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安源区第三小学 谢国萍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过程应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抽象的、形式化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之上,从而增进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创设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情境,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在“做”中发现、“做”中感悟、“做”中理解、“做”中解决,让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生活数学”。
一、创设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
贴近学生生活,将数学与学生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从而激起学习需要,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的气息,化枯燥为生动,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探索的状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1.捕捉“生活现象”,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的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我在教学“循环小数”时,根据小学生已具备的一定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更是充满着好奇的特点,先让学生观察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录像。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更换,周而复始,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再让学生举出每星期从星期日到星期六,过了星期六又是星期日……周而复始,无穷无尽。这些自然现象都属循环现象,然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让学生讨论数学知识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学生通过试算“7÷3、10÷9”,对新概念感到新颖、亲切,很快理解了循环的含义。
2.还原“生活画面”,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我们教师要善于调整、重组部分教学内容和表现形式,创造性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还原和再创造,将数学知识融合于生活中,重现出“生活画面”,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例如:“加减混合计算题”,可从“公共汽车上的人上下车”这个问题引入,借助学生已积累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思考数学问题。这样,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学生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增强了教学实效。
二、返璞归真,实现生活问题数学化
教学时,教师应设法让学生置身于逼真的问题情境中,唤起学生的数学思考,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1.返璞归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我们必须将现行教材中枯燥、脱离学生实际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成为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调整、重组部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力求将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贴近学生的实际经验,紧扣时代脉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理解、学习和发展数学。如教学总价=单价×数量这一组数量关系时,我要求学生去商店购买物品,并开具发票初步体验这种数量关系,然后让学生自己模拟当营业员,自己算价钱开具发票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去思考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归纳、抽象出这一基本数量关系模型,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注重实践,在做中体验数学。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活动时,不是让学生停留课本上或教师的现成结论,而是让学生从“数学生活现实”出发,通过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等多种感官参与实践学习活动,去感悟数学,体验数学。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猜想:“圆锥的体积可能与哪种立体图形的体积有关系?为什么?”接着,组织学生讨论,认为在等底等高的情况下,最能反映出圆锥与圆柱之间的体积关系。最后,组织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实验,得出“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又如,在学生认识了10以内的数后,可设计一个摆字的游戏,让学生用火柴棒摆数字,说说每个数字用了几根火柴,然后告诉学生只要移一移、添一根或去一根,这些数字之间能够相互变化。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学生发现了其中的奥秒,既活跃学生的思维,又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三、实际应用中,让学生体验“生活数学”
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忽视实际问题,学生一遇到实际问题就显得不知所措。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在“做数学”中体验“生活数学”,
1.在实际应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打开数学课本,提供的教学内容是抽象化、概括化、一般化的,正如歌德所说:“理论是灰色的,教育是多彩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际,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感悟数学。如在学习“接近整百整十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中,有这样一题“185-98=185-100+2”,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2难以理解。教学时,我让学生帮助思考老师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带了185元钱去商店买了一件衣服98元,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的钞票(应把185元减去100元),营业员找回2元(应加上2元)。老师还剩下多少钱?这样,使抽象的运算获得具体经验的支撑、梳理,并通过教学思考、提炼,概括上升为简便运算的数学模型。
2.在实际应用中,体验数学的价值。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把应用题尽可能的变成学生熟悉的素材,用生活中的一般道理去理解数量关系,理解了的数量关系再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把解题的过程转化为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让学生紧紧的被问题所吸引,自觉的、全心的投入问题中,用心思考,真诚交流,在情感体验中,自主的完成知识的构建,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的价值。如教学“利息和利率”时,可以请家长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学生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模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使学生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然后,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养成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联系起来。这样,在探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既学会知识,又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源于学生身边真实的生活世界蕴含丰富的数学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让学生在“做数学”中感悟“生活数学”,体验“生活数学”。在实际应用中,养成数学思考的意识和习惯,从而使学生感到学数学亲切、自然、具体、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 此贴被南山在2011-05-12 05:1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