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博士生导师对樟湖的调查 2011-02-01 09:37:35| 分类: 樟湖民俗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调查地樟湖镇的生态和人文社会背景
http://asq09.blog.163.com/blog/static/12696274420111193520326/?fromdm&fromSearch&isFromSearchEngine=yes (一) 行政与自然景观
樟湖镇(本地人称“樟湖坂”) 位于闽北的最南端,隶属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她东距闽清、南距龙溪、北距古田县城、西距南平区各60 公里。地处四县市结合部,是闽江中游最大的集镇,也是福建水口水电站库区最大的库区乡镇。全镇面积198.118 平方公里。樟湖镇所辖14 个行政村,习惯上称为镇上六街、外围八村,1 个居委会,人口2.138 万人。樟湖镇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交通发达,316 国道、来福铁路、闽江航道贯穿全镇,规划中的京福高速公路将穿境而过。 樟湖镇地域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樟湖地处山海结合部,四面环山,闽江从镇北面自西向东横穿而过,这里地理独特,她扼上尤溪口下尤溪口,武步溪口为三溪之源,这里文化积淀深厚,向来都是闽中四县结合的文化经济中心和交通要冲,是福州、闽东南发达地区向闽北内地辐射的前沿地带。1992 年随着水口大型水电站的建立,原来的古镇已成为水下之城,但是其固有的地方文化传统并没有随着水库的建设而沉溺于水下,而是以其特有的姿态被复制、创造,展现在世人面前。
樟湖镇共分布约35 个姓氏,其中镇上就有20 个姓。人口1.11 万人。千人以上的姓有3 个,陈姓共5000 余人,在镇上约3500 人,胡姓约2200 人,张姓约1100 人。其中外围溪口村的廖姓也约有3000 人。其他各姓都在100 -500 人之间,100 人以下的姓也有5 个。陈姓为樟湖最大姓,加上外迁、外出工作的约有万人之众。
樟湖镇所在地内20 个姓氏分别为:陈、胡、张、王、黄、董、蔡、杨、邓、郑、游、魏、刘、沈、丁、施、李、廖、林、吴。集镇外围八村的15 个姓氏分别为:廖、吴、池、潘、章、叶、高、赵、朱、付、谢、陆、欧、鄢、郭。以上35 姓构筑着樟湖坂及其周边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体系。同时它融合了闽越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内在特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质的文化传统
据初步调查,目前樟湖镇现存的姓氏大多是晋、唐时期(如张姓、陈姓),以至更晚年代从八闽其他县迁至樟湖内落脚生根的。相传最早樟湖坂本地只有二姓,即“上坂溯下坂李”之说。唐、宋以后樟湖坂的政治、经济已具相当规模,这时许多姓氏就成批迁入。明清两代樟湖坂又是一个大发展时期,这在姓氏族谱中就有反映。经过多年的开发,街道、码头、祠堂、庙宇等应运而生。
(二) 樟湖庙宇、祠堂分布
现镇上的庙宇基本上是按未建水库前老镇上的庙宇原样搬迁复建的,规模也大致相同,其中蛇王庙(又名“连公庙”,当地将所供“蛇神”称为“连公”) 和圣母庙(原上塘庵古戏台) 已被列为南平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按原样原拆原建的,这两处建筑为纯古建筑,其余庙宇祠堂迁建时多有改、扩建等,并形成一相对固定的信仰圈。除蛇王庙和圣母庙外,钟灵庵、聚灵庵、显灵庵、潘公堂等均有祭祀。镇上主要祠堂在新建时,与未搬迁前比也有所改动。现镇上主要有陈氏宗祠、胡氏宗祠、张家祠堂、杨龟山先生祠等。其他姓氏在搬迁前多数只有祖厝(也称祖房) 。
,
此外,集镇外围的村落庙宇祠堂也很多,如溪口村的廖氏祠堂就有2 处,还有新岭村的王氏祠堂、剧头村的吴氏祠堂等。6(三) 樟湖镇的建筑及居住格局 以镇上为例,在建水电站之前,樟湖坂的建筑风格基本上保持了明清两代的江南民间建筑风格。居住方式以家族内数代至亲同住一个院落为主,一般院子10 几户到50 户不等,如陈某家原搬迁前,院内就住有36 户同祖至亲,现在搬迁后全部分散,居住格局也由此而改变。搬迁前,兄弟四家同住一厅共走一个门,而今居住地已分为4 个安置点。
樟湖镇搬迁前,民居建筑较为独特考究,以木结构房为主,窗门做工精细。一座院落占地多在3000 -5000 平方米,前有大门,大门前两边立有石双斗旗杆。如搬迁前镇上中坂街一家, 院内大小厅堂就有19 个。院中还有池塘花园,并有工房(旧时专门给打长工的人住) 、书斋,院外还有芦厂(停放棺材用房) 。搬迁后这座院内的几十户人家同样是在政府统一分配的宅地上建设新家。
镇上各姓氏之间向来关系较为融洽,异姓间通婚频繁,大姓欺小姓现象不多见。比如镇上潘公堂祭祀就是各姓都有,“迎活蛇”也是各姓参与。
* 三、宗族复兴的标志)
闽北宗族的复兴主要开始于80 年代中期,特别是进入90 年代以后,其修谱建祠拜祖之风日盛。我们以所调查的樟湖镇及其有关村落来说明这一问题。
. (一) 修谱与合众:祖先与子孙谱系的重建
宗谱是记述一个家族或氏族世系的系谱,宗谱在中国古代相当发达,传播到越南、朝鲜、琉球群岛等地,日本在近代兴起的家谱也受到这一影响
宗族是出自同一父系的同宗亲族,即使同姓如果不是同宗也不是宗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香港的同姓团体的宗亲会非常盛行,这些不能称为宗族。宗谱从精神上和制度上起到团聚族人,敬宗收族的作用。
每个宗族大多有一部宗谱,又称家谱、支谱、族谱等等。在大的族谱中,下分有派和房。家谱记录了家族的起源、演变过程,规定了宗族内的人伦关系和族人的行为方式。家谱上记载着全族的户口、婚配和血缘关系,直系亲属中谁应受到尊敬,全族的祖先墓、族产公田的坐落地点、方位及其图表等。修谱可以正本源而清血统,确认家族的世系血统,防止血缘关系的混乱。所谓“谱所以明宗派,别亲疏”。族人在家族中和社会上的地位及利益,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所以血缘关系的明确是一个家族存在的前提。同时家谱也是防止异姓乱宗、紊乱血缘关系的工具。一是防止异姓乱宗,二是防止同姓冒族。其办法就是异姓子、义子、后妻携来之子、婿等等均不得入谱,或虽入谱,但要在名下注明其身分、原姓,不准他们紊乱宗族的血缘关系
宗谱常写有祖先的名字,像牌位一样被尊敬起来。如宋代曾建立了族谱亭,把谱刻到石碑上,在亭下族人常常祭拜,族长在一定时间还要给族人读谱,每月族人集中后,要拜族谱图。在中国华南和东北地区即使现代也有拜家谱的风俗。因此,宗谱不只是过去的记录,通过对祖先的崇拜,能唤起族人对同族团结的关心,加强同族群体的凝聚力。族人根据族谱上的排列名单,享受族长的选举、义庄的管理、义米的分配、义塾的经营、子弟的入塾等各种各样的权力和利益,进而以宗族的荣誉和势力为背景来从事一些社会活动。与此相适应的是族人必须履行参加祭祀、承担各种费用及参加械斗的义务。另外,还必须服从家训、遵守家范、宗规宗约等
如果忽视对这些义务的履行,将会受到全族的戒告、制裁,重的要把他从族谱上除掉。如果某人从族谱上被消除,不仅失去作为宗人的资格,而且也为社会所遗弃。可见,宗谱也为族人户籍本。清末,在盛行立族谱的地区其宗谱比官府的户籍更为详细。在宗族内生活的族人, 如果夭折或未加冠而死,尽管在宗谱上有记载,但比一般的宗人的地位要低得多。另外,即使一开始为宗谱所记载,但后来成为不轨之徒或成为僧侣、道士及转为奴婢者,也要从宗谱中除掉,从他姓过来的养子和入赘者也不予记载。因此,谱有六不书,即“弃祖、叛党、刑犯、败伦、背义、杂贱”。此外还用不入谱、
“除籍”(谱) 等手段处罚族众,维护家族势力的统治。家谱是家族势力惩罚族人的一种手段。在家族制度盛行的宋以后的农村,族人的名字列进了家谱的世系图表,就表示得到了家族的承认,取得了合法地位,不准入谱或去谱名,在人们的观念上认为是一种耻辱,而且不能接受宗族的救济了。
这一修谱的习惯,进入80 年代以来,在闽北地区很为流行,每家都要出钱出力,但宗谱的内容已和旧式的宗谱不尽相同,又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族谱的纂修是族人认同的重要标志。
个案1.1 樟湖坂的湖峰陈氏,发源妫(为舜帝之后裔,传说舜帝起源于妫),分派颍川,椒衍闽山。从闽清上移居长乐,后迁樟湖坂。其始祖为大宋时国随公,德配蔡氏。迁到此地迄今860 多年。其族谱言:“论时间、人口、码头、热闹,均居樟湖首位。祥道公余荫,簪缨济济。贤良代代。”现陈姓不同支系分布于闽北各地。分布在樟湖镇的陈姓主要为伯旺公之裔,居于樟湖上塘(上、下坂两街) 。据陈氏族谱记载,从宋朝始,开始修谱,到民国六年,约续修过11 次,历代都有名人来做谱序,如宋朝的朱熹、明代的王守仁、民国的林森等。但陈氏族谱从民国初年一直到本世纪90 年代初,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未修。在“文革”时期,樟湖陈氏宗谱被搜查,强行集中焚烧,有两位陈氏宗亲在点火之际,果断地从火中取回宗谱,秘密保存。“ 文革”后都先后献出,从他俩所存之谱可看清陈氏祖宗所志珍贵资料,如陈熹公世系点录,陵园所在,为后来勘察重修族谱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现在的新谱,就是在此基础上,访查陈氏各支谱系,参照有关史料,以陈氏150 世后裔陈学炳等为主,组成颖川陈熹公千郎宗谱理事会,理事会成员涉及闽清、南平、古田、尤溪、永泰等地陈氏宗亲62 人,并设编撰人员24 人,于1995 年5 月修订完毕。其间编谱所需费用由族人提供资助。其中出1 万元的1 人,5 千元的2 人,千元以上的16 人,500 元的20 人。$ V2 v* R5 }5 F6
个案1.2 居住在樟湖坂曲尺巷、新岭等地的王姓之祖,迁樟湖新岭后峡定居以来,有数百年的历史。王氏族谱修于民国三十五年,以王夏诚为首发起,倡修族谱之事,奔驰各乡劝导族众,族众赞同。并特聘福州端木梓培先生为纂辑。两年后终于将王福田支派新谱完成。樟湖王毓瑞曾在1964 年仲秋间,提出倡修族谱之事,族众均能赞同,后因各种原因将其搁置。80 年代以后,王毓瑞到各乡劝导建祠堂时,参阅各乡族谱文献,并到王氏宗族分布的地方,拜访宗亲搜集族谱资料,又走访四邻各县,上至永安,下至福州,以及边远山区,寻访诸宗亲,倡议纂修族谱,经过整理,于1993 年将族谱重新作成。
在其族谱中,把有关王氏名人都视为同宗。正如族谱所言:“太原系人才荟萃,战国时魏国伊阳君王恢,秦大将军王翦,汉安国侯王陵,东晋名相王导,大将军王敦,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文学家王俭、王融、王筠、王僧虔,唐代诗人王朝、王维、王勃、王驾,北宋名相大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南宋抗金名将王彦等皆出太原之系。” 4 q& }. I P. _
个案1.3 樟湖溪口廖氏族谱,现流传在世的有族老廖光向、廖福官、廖长铭等分别保存至今的“康熙本”、“乾隆三十四年本”、“民国七年本”等族谱。新族谱经10 多年的努力,断断续续地收集到一批有关素材。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库区搬迁,复建廖氏宗祠后,廖氏宗亲又大张旗鼓地征集散失在乡间族人手中的谱牒。通过召开各种人士座谈会、约请族老回忆、重新稽核墓碑和各种志铭、契约等方式,取得了廖氏姓源的可靠依据。其目的正如家谱所言:“既编纂族谱,又促进延平廖氏的研究。商讨家乡族人团结,推动经济发展的新举措,引起各界的重视, 举一反三,影响深远。”
南剑龙溪(今南平溪口) 廖氏族谱能得以纂出,除编纂者之外,族人也提供了资金,并热心关注。《南剑龙溪廖氏族谱》编纂属于全乡性的总动员还是第一次,该族谱尽力吸收历史老族谱的种种优点,克服弊端;又参阅了行先编出的他姓各种族谱的样本,取长补短,便于寻根问祖,便于后人阅读,形成自我特色的族谱。于1995 年3 月编成印行。
另有胡氏新族谱、剧头吴氏新族谱及西塘村池氏新谱等正在编撰之中。
在笔者调查的樟湖镇,印象最深的是几乎每村都有一个以上的祠堂或祖厝,很多地方还在大兴土木,重修重建祠堂,不同姓氏建造的祠堂可谓富丽堂皇,是当地最为引人注目的建筑。有的地方还成立了董事会,专门负责宗族的各种活动,运行的程序井然有序。宗族在当地的各项事务中仍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然其性质与50 年前也不相同了。
在闽北汉族社会,大多宗族都有一个祠堂(有的只有祖厝),也称宗祠、家庙。祠堂里供奉着死去的祖先的神主牌位,所以祠堂首先是祭祀祖先的场所。通过祭祀祖先,向族众灌输宗族团结、血亲相爱的观念,把家族团聚在一起。明代以前,法令上只允许贵族品官设立祠堂,追祀先祖。明朝中期正式准许庶民修建祠堂祭祀先祖,于是民间修葺祠堂兴盛起来。祠堂的兴建, 表明人们表达其宗族观念的行为模式进一步系统化和规范化。
祠堂既是宗族的标志,自然受到宗族的重视。近代各地宗族的祠堂其建筑形式各异,但都体现了礼貌尊严。一般的形式包括龛室,用来供奉祖先神主,分别昭穆;大厅,用来集聚族众行礼;回楼,用于接待宾朋和宣讲经旨;两厢则设置义学,以供子弟读书。在许多地方,族众常常是围绕祠堂而居,体现了祠堂在族人心目中的地位。祠堂的规制,视家族人口的众寡和族产族田的多少而定,所以宗族规模愈大,祠堂规模也愈宏大,反之亦然。祠堂一般为数开数进的宫殿式建筑,富裕家族的祠堂则异常的富丽堂皇。祠堂有宗祠、支祠之分。一族合祀者为宗祠, 或称总祠,分支各祀者为支祠。
可见,祠堂是一个宗族的中心,象征着祖先,象征着宗族的团结。宗族成员通过祭祀祖先, 通过父系血缘关系把族人凝集在一起,形成一个严密的家族组织。所以,祠堂的修建是宗族复兴的又一重要标志。
个案2.1 樟湖坂复建陈氏家祠。水口电站建后,淹没了樟湖旧镇,陈氏宗祠合族商议,选址丹山水根头,复建陈氏宗族,十三支祠均表赞成,并把搬迁前的3 座陈氏祠堂合并在一起。本祠坐乙兼辰,水出乾。于1994 年秋建成,举行盛大晋礼大典。这一陈氏大宗祠,系祥道、师道后裔十三支祠合建,面积2000 平方米,祭祀陈氏始祖千郎公前后历代祖考妣之神位, 为二层半仿古建筑,重檐斗拱巍峨壮观。其内有三大厅、两护厝,可排酒席120 桌。
其大门埕围矮墙,有清督标卫守府道南公石旗杆一付;台湾院士陈良善暨其叔美籍博士陈明茂为尊祖敬宗,特意奉献大石狮一对,竖立大门口,以壮观瞻。
祠内正厅,祀后梁入闽一世祖三司左丞千郎公与祥道公、师道公暨历代祖考妣之神位。
厅内有楹联云:兄弟两尚书凤毛济美;同胞四进士棣萼联辉。
另外,在闽清县还有陈氏入闽先祖千郎公的祖祠。据陈氏千郎祠记略,为立孝祖先,追本溯源,团结宗亲,激励后昆,于1947 年元月爰集各县宗亲商议,公推陈绍宽、陈培刊、陈联芬等135 位为董事会宗亲,上述三人为建祠名誉总经理,陈光亮、陈佑南为经理。选择旷爽之地白云渡(今樟山村),集资起建千郎祠。建筑面积计2200 平方米,各地陈氏宗亲纷纷义务投工,计时二年余,于1949 年解放前夕,祠宇功将告竣。解放后人民政府动用为白台粮仓,据说未还于陈氏。
6 R, \. h* x% X 此外,陈氏先祖曾出一门双理学贤达。宋代皇帝悯其功,录其贤,建祠于县治明伦堂后,一般称陈公二贤祠。宋以后,到清代由于兵乱等,贤祠遭毁。雍正十二年(1734 年),皇旨颁下, 查各省贤裔,准其具题,承顶余志,发帑重修,乃发库钱149 两4 钱6 分,统付当时孙县,负责择地,在城南关外盘谷山麓起盖贤祠。1739 年,拨出陛科粮银6 两,作为二贤祠春秋祭祀费用。光绪二十九年(1903 年) 裔生陈存宗等,集资购地,重建于旧址后山之上。之后相当一段时间, 贤祠挪为他用,以后又被拆毁。1987 年,陈氏宗亲出面交涉,争回祖业,组成建祠筹委会,并由宗亲绘出外观景图,传到海外东南亚一带,于是由东南亚海外宗亲捐资,动工再建。后因资金不济,中途辍工。
个案2.2 我们所调查的王氏宗祠又称开闽王纪念堂,坐落于南平樟湖镇新岭村后峡, 始建于985 年,乾隆年间因遭回禄,后因尤邑龙门场王瑞图为首向各支系筹集大洋贰千余元重新兴建。民国二十八年祠堂因多年失修,屋宇塌坏,由尤邑高坪王松圃为首,用祠堂集体资金整修。
“文化大革命”时期,祠堂一切祭器及有文物价值的金字匾额均遭一炬,祠堂被占为广场, 直至“文革”结束后,于1983 年秋由南平樟湖坂曲尺巷王祥进、王金同、王毓瑞为首发起重整祠容,恢复祭祀,按旧例每年农历七月十二各村集中公祭一次。 S)
1989 年国家在水口兴建水电站,王姓祠堂位于库区之内,应予搬迁,政府按原占地面积每平方米估价补贴,实补祠堂拆迁费4 万多元,该款被新岭村挪用,只拿出9 千元。1992 年眼看祠堂即被淹没,此时樟湖坂上坂街王毓瑞公自告奋勇担负起拆迁重任,不顾年高体弱,跑三村访四舍,晓谕水源木本之道,筹集资金,各系因其热诚而鼎力支持,终于筹得3 万余元。"
经各乡族众代表实地踏勘后认为,后峡实为发祥之地。因此确定在后峡316 国道旁破土奠基,于1992 年12 月15 日动工(拆迁工作已从1992 年11 月始),边筹备边动工,经族众鼎力相助,努力奋战,到1993 年4 月基本落成,为时只有4 个多月,并在同年5 月13 日,举行安神进香庆典仪式,其场面甚为隆重,合族振奋。此举之速,也令王氏族人出乎意料,以其族谱所言:“吾祖在天之灵应开颜一笑,吾辈也应引以为豪。”
个案2.3 溪口村人口4052 人,户数910 户,11 个村民小组,其中廖氏有650 户。廖氏有前廖和后廖之分,属于廖氏不同的房系。前廖的祠堂较后廖的祠堂要大而宏伟。前廖祠堂为搬迁后所建。并成立了祠堂管理董事会,筹集资金25 万元之多,建祠堂花费20 万元,现还有基金5 万元。用于祠堂的维护和有关的仪式
此外,像镇上的胡氏等祠堂,建筑也非常考究,都为搬迁后重新建造,在此就不一一例举。
(三) 祖坟的重建与修缮
墓地作为死者的葬身之地,一直为人们所重视。有的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总结出汉族的墓地具有如下的特点:1 墓地是血缘的集结;2 墓地是家族和财力的象征;3 墓地是祖先与后代交流的场所;4 墓地是阴阳两世界的交接点,冥府地界的入口处
正由于此,汉族社会对墓地有着一套系统的文化观念。同时,墓地也是联结人群结合的重要方式。特别是祖墓,是宗族社会跨地域的社会向心力之所在。樟湖镇的陈氏先祖墓就是一典型的案例。从为祖坟而对簿公堂到由此引发的修缮祖墓以及超越地域的空间限制的合族祭祀,都是宗族复兴与宗族认同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