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柘城县胡襄城胡氏家族史考证
——明初始迁祖24世孙 胡继江
一、胡姓起源地肇始胡襄
河南省柘城县胡襄镇胡姓,源于妫(gui)姓,出自帝舜的后裔胡公满,妫满的后裔及国人以先祖谥号为氏,世代繁衍至今。
胡姓起源地肇始胡襄,即今河南省柘城县胡襄镇。柘城,夏朝时称“株野”,商朝时名“秋地”,西周时期为陈国的开国之地。
西周初年,周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即封虞舜、夏、商的后代于陈、杞、宋,后世帝王亦多承三恪之制。西周其他有战功的将领分封于比较富饶的地方,如姜子牙分封于齐国等等。帝舜的后人妫满受封于陈(辖今河南柘城、淮阳一带),建有陈国,侯爵。
妫满为什么称“胡公”呢?据考证,在远古时期,今胡襄一带生活着一支以“胡”为名的原始东夷部落,他们以鶟(亦称鹕)为图腾。《尔雅.释鸟》记载,这种鸟“似雉,青身白头”,很像我们现在所说的白头翁鸟。据学者的推断,胡即鹕,是以白头翁鸟为图腾的部落,当系东夷族中鸟类的一支。后来,在弱肉强食的部落战争中被兼并,逐渐消亡,融合到其他部族中去了,此地仍被称为“胡”地。(《吕氏春秋?勿躬》记载有“胡曹作衣”的传说:胡曹,生卒年不详,传说为黄帝臣,始作衣裳。)
另据《元和姓篡》等史籍记载,妫满是上古圣君虞舜的妫姓后裔,虞舜的第三十三代裔孙,因此在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姬发将长女太姬嫁给他,成为周武王的女婿,并赐封为陈侯。妫满在“胡”地筑城为襄城,陈国王族及后裔子孙聚居此城,史书称为“胡襄城”。 “胡”为古地名,“襄”为辅佐之意,即表示辅助周王朝以定天下的意愿。“胡襄城”北五里是洮河,与宋国以洮(tao)河为国界。
妫满在逝世后谥号为“胡公”,称胡公满。据《柘城县志》(清光绪版)记载:"城东北三十里,有胡襄王陵",即胡公满之陵。
西周时期,陈国的疆域在郑、宋、齐、楚等各大诸侯国之间,虽为西周王朝的十二大诸侯之一,常参与“五霸”主持的会盟,但却是这十二大诸侯国中比较弱的一个国。
春秋时期的周桓王姬林四年(陈桓公妫鲍二十九年,公元前716年),陈桓公曾自不量力,与宋殇公子与夷、蔡宣侯姬措父联合,组成三国联军进攻郑国,却反遭到郑庄公姬寤生亲率大军的大举反侵,搞得陈国还要请求鲁国来救。到了春秋中、后期,楚国势力逐渐强大,在向中原发展的过程中,陈国长期成为楚国的附庸,勉强维持政权。
周定王姬瑜八年(陈灵公妫平国十五年,楚庄王芈旅十五年,公元前599年),陈国大司马夏征舒杀了陈灵公自立。楚庄王(熊侣)就以讨伐夏征舒为名,灭了陈国,并将陈国划为楚国的一个县,后又听从大夫所劝恢复了陈国,立陈灵公之子妫午为陈国君,是为陈成公。
周景王姬贵十一年(陈哀公妫弱二十六年,楚灵王芈围七年,公元前534年),楚灵王(熊虔)再次灭了陈国,陈哀公沦为楚国的一个大夫。但六年之后楚国内乱,楚平王芈(mi,羊叫)居(熊弃疾)杀其兄芈围自立,陈国公室与蔡侯等因协助楚平王有功,楚平王恢复了陈国的诸侯国地位,陈哀公之孙妫吴成为陈惠公。
到了周敬王姬丐四十一年(陈缗公妫越二十三年,楚惠王熊章十年,公元前479年),陈国在末代君主陈缗公执政时期,被楚惠王所彻灭。而楚惠王在原陈国之地建立了陈县,成为楚国郡县制度的一个行政区域,后又改为楚国的别都。
陈国自妫满于公元前1045年开国,至公元前479年亡国,共传二十四王,历五百六十六年。
陈国被楚国所灭后,其国王族后裔子孙以及国人多有以先祖谥号为氏者,称胡氏,世代相传至今。
胡公满是黄帝42世孙、虞舜的33代孙,生于殷纣王七年(公元前1067年)农历十一月十五,薨于周成王29年(公元前986年)的正月初十,寿终81岁。其世系为:华胥氏—伏羲(配女娲)—少典—黄帝—昌意(黄帝次子)—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舜(即帝舜)—商均—……—阏父(也称虞阏父、遏父,是商均的第32世孙)—胡公满(陈国开国君主)。由此可见,胡姓,是一个中国人的姓氏,是一个值得自豪的贵姓、大姓。河南省柘城县胡襄镇胡姓的先祖是正统的虞舜后裔、黄帝子孙。
二、胡氏大迁徙。
胡氏以陈国为源地,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面八方延伸。经过数代的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并成为当时的胡姓望族。至汉时,迁入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湖北等地。其中,迁去甘肃省境的一族,在后汉时已成为一大望族,后又成为各地胡氏繁衍的主要来源。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胡姓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胡姓遂迁入福建。胡氏南迁,始于西晋末年。胡氏的后代,从中原南下,先迁到安徽,然后又从安徽再迁至福建。最后由福建迁居入台湾。台湾的胡姓,至今已遍及全省。不过,居住较为集中并且人数最多的,则是台南、台北、彰化和新竹等地。再以后,又由新蔡和山西两地的胡姓向其他各地迁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国。胡姓是当今常见姓氏,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31%,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大姓之一,居第十三位,在台湾排名第三十八。四川、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山东、湖南多此姓,上述八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65%。其中四川省约占全国汉族胡姓13%。
三、我祖迁徙情况。
我祖在西汉时从柘城胡襄城一代迁徙到山西。1388年8月,我始迁祖从山西洪洞县迁徙到柘城县胡襄城。
根据《明太祖实录》卷一九三载:“(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山西泽、潞二州民之无田者,往彰德、真定、临清、归德、太康等闲旷之地。”,在明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8月,按“四家之口留一、六家之口留二、八家之口留三”的比例迁移,挑选“田少丁多”或无田之家,从山西晋城、长治迁往彰德(今河南省安阳市)、正定(今河北正定)、临清(今山东临清市)、归德(今河南商丘市)、太康(今河南太康县)等荒芜人烟的地方垦种,当时归德府管辖一州八县:即睢州(领县二:考城、柘城)、商丘、宁陵、夏邑、永城、虞城、太康县。
明初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8月,我始迁祖响应明王朝朱元璋号召,带着家人到洪洞县的广济寺办理了迁移手续,领取“凭照川资,”然后从这里出发,按官方指派的方向,在官兵的监护下,来到归德城南60里的柘城县胡襄城西2里,在洮(tao)河南岸,定居下来。
我始迁祖初到此地,由于元末明初多年战乱,黄河泛滥,蝗灾不断,荒无人烟,原来村庄城邑多成荒墟,良田淤成沙滩。自始迁祖以来,胡氏族人不辞艰辛,勤劳不辍,置地垦田,日益富裕,修有家谱,筑有胡家祠堂,世人称村名为胡堂。胡氏不断发展,向各地迁居、繁衍,分为多支,如胡襄城胡堂(现为胡襄镇李关庙村)向北5里的胡楼、向东1里的胡庄,向东2里胡襄镇上的胡氏族人,向南20公里有柘城县皇集乡胡庄、拍子胡,向西南20公里柘城申桥乡胡楼、胡庙集,等等,都是始迁祖后裔。
清嘉庆年间,胡襄城胡堂胡氏一族与后迁入的李姓恶霸争夺田地打官司,胡氏族人上下同仇敌忾,卖地筹措经费,打赢了官司,失掉了土地,后不断衰落,加上黄河泛滥、蝗灾不断,胡氏家境逐渐败落,祠堂失修,但祖上仍留下“冤死不告官”的祖训,就是说冤死不要打官司,以警胡氏后人!
清朝时,关庙急剧膨胀,几乎处处都有关公庙。清道光年间,超过千人的村落要建关帝爷庙。胡堂村胡姓、李姓和刘姓,加上周边肖楼、俞庄、孙庙(土地庙)、王拐人口已超千人,要建关帝爷庙。胡氏宗亲勤劳古朴,憨厚老实,兑钱出粮,被推为总领会首;李姓为山主。村民集资共同建起了关帝爷庙,李姓为山主,遂把胡堂改为李关爷庙,后简略为李关庙、李关庙村。
胡氏自始迁祖以来已历经627年,传26世,族谱中部分家谱是:孝、天、保、中、殿、继、文。胡氏进入保、中、殿三世,约1850年后至1949年衰落到极点,很贫穷,读不起书。至1938年5月河南黄河花园口水灾,把我们的家园全部淹没,祠堂和家谱荡然无存。因家境贫困,都不识字导致愚昧无知,二十二世中字辈、二十三世殿字辈一是绝大部分男丁找不到媳妇,二是一部分为了生存,参军吃粮,死于战争,三是黄河水患后死于瘟疫,胡襄城胡堂(现为李关庙村)胡氏一族已到了灭绝的边缘。“继”是第24世,我叫胡继江,“文”字辈是第25世,从26世开始就没有家谱可以遵循了!
经老人追忆,祖上口传,胡氏祠堂供奉有胡公满、山西远祖、始迁祖等等,祠堂旧址附近的胡襄王陵遗址尚在。历史沧桑,不断变迁,如何恢复胡氏祠堂,重修胡襄王陵,已是我们胡氏宗亲的共同心声!
四、胡氏中兴。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穷人翻身得解放,打倒了土豪劣绅,河南省柘城县胡襄镇胡氏宗亲分得了土地,凭着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精神,家境不断改善,如截止2015年柘城县胡襄镇胡堂(现为李关庙村)胡氏一族已发展到200多人。在诸多分支中,以二十三世胡公殿封一族发展很快,尤其在1977年恢复了高考制度后,涌现了一批青年才俊。
二十三世:胡公殿封,妻高氏秀兰,生四子。
二十四世伯:胡继海,妻李氏爱群,生二子胡文欣、胡文博。
二十四世仲:胡继民,妻韩氏素芹,生三子胡文哲、胡文磊、胡文增。
二十四世叔:胡继江,妻赵氏江丽,生一子胡文灯。
二十四世季:胡继生,妻陈氏刘平,生一子胡文贺。
二十五世:胡文欣,妻刘氏群英,生一子胡振林。
二十五世:胡文博,妻谢氏文雅。
作者简介:胡继江,名继江,字皓楠,号平安。生于1971年7月22日,河南省柘城县胡襄镇李关庙村人。现工作、居住在河南省商丘市。QQ:1725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