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58606阅读
  • 454回复

浙江宁波北仑区芦江胡氏专帖    姚燮与芦江胡氏----胡嘉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250 发表于: 2008-01-09
百年古谱回归胡榘故里柴桥

经《宁波晚报》牵线,近日居住北仑柴桥的胡榘后裔,赴慈溪将清道光二十七年修订的十六本《芦江胡氏宗谱》迎归北仑。
胡榘在南宋宝庆年间任兵部尚书兼沿海置制史知庆元府事,也就是现在宁波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他在宁波任职时有惠政,主要有浚东钱湖,编四明志,修庆元府城,办邑县学宫,建昌国舟渡,造浮津渡桥,整盐税绢收,其事迹在《宁波府志》中有详细记载。宁波著名史学家徐时栋的《烟屿楼文集》撰有胡尚书传。东钱湖畔原建有胡墅庙纪念胡榘。
据《芦江胡氏宗谱》记载,胡榘公因“见宋势日促,访族兄汝恩于湖塘(此支胡姓族人后迁奉化排溪),遍观山水,择芦江后岸,命其子用之曰:吾观汝气质堪为田舍翁,我为大臣不知死所矣,汝居此幸免于难,尔为胡氏香火种也”,用之公遵父命隐居芦江,为芦江胡氏始祖。他“隐居力农,得免于难,居家整肃,虽大寒未尝不衣冠肃处,常训子孙曰:吾祖宗世受宋恩,今天命既改,为我后者但读书知理足矣,慎弗妄仕,以玷先世。”子孙世守用之公的教导,在元朝没有一个人去应试做官,明朝以后才有人去考科举,成为官吏和庠生食廪者。其中较有名的有明朝的胡瀹(克新),进士授江西云都县教谕,转大博士敕授儒林郎。胡璟(紫岩)邑庠生,任天台吏员时有德声,任期满天台绅紟皆赠诗送行。胡宋骏(纶元),光绪举人,大挑教谕。清末有太史胡漪村,曾留学国外,称为“洋翰林”。胡沅(纳庵)、胡滨(石泉)、胡有槎(秋诃)、胡启槐(晋三)、胡胡怀(蔼庭)皆为岁贡或诸生,其诗文为《宁波耆旧诗》所收录。近代也是人材辈出,有我国第一只白炽灯泡发明者胡西园,跟随孙中山革命的老同盟会员胡振绪,第一次国内革命时在“四•一二”大屠杀中英雄牺牲的国民党镇海县党部执行委员、妇女部长、中共镇海县独立支部代理书记胡焦琴。现代有全国第八届政协常委、解放军中将胡峨亭,获得世界金奖的歌唱家胡晓萍、全国著名美术家胡申得、宁波地区水利局长胡云和。还有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企业家、著名品牌 “老板娘”食品和“永发”保险箱创始人胡志新和胡小良,美国通用集团国际房地产公司亚洲部总裁胡一达等,人才济济不胜枚举。
《芦江胡氏宗谱》最早修于明万历年,经乾隆、康熙、道光、光绪,到民国三十七年重修七次。因人口日繁,有许多后裔迁往大榭、梅山、白峰、上阳、牌门、小港、新碶及镇海城关等地,为长幼有序,乾隆修谱时统一改定排行为:仁义礼智信、肇基顺应、启运亨通、福浩、粤稽我祖、来自青州、官于有宋、聿振嘉修、曰思其时、咸景元祐、继仕淳祥、卜居斯就、以燕翼子、冀望恒周、恢宏芳绪、光耀贻谋、雍容谦逊、衍祚长休、远教奕世、敬服先猷。并于清乾隆间在柴桥车门里建立胡氏宗祠,道光六年(1867年)在柴桥田洋村樟漕头建立胡氏支祠。
上世纪60年代后,胡氏宗祠和宗祠中收藏的《芦江胡氏宗谱》因历史原因已荡然无存。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逢盛世,芦江胡氏的一些后裔追祖思远,开始整理自己家的房谱,但苦于没有宗谱,对先世来历不明,开始苦苦追寻宗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九十年代寻得《芦江胡氏前房派贵十五公系支谱稿》抄本。2005年在大榭寻得光绪和民国修的《芦江胡氏前谗房谱》。2006年《宁波晚报》刊出《芦江胡氏宗谱》在慈溪发现的消息,芦江胡氏后裔的代表即到慈溪查找,核对无误后,经与收藏者多次协商,终于在2007年的最后一天,将已有170多年历史的老祖宗遗物《芦江胡氏宗谱》迎归北仑,并计划交档案馆收藏。
目前建于道光六年的柴桥芦江胡氏支祠已修葺一新,辟为田洋村老年活动中心,使古祠重焕生机。芦江胡氏的一些后裔也为明源延脉,承先存今,决定在2008年新年伊始之时齐集胡氏支祠,敬观宗谱,共商续谱编写事宜。为了能使续谱较全面地反映芦江胡氏后裔的情况,他们恳请散处海内外的芦江胡氏宗亲,能及时联系,提供本家族信息。为方便联系他们已开通52432032的QQ群和邮箱,并在胡氏宗亲网里公布了续谱编写要求,供参考。

只看该作者 251 发表于: 2008-01-09
芦江胡氏续谱编写要求

一、芦江胡氏续谱编写的指导思想是:明源延脉,追先存今。在清道光二十七年《芦江胡氏宗谱》和民国三十七年《芦江胡氏前谗房谱》已寻归,先世祖源基本明瞭的情况下,重点放在存今,在力争尽可能多地记录现在存世的胡氏后裔基础上,尽最大可能追忆已忘先人。虽然不可能全部与先世接续,但尽最大可能减少断代。
二、续谱编写参照老式宗谱和方志写法,分为:1、序言、2、先世源流(胡氏行辈、一至十五代世系、分迁地地名和各地始祖)、3、后裔名录(分五马、车谗、田洋、大榭、白峰、郭巨、梅山、小港、新矸、大矸、亚浦、三山、其他、旅外)、4、支派房谱、5、人物传记(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人物和对本次修谱有较大贡献者,附印个人照片)、6、人物名录(清朝前国学生以上,现工程师级、科长级、村级、较大企业的经理级及相似人物)、7、历史资料8、艺文存录等共八个部分。
三、续谱拟请北仑区领导汪友诚先生题写书名,序言一拟请区领导张嘉梁先生撰写。
四、先世源流收集1-15代,沿用宗谱世系方式,自居鄞始祖仁行仁一公起到第八世顺行止,详记我芦江胡氏八世祖榘公嫡系义三府君派,兄弟派系义一、义二派略记到第五世信行,其后裔宗谱标记有迁移处所的在后面予以载明。
第九世芦江始祖烨中(用之)公至十五世稽行详记,以明宗谱所载五马桥、前谗、前房、车门里、完工桥和后谗及山下、中岭各小宗之鼻祖,“览此而知开基立业得溯其所自焉”。
五、后裔名录参照宗谱行实写法,用字典方法以条目形式按胡氏行辈编排,同一行辈内按五马、车谗、田洋、大榭、白峰、郭巨、梅山、小港、新矸、大矸、亚浦、三山、其他(北仑区外宁波大市内)、旅外(宁波大市外)等分块编排。
具体划分时按本人上三代(祖父辈)的居住地为准,祖父居住在柴桥的划归五马、车谗、田洋,祖父迁居外地的按迁居地划入对应的乡镇或其他和旅外。
个人条目每人一条,内容应包括:第几世(行)行名、名讳(已故称讳,在世称名)字、号,某人第几子(女),兄弟姐妹姓名。本人生、卒日期(包括年、月、日、时,民国年号,民国后用公元纪年),婚配情况,妻室生卒日期,墓葬情况,生育子女情况。同时注明科举、学历、职务、职称及重要荣誉称号、奖励情况、祖基和现住地。特别优秀的另写传记。
六、根据现行法律女儿和养子女与亲生子一视同仁,列入续谱。如是胡氏本宗子女领养,养育人名下注明由某某几子(女)入继,送养人名下注明几子(女)某某出继某某。从外姓领养的子女注明从何处、何人领养。
七、由于历史和芦江胡氏后裔散处全球等原因,新编续谱已无法与宗谱全面衔接,各房有爱好文史者已编有支派房谱或家谱,为后来者修续谱牒,追祖思源,明确支派提供了便利,现在续谱中另列一章予以存录。对有一定知名度的人物家属,如尚未编写家谱的,按其提供信息,尽力查找宗谱或房谱写成该支家谱。
八、人物传记按方志方式编写,限录区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人物和对本次修谱有较大贡献者,内容包括第五点个人条目应有的内容外,重点记载本人事迹,附印个人照片。
九、人物名录按方志方法用列表形式,限清朝前国学生以上,现工程师级、科长级、村级、较大企业的经理级以上及相似人物,内容包括第五点个人条目应有的内容,以表格列出,予以彰显。
十、历史资料包括(旧谱中记载和近期考证发现的有关芦江有氏的文字材料、芦江胡氏的各地历史遗存包括祠堂、祖堂、村落、书籍、人物画像和活动照片)。
十一、艺文存录包括古代和现代的优秀诗词、文章和艺术作品。

附:1、个人条目编写样式:
已故:二十七世(宋)讳宋×,字××,号××××,××第×子,有兄××,弟××。生于××年×月×日×时,卒于××年×月×日×时,享年××岁,清国学生,恩荣寿秩;配×氏,生于××年×月×日×时,卒于××年×月×日×时,享年××岁;合葬××山。生子××、××、××,女××,适×地××。祖基柴桥五马桥××××,祖堂××堂。(迁居××××)
未故:三十世(嘉)名嘉×,字××,号××××,××第×子,有兄××,弟××。生于××年×月×日×时,大学本科,工程师,××局长,区劳动模范;配×地×氏××,生于××年×月×日×时。生子××、××、××,女××,适×地××。(如子女为胡氏本宗子女领养,养育人名下注明由××第几子(女)入继,送养人名下注明几子(女)××出继××。从外姓领养的子女注明从××处××人领养)。祖基柴桥前房××,祖堂宁远堂,迁居××××。
2、家谱编写样式:
《芦江胡氏前谗派允十四房定文公系××公家谱》
芦江胡氏一至八世祖居鄞,行辈为“仁、义、礼、智、信、肇、基、顺”,第八世榘公为兵部尚书兼沿海置制使知庆元(宁波)府事,见宋势日促,命子用之公(字烨中)居芦江,为胡氏香火种,用之公遂为芦江胡氏始祖,详见《芦江胡氏宗谱》
九世(应)用之公,字烨中,承父命始居芦江,为芦江胡氏始祖。
十世(启一)德元。
十一世(运四)炜,字汝辉。
十二世(亨三)贯珠,有兄亨一、亨二皆殇,无传。
十三世(通一)德英,字子和,有弟通二。
十四世(福一)均泽,字恩之,为五马桥、前谗祖。有弟福二、福四。
十五世(浩三)皖,字惟鸣,与弟浩四守前谗故居。有兄浩一、浩四。
十六世(粤)琬,字绍泉,有兄珩,字绍美。
十七世(稽)溟,字克广,有兄润、溢、洋。
十八世(我)德华,字汝美,兄德荣有二子三孙。
十九世(祖)茂,字天器,有弟苯、  。
二十世(来)升,无嗣,弟垄,子定爵、定文(出继升)。
二十一世(自)定文(弟垄子入继)。
二十二世(青)在道,字孚公,国学生,堂名庚南。
二十三世(州)汝佳,字昆玉,耆宾。有兄当勤(四子十孙)、汝琏(二子六孙)。
二十四世(官)兆魁,字声扬,恩荣上寿。有弟兆彦(无嗣)、兆敏(四子)。
二十五世(于)于×,字××,号××。有兄于×、弟于×、于×。
二十六世(有)有×,有兄有×、弟有×。
二十七世(宋)宋×,字××,有弟宋×(字××,子二)、宋干(早夭)。
宋×公生于嘉庆××年××月××日×时,卒于道光××年××月××日×时,享年七十五岁,恩荣寿秩。配×氏,生于嘉庆××年××月××日×时,卒于咸丰××年××月××日×时,年××有×。合葬梨园山。生子二聿×、聿×,女一,适××。
二十八世(聿)聿×,字小竹。有兄聿×(早夭),弟××。
聿×公生于道光××年××月××日×时,卒于年××月××日×时,享年××岁。配×氏,生于道光××年八××月××日×时,卒于光绪××年××月××日×时,年××。继配×氏,生于同治××年××月×时,卒于光绪××年××月××日×时,年××。合葬梨园山。生子三,振×、振×、振×。
二十九世(振)振×,字××,出继聿×。有兄振×,弟振×。
振×,聿×公次子,出继聿×为嗣,兼承宋×。生于光绪××年××月××日×时,配×氏,生于光绪××年十××月××日×时。生子二嘉×、嘉×,女三,长适林,次适×,三适×。
三十世(嘉)嘉×,字××,振×公次子。兄嘉和。生于民国××年(19××)××月××日×时。配×氏,生于民国××年××月××日×时。生子二,修×、修×。女一××,适××镇××村×××,生子(女)一,名××。
三十一世(修)修×,字××,嘉×公长子,弟修×。生于19××年××月××日×时。配×氏,生于19××年××月××日×时。生子××。(生女××,生于19××年××月××日×时)
三十二世(曰)曰×,字××,生于19××年××月××日×时。
三十三世(思)
……

只看该作者 252 发表于: 2008-01-09
芦江胡氏续谱编写要求

一、芦江胡氏续谱编写的指导思想是:明源延脉,追先存今。在清道光二十七年《芦江胡氏宗谱》和民国三十七年《芦江胡氏前谗房谱》已寻归,先世祖源基本明瞭的情况下,重点放在存今,在力争尽可能多地记录现在存世的胡氏后裔基础上,尽最大可能追忆已忘先人。虽然不可能全部与先世接续,但尽最大可能减少断代。
二、续谱编写参照老式宗谱和方志写法,分为:1、序言、2、先世源流(胡氏行辈、一至十五代世系、分迁地地名和各地始祖)、3、后裔名录(分五马、车谗、田洋、大榭、白峰、郭巨、梅山、小港、新矸、大矸、亚浦、三山、其他、旅外)、4、支派房谱、5、人物传记(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人物和对本次修谱有较大贡献者,附印个人照片)、6、人物名录(清朝前国学生以上,现工程师级、科长级、村级、较大企业的经理级及相似人物)、7、历史资料8、艺文存录等共八个部分。
三、续谱拟请北仑区领导汪友诚先生题写书名,序言一拟请区领导张嘉梁先生撰写。
四、先世源流收集1-15代,沿用宗谱世系方式,自居鄞始祖仁行仁一公起到第八世顺行止,详记我芦江胡氏八世祖榘公嫡系义三府君派,兄弟派系义一、义二派略记到第五世信行,其后裔宗谱标记有迁移处所的在后面予以载明。
第九世芦江始祖烨中(用之)公至十五世稽行详记,以明宗谱所载五马桥、前谗、前房、车门里、完工桥和后谗及山下、中岭各小宗之鼻祖,“览此而知开基立业得溯其所自焉”。
五、后裔名录参照宗谱行实写法,用字典方法以条目形式按胡氏行辈编排,同一行辈内按五马、车谗、田洋、大榭、白峰、郭巨、梅山、小港、新矸、大矸、亚浦、三山、其他(北仑区外宁波大市内)、旅外(宁波大市外)等分块编排。
具体划分时按本人上三代(祖父辈)的居住地为准,祖父居住在柴桥的划归五马、车谗、田洋,祖父迁居外地的按迁居地划入对应的乡镇或其他和旅外。
个人条目每人一条,内容应包括:第几世(行)行名、名讳(已故称讳,在世称名)字、号,某人第几子(女),兄弟姐妹姓名。本人生、卒日期(包括年、月、日、时,民国年号,民国后用公元纪年),婚配情况,妻室生卒日期,墓葬情况,生育子女情况。同时注明科举、学历、职务、职称及重要荣誉称号、奖励情况、祖基和现住地。特别优秀的另写传记。
六、根据现行法律女儿和养子女与亲生子一视同仁,列入续谱。如是胡氏本宗子女领养,养育人名下注明由某某几子(女)入继,送养人名下注明几子(女)某某出继某某。从外姓领养的子女注明从何处、何人领养。
七、由于历史和芦江胡氏后裔散处全球等原因,新编续谱已无法与宗谱全面衔接,各房有爱好文史者已编有支派房谱或家谱,为后来者修续谱牒,追祖思源,明确支派提供了便利,现在续谱中另列一章予以存录。对有一定知名度的人物家属,如尚未编写家谱的,按其提供信息,尽力查找宗谱或房谱写成该支家谱。
八、人物传记按方志方式编写,限录区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人物和对本次修谱有较大贡献者,内容包括第五点个人条目应有的内容外,重点记载本人事迹,附印个人照片。
九、人物名录按方志方法用列表形式,限清朝前国学生以上,现工程师级、科长级、村级、较大企业的经理级以上及相似人物,内容包括第五点个人条目应有的内容,以表格列出,予以彰显。
十、历史资料包括(旧谱中记载和近期考证发现的有关芦江有氏的文字材料、芦江胡氏的各地历史遗存包括祠堂、祖堂、村落、书籍、人物画像和活动照片)。
十一、艺文存录包括古代和现代的优秀诗词、文章和艺术作品。

附:1、个人条目编写样式:
已故:二十七世(宋)讳宋×,字××,号××××,××第×子,有兄××,弟××。生于××年×月×日×时,卒于××年×月×日×时,享年××岁,清国学生,恩荣寿秩;配×氏,生于××年×月×日×时,卒于××年×月×日×时,享年××岁;合葬××山。生子××、××、××,女××,适×地××。祖基柴桥五马桥××××,祖堂××堂。(迁居××××)
未故:三十世(嘉)名嘉×,字××,号××××,××第×子,有兄××,弟××。生于××年×月×日×时,大学本科,工程师,××局长,区劳动模范;配×地×氏××,生于××年×月×日×时。生子××、××、××,女××,适×地××。(如子女为胡氏本宗子女领养,养育人名下注明由××第几子(女)入继,送养人名下注明几子(女)××出继××。从外姓领养的子女注明从××处××人领养)。祖基柴桥前房××,祖堂宁远堂,迁居××××。
2、家谱编写样式:
《芦江胡氏前谗派允十四房定文公系××公家谱》
芦江胡氏一至八世祖居鄞,行辈为“仁、义、礼、智、信、肇、基、顺”,第八世榘公为兵部尚书兼沿海置制使知庆元(宁波)府事,见宋势日促,命子用之公(字烨中)居芦江,为胡氏香火种,用之公遂为芦江胡氏始祖,详见《芦江胡氏宗谱》
九世(应)用之公,字烨中,承父命始居芦江,为芦江胡氏始祖。
十世(启一)德元。
十一世(运四)炜,字汝辉。
十二世(亨三)贯珠,有兄亨一、亨二皆殇,无传。
十三世(通一)德英,字子和,有弟通二。
十四世(福一)均泽,字恩之,为五马桥、前谗祖。有弟福二、福四。
十五世(浩三)皖,字惟鸣,与弟浩四守前谗故居。有兄浩一、浩四。
十六世(粤)琬,字绍泉,有兄珩,字绍美。
十七世(稽)溟,字克广,有兄润、溢、洋。
十八世(我)德华,字汝美,兄德荣有二子三孙。
十九世(祖)茂,字天器,有弟苯、  。
二十世(来)升,无嗣,弟垄,子定爵、定文(出继升)。
二十一世(自)定文(弟垄子入继)。
二十二世(青)在道,字孚公,国学生,堂名庚南。
二十三世(州)汝佳,字昆玉,耆宾。有兄当勤(四子十孙)、汝琏(二子六孙)。
二十四世(官)兆魁,字声扬,恩荣上寿。有弟兆彦(无嗣)、兆敏(四子)。
二十五世(于)于×,字××,号××。有兄于×、弟于×、于×。
二十六世(有)有×,有兄有×、弟有×。
二十七世(宋)宋×,字××,有弟宋×(字××,子二)、宋干(早夭)。
宋×公生于嘉庆××年××月××日×时,卒于道光××年××月××日×时,享年七十五岁,恩荣寿秩。配×氏,生于嘉庆××年××月××日×时,卒于咸丰××年××月××日×时,年××有×。合葬梨园山。生子二聿×、聿×,女一,适××。
二十八世(聿)聿×,字小竹。有兄聿×(早夭),弟××。
聿×公生于道光××年××月××日×时,卒于年××月××日×时,享年××岁。配×氏,生于道光××年八××月××日×时,卒于光绪××年××月××日×时,年××。继配×氏,生于同治××年××月×时,卒于光绪××年××月××日×时,年××。合葬梨园山。生子三,振×、振×、振×。
二十九世(振)振×,字××,出继聿×。有兄振×,弟振×。
振×,聿×公次子,出继聿×为嗣,兼承宋×。生于光绪××年××月××日×时,配×氏,生于光绪××年十××月××日×时。生子二嘉×、嘉×,女三,长适林,次适×,三适×。
三十世(嘉)嘉×,字××,振×公次子。兄嘉和。生于民国××年(19××)××月××日×时。配×氏,生于民国××年××月××日×时。生子二,修×、修×。女一××,适××镇××村×××,生子(女)一,名××。
三十一世(修)修×,字××,嘉×公长子,弟修×。生于19××年××月××日×时。配×氏,生于19××年××月××日×时。生子××。(生女××,生于19××年××月××日×时)
三十二世(曰)曰×,字××,生于19××年××月××日×时。
三十三世(思)
……

只看该作者 253 发表于: 2008-01-09
百年古谱回归胡榘故里柴桥

经《宁波晚报》牵线,近日居住北仑柴桥的胡榘后裔,赴慈溪将清道光二十七年修订的十六本《芦江胡氏宗谱》迎归北仑。
胡榘在南宋宝庆年间任兵部尚书兼沿海置制史知庆元府事,也就是现在宁波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他在宁波任职时有惠政,主要有浚东钱湖,编四明志,修庆元府城,办邑县学宫,建昌国舟渡,造浮津渡桥,整盐税绢收,其事迹在《宁波府志》中有详细记载。宁波著名史学家徐时栋的《烟屿楼文集》撰有胡尚书传。东钱湖畔原建有胡墅庙纪念胡榘。
据《芦江胡氏宗谱》记载,胡榘公因“见宋势日促,访族兄汝恩于湖塘(此支胡姓族人后迁奉化排溪),遍观山水,择芦江后岸,命其子用之曰:吾观汝气质堪为田舍翁,我为大臣不知死所矣,汝居此幸免于难,尔为胡氏香火种也”,用之公遵父命隐居芦江,为芦江胡氏始祖。他“隐居力农,得免于难,居家整肃,虽大寒未尝不衣冠肃处,常训子孙曰:吾祖宗世受宋恩,今天命既改,为我后者但读书知理足矣,慎弗妄仕,以玷先世。”子孙世守用之公的教导,在元朝没有一个人去应试做官,明朝以后才有人去考科举,成为官吏和庠生食廪者。其中较有名的有明朝的胡瀹(克新),进士授江西云都县教谕,转大博士敕授儒林郎。胡璟(紫岩)邑庠生,任天台吏员时有德声,任期满天台绅紟皆赠诗送行。胡宋骏(纶元),光绪举人,大挑教谕。清末有太史胡漪村,曾留学国外,称为“洋翰林”。胡沅(纳庵)、胡滨(石泉)、胡有槎(秋诃)、胡启槐(晋三)、胡胡怀(蔼庭)皆为岁贡或诸生,其诗文为《宁波耆旧诗》所收录。近代也是人材辈出,有我国第一只白炽灯泡发明者胡西园,跟随孙中山革命的老同盟会员胡振绪,第一次国内革命时在“四•一二”大屠杀中英雄牺牲的国民党镇海县党部执行委员、妇女部长、中共镇海县独立支部代理书记胡焦琴。现代有全国第八届政协常委、解放军中将胡峨亭,获得世界金奖的歌唱家胡晓萍、全国著名美术家胡申得、宁波地区水利局长胡云和。还有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企业家、著名品牌 “老板娘”食品和“永发”保险箱创始人胡志新和胡小良,美国通用集团国际房地产公司亚洲部总裁胡一达等,人才济济不胜枚举。
《芦江胡氏宗谱》最早修于明万历年,经乾隆、康熙、道光、光绪,到民国三十七年重修七次。因人口日繁,有许多后裔迁往大榭、梅山、白峰、上阳、牌门、小港、新碶及镇海城关等地,为长幼有序,乾隆修谱时统一改定排行为:仁义礼智信、肇基顺应、启运亨通、福浩、粤稽我祖、来自青州、官于有宋、聿振嘉修、曰思其时、咸景元祐、继仕淳祥、卜居斯就、以燕翼子、冀望恒周、恢宏芳绪、光耀贻谋、雍容谦逊、衍祚长休、远教奕世、敬服先猷。并于清乾隆间在柴桥车门里建立胡氏宗祠,道光六年(1867年)在柴桥田洋村樟漕头建立胡氏支祠。
上世纪60年代后,胡氏宗祠和宗祠中收藏的《芦江胡氏宗谱》因历史原因已荡然无存。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逢盛世,芦江胡氏的一些后裔追祖思远,开始整理自己家的房谱,但苦于没有宗谱,对先世来历不明,开始苦苦追寻宗谱。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九十年代寻得《芦江胡氏前房派贵十五公系支谱稿》抄本。2005年在大榭寻得光绪和民国修的《芦江胡氏前谗房谱》。2006年《宁波晚报》刊出《芦江胡氏宗谱》在慈溪发现的消息,芦江胡氏后裔的代表即到慈溪查找,核对无误后,经与收藏者多次协商,终于在2007年的最后一天,将已有170多年历史的老祖宗遗物《芦江胡氏宗谱》迎归北仑,并计划交档案馆收藏。
目前建于道光六年的柴桥芦江胡氏支祠已修葺一新,辟为田洋村老年活动中心,使古祠重焕生机。芦江胡氏的一些后裔也为明源延脉,承先存今,决定在2008年新年伊始之时齐集胡氏支祠,敬观宗谱,共商续谱编写事宜。为了能使续谱较全面地反映芦江胡氏后裔的情况,他们恳请散处海内外的芦江胡氏宗亲,能及时联系,提供本家族信息。为方便联系他们已开通52432032的QQ群和邮箱,并在胡氏宗亲网里公布了续谱编写要求,供参考。

只看该作者 254 发表于: 2008-01-13
民国三十七年七修《芦江胡氏宗谱》时芦江胡氏主要居住分布情况

芦江胡氏居住分布情况

芦江始祖用之公居柴桥后,三传至德英、德庄,二公皆生三子,后析之为九,德英公的后代居五马桥、前谗、完工桥、后谗、山下、牌门;德庄公的后代住前房、车门里、中堍、汤六房。民国三十七年七修《芦江胡氏宗谱》时,山下牌门桥一支山下已失传,后谗一支若断若续,中岭一派失收三百年后始采录入谱。据七修《芦江胡氏宗谱•族居记》〉载,其时芦江胡氏有族人2343户,计8350人(男4737、女3613)。具体分布如下:
五马桥  共计558户(男1014、女870)
宗一派4户:居祖宅4户;
宗二派77户:居祖宅21户、虾腊3户、仑江4户、王家麓39户;
宗三派12户:居祖宅2户、上郁10户;
宗四派:27户:居祖宅15户、后所1户、外峙1户、谢夹岙8户、于潜2户;
宗十派1户:居上海1户;
宗六派331户:居祖宅72、盛岙16、 郭巨8、穿山3、谗头224(内1户住东岙)、大猫2、梅山4、山防2户;
宗九派38户:居祖宅36、后所1、东岙淡水坑1户。
前  谗  共计567户(男1187、女867)
定华公派3户:居下岸炮台下3户;
定昌公派26户:居祖宅21、临安5户;
定美公派3户:居太平岙梯档2、北渡蛟潭1户;
定质公派5户:居龙泉梅家坪5户;
定文公派121户:居祖宅66、霞岸7、临安8、腊阳1、马步33、苏州1、慈溪3户;
定武公派116户:居祖宅106、临安2、安吉3、于潜1、分水4户;
定黼公派161户:居榭南小榭140、鄞县1、慈溪2、华峙18户;
定黻公派81户:居祖宅46、浒家谗20、洪岙2、慈溪2、松江、郭巨、小榭瑟琶跳、宁波马眼漕(散寄上海);

完工桥  :居祖宅、霞岸、深水、小门燕窝、鄞东鄮山桥数十家;

前  房
良二房派:榭北胡家墩(一支后迁慈溪)孝峰(安吉);
良三房方十二公派:居祖宅123、梅山铁沙湾54、梅山龙底12、菅岙8、下厂9、安徽2户;
良三房方廿一公派269户:居祖居59、榭北北渡157、华峙(北渡迁入)14、后所(北渡迁入)2、六横(北渡迁入)2、嘉兴(北渡迁入)5、余杭(北渡迁入)11、分水4、洋沙溪7、霞岸南汀嘴6、仰岛湾2户;
良三房方廿七公派3户:居祖宅3户;
良八房派92户:居祖宅66、居十字港1、门浦官庄7、虾腊1、榭北屋同16、甬江1户;
良十二房派1户;
良十八房派55户:居祖宅32户、六横16、小门6、后所1户;
良二十派147户:居祖宅146、六横1户;

车门里  共计90户(男605、女455)
良七房派6户:居仑江6户;
良六东房派134户:居祖宅55、沥江19、六横5、化峙岭头7、上王照山下6、灵驼山13、东岙22、认母涂1、宁波江北岸1、嘉兴5户;
良六西房派121户:居祖宅81、小门3、霞岸1、上傅4、穿鼻17、宁波3、慈溪1、嘉兴5、临安6户;
良十三房派13户:

中谗汤六房  共计16户:居洪岙6、榭北关下7、慈溪2、佛渡1户;

中岭派  共14户
居下邵胡骆蒋

根据此记载现居柴桥以外的宗亲,迁居祖派系归纳如下:
1、    大榭:榭北关下中谗汤六房;东岙车门里良六东房派;榭北屋前房良八房派;榭北北渡前房良三房方廿一公派;榭北胡家墩(一支后迁慈溪)前房良二房派;小榭瑟琶跳前谗定黻公派
2、    洪岙:中谗汤六房洪岙前谗定黻公派,浒家谗前  谗定黻公派
3、    后所前房良十八房派;洋沙溪前;房良三房方廿一公派;后所(北渡迁入)前;房良三房方廿一公派;
4、    慈溪:中谗汤六房良六西房派;慈溪前谗定黻公派;
5、    舟山:佛渡中谗汤六房;沥江车门里良六东房派;六横前房良十八房派;前房良二十派;车门里良六东房派;六横(北渡迁入)前房良三房方廿一公派;穿鼻车门里良六东房派;认母涂车门里良六东房派
6、    白峰:小门前房良十八房派;车门里良六西房派;上王照山下车门里良六东房派;仑江车门里良七房派;虾腊前房良八房派;门浦官庄前房良八房派;仰岛湾前房良三房方廿一公派;小门燕窝完工桥。
7、    梅山:霞岸车门里良六西房派;霞岸南汀嘴前房良三房方廿一公派;霞岸完工桥、深水完工桥、梅山铁沙湾前房良三房方十二公派;梅山龙底前房良三房方十二公派;菅岙前房良三房方十二公派;下厂前房良三房方十二公派
8、    亚浦:上傅车门里良六西房派。
9、    宁波:宁波车门里良六西房派;江北岸车门里良六东房派;甬江前房良八房派;十字港前房良八房派;鄞东鄮山桥数十家完工桥;宁波马眼漕(散寄上海)前谗定黻公派
10、    嘉兴:车门里良六西房派;车门里良六东房派;嘉兴(北渡迁入)前房良三房方廿一公派。
11、    临安:车门里良六西房派;余杭(北渡迁入)前房良三房方廿一公派;孝峰(安吉)前房良二房派。
12、    郭巨华峙岭头车门里良六东房派;华峙(北渡迁入)前房良三房方廿一公派。
13、    新矸:灵驼山车门里良六东房派
14、    下邵:胡骆蒋中岭派
15、    分水:前房良三房方廿一公派
16、    安徽前房良三房方十二公派
17、    松江前谗定黻公派
[ 此贴被光头在2008-01-13 19:0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55 发表于: 2008-01-13
民国三十七年七修《芦江胡氏宗谱》时芦江胡氏主要居住分布情况

芦江胡氏居住分布情况

芦江始祖用之公居柴桥后,三传至德英、德庄,二公皆生三子,后析之为九,德英公的后代居五马桥、前谗、完工桥、后谗、山下、牌门;德庄公的后代住前房、车门里、中堍、汤六房。民国三十七年七修《芦江胡氏宗谱》时,山下牌门桥一支山下已失传,后谗一支若断若续,中岭一派失收三百年后始采录入谱。据七修《芦江胡氏宗谱•族居记》〉载,其时芦江胡氏有族人2343户,计8350人(男4737、女3613)。具体分布如下:
五马桥  共计558户(男1014、女870)
宗一派4户:居祖宅4户;
宗二派77户:居祖宅21户、虾腊3户、仑江4户、王家麓39户;
宗三派12户:居祖宅2户、上郁10户;
宗四派:27户:居祖宅15户、后所1户、外峙1户、谢夹岙8户、于潜2户;
宗十派1户:居上海1户;
宗六派331户:居祖宅72、盛岙16、 郭巨8、穿山3、谗头224(内1户住东岙)、大猫2、梅山4、山防2户;
宗九派38户:居祖宅36、后所1、东岙淡水坑1户。
前  谗  共计567户(男1187、女867)
定华公派3户:居下岸炮台下3户;
定昌公派26户:居祖宅21、临安5户;
定美公派3户:居太平岙梯档2、北渡蛟潭1户;
定质公派5户:居龙泉梅家坪5户;
定文公派121户:居祖宅66、霞岸7、临安8、腊阳1、马步33、苏州1、慈溪3户;
定武公派116户:居祖宅106、临安2、安吉3、于潜1、分水4户;
定黼公派161户:居榭南小榭140、鄞县1、慈溪2、华峙18户;
定黻公派81户:居祖宅46、浒家谗20、洪岙2、慈溪2、松江、郭巨、小榭瑟琶跳、宁波马眼漕(散寄上海);

完工桥  :居祖宅、霞岸、深水、小门燕窝、鄞东鄮山桥数十家;

前  房
良二房派:榭北胡家墩(一支后迁慈溪)孝峰(安吉);
良三房方十二公派:居祖宅123、梅山铁沙湾54、梅山龙底12、菅岙8、下厂9、安徽2户;
良三房方廿一公派269户:居祖居59、榭北北渡157、华峙(北渡迁入)14、后所(北渡迁入)2、六横(北渡迁入)2、嘉兴(北渡迁入)5、余杭(北渡迁入)11、分水4、洋沙溪7、霞岸南汀嘴6、仰岛湾2户;
良三房方廿七公派3户:居祖宅3户;
良八房派92户:居祖宅66、居十字港1、门浦官庄7、虾腊1、榭北屋同16、甬江1户;
良十二房派1户;
良十八房派55户:居祖宅32户、六横16、小门6、后所1户;
良二十派147户:居祖宅146、六横1户;

车门里  共计90户(男605、女455)
良七房派6户:居仑江6户;
良六东房派134户:居祖宅55、沥江19、六横5、化峙岭头7、上王照山下6、灵驼山13、东岙22、认母涂1、宁波江北岸1、嘉兴5户;
良六西房派121户:居祖宅81、小门3、霞岸1、上傅4、穿鼻17、宁波3、慈溪1、嘉兴5、临安6户;
良十三房派13户:

中谗汤六房  共计16户:居洪岙6、榭北关下7、慈溪2、佛渡1户;

中岭派  共14户
居下邵胡骆蒋

根据此记载现居柴桥以外的宗亲,迁居祖派系归纳如下:
1、    大榭:榭北关下中谗汤六房;东岙车门里良六东房派;榭北屋前房良八房派;榭北北渡前房良三房方廿一公派;榭北胡家墩(一支后迁慈溪)前房良二房派;小榭瑟琶跳前谗定黻公派
2、    洪岙:中谗汤六房洪岙前谗定黻公派,浒家谗前  谗定黻公派
3、    后所前房良十八房派;洋沙溪前;房良三房方廿一公派;后所(北渡迁入)前;房良三房方廿一公派;
4、    慈溪:中谗汤六房良六西房派;慈溪前谗定黻公派;
5、    舟山:佛渡中谗汤六房;沥江车门里良六东房派;六横前房良十八房派;前房良二十派;车门里良六东房派;六横(北渡迁入)前房良三房方廿一公派;穿鼻车门里良六东房派;认母涂车门里良六东房派
6、    白峰:小门前房良十八房派;车门里良六西房派;上王照山下车门里良六东房派;仑江车门里良七房派;虾腊前房良八房派;门浦官庄前房良八房派;仰岛湾前房良三房方廿一公派;小门燕窝完工桥。
7、    梅山:霞岸车门里良六西房派;霞岸南汀嘴前房良三房方廿一公派;霞岸完工桥、深水完工桥、梅山铁沙湾前房良三房方十二公派;梅山龙底前房良三房方十二公派;菅岙前房良三房方十二公派;下厂前房良三房方十二公派
8、    亚浦:上傅车门里良六西房派。
9、    宁波:宁波车门里良六西房派;江北岸车门里良六东房派;甬江前房良八房派;十字港前房良八房派;鄞东鄮山桥数十家完工桥;宁波马眼漕(散寄上海)前谗定黻公派
10、    嘉兴:车门里良六西房派;车门里良六东房派;嘉兴(北渡迁入)前房良三房方廿一公派。
11、    临安:车门里良六西房派;余杭(北渡迁入)前房良三房方廿一公派;孝峰(安吉)前房良二房派。
12、    郭巨华峙岭头车门里良六东房派;华峙(北渡迁入)前房良三房方廿一公派。
13、    新矸:灵驼山车门里良六东房派
14、    下邵:胡骆蒋中岭派
15、    分水:前房良三房方廿一公派
16、    安徽前房良三房方十二公派
17、    松江前谗定黻公派
[ 此贴被光头在2008-01-13 19:1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256 发表于: 2008-01-13
楼主辛苦了
只看该作者 257 发表于: 2008-01-18
我是大榭榭北胡家墩子孙,曰字辈。我们家族现有三十几户人家,也有旅居上海、杭州、北京的。家族最年长嘉字辈,最小其字辈。多为我高祖父后裔。曾有百岁老人,在外有厅级干部。

只看该作者 258 发表于: 2008-01-19
请与芦江胡氏宗亲会联系,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5865欢迎芦江胡氏后裔加入浙江北仑芦江胡氏宗亲QQ群(胡氏宗亲网第27群)

群号:52432032
只看该作者 259 发表于: 2008-01-19
清道光六年(1867)建。有错。道光六年是1826年,1867年是同治六年。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