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9572阅读
  • 16回复

請問安徽太和縣西北靠近河南的地方有胡家庄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09-01-28
我是太和县的,首先声明治安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09-01-28
我就是政法系统的,政府对台胞、侨胞的人身安全是十分重视的,这一点请放心。太和关集、三塔两镇胡姓人口较多,但不与河南搭界。从你提供的信息看,应该在赵庙镇的胡集一带。好在我父亲等人自2004年底以来续修族谱,现已定稿。我想明天问一下他,再结合他掌握的到台湾的族人的信息,应该能够找到线索的。祝你早日与亲人团聚。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09-01-29
明友宗亲;你好!太和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属平原地区,没有什么山。每年冬天基本都会下雪。下面把县志等内容提供如下,希望能有帮助。
地理坐标东经115°25′~115°55′,北纬33°04′~33°35′。东临涡阳、利辛,南依阜阳,西接界首,北与亳州为邻,西北与河南郸城接壤。东南经阜阳、淮南去合肥260公里,西北经淮阳、西华去郑州307公里。东去津浦路之蚌埠209公里,西去平汉路之漯河210公里。县境南北长52公里、东西宽60公里,面积1820平方公里,总人口156.3万人。太和历史悠久。属古《禹贡》豫之域。春秋时为鹿上,战国时为新郪。自秦始为县,其后县治几移,县名几易,先后为新阳、细阳、颖阳、万寿、泰和等。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治移至今地,改"泰"为"太",取《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之义。民国3年,属淮泗道,后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县境北部属鹿毫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1948年全境解放。成立太和县。1949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59年1月与界首合为首太县。同年4月恢复太和县。
这里人杰地灵,贤才辈出,东汉清沼使范滂,声播海内,名列八顾,清乾隆年间白莲教首刘之协,道光年间两广总督徐广缙等人,如群星璀璨,名留青史。名胜古迹,遍布境内,倪邱孤堆,七处故城遗址,元代建造的文庙建筑群,都记载着太和古老的文明。
区  划
民国初年实行区保制,全县分区(顺号取积名)、97保。
民国27年(1938年),实行区、乡、保、甲制,全县设3个区。34乡(镇)。478堡。
民国34年(1945年),调整区划,并34乡(镇)为30乡(镇),计有:细阳镇、赵寺乡、望高乡、关集乡、三塔乡、竹园湖乡、龙李乡、光芦乡、龙台乡、胡集乡、黑虎乡、齐桥乡、大黄乡、高庙乡、旧县乡、陈李乡、砖桥乡、亮集乡、税铺镇、界首镇。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改用区、乡、行政村制,设10区。139乡。10区是:城关、茨谷、李兴、税黄、板黄、赵庙、洪山、光武、大新、原墙。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09-01-29
台湾胡明友宗亲在胡氏宗亲网论坛发帖寻亲后,得到了许多宗亲朋友的热情响应。最新回复是安徽六和县的胡立柱宗亲发帖(见上)。可巧的是他父亲正好是当地胡氏族谱重修参与人,而且根据明友宗亲的补充资料,很快就定位到具体地点。我想,六十年前发生的事情并非个案,在这一带可能会有相同情况发生,也不会仅局限于胡姓。有时间、有地点、有先例,我估计寻亲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春节假日里看到这些回帖很有感触。说明关心胡氏宗亲网的朋友是越来越多,台湾寻亲者也时有出现。只是这位发帖台湾宗亲(看来可能很年轻)没有留下可靠的联系方式,这样即使有最新情况也很难及时联系到他。胡氏宗亲网建网宗旨里有“网络联系宗亲”,就是希望大家通过宗亲网建立联系,为寻根寻亲提供方便。还有,安徽六和县的胡立柱宗亲,从注册到发帖都在同一天(我们网站规定,注册后一小时才能发帖),可见他是很热心地来为这位台湾宗亲解答疑问。如果还有其他联系方式,就会变被动为主动,通过QQ、手机直接联系。现在也只好耐心等待这位宗亲上网才能看到胡立柱宗亲的回帖了。

我知道在江西会昌县西江镇有个村子,在1949年有近百人被带到台湾,他们现在和当地有十分密切的宗亲联系,据说还有一个台湾的宗亲分会,积极参与两岸宗亲联谊活动。

南山 2009.01.29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09-02-08
南山版主所言极是。这几日也未有时间上网回复,明友宗亲看来也未登录。不过我可把我们续族谱的情况简单说一下。据查,太和有两支胡氏支系,我们属于胡仪支系,在桑营和赵庙与河南鹿邑、郸城及亳洲属胡三纲支系。胡明友宗亲说的或许是桑营镇的胡老庄,和河南相邻。不过,因为和我们不是一系,续家谱时接触较少。先说到这里。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3-05-10
三楼你好:你是那边人吗?你知道薛义河一带吗?你知道这支吗?是靖公三子“云三公”。於天顺间庚冬由江“右”(可能是错字)吉水迁至湖北蘄州细州河其地而居。云公二子,先槇公、继槇公於嘉靖癸未春由湖北迁至皖湖北乡卜居薛义河之南而聚。派字如下:云、槇、良、远、惠、忠、尚、振、兴、志、家、世、运、吉、昌、才、华、邦、国、器、贒、启、士、敦、伦、美、德、宗、仁、义、文、章、书、万、年、善、继、芳、维、瑞。我祖是运元公字“士平”偕三弟运利公字“祖平”於乾隆年间迁至浙江建德。     “右”是否是“西”字。我是胡氏的70后,有人知道皖湖北乡薛义河吗?我查了一下应该是在太湖县河口乡一带。家谱上有:胡家岭、胡家湾、胡家屋、余家湾更名袁家湾、泉水井等。请大家帮忙查找一下。谢谢了!(安定胡、积善堂)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3-10-07
太和西北,怀远县的老圩村解放前就叫胡家庄,南有涂山、荆山,也是淮海战役的战场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