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98895阅读
  • 205回复

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专帖   更新:禀告先祖  顺告宗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10 发表于: 2013-09-19
德祺叔从海外发来《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街新胡家世系表(20130709版)》,对原来的世系表作了修改,特别对于惠房-五房部分作了详尽的补充。

九旬家父手写一信:“爸爸赞成你把家谱搞下去,可以留名与德祺叔合作,不要留我的名字。”

为此,以胡德祺、胡绍华两人之名发表《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街新胡家世系表(20130709版)》。

近两个月,家母病重。拖延至今才贴出来,对德祺叔和各位族人表示歉意。

今后,一定继续努力协助父亲回忆整理有关家族资料。并遵照父亲的嘱咐,好好配合德祺叔把世系表的整理进行下去。

父亲、德祺叔和我都期盼得到各位族人的响应。让我们携手起来共同努力。
只看该作者 11 发表于: 2013-10-02
补充名字
德言兄希望把德林兄的子女:冠璋、绍南、绍遠补充进家谱,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现补充后为(20130928版)。由德祺和绍华补充。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3-10-03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3-10-31
转帖:观海卫胡氏始迁祖的疑问(一)
转帖:观海卫胡氏始迁祖的疑问(一)

http://www.guanhaiwei.com/read.php?tid=42407

浙江慈溪观海卫论坛有关于观海卫胡氏始迁祖讨论帖,为资料保存,转载于此。


乐之 发表于: 2012-10-18

昨天看到胡志挥教授的博客,里面有“给胡教授的特殊留言”,记述了观海卫胡氏的渊源。我查看了《观海卫志》,有些对不上。

“留言”中说:家谱始自宋朝始迁祖世昌公,世昌公者,宋大观戊子(1108)解元,乃北宋明臣胡则五世孙,太常卿楷公之子,因避兵乱1110年卜筑句容茅山第八洞天、良常之麓、苍溪之畔、潘庄定居,人杰地灵,名号良常胡氏,名门望族。

家谱记载:始祖世昌公生子二,曰:基、圭,次子圭生镒——溦——千八——文亮——应海——士龙——鹏远——观(10世);观公有胆略,仗剑从军朱元璋,天下既定,宦居观海卫,世袭“百户”官职——传七世(将军)守仁公生焉(故为世昌公17世孙)。

可知,胡氏到观海卫始迁祖应为胡观。粗算一下,从公元1110年到洪武元年,共268年,历十世,平均26.8年传一世。从洪武元年到嘉靖三十四年,共188年,历七世,平均26.86年传一世。通过这个并不严谨的计算,还算合理。

嘉靖《观海卫志》卷一 职官 中所百户中有“胡应海,应天句容人,生让”。这就有点对不上了,如果《卫志》没错,那难道268年传七世,而188年传十世?

按良常胡氏家谱记载推算,胡应海应生活在宋末元初,而非元末明初。不知《卫志》为何录胡应海,而不录胡观?

莫非 发表于: 2012-10-18

教授博客留言可能有误。
我只见到过万历四十三年《良常胡氏家谱》艺文编一篇《骠骑将军建功录》。该录:将军观海卫人其先世居句曲之良常七世祖应海生士龙士龙生鹏远鹏远生观有胆略勇力善战我太祖高皇帝奋勇建康豪杰归之者如流水公仗剑从之天下既定钦命受世袭百户传七世而将军生焉。
我是这样点校的:将军观海卫人,其先世居句曲之良常。七世祖应海生士龙,士龙生鹏远,鹏远生观。有胆略勇力善战。我太祖高皇帝奋勇建康,豪杰归之者如流水。公仗剑从之,天下既定,钦命受世袭百户。传七世,而将军生焉。
太祖高皇帝奋勇建康,豪杰归之者如流水————应在1356年左右。明洪武20年,汤和置观海卫应在1387年。如1356年,胡应海17-18岁;1387年任观海卫百户就48岁了。到胡守仁出生约1531年,历经144年,传六----七世还是合理的。
个人觉得,《良常胡氏家谱》比嘉靖《观海卫志》可信。

莫非 发表于: 2012-10-18
不同的点校会产生不同的含义,20多年前和10多年前,余老先生把明嘉靖《观海卫志》一段““卫名观海海之大观在卫也昔始皇东巡刻石会稽留师勾郧观海于其地因名焉山会稽舞翔......”,点校为“卫名观海,海之大观在卫也。昔始皇东巡,刻石会稽,留师勾郧,观海于其地,因名焉山。会稽舞翔......”
既为“焉山”,就难以解释“始皇观海”了。所以,余老先生只能强调“卫名观海,海之大观在卫也”。从而,在以后的一系列文章中,不再提“始皇观海”。  

乐之 发表于: 2012-10-18
回 莫非 的帖子
莫非:教授博客留言可能有误。
我只见到过万历四十三年《良常胡氏家谱》艺文编一篇《骠骑将军建功录》。该录:将军观海卫人其先世居句曲之良常七世祖应海生士龙士龙生鹏远鹏远生观有胆略勇力善战我太祖高皇帝奋勇建康豪杰归之者如流水公仗剑从之天下既定钦命受世袭百户传七世而将军生焉 .. (2012-10-18 21:48)

按此,“仗剑从之”的是胡应海,这就对上了。如果这“留言”有误,那从世冒公到胡应海传了几世?如果也传七世,那岂不是要几乎每一代都要老来得子?  

莫非 发表于: 2012-10-18
公元1110年到1340年左右胡应海出生,约230年,七世。也不能算都是老来得子。
古代家谱中,记载断代、缺代的情况是很多的。所以,研究家谱的大多认为,家谱也不能全信。。。。  

莫非 发表于: 04-01
观海卫胡家家族庞大、房系众多,北城边街有老胡家,三管殿街是新胡家,还有第八街胡家、土地庙弄胡家、童家弄胡家等。其中民间把土地庙弄胡家也称为新胡家。

其实,胡守仁故居应该在北城边街老胡家,三管殿街胡家大屋可能是明朝后期建的。

民间对胡家有些传说,土地庙弄胡家(也称新胡家)有说是同一家族后迁来的,也有说是胡氏兄弟不和,矛盾巨大,自立门户迁建的,连胡氏祠堂也独立新建,不与三管殿街胡家来往!

土地庙弄胡家(也称新胡家)在土地庙弄到底处,在观海卫城西北角,我小时候也只是有大概印象。此处胡家也是三进(或二进)大屋,大屋后面有一个很大的池塘,解放后收归国有,属观城粮管所。八十年代初,拆掉重建为观城粮管所职工房。  

慈溪飞天 发表于: 04-01
我在网上寻找家谱,只找到胡氏宗亲网上的胡志挥先生所编的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胡氏家谱,里面我的爷爷名字有误,其下德辈无女性,也没有一个绍字辈。为何会在胡氏宗亲网上出现这样的家谱。费解!把补充爷爷和子孙的内容回帖了,并在胡志挥先生的博客里留言都没有回应。该家谱里,还有许多谬误之处。为此很不安。对于始迁祖的问题,我一点不知道。建议各位讨论观海卫胡氏始迁祖时尽量参考可信度较高的文献。
莫非 发表于: 04-01
胡志挥先生经历坎坷,所编观海卫胡氏家谱仅仅是凭个人记忆的草稿,发在胡氏宗亲网上可能是为了征集有关线索。十多年前,本来还有张胡志挥先生的名片,可惜找不到了。  
光绪《慈溪县志·名宦》关于胡守仁的祖上的记载如下:祖应海,应天句容人。洪武二十一年,以开国功授观海卫中所百户。  

2013年4月24日上午,句容市良常胡氏第29代孙胡丕海将家族精心保存900多年的《良常胡氏家乘》捐赠给市档案局。
本文出自句容热线网,原文地址:http://bbs.jrhot.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35330  
[ 此贴被南山在2014-09-16 12:20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4 发表于: 2013-11-04
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街胡氏的“摇篮”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更是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阶段。从教育史来说,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学术自由在美国大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日本创办了第一所国立大学东京大学(1877年) ,接着京都大学(1897年)诞生。
我国的传统教育,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影响最大的要算废科举、兴学堂了。这是我国由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化的关键性的步骤。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初名复旦公学。
1860年,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街胡氏祖辈创办了胡氏私塾,后改名为观海卫胡氏尚义堂经塾。
1894年,在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改革中,观海卫胡氏尚义堂经塾率先改办为观海卫安定学堂。这是慈溪县,也是宁波府第一所由国人创办的新式小学堂。
1912年,安定学堂改名私立安定小学。
1940年,易名观海卫中心国民学校。
解放后,称观城镇中心小学。
1983年,更名为观城区中心小学。
1987年,改为观城区辅导学校和锦堂师范附属小学。
1992年,定名为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现为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省示范性小学、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有师生2000余名。

少年时的父母亲都是安定小学的学生。以国人创办的新式学堂来说,父母的母校比在上海为我选择的第一个母校--著名的澄衷学堂早六年。比我最后的一个母校—世界名校日本京都大学还早三年。
我长期以招聘外国人学者的身份在京都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国外学者问:“胡母几迁?”。我总是自豪地回答:“孟母三迁,胡母不迁。家有安定,孕育子孙。生于上海,长于上海。无缘安定,近择澄衷。”被问及“背上刻了什么字”时,答道:“岳飞背上刻字,家乡老宅匾上刻的”耕读“两字以及安定小学的精神早已融入了我的灵魂。

如从1860年开始计算,学校已经有153年的历史了。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校史是从改为新式小学堂的1894年开始计算的。明年,是学校的120周年的校庆。
学校不仅是三官殿街胡氏家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经历百年多的变迁,学校已经成为家乡的一个培养人才的“苗圃”。无以计数的学子,不仅留在在观海卫、慈溪、浙江,还走遍全国,走向了世界。
今天,我以校友们的后人,向社会各界和历届校友及校友的后人发出呼吁:积极行动起来,收集关于安定小学的校史和校友等资料,对于研究校史和地方教育史会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两份来自网上的资料,供参考。

观海卫胡氏尚义堂
闲话观海卫之十二   余麟年
http://www.cxnews.cn 慈溪新闻网 2008年5月9日 9:22
观海卫胡氏尚义堂设义庄办私塾,是观海卫早期购置义田助学济贫的群众组织。我国以义田助学济贫肇始于北宋,范仲淹在苏州置田庄,为最早记载的义庄。钱公辅 《义田记》指出 “范仲淹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而观海卫胡氏设义庄办学,是在清咸丰年间上海开埠以后,正处于资本主义的萌芽冲击古老自然经济的时代,许多人相继外出经商,都市的繁华扩大了他们的眼界并充实他们的经济来源,他们感到封闭的故乡如再不重视教育,子孙万代都难以摆脱贫困。故于清咸丰十年 (1860)胡衡捐置水乡课地四百亩,创办胡氏私塾。光绪八年 (1882)胡衡的孙子承光、承基、承宣、承祚、承镛等又购置观海卫北门民房一所,为胡氏义庄办学场地,又助地九十二亩,从此以招收胡氏族人为对象的家塾,扩大到普招观海卫儿童入学。
    胡氏办学最大的特点是给观海卫贫穷子弟提供减免费的教育机会,提高了地方教育普及的程度,对成绩优秀的胡姓贫苦者,还给予寄读和供应饭菜 (寄读最多达五十余人)。由于创办义学的胡氏族人多在城市经商致富,教育内容已从单纯的识字教育,增加了道德教育:知识教育和体育教育多方面。到光绪二十年 (1894),胡氏义庄更名为观海卫安定小学堂,立校训为 “勤朴”。并提出: “忠勇为爱国之本,孝顺为齐家之本,信义为立业之本,勤朴为生活之本。”教育入学子弟,必须勤俭朴素,并始终抓住以上四项内容,向儿童进行道德 (品行)教育。入学第二年后,即教育朱柏庐的 《治家格言》,并以治家格言的内容规范学生行为。
    具体的教育内容和教材有学则、教训、 《小学》与 《圣谕广义》、 《昔时贤文》一类伦理书;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龙文鞭影》一类识字书;还有一类是浅近的历史、地理常识,如 《高厚蒙求》、 《名物蒙求》、 《幼学珠玑》、 《史学提要》等;还有陶冶儿童性情类诗歌如 《神童诗》、 《千家诗》等。
    当时学生读书的目的大多为了 “出门” (即到外地经商),故学校教学内容为识字教育和珠算两大类。入学的儿童一般为六七岁,一年以后要认识二千左右的汉字,为初步学习打下基础。
    珠算即打算盘,教会加减乘除及斤两法,会写柴账码子和上收下付简便的记账程序。专设尺牍课,能简单地写信,这样读了几年以后,既懂得做人的道理,能写又会算,就可以“出门”学生意了。
    当年读过安定学堂的学子印象最深的和以后能够应用最广泛的,就是 “背书”。初识阶段一定要死记硬背二千个汉字,以后的课文也必须背诵。这些死记硬背的方式被后人称为“死读书”。实际上却很适合儿童时期 “多记性,少悟性”的特点,使儿童在一生记忆最佳的时候硬记了很多东西,即使一时不能消化也随着以后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增加,慢慢体悟出其中的精妙。许多人到了耄耋之年还会兴致勃勃回忆当年背诵的乐趣。
    安定学堂十分重视体育运动,在三官殿胡宅对面辟设操场,学生每天出操,并有军乐队。值得一提的是在1911年,为了配合菲律宾的体育协进会发起组织远东体育协会对中国的邀请,安定学堂还举行过一次学生运动会,在田径比赛中创造出一项障碍物竞走,获得慈溪县督学的嘉奖,运动会还特制作金银铜牌奖励优秀者,据说刚上任的浙东都督汤寿潜还来电祝贺 (菲律宾体育协进会是亚运会的前身)。
    安定学堂还十分重视传统的 “国学”教育,让儿童从小就传承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学堂不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出外经商的能手,如被虞洽卿视作师事的胡志清,在上海创办三友实业公司的沈九成、沈启涌,上海蔡同德堂经理汤以尧、杭州叶种德堂经理柴梅生,在严州府创办九德堂药店的沈树堂,担任过陇海铁路副总管的周文正。还培养了一批二十世纪初的先进学人,如曾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文员的孙挺青及留学日本在医学和事业上颇有建树的胡鲲、叶绪耕等人。还有一大批学生进入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政法大学等深造,故安定学堂清末民初一度曾被誉为培养人才的摇篮。


慈溪第一所由国人创办的小学堂  

胡审严
http://www.guanhaiwei.com/read.php?tid=60237

在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改革中,宁波第一所由国人创办的小学堂是哪一所?是原慈溪县的观海卫安定学堂,即今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至今已120年。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从而使宁波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外国传教士凭借不平等条约的保护,获得了在宁波设租界、传教、办医院和办学等特权。继1844年英女传教士爱尔德赛在宁波城区首创女塾后,西方传教士竞相在各县设立教会学堂,向少年儿童灌输宗教意识,实施奴化教育和文化侵略。 1865年,英基督教圣公会在慈溪观海卫圣约翰教堂内,创办圣约翰学堂。为吸引学生,早期教会学校多免收学费和膳食费,甚至还提供衣服、住宿和药品。但西方列强是以鸦片和大炮与浙东人民相见的,这不能不引起宁波人民的疑忌与反抗。又因教会学校强令学生“做礼拜”、不准悬挂中国国旗,因此国人对教会学校多有抵触情绪。当时甬上不少有识之士在西学东渐中,亦酝酿兴办国人自己的新式小学堂,以维护教育主权。
清光绪二十年(1894),观海卫胡氏尚义堂经塾(光绪八年创办),率先改办为观海卫安定学堂,这是慈溪县也是宁波府第一所由国人创办的新式小学堂(见《浙江教育史》、《宁波市教育志》)。学堂取名“安定”是为了纪念余慈地区的胡氏先祖胡瑗(宋代著名教育家,人称安定先生)。安定学堂与旧制私塾教学内容迥然不同,除教授传统的儒学外,还始设算学、乡土史理、美术、唱歌、体操、劳作等科目,由此声誉大振,在慈北一带享有盛名。
民国元年(1912),安定学堂改称私立安定小学。 1940年,易名观海卫中心国民学校。
解放后,称观城镇中心小学。 1950年,学校组织少年先锋队队员,和苏联莫斯科501中学的少年儿童开展通信联系等友好活动,增进了中苏友谊。1983年,更名为观城区中心小学。 1987年,改为观城区辅导学校和锦堂师范附属小学。 1992年,定名为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现为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省示范性小学、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有师生2000余名。学校的省编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试教工作实验成果,获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题优秀成果二等奖。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13-11-19
关于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胡家世系表编制过程情况

1996年4月收到小叔哲禅的信, 并附有《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胡姓大族的初拟宗祠表》,小叔哲禅信中说:“此列表尚须充实完善,如阅后有兴趣,我们一起将这件事做下去,如果你有条件不妨复印几份散发出去, 然后再将信息收回来充实原资料。” 在初拟宗祠列
表最后,小叔哲禅写了一段“註”,如下:“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胡姓是一个大族,族系人数众多但经历时代风霜,似乎未发现留有任何宗祠资料,老宅院内也仅存一户胡姓后代,其他后代都散落四海,更不悉宗祠和嫡系的情况,为此经由敏房的悠房哲谟回忆和现住观海卫(唯一的一家)大房的松房德邻补充而草拟成本初稿,但内容诸多不足、不全和不确实,尔今哲字辈所存已无几人,如欲令宗祠系表更凑完善,则务赖各房系的后辈如德字辈绍字辈的努力,有此愿望者请将所知的本房系或堂房系的祖辈空白填实,将下属的子侄辈名字列出,初稿中有错误处加以更正,为草拟一篇较为完整的宗祀系列表共献一份诚心吧!
       初稿整理  哲禅”  (此即初稿第一版於1996年)

我按照小叔哲禅的意愿,把初拟宗祠列表复印多份,和二哥德纲一起分发给绍隆、秀菡、德君等,收到绍隆、秀菡、德彝、德君、德玄等的补充信息回复,其中德玄哥对三房(信房)的补充最为详细。我把收到的补充材料复印后提供给小叔哲禅,他收到各方回馈后,对初拟的宗祠列表进行了一次补充和纠错 ;对“註”也略作修改。(对信房的补充回馈信息,篇幅太大,除绍隆提供的补入外,其余这次没有补入)。他给了我经过这次纠错、补充和修改的宗祠列表,仍称初稿。(此乃初稿第二版於1997年)

1997年秋,小叔哲禅在上海组织了一次家族会议,地点在绍庭的办事处,有20来人出席。出席的人员中年龄最大的为哲谟87岁,不见老也不用手杖,他知道我是德祺后,对我说:哲宋(我的父亲)、庭宝(我的母亲)他都认识的;年龄最小的是绍纲35岁。修亚(秀霞)姐原住北京正好在上海也来了,陈冠宗(馨儿的儿子)是绍庭的表叔也来了,绍基、绍衣、绍隆(德载有7个儿子,4个女儿;他们是德载的前三位儿子)三兄弟也到会,大家在绍庭处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有两圆桌即20来人。会议宗旨是能联系到的亲族聚一聚,把家谱继续搞下去。

    1998年冬,小叔哲禅去世,享年65岁,据小婶说中午还好好的,中饭时还喝了杯啤酒,晚上洗澡时昏倒,没有再醒过来。我和二哥德纲参加了追悼会。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新世纪(21世纪)互联网发展迅速,在网上看到被遗忘的浙江慈溪风景中的抗倭名将胡守仁即是我们的上代,小时候听小叔哲禅的父亲濬泰(嶽青)公说,上代是在福建抗倭的胡总兵,开始还以为我们是从福建移民到浙江的,其实是浙江兵从浙江打倭寇打到福建,史料上有很多记载。据网上有人推算,从胡总兵守仁将军到绍字辈是十三世孙,即到濬字辈是第十代,到安澜公是第八代(可能有一、二代之误差)。安澜公之下承字辈,有5个儿子,5个女儿;5个儿子之下是濬字辈,有18个堂兄弟;再之下哲字辈就不清楚有多少了。

又从网上见到胡志挥(绍渭)博客,上面有出自小叔哲禅经过纠错、补充和修改后的《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胡氏初拟宗祠列表》(初稿第二版),使我惊讶的是与原稿相比有许多错误和遗漏,名字中竟然出现了“?”有31个之多。但毕竟上了网有无限的促进作用。

我把被遗忘的浙江慈溪风景和胡志挥博客等发给韩子仁看,他对我们三官殿胡家非常熟悉,并有千丝万缕的亲戚关系,他母亲还是我祖母的干女儿。他看了说,你们在网上找到老祖宗了,并说初稿第二版上的家谱,还可以补充很多,他提出了许多名字补充进去,家驹(德本)六兄弟两姐妹的名字也是他补齐的;我再把信房的回馈补充信息未补入的部份也补进去,整理后编成《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胡氏家谱》.doc以及.docm文件。 这已是2010年了。我把.doc和.docm文件分发、复制或打印给了秀菡、绍隆、仪贞、德纲、守智等。

  今年4月经绍隆介绍,绍华联系上我,当时,绍华已经在胡氏宗亲网上胡志挥的帖后跟了3个帖,通过胡志挥的博客也一直联系不上他。我把2010版的.doc和.docm文件也给了绍华。绍华与我商量,打算联名一起修改和补充世系表,这些年来我初次遇到如此积极的自家人,最后商定分两步进行,绍华根据其父亲德玄的回忆,参照胡志挥版的内容,用表格形式编写世系表。并提出“世系号”的方法,以《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街新胡家世系表》(20130620版).doc,先在胡氏宗亲网的胡志挥帖后继续跟帖;然后我再进行若干修改和补充,成为(20130709版).doc文件。并对2010版的《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胡氏家谱》.doc也作了修订,以便相互对照和增补。

今年9月德言哥两次提供补充名字,补充后成为:
            《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街新胡家世系表》(20130928版).doc
            《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胡氏家谱》(20130928版).doc
        和
            《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街新胡家世系表》(20131004版).doc
            《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胡氏家谱》(20131004版).doc

(20130928版).doc已在胡氏宗亲网上跟帖上网。

这是我们哲、德、绍三辈人,经过十七、八年,近二十年,在没有发现祖辈留下的宗祠资料下,努力编制世系表的情况。

                                                                                                                                 胡德祺
                                                                                                                                             於2013年11月06日



又:   最近大房(恭房)的一飞联系上绍华。
          一飞、绍武提供信息,补充成为:
            《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街新胡家世系表》(20131119版).doc
            《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胡氏家谱》(20131119版).doc
         现在是四代人参与了。

                                                                                                 胡德祺
                                                                                                             於2013年11月19日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13-12-02
纪念胡玉芬百年诞辰
       在网上浏览,看到一则消息。2013年4月27日,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在北京召开了百年校庆暨纪念附中著名教师胡玉芬先生百年诞辰座谈会,以此传承附中的治学精神和教学理念。作为附中百年校庆的一部分,来自全国各地近60位附中老校友参与了此次座谈会。百年校庆也受到了众多老校友的祝福。
       胡玉芬老师曾为北京市第一批中学一级教师、1960年的市“三八”红旗手、北京市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1938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胡玉芬老师在蒙藏学校(即今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任教。她高超的教学水平和待学生如亲生子女的高尚人品至今为人称颂,并成为中央民族大学附中不断延续的良好教风。国家民委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和胡玉芬老师生前友好、学生近百人参加了纪念会。

    胡玉芬老师是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街胡氏的后裔,是中国现代数学的早期代表人物胡浚济教授的女儿。三十年代的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的高材生,一辈子从事中学教育。令人钦佩!
       从三官殿街的老屋里走出来不少的教授。教授们都知道,没有优秀的小学教师、中学教师,哪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在此,向胡玉芬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附件: 著名民族教育家胡玉芬
出自: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网页
http://www.mdfz.com.cn/fete/newsview.asp?id=146
  
●出身于北京大学名教授之家
胡玉芬老师是浙江省慈溪县人,1913年出生于北京大学数学系开山教授——胡浚济先生之家,从小深受其父的言传身教,学习优良。
●北京大学高材生
    1931年,胡玉芬老师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与“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同班,两人学习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
●园丁:终生的选择
    1935年,胡玉芬老师大学毕业。钱三强去法国留学,众多亲友劝胡玉芬老师赴美留学。当时,凡学习好的都出国了,佼佼者之一的胡玉芬老师也自然应当出国深造。但胡玉芬老师认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最迫切的是加强基础教育。她义无返顾地选择终身从教,选择了民族教育事业。1938年4月,胡玉芬老师来到蒙藏学校任教,一教就是40年。
●把培养学生能力放在首位
    胡玉芬老师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生,最重要的是教能力,即让学生走出校门后,具有相关专业的实际能力。她精通数学,一条定理可以通过好多例题来论证。她常常举出两三个例题,让学生来思考,要学生能做出同类型的另一些例题。上胡玉芬老师的课是有趣的,因为各种例题开阔了学生的思维;上胡玉芬老师的课又是紧凑的,因为要会举一反三,如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会做新的习题就会感到难堪。
●把培养逻辑思维当成数学教学的根本
    中学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代数、平面几何是平面思维,立体几何、三角是立体思维。教师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科班出身的胡玉芬老师对中学数学了然于心。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胡玉芬就知道他问题卡在了那里,解答起来让学生豁然开朗。学生们普遍反映,平常感觉数学难学,经胡玉芬老师一教,就明白多了,思维清晰多了。这种逻辑思维的养成,为学生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理论的保证。
●因材施教是良方
    蒙藏学校和民院附中的学生多来自边远民族地区,文化程度参差不齐,给教学增加了很多困难。胡玉芬老师在课堂上按高标准教学内容授课,不降低整体学习水平。课后,胡玉芬老师给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补课,从基础知识补起,使之跟上班级学习进度。更重要的是,胡玉芬老师从不嫌弃学生,从不挖苦学生,她语多亲切,言多鼓励,使学生不自卑,不放弃,更加刻苦地学习。
●一代严师
胡玉芬老师平常和蔼可亲,笑容可掬,但上起课来,就是一位严师。学生们上课不敢走神,因为一旦走神,胡玉芬老师就会马上提问你,如果答非所问,引起大家一顿哄笑,那就下不来台了。课后做作业,学生也不敢马虎,因为一马虎,胡玉芬老师就会在课堂上以你的错例,让大家来分析。胡玉芬老师虽没说这题是谁做错的,自己已经脸红了。大家谁都不敢不交作业,并且认真高质量地完成。所以,大家的数学成绩都有所提高。
●洒向学生都是爱
     胡玉芬老师对学生要求很严格,但学生却不怕她,愿意接近她,学习她,因为她洒向学生都是爱。有的学生家里生活很困难,甚至吃饭都成了问题,胡玉芬老师就主动接济他们;有的学生买不起回家的火车票,胡玉芬老师就悄悄给买上。
●桃李满天下
1941年,胡玉芬老师带出了第一个高三毕业班,大部分毕业生回到了家乡内蒙古从事教育事业,她教过的学生中如:土默特三才子——伊锦文、孟绍、孙继祖分别考入了中国大学、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在家乡土默川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胡玉芬老师从教40多年,桃李满天下。其中有多名副部级干部,有医学家、科学家、文学家多人。
●无愧于民族教育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老大学、新大学都急需教师,很多水平高的中学教师纷纷进入高校,成为当时人事变动的一个潮流。很多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都联系胡玉芬老师,希望他到大学任教。但胡玉芬老师不为所动,坚定地留在民院附中。她从事民族教育是心甘情愿的,矢志不移。她甚至说:人生若能重来,我还选择民族教育这一行。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胡玉芬老师的学生遍布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地区、港澳地区),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胡玉芬老师在各地具有很好的口碑,很大的影响。我们称她为著名民族教育家是恰如其分的。
●胡玉芬老师部分荣誉选介
1951年,胡玉芬老师参加全国物理学会。
1952年,被评为北京市中学一级教师。
1957年4月,作为中央代表团成员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庆典。同年7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1960年,评为北京市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出席北京市教师群英大会。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3-12-02 11:5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7 发表于: 2013-12-06
观海卫胡氏始迁祖的问题
        在没有还找到观海卫胡氏的家谱前,讨论始迁祖是比较困难。幸好有两位载入史册的先祖—观海卫中所百户胡应海和抗倭名将胡守仁,可以通过查阅地方志以获得比较可靠的资料。
        在上海市图书馆,以“观海卫志”和“慈溪县志”两个关键词进行检索,得到以下结果。
        观海卫志有以下两个。
        一.《慈溪文献集》慈溪市地方文献整理委员会编,共三辑(2004年出版)。第一辑为[清]道光《浒山志》和[明]嘉靖《观海卫志》。该书在普通阅览室可以阅读,网上也能下载到扫描版,可见附件一。
        在该书的“[清]道光《浒山志》暨[明]嘉靖《观海卫志》校点重刊说明”中,有以下文字:
         [清]道光《浒山志》暨[明]嘉靖《观海卫志》为慈溪现境内仅有的古镇志与卫所志。
        明嘉靖《观海卫志》四卷,明周粟等篡。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成书,唯有刻本。校点所依为本单位上世纪八十年代从上海图书馆影印的所藏张氏约园抄本一册(残存卷一至卷三上),又参照本单位委托浙江图书馆对所藏钞本进行转钞的文本进行适当修正。
        二.《观海卫志》张氏约园抄本一册,四卷。
        上述手抄本是保存在上海图书馆的库房里,如果有电子版或影印版的资料的话,一般不能从库房借到阅览室里阅读。必须找到领导说明缘由才能阅读。找了三天,我才找到该领导。说明为了确认始迁祖,希望把从《慈溪文献集--观海卫志》得到的相关信息与手抄本核对。才得到许可借阅了这份珍贵的手抄本。并不是影印的残存卷一至卷三上,是由数人手抄的一册,四卷。可能是近三十年新入馆的吧。
        认真仔细对照了上述两个资料的与胡守仁相关的部分,没有什么差异。从附件一的明嘉靖《观海卫志》对于汤和在慈溪县设立观海卫有详细的记载。卷一“职官”部分,记载了所有军官的姓名、籍贯和生子的情况。中所百户这一栏里:“胡应海,应天句容人,生让;”
        卷三“武功”部分的第84页里记载着:胡守仁 字子安,号近塘。中所百户,世有功勋。仁益倜傥,思振前烈。
        由此推测,胡守仁是中所百户里唯一姓胡的句容人胡应海之后人。
        根据明嘉靖《观海卫志》以及《戚少保年谱耆编》等史料记载,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起胡守仁跟随戚继光在浙江福建沿海奋战倭寇。嘉靖四十年(1561年)总督兵部右侍郎胡宗宪急调胡守仁率军前往江西镇压江西农民起义,后胡宗宪题“西征敌忾”之匾挂于胡守仁府上。
        周粟等篡写的《观海卫志》,就是在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成书的。为此,《观海卫志》中对于胡守仁的记载应该是非常可靠的。
        在上海市图书馆目录里与慈溪县志相关的资料有:
        一.[天启] 《慈溪县志》(明)李逢申修(明天启4年,1624年),有电子版可阅读。没有关于洪武二十一年的百户的个人信息。
        二. 《慈溪县志》(清)杨正荀修(清雍正9年,1731年刻)(清乾隆3年,1738年增刻),共有五套线装木刻本。没有关于洪武二十一年的百户的个人信息。
        三. 《慈溪县志》(清)杨泰亨修(清光绪25年,1899年)(民国3年,1914年),共有两个版本。1899年的版本已经被收入《中国地方志集成》,为此不能借阅古本。
        四. 《中国地方志集成•浙江府县志辑 35-36册•(光绪)慈溪县志》清杨泰亨、冯可镛篡。
        《中国地方志集成》是一套国内外选收方志最完整、覆盖面广、实用性强的大型方志丛书。 80年代后期,全国新修方志全面展开。为了开发和利用好地方志书这一我国特有的历史文化载体,江苏古籍出版社(今凤凰出版社的前身)、上海书店和巴蜀书社三家出版单位在全国各大图书馆的协助和支持下,启动了影印出版1949年以前各类旧志的项目。成了一部《中国地方志集成》,在古籍阅览室里排列的两排书架排列满满的。浙江府县志辑全68册•附2册插图,据说定价42800元。
        在36册(光绪)慈溪县志卷二十三名宦中,有“胡守仁字子安号近塘祖应海应天句容人洪武二十一年,以开国功授观海卫中所百户守仁世袭….”。内容是根据明嘉靖《观海卫志》补充而成的。从附件二的复印件可以看出,胡守仁前后的李会龙和王宗武也是来自卫志,在明嘉靖《观海卫志》中并没有关于他们的记载。可以推测,篡编(光绪)慈溪县志时还参考了其他版本的《观海卫志》。
        根据以上的资料,可以认为始迁祖是在洪武年间的应天句容人胡应海,其子名让。
        从目前的关于观海卫胡氏始迁祖的问题的讨论中,大多都依照《良常胡氏家谱》艺文编的一篇《骠骑将军建功录》来考虑观海卫胡氏始迁祖的。
        该文开始部分为:将军观海卫人其先世居句曲之良常七世祖应海生士龙士龙生鹏远鹏远生观有胆略勇力善战我太祖高皇帝奋勇建康豪杰归之者如流水公仗剑从之天下既定钦命受世袭百户传七世而将军生焉。…..文章最后部分为“大明万历乙卯吉日重刊”。没有明确的原文作者和写作时间。
        艺文是收集家族、宗族成员的著述,包括奏疏、殿试文、万言策、诗词和各式文章等。
        我认为在讨论家谱时,比艺文更有参考价值的是世系和谱传。
        最近看到编纂于清代未年(1880年)的《良常胡氏家谱》记载着,胡应海“宋宝庆乙酉七月十九日巳时生,元至元辛卯八月十五日殁,…葬良常北园山,生二子:化龙,士龙。”
        在《良常胡氏家谱》里,对于化龙以后的约20世的记载都很清楚。对于士龙之后到观的记载仅为:士龙有三子德远、智远、鹏远,鹏远有一子观。观从军观海卫详后世系。但是,在《良常胡氏家谱》里没有上述的“详后世系”的具体内容。
        可从《良常胡氏家谱》记载的以下资料来推算观的年龄。
        世昌公(1086年生)—次子圭—长子镒—长子溦—三子千八—四子文亮(1207年生)—长子应海(1225年生)—次子士龙—三子鹏远—长子观。
        从世昌到文亮六代,间隔是139年。粗略来看,这六代平均23年一代(139/6=23)。从应海到观三代以70年的时间推算,推测观是1295年前后出生的。
        《良常胡氏家谱》的胡应海(1225年-1291年)和胡观(约1295年生),如都能活到洪武21年(1388年),分别是163岁和93岁左右了。都不宜为观海卫的百户了。
        《观海卫志》的胡应海的后代为让。《良常胡氏家谱》的胡应海生二子:化龙,士龙。
        从年龄和后裔可推断,《良常胡氏家谱》的胡应海和观都不是观海卫胡氏的始迁祖。
        如果胡氏在汤和置卫时迁入观海卫的话,那是洪武二十年(1387年)的事了。从1387年到竹溪公迁入三官殿街的道光年间(?)约四百多年间。除了竹溪公之外,应该还有其他分支。据说,观海卫胡家家族庞大、房系众多,三官殿街的新胡家和北城边街的老胡家外,还有第八街胡家、土地庙弄胡家、童家弄胡家、土地庙弄新胡家。观海卫三官殿街的胡氏的家谱是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被焚烧了。或许若干年后在某处能出现其他支系的、明确地记载着关于洪武二十年的观海卫百户胡应海的家谱,让我们耐心地等待着吧。

附件一 【道光】浒山志 【嘉靖】观海卫志(下载地址: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7830112.html?sudaref=so.360.cn&retcode=0
附件二 光绪慈溪县志 关于胡守仁的资料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3-12-16 01:26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8 发表于: 2013-12-06
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的的字派
        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的老家谱。关于其字派,目前有不同版本流传。有的已经公开发表于网络上,有的珍贵手迹收藏于后人中,还有海内外胡氏后人各自私藏着的自编版本。
        对上面德祺叔所写的历时十几年四代人参与的世系表的过程,作一点补充。据我所知,1996年哲禅第一版的辈份:学承濬哲德绍恭,房属:竹溪公-安澜公-承-濬-哲-德-绍-恭,少了一个“温”字。在1997年第二版里就已经补正为:竹溪公-安澜公-承-濬-哲-德-绍-温-恭。2013年我和德祺叔整理世系表以来,收集族人资料时都一致为:竹溪公-安澜公(学)-承-濬-哲-德-绍-温-恭。
        估计有些版本里,所引用的很可能就是哲禅公的96年第一版的资料的手抄本。有的版本把“温”字补加到“恭”字之后去了,是不难理解的。在没有现成的家谱的情况下,由海内外的四代人历经十几年的回忆、口传、手抄的过程中,有点偏差是难免的。
        目前,网上有“将军守仁而下--2\3\4\5--(竹溪公--安谰公)--学-承-睿-哲-德-绍-恭-温”的写法。“谰” 与“澜”是同音,但意义完全不同的两个字。“濬”的简化字为“浚”,和“睿”字的发音不同,意义也不同。我认为,以下三点是必须澄清的。
        1,字派是温恭,不是恭温。自小就问过父亲为什么将来的侄子要与孙悟空的弼马温同字,父亲只是简单回答我说,这是老祖宗定的。现在,我知道了八个字的全部:学、承、濬、哲、德、绍、温、恭。才明白了,字派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孤立来看的。应理解为:学承濬哲,德绍温恭。前四个字是指学问,后四个字是品德。绍是与承相对应的,祖宗对我们的期望是继承德才兼备的传统。温恭,该是温良恭俭的意思吧。
        2.安澜公就是学字辈。健在的老人都知道,竹溪公没有后裔,认侄子为子,即安澜公。安澜公有承字辈的五个儿子和五个女儿,十八个孙子,从此人丁兴旺。按照我所写的《浙江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街胡氏的“摇篮”》一文中的参考文献,无论是出自地方教育史的记载,还是依据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网页上校史的记载。可以知道1860年竹溪公创建私塾,1882年由其五位承字辈的孙子置房、助田、扩大招生。竹溪公与五个孙子中间是儿子安澜公,安澜公就是学字辈。
        3.从守仁公到竹溪公该有十代以上。根据分析,1882年竹溪公和儿子都已去世了,五位孙子已分家为五房,五房的称呼一直沿用至今。1860年竹溪公创建私塾时,已是晚年。推测竹溪公是生于1800年前后。我的爷爷哲舜公,竹溪5世,是生于1890年。90年时间4代人,也是合理的。从网上看到守仁公的出生年份,有1531年和1544年两种说法。根据明嘉靖《观海卫志》以及《戚少保年谱耆编》等史料记载,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起守仁公跟随戚继光在浙江福建沿海奋战倭寇。由此推测,守仁公的出生年份1531年是比较可信的。从守仁公出生的1531年到竹溪公出生的1800年来推算,相隔270年的时间,该有十代以上。不可能仅是五代。
        以上信息提供给研究家谱的专家、家乡的父老乡亲、海内外的族人以及关心观海卫胡氏家谱的人士参考。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3-12-07 01:1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9 发表于: 2013-12-06
Re: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专帖   更新:胡氏始迁祖的问题
更新:观海卫胡氏始迁祖的问题----观海卫木兰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