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58582阅读
  • 454回复

浙江宁波北仑区芦江胡氏专帖    姚燮与芦江胡氏----胡嘉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310 发表于: 2009-01-30
胡世峰宗亲:我没有收到,我的e-mail是HUYL358@qq.com或者626054517@qq.com
只看该作者 311 发表于: 2009-01-30
没关系我再发过去.
只看该作者 312 发表于: 2009-01-31
感谢光头,有迹可寻了.THANK YOU
只看该作者 313 发表于: 2009-01-31
今年四月回乡祭祖,定去找光头喝茶.真是很厉害.
只看该作者 314 发表于: 2009-02-12
我的祖先是从河南固始县迁来福建的,始迁祖金庐公,讳(金字旁加庐字,繁体字),家谱上写他当过金紫光禄大夫,兄弟四人,排行第三。先到江西浙江省一带后在福州的闽清县定居,后大约于南宋淳佑年间又迁到福建尤溪县的胡厝村定居,建有安定堂.家谱上记载是唐代金紫光禄大夫,但据我们按年限推算应该是宋代的不可能是唐代的。字派:允敦仁孝,茂德克光,尊祖敬宗,永世兆昌。启虞绍尧,弼忠宪章,诏锡玉凤,裕昆延长。”
只看该作者 315 发表于: 2009-02-17
请教柴桥勋中里是胡榘后人吗?
柴桥宁远堂和勋中里(樟漕路53号)的祖先是亲兄弟吗?  
有种说法,勋中里是哥哥, 把宁远堂送给了弟弟,自己又造了勋中里.勋中里的房子结构比起宁远堂更显雅致.
不知此说法可有考证?

只看该作者 316 发表于: 2009-02-18
hylhll宗亲:柴桥勋中里肯定是胡榘后人。因族谱只记载世系,不记载柴桥居住宗亲的地点,因此,是否是亲兄弟很难说明,待向年岁大一点的宗亲请教后才能答复你。另外,请问你现在居住在哪里?是否可以提供一些你们家族的信息,因为我们正在续修宗谱。有事请再联系。
[ 此贴被光头在2009-02-18 17:1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17 发表于: 2009-04-01
      [ 关于胡矩和胡榘的三个疑问?近日从网上发现宁波鄞州区茅山胡家坟村关于胡矩的记载,转录如下.并置问:1、查《汉语大字典》,“矩”通“榘”,此“矩”与宝庆初主庆元的“榘”是否同一人?2、又据网上茅山文化讨论中帖子所说,“矩”又变成“钜”,即所谓胡进思九世孙在四明任“椽吏”的浙东胡氏奉化系祖,那么此坟究竟属谁?3、据胡氏宗亲网所发的胡氏先祖像帖子,“矩”系胡瑷次子,字子方,号益庵-,泰州海陵人(今江苏泰县),迁居婺州永康(今属浙江)。宋承事郎。以明经入太学,为-上海安定胡氏祖。那么此“矩”与彼“矩”是否同一人?特向方家求教。
鄞南茅山胡家坟文物参考点

1 胡氏新祠堂 胡家坟村北,前临河,民国建筑,规模庞大,保存基本完好,现有中大殿、后大殿、厢房等,就是少了三门、戏台等。80年代为茅山粮站一部分。内有民国鄞县政府碑刻一通,完好。水泥路下铺就的是红石板。老祠堂已被拆,《鄞县志》有记载,原来的木柱子要2个人才能合抱,大殿非常高大,实在可惜。 2 西林寺 胡家坟村北,始建于五代,50年代破坏殆尽。本世纪初在原址依照古建风格重新修建,已完成三门、钟鼓楼、厢房、斋堂、天王殿、大雄宝殿、千佛殿、水陆堂等建筑。尤其是水上天王殿,虽为现代,但建筑十分精细,石雕惟妙惟肖,可为未来可期的文保单位。现寺内有皇帝圣旨碑一通经幢一座。 “西林晚钟”为古胡家坟村一景。西林寺在《鄞县志》有记载。 3 西林庙 胡家坟村西北,规模比较大,为茅山粮站所有,现厂房。保存基本完整,就是前大殿、戏台被拆,正大殿和后大殿完整。正大殿单檐歇山式,宽7间,深4间.后大殿为硬山式。庙东面有一大放生池,从西侧看,依然能够见到庙宇典型的朱红色。值得一提的是,抗战时期,宁波中学搬迁到西林庙办学。西林庙在《鄞县志》有记载。 4 文山后(胡氏祖陵) 地势极高,胡家坟村中心北,一高起的大土墩,为胡氏祖陵,高约6米许,周长至少20米,陵顶上有棵粗大的香樟树。解放前周围有围墙,平时不允许外人进入。据传为胡矩之墓。现土墩少许被破坏,期待紧急保护,为当地非常重要的一处人文古迹。以前河对面为竹林,“文山秀竹”为胡家坟村一景。西北面三江口为“鹊桥涛声”,西南面为“板桥渔市”。 5 百年古树 重阳树,老祠堂河埠头边,树干粗大,需2人合抱。现已被政府公布为古树名木。古树河北面有凉亭,有大石鼓,有关于“文山”的石刻楹联石柱。 6 胡家坟扇子埠头 胡家坟村东北,临河。东北面为胡氏新祠堂。该石埠头面积大,形如古代折扇。长条石铺就,做工考究,深向河中央,方便小洋轮靠岸,为当地十分少有。是京甬运河内河支流段的有力见证。 7 后桥头凉亭 胡家坟村北,桥头边,原在河边,后塌。现在距岸5米左右处,典型的清-民国建筑,是历史上祭祀土地公公、土地婆婆、供行人歇脚的地方,建筑面积比较大。有原来的二根方形石立柱,雕砌有关“文山”的楹联,并有3只大石鼓,是江南民间“做好事、保坡享有盛誉。后长期任三江会馆慈善互助信托人,捐助三江小学、三江公墓。胡嘉烈热爱家乡,关心桑梓。1941年他在家乡设立慈善机构片云堂,兴办救贫事宜,规定凡胡家坟生活困难者,每年给予稻谷500斤;1943年至1949年,每年资助给胡家坟文山学堂3万多斤稻谷经费;1949年,又捐资修建花园村的豫章桥和太平桥,修铺胡家坟、花园两村较差的道路;1959年至1962年我国自然灾害期间,胡嘉烈从香港运入大量化肥,支援农业生产。逝后葬胡家坟文山公墓! 12 黄道桥庵遗址 位于胡家坟村新祠堂东面约200米处,庵已毁,留下空地基,北面有一高出地面的庞大墓葬,据传为庵里宗教人员的墓,年代不详。 13 胡家坟胡氏家谱 【浙江鄞县】文山胡氏宗谱不分卷 (清)胡禄沧 胡仍霖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年(1840)宋敕忠义堂木活字本 九册 天一阁藏(存八册)。 14 茅山 全祖望称为“南来第一山”,高不过40米,集中了道教、佛教和民间宗教。原有普安寺(已毁)、茅山庙(90年代还基本在)、聚风亭(祭祀张飞、关羽,在山顶)、鄞南茅山师范学堂(建筑为民国西式,非常考究)、董肖东,董槐安烈士墓、化龙池、化鹤弯、范钦墓(五台坟)--与江西龙虎山对应。清-八指头陀,名寄禅颂:“直上南来第一山,薜罗深处即禅关;听松一佛居然在,化鹤三茅去不还。古洞烟消丹灶冷,从岩雨过白云闲。我来试问神仙事,老佛无言笑破颜”.。 “南来第一山”匾现由著名文保员邬毛银先生收藏。《鄞县志》有记载。 注:历史上茅山胡家坟村有23座堂沿,2座大的宗祠.一座待建.解放后停止,位置位于现在村东的三亩地.
[ 此贴被胡嘉翔在2009-04-01 11:5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318 发表于: 2009-04-14
一直都是听家里的大人讲胡家的历史,没想到真是如此!今天很激动!我家在郭巨,属曰字辈。今年暑假想去看看宗祠!

只看该作者 319 发表于: 2009-05-09
新发现一支胡榘后裔:江西赣州湖边朝阳公房,族谱由赣州胡秋源宗亲昨晚传我。因其中有胡榘后裔记载,特将有关族谱照片发上来,请庐江胡氏宗亲关注。关于胡榘到底有几个儿子,庐江胡氏老谱中似乎未见说明,只是记载宋末胡榘选定儿子胡用之迁居柴桥隐居,改字烨中,开芦江胡氏一脉。而在江西赣州湖边谱里则记载有四子:(均火字旁打不出来,请看照片),均居庐陵及赣州,也没有记载在浙江还有一子用之。
[attachment=6249]
[attachment=6250]
[ 此贴被南山在2009-05-09 16:23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