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城秀才初探
胡本群
我在撰写《怀远“四高”创办始末》一文时,面对秀才们对创办新式学校的贡献,忽然觉得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的产物,从隋代开始到晚清,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国史、方志记载的也只是吃俸禄、做官员的举人、进士们。而知识分子最广大的群体——秀才们,都处在被遗忘的角落。到底有多少秀才,恐怕无人能说得清楚。他们“白首穷经”,无怨无悔,最终只能以开馆课童,来养家糊口。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正是他们支撑起封建社会教育事业的一片天地。可是他们如此贡献,却名不见经传。基于这种想法,我在工作之暇,走访一些老人,寻查部分民间家谱,苦于时间、精力和其它因素的限制,未能在短时期内尽搜马城的秀才们,使他们浮出水面,一展风彩。可喜的是,官方文献,也正在追寻秀才们的足迹。
现把我手头掌握的马城《胡氏宗谱》和白衣《路氏家谱》记载的秀才们,请出族谱,与读者“谋面”。 .
据马城《胡氏宗谱》记载,马城胡氏,自明崇祯五年(1632年)至崇祯八年(1635年)先后迁居马头城、白衣庵以来,清代,家族出现秀才20人,他们是:
十世:胡源,字百川,岁贡生(白衣胡庄)
十一世:胡学礼,字薪傅,行一,清郡庠生,源长子(白衣胡庄)
十一世:胡学贤,字希圣,行三,清太学生,源三子(白衣胡庄)
十一世:胡学易,字希周,行四,清太学生,源四子(白衣胡庄)
十一世:胡永凝,字谧齐,行一,岁贡生(马城胡圩)
十一世;胡永安,字典盘,行一,清太学生(马城胡圩)
十一世:胡永兴,字凌霄,行一,清武庠生(马城胡圩)
十一世:胡永靖,字敬齐,行一,郡增生(马城胡圩)
十二世:胡允中,字信之,行二,太学生,永安二子(马城胡圩)
十二世:胡协中,字理亭,行三,太学生,永安三子(马城胡圩)
十二世:胡得中,字乃徐,行一,邑庠生,永靖长子(马城胡圩)
十三世:胡少兰,字小亭,行一,太学生,永凝孙(马城胡圩)
十三世:胡廷兰,字国珍,行一,邑武庠生,允中长子(马城胡圩)
十三世:胡瑞兰,字辑五,行二,武庠生,允中侄子(马城胡圩)
十四世:胡魁先,字登洲,行一,邑武庠生,万青长子(白衣胡庄)
十四世:胡玉先,字蓝田,行三,清太学生,万青三子(白衣胡庄)
十四世:胡家善,字百祥,行一,太学生(马城胡圩)
十四世:胡家儒,字雅林,行二,监生,永兴曾孙(马城胡圩)
十四世:胡家琛,字淮珍,行二,监生,永兴曾孙(马城胡圩)
十四世:胡家珍,字儒臣,行二,监生,家善胞弟(马城胡圩)
据白衣《路氏家谱》记载,白衣路氏,自明朝迁居白衣庵,有清一代,家族出现秀才7人,他们是:
十一世:路锡昌,字云青,行一,郡庠生(白衣路圩)
十一世:路锡让,字卓甫,行二,清邑庠生(白衣路圩)
十二世:路瑞堂,字肯臣,行二,清太学生,锡昌次子(白衣路圩)
十二世:路瑞祥,字尧阶,行一,邑庠生(白衣路圩)
十二世:路瑞荣,字国梁,行二,邑武庠生(白衣路圩)
十二世:路瑞周,字泽南,行三,邑庠生(白衣路圩)
十三世:路本福,字邦达,行一,邑庠生(白衣路圩)
这其中,胡源、胡学礼、胡学贤、胡学易是父子关系;胡魁先、胡玉先是同胞兄弟;胡永安、胡允中、胡协中、胡廷兰、胡瑞兰五人是祖孙三代;胡永凝、胡少兰是祖孙关系;胡家善、胡家珍是胞兄弟;胡家兴、胡家善、胡家儒、胡家琛、胡家珍五人是同出一门;路锡易、路瑞堂是父子。
上述情况表明:秀才们的出现,相对集中,不是父子、兄弟,就是同出一门。这好像在暗示我们:人才的培养和出现,社会、家庭的重视不同,结果也是不同的。社会在发展,在进步,当代中等教育已普及,高等教育正趋于平民化,大众化,当代“秀才”、“举人”、“进士”已是“万紫千红春满园”。
我撰此小文,一是追念先贤,二是激励今人和后人为振兴中而华刻苦学习、奋发图强。
注:此文原载《荆涂春秋》第六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