河段建设拦河大坝,形成水体景观,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城市建设成果,提升市民的幸福指数。

在将要新建的园林路,胡俟说,要组织人员实地勘测,尽快拿出规划设计方案,早日打通郧西大道和朝北河路之间另一条通道,进一步完善城市路网建设。胡俟强调,要不断的通过路网的升级和扩张,提升城市的综合功能,推动城市化进程,让城镇的集聚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