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2732阅读
  • 75回复

浙江宗亲,请一起来找民国胡氏名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50 发表于: 2014-04-11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79页胡鸿烈的资料
胡鸿烈(1920一    )

       绍兴县人。1920年1月15日生。早年就读于浙江省立绍兴中学、杭州省立第一中学。中学毕业后考入重庆的国立中央政治大学外文系。毕业后参加外交官考试,以优等第一名成绩进入国民政府外交部任职,任职于驻苏联塔什干总领事馆。后赴欧洲留学,1952年获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之后赴伦敦考取英国伦敦大律师资格。1955年回到香港执业。历任香港联合书院董事、院长,香港市政局副主席、立法局非官守议员,香港房屋协会执行委员,香港社会服务联合会主席,香港革新会副主席。1971年与妻子钟期荣共同创办香港私立大专树仁学院(2007年2月14日更名为香港树仁大学),任校监。1987年起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2007年当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2008年获香港特区政府颁发的大紫荆勋章。著有《人权与国籍》以及与太太合著《香港的婚姻与继承法》、《香港的少年犯罪问题》等。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43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网上查到胡鸿烈的部分资料转发于此。
来源: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6044078.html
 
1 人物简介
  胡鸿烈(1920-),浙江绍兴人。巴黎大学法学博士、英国大律师,曾任香港树仁学院校监,现任香港树仁大学校监。少时就读于省立绍兴中学、省立杭州高中,以优异成绩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毕业后任职国民党外交部亚西司、驻苏联塔什干总领事馆。

  1952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55年定居香港任执业大律师,历任香港联合书院(香港中文大学创校成员之一)董事、院长,香港市政局副主席、立法局非官守议员,香港房屋协会执行委员,香港社会服务联合会主席,香港革新会副主席。

  1971年与妻子钟期荣倾囊所有,创办了香港私立大专树仁学院在2006年新学年申请自我评审的资格(2007年2月14日正式更名为香港树仁大学)任校监。获太平绅士和DBE勋衔。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八、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多年来关心祖国和家乡的各项建设事业,推动香港与内地的教育、文化合作与交流,扶助贫困地区办学,支持创办绍兴大学(绍兴文理学院),并在绍兴一中、绍兴文理学院、绍兴职教中心设立了专项奖学金。

  2001年被绍兴市人民政府授予“绍兴市荣誉市民”称号。华侨大学董事。1998年曾获香港特区政府颁授的紫荆花奖。2007年度入选感动中国人物。2008年获颁香港特区政府大紫荆勋章。

2 人物生平
  履历
  1946年—1949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修业 1952年: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 1955年—1964年:珠海学院讲师 1964年—1985年:香港中文大学崇基书院哲学系讲师、高级讲师及教授 1969年—1970年:哈佛大学访问学人 1970年、1975年—1976年: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人 1985年—1989年: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1989年—1992年:国立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1992年—1993年:国立政治大学客座教授 1999年—2000年:私立东吴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 2000年—2001年: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访问教授 1994年—现在:华梵大学哲学系讲座教授现职:台湾华梵大学哲学系教授、东吴大学端木恺讲座教授

  身份之一:胡校监
  “树仁”的确值得胡鸿烈骄傲。35年来,靠着自己和太太钟期荣博士一点一滴的努力,“树仁”已经成为香港高校中一个值得信赖的品牌。很多人告诉胡鸿烈:我们就要你们的学生,因为你们的学生道德修养好一些。这让胡鸿烈非常开心。因为他们当初创办“树仁”,就是为了要发扬中国文化,按照中国教育思想去做,在道德修养上胜人。

  “树仁”的校训是“敦仁博物”。胡鸿烈说,“敦仁”是指做人的态度要积极,要学会帮助人家;“博物”是指做学问不能马虎。中国需要这样的人。而如今走过了35年,这四个字早已经成为校风,师生都非常尊重这个概念。他认为,一个大学,需要硬件,比如校舍和地址,更需要软件,校风很重要,并不是用钱就可以买到的。

  1971年7月,当成和道81号亮出了“树仁学院”的牌子时,胡鸿烈把70万积蓄买下的跑马地成和道三层高的小洋房做课室。之后在开学典礼仪式上,他以校监的名义剖白了自己的心声:“目睹本港青年有志深造而失学者日众,心中不安,觉得应给予上进的机会。”他们夫妇办学,不是为了牟利,而是为了树人,为了发扬中国优良文化传统,培养出有理想有作为的人才。

  但这35年的历程走得并不轻松。“树仁”从一开始就坚持四年制,不要政府津贴。兴建一幢29层高的康乐及宿舍大楼时,胡鸿烈仍要拿出律师楼的收入。1955年他从伦敦拿了大律师资格来香港执业,初出道时,生意已很不错,小单案件收500,大的1000。而当时买一个面包也只是一、两毛。执业的第二年就可以买车买楼买别墅请司机。但夫妇俩一直不买私家车,自己走路,坐计程车;节衣缩食,每日家庭用膳不搞高标准,把多年积蓄全部“倒”在“树仁”。目睹今日“树仁”成就,看到“树仁”学子活跃在香港各界,为香港社会的繁荣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胡鸿烈只有开心:我们的教育理想终于实现了!

  身份之二:胡大律师
  提起胡鸿烈,人们更喜欢用另外一个称呼“胡大律师”。而老人也向记者“炫耀”:我是香港资格最老的大律师!这个“资格老”可谓名副其实。在他的诉讼生涯中已经接手了4000多个官司。如今老人已经87岁高龄,还会代人打官司,但是很多都不要钱。采访当天,记者就看到老人手上有个发生在1970年的婚姻方面的案子,当事人今天还希望能听到他的意见。

  1952年胡鸿烈顺利获得巴黎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之后转赴伦敦考获英国伦敦大律师。1955年回到香港执业。在上世纪50年代的香港,他已经是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人物,当时香港只有10名大律师,他是其中之一。他的业绩和演讲,在同业中间影响较大,1964年全英法案判例报告中,还收录了他的一些见解。他的著作,如《香港的婚姻与继承法》、《香港的少年犯罪问题》(以上为他和太太合著)、《人权与国籍》等,在香港立法的重要时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身份之三:胡议员
  1965年,香港市政局的议员席位共26个,其中10名是民选议员。胡鸿烈就是这10名之一。民意的推选,昭示的是他对大众利益的关注。

  1964年在竞选中,胡鸿烈的重要纲领之一,就是大力提倡中文成为官方语言,因为他认为,香港居民绝大多数是中国人,香港是“中国人的社会”。1965年8月,他担任议员的第一年,就在一次市政局会议上就此提出质询:26名议员中,多数是中国人,为什么不许用中文表述自己的意见,转述中国众多居民的意见?之后他又连续几次提出建议。到1970年10月,在市政局的议席上,他的关于在市政局会议中使用中、英文的动议,终于以17人支持,5人弃权获得通过。随后他又提出,政府应在一切机构中,一切公共场合推行中、英文,二者并重,以加强政府与市民的联系。客观地说,胡鸿烈的这些提议和推动,为中文、国语在香港社会的畅行,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选市政局民选议员的第二年,在香港市政局大会上,胡鸿烈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香港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社会问题,就是小贩问题,我们应当认真地合情合理合法地处理好。小贩有益于街道过客、邻近居民,大家称便,而他们自身却遇到不公的对待,轻者受罚,重则判刑,这恐怕也是香港社会的特殊现象。我在这里负责地说,这样对待他们是不公道的!”

  上世纪50年代,香港“流动小贩”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其中青少年问题尤为突出。1953年至1954年九龙裁判署判为有罪的12000多名青少年中,有11000多人的罪名是“贩卖”。而到了1963年左右,因“贩卖”罪名受罚、被判刑,仍然是青少年犯罪项目前列。

  对此胡鸿烈建议,市政局应对越来越多的小贩采取合理的对策,而且鉴于青少年从业者众,小贩持有的牌照使用有效期应适当放宽,人口多的人家,可以多发几个小贩牌照。他还建议,在一定区域划出“小贩市场”,让小贩们得其所哉。这些建设性的建议,很快得到社会和政府当局的认可,而胡议员因为为众小贩说了公道话,从1974年起,担任全香港小贩政策委员会主席,1975年市政局进行选举,又以明显优势当选为市政局副主席,兼任小贩政策委员会主席。

  身份之四:胡委员
  1979年,胡博士获邀回大陆,出席中国国庆三十周年纪念,获邓小平接见,成为第一位踏足内地的立法局议员,并在1987年获委任为第六届的全国政协委员。1993年起,陆续担任全国政协第八届、九届常委会常委。16年里,他积极参政议政,对于“一国两制”在香港的正确实施,对于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以及对于引曹娥江水到绍兴河渠以整治污染等,他都发表了许多好的意见和建议。

  在多次发言中,胡鸿烈都强调要热爱祖国,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反对对中国文化传统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他说:“哪个民族没有缺点?哪个国家没有缺点?儿女不能因为母亲穷,生了病就嫌弃她。我们应当爱中国,因为我们是中国人!要帮助国家解决难题,渡过难关。没有必要丑化自己的母亲,那解决不了问题!”“不是说要发‘五四’追求科学的精神吗?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民族,对自己的文化传统采取虚无主义,就违背了科学的精神。我常想,中国能在这个地球生存五千年,没有亡国,没有消失,与她同期诞生的几个古国却早已不存在了。我们中国靠什么支撑到现在?我想,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明是富有生命力的。”

  对这16年的政协委员经历,胡鸿烈说,这让他有机会领略祖国的秀美山河,了解祖国的发展和进步。而作为政协委员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也让他至今引以为傲。

  1991年全国政协会议港澳委员小组讨论会上,在委员们讨论大会“政治决议”初稿时,胡鸿烈极力主张在决议中有关香港问题必须加上“平稳过渡”一词。经过委员们认真、激烈的讨论,他的意见被正式反映上去。第二天,全体大会上正式通过的政治决议中加上了“平稳过渡”的表述。第二年,胡鸿烈在政协全会上再次重申:“以目前情势而论,平稳过渡,应列为对港政策之首要。”1993年,作为常委,他再次强调,“如果没有平稳过渡,香港就没有繁荣与稳定。”如今香港回归路已经走过9个年头,胡委员当年对这四个关键字的强调,更显出充分的政治智慧。

  在整个采访中,有一个主角是缺席的。她就是钟期荣博士,树仁学院的校长,胡鸿烈的爱侣。几年前,她因脑出血中风。胡鸿烈记得,那时在学生饭堂,幸亏自己及时抱住了妻子,不然就“没救了"。不过,在采访中,每个故事中记者都听得出:他们各自都在对方的生命中写下了浓重的色彩。

  1944年在重庆全国高等文官考试中,在外交官考试中位居榜首的胡鸿烈,结识了在司法考试中名列第一的钟期荣。第二年的11月12日两人在重庆举行婚礼。自此,从受命重庆“中央政府”到塔什干总领事馆工作,到前往法国攻读博士,再到回归香港创办“树仁学院”,“大律师”和“钟博士”(夫妇俩的互称)始终相携相随,给对方最大的支持和理解。

  自我定位是“中国的知识分子”
  胡鸿烈如何给自己做个定位,是教育家,还是大律师,还是社会活动家?老人回答,“荣誉是别人给的,如果说我教育家、大律师、社会活动家都是,也就什么都不是了。我是中国的知识分子,爱国家,爱社会,热爱生命。我只要对青年有所交代,对国家有所交代就行了。”

  知道他们已经结婚60周年时,讲了一句“您是一个有福气的人”。听到这句话,老人笑了:“你的观察很准确,我是一个有福气的人!”说话时,钟期荣正在隔壁的办公室。虽然身体不太好,但她依然坚持每天到学院来,这里有他们共同的理想和牵挂。正如在树仁学院20周年的庆典上,钟期荣作为校长发表的感慨之文:“在香港,私人办学原非易事,办大专更是困难多多。我和外子胡鸿烈大律师为什么要自讨苦吃办出这个‘树仁’来?因为我俩均受中华文化熏陶,都是一介书生,都有一腔热血,报国无门,慕古思贤,忧时忧国,咸信兴教育,振人文,乃大丈夫应有之作为。”

3 人物荣誉
  荣任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钟期荣 胡鸿烈的颁奖词:

  狮子山下的愚公,香江边上的夫子。贤者伉俪,本可锦衣玉食,却偏偏散尽家产,一生奔波。为了学生,甘为骆驼。与人有益,牛马也做。我们相信教育能改变社会,而他们为教育做出楷模。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淮,对钟期荣、胡鸿烈两位老人这样评价:作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作好事,始终不渝的作好事,把一件好事做到终生!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晓晖,在推荐两位老人的时候这样写:他们的信仰观照了许多社会无力的角落,当我们每个人都去弥补社会缺位的时候,其实也弥补了更多缺位的人心。他们为百年树人,更树仁义于百年。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王振耀,在推荐两位老人的时候这样写:我想到了中国的武训。胡钟夫妇本为青年才俊,意气风发,但感于贫困学子,即抛家舍业,投身教育,一座树仁学院就是一座丰碑,永远感动中国。

  2008年获颁香港特区政府大紫荆勋章

  在香港回归祖国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11周年之际,华侨大学董事会董事、香港树仁大学校监胡鸿烈先生日前获颁香港特区政府大紫荆勋章。

  香港特区政府在刊宪公报中说,树仁大学校监胡鸿烈多年来投身公共及社会服务,成立了香港首所私立大学香港树仁大学,增加了本地年轻人接受专上教育的机会。胡鸿烈一直不遗余力,为大学付出了庞大的财政资源和个人心血,贡献卓著。

4 主要著作
  作为享有国际声誉的法学家和教育家,其主要著作有:《高丽问题》、《战后欧洲新制度》、《民族与国籍》、《香港的婚姻和惯用法》、《苏伊士运何的危机》等。《国际法上之韩国问题》、《战后欧洲之新制度》、《苏伊士运河与国际法》、《人权与国际》、《香港之婚姻与继承法》。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18 06:1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51 发表于: 2014-04-11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79页胡  淦的资料
胡  淦(1901--1979)

    字佐卿,号主诤、主诤居士,别署敏求室。杭县人。西泠印社早期社员。博闻精鉴,富收藏,收集西泠八家刻印尤多,俞荔庵旧物半归其室。曾与葛昌楹共出所藏印辑拓为谱,日《明清名人刻印汇存》(12卷)。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43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18 06:25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52 发表于: 2014-04-11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79页胡  绳的资料
胡  绳(1918--2000)

        原姓项,曾用公孙求之、毅、卜人、浦韧、陈桑、念青等众多笔名或化名。祖籍钱塘县,1918年1月11日生于江苏苏州。1934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35年9月至上海,一面自学,一面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文化工作,并投身于爱国救亡运动。1935年至1937年间先后为《读书生活》、《生活知识》、《新知识》、《自修大学》等进步刊物撰稿,参加《新知识》的编辑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武汉、襄樊、重庆等地从事文化工作和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曾任武汉《全民周刊》、《全民抗战》、《救中国》等刊物编辑,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鄂北日报》主编。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任香港《大众生活》杂志编委。1942年到重庆,任中共中央南方局文委委员、《新华日报》社编委。1946年至1948年在上海、香港工作,任中共上海市工委文委委员、香港生活书店总编辑。1948年10月离开香港,辗转进入河北省平山县解放区,进入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49年下半年作为社会科学界代表团成员之一参加新政协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教材编写组组长,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人民出版社社长,政务院出版总署党组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1955年至1966年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文革”期间受到严重冲击,被撤销一切职务,停止工作。1975年后历任毛泽东著作编委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共党史研究会会长,孙中山研究会会长,欧洲科学院通讯院士。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第二、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2000年11月5日在上海去世。著有《胡绳文集》、《胡绳全书》等。1997年捐献文集的全部稿酬,设立“胡绳青年学术奖基金”。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43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网上查到胡  绳的部分资料转发于此。
来源: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5404298.html

        胡绳(1918年1月11日-2000年11月5日),原名项志逖、笔名蒲韧、卜人、李念青、沈友谷等,中国著名哲学家、近代史专家,祖籍安徽歙县,籍贯是浙江钱塘,出生于江苏苏州。1982年,胡出任中共党史研究室主任,负责研究中共党史,并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5年,胡接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1988年起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98年胡绳卸去社科院院长一职,2000年在北京去世。

1 生平经历
  胡早年就读于苏州中学,1934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就读,次年退学前往上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加左翼文化运动。1937年,抗战爆发后,胡前往武汉,次年正式加入中共,任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职,后又随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任《新华日报》编委等职。

  抗战胜利后,胡回到上海,先后出任上海和香港生活书店总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出任中共中央宣传部教材编写组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总署党组书记、人民出版社社长等职,后升任中宣部秘书长、《学习》主编、马列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主任、《红旗》杂志副主编等职。在此期间,胡绳参加了《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出版工作。

  1975年,胡绳出任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之一,并参与领导毛泽东选集工作小组工作,文革结束后任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兼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1982年,胡出任中共党史研究室主任,负责研究中共党史,并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5年,胡接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1988年起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1998年胡绳卸去社科院院长一职,2000年在北京去世。

2 主要著作
  胡绳的主要著作有:《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理性与自由》、《枣下论丛》、《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1997年,胡捐献其文集的全部稿酬,设立“胡绳青年学术奖基金”。

3 世界语者
   胡 绳(1918年-2000年)江苏苏州人。北京大学毕业。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在上海、武汉、重庆、香港等地从事党的文化工作。曾任重庆《读书月报》主编、《新华日报》编辑,香港生活书店总编辑。建国后,历任国家出版总署党组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秘书长,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红旗》杂志社副总编辑,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国历史学会会长,中国中共党史研究会第二届会长,孙中山研究会会长。1982年起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88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中共八大、十大、十一大、十三大代表,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三十年代初期学习世界语,曾任《世界》杂志编辑、世界语之友会副会长等职。

4 胡绳基金
  1997年,胡绳同志倡议并带头捐款设立“青年学术奖励基金”,旨在鼓励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出好成果、多出人才。当年举办的首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在学术界尤其是青年学者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和积极作用。几年来,胡绳在病中一直牵挂着青年学术奖的工作。如今,“胡绳青年学术奖”已成为我国社会科学最高层次的青年学术成就奖,是面向全国青年的、多学科的社会科学奖,代表着老一辈学者对青年学者的深深期望,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实践证明,“胡绳青年学术奖”从全国社会科学前沿的制高点出发,已成了推动全国的社会科学事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对全国的社会科学尤其是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产生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对推动社会科学界的科研创新、发现人才、出好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5 人物年表

  1918生于江苏苏州。北京大学肄业,笔名浦韧。

  1935年9月参加工作。

  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5─1937年在上海从事革命文化活动,参加上海世界语者协会工作,并为《读书生活》《生活知识》《新知识》《自修大学》等刊物撰稿,参加《新知识》的编辑工作。

  1937─1941年初在武汉、襄樊、重庆从事文化工作和统一战线工作,先后任武汉《全民周刊》《全民抗战》《救中国》等刊物编辑,第五战区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鄂北日报》主编,南方局文委委员,生活书店编辑,《读书月报》主编。1941任香港《大众生活》编委。

  1942—1946年在重庆任南方局文委委员,《新华日报》社编委。

  1946—1948年任上海工委候补委员、文委委员,上海、香港生活书店总编辑。

  1949—1955年任中央宣传部教材编写组组长,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副主任,政务院出版总署党组书记、办公厅主任,中央宣传部副秘书长、秘书长,中央党校一部主任。

  1955年后任中共中央政治研究室副主任,《红旗》杂志副总编辑。

  1975—1982年先在国务院政治研究室及《毛泽东选集》工作小组工作,后任毛泽东著作编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

  1982年起任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

  1985-1992年2月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1985年兼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委。1988年当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并任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委。

  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还曾任中国历史学会会长,中共党史研究会第二届会长,孙中山研究会会长,欧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95年8月任全国政协“展望二十一世纪论坛”组委会副主席。

  1997年捐献文集的全部稿酬,设立“胡绳青年学术奖基金”。

  胡绳是中共八、十、十一、十三、十四、十五大代表,第十二届中央委员,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2000年11月5日8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2岁。

6 社会评价
  胡绳革命史观的著作《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将中国近代史写成“太平天国革命、义和团革命、辛亥革命”三大暴力革命史。丢失了“现代文明建构”这一重线索,即无视洋务运动、改良运动、立宪运动的文明嬗变史,遭人质疑。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18 06:32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53 发表于: 2014-04-11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80页胡维藩的资料
胡维藩(1909--1974)

       遂安县人。1926年10月南京中央军校第六期毕业。曾任南京国民政府福州“绥靖”公署参议,三民主义青年团中央千事,浙江省党部副主任委员等职。1948年5月任中华民国立法院立法委员。1949年去台湾后继续担任“立法委员”,并担任台北浙江同乡会会长等职务。台湾出版有《胡维藩先生纪念集》。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44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18 06:40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54 发表于: 2014-04-11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80页胡  瑛的资料
胡  瑛(1884--1933)

        字经武。绍兴县人。1884年生于湖南桃源县。早年就读于长沙经正学堂。1903年冬因结党暗杀长沙著名劣绅王先谦未遂,被开除学籍,因得曹亚伯之助,逃往武昌,经黄兴介绍到武昌第八镇工程营当兵。1904年2月加入黄兴、宋教仁发起组织的革命团体华兴会;7月追随刘静庵、宋教仁等在武昌组建革命机关科学补习所,又与宋教仁在武昌成立华兴会支部。同年与湖北人王汉在武昌大智门车站行刺清陆军部尚书铁良未遂,潜赴日本东京求学。同年11月被选举为中国留日学生总会代表,主持中国留日学生全体总退学之事。1905年加入同盟会,并任评议员。1906年奉孙中山之命回国,拟到长江中下游流域酝酿起事,以声援萍浏醴起义。行抵武昌后即被湖广总督张之洞逮捕,判处终身监禁。1911年1月被推举为革命团体文学社领导人之一。武昌起义后出狱,担任湖北军政府外交部长。1912年初被孙中山任命为山东都督。同年底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参议院参议员。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失败后逃亡日本。1914年参加欧事研究会。1915年春回国后参加杨度、孙毓筠发起成立的筹安会。袁世凯覆灭后隐居湖南乡间。1917年拥护孙中山发起的护法运动。征得孙中山同意后与张学济、周则范、田应诏、林德轩等人组建湘西军政府,任第三军司令。不久该军被王正雅联合刘承烈的部队击溃,仅以身免。后任水口山矿务局协理,未到任。第二次直奉战争前奉孙中山令北上,联系冯玉祥、胡景翼,并观察北方大局情势,被冯玉祥任命为国民军第一军高级参议。1925年1月应胡景翼邀请赴开封,任国民军第二军总参议。1926年夏赴广州。1927年被委任为广州国民政府驻山西代表,做阎锡山的工作。1928年7月至1929年1月任北运河局局长。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后参与倒蒋密谋。事情败露后离南京到湖南何键处避难。1932年到南京。1933年在南京病故。遗著有《胡都督选集》。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44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网上查到胡  瑛的部分资料转发于此。
来源: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胡瑛

        胡瑛(1884年-1933年11月),字经武,号萱庵,中国湖南省常德府桃源县上乡下白石村人,中国民主革命家、清末民初政治家、军人。

革命派的活动
        胡瑛的祖籍是浙江省绍兴府。胡瑛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府桃源县一个小官吏的家庭,小时候在长沙读书,16岁自长沙经正学校毕业,黄兴曾经是他的教师。1904年(光绪30年)2月,他参加了黄兴组织的华兴会。1904年3月,他赴武昌任华兴会湖北支部总理。

        1904年7月,胡瑛在武昌参与创建科学补习所,革命起义失败后该所被查封。同年冬,他刺杀铁良失败,流亡日本。最初他入陆军士官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

        该年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他当选评议员。1906年(光绪32年)12月,他接受孙文的指示归国,在湖北省从事革命活动。1907年(光绪33年)1月,他因“日知会案”而被清朝政府逮捕入狱。1909年(宣统元年)夏,他被判“永远监禁”。在狱中,他和革命派秘密取得联络。

从反袁世凯到筹安会
        1911年(宣统3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胡瑛被革命派救出,任湖北军政府外交部部长。此后他任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湖北代表,到南京参加联合会会议,并参与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华民国成立后的1912年(民国元年),他被孙中山任命为山东都督,在烟台组织山东军政府。1912年2月胡瑛抵达烟台就任,将烟台作为山东临时省府。3月15日袁世凯下令所有所有清朝的督抚改为都督,原山东巡抚张广建改任山东都督职。胡瑛于3月19日辞职。3月25日袁世凯免胡瑛都督职,烟台山东军政府解散。此后,他曾被袁世凯改任为新疆青海屯垦使[1],他没有就任。

        此后,胡瑛加入宋教仁组织的国民党,并当选民元国会参议院议员。1913年(民国2年),宋教仁被暗杀后,他参加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二次革命失败后,他和黄兴流亡日本。翌年8月、他和黄兴、李根源等人组织欧事研究会。同年冬归国。后袁世凯邀请胡瑛赴京为其幕僚。

        1915年(民国4年)8月,胡瑛、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组织筹安会,支持袁世凯即皇帝位。1916年,袁世凯称帝失败,6月袁死去,胡瑛隐居。胡瑛因辛亥革命时的功绩而没有被追究组织筹安会的罪责。

护法运动以后

        1917年(民国6年)7月,孙文领导的护法运动开始,胡瑛南下参加,复归孙文阵营。1917年(民国6年)冬,他任湘西招抚使。翌年,他任靖国军第3军军长。1924年(民国13年),胡瑛接受孙文之命,到北方担任联络冯玉祥的工作。此后他曾参与冯玉祥的北京政变(首都革命)。

        国民政府北伐开始后,胡瑛任山西阎锡山驻南京代表。此后阎锡山反蒋介石战争开始,胡任第10路总指挥。反蒋军败北后,胡瑛被通缉,逃入汉口租界。九·一八事变后,胡瑛的通缉令被取消,胡瑛复归南京国民政府。此后他因患病而住进医院。

        1933年(民国22年)11月,他在南京病逝。享年50岁 。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18 06:5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55 发表于: 2014-04-11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80页胡景瑊的资料
胡景瑊(1917--1987)

        又名东鸣,笔名张亦如。永嘉县人。1935年在温州中学读书时组织野火读书会,主编校刊《明天》,团结进步同学,宣传抗日救亡。1936年4月参加全国学联筹备工作;5月作为温州学生代表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193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参与组织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担任副总干事,领导该团开展战时地方服务工作。1938年11月任中共永嘉县委委员。1939年4月任中共永嘉县委宣传部长兼青年部长;7月任中共浙南特委青年运动委员会主任。1940年6月兼任浙南特委宣传部宣教科长。1942年3月至1945年任中共瓯北县委书记。期间创建县武装工作队,开辟西楠溪基本地区,大力发展民兵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抗日武装中队。1945年3月出任中共瓯北中心县委书记兼永(嘉)乐(清)人民抗日自卫游击总队政治委员,统一领导瓯北、乐清等地区的斗争。抗战胜利后任中共浙南特委宣传部宣教科长。1946年任中共浙南特委委员兼宣传部长,并创办《浙南月刊》、《新民主》半月刊、《时事周报》(后改《浙南周报》)。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成立后任纵队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副政委。1949年春为浙南游击纵队代表团首席代表,与国民党温州专员兼保安司令叶芳代表进行谈判,达成和平解放温州协议。温州解放初任温州市军管会委员、文教部长、温州地委常委兼宣传部长、浙南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同年8月任温州市人民政府市长。1950年5月调杭州工作,历任杭州市委常委、文教部长、宣传部长兼《杭州日报》总编辑和市委副书记等职。1972年8月任温州地委副书记兼温州市委书记。1975年10月任浙江省委宣传部领导小组副组长。1987年4月20日在杭州去世。著有《胡景城文集》。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44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网上查到胡景瑊的部分资料转发于此。
来源: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6019916.html


         胡景瑊,男,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中国革命人物,曾任温州市人民政府第一任市长,温州任地委副书记兼温州市委书记等职。

1 人物简介

  胡景瑊(1917—1987),又名东鸣,笔名张亦如,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1935年在温州中学读书时,组织野火读书会,主编校刊《明天》,团结进步同学,宣传抗日救亡。一二·九运动发生后,带领温州学生请愿游行,要求拆毁“东洋堂”、烧毁日货,把温州的抗日运动推向高潮。

2 个人经历
  1936年4月,参加全国学联筹备工作.5月,作为温州学生代表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次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参与组织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担任团副总干事,领导该团积极开展战时地方服务工作。1938年11月,任中共永嘉县委委员。次年4月,任永嘉县委宣传部长兼青年部长。7月,调任中共浙南特委青年运动委员会主任。1940年6月,又兼任浙南特委宣传部宣教科长。1942年3月至1945年,任中共瓯北县委书记。在此期间,创建县武装工作队,开辟西楠溪基本地区,大力发展民兵组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抗日武装中队。1945年3月,出任中共瓯北中心县委书记兼永乐人民抗日游击队政委,统一领导瓯北、乐清等地区的斗争。

  抗战胜利后,调任浙南特委宣传部宣教科长。次年,任浙南特委委员、宣传部长,并创办《浙南月刊》、《新民主》半月刊、《时事周报》(后改《浙南周报》)。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浙南游击纵队成立后,任纵队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副政委。1949年春,为浙南游击纵队代表团首席代表,与国民党温州专员兼保安司令叶芳代表进行谈判,达成和平解放温州协议。

  温州解放初,任温州市军管会委员、文教部长、温州地委常委兼宣传部长、《浙南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1949年8月,任温州市人民政府第一任市长。1950年5月,调杭州市工作,历任杭州市委常委、文教部长、宣传部长兼《杭州日报》总编辑和市委副书记等职。1972年8月,调回温州任地委副书记兼温州市委书记。1975年10月,又调杭州任省委宣传部领导小组副组长。1987年4月20日病逝于杭州,享年70岁。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18 07:05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56 发表于: 2014-04-11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81页胡焦琴的资料
胡焦琴(1902--1927)

        女。镇海县人。早年毕业于柴桥静德女子学校。1922年入浙江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读书,在校学习期间常为《妇女杂志》及校刊撰文,大胆抨击时弊,鼓吹妇女解放。曾两次拒绝父母包办婚姻,率先剪辫、放足。1925年毕业后相继在宁波毓秀女校、大禊灵山学校、镇海县立第一小学任教。提倡新式教育,主张向学生灌输新知识、新思想。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筹组国民党镇海县党部,当选为国民党镇海县党部执行委员兼妇女部长。1927年春国民革命军北伐入浙后曾参与策动北洋政府任命的镇海县知事及北洋驻军归顺国民革命军,还组织农民自卫队,收缴保卫团枪械,领导女工进行罢工斗争。不久兼任镇海县立第一小学校长。“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镇海支部书记沃醒华离开镇海,临危授命,担任代理书记的重任,勇敢地挑起了革命的重担,利用国民党镇海县党部执行委员与县政府建设科科员的合法身份,在虎口里继续坚持斗争。不久因反动分子王秉三告发,于6月6日落人敌人魔掌;23日在旧宁波知府公署侧广场被害。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其遗骸安葬于紫石乡龙泉梨园山麓;1981年迁葬柴桥镇大湾村。后柴桥镇政府在万景山为她建纪念亭。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45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网上查到胡焦琴的部分资料转发于此。
来源: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801757.html


  胡焦琴(1902~1927)女,柴桥田洋村樟漕头人。早年毕业于柴桥静德女校。1922年进浙江省立第一女子中学读书。常为《妇女杂志》及校刊撰文,大胆抨击时弊,鼓吹妇女解放。两次拒绝父母包办婚姻,率先剪辫、放足。1925年毕业后,相继在宁波毓秀女校、大碶灵山学校、镇海县立第一小学任教。提倡新式教育,主张向学生灌输新知识、新思想。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筹组国民党镇海县党部,并当选国民党镇海县党部执行委员兼妇女部长。曾参与策动县知事及驻军归顺国民党,还组织农民自卫队,收缴保卫团枪械,领导女工进行罢工斗争。1927年春,兼任镇海县立第一小学校长。“四·一二”反 共政变后,临危不惧,代理中共镇海县独立支部书记,坚持革命斗争,曾掩护代县长蒋歌薰脱离险境。6月6日,因反动分子告密被捕。23日在旧宁波府署侧广场被害。临刑前,大义凛然:“姑娘不是软骨头,宁可站着死,不愿跪着生!”解放后,遗骸安葬于紫石乡龙泉梨园山麓,1981年迁葬柴桥镇大湾村。后柴桥镇政府在万景山为其建纪念亭,以示永久纪念。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18 07:21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57 发表于: 2014-04-11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81页胡稑芗的资料
胡稑芗(1857--1920)

       余姚县人。著名钱业经理商。钱业世家出身,其父胡小松为上海开埠后浙帮钱业领袖之一。7岁开始读私塾,15岁到上海惠生钱庄习业。后任兆丰汇划庄经理,成为北市钱业公所董事,又捐盐运使运同衔加四品封典。1905年浙路公司成立后为之筹集股款40余万元。1910年任大清银行上海分行协理,进入民国后改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理。后一度卸任,但1917年又任副理,直至去世。期间积极支持宋汉章抗拒北洋政府的“停兑令”。曾任沪北商团公会会员,上海总商会会员、议董。并长期任浙绍公所董事,对清末民初浙绍公所建设多有建树,组织编有《浙绍公所征信录》。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45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网上查到胡稑芗的部分资料转发于此。
来源:余姚论坛http://www.0574bbs.com/read-htm-tid-923160.html


        1905年2月,为抵制英国侵夺苏(沪)、杭、甬铁路修筑权,汤寿潜与张謇等人联手,发动“集民股、保路权”的爱国运动,倡议集股自办全浙铁路。从1906年到1909年,浙江境内修筑成铁路328.2华里,铁路上建造桥梁144座。浙江的铁路建设成就,大长了浙江人民的志气,对于促进苏浙沪地区的物资交流和经济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这当中,有一个黄家埠镇的五车堰人功不可没,他单独集股42万余银元,占修筑总资金的近十分之一,这人就是时为浙绍会馆董事的胡稑芗。

         胡稑芗名善登,号稑芗(1868年—1920年),同治十三年(1874年)年仅7岁的他就跟随父亲胡小松来到了上海滩,清光绪八年(1882年)胡稑芗开始跟随上海惠生钱庄的姚采屏学习,深得器重。 19世纪90年代的顺直地区,灾害频繁。灾害发生后,清政府采取以工代赈、赈捐等方法救济,大多数灾民在政府的帮助下,渡过了难关。  胡稑芗在顺直赈捐案内捐监运司运同部铨选,获得正四品封典赏戴花翎。同时,他的事业开始步入辉煌,开始出任兆丰钱庄经理,被推选为北市钱业会馆钱业董事,清光绪二十八年五月十七日(1902年6月22日),上海商业会议公所各业董事聚议,公举副总理、议员和其他办事议董,并禀报盛宣怀,胡稑芗为议董。

        1905年,汤寿潜等人得知英银公司侵夺浙江铁路修筑权,借浙绍会馆永锡堂就此开会,胡稑芗等董事决定招内股拒绝外款,倡议集股自办全浙铁路。大家推举汤寿潜为代表要求政府废除与英国人的条约,条约废除后,汤寿潜将集股事情分交各人,胡稑芗不分白天黑夜,独自一人四处募集,凭借自己的人缘募集到款42万金有余。

        1908年,清廷废除户部,原户部银行改称“大清银行”;需要一大批金融人才,当时的北京正金银行陈静斋首先将时任兆丰钱庄经理的胡稑芗推荐给监督张伯纳,后又写信劝胡稑芗同意。1910年正月胡稑芗就任上海大清银行协理,与经理周庆儒悉心共济。

         1911年上海总商会召集第一次会员、会友大会,投票选举首届议董,胡稑芗当选第一任议董,此后到第四任,胡稑芗一直当选议董(会董)。1911年民国政府成立以后改大清银行为中国银行,胡稑芗依然任上海中国银行协理,1916年,中国、交通两家银行款项不断为袁世凯挪用,信用不稳,以至北京、天津相继发生挤兑风潮。袁世凯政府遂于这年5月12日以国务院名义,命令全国的中国、交通两家银行,对已发行的兑换券一律停止兑现。其时上海中国银行宋汉章行长,在以副经理资格为营业股长的胡稑芗积极建议下,对停兑令就拒不执行。当时上海中国银行所发兑换券约400万元,考虑到库存现银不足,为防不测,宋汉章除吩咐以本行库存现银应付兑现外,他还和胡稑芗等人亲自出马,向汇丰等外商银行争取到二百万元的借款。后来“危情”果然出现,受挤兑风潮影响,大批上海中国银行的客户涌现在三马路(今汉口路)上的上海中国银行,要求兑换现银。眼见人流汹涌,已有充分准备的中行工作人员及时向客户们公告:凡本行发行的兑换券,除随时可在本行兑换外,也可向本行委托的各处代兑点兑现;各银行和钱庄对中行发出的兑换券也照常接受。消息传开,上海中国银行的信誉又一次得到提升。

         不久,即1917年,上海中国银行副经理张公权升为中国银行副总裁,胡稑芗开始就任上海中国银行副经理,直至1920年去世。

         胡稑芗还热心公益事业,从1903年被推举为绍兴永锡堂会馆董事后,他多次对会馆的资料进行了详细的整理,捐资募集改建门厅等,修建了过路人休息寄宿的房屋,兴办养病房。他虽身在上海,但对家乡的公益事业更是义不容辞,他先后捐资为族中子弟就学而建造希明学校;他还兴修街河以改善当地水利设施。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18 07:29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58 发表于: 2014-04-11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81页胡愈之的资料
胡愈之(1896--1986)

        原名学愚,字子如,笔名愈之。上虞县人。1896年9月9日生。1904年入县高等小学堂,1910年毕业。1911年考入绍兴府中学堂实科二年级。1912年初转入杭州英语专科学校。1914年10月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理化部当练习生。1915年任该馆主办的《东方杂志》助理编辑。1918年任《东方杂志》编辑,以介绍新思想和新知识、宣传科学和民主闻名。1921年任《东方杂志》主要编辑,并协助同乡进步青年创办上虞县最早的报纸《上虞声》,向家乡人民传播新思想、新文化。1925年与郑振铎等创办《公理日报》,为《东方杂志》编辑出版《五卅临时增刊》,并撰写《五卅事件纪实》,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与郑振铎等联名在《商报》上发表致国民党中央负责人的抗议信。后被迫流亡法国,人巴黎大学法学院攻读国际法,同时进入新闻专科学校学习新闻学。1931年初回国后途经苏联,在莫斯科进行为期七天的访问,采写《莫斯科印象记》。1932年任《东方杂志》主编,宣传抗日救国。1933年应鲁迅之邀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被选为临时中央执行委员。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先后筹划创办《文学》、《太白》、《译文》、《妇女知识》、《生活教育》、《中学生》、《光明》等多种进步刊物,创办并主编《世界知识》,使之成为进步文化工作者的重要阵地。1936年协助邹韬奋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国际宣传委员会主任,出版《团结》、《上海人报》、《集纳》、《译报》等报刊,创办复社,翻译和出版斯诺《西行漫记》、《鲁迅全集》(20卷),进行抗日宣传。1938年10月协助范长江等创办国际新闻社,还担任重庆生活书店编审委员会主席。1940年底赴新加坡开辟海外宣传阵地,协助陈嘉庚创办《南洋日报》,任该报编辑主任。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流亡苏门答腊,创办《民主日报》。1945年日本投降后回新加坡,创办南洋出版社,主办《风下》周刊。1946年在南洋建立中国民主同盟支部,创办《南侨日报》,向海外侨胞宣传中共的方针、政策。1947年创办自学辅导社。1948年从南洋回国后辗转到达华北解放区。1949年到北京,着手筹办《光明日报》;6月正式出版,任总编辑。同年参加筹备全国政协会议并出席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署长,文化部副部长,中央土改工作团副团长,中国世界语协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印友好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民盟中央秘书长、常务委员、副主席、代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委、副委员长等。1986年1月16日在北京去世。1996年北京出版有《胡愈之全集》(6卷)。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45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网上查到胡愈之的部分资料转发于此。
来源:360百科 http://baike.so.com/doc/6014933.html

        胡愈之(1896年9月9日—1986年1月16日),原名学愚,字子如,上虞丰惠镇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具有多方面卓著成就的革命学者。早年创建世界语学会与沈雁冰等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初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后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运动,为救国会发起人之一。曾任新中国首任国家出版总署署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常委。1986年1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胡愈之一位被政界、学术界公认的德才兼备的“革命专家”,其“少有的全才”和令人起敬的高尚风范,是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光辉楷模。

1 人物简介
  胡愈之(1896-1986),原名学愚,字子如,上虞丰惠镇人,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具有多方面卓著成就的革命学者。早年创建世界语学会与沈雁冰等成立文学研究会。1922年初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后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运动,为救国会发起人之一。抗战胜利后,在海外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建国后,曾任《光明日报》总编辑。曾任新中国首任国家出版总署署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常委。

  胡愈之,笔名胡芋之、化鲁、沙平、伏生、说难等,浙江省上虞丰惠镇人。1910年,毕业于县高等小学堂。1911年,以县试第一名考入绍兴府中学堂。1912年,入杭州 英语专科学校。1913年,师从绍兴名宿薛朗轩学古文。1914年,考入上海商务印书馆为练习生,工作之余读英语夜校,并自学日语、世界语,开始发表著译文章。翌年起,任《东方杂志》编辑,并发表著评文章。1919年,胡愈之在上海参加声援五四运动的斗争。“五卅”运动中,编辑出版《公理日报》,报道运动的起因与发展过程。“四一二”政变次日,起草对国民党当局的抗议信,邀集郑振择等7人签名在《商报》上发表。后被迫流亡法国,入巴黎大学国际法学院学习。1931年初回国途中访问莫斯科,写了《莫斯科印象记》。

  “九一八”事变后与邹韬奋共同主持《生活》周刊,主编《东方杂志》等刊物。先后筹办《世界知识》、《妇女生活》等杂志。1936年协助邹韬奋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抗日战争爆发后,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国际宣传委员会主任,主持出版《团结》、《上海人报》、《集纳》、《译报》等报刊,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组织编译出版了E·斯诺的《西行漫记》,并首次编辑出版了《鲁迅全集》。1938年在武汉主管抗日宣传工作;武汉沦陷后到桂林出版《国民公论》半月刊,组织国际新闻社、文化供应社。1940年赴新加坡帮助陈嘉庚办《南洋商报》,后流亡苏门答腊。抗战胜利后他创办新南洋出版社,在新加坡创办《南侨日报》、《风下》周刊、《新妇女》杂志。

  新中国建立后,曾历任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副会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长,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第一届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等职。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常务委员会副主席、出版总署署长、<光明日报>总编辑、中国文化部副部长、中央推广普通话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词典计划委员会委员及召集人、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会长、他在语言文字学领域的突出贡献体现在他对文字改革运动和世界语运动的积极倡导与参与上。1986年1月16日,胡愈之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胡愈之一生集记者、编辑、作家、翻译家、出版家于一身,学识渊博,是新闻出版界少有的“全才”。毕生廉洁奉公,公德私德皆堪称模范。

2 生平经历

  1914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练习生,后任编辑。次年参与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编辑出版《公理日报》。

  1927年4月13日与郑振铎等联合发表对 蒋介石四一二政变的抗议信,次年流亡法国。

  1930年毕业于法国巴黎大学国际法学院,1931年回国。曾与邹韬奋共同主持《生活周刊》,主编《东方杂志》、《世界知识》。

  1933年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任中央执行委员。

  1934年任《半月国际》主编。

  1936年参与发起成立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

  1938年在武汉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处长。武汉沦陷后,到桂林与范长江创办《国际新闻》社,并创办文化供应社。

  1940年赴新加坡主编《南洋商报》。新加坡沦陷后,流亡印度尼西亚。

  抗日战争胜利后,返回新加坡与陈嘉庚创办《南任日报》。

  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民盟南方总支部常委、马来亚支部主任委员。

  1948年经香港到华北解放区。

  建国后,曾任《光明日报》总编辑。后任新中国首任国家出版总署署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和全国政协常委。

3 作品特色
  胡愈之的文学作品,就文体形式来说,主要由五大部分组成:1、散文、杂文;2、报告文学(或可称作纪实性文学作品);3、文艺理论文章;4、翻译作品;5、长篇小说。这些作品所涉及和反映的内容极为丰富,可谓纵横国内外,广涉政治、历史、文化、军事、科技、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特别是胡愈之的那些知识性、政论性散文、杂文,其视野之开阔、题材之鲜活、内容之广博,我以为在同时代作家中是无出其右的。如果说<五卅事件纪实>和<莫斯科印象记>,奠定了胡愈之中国早期报告文学开拓者地 位的话,那么我认为今天我们更应关注的是胡愈老那些数量庞大的散文、杂文作品,尤其是从1915年开始至1948年回到国内前的那部分知识性、政论性散文、杂文作品。撇开其他方面的因数不谈,单就内容来说,这些作品便仿如一轴色彩浓烈、视觉缤纷的世纪画卷,抑或一本鲜活、广博的百科全书,宏大里让我们触摸得到时代的轮廓、世界的经纬,细微处谛听得见历史的足音、岁月的鼻息。

  要对胡愈之文学作品的内容作一番具体的梳理和归纳,我以为还远不如对胡愈之文学作品的特色作一些探究和分析来得更有意义。因为前者我们只要仔细地读一读胡愈之的作品,就能知晓大致了,而后者则能为我们更深地了解胡愈之文学作品的内涵,提供一些依仗。当然限于水平,这样的探究和分析更多还是感性和肤浅的。

  胡愈之文学作品的特色,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鲜明的时代性

  和同时代的进步作家一样,鲜明的时代性是胡愈之文学作品的最大一个特色,事实上这也是胡愈之以及与胡愈之同时代的进步作家们,其文学作品在当时具有强烈生命力——在今天依然具有生命力的缘由所在、支撑所在。特定时代、特定历史条件下肩荷的使命和追求,决定了鲜明的时代性成为胡愈之他们那一代进步作家的最大共性和特色,因为对他们那一代作家来说,与其说是作家,不如说更多的是战士。鲜明的时代性,在胡愈之的文学作品中是体现得十分典型的。如果说“五四”以前,那些传递新思想、新科学、新发明的知识性散文还是一种前奏、一种蓄积的话,那么自“五四”以来至南洋回国以前,鲜明的时代性在胡愈之的散文、杂文、报告文学、文艺理论文章以及翻译作品中,已成为一条贯穿始终的主线,成为胡愈之文学作品的最大思想价值所在。这方面具体的作品,我想已用不着再举例。也因为鲜明的时代性,决定了胡愈之的作品其文体多为短小灵活、立竿见影的散文、杂文和及时、真实的报告文学,而极少以虚构为主的小说;其写作手法多借鉴新闻与纪实手段,而相对较少纯粹意义上的文学手法。

  二是开阔的视野和知识面

  至少在我的阅读积累里,还未发现与胡愈之同时代的作家中,有哪位作家其作品的视野和知识面能比胡愈之更开阔的。开阔的视野和知识面,我想主要缘于两点:一、胡愈之的勤奋和博学,包括欧洲和南洋的经历;二、胡愈之编辑、主持、创办几十种报刊的独特经历和环境平台。开阔的视野和知识面,体现在胡愈之的文学作品中有两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值得我们关注,可以说这也是我们把握胡愈之文学作品思想内涵的两把钥匙。

  1、知识的先进性。并非所有的知识都是先进的,就像并非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进步的一样,而知识的先进性在胡愈之的文学作品中则显得十分突出。无论是传递新思想、新科学、新发明的知识性散文,大量评述国际问题、时政问题的政论性散文、杂文,还是《莫斯科印象记》、《近代文学上的写实主义》、《西行漫记》等作品以及惟一的长篇小说《少年航空兵》等,知识的先进性这一特征都是非常显著的。当然知识的先进性与胡愈之思想的先进性、追求的先进性,是互为因果、互助互动的。

  2、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分析力,准确的判断力。任何一种知识的传递,如果仅仅只是就传递而传递,那么这种知识便永远不可能升华为思想。而在胡愈之的文学作品中,先进知识的传递正是赖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分析力、准确的判断力的提炼和整合,升华成为一种思想。事实上,上述“三力”既是胡愈之之所以能具有开阔的视野和知识面的重要机缘,也是胡愈之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报告文学和政论性散文、杂文翘楚于同时代作家的一个关键原因。知识的先进性和通过其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分析力、准确的判断力的提炼和整合升华成为思想,使胡愈之当之无愧地担当起一个启蒙者和播火者的角色。

  三是浓郁的平民化精神

  平民化精神是相当一部分“五四”作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如朱自清、夏丐尊、叶圣陶、丰子恺等等。作为这些作家的好友和知交,胡愈之也不例外,浓郁的平民化精神,如血液一样始终渗透于胡愈之文学作品中。这种渗透可从三个方面感知:

  1、作品的题材和视角。
十分注重 题材和视角的平民化,最大限度地考虑其作品的普及度与接受度,这是平民化精神在胡愈之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渗透。这样的渗透在胡愈之的知识性、政论性散文、杂文中,在推介世界弱小民族文学的翻译作品中,以及《我的中学生时代》、《南洋杂忆》等回忆性散文和长篇小说《少年航空兵》中,我们都可以找到鲜明的印证。即使在《莫斯科印象记》这样真切讲述苏联见闻的报告文学中,胡愈之也将更多的视角和笔触,放到那些能为更广大的读者所关注的工厂、农场、学校、医院和工人、农民、妇女、儿童等普通的人和事上。

  2、作品的语言和手法。
作为一个学识丰富、才思敏捷的著名作家,胡愈之的文学作品题材鲜活,构思绵密,结构严谨,立意深刻,可谓波浪起伏、纵横捭阖。然而一个令人值得称颂的现象是胡愈之文学作品的语言,近乎返朴归真的化境,文字更是通俗浅白,近口语化。与此相得益彰的是其文学作品的写作手法,条理分明,逻辑严密,有的放矢,言之有物,绝不作故作深奥的卖弄和无病呻吟的造作。返朴归真的语言和手法,正是胡愈老的文学作品,包括那些不乏宏大题材时政性、政论性散文、杂文,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为那么多的读者所喜爱的重要基因。

  3、作品的思想和立场
。关于这一点,凡是读过胡愈之作品的,我想都会有清晰的感受。事实上平民化的题材和视角,返朴归真的语言和手法,既是平民化思想和立场的必然体现,也是这种思想和立场得以凸现的重要条件。理所当然,浓郁的平民化精神,无疑是胡愈之一生道德品格和政治追求,在文学上的折射和写照。

4 创作历程
  作品的数量不仅是质量的折射和散发,一定程度上更是一个作家创作历程的记录,是其作用和影响的一种聚合和体现。要认知胡愈之的文学成就,数量问题不容回避。其实要廓清这一问题,并不复杂,关健仍是对胡愈之作品文体的如何认识和界定。

  在大概念的文学作品框架下,《胡愈之文集》中的作品,除了一些会议讲话和演讲材料等,几乎都可算文学作品。撇开大概念的文学作品不提,就小说、散文、杂文、诗歌、报告文学、文艺评论、文艺译作等小概念的文学作品而言,《胡愈之文集》收入的五百四

   十六篇作品中,除已收入卷六的小说、散文部分外,我认为尚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划入文学作品范畴的。如胡愈之早期以罗罗、说难、化鲁等笔名发表的那些介绍国际知识、传递西方新思想新科学、宣传新科技新发明的文章,是不折不扣的知识性散文;以《近代文学上的写实主义》为代表的一批文艺理论文章,为典型的文艺评论;而《五卅事件纪实》和《莫斯科印象记》两文,前者可被视为中国较早的报告文学,后者则是一篇出色的游记或优秀的报告文学;甚至胡愈之在南洋期间写的大量的社论、卷首语等政论性文章,亦被称为“政论散文的极品,可当文学作品来欣赏”。“而有些记事怀人的小品文,清新俊逸,尤其是新文学的一绝。”

  这里需要提出的是,除了《胡愈之文集》中的作品以外,1999年8月译林出版社出版的两卷本《胡愈之译文集》,收集了近80万字的胡愈之译作。在这些翻译作品中,除了<西行漫记>为共同翻译作品和爱因斯坦、罗素、杜威、甘地等人的9篇文章外,剩下的48篇、约50多万字的译作,都为托尔斯泰、苏德尔曼、平斯基、伐佐夫、温塞特、爱罗先珂、泰戈尔、伊林、倍松等人的文学作品。

  因资料的局限,我仅对手头能见到的《胡愈之文集》、《胡愈之译文集》中的作品,作了一个粗粗的梳理。在这320余万字的胡愈之作品中,可被划入文学作品范畴的至少在160万以上,其中创作作品110万左右,翻译作品50万左右。如果算上<西行漫记>,则在180万以上。也就是说,在现已出版的胡愈之作品中,至少有一半以上可被界定为文学作品。

  比作品数量更重要的,是作家的创作历程。因为创作历程不仅是我们探询创作轨迹的主要路径,更是我们考量作家创作成就和影响的重要衡量尺度。道理十分简单,如果胡适的白话诗和鲁迅的<狂人日记> ,放在建国以后或现在来发表,其意义和价值将大打折扣。正因为他们的作品诞生在“五四”新文化发轫之际,所以其启蒙作用和引领意义才非同一般。当然文学创作历程,不仅仅只是作品,还应包括与之紧密关联的文学活动。

  胡愈之的文学创作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1915年发表第一篇作品起至1927年底赴法国流亡前。这一时期的作品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五四”前传递新思想、新科学、新发明的知识性散文;2、“五四”期间及“五四”后介绍国外弱小民族文学的翻译作品、倡导写实主义文学的文艺理论文章和评述国际问题的时政性散文、杂文;3、以《五卅事件纪实》为代表的纪实作品。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也是胡愈之参加文学活动最多的时期,如引领白话文、参建文学研究会、协编《文学旬刊》、倡导写实主义文学等等。这一时期无论是作品的数量、影响、涉及面,还是参加文学活动的开拓意义,在对“五四”新文化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的启蒙和引领上,胡愈之与同时代的进步作家相比,都是绝不逊色的。这一时期,我也把它称为胡愈老文学创作历程中的“播火期”。

  第二个时期:1928年1月赴法国流亡起至1940年10月赴南洋前。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主要以《莫斯科印象记》和《西行漫记》为代表。除了这两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文学翻译史上具有标杆意义的作品外,胡愈之另一个重大的文学贡献便是主编和创办了大量的进步报刊。如主编《东方杂志》、创办<世界知识>及系列书刊、创办《月报》等抗战报刊、协助邹韬奋主持《生活周刊》等等,虽然这些报刊并非纯粹的文学报刊,但无论在为作家提供创作园地上,还是在团结凝聚作家共同推进进步文学、抗战文学的前进上,其作用和价值都是非同小可的。而胡愈之首次编印<鲁迅全集>的壮举,其意义更不用赘述。这一时期,我们也不妨可把它称作胡愈之文学创作历程中的“标杆期”,在胡愈之自身创作成就上具有标杆意义,在那个时代段的作家群体中,胡愈之同样具有标杆式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第三个时期:1940年11月赴南洋起至1986年1月逝世前。这一时期时间跨度最大,长达45年,但其创作主要集中在两头,即南洋时期和文革后至逝世前。南洋时期的创作以长篇科幻小说《少年航空兵》、《郁达夫的流亡和失踪》以及大量的政论散文为代表,文革后至逝世前则重点为《我的回忆》和晚年的一批怀念性文章。因地域和环境独异,胡愈之在南洋时期的作品及文学活动,我以为在中国的同时代作家中颇具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关于这一点,在下面的章节中,我将稍作阐述。如果要对胡愈之文学创作历程的第三个时期,也作个比喻的话,那么这一时期不知是否也可称作“特定期”,特定的地域(南洋)、特定的历史条件(抗战、反右、文革、改革开放)、特定的角色(文化界和民主党派领导人、国家领导人)下的文学创作时期。

5 文学成就
  勿庸讳言,正如戴文葆先生在《胡愈之译文集》的“编后记”中所说的那样:“他(胡愈之)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有相当多的成就至今尚未为人充分了解。”而在胡愈之至今尚未为人充分了解的成就中,我以为被遮蔽和掩掖得最多的,正是胡愈之在文学上的成就。目前,除新加坡对胡愈之在南洋时期的文学作品有专门的学者研究,并将胡愈之的作品选入新加坡两部文学大系外,国内鲜见对胡愈老文学成就研究的学者和资料。这一方面固然为我们探究胡愈之文学成就,增添了动力和价值,但另一方面也无疑给我们有效地开展这项工作,增加了难度和障碍。

  要探究胡愈之文学成就的影响和作用,我以为离不开时间和地域这两个纵横的座标,也正是立足于这两个纵横座标,我将胡愈之文学成就的影响和作用大致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一)、传播五四新文化的播火者

  如果说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是“五四”新文化当之无愧的旗手,那么“五四”新文化火种的滥觞和洇漫,我以为更有赖于茅盾、郭沫若、瞿秋白、叶圣陶、郁达夫、胡愈之、郑振铎、周作人、刘半农、田汉、陈望道等一大批新文化精英的努力实践和不懈传播。作为传播五四新文化的一个重要播火者,胡愈之的影响和作用在“五四”前夕,与茅盾等一起着力倡导白话文,发表传递西方新思想新科学、宣传新科技新发明的文章时就已经初显峥嵘。“五四”运动爆发至1923年下半年这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在《东方杂志》、《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介绍、评论世界进步文艺人物、作品、思潮和流派的文章,翻译了众多世界弱小民族的文学作品,是“五四”作家中最为高产者和传播新文化最为活跃者之一。今天当我们评价“五四”作家的文学成就时,我们习惯于将目光集中在几个旗手和一些经典的小说、诗集等作品身上,其实就启蒙和普及的意义而言,胡愈之那些视野广阔、知识丰富、观点鲜明、思想进步,既短小精悍又通俗朴实的文学作品,其影响和作用至少在当时丝毫不亚于甚至有胜于前者。

  (二)、开拓现代新文学的实干家


  现代新文学的概念,我的理解正如李大钊在《什么是新文学》一文中所言:“是为社会写实的文学”(4),其含义与现代文学史上的“现实主义文学”相近。将胡愈之誉为开拓现代新文学的实干家,我以为是名至实归、十分适合的。实干家同样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自身的创作实践和文学作品;二是胡愈之从事的文学活动。几乎是“五四”新文化初兴的1920年1月10日,胡愈之即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长达9000多字的文章《近代文学上的写实主义》,接着他又先后发表了《创作的新倾向》、《文学批评——其意义及方法》等一批文学评论,成为中国最早揭起现实主义文学旗帜的“五四”作家。而《五卅事件纪实》、《莫斯科印象记》、《西行漫记》等一批在中国现代新文学史上具标杆意义的纪实文学作品的创作和翻译,更以自身的实践,让这种开拓成为硕果累累的辉煌。值得一提的是胡愈之创作于南洋的惟一一部长篇小说《少年航空兵》,这部小说的开拓意义至少有两个第一:是中国现代新文学中第一部长篇科幻小说,第一部以长篇小说的形式描摹新中国雏形的文学作品。至于胡愈之以主编和创办大量的进步报刊、首次编印《鲁迅全集》等具体的文学活动,团结、引导大批作家开拓和推动现代新文学的发展中,更以一个众所公认的实干家著称。这方面大家了解的较多,不再赘述。

  (三)、引领南洋华文文学的擎旗手


  前面已谈到,胡愈之在南洋时期的作品及文学活动,我以为在中国的同时代作家中是颇具独特意义的。这种意义我想主要在于两点:1、与同时代作家多留学欧洲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不同,胡愈之在南洋时期的作品及文学活动,为我们更全面地研究华人作家在海外的活动和由此形成的海外作品现象,提供了另一层面的重要个案。2、胡愈之在南洋时期的作品及文学活动,在推动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国现代新文学向相对落后的南洋地区渗透和传播的同时,也为我们探究这种渗透和传播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提供了样本和渠道。关于胡愈之在南洋时期文学活动、文学成就的影响和作用,近年来新加坡学者骆明、林万箐、方修、崔贵强、邢慧丽以及王慷鼎等先生和女士,都有专门的研究,前年在撰写《大道之行——胡愈之传》一书时,我也作了一些简单的分析。我认为胡愈之在南洋时期文学活动、文学成就的影响和作用,着重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给南洋华人社会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遣产;二是对南洋华文文学起了开垦作用;三是传承了中国文人的伟大品格。这三方面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么称胡愈之为“引领南洋华文文学的擎旗手”,乃当之无愧。

6 人物自述
  从小的时候,我是一个多么赢弱的孩子啊。记得在中学生时代,我的身体又矮又瘦,显出额角格外地鼓大,站起来全身失去了支点。又因为小时候多病,头发黄短,在额后垂着长不盈尺的卷曲的辫子,恰像一条猪尾巴,老是给身材高大的同学们,当作开玩笑的资料。

  是在一九一一年的春间,我的父亲送我去投考绍兴府中学堂。那时绍兴是革命伟人的产生地,绍兴府中学堂是以闹风潮著名的学校。府中学堂的监督(中 学校长当时称监督)一年中总得换过两个。据说当时学校当局怕事,以身材短小作为录取新生的标准,以为人小是一定不会闹风潮的。而我却是全校生得最短小的一个,所以便被录取了。(这还是最近听鲁迅先生──当时绍兴府学堂的监督──说的,以前我还不知道。)学校当局的眼光是不错的。我在府中学堂,是最安分的学生,不但不会闹风潮,连同学们的欺侮嘲笑,我也从不敢反抗。我是一个多么羸弱的孩子啊!又是第一次离开家庭,进都市的学校里。初进校的新生,照例是要受老资格的同学的欺侮的;又何况许多同学们,一个个长得又高又大,我自然只好忍受一切,始终抱着“不抵抗主义”。

  这时候离开武昌起义,不过半年,清室的统治,已开始动摇。绍兴的革命伟人徐锡麟,行刺恩铭不过是前二三年的事。我们时常经过绍兴府城的轩亭口,不免回想到“鉴湖女侠”秋瑾斩首的情形。因此青年的中学生,给神秘的革命情绪笼罩着。我说“神秘的”,是因为当时的青年不像现在的青年那样,有明白的政治社会意识。不过因为清廷惨杀革命志士,引起了强烈的反感,又因受当时报纸民主思想、种族思想的影响,所以觉得非革命推翻清室不可,而且觉得非牺牲生命去革命不可。当时,我和同学们最感兴味的是谈革命。虽然学校当局恐惹起外间的注意,劝学生们勿谈政治,但是我们都把革命问题,看作比校课更有兴味。有几位教师,是曾经参加过同盟会的,我们都特别对他们表示敬仰。

  到了那年四五月间,这郁积在青年人心头的革命情绪,是非表现不可了。而表现的方式,却是剪辫子。说也奇怪,因为有一二个同学剪去辫子,大家相率仿效,剪发竟成了一时的流行病。虽然学校当局为避免外面的压迫,劝告学生勿剪辫子,但是一大部分的学生却都变成了光头。我的堂兄在府中学堂里,他也是首先剪去辫子的一个,他的家庭知道了这事,告知我的父亲,父亲着慌了,连忙来一信。叫我万勿剪辫子。我便写信去要求,我的父亲又来信,申斥了一顿,引了“身体肤发,受之父母”的大道理。其实我知道我的父亲并不反对剪辫子,不过因为当时清廷压迫甚严,凡是剪去辫子的人,往往被称作革命党,捉去便杀头。父亲是怕我发生意外罢了。

  究竟我是一个赢弱的孩子。我没有反抗父亲的勇气,只好暂时把辫子留着,但是因此我却出了重大的代价。我被同学们当作侮弄的对象。“猪尾巴”变成了我的代名字。自然同学中留着辫子的还很多,但是他们是“大人”,没有人敢取笑,而我却只好吞声饮泪,独自受着高大的同学们的欺侮。不单是剪发的同学们,扭住我的小辫子,当作把戏,连那些和我一样留着辫子的同学们,因为自恃拳头大,也称我叫“猪尾巴”,这是多么难受的侮辱啊。

  这一年暑假,我是拖着小辫子回到家里,但要求父亲下学期转学到别处,为的是不愿受“猪尾巴”之辱,不然父亲便应该准许我剪发。可是这两个要求,都被父亲拒绝了。暑假过后,我只好依旧拖辫子进绍兴府中学堂去。

  可是这时候情形却不同了。捉拿革命党的风声突然紧急起来,许多人因为剪辫子,都被捉了去正法。因此本来已剪掉发辫的同学们,都在瓜皮帽子底下,装着一根假辫子,回到校里。我心里虽然暗暗得意,觉得剪发的同学们,实在也不见得比我更英雄些,但是另一方面我却更深切地感到“猪尾巴”之辱。他们虽然装了假辫子,比“猪尾巴”到底威风些啊。

  秋季开学以后,不到十天,我就病倒在床上了。我的病是伤寒症,热度很高。人们雇了划船,把我送回两百里路外的家乡。当我到家的时候,已不省人事,我的父亲,祖母。一家人都忧急得不堪。这一病就病了整整四个月,中间有两个月不吃东西,瘦得只剩了皮包骨头。医生都说希望很少了,后来总算是慢慢救活了。这以后的生命,好比中了航空头奖,可以说是意外得来的。

  快到深秋的时光,我的病已过了危险的时期。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到来了。武昌起义以后,各省纷纷响应。不到几天,革命的声浪,震破我们这个小县城里的寂静的空气。有人说杭州城已挂着白旗了,有人说革命党已占领绍兴了。这些消息马上就传到我的病榻旁。父亲来和我说,满清大概是要推翻了,外间已经有许多人剪掉辫子,天下应该是汉人的天下了。

  在病担榻中躺了三个月的我,正没法消除闷气,听了这样的惊人消息,自然喜之不尽。我正自忖着,我这回虽生了一次大病,但我是得到了“新生”了。我至少可以剪掉了辫子,不再受“猪尾巴”之辱。我是多么快活啊。

  那时我听到革命军光复各地的消息,感情的兴奋,不是文字所能形容的。遇到来看我的人,我都和他们谈论国事。甚至一个不懂事的佣妇来我房里的时候,我也要问她外面变成了什么景象,街上有没有挂白旗。我恨不得立刻跳起来,去看看这大转变后的新世界,满足我的兴奋的好奇心情。

  我再三向父亲要报纸看,父亲却不许可。医生说我的身体还是十分虚弱,看书看报是应该绝对禁止的。但是在病床上,整日夜闭目想象外部世界的奇异变象,想象报纸上用大字标题登载着的惊人新闻,我委实是不能忍耐了。有一天,合家人正在午饭的时候,我的房里没有人。我从病床上奋力爬起身,一步一歪地走到了病室对面我父亲的书室里。我在桌上偷了一份《时报》,就折回到病室里。还没有回到床上,我已昏迷不省人事了。待母亲进房来的时候看见我晕倒在地上,手中拿着一份《时报》,全家都着急起来。忙扶我到床上,请了医生来,总算又把我救过来了。但是以后就绝对不许我看报,而且不让我一个人在房里。

  又过了一个多月,我的病算是完全好了,只是瘦弱,没有气力,一九一二年的一月一日,清廷逊位,孙中山在南京就临时大总统职。我的父亲本也是“新党”,到这时他再不犹豫了。他选定了一个吉日,叫了理发师来,替合家男子剪发。父亲是第一个剪去辫子。自然这一回父亲不再主张“身体肤发,受之父母”的大道理。

  那时我已经能从床上起来,准备在我的父亲叔父之后,剪掉我的小辫子。但是当我起来照了一下镜子,发见那我认为奇耻大辱的猪尾巴,早已不见了。原来一场大病,把我的几根又黄又短的头发,脱的干干净净,我已成了一个秃头。因此直到了最后,我还是没有机会表现我的发辫的革命。我相信我一生没有比这一件事失望更大的。

7 相关介绍
7.1 与三联书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的前身是1932年创办的生活书店、1935年创办的新知书店和1936年创办的读书生活出版社。而生活书店的前身是《生活》周刊社(1925-1932)。

  《生活》是黄炎培主持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机关刊物,开初内容比较单调,进不了文化市场,印数只有2800份。从第二卷起聘请邹韬奋主编,他约请一些进步作家为刊物写稿,改变刊物的精神面貌,提高文化层次,受到读者欢迎,很快发展到2万份发行量。1931年他读到胡愈之的《莫斯科印象记》,十分赞赏,在《生活》上发表读后感,推荐给读者。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了我国东三省,胡愈之发表了《尚欲维持中日邦交乎》一文,表达了鲜明的抗日主张,激起读者的强烈反响,邹韬奋读后也为之震动。于是,他请朋友从中介绍与胡愈之会面,一气谈了三个小时,并向胡愈之约稿。胡愈之写了一篇《一年来的国际》,评述英、美、德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介绍苏联的建设成就,并预言九·一八事变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当时苏中断交,发表这样一篇文章是要冒一定政治风险的,但邹韬奋一字不改地刊登在1931年的“国庆特刊”上。胡愈之感到邹韬奋有胆识,有正义感,从此倾力相助,参与组织和策划《生活》的编辑工作,还经常为刊物写稿,尤其是以“伏生”为笔名写的国际问题文章,一时风行上海,大大提高了刊物的号召力。有的刊物甚至以“胡伏生”的文章作为广告,企图鱼目混珠;《生活》为此特意发表声明,澄清“伏生”并非“胡伏生”,成为当时媒体内部的新闻事件。

  《生活》的订购数逐渐上升到15万多份,成为当时中国销量最多影响最大的刊物,由此也引起了国民党政府的注意。蒋介石要求黄炎培改变刊物的立场。在这种情况下,邹韬奋与胡愈之、徐伯昕、毕云程、杜重远等人商量,决定脱离中华职业教育社,独立办刊。胡愈之建议独立后创办生活书店,可以在刊物之外出书(周刊社本来也有一些文章结集出书)。在为生活书店起草的合作社章程中,他提出了三个原则,即,经营集体化,管理民主化,盈利归全体。这三个原则使生活书店不同于当时一般的私营企业,对生活书店的发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932年7月,生活书店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出版史上的一件大事,更是三联书店的开端。这一年,邹韬奋37岁,胡愈之36岁。

  生活书店成立后,胡愈之又协助邹韬奋制定了经营方略。一是表面上把周刊与书店分开,以免周刊因不改立场而被禁时影响书店;二是以书店为核心出版多个刊物,书刊互动,快速发展;三是出版与发行并举,不但发行本版书,而且经售、代办各种书刊报纸。新知书店和读书生活出版社成立之初都是由生活书店代理发行业务。这三家书店目标基本一致,一开始就有密切联系,为以后的合并埋下了伏笔。

  从以上的史实可以看出,胡愈之虽然没有在《生活》周刊社和生活书店担任具体职务,但他实际上是《生活》周刊发展初期的重要参与者,是生活书店的设计者和主要创办人之一。

  1932年12月,宋庆龄、蔡元培、鲁迅等发起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由于邹韬奋在读者中很有号召力,鲁迅特请胡愈之约他参加。邹韬奋欣然答应。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实际政治活动,也是第一次与重要的社会活动家和文化人共事,这无疑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影响了生活书店的立场和发展方向。不久,民主保障同盟总干事杨杏佛被国民党特务暗杀,韬奋也被列入暗杀名单,只好出国避难。行前,他将《生活》周刊托胡愈之照料。胡愈之不负所托,不但组织编务,而且原来每期由韬奋执笔的“小言论”都由他来写。刊物办的很有锐气。

  1933年底,由于胡愈之的一篇短文,当局通令全国查禁《生活》。在最后一期上,胡愈之写了《最后的几句话》,强烈谴责当局的无理行径,同时刊登了邹韬奋出国前就已经写好的《与读者诸君告别》。《生活》虽然被禁,但不到两个月,即按胡愈之原先的设想,又创办了《新生》周刊。胡愈之建议请与张学良有良好关系的杜重远出面注册《新生》,得以顺利通过。《新生》完全继承了《生活》的办刊宗旨,“一切仍属旧贯”(邹韬奋语)。

  此间,胡愈之还为生活书店策划创办了《文学》、《世界知识》两个刊物。《文学》由茅盾、郑振铎主持,胡愈之担任编委;《世界知识》则由胡愈之亲自主持,这个刊物寿命很长,抗战胜利后发展成为独立的世界知识出版社,创办人也是胡愈之。韬奋1935年回国,立即与胡愈之一起投入抗日救亡活动。1936年11月,国民党当局逮捕了包括邹韬奋在内的救国会七君子。胡愈之担负起营救的组织工作。经过长达8个月的不懈努力,在全国各界的支持下,1937年7月底,七君子终于被无罪释放。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风云变幻、国难当头的日子里,邹韬奋和胡愈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韬奋每当有重大决定时都要征求胡愈之的意见,对他十分佩服和信任。1938年12月,抗战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国民党对有共产党色彩的书刊开始新一轮的清理。生活书店又面临一个新的关口。邹韬奋特别邀请胡愈之到重庆,商洽书店大计,总结9年来的工作,制定抗战阶段书店工作原则和新的编辑出版计划,并请胡愈之主持修订新的《生活出版合作社章程》。

  新的《章程》重申了民主集中制的管理原则,并在组织上确立了三个系统,第一是社的小组,这是帮助社务能正确执行的细胞组织;第二是业务系统;第三是自治会系统,这是增进同人福利,实行自我教育,提高每一个职工政治认识水准的细胞组织。这种民主集中制的管理方法在上世纪30年代是十分超前的,是富有创见的。这可能与胡愈之曾到苏联访问有关。

  在这次会面中,胡愈之建议,在后方和海外开设生活书店分店,化整为零,把人员和物资分散到五十几个分支店,既保存了实力,又扩展了书店业务。韬奋深以为然。在随后举行的社员大会上,胡愈之被选为理事会理事、编审委员会主席——这是胡愈之在生活书店担任的唯一一个公开的职务。会后,胡愈之对编审工作的各个方面做了周密的部署,提出了“适应抗战建国需要、促进大众文化、发展服务精神”的出版原则和编审工作计划化的要求。他手订了全年和各季度各类出版物的编审计划、出版计划和实现这些计划的措施,把过去的出版物分成A、B、C、D、E五类,由每个编委分担一个种类的编审工作。为保证编委会工作的正常进行,还制定了《编审委员会组织及办事细则》20条。在组织领导上,改总编辑负责制为编委会集体负责制。编委会每两个星期举行一次会议,商讨选题、组稿和审稿工作,开会时请经理、生产部主任和营业部主任列席。这些制度的确立,对于生活书店业务的规范化、科学化具有开创意义,极大提升了书店的职业化水准。

  邹韬奋对胡愈之的工作给予极高评价,他说:我们的胡主席是对本店最有贡献的一位同事……他参加本店创办时的计划,等于本店的大宪章的社章,就是由他起草的。他对于本店的重大贡献,不仅在于编审,实际上是包括了我们的整个事业。但是他总淡泊为怀,不自居功。他的计划力,极为朋友所心折,所以有“诸葛亮”的称号……他的特长,不仅文章万人传诵,而且对出版营业无所不精。他的特性,视友如己,热血心肠。他是我们事业的同志,患难的挚友。

  1940年7月,胡愈之奉命去南洋工作。1945年9月,他在南洋得知邹韬奋去世的消息。当时他一直不相信这个不幸的消息,直到三个多月后,接到郑振铎从上海寄来的《民主周刊》,上面刊载了一篇写韬奋之死的专文,才不得不信。他怀着悲悼的心情一气写下长达3万字的纪念文章。他称韬奋是为民族解放和民主自由而斗争的伟大战士,是伟大的爱国者。他认为,韬奋是属于大众的,是为大众的。这其实也是对韬奋所创办的生活书店的评价和定位。这个评价和定位一直影响到如今的三联书店。

  1950年4月,胡愈之作为全国出版界的领导人,在三联书店第一次全国分店会议开幕式上讲话,高度赞扬了三联书店,同时对三联书店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意见。他说:“三联则一直是在进步着,所以它能有今天的发展。它曾向广大的人民进行了广泛的启蒙教育工作,也曾培养了不少的革命干部,现在它有六百多名干部在直接继续参加出版工作,而新华书店中也有不少干部是三联培养出来的……”他要求“三联就组织与管理上为全国作公私合营事业的模范”,“三联除了做出版发行工作之外,对一切私营书店,还负着领导和扶助的责任”,“要做到企业化”……

  1982年10月,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革命出版工作五十年纪念会时,86岁高龄的胡愈之写了贺信。他充满深情地写道:

  我和这三家书店关系很密切,尤其是和生活书店,关系更加密切。生活书店的创办人邹韬奋,是我亲密的朋友,我常常为韬奋主编的刊物写稿。关于书店的出版方针以及书店的内部结构,韬奋常同我交换意见……这三家书店,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战胜了反动统治的残酷迫害。到1948年,合并成立三联书店。新中国诞生后,三联书店继续为国家的建设事业。为广大人民,贡献力量。

  从1931年到1982年,五十多年里,胡愈之先生一直关心、帮助和指导着三联书店,多次为三联书店规划蓝图、引领路径。他的精神是一以贯之的,即,不是为了做出版而做出版,而是为正义事业,为民族的需要,为大众的利益;为了这一切,要善于经营,但决不为经营而牺牲意义。这是作为一个三联人要永远记取的。

7.2 为毛泽东献策
  1938年5月,胡愈之在武汉任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第五处处长,受周恩来直接领导。四十年代到新加坡后,曾协助陈嘉庚办《南洋商报》。新中国成立以后,曾任文化部副部长、民盟中央副主席等职。

  1948年夏天,胡愈之从香港到大连,准备由大连转到华北解放区。那时李一氓正在大连主持工作,接待了他。有一天,两个人谈起了当时的战局。他对李一氓说:“毛泽东同志估计的胜利时间从现在起还要两年,在我看来,胜利时间不要两年。”“你是怎么估计的?”李一氓问。胡愈之胸有成竹地分析道:“除军事形势外,还有一个人心向背问题。国民党不仅军事崩溃了,经济也崩溃,因而人心亦崩溃了。你们没有看见在国民党区域不论哪一个阶层,都希望解放军胜利,希望蒋介石垮台。”

  经他这一说,李一氓不禁大为欣喜,连声说:“你这个看法有道理,我完全相信。”本来,李一氓是想等有方便的人同路时,陪送胡愈之到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平山县去的,现在听了胡愈之的见解,便立刻报告了旅大区党委,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见解,建议应该马上送胡愈之去平山县。经过旅大区党委的研究,他们就专门为胡愈之组织了一次交通和护送。在胡愈之即将离开大连时,李一氓还向他提醒:“到了平山后,一定要把你的这个看法告诉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

  胡愈之到了平山县不久,就得到了毛泽东的接见。胡愈之遵照李一氓所叮嘱的话,就把自己对战局的看法坦率地说给毛泽东听。毛泽东对胡愈之的看法也很重视。随后就与中共中央的其他领导人进行了研究。毛泽东吸取了胡愈之的意见,又根据自己掌握的国共双方的军事形势,作了更为准确的分析,在1948年11月14日又写成《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一文,对自己原先的估计进行了更改。他在文章中说:“这样,就使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原来预计,从1946年7月起,大约需要5年左右时间,便可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政府。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1949年9月,在胡愈之等人的筹办下,第一次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在北京中南海勤政殿召开。毛泽东在胡愈之和陆定一的陪同下,接见了参加会议的全体代表和工作人员。毛泽东并为会议题了字——认真作好出版工作。胡愈之当时是出版总署的第一任署长,他在会上致开幕词,并作了题为《全国出版事业概况》的报告。

  早在三十年代,胡愈之曾为开明书店主编过大型的国内外报刊文选杂志《月报》,但出了7期就停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愈之创办了文摘刊物《新华月报》。他亲自写信给毛泽东,请他为《新华月报》题词。毛泽东接读了胡愈之的信,欣然命笔,作了题词。而胡愈之则亲自作了一篇代发刊词,题目为——《人民新历史的开端》。

  1966年,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胡愈之虽然自己也处在逆境之中,但他还是处处帮助别人,关心别人。他对“文革”中的一些做法有看法,便忧心忡忡地约杨东纯、周世钊3人联合上书给毛泽东,要求毛泽东接见他们,他们有话要说。毛泽东那时一般不轻易接见人,但看了他们的信,还派人来与胡愈之他们3人谈话。胡愈之、杨东纯、周世钊3人感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便以很诚挚、很沉痛的心情和态度,对当时全国带有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作了痛切的进言。胡愈之说的是发扬民主、广开言路的问题,杨东纯谈的是青年问题,周世钊谈的是教育问题。一个半天没谈完,又加了一个半天再谈,他们整整谈了两个半天。

  毛泽东所派来的人,对胡愈之他们3人所谈的话都作了详细记录,回去以后也上报了,却没有结果。

  然而,胡愈之这种敢于犯颜直谏的精神,却赢得了许多人的尊敬。胡愈之也没因此而灰心,仍处处关心同志,仗义执言。如茅盾当时无人过问,他就去看望他,并利用一切机会去反映他的正当要求;冯雪峰去世后,“四人帮”的大小喽罗不准开追悼会,在最初的治丧方案中,甚至不许称呼“冯雪峰同志”,他深抱不平,到处奔走呼吁,总算为当时举行的告别仪式争得了准用“冯雪峰同志”的名义。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18 07:54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59 发表于: 2014-04-11
《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81页胡  煌的资料
胡  煌(1909--1936)

    又名胄玉、华。余姚县人。1921年毕业于浒山三山小学。1923年入上海澄衷中学高中部,因家贫,中途辍学回浒山,执教于白沙河角小学。1926年春偕施若愚、孙岗至宁波中共组织领导的培英中学任教,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在柯东乡办农民夜校,组织农民协会。同年11月去上海,在中共领导的三德里“济难会”从事营救受难人员工作。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随中共党组织转移至武汉,在救护队工作。同年10月党组织受派遣赴苏联,进莫斯科中山大学半工半读。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冬回国返沪,从事中共秘密工作。1932年参加“一•--]k”淞沪抗战。1933年到闽浙赣根据地,历任闽浙赣红十军政治部秘书长、中共闽浙赣省委组织部长、共青团闽浙赣省委书记。-1-936年冬因叛徒出卖,于杭州车站被捕,受酷刑不屈,被杀害于浙江陆军监狱。

来源:林吕建主编;卢敦基,张学继,项义华等副主编《浙江民国人物大辞典》445页.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01.      
[ 此贴被观海卫木兰在2014-04-18 08:04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