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8559阅读
  • 35回复

甘肃镇原胡姓文化研究会专帖    谁是最早的安定胡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16-01-21
关于胡质、胡威父子的历史记载
关于胡质、胡威父子的历史记载
江苏  胡恒俊

转载:http://www.zhhusw.com/read.php?tid=327&page=e#a

    胡质、胡威父子,虽因父官居不定,而为“寿春人”,但出自安定,胡威“卒于安定”,本来很清楚,无可置疑。

    但是,最近,却有人以胡质是“安徽寿春人”,“正史中从没有记载胡质和胡威镇守过安定”,“由此说明胡质、胡威后人并未到安定居住”,因而“不属于安定胡氏”。

    且不说所谓“正史” ,除了《三国志》,还有《晋书》,单从此论看,其引用的,也仅仅是《三国志·魏·胡质传》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明明记载有“威……历三郡守,所在有名,卒于安定”。为何“卒于安定”?《晋书·良吏传·胡威》,有明确交代:“卒于位”。

    现将有关记载,转录于后,供宗亲们明辨。


《三国志·魏·胡质传》(上海古籍出版社《二十五世》p1155~1156):
胡质传

    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①人也。少与蒋济、朱绩俱知名于江淮间。仕州郡,蒋济为别驾使见太祖。太祖问曰:“胡通达,长者也。宁有子孙不?”济曰:“有子曰质。规模大略不及于父。至于精良综事,过之(原注:‘案:《胡氏谱》,通达,名敏,以方正征。’)。”太祖即召质为顿丘②令。县民郭政,通于从妹,杀其夫程他。郡吏冯谅,系狱为证;政与妹皆耐掠,隐抵。谅不胜痛,自诬,当反其罪。质至官,察其情色,更详其事,检验具服。入为丞相东曹议令使,州请为治中。将军张辽与其护军武周有隙,辽见刺史温恢,求请质。质辞以疾。辽出,谓质曰:“仆委意于君,何以相辜如此?”质曰:“古人之交也,取多知其不贪,奔北知其不怯,闻流言而不信,故可终也。武伯南③,身为雅士,往者,将军称之不容于口,今以睚眦之恨,乃成嫌隙。况质才薄,岂能终好?是以不愿也。”辽感言,复与周平。太祖辟④为丞相属。

    黄初⑤中,徙吏部郎,为常山太守,迁任东莞⑥。士廬显为人所杀,质曰:“此士无仇而有少妻,所以死乎?”悉见其比居年少。书吏李若,见问色动,遂穷诘情状。若即自首,罪人斯得。每军功赏赐,皆散之于众,无入家者。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将士用命。迁荆州刺史,加振威将军,赐爵关内侯。吴大将朱然,围樊城,质轻军赴之。议者皆以为贼盛不可迫。质曰:“樊城卑下,兵少,故当进军为之外援。不然,危矣!”遂勒兵临围,城中乃安。迁征东将军,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⑦,广农积谷,有兼年之储;置东征台,且佃且守;又通渠诸郡,利舟楫,严设备以待敌,海边无事。

    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嘉平二年⑧薨。家无余财,惟有赐衣、书箧而已。军师以闻,追进封阳陵亭⑨侯,邑百户,谥曰“贞侯”。子威嗣。六年,诏书褒述质清行,赐其家钱谷(语在徐邈传)。

    威,咸熙⑩中,官至徐州刺史。有殊绩,历三郡守,所在有名。卒于安定⑪。

附:《三国志·魏·徐邈传》节录:
        嘉平……六年(254年)朝廷追思清节之士,诏曰:“夫显贤表德,圣王所重;举善而教,仲尼所美。故司空徐邈、征东将军胡质、卫尉田豫,皆服职前朝,历事四世,出统戎马,入赞庶政,忠清在公,忧国忘私,不营产业,身没之后家无余财,朕甚嘉之,其赐邈等家谷二千斛,钱三十万。布告天下。”

【注】:
    ①寿春:即寿春县,秦置,治所即今安徽寿县。东晋孝武帝时改为寿阳县;南朝宋大明六年(462年)复为寿春县,八年(464年)改为睢阳县;北魏复为寿春县;明初废入寿州。
    ②顿丘:即顿丘县,西汉置,治所在今河南浚县北。北齐废;隋开皇间复置,治所屡有迁移;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废入清丰县。
    ③武周,字伯南。
    ④辟:即辟除,汉代高级官吏任用属员的制度。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如三公,地方官如州牧、郡守,都可自行征聘僚属,然后向朝廷推荐。东汉时,中央高级官吏,往往不从其他官职中选调,而直接征聘有名望的人,亦称“征辟”。
    ⑤黄初:三国魏文帝曹丕年号,共七年(220—226年)。
    ⑥东莞:东莞县,西汉置,治所即今山东沂水县。既非南朝宋移治今山东莒县东北的“东莞”,更非唐至德二年(757年)以宝安县改名、治所在今广东宝安县西南头镇的“东莞”。
    ⑦青徐:青州、徐州,皆为古九州。
    青州:《书·禹贡》:“海、岱惟青州”。《周礼·职方》:“正东曰青州。”海,指渤海;岱,指山东泰山。青州,西汉武帝置“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治所在临淄县(今山东淄博市东北临淄镇北)。
    徐州:《书·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尔雅·释地》:“济东曰徐州。”海,指今黄海;岱,即泰山;淮,即淮水。西汉“十三刺史部”之一。
    胡质督青徐诸军事时,驻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邳人立碑颂其德。
    ⑧嘉平:魏齐王曹芳年号之一。嘉平二年,即公元250年。
    ⑨阳陵亭:西汉景帝置阳陵县,治所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三国魏废,置亭。
    ⑩咸熙:三国魏末年,魏元帝曹奂年号之一,公元264—265年。
       ⑪安定,即安定郡。安定郡:西汉元鼎三年(前114年)置,治所在高平县(今宁夏固原县);东汉移治临泾县(今甘肃镇原县东南);西晋移治安定县(今甘肃泾川县泾河北岸)。
       胡威卒于西晋太康元年,安定郡的治所,正是西晋时的安定郡治所安定县。

《晋书·良吏传·胡威》(二十五史p1516):
胡威传

    胡威,字伯武,一名貔。淮南寿春人也。父质,以忠清著称,少与乡人蒋济、朱绩,俱知名于江淮间,仕魏至征东将军、荆州刺史。

    威早厉志尚。质之为荆州也,威自京都定省,家贫无车马、僮仆,自驱驴单行,每至客舍,躬放驴、取樵炊爨①食毕,复随侣进道。既至见父,停厩中十余日,告归。父赐绢一匹为装。威曰:“大人清高,不审于何得此绢?”质曰:“是吾俸禄之余,以为汝粮耳。”威受之,辞归。质帐下都督先威未发请假还家,阴资装于百余里,要威为伴,每事佐助。行数百里,威疑而诱问之。既知,乃取所赐绢与都督,谢而遣之。后因他,信以白质,质杖都督一百,除吏名。

    其父子清慎如此。于是,名誉著闻,拜侍御史,历南乡侯安丰②太守,迁徐州刺史,勤于政术,风化大行。后入朝,武帝语及平生,因叹其父清,谓威曰:“卿熟与父清?”对曰:“臣不如也。”帝曰:“卿父以何为胜邪(耶)?”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及远也。”帝以威言直而婉、谦而顺,累迁监豫州诸军事、右将军、豫州刺史,入为尚书,加奉车都尉。

    威尝谏时政之宽。帝曰:“尚书郎以下,吾无所假借。”威曰:“臣之所陈,岂在丞郎令史?正谓如臣等辈,始可以肃化明法耳。”拜前将军,监青州诸军事、青州刺史,以功封平春侯。

   太康元年③卒于位④,追赠使持节都督青州诸军事、镇东将军,余如故,谥曰“烈”。子弈嗣。弈,字次孙,仕至东平将军。

    威弟罴,字季象,亦有干用,仕至益州刺史、安东将军。

【注】:
    ①爨(cuàn):烧火煮饭。
    ②安丰太守:郡置太守。安丰郡,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年)分庐江郡置,治所在安凤县(今安徽霍邱县西南)。东晋废。
    ③太康元年:晋武帝司马炎年号之一,公元280年。
    ④卒于位:据《三国志·魏·胡质传》:威“历三郡守,所在有名。卒于安定”,此言“卒于位”,两相对照,说明胡威最后之“任”、所在之“位”,在安定。

关于胡质之父通达

    《三国志·魏·胡质传》:“胡质,字文德,楚国寿春人也……蒋济为别驾使见太祖。太祖问曰:“胡通达,长者也。宁有子孙不?”济曰:“有子曰质。规模大略不及于父。至于精良综事,过之(原注:‘案:《胡氏谱》,通达,名敏,以方正征。’)。”
胡通达,江苏如皋《安定胡氏世系表》载:“崇德子,(名)逵,字通达,为丹阳守……逵之子,(名)质,字文德,初为顿丘令,累迁征东将军……追封阳陵亭侯……生子威、罴。”
    《华林胡氏世系之一》载胡质父名真,“字正固,辅魏武开基,文帝时为淮西都督,封永宁侯……生子一:质。”虽与如皋谱记载有异,但“质子威……后调安定,卒于官”,与魏武帝所述、《三国志》的记载,相符。
    《庐陵胡氏源流世系表·华林源流》载:胡质父“敏,字通达,魏文帝黄初时为淮西大都督”,与前述大同小异。
    而有的谱上,将“胡逵”,误为“胡达”,应为老谱磨损或传抄之误。因为,过去用的是繁体字,“逵”,与“逹”,字形近似。
    胡质与胡奋、胡烈等,都是胡征裔孙,为同辈兄弟;比胡国珍早四代。
    胡征是胡城(高早成)六世孙。其世系为:城—钦—建—孝先—沂—宽—冕—征。

资料来源:中华胡氏网,作者:江苏胡恒俊。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16-01-21
胡质、胡威是否为胡遵直系后代的讨论
四川胡吉科 23:34:24
安 定 胡 氏 始 祖 城(高早成) 公 碑 记
安定胡氏始祖城公,秦二世三年甲午(公元前207年)生,字允安,乃舜帝三十四世孙胡公满之二十五世孙。公正直敢言,慷慨有气节。孝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反,公以将军率兵,从太尉周亚夫往击有功,拜大中大夫。内乱已平,猛将戍边。公奉旨驻守西北,举家随迁。安定有胡,自此始。汉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140年),公卒,葬灵台岩宝山。其十世孙遵,位至车骑将军、阴密侯。其后四代,以质、威之清慎,威名远扬。公十五世孙国珍,封安定郡公。遂为大族著姓。公十八世孙延之,位至太宰,封安平王,其六子均王。七王并世,胡姓荣光;安定郡望,步入顶峰。安定胡氏,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王侯迭出,后妃数现,文安天下,武定乾坤,文德武略,朝野倾慕。不唯一郡之望,史乘更书“天下胡氏,望出安定”。后世裔孙播四海,散九州,枝分派衍,瓜瓞绵绵;华林、龙川二宗,籍承安定,耀邦、锦涛,荣任国家元首,功勋卓著,风范长存,为胡氏杰出代表,树又一时代丰碑。门风贵久盛,功德耀千秋。今往事越千年,安定堂号,寰宇高悬,犹如灯塔,指引后昆,瞻前思齐,自强不息,发扬传统,光大美德,胸怀天下,再创辉煌! 城公七十二世孙 《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编者,八十九岁 胡海(金胜)敬撰  二O一四年七月二十七日

四川胡吉科 23:36:32
请南山宗亲 阳红宗亲 和其他宗亲关注

胡南山 7:22:41
关于这个碑记,我个人意见,仍需讨论,暂不定稿。建议发布到网上,让更多宗亲参与,发表观点意见。
胡南山 7:27:01
胡质、胡威与胡遵是同一时期的两个胡氏家族,胡质卒于250年,胡遵卒于256年,胡威卒于280年。因此,胡质和胡威不可能是胡遵的直系后代。“其十世孙遵,位至车骑将军、阴密侯。其后四代,以质、威之清慎,威名远扬。” 需作修改。
胡一宾 8:37:29
老大与恒俊,新煊会长的意见是,暂不发表。
胡南山 8:57:26
无论发表不发表,争议是肯定避免不了的。同时我也希望,这个碑文的内容和文采,都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世界胡氏通谱》首卷中的世系表述,就是因为没有广泛讨论,才造成了那么多的错误硬伤,白字黑字,印刷几千本。这是前车之鉴,值得注意。如果我们这次能集思广益,充分讨论,在刻碑之前达到一个相对的统一,那就是进步。说明我们找到了一种办法,可以用来解决学术纷争。
湖北胡阳红 9:06:14
我同意南山宗亲观点。
湖北胡阳红 9:09:45
胡质 、胡威与胡遵不一定是近代亲缘关系,碑上对这样的情况表述要慎重。
湖北胡阳红 9:11:58
适时可以进行些广泛性的研讨。
胡一宾 9:13:06
南山兄,西安之见再汇报及碑文之事。
湖北胡阳红 9:14:30
落款也最好不用多少世,以“裔孙”落款比较合理。


2015年《安定胡氏文化》创刊号 P57  改“其后四代,以质、威之清慎,威名远扬。”为“连续四代,威名远扬。”

安定胡氏碑记
安定胡氏始祖城公,秦二世三年甲午生(公元前207年),字允安,乃舜帝三十四世孙胡公满之二十五世孙。公正直敢言,慷慨有气节。孝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反,公以将军率兵,从太尉周亚夫往击有功,拜大中大夫。内乱已平,猛将戍边。公奉旨驻守西北,举家随迁。安定有胡,自此始。汉武帝建元元年辛丑(公元前140年),公卒,葬灵台岩宝山。其十世孙遵,位至车骑将军、阴密侯。遵子广、奋、烈、歧,连续四代,威名远扬。公十五世孙国珍,封安定郡公。遂为大族著姓。公十八世孙延之,位至太宰,封安平王,其六子均王。七王并世,胡姓荣光;安定郡望,步入顶峰。安定胡氏,历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王侯迭出,后妃数现,文安天下,武定乾坤,文德武略,朝野倾慕。不唯一郡之望,史乘更书“天下胡氏,望出安定”。后世裔孙播四海,散九州,枝分派衍,瓜瓞绵绵;华林、龙川二宗,籍承安定,耀邦、锦涛,荣任国家元首,功勋卓著,风范长存,为胡氏杰出代表,树又一时代丰碑。门风贵久盛,功德耀千秋。今往事越千年,安定堂号,寰宇高悬,犹如灯塔,指引后昆,瞻前思齐,自强不息,发扬传统,光大美德,胸怀天下,再创辉煌! 城公七十二世孙 《全国胡氏族谱大通考》编者,八十九岁 胡海(金胜)敬撰 二O一四年七月二十七日
[ 此贴被南山在2016-01-22 18:19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16-03-31
把胡氏宗亲网办成最有名的宗亲网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8-11-04
《千唐志斋》收录了胡质父子三个墓志,记录了他们的官宦事迹。《志》云:胡质,字孝质,安定临泾人:“家承茅上,位置于周朝,世执珪璋,名标于汉世。故以秦中著姓河北高门照晰芬芳,光前化后。”祖邕,东魏骠骑将军,青州刺史。父永,北齐兖州司马,东莱太守(或云魏东平、雁门二郡太守)。质资训过庭,博见多闻,隋仁寿二年起举方正,除燕州司户参军。大业三年迁巴郡司功书佐。至唐贞观元年除北澧州司法参军事,二年卒于官,年67。(——从这里看胡质是隋朝人。发帖人注)


胡质,字文德,籍贯寿春(今安徽寿县)。父敏,字通达,曾以贤良方正征。胡质年少,就与蒋济、朱绩知名于江淮间。值三国纷争,曹操召为顿丘令。魏黄初中累迁东莞太守,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将士用命。后迁荆州刺史,赐爵关内侯,假节都督青徐诸军事,置东征台,利舟楫,严守备以待敌,海边无事。性沉实内察,不以其节检物,所在见思。为官清俭,家无余财,追封阳陵亭侯,谥贞(《三国志•魏书》)。子威,字伯武,少有志,历操清白,曾从京师驱驴单行数千里去荆州省父,以清慎闻于世。晋武帝时任安丰太守,迁徐州刺史。(——从这里看胡质是三国时期人。发帖人注)
★安徽胡氏宗亲网
 http://www.ahhszqw.com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8-11-05
从上贴可见自唐朝开始,有人将隋朝胡质和三国胡质混为一人,从而把江淮间和江南的大部分胡姓人划为安定人,以壮大李唐王朝统治的西北贵族基础。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8-11-05
上33贴也印证了我几年前怀疑唐朝关于天下各姓统计的历史公正性,因而在取用历史资料时,只能自己多长个心眼了。之前已看到过关于李唐王朝为自己的统治基础,把天下大部分贵族的渊源往西北贵族靠的资料。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