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98912阅读
  • 205回复

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三官殿)胡氏专帖   更新:禀告先祖  顺告宗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该作者 80 发表于: 2016-11-09
《慈溪古建筑集锦》中“胡家大院”
《慈溪古建筑集锦》中“胡家大院”

   偶然看到一书《慈溪古建筑集锦》,里面有“胡家大院”一文。
   那是我家族的老屋,是我爸爸、爷爷、爷爷的爸爸、爷爷的爷爷的出生地。根据清朝光绪《慈溪县志》记载的内容,可以推测是道光年间观海卫胡氏的胡衡(竹溪公,我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所建。
   由此,当时称为“新胡家”的支派开始在这老屋繁衍。北门的胡家,就有了“老胡家”之称。以后,还有族人相继从“老胡家”迁出,于是就有了“土地庙新胡家”、“童家弄新胡家”等分支。
   现在,观海卫镇内已经没有“三官殿”这个建筑了。但是,门前的街被称为三官殿街,也有过“三官殿村”这个行政村名。近年研究家族史时,我们就将这个位于三官殿街的最早的一个“新胡家”分支简称三官殿胡氏,以区别后来的其他新胡家。
   胡甸荪,不是三官殿胡氏的后人,是其他支派的。或许他在观海卫城内别的什么地方,建过什么,留着有兴趣者去考证吧。
   我是学化学的“理工女”,研究过低分子、高分子物质的分子结构,不懂家史的分支结构,更不懂古建筑的房子结构。
   慈溪是一个有着古老文化传统的城市。我相信,故乡的文史专家们是会从现存的房子考证出该建筑的“出生年代”,请给这个建筑发一个准确的身份证吧。
   别再让老屋再参与“穿越剧”了。2009年报纸上,出演了明朝建筑胡守仁故居的角色,2013年的书里,又被写成别的分支的后人民国初年所造。如此穿越,房子会不会喊“太累了!”。
   以下《胡家大院》来自方煜东编著《慈溪古建筑集锦》一书(94-95页)

胡家大院

   胡家大院位于观海卫镇城内三官殿东侧。

   胡家大院约建于民国初年,为旅沪巨商、宁波帮著名人士胡甸荪所建。
   胡甸荪在上海天主堂街泰和里开有怡春茶栈,为上海总商会合帮会员、宁波旅沪同乡会永远会董、三北旅沪同乡会副会长。


   胡家大院坐北朝南,由前后三进建筑构成。前进面宽七间,一字排开连外墙,长条整石横砌的墙裙,正中朴素的石框门,规整简洁却不失恢弘气势。外墙近檐部残留墨线回纹绘画装饰,上覆青瓦,明间屋脊局部由考究的筒瓦砌就,可能为建筑初建时遗存。跨过石门槛,三架梁门厅。月梁有云纹和花篮等木雕装饰。精美庄重。过门厅,便是整洁的石板天井,东、西侧有重檐两层厢房各两间,连正屋梢间。第二进正屋七间两弄,明间为九架梁高平屋,现已改为过弄,通第三进天井。第三进正屋为重檐两层楼房,七间两弄;明间作堂前,高大敞亮,八架抬梁式,混合土铺地,似民国时期改建;东、西也有两间重檐两层楼厢房,东厢房山墙窗户作拱券,堆塑西洋式花卉,概为清末民国时期修建。正屋前廊东、西两端开侧门,从前廊东侧偏门出,便可见长排高平屋偏房,共11间,与西侧偏房对称,东侧狭长天井有砖雕花窗月墙,民国初期风格。

只看该作者 81 发表于: 2016-12-27
纪念留德归国解剖学家胡哲揆博士诞辰123周年
纪念留德归国解剖学家胡哲揆博士诞辰123周年
观海卫耕读  20161226
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6b24ae20102x2in.html


        今年是哲揆公(1883.12-1966.9)诞辰123周年,遇难50周年,也是他去德国留学100周年。
        我们观海卫三官殿胡家,三房只有四位哲字辈先祖,我爷爷哲舜公和两位胞兄、一位堂弟(哲揆公)。哲揆公没有亲生的孩子,三年前父亲含泪叮咛我:“阿揆叔无后,你们就是他的小辈,不可忘记。”
        我答应过父亲和族内长辈,要收集整理哲揆公的资料。关心哲揆公的乡亲们希望我来写写哲揆公,故乡的小学的校长早就托我寻找哲揆公的照片……
        三年来,我一直在关心着这件事。今年春天,我放下手里其他事情,在力所能力的范围努力搜寻。是找到一些资料,弄明白了一些重要的事情。可是,今年9月哲揆公遇难五十周年之际,我一直没有能平静下来写悼念文章。现在,我才明白我虽是明朝军户的后人,但我也是个留洋归国博士,实在没有勇气去把已经结了疤的伤口重新撕开,重现那段血淋淋的历史……
        我努力寻找,找到了哲揆公的著作、第一篇论文的题目和发表的杂志名称等资料,了解到了一百年前哲揆公留学以及归国的背景情况。这些或许是我们家乡留学史、中国留学史的一部分,让我以后写出来吧。我不仅是作为哲揆公的后人,还作为新一代留学人员来关心中国留学史吧。
        一直没能找到哲揆公的像样一点的照片,没法给父亲、家族和故乡交差。只能先贴出来《东南医刊》1931年 第二期 46页的缩微胶卷的复制品,左上方是“外总兼局解教授胡哲揆先生”。东南医学院,早已迁到安徽成了安徽医科大学,不知是否可以还找到这份刊物,可以有一张清晰一点的照片。




只看该作者 82 发表于: 2017-01-09
观海卫古镇名人——胡鲲
观海卫古镇名人——胡鲲

   最近,在上海市图书馆通过“读秀网”看到一些重要资料。2000年宁波出版社出版的《三北名镇观海卫》(余麟年、陆建立编著)“古镇名人传千古”一节里有 “简略介绍几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等文字。细细一看,大吃一惊。按着顺序,是嘉靖年间的抗倭英雄杜槐、谭纶;民国的沈九成、沈启涌,以“三友实业社”闻名的民族资本家;行医一生的女医生范日贞;我家族的哲时公——胡鲲;支持抗日游记队的沈嘉仕;为行医办学的牺牲的共产党人方信秧;著名中医李纯益。扳扳手指头,共九人,原来胡鲲是三北名镇观海卫的屈指可数的传千古的名人呀!
   胡鲲是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人,明朝观海卫后所正千户胡得玉的十九世孙,清朝商人、教育家胡衡的五世孙。是我爷爷的族兄,是我们观海卫三官殿胡氏清末留学海外的先贤。
   2013年我开始关心家族史的时候,父亲就对我说过,哲时公是位德才兼备的医者。他和三位亲兄弟都是留学日本的,他的长兄哲夫公是个优秀的外科医生,在宁波自创医院,很可惜英年早逝。他的二哥达夫公是学文科的,归国后执教于宁波第四中学。他的弟弟子辰公也是学医的,回国后是宁波很有名的眼科医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医生兄弟都积极投入战争医疗救护,进行抗日救亡活动。他们的事迹是在当时新闻媒体上报道过的,是宁波的有名人物。
   可惜,我家族的先贤的资料大多已流失。如今看到如此详尽的关于胡鲲(哲时公)的文字,摘录于下:

   胡鲲(1889-1940),又名胡哲时,观海卫胡家人。1911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药部五官科专业。回国后任杭州花市路医院院长。1935年任清华大学校医主任。1937年返乡,遇霍乱流行,曾主持在观海卫城隍庙设立时疫医院三个月。抗战事起,清华大学内迁,胡任宁波战争救护队负责人,1940年任象山公立医院院长至病故。


   在1994年出版的《慈溪卫生志》里,也看到了以上文字。一模一样,一字不差。看来,《三北名镇观海卫》古镇名人传千古里的关于胡鲲的文字,是出自《慈溪卫生志》吧,应该是非常可靠的。
   在上海市图书馆找到的1937年《清华大学一览》第162-165“本校常设委员会名录(民国二十五年度)”里记载着,胡鲲在清华大学任校医主任之外,还担任卫生委员会委员、八家村建设工作计划委员会委员、职员体育训练委员会委员。这些或许是我们家族以及胡鲲(哲时公)的后人都不知晓的史实。
   哲时公(胡鲲)不仅是我的爷爷的族兄、挚友,还是我家族清末留学日本的先驱之一。那就是木兰的出洋留学、学成归国的老祖宗了。关于哲时公和其他先祖的留学资料,不仅是我家族教育史的重要部分,也是故乡教育史和中国留学史的一部分。木兰尚在学习之中,学习笔记日后公开。
   胡鲲(哲时公)不仅被载入以前的报纸、地方志、留学史等史料,和我们家族几位先贤们、我们家族的老屋一起被画在卫东村的文化墙上了。

   家乡人民会永远记住你们,历史也不会遗忘你们的



只看该作者 83 发表于: 2017-01-09
转载《古镇名人传千古》
转载《古镇名人传千古》
资料来源:《三北名镇观海卫》(余麟年、陆建立编著)85-88
2000年宁波出版社出版


       观城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从观海卫建成卫来,许多有名的人物在这里活动过,他们对观城的发展作出过有益的贡献,致使人们对古镇留下较深刻的印象,下面简略介绍几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历史人物:
       杜槐(? -1555),字茂卿,明慈溪鸣鹤杜家桥人。嘉靖年间,倭寇扰境,其父杜文明受命抗倭。杜槐以父年老,代父散家财,招募骁勇,组成一支精悍的抗倭武装,屡击倭寇。嘉靖三十二年(1553),倭寇侵犯观海卫。杜槐日:“卫破即无县。”立即骤集群勇,击败倭寇。副使刘起安命杜槐防镇余姚、慈溪、定海(今镇海)一线。
       嘉靖三十四年,在定海白沙(今属宁波)与倭寇相遇,杜槐身先士卒,激战一日,斩30余人,终因身负重伤,坠马牺牲。父文明击倭于鸣鹤场,斩酋一人,倭惊呼“杜将军”,后战死于奉化枫树岭,朝廷追赠杜槐为光禄丞,杜文明为经历,并立祠祭祀。
      谭纶(1520 -1577),字子里,号二华,江西宜黄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嘉靖年间参加浙江抗倭斗争,督办过三北观海卫一带抗倭事宜,改革官兵功赏制度,功迹显著。
       明律规定:以斩倭首级多孤论功受赏,结果导致冒领、抢功而误战事,成为明代“头弊”,作战中因争夺首级而误事。
       谭纶改革规定,战场上必须首先杀敌,不得争功,将士兵为三人一伍的最少作战单位,两人杀敌,一人取级,其它人不得抢功,所得首级登记验准,做到“军无争功,朝无僭赏,其得者不以为幸,而赏之足以劝矣”。又严禁各级将领及其家丁虚诈冒功,保护士兵利益。
       沈九成、沈启涌系本镇庙桥村人,1912年初,在上海四川北路与呜鹤东埠头村陈万运三人合资兴办制烛坊,取名“三友实业社”。两年以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制的进口烛芯中断,日商乘机抬价,为了扩大营业,沈九成赴日本考察,回国后,用日本的先进技术,更新了化学处方,提高了制烛的质量,英美洋行所属在华洋烛制厂都向三友实业社定货,并预付定金帮助扩大生产,到1915年底,资本已达3万元,就开始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又建设工厂,除生产烛芯外,还生产毛巾、被单、童装,使工厂的产品产值成倍猛增,即又开设三友商场,实施工商一体化。所产“三角牌”手巾,杨销全国,把日货“铁锚牌”手巾挤出中国市场。并试制成功自由布和透凉罗纱,分别代取英旦士林和珠罗纱,从而打破英商独霸中国市场局面。
       由于沈九成、沈启涌等经营管理得法,企业发展很快,从民国元年至二十年的20年间,资本额从450元激增到200万元。并在汉口、天津、南京、杭州、重庆、长沙等地开设分社,代销店遍及全国各大城市。
       三友实业社除注重产品质量外,还注重培养人才,他们从孤儿院里挑选孤儿,委托中华职业学校代为培训,造就了一大批人才。
       不幸“一·二八”事变后,三友实业社的工厂被日冠焚毁。因此生产停滞,资金几乎耗尽而关闭。
       范日贞(1885 - 1965),女,范市镇人。商人家庭出身,毕业于宁波女子中学。婚嫁那天见新郎是个“鸦片鬼”,当夜即毅然出走,由继母收留,立誓永不婚嫁,人称“范姑娘”。不久入慈溪保黎医院学医,学成后留医院任妇产科医师。民国十七年(1928年)在观城南门姜家弄开设诊所,三十年回到范市老家开业,1951年加入灵绪乡中西医联合诊所。
       范日贞专擅妇产科,亦兼内科。孤身一人,生活俭朴,为人和善。贫者求医,免收诊金甚至代付医药费,故行医一生,个人全无积蓄。1965年因病逝世,终年81岁。
       胡鲲(1889 - 1940),又名胡哲时,观海卫胡家人。1911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药部五官科专业。回国后任杭州花市路医院院长。1935年任清华大学校医主任。1937年返乡,遇霍乱流行,曾主持在观海卫城隍庙设立时疫医院三个月。抗战事起,清华大学内迁,胡任宁波战争救护队负责人,1940年任象山公立医院院长至病故。
       沈嘉仕(18981966),抗日战争时在观城镇开设长兴渔行。一度曾为浙东游击队重要联络点和税收关卡,出色完成税收任务,支援了抗日游击区的主要经济来源。还承担过我抗日游击队设在陆埠的联络点送款和送情报工作,并营救和藏匿过革命同志免遭杀害。
       方信秧 (1922 -1944),慈溪县东山头林家村人。因患先天性关节瘫痪,左足残废,右足也不正常,从小摆着凳子走路。但他读书很认真,并且学过中医,能帮助村人治病。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时东山头原锦堂师范附小因锦堂师范内迁停办,是年当地群众,组织起校董会,由方信秧主持办学。而县府教育科却另派了新校长前来接管,方信秧在党组织指导下,经过多方面工作,取得了校董会的支持,终于把教育科派的新校长撵了回去。方信秧常常自编教材,对学生进行抗日教育。白天认真教书,夜里还到就近各村发动群众,开展对敌伪顽反动势力的斗争。1943年下半年组织上决定调东埠头小学任教。19441 12日傍晚回家,由于坏人告密,观城伪中警团派兵跟踪包围,拘捕后受尽酷刑,宁死不屈,8天后壮烈就义。
      李纯益 (1923 -1972),号阿明先生,观城人,医承父李村传。行医60年,精内、外科,尢擅小儿科,善治麻疳,1963年3月被省卫生厅命名为著名中医师。

只看该作者 84 发表于: 2017-01-09
《清华大学一览》(1937年)里的胡鲲
《清华大学一览》(1937年)里的胡鲲

  通过网络,看到《清华大学一览》(1937年)里的《本校常设委员会名录 民国二十五年度》,那是从一个侧面记载着我家族先贤哲时公(胡鲲)1936年在清华大学的工作情况。这是哲时公后人、我们家族后人所不知晓的八十年前的史实,特此转发。
   这份材料里有许许多多我所仰慕的泰斗、先驱的名字,人民是会永远记住你们的。家乡人民和观海卫胡氏后人会永远记着胡鲲——我们的哲时公。

转发《本校常设委员会名录 民国二十五年度》
                   出自《清华大学一览》1937年 162-164页  

一、聘任委员会
  校 长(主席);教务长;秘书长;文学院院长;理学院院长;法学院院长;工学院院长;  
  朱自清先生;熊庆来先生;浦薛凤先生;施嘉炀先生
二、招考委员会
  教务长;各学院院长;各学系主任;注册部主任
出版委员会
  陈 总先生;陈 桢先生;袁复礼先生;顾毓琇先生;萧公权先生;吴有训先生
《大学一览》委员会
  潘光旦先生(主席);沈 履先生;冯友兰先生;叶企孙先生;陈 总先生;顾毓琇先生;  
  郑之蕃先生;陈 铨先生;朱荫章先生
五、图书馆委员会
  钱稻孙先生(主席);潘光旦先生;冯友兰先生;叶企孙先生;陈 总先生;
  顾毓琇先生;朱自清先生;张子高先生;浦薛凤先生
六、特购图书(关于社会科学之中外政府刊物及档案)委员会
  陈 总先生(主席);刘崇鋐先生;萧 蘧先生;陈 达先生;陈寅恪先生;张奚若先生
七、校景设计委员会
  陈福田先生(主席);陈总先生;温 德先生;李继侗先生;毕正宣先生
八、集会典礼委员会
  沈 履先生(主席);李辑祥先生;潘光旦先生;陈福田先生;浦薛凤先生;张大煜先生;
  涂 文先生;朱荫章先生;陈传绪先生;毕正宣先生;傅任敢先生;张龄佳先生
九、奖学资助委员会
  潘光旦先生(主席);张子高先生;赵忠尧先生;周先庚先生;雷海宗先生;萧 蘧先生;
  赵凤喈先生;仙洲先生;李辑祥先生
十、学生生活指导委员会
  潘光旦先生(主席);沈 履先生;冯友兰先生;叶企孙先生;陈 总先生;顾毓绣先生;
  朱自清先生;陈福田先生;吴有训先生;刘 鋐先生;李景汉先生;张子高先生;郑之蕃先生;
  冯景兰先生;周先庚先生;浦薛风先生;施嘉炀先生;庄前鼎先生倪 俊先生;钱稻孙先生;
  涂 文先生;钟书箴先生;邵恒濂先生;祝振纲先生毕正宣先生;朱荫章先生
十一、周寄梅先生纪念奖金委员会
   沈 履先生(主席);顾毓琇先生;王化成先生
十二、丙寅论文奖金审查委员会
   潘光旦先生(主席);萧公权先生;赵风喈先生
十三、梁思忠少校纪念奖学金委员会
   潘光旦先生(主席);周先庚先生;陶葆楷先生
十四卫生委员会
   潘光旦先生(主席);沈履先生;胡 鲲先生;毕正宣先生;邵恒濂先生
十五、供电指导委员会
   顾毓琇 先生(主席);叶企孙先生;庄前鼎先生;倪 俊先生;章名涛先生;葛祖彭先生;
   毕正宣先生;赵世昌先生
十六、八家村建设工作计划委员会
   陈达先生(主席);陈 总先生;李景汉先生;李谟炽先生;胡 鲲先生
十七、职员体育训练委员会
   潘光旦先生(主席);沈履先生(副主席);钱稻孙先生;涂 文先生;乔 迁先生;
   赵逢珠先生;夏 翔先生;李剑秋先生;胡 鲲先生
十八、特种研究事业筹划委员会
   叶企孙先生(主席);陈 总先生;顾毓琇先生;朱经农先生;何浩若先生
十九、特种研究事业建筑工务委员会
   施嘉炀(主席);陈福田先生;沈 履先生;顾毓琇先生;王裕光先生
二十、特种研究事业建筑财务委员会
   陈 总先生(主席);萧 蘧先生;张子高先生
                                  
                            《清华人学一览》1937年



只看该作者 85 发表于: 2017-01-12
慈溪首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布,有我家——观海卫镇!
慈溪首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布,有我家——观海卫镇!

   观海卫镇是一座古镇,1200多年的建镇史和600多年的建卫史,使这里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明朝洪武年间汤和在观海卫建卫时,我家族的始迁祖胡得玉作为后所正千户来到了观海卫。于是,我们二十多代子子孙孙生活在观海卫镇内,建于清朝的胡家老屋屹立在三官殿街……


转发:慈溪首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布,有你家吗?
(2017-01-1209:53:16)
   地名是城市的名片,记载历史交迭。道路不断翻新,但地名常常被保留下来,成为历史的见证。日前,慈溪市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式公布,有你家吗?

   我市的众多老地名就蕴含着慈溪“沧海桑田”“唐涂宋地”的历史脉络信息,体现了慈溪“围垦、移民、青瓷、慈孝”的悠久文化传承。如大古塘,建造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初名莲花塘,俗称后海塘。古代修海塘十分艰巨,杭州湾是著名的强潮河口,潮患有着巨大破坏力,要抵御这样大的潮患,对海塘的要求就很高,建了又毁、毁了又建是常事。就大古塘来说,从始建到全线完成经历了340年的努力。作为慈溪境内最古老的海塘和三北平原沿海的第一条海塘,大古塘见证了慈溪先民与自然对抗拼搏的顽强精神。

  尽管地名承载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接续着慈溪的情感传承,但一直以来,由于对地名文化重要性缺乏认知,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在城市建设改造中,很多反映历史文化风貌的老地名未能得到有效传承,致使许多有文化内涵的老地名变更或消失。因此,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我市依据上级关于加强地名文化保护的相关要求,认定了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经普查,我市共有地名信息11大类111子类14196条,如何从数量庞大的地名中甄选出这些能体现慈溪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名呢?“主要是从地名的历史性、知名度、文化内涵、文化独特性及传承价值等方面进行考量、甄选,同时也经过了专家的评审,征求了相关部门意见。”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保护好地名,就是让文化有立足点,让乡愁有落脚点。“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使用。”该负责人表示,今后要维护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地名的稳定性和严肃性,严格控制更名、销名,禁止简单更名或随意舍弃,科学合理地重新利用已消失的老地名,以传承地名文化。“民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就近移用、优先启用、挂牌立碑等措施对地名予以保护。”


只看该作者 86 发表于: 2017-01-12
转发慈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6年12月22日发布的文件



关于公布慈溪市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通知
来源:慈溪政府网 日期:20161230
慈政办发〔2016199

各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地名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历史资源和文化财富,为进一步保护慈溪市历史文化特色,弘扬传统地名文化,根据全国地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关于加强地名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地标委〔20044号)、民政部《关于加强地名文化建设的意见》(民发〔2012106号)和《浙江省地名管理办法》(省政府令第309号)有关要求,从地名的历史性、知名度、文化内涵、文化独特性及传承价值等方面进行考量、甄选,经专家评审及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确定了《慈溪市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名录共收录60条体现慈溪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名,现予公布。

                                        慈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1222

慈溪市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镇(2个):
  观海卫镇、庵东镇
  二、片村(3个):
  鸣鹤、宓家埭、天元
  三、行政村(12个):
  方家河头村、龙山所村、山下村、任佳溪村、东埠头村、洪魏村、五洞闸村、王家埭村、孙家境村、童岙村、石堰村、相公殿村
  四、自然村(5个):
  毛三斢、盐仓、昭十三房、埋马、悦来市
  五、河流(2个):
  快船江、古窑浦
  六、山(10个):
  达蓬山、雁门岭、伏龙山、卫山、栲栳山、胜山、蹋脑岗、陈山、虎屿山、教场山
  七、桥梁(6个):
  金锁桥、古卧床桥、沈师桥、陡塘桥、唐荔桥、七星桥
  八、纪念地(10个)
  天叙堂、灵龙宫、车子屋、五磊讲寺、金仙寺、阳觉殿、锦堂学校旧址、通天楼、双河堰、三山所北城门
  九、湖泊(水库)(5个):
  凤湖、杜湖、白洋湖、上林湖、梅湖
  十、道路(1个):
  同泰弄
  十一、海堤(4个):
  大古塘、周塘、潮塘、利济塘
抄送:浙江省民政厅、浙江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宁波市民政局、宁波市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办、政协办,市人武部,市法院、检察院,各人民团体,慈溪民盟、慈溪民建、慈溪致公党、慈溪九三。

                 慈溪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1223日印发



只看该作者 87 发表于: 2017-01-12
让文化有立足点,让乡愁有落脚点
让文化有立足点,让乡愁有落脚点

  观海卫镇是一座古镇,1200多年的建镇史和600多年的建卫史,使这里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明朝洪武年间汤和在观海卫建卫时,我家族的始迁祖胡得玉作为后所正千户来到了观海卫。于是,我们二十多代子子孙孙生活在观海卫镇内,建于清朝的胡家老屋屹立在三官殿街。现在,老屋里还住着我家的族人,观海卫镇内这里、那里还住着得玉公的后人。

  慈溪是个移民城市,我家族人大多数早已离开故乡、遍布全国甚至海外。从观海卫镇三官殿胡家老屋,走出了现代教育家胡浚康(胡可庄)、我国早期数学教育家胡濬济(胡沇东)、留德归国博士解剖学家胡哲揆为首的许多学者。

  家父十六岁离开了故乡,我生长于他乡、曾浪迹于天涯。如今告老还家,依偎在九旬老父膝下,收集整理家族史资料。读到以下慈溪政府网上一文“我市公布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里的“让文化有立足点,让乡愁有落脚点”。感慨不已!特此转发于此,并转发目前能够联系上的海内外的族人……

以下资料来源:慈溪政府网
我市公布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7年01月11日
  沈府巷、百花庵跟、照相店弄、竹笆弄、牌轩弄、工人路……提起这些已经消失的地名,你会想到什么?是旧日的街景,还是与之有关的个人记忆,亦或是这座城市的悠悠往事?一个地名,一段回忆。日前,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我市公布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有60条地名收录其中,这意味着这些地名今后不能随意更改。
  该名录共分为11个细目,包括镇、片村、行政村、自然村、河流、山、桥梁、纪念地、湖泊(水库)、道路、海堤,共收录了观海卫镇、鸣鹤、方家河头村、毛三斢、快船江、达蓬山、金锁桥、天叙堂、凤湖、同泰弄、大古塘等60条影响力较大、知名度较广的地名。
  地名是基本的社会公共信息,它不仅定位着空间,更承载着文化,是了解当地风情民俗的重要窗口和传承历史文化的有效凭据。我市的众多老地名就蕴含着慈溪“沧海桑田”“唐涂宋地”的历史脉络信息,体现了慈溪“围垦、移民、青瓷、慈孝”的悠久文化传承。如大古塘,建造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初名莲花塘,俗称后海塘。古代修海塘十分艰巨,杭州湾是著名的强潮河口,潮患有着巨大破坏力,要抵御这样大的潮患,对海塘的要求就很高,建了又毁、毁了又建是常事。就大古塘来说,从始建到全线完成经历了340年的努力。作为慈溪境内最古老的海塘和三北平原沿海的第一条海塘,大古塘见证了慈溪先民与自然对抗拼搏的顽强精神。
  尽管地名承载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接续着慈溪的情感传承,但一直以来,由于对地名文化重要性缺乏认知,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较为淡薄,在城市建设改造中,很多反映历史文化风貌的老地名未能得到有效传承,致使许多有文化内涵的老地名变更或消失。因此,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我市依据上级关于加强地名文化保护的相关要求,认定了第一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经普查,我市共有地名信息11大类111子类14196条,如何从数量庞大的地名中甄选出这些能体现慈溪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名呢?“主要是从地名的历史性、知名度、文化内涵、文化独特性及传承价值等方面进行考量、甄选,同时也经过了专家的评审,征求了相关部门意见。”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保护好地名,就是让文化有立足点,让乡愁有落脚点。“最好的保护方法,就是使用。”该负责人表示,今后要维护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地名的稳定性和严肃性,严格控制更名、销名,禁止简单更名或随意舍弃,科学合理地重新利用已消失的老地名,以传承地名文化。“民政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就近移用、优先启用、挂牌立碑等措施对地名予以保护。”




只看该作者 88 发表于: 2017-01-15
天上又掉馅饼了! ——受故乡赠书
天上又掉馅饼了!
——受故乡赠书

  打开信箱看到一张邮电局的通知,让我去邮局取什么物件。走在路上,我也想不出会是谁给我邮寄什么东西。到邮局一看纸箱上的“慈溪市地方志办公室寄”几个字,我就才猜着了——《溪上人物》和《溪上轶事》。打开一看,果然是这两本精装本的书,还有一本《慈溪史志 第1-40期总目录》。前些日子,在慈溪政府网上看到过《慈溪史志》精品选集—《溪上人物》和《溪上轶事》首发式的消息。自2013年开始关心家族史以来,看过《慈溪史志》的许多文章,对于研究我家族史有很大的帮助。对于游离于他乡的慈溪藉的观海卫木兰,《慈溪史志》也是我补习故乡历史的一份教材。那时我是闪过一念,不知上海市图书馆——我的“大书库”会不会收藏此书。





  哈哈!故乡又给我发教科书来了!
  书的内容很丰富,还没有来得及细细看。父亲在观海卫我们家族的老房子里生活了十六年,书里的人物、故事,有些或许是他老人家所熟悉的。下星期父亲九十四周岁生日,我会把书送去他的住处。父亲耳朵不好,眼睛很好,喜欢阅读。这两本书比任何生日礼物会让他开心的。
  小学生的时候,父亲亲自辅导我的语文、算术课。现在木兰替父从军,就是回到父亲膝下补习家族史、家乡史。父亲身体尚可,思维、记忆能力都很好,为研究家族史和家族教育史,父亲给了我许多具体的指导,并口述、笔录了一些宝贵的回忆资料。对于我书写的文字,严格把关,甚至字字计较。老人家的口头语就是——不许乱话三千。对于家族、家乡的情感和责任感,是父亲给我上的又一堂人生之课。
  回想起,2013年慈溪市文广局所赠八本《东南名城 观海卫》,有的留在观海卫族人和友人家,有的带到海外族人家,一本是留在父亲的书桌边。《溪上人物》和《溪上轶事》也该排在那里,那里还有三年前父亲生日时观海卫乡亲所赠的一套《观海卫丛书》。后来受赠的几套《观海卫丛书》,也都分给了观海卫和海外族人。爱书如命的木兰,只能需要时向父亲借阅。有其女,必有其父,借了他的书太久了,就会向我催讨的……不写了,我该快快去看书了。
  在此,代表父亲向关心我家族的慈溪政府和家乡的父老乡亲深表感谢!

转发:慈溪市委党研室举行《慈溪史志》创刊十周年座谈会
http://cxsz.cixi.gov.cn 2016年12月12日



  12月8日,《慈溪史志》创刊十周年座谈会在市行政服务中心13楼会议室举行。市人大副主任龚建长,市委党研室主任陆华祥、原主任胡岳鹏、陈耀华、副主任沈皋安以及《慈溪史志》部分作者代表共3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慈溪史志》执行副主编童银舫主持。

  陆华祥代表中共慈溪市委党研室、市地方志办公室和《慈溪史志》编辑部全体同志向十年来关心、支持和帮助《慈溪史志》成长与发展的所有与会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详细介绍了《慈溪史志》发展变化及目前的办刊特色情况。
  市人大副主任龚建长在讲话中指出,十年来《慈溪史志》紧紧围绕全市编史修志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及时发布重要文件与信息,探讨史志工作业务,推出学术论文,选刊珍贵文献,已经成为展示慈溪历史发展的新窗口,助力慈溪地方文化发展的新平台;他希望《慈溪史志》以创刊十周年为契机,探索办刊新思路,充分发挥其在党史地方志编研工作中的宣传阵地和生力军作用,瞄准新时期党史地方志发展重点、聚焦地情史料研究亮点、反映地方史志关注热点,在内容上更接地气,传播地情,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充分肯定了《慈溪史志》的指导性、学术性和史料性。《慈溪史志》创刊于2006年12月。十年来,《慈溪史志》共出版40期计8万册,刊登各类文章1200余篇约360万字,配合全市地方志编纂和党史研究工作,为广大的史志工作者提供交流平台,受到了省内外读者的广泛好评。
  会上,还举行了《慈溪史志》精品选集—《溪上人物》和《溪上轶事》二书的首发式。


只看该作者 89 发表于: 2017-01-15
《从百户到大将总兵官——明代抗倭名将胡守仁》的修正
《从百户到大将总兵官——明代抗倭名将胡守仁》的修正

         2008年第三期《慈溪史志》刊登了一篇《从百户到大将总兵官——明代抗倭名将胡守仁》文章,把座落于慈溪观海卫三官殿街胡家老屋定为胡守仁旧居总兵府。2016年,为纪念《慈溪史志》创刊十周年,慈溪市地方志办公室从这十年出版的40期《慈溪史志》的文章中,特选编《溪上人物》和《溪上轶事》二书。按《溪上人物》编辑说明,编辑时“对个别文字及史实作了必要的修正”。
        有幸受赠这两本书,将2016年编入《溪上人物》的《从百户到大将总兵官——明代抗倭名将胡守仁》和2008年第三期《慈溪史志》刊登的原文一一比对,除了标点符号、数字的写法之外,可看到有以下三处更改。

           文: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胡绳先生
        修正为:时任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绳先生

           文:根据笔者对有关历史资料的分析,胡守仁此时也势必受到了“清算张居正”的牵连而遭弹劾,于万历十年被罢官返乡,其福建总兵官的职位由同为慈溪观海卫人的征蛮将军王尚文接任。
        修正为:倒张攻击也很快涉及张居正生前重用的戚继光,胡守仁调任浙江镇守总兵官,戚继光调任广东总兵官。万历十二年(1584)十二月,胡守仁镇守浙江总兵官一职才由王化熙接任。

           文:胡守仁旧居总兵府座落于三官殿街,前后三进,院落布局恢宏严谨,至今基本保存完整。胡家后代名人辈出,据胡家后人北大教授胡志辉先生回忆:民国初年,在上海的胡家胡可庄、胡哲谋等对年轻时的蒋介石曾有过不少帮助。多年后蒋介石在回老家奉化途中,在慈溪就只对二户人家进行过拜访看望——即龙山天叙堂虞家和观海卫胡家。
        修正为:胡守仁旧居总兵府座落于观海卫中所,其总兵府坐落于何处,尚待考证。

附件:《溪上人物》编辑说明
        
        一、200612月,由慈溪市党史研究室和慈溪市地方志办公室主办的《慈溪史志》创刊发行。以后每季出版一期,每期88页,约9万字,至20169月已出版,共发表各类文章(包括工作动态)1200篇,约360万字。
        二、《慈溪史志》的办刊宗旨是:配合全市地方志编纂和党史研究工作,为广大史志工作者提供交流平台;及时发布重要文件与信息,探讨史志工作业务,推出学术论文,选刊珍贵文献,加强对基层单位的指导及与兄弟县市的联系。
          三、为纪念《慈溪史志》创刊十周年,特选编《溪上人物》和《溪上轶事》二书。
        四、本书所选文章均来自《慈溪史志》,并对个别文字及史实作了必要的修正,但不改动作者的观点和论断。
        五、凡已编入《慈溪旧闻》的,不再重复人选。
        六、原文所附图照,视本书篇幅给予增删。
        七、本书着重选编慈溪市现境人物,除慈溪籍院士,不收在世人物。
        八、本书大致按人物的出生年份为序。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