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戴氏等数十姓氏先祖于明洪武年间从南京迁往丰县五营堤口定居,至今已600多年。他们族谱记载本支迁徙、定居史实,李鸿民先生作了考证。可能对丰县前胡楼、中胡楼、后胡楼的胡氏宗亲有点帮助。现将李文相关资料节录于下。
据李鸿民*先生在《戴套楼与华山县》**中考证: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战事频繁,江淮一带成为拉锯战场。加上水、旱、瘟疫时有发生,造成了民生凋敝,田园荒芜,生产遭受极大破坏。朱元璋于1368年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后,认识到“天下初定,百姓财力困乏,好比小鸟不可拔羽,新树不可摇根。”他告诫官员说,不要横征暴敛,贪赃扰民。他大力推行发展生产、让农民休养生息的政策,招募流民屯田,由官家发给种子、耕牛,允许将新垦荒地作为自己的产业,免税三年,或永不起课。
在号召流民屯垦的同时,朝廷还做出两个重要决定:一是,大批从山西移民,解决冀、豫、鲁以及苏、皖北一带的劳力缺乏问题,这是民间广为传说,历史确有记载的“洪洞县老鹳窝”的移民故事。另一个便是实行“军屯”,“军垦”始于汉代,历代皆行。“军垦”,既可削减军费,符合太平环境需要,又可发展生产,一举两得。明朝的军垦,谓之“军屯”。
丰县戴套楼一带有戴氏族谱。据清乾隆二十年戴氏族谱记载,从应天(南京)派来丰县的屯户,为戴、刘、王、赵、谢等数十姓。
这些“屯户”,一迁屯家固,二迁留城,三迁邑东南20里处,王家屯北五营堤口,披荆斩棘,垦田数千亩,奠室庐而居。“屯户”的性质为寓兵于农,无事则耕,有事则战,耕耘之暇,不驰武备。五营堤口者,即演武之区,王家屯有“官坑”,即饮马之所也。虽为“屯户”还保留着军事色彩。
后来,人丁逐渐兴旺,各自择地分居,但每个村子都冠有一个“屯”字,故城南有“一溜十八屯”之说。“屯字户”只纳地税,不交皇粮,享受优惠待遇。
【注】:*李鸿民,江苏省丰县人,系徐州市政协原副主席、中国标准草书学社高级社员、徐州市政协书画联谊会常务副会长。李鸿民曾在沛县工作生活多年,任中共沛县县委书记,是一个非常重视文化的领导,他在沛县任职期间,为繁荣沛县的文化事业做了大量的工作,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其本人热爱书法艺术,并颇有造诣。
**《戴套楼与华山县》原载《徐州史志》(2008年第一期)。
[ 此贴被古戈在2010-07-20 16:58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