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3262阅读
  • 37回复

浙江新昌梅溪胡氏专帖----白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30 发表于: 2009-07-17
与梅溪(新昌胡卜)宗亲谈谱事----胡新奎
应胡新奎宗亲的要求,代发此文。南山 2009.07.17

   很小的时候,祖辈常说“祖自胡卜来”。我既不懂此话的含意也不知胡卜在何方!

    退休后,村里邀我参加黄墩胡氏宗谱的修编,有幸与亲友一起走访了十几个县二十余胡氏分派,阅读了大量谱牒,深深领悟到谱牒里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地理知识。她与“国史”、“方志”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从此我重视对胡氏史料的收集与整理,对浙东胡氏家族增进了感情。

    我是一九九九年春第一次来胡卜村的。清凌的梅溪、葱翠的七星峰、绿郁的香樟树、美丽的古村落、秀丽的山川,交结成了一幅华丽的画卷,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我敬佩我祖在此择地肇基的慧眼,子孙后代福泽绵长。乡情、亲情、族情,引起了我对胡卜村的爱恋。阅宗谱、祭祖墓、访宗亲、建祖墓,更增进了我对胡卜村的感情,我几乎年年去胡卜村,已历十余次。

    十余年来,一直萦回在我的脑海之中的是希望璟公发祥地《宗谱》的重修,因为她是统率各分派的纲,纲举才能目张,梅溪(胡卜)是水之源、木之本,是我族繁荣的根基。

    梅溪宗亲胡邦城同志,十余年来致力于胡氏资料的收集,亲自参加“中华胡氏人物大典”的编辑,寄多年的心愿重修梅溪胡氏宗谱。他自己出资出力,修谱工程已经启动,得到了胡氏宗亲的大力支持,这种敬宗爱祖之举,深为胡氏后裔们的感动,在此我向他表示敬意。

    《梅溪胡氏宗谱》的续修,不仅仅关系到梅溪分派的延续,而且关系到各分派的认祖归宗,意义深远。“修葺宗谱,盖人道之亲亲,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尊祖、敬宗、收族的核心在于真实与准确。“对祖宗不能慕荣面妄攀,不能因低贱而轻弃。非族攀援而妄录是轻薄子孙,其不孝之罪,比之数典忘祖者更为甚也。”

    一般人认为修谱仅仅是查谱丁记延续,至于老谱中的误记错载动不得。“动”即是“大不敬”。其实修谱的关键在于“修”。“订其讹,较其误”是修谱工作的重要内容。“错则改之,误则正之,讹则考之,漏则补之,是对祖宗的尊重表现。”

    我曾多次阅读了《梅溪胡氏宗谱》,觉得主要矛盾是“铨、泳、栋”三代的误录,影响了《宗谱》的真实性,降低了《宗谱》的质量,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

    1、为了攀援胡铨,把“灼公”替代“炳公”,导致胡卜是无胡姓居住的村落,背离了史实。

    2、张冠李戴,胡铨顶了十世祖康一公而建了“胡大宗祠”,使真正的康一公含恨九泉,这是“弃祖”。

    3、在“屡遭兵火,几致湮没,谱牒不明”的情况下,善缘公的谱序会保存得这么完整,“归拜祖墓,就居故址,迄今三世,因录谱图”,把错修《宗谱》的责任都推给了他,这是“诬祖”。

    4、把“灼”(胡卜派)改“炳”,“铨、泳(值夏派)、栋(黄墩派)”写成祖孙三代,搞“三派合一”,混淆了宗系。

    出于对共同始祖璟公的敬爱和《梅溪胡氏宗谱》重修的关爱,特提出上述问题供考证。

    一、谱牒忌断语,分派盼归宗
      “水虽异派而源同,木虽分枝而本同,族姓虽蔓衍而祖同。”五代时,吴越国行军司马兼尚书事胡璟公,是新昌胡卜梅溪胡氏的始祖,后裔遍及神州,派分四海,是各派的共同祖宗。

    民国戊寅年黄墩胡氏重修宗谱,本着“祖自胡卜来”的祖训,派员去胡卜认宗。见贵谱对煜公的叙述是“无出”的断语,对不上号,挂不上钩,扫兴而归。胡越先生在谱序中感叹:“吾黄墩一派,源出新昌胡卜璟公之后,迁于宁年代已邈,前谱失书,无力稽考。” 我分派犹如断了线的风筝,在半空中飘摇,旧谱记述的“祖自胡卜来”、“以胡卜谱为准”之言,成了无稽之谈,多伤人心呵!

    贵谱以“炳无传”而标旁“灼即胜”示自己为值夏胡氏之真宗,歪曲了史实,搞乱了宗系。在此重修《梅溪胡氏宗谱》之时,我建议胡卜宗亲,绘制一幅《梅溪胡氏宗支总图》,依次收录到各分派始迁之祖,使璟公分派分布情况能一目了然,达到广收吾族之效。

    二、铨泳栋三公非直系,牵强附会大杂烩
    胡卜谱记载铨、泳、栋三公为祖孙关系,铨、泳为江西值夏派,栋为台宁黄墩派,把这两派拉到胡卜派,牵强附会三派合一成了一锅大杂烩,失去了《梅溪胡氏宗谱》的真实性,影响了她的信誉。

    按胡卜谱载铨生1078年,栋生1102年,相隔30年,不可能传三代;按《辞海》载铨生1102年,则与栋同年出生,应是兄弟同代人,不可能有祖孙关系。按《胡姓通书》载:“泳6岁时随父谪调新洲”  (1142年),按此推算泳生于1137年,比栋少了35岁,反成了栋公之父,真是贻笑大方。

    三、著名义乌教学喻,各派纷争当祖宗
    义乌县学教喻栋公,执教华川时享有“安定先生”之美喻,是有一定著名度的人物,胡氏许多分派都自认为祖宗。不仅是胡卜派、黄墩派,还有缙云盘溪派、三门上胡、下胡、梅坑、胡田山等派。现摘录有代表性分派宗谱对栋公的记载,供大家考证。

┌───┬─────┬──┬──┬───┬─────┬─────────────────┐
│派名  │  生年    │享年│娶氏│生子  │  传世之子│    认祖理由                      │
├───┼─────┼──┼──┼───┼─────┼─────────────────┤
│      │          │    │    │      │          │归拜祖墓就居故址                  │
│胡  卜│1102~1173│72  │沈  │  1   │   宣     │                                  │
├───┼─────┼──┼──┼───┼─────┼─────────────────┤
│      │          │    │    │      │          │主修宗谱,留有世德序与祖宗万一、  │
│黄  墩│1120一1191│72  │石  │  3   │乐、懽、端│璟公世传,有好友为他写的传记,有  │
│      │          │    │    │      │          │石氏墓葬地。                      │
├───┼─────┼──┼──┼───┼─────┼─────────────────┤
│      │          │    │    │      │          │与父栋公赴任途经胡田山,遇难留居,│
│胡田山│1130—1198│69  │    │  1   │元选      │                                  │
│      │          │    │    │      │          │后人赘徐家。                      │
├───┼─────┼──┼──┼───┼─────┼─────────────────┤
│      │          │    │    │      │          │栋公赴任转水嘉,见山水秀丽而居,  │
│盘  溪│1120—1183│72  │周  │  5   │墦、开    │                                  │
│      │          │    │    │      │          │有栋公墓葬地。                    │
└───┴─────┴──┴──┴───┴─────┴─────────────────┘

    1999年春,大湖、黄墩胡氏重修并祭奠了栋公元配夫人石氏太妣之墓后,激起我们寻找栋公墓葬地的欲望,走访了数十个分派,发现多处有栋公世事的记载,综合起来栋公有三妻十子,且始终找不到他的墓葬地。后闻听缙云盘溪有栋公之墓,即附宗亲数人赴该处祭奠,并即兴写了“觅宗”诗一首:“阳春三月卜虎峰,盘溪河边觅故宗,寻问栋公今安在?喜看后裔五千众。”盘溪宗亲视我们认了祖宗。过后送来了“武绳丹阳”的巨匾来黄墩胡氏认宗,并要求我们在重修宗谱时,在栋公名下加上墦、开二公的名讳,被我们婉言谢绝了。我们查阅资料,认为是同名不同人。其理由是祖系籍贯不同,盘溪栋公自丹阳迁来龙泉,世为龙泉人,上祖是安国公、寅公属崇安胡氏;我祖栋公祖籍新昌,世居台宁,上祖是万一公璟公属浙东胡氏;其次是传世时间有差,盘溪栋公生子墦是1130年按盘溪谱载,栋公年仅18岁,我祖栋公生于1120年,届时仅10岁正在求学之中,尚未出仕,不可能“赴任转永嘉留居盘溪,再次盘溪胡氏栋公是龙泉始祖传至十三世至琛公,助朱元璋建立明朝时有功,才追封他为缙云郡伯,历时十三世后将始祖墓移迁至盘溪安葬,令人难以置信。

    盘溪胡氏被我族拒绝入谱后,怨气怒发,发表了“缙云盘溪胡氏大宗关于始祖胡栋宗支无误之举证”一文,文中称“近岁发现新昌胡卜胡氏宗谱纂修吾之始祖胡栋以‘铨——泳——栋,庐陵人,回归祭祖,复居胡卜’之说,乱我宗系,且有食古不化之人,沽名钓誉,慕世趋古,明知栋公浙东无“正宗”,前谱系重修,却不作三思,一意孤行,强按始祖胡栋,俯地叩首,认人作父,怀抱列祖灵牌,登门求人收留,于心何忍?我们耳闻目睹,迫不得己,故从正反两面举证伸明,吾之始祖胡栋,宗支无误,其人不假。”此文虽偏激,但反映了栋公是胡卜祖的反响是强烈的。此文我是2003年春收到的,我虽不同意他们的专横措词,但也不愿伤及胡卜宗亲之情感,故五年来一直压在书库未曾转告,现今贵宗重修宗谱,是应摆到桌上来,共同进行考证了。

    我直言胡卜谱以“回乡祭祖定居故地”为由,视栋公是胡卜之祖,我也难以苟同。栋公是璟公之后,祖籍是新昌,从奉化排溪回乡祭祖,是情理中之事,年年回乡祭祖次数多得数不清。如果我们承认胡卜“栋公”,在此次修谱时,你们是否会在栋公名下,再加上“乐、懽、端”三公的名讳呢?

    四、胡大宗祠主建人易名,只有康一公心知肚明
    胡大宗祠祀梅溪胡氏一世祖璟公,谱载为十世祖康一公主持建造,为了妄攀胡铨这位名人,摇身一变,胡铨竟成了“康一公”。

    胡铨被秦桧陷害,苦度了二十二年流谪生涯,年满六十始成自由人。以他所言“新州席未暖,琼崖早穷羁”,届时他人已衰老、身无财物,不可能去主持或倡议建造胡大宗祠,按胡卜谱记载,从四世祖灼徙居庐陵,至十三世栋公回乡定居,此地已无胡姓居住,还建什么“宗祠”,他也未必知道孙子会回乡定居而“裕后谋”。这种不顾史实的胡编乱造,是对祖宗的大不敬。真正的康一公心知肚明,只能在九泉之下流泪叹息,埋怨自己属下的不肖子孙。

    梅溪胡氏传至十世,分派尚不明显!是一个大家族,璇公派在花钿、珩公派徙居排溪、琛公派留守胡卜有灼的子子孙孙(不过为了妄攀胡铨,把灼改成胜,才造成了胡卜无胡姓居住的记载),有煜公子孙去奉化经营“尚书田”,去宁海黄墩经营商业,七世祖允中又科举及第,形成了“族入庶富、颇习诗礼”的大好局面。在财富人旺的大好时机建造胡大宗祠是情理中之事,胡大宗祠的建造是汇集了合族子孙的力量,如果删去“铨、泳、栋”这虚构的三世,十世祖应是宣公(我加上金字旁为(金宣)),(金宣)公才是真正的康一公,只可怜他当了几百年胡铨的曾孙。

    《胡氏大通考》载:“始迁祖霸,字长善,讳杲又名炳。”又载“南唐霸公刺史吉州,长子胜随宦家于芗城”。上述“炳”系胜公字“炳”之误,胜公随宦家于芗城,说明去吉州者应是炳,而不是灼,填补了胡卜无胡姓居住的空白。

    五、对《梅溪胡氏宗谱》修谱的探讨
    建造“胡大宗祠”是汇集了合族子孙的力量,那么梅溪胡氏第一次修谱仍是这样。传至十世分派尚不明显,梅溪仍是外出经营仕农商后裔的故土,“族人庶富,颇习诗礼”就证明了这一点,“迄今三世”只是一家三代,要修《宗谱》不可思议。善缘公在父亲建成胡大宗祠后主持修辑胡氏宗谱顺理成章。善缘公与栋公虽不同代,但年龄相差不大,从《黄墩胡氏宗谱》里保留着栋公书写的《世德序》,万一公、璟公、堔公三尚书的世传来看,他亦参与了这次修谱。故序言中的“铨、泳、栋”三代及“归拜祖墓、回居故里”的话是后人胡编的,致使善缘公背了“慕势攀援而妄录”的黑锅越几百年。如此分析,第一次修谱应在淳熙年间,绝非嘉熙年间。

    胡卜历次修谱情况介绍,遗漏了元至正十六年(1356)这次修谱。她对台宁各派胡氏影响最大,许多文章视为正典,摘录最多,传播很广。各分派谱籍中多有转载。故“以胡卜谱为准”的用词,也由此而生。此次修谱由十四世孙浚写序,十四世孙浚写“古竹胡氏始迁记”,十四世孙两浙总管元帅矿写“胡卜转迁排溪记”。建议上述资料能入选这次重修的《宗谱》之中。

    第四次谱修于明弘治癸亥年(1503),序是吕原所写,标明时间是弘治甲子年(1504),吕原生年记录是1418—1462年,为什么死了40余年后又会来写序言呢?

    六、关于梅溪胡氏祖系的探讨
    璟公是浙江、江西两省胡姓的共同祖宗,梅溪祖系关系到广大胡氏后裔。以上已论述了“灼公”、“铨、泳、栋”三公之误,已经引起了各派的争议。如果硬是攀援“铨公”,也可能引发江西派的争议,反会影响“霸公”是他们祖宗的确认,他们会向华林胡氏倾斜而排斥浙东胡氏。为此是否可在这次修谱中重新理顺祖系。下面的祖系图请参考修正。

新编宗支图说明
    1、该祖系图参考了《胡姓通书》、《胡氏大通考》编制,与全国胡姓资料接轨。 炳公下面增“雄”、“茂”二公至泳公,组成了值夏世系,避免了妄攀之嫌。“大通考”称“霸是南唐时,偕真阳二弟来刺吉州,泰和三都‘霸、真、阳三公祠,直至‘文革’才被改建为三都中学”。我祖万一公自“废棕立淑”事件后,怕受殊连,就遣子孙渡钱塘江南迁,避地而居。原明公出使南唐,携弟同往,是避地而居的延续。
    2、煜、灼、炳三公世系分明,免去了妄录之嫌,“诬祖”与“大不敬(孝)”之罪清矣。
    3、(金宣)公成了真正的“康一公”,善缘公免去了误编之嫌,祖宗相安矣。
    4、胡卜辈行因此而提高三辈。查阅各分派辈行传世次数相当,最多的传37世,最小的仅传35世。
    5、栋公、泳公各归本宗,避免了“栋公”之争,纠正了派系混淆、世次颠倒的现象。
    6、各分派十世祖年龄相当,纠正了生卒年误录,提高了宗谱质量。

    七、关于祖宗生卒年的考证
    胡卜谱载祖宗生卒年          1    建议修正意见
    一世祖    璟    884—949    1    
    二世祖    堔    927--999    1    生卒年向上推一世
    三世祖   原明   924--993    1    948--1009
    四世祖    灼    948—1009   1    970—1041
    五世祖    肇    970—1041   1    995—1063
    六世祖    浩    995—1063   1    1020—1079
    七世祖    椿    1020—1079  1
    八世祖    绍                1    1060—1119
    九世祖    墩    1060—1119  1    1078—1164
    十世祖 (金宣) 1078—1164  1    1102—1173

    以上七点意见,仅是个人看法,因资料缺乏,难以周全,供宗亲选择,对的取之,错的弃之。

    寄希望这次修谱能博采众长,使《梅溪胡氏宗谱》真正成为胡姓谱牒的典范,使各分派有据可依,子孙幸矣!

    璟公派下三十—世孙
    黄墩胡氏分派  胡新奎  撰
    农历己丑年元宵节(2009.2.9)

收稿日期:2009.07.12

[ 此贴被南山在2009-07-17 17:19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1 发表于: 2009-07-23
浙江新昌梅溪胡氏的几次大迁徙
 ——再与梅溪(新昌胡卜)宗亲谈谱事

    我祖万一公,讳进思,“灵川毓秀,浙水开祥”。唐乾符六年(879)谒钱谬王参赞军事,因屡立战功而重用。后唐长兴三年(932)吴越王钱元罐立,拜公为大将军,后晋天福六年(941)吴越王钱佐立,公又因平福建李景反有功,授都指内衙统军使,升大司马光禄大夫。天福十二年(947)吴越王钱棕立,公有所谋议弘棕都视为干预政事而面斥之,欲授以一州之职而逐之,后又题钟馗击鬼图而辱之。公知祸将及之,一夕,弘棕夜宴将吏,公疑图己:即率亲兵百人囚弘棕于义和院,迎其弟弘椒立之;“废棕立椒”之举使公惶惶不安,怕祸及子孙,敦促了胡氏避地而居的大迁徙。

    乾佑元年(948)钱椒王加封公为尚父,主吴越政事,公叹曰:“位至将相非不荣也,但区困偏方不得伸志为歉尔,今老矣不即去吾宗危矣”。常思“废棕立椒”之事恐危及子孙,于是命璟庆子孙辈悉赀赤城黄岩避居庆祖负母渡钱塘江,泛四明步排溪:视石楼翠峰,蓬岛东蔓,举山胜会,田地平波,苍陌开阔,遂定蓬岛麓地为家。公耽心“少妻幼子”安家创业的事大,命长孙珩讳芝荪(芝荪比叔祖庆年长17岁)去协助按排。芝荪往返之间,“因步越山岭之地,途经七星峰下,审视其山水秀丽、田野开辟,自会稽言璇,率季弟琛定居于卜氏后山之麓。”璟公亦于当年致仕回归,与儿子们同居。第二年(949)病逝,葬七星峰之麓。

    宋建隆三年(963)璟公大房孙彪(原和)娶卜氏为婚生二子,胡卜两姓结秦晋之好,始改山背瓜藤为胡卜村。彪之长子彤(三六府君)令儿子大一府君于宋咸平二年(999)迁黄岩南塘居住,实现了万一公“子孙辈悉赀赤城黄岩避居”的遗愿。这是我族的第一次大迁徙。

    族人虽迁徙各地,万一公亦辞世,但琛公还任职于朝,虽受钱椒王的眷顾,于乾德三年(965)升任礼部尚书,但公心里还怕“废棕立椒”之事的余波会祸及子孙,俗语说“伴君如伴虎”,天天如履薄冰、小心翼翼地过日子。因此“避地而层”的余念挥之不去。宋开宝三年(970)钱椒王欲派使者修好南唐,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琛公千方百计为原明(公霸) 公争得了“出使南唐”的诏命,筹划了我族的第二次大迁徙。琛公觉得上次迁徙仅仅是离开京城,而新昌、奉化仍在吴越国管辖之内,一时事发受害难免;这次有机会迁徙于异国他乡,就是旧事重发,吴越也鞭长莫及了。琛公思及长子原明已有煜(969)、灼(970)二子,胡卜有后;次子原谅(公真)、季子原恺(公阳)尚未成年,趁此机会随长兄一起去南唐。《大通考》一书载“霸是南唐时偕真阳二弟来刺吉州”,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该书又载“南唐霸公刺使吉州,长子胜随宦家于芗城,说明霸公刺史吉州时,随行人员除了二弟外还有胜与其母(注:在当时吉州人认胜为长子,他们根本不知胡卜有其二个兄长;与我们不识江西还有胜的几个弟弟一样。)胜的母亲是谁呢?胡卜谱载:霸公“配卜氏续娶梁氏生三子”在封建社会,使臣—般不带妻子,为使使臣如期而归,妻子多留为人质,再说卜氏育有二个儿子,小的还在哺乳,按常理只能留于胡卜抚养二子,不可能随夫去南唐。南唐都城在金陵。霸公去金棱首先要完成出使的使命,再慢慢取得南唐主的好感与信任,才能授以刺史重任,这不是短时间的事,推想而知,霸公在金陵一定住了较长一段时间,故此推测梁氏夫人娶自金陵,胜(炳)也生子金陵,后才有“霸公剌使吉州,长子胜随宦家于芗城”之说。由此推之说明“灼”不是“胜”。贵谱记载的“灼即胜”肯定是一个误录,有损于《宗谱》的真实性。

    胡卜谱有璟公“沿溪植梅,自号梅溪,踏雪尝梅,以终天年”之说。从上述材料可知璟公致仕至病逝不到二年时间,短短的二年内,从“植梅”到“尝梅”觉得不可思议,如把琛公视为“植梅尝梅”者更为实际。因为他自宋开宝六年(973)陪同钱椒王朝京师后致仕(当时年仅47岁)于宋咸平二年(999)辞世,在胡卜居住了整整二十七年。吴越纳土归宋后他无官一身轻,心里上又解除了因“废棕立椒”事件带来的阴影,活得自由自在,膝下有二个孙子<煜、灼),还有二个曾孙(时清、肇):他享受了天伦之乐。故“沿溪植梅、自号梅溪、踏雪尝梅,以终天年”视为琛公较合情理。

    五代结束宋朝建立,“废棕立椒”事件己成了历史,我族的一块心病已经去除。在北宋初始的太平盛世年间,我胡氏繁沂生息己成大族。为了生存后裔们不断地迁徙谋求发展,特别是江(西)浙(江)两省人才辈出 出名闻遐迩:为我族谱写了生生不息繁荣昌盛的新篇章。

    十年来我走访了较多的胡氏村落:收集了一些胡氏资料,对梅溪胡氏迁徙情况综述如下,供梅溪宗亲修谱中“联宗收族”时参考。

    (一)璟公长大房衍(芝荪)后裔迁徒情况:
    奉化排溪沙栋村:先是衍公之孙彬(三九府君)迁居于此,后裔留居,是个大族。
    黄岩南塘。彤公之子大一府君于宋咸平二年(999)迁去,现在情况不明。
    宁海许家山。彬公之孙小三提举泛海至象山丹邱传四世至承敬公(芝念二)定居。    
    宁海古渡:承敬公传四世至利八府君迁至古渡居住,已成大族。
    宁海中胡村:彬公三子罐迁宁晦硖石与长子小绅在此发祥。是著名历史学家胡三省故里。    ·
    宁海岩头里村:中胡八世孙友义分派。
    宁海大佳何镇胡家村,中胡十四世孙义制分派。
    宁海榧坑村:瑾公之子小纺先在上胡定居,传十三世至启良公在此发祥,已成大族。
    宁海唐家坑村:罐公派下十四世孙辉良公在此发祥。
    宁海岙胡村:灌公派下十八世孙文奉公在此发祥。“宗祠古戏台”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宁海王家染村:璀公派下二十四世孙廷语公在此发祥。
    宁海应家山村:珑公派下二十世孙昌海公在此发祥。
    宁海屠岙胡村:彬公第五子珏公九世孙庆之公在此发祥。
    (二)璟公二房璇公迁居上虞花畛会稽二所,曾去上虞、嵊州调查无果,情况不明。
    (三)璟公三房琛公后裔迁徙情况:
    新昌县胡卜村:璟公发祥地,为我族之根,为各分派之源:四世孙灼公后裔世代开发这块宝地,发扬光大,成了各分派朝拜之圣地。
    江西芗城:璟公三世孙公霸公第三子胜(炳)公始迁发祥地,是宋时历史名臣胡铨的故里,后裔遍及国内外。

收稿日期:2009.07.12
[ 此贴被南山在2009-07-23 15:02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2 发表于: 2009-07-23
“识故乡”与“拜汾阳”
----与梅溪(新昌胡卜)宗亲谈谱事之三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静夜思》五言绝句中,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恩故乡”的名句,千余年来传诵不绝。写尽了游子对于家乡故里的质朴怀念。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村落,那里的亲人在脑海中翻腾,激起了思乡之情。

    成化《新昌县志》揖录了澹庵孙栋自庐陵来祭璟公墓诗一首,以此诗来证明胡铨之孙栋回乡祭祖而留居,成为梅溪胡氏的传承人。诗云:
    宦游湖海世更张,今日归来识故乡;
    先陇寒烟苍桧老,残碑莫(暮)雨碧台荒。
    尚遗簪笏传家好,更有芝兰奕叶芳。
    忍向西风陈一奠,肯同郭氏拜汾阳(:)

    无独有偶,黄墩胡氏栋公的儿子居端公(1167—1243)比成化年间(1465—1487)早二百余年,亦有“归排溪展墓”一诗,留存在宁海《长亭胡氏宗谱》内,反映始迁祖居端公与排溪的渊源。诗曰:
    赘居东海几星霜,今日归来识故乡。
    先陇寒烟苍桂老,残碑暮雨碧台荒。
    尚遗簪笏传家好,更有芝兰奕叶芳。
    认向东方陈一奠,肯同郭氏拜汾阳。

    二首诗的首句各道自己的经历,我们不去深究,只研究其相同处与不同点;
    二首诗的共同处,首先是:“今日归来识故乡”。栋公视胡卜为故乡,居端公视排溪为故乡。

    按《梅溪胡氏宗谱》记载:景公四世孙灼公(胜)徙居庐陵,至十二世孙栋公回乡祭祖留居,成为梅溪(胡卜)胡氏的传承人。这期间已历八世,至少有二百余年时间,对栋公来说是到了一个陌生地,何来“故乡”的概念。作为南宋初期的文学大师,连“故乡”一词都不清楚岂非是文章的一处败笔,有损大师的声誉。

    据《长亭胡氏宗谱》记载:居端公自幼生活在奉化排溪,因赘长亭盐务司主管谢姓之女,由母亲石氏及兄长居乐陪同至东海之滨完婚而留居,排溪是他的故乡,言真意实。

  两首诗的共同处之二是“肯同郭氏拜汾阳”,栋公视璟公似汾阳王,居端公视万一公(胡进思)似汾阳王。为了便于比较,特制图表如下:
┌───┬──────┬─────────┬───────────────┬──────┬───┐
│人名  │    寿      │    职位          │    事王                      │  王族关系  │盛誉  │
├───┼──────┼─────────┼───────────────┼──────┼───┤
│胡璟  │66(884-949) │行军司马兼尚书事  │钱谬、元罐、宏佐、宏棕、宏淑  │  钱王郡马  │      │
├───┼──────┼─────────┼───────────────┼──────┼───┤
│      │            │                  │                              │            │汾阳王│
│郭于仪│88(697-781) │  元帅、中书会    │  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    │子郭暧为附马│      │
│      │            │                  │                              │            │尚父  │
├───┼──────┼─────────┼───────────────┼──────┼───┤
│胡进思│98(858-955)│统军使、主吴越政事│钱穋、元灌、宏佐、宏棕、宏淑  │子璟为郡马  │尚父  │
└───┴──────┴─────────┴───────────────┴──────┴───┘

  上表不难看出璟公与郭子仪比要逊色多,万一公(胡进思)与郭子仪比正相当。故此说栋公把璟公誉为汾阳王,比喻不当,影响了全诗的丰彩。居端公用汾阳王比喻万一公,言简意合,用此句追悼祖宗的丰功伟绩是十分恰当的。

    两诗的不同处是:“认向东方陈一奠”与“忍向西风陈一奠”。居端公来自东海之滨,他“认向东方”表达了他代表长亭的后裔,郑重地敬上一杯酒表示悼念,是合情合理的用词。栋公的诗用上了“忍向西凤”一词令人难以理解.祭祖是虔诚的事,不高兴祭祖就不祭吧,何必要“忍”呢?清明季节正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季节。为什么要用“西风”萧瑟的词儿来制造一个悲凉的情景呢?这又是一处败笔。

    综上所述,居端公“归排溪展墓”一诗的真实性最高。写作时间比成化县志早200余年。成化《新昌县志》收录的“栋公回乡”诗,一定是后人的造作,企图用此诗证明“栋公归拜祖墓,就居故址,迄今三世”的事实。造作者本想移花接木,借以愚弄后人,可惜造假水平不高,反而弄巧成拙。栋公与居端是父子关系,不管谁抄袭了谁的作品,只能说明他俩都是浙东胡氏的后裔,绝非来自庐陵。故此栋公发出了“忍向西风陈一奠”的呼声。他“忍”着自己人错了谱籍的痛苦,“忍”着要做仅比自己大18岁之人的孙子,“忍”着要认比自己少35岁之人为父的痛苦。他视造假者,强拉硬扯,颠倒历史的人为“西风”,发出了怒吼,这“陈一奠”是多么违心呀!

璟公派下三十世孙
胡新奎写于黄墩
2009年3月25日

收稿日期:2009.07.12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09-07-23
以科学发展观处理历史遗留之事
----与梅溪宗亲(新昌胡卜)谈谱事之四

    族(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繁衍、生息、兴衰的历史,有她的时代性与局限性。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历史的变迁、交通的闭塞、信息的难通,多凭人们的传说与回忆而录成的宗谱,难免会出现错载误录的情况。一旦记入了宗谱,便成了一个家族的共识,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典章,谁想改动一下,就会遭到众人的责难,甚至以“大不敬”之罪,遭族人非议。

    胡卜是璟公后裔朝拜的殿堂,《梅溪胡氏宗谱》为此而有崇高的威望。各分派视为宗族的正典,相继而引录与转载。但因“屡遭兵火,几致湮没”,致使谱牒不明。明季,开之公旁搜边访录成草本,故而谱牒传世,其功不可没。故后人为其而赞扬。但因历史条件的限制,难免亦有误录之处,留下了争议的根源。

    现今我们已进入了高科技时代,历史的遗留问题,可借助便利的交通、准确的信息,以科学的态度去分析与判断,从而去伪存真、纠错较正,还历史一个真面目。上祖对宗谱的修纂亦有“误则正之、错则改之、漏则补之”的训导,我们可大胆地遵循。

    采百派之长,富本源之流;去伪误之章,成真正典范。这是后裔们对重修《梅溪胡氏宗谱》的衷心期望,是梅溪胡氏继续发扬光大的新篇章,这也是邦城宗亲重修《宗谱》的愿望。谱牒落成邦城宗亲将与开之公一样,将受胡氏后裔的赞扬,世代流芳。

    二OO九年三月二十八日,璟公后裔将联合祭祖,邦城宗亲相约届时商谈谱事。因祭祖仪程安排尚需去奉化排溪祭奠万一公,交谈时间不够宽裕,故草写几点建议供宗亲参供,聊以弥补。

    一、派员与江西采访,弄清“铨、泳、栋”三代祖系的含接。
    霸公是江(西)浙(江)胡氏重量级人物,我们视霸公出使南唐刺史吉州,胜公随宦于芗城,是真正的浙东胡氏分派;然江西许多分派认为是华林胡氏,祖是赟。故有必要弄清“铨、泳、栋”三世。如果能对上号,说明梅溪谱是正确的,原谱只需加上铨的上祖“载、恺、琏”,那么必须抛弃原谱“肇、浩、椿、绍、墩”的祖系,弄不好会“弃祖”,两者不能兼得。栋公如果挂不上号,就说明原谱是牵强附会,“铨、泳、栋”三世是误录的,如果梅溪胡氏视“炳公”为“胜”,那么“煜、灼、炳”三分派的世系图就完美了,也不担“弃祖”、“误录”之罪名,更利于与江西华林胡氏争霸公祖。

   二、编制宗支总图统率各分派,提高梅溪胡氏的声望。
    编制宗支总图可采用二种方式:一是绘制世系图到各分派始迁之祖,这项工程较大,从璟公依次要写上各世祖的名字直到分派始迁之祖,有一定难度,但便于观览,一目了然。方法可发一份调查表,由各分派自己填写,然后汇总编制。二是用文字叙述各分派的始迁地。如“黄墩胡氏,璟公派下六世孙,世悦公分派”,“江西值夏胡氏,璟公派下四世孙,胜公分派”。

   三、召开一次璟公派下各分派宗亲代表会议,这次会议可解决以下问题。
    1、告知重修“梅溪胡氏宗谱”的大事;敬请各分派支持,提供自己分派宗谱中收录的胡氏资料,把这些流失的资料收集回来,整理汇编后收入《梅溪胡氏宗谱》,那么她必将成为浙东胡氏的宝典,成为珍贵的历史遗产。
    2、请各分派提供上祖世系图,便于编制“宗支总图”。
    3、共商璟公陵墓搬迁选址及集资办法。
    4、便于《梅溪胡氏宗谱》落成庆典时,邀请对象心中有数。凡有意参加宗亲代表会的分派,有意于“认祖归宗”,当然会乐于参加庆典;反之无意“认祖归宗”的分派,我们可以不邀请,免得吃“闭门羹”。
    四、筹建胡氏陵园。胡卜修水库后,古村要迁移,祖墓亦要搬迁,势在必行。我们趁这次东风,重建一座胡氏陵园,陵园内正中建造璟公、衍公、琛公、霸公陵墓,东西两侧可建胡卜列祖列宗的陵寝,中有广场便于公祭。资金除国家补偿的搬迁费以外,可发动广泛的集资解决。为了使祖墓能得到相应的赔偿,故此对衍公、琛公、霸公及胡卜派的祖墓要找到墓地,有据可依。
    五、筹建胡氏纪念馆。“胡大宗祠”是祀璟公的殿堂,搬迁后国家一定要给予赔偿。用这笔钱为基础,再集资一点,改建“胡氏纪念馆”正厅塑璟公、珩公、琛公、霸公神像,东西二厢楼上建胡氏资料库(收集各分派胡氏宗谱)及胡氏资料展览馆,前厅造戏台,便于节庆活动。
    浙江有众多的“胡公庙”、“胡公祠”,祭拜人不绝,我们把“胡大宗祠”改建成“胡公祠”,尽量与胡公陵园配套,结合水库的优美山水,会成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给胡卜村发展第三产业带来商机,胡卜的前景更美好!

    璟公派下三十世孙
    胡新奎写于黄墩
    2009年3月27日

收稿日期:2009.07.12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09-08-20
朱熹《宿梅溪胡氏客馆观壁间题诗自警二绝》写作时间为1167年11月,作诗地点亦很明确,乃槠州附近的梅溪胡氏客馆,即湘潭胡氏园,不是新昌梅溪。

详见: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9310
QQ:190596259    E-mail: hl_1226@126.com
只看该作者 35 发表于: 2010-05-22
梅溪胡氏第十三次修谱将结束,现已在征订中(全10本12卷)。精装版5000元/套,非精装版600元/套。将于5月28日停止征订。联系057586222444。
怀念家乡,美丽的十里梅溪,将不久消失.取而代之,将是雄伟的钦寸水库.胡氏弟兄要各分东西.
      怀念呀!美丽的十里梅溪
          怀念呀!美丽的胡卜村
只看该作者 36 发表于: 2011-12-15
梅溪胡氏第十三次修谱结束,现已发谱。明天起浙江绍剧团将有100多人的队伍前来胡卜村做大戏。时间是星期五、六、日。星期六5到7点敬祖先,9到11点发谱。

【博士】浙江新昌梅溪(478725570) 2014-6-5 19:18:12
   古人云:“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忠臣和孝子向来为人们所称道。胡氏家族中,有一位忠臣胡铨,一位孝子胡刚,闻名朝野,共为世人敬仰。

        忠臣胡铨是胡璟的第十世孙,金兵南下诏谕江南,他请求将秦桧及其党羽斩首并“竿之藁街”。胡铨自己有诗云“久将忠义私心许,要使奸雄胆怯寒”。遗憾的是,忠君爱国之心没有使秦桧等奸臣胆怯寒,而让自己由此遭贬,谪居海南。直到孝宗即位,胡铨才回到朝廷,任为国史馆编修、兵部侍郎等职,谥号“忠简”。在海南,胡铨和李德裕、李纲、李光、赵鼎等并称“五公”,神像崇祀在五公祠内。忠臣之心终于被君主赏识,被百姓崇拜和敬仰。

        胡铨在胡氏康字辈中排行第一,后世称其为“康一公”。他的孙子胡栋,任义乌教谕,自庐陵来祭祖扫墓后,就居于先祖旧址。

   “忠孝江南望族,理学天下名家”,这副对联镌刻在胡大宗祠的门楣之上,这不是族人的自诩,而是民国时期浙江省省长张载阳对胡氏大家族的钦慕和赞赏。
【博士】浙江新昌胡晓松(315944724) 2014-6-5 19:19:16
梅溪胡氏宗祠在新昌共有15座,其中胡卜村7座,其他胡氏聚居地8座。胡卜7座分别为:垂裕堂(大宗祠,祀始祖璟),敦裕祠(祀十七世祖士良),祥裕祠(祀二十九世祖金柱),孝子祠(即崇裕堂,祀二十世祖刚),庆裕堂(祀十九世祖福寅),德裕堂(祀二十一世祖端睦,一说祀二十世祖子仲),德昌祠(祀二十一世祖端任);其他地方有:光裕堂(竹岸),承裕堂(大坪头),盛朝祠(大坪头),绍裕祠(燕窠),光中祠(蔡岙,原称光裕祠),树德堂(柘树湾),垂裕祠(镜岭溪西),元瑞祠(回山殿前)。

【博士】浙江新昌胡晓松(315944724)  19:20:40
胡卜村始祖当为五代时的胡璟。据明成化《新昌县志》记载:五代时,有胡璟(887-965)者,曾任吴越王偏将,因取福州有功,升行军司马兼尚书事,后隐居新昌胡卜七星峰下,性爱清旷,喜吟咏,乃于溪边植梅十里,自号“梅溪”。“每岁宴,踏雪咏诗,悠然自适,遂有终焉之志。”自此,梅溪胡氏逐步繁衍为当地大族。
[ 此贴被南山在2014-06-05 19:31重新编辑 ]
怀念家乡,美丽的十里梅溪,将不久消失.取而代之,将是雄伟的钦寸水库.胡氏弟兄要各分东西.
      怀念呀!美丽的十里梅溪
          怀念呀!美丽的胡卜村

只看该作者 37 发表于: 10-14
支持,顶!

内容来自[手机版]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