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
《土楼儿女》(上)分 集 概 要
电视连续剧《土楼儿女》改编自长篇小说《阿园嫂》,故事情节取材于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中国人民团结抗战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这段风云激荡、天翻地覆的历史时期。作品通过表现闽西永定县一户客家殷实人家各成员,随着国家命运的起伏,对个人命运产生的激烈震荡和家庭的悲欢离合,旨在通过影视作品,表现集客家、侨乡、红土地文化于一身的永定独特的人文和历史环境.并揭示国家的兴亡与个人命运的紧密联系和影响;通过客家人的婚丧嫁娶,展示了闽西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习俗。作品还通过以胡永龙、胡好姑兄妹为代表的客家青年,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分别在海内外浴血抗战的经历,讴歌了客家群体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和牺牲,对其所迸发的强烈的爱国主义和维护正义、坚决抵抗外敌入侵的客家精神方面,倾注了浓重的笔墨。
第一集: 婚遇
1936年1月,闽西永定的金丰大山,寒风把松林吹得发着呼啸.
嗽叭声声,喜乐高奏。一顶显眼的大红花轿在送亲队伍的吹吹打打中,正沿着蜿蜒的小道颠簸着走来…….
突然,路前面枪声骤起,杀声震天,子弹嗖嗖地从迎亲队伍的头上飞过,人们大惊失色,把新娘子抛在路上,自已纷纷躲在路边,而新娘子阿园却只能坐在路中央的花轿里,不敢动弹……周围枪声阵阵、弹片横飞、硝烟弥漫。。。。。。
红军游击队正与国民党军队发生激烈的遭遇战.
乡村教师胡永龙的新娘子阿园出嫁, 家中张灯结彩等待着她的到来,可她却在途中的三角塘遇到国民党军队和红军游击队在战斗,挡了她的去路。婚嫁的路上,竟遇到如此凶险的阻拦。从此,战争给她的婚姻投下浓重的阴影;
蜜月中,又发现丈夫胡永龙时常夜间不在家,拿着鱼网不知去了那里.天亮了才会回来,却又没见他打到多少鱼,他到底在干什么?于是悄悄地跟踪他…….
第二集: 抗战
阿园嫂终于发现,丈夫失踪,是为山上的红军游击队送情报和给养,并从家中发现了他的一把马牌柯尔特手枪。在新华小学以教师身份做掩护的丈夫胡永龙,只好向她坦白了自已的身份:他是红军游击队的情报员。
一九三八年,胡永龙和阿园嫂的儿子出生了,胡永龙坚持要给儿子取名为:开抗.意即开始抗日的意思。这名字却引得秀才出身的父亲胡寿棠很不满.旁人也很不理解。
"开抗"弥月之际,"西安事变"爆发了,接着国共二党商议共同抗日,中共中央有关与国民党共同抗日的决定,却使与中央失去联系多年的游击队内部,产生了严重分歧。中央红军长征后,一直在闽西山区坚持游击战的部分红军战士和干部,怀疑这个政策的合法性,甚至认为中央出了叛徒,不愿执行这个决定,为此有的队员离开游击队,“继续革命”去了。
游击队里思想冲突激烈,干部战士为此激烈地辩论着,内部面临着分裂。。。。。。游击队的刘队长和闽西共产党的主要负责人张主席,竭力要求大家要认识新的形势,按中央精神行动,并要求胡永龙尽快收集中央有关共同抗日的精神和文件,送上山去。
第三集 改编
胡永龙及时将中央有关联合国民党共同抗日的指示传到了游击队,为游击队统一思想提供了上级的有关精神。经过说服,游击队员们终于表示要遵照中央的指示,准备接受改编,参加抗日。
但是,要他们穿上国民党的军服和帽徽,却让大家十分恼火,不肯接受。后来看见新四军的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和总司令朱德头戴国民党军帽的照片,大家才勉强接受了。
全面抗战即将爆发,胡永龙在广东潮州府经营木材生意的父亲胡寿棠,带着母亲黄氏和二个妹妹胡好姑、胡粟姑回到了家乡,躲避即将面临的战争。
第四集 北上
遵照中央的命令,南方游击队改编成新四军,将开赴安徽集结,胡永龙也决定随军北上参加抗日.他的这个决定,又与父亲胡寿棠发生了激烈冲突,胡寿棠不支持儿子参军北上,认为他更应该对家庭负责,并认为胡永龙在家乡作一个传授知识和爱国精神的教师,比去当一个兵,要更有价值,父子不欢而散。
胡永龙告别怀有身孕的妻子阿园嫂和亲人,随新四军二支队北上去了。
在村口大榕树下,他与妻子阿园嫂和儿子开抗挥手告别,随军奔赴抗日前线。父亲胡寿棠赌着气,呆在家里,连给儿子送行也不来。
一九三八年二月二十七日下午二时,龙岩东肖龙泉村双生祠堂后的坡地。人头攒动,歌声、口号声此起彼伏,
新四军第二支队指战员全副武装,雄赳赳,气昂昂,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会师进行曲》进入会场,宣传队员们在群众中散发《告别闽西父老兄弟姐妹书》。胡永龙与新四军二支队(除四团三营外)二千四百余位战友,在此举行盛大的北上抗日誓师大会。
第二天,他们从龙岩步行到江西,开赴安徽集结。
第五集 初战
新四军二支队刚到达安徽岩寺还没几天,就接到中央指示,组建江南敌后先遣侦察支队,赴敌占区进行侦察.由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担任侦察支队的司令员,胡永龙随着粟裕参加了敌后侦察。
由于江南沦陷,南京失守,接着徐州又丢了,人民对抗日前景悲观失望,对中国军队没有信心,对新四军侦察大队也是冷嘲热讽,战士们为此也颇为失望。为了鼓舞人民的斗志,打击日寇的嚣张气焰,粟裕司令员决定寻找战机,打一胜仗。侦察大队派出了几个武装侦察小组分赴各地侦察,搜集各地情报。胡永龙的侦察小组前往镇江、南京一带侦察,后来发现镇江附近的韦岗是一处好战场,粟裕根据情报,决定在韦岗打一个伏击。。。。。。
韦岗,位于镇江西南15公里,是镇(江)句(容)公路必经之地,公路夹在两山脚下,形成一条弯道。相对于江南平原的水网地形来讲,韦岗这一带是难得的丘陵和小山地。此时日军正在进行武汉会战的准备,运输活动频繁又紧张,敌人运输各种作战物资的汽车南来北往,每天有五六十辆,通行时间则以上午8时至9时和午后4时前后最多。
6月17日晨,韦岗伏击打响。伏击战激战半小时,击毙日军军官及士兵10余名,伤数十名,击毁汽车4辆,缴获长短枪10余支,日钞7000余元。。。。。。此战虽然规模不大,却是新四军在江南抗日前线打响的第一枪,震动很大---江南沦陷半年多了,在苏南还没有人敢与日本鬼子作战。
这一战,立即使新四军名声大噪,成为抗日战争中的经典战斗。韦岗战斗是自首都南京失陷后,江南广大人民见过的中国军队第一次胜利,这次战斗大大的振奋了群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树立了新四军在江南的威望。
第六集 江南
胡永龙走后不久,阿园嫂生下了腹中的胎儿,是个女儿,胡永龙写信回来,报告着他们的作战情况,他平时喜欢兰花,使给女儿起名阿兰。
此时胡永龙和新四军2支队,正在江南水网地带与敌伪进行艰苦的作战,刚从闽西山区走上正面抗日战场的新四军二支队一个营,却在南京附近遇到强敌,战斗中营长牺牲,二个连伤亡惨重,最后只好撤回皖南。
1938年7月,第2支队主力进入苏皖边,展开于京芜铁路(南京-芜湖)以东、京杭(州)公路以西的江宁、当涂、溧水、高淳地区,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8月,粉碎日伪军4000余人的八路围攻,取得小丹阳战斗的胜利。9月,在青山、黄池镇,挫败芜湖、当涂日军的四路合击。同时,与第1支队并肩战斗,共同开创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抗日根据地
胡永龙在战斗中受伤住院,腿部感染严重,整天陷入昏迷状态,由于医药缺乏,医生准备给他锯腿,可是胡永龙却坚决不肯锯腿。
一天夜里,医生把昏睡中的胡永龙强行抬进手术室。。。。。。
第七集 讨奶
胡永龙惊醒过来,挣脱医生,双手撑着手术室的大门,坚决不让医生锯腿.
战友阮文炳和阙中一等,听说胡永龙的腿红肿无法消退,便来到当地的一名草药名医老王家中,请求老王救治胡永龙。
老王带着女儿王秀莲,来到胡永龙住的医院,答应试试。
经过他们父女的种种努力,用中草药给胡永龙的伤腿消了炎,胡永龙还被老王接到家中住了一个多月,精心治疗,最后终于保住了他的左侧下肢。胡永龙在老王家中疗伤,边疗伤边教老王的女儿王秀莲学文化,他和他的家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胡永龙伤好后回到部队,被升为排长。
1939年6月6日,日军进攻潮汕地区,大批难民逃亡到闽粤边境,当地娶不上老婆的穷苦青年竟因祸得福,娶了不少逃难的潮汕妇女为妻。
胡寿棠在潮州的”金丰树行”也在炮火中烧毁,从此断了家庭经济的支柱,家道开始败落.
阿则是胡永龙的堂兄,父母死了,从小由胡永龙的父母抚养长大,他的老婆生产了,可是碰到难产,儿子最终生下来了,她却因为流血过多,生下儿子才三天就死去。阿则悲痛地埋葬了妻子,把儿子取名“天养”,并把它过继给胡永龙和阿园嫂名下作干儿子。
胡寿棠买了一头奶羊,给婴儿挤奶,但奶不够吃,胡寿棠的二个女儿阿好和阿粟俩姐妹便每天抱着天养到各村哺乳的妇女家中讨奶。
第八集 祸至
新四军北上抗日后,闽西大批的红军家属遭受残酷的迫害,许多红军家属被抓,被关,被卖。一天雨夜,有人来报信,说民团要来抓阿园嫂和她的女儿卖到闽南一带,阿园嫂带着生病的女儿,与堂兄阿则连夜上山向她娘家逃跑。女儿阿兰因遭受雨淋,得了水感,高烧不退,奄奄一息。。。。。。
荒山野岭没有医药,天亮后跑到一个村里求医,医生也束手无策,最后给了一付药,叫他们离开药店,到其它地方去试试,最后阿兰死在她们逃难的路上。。。。。。
女儿的死,给阿园嫂沉重的打击。也感到没照顾好女儿,对不起丈夫。
这期间,永定突然爆发了鼠疫,大批的村民死亡,人们惊恐万分,阿园嫂藏在娘家,十分惦念家中的亲人,连夜回到家中探视。看了家中亲人皆还平安,又连夜逃回娘家。
瘟疫持续了约半年,山上新坟处处、村村人稀田荒。疫情渐渐平息后,阿园嫂才回到家中。
厦门和汕头的海路,被日本军队占领而阻绝,家乡一带因此经济萧条,胡寿棠家中的经济支柱-----潮州的“金丰树行”又被日本军队的炮火烧毁。坐吃山空,阿寿棠忧心如焚,冒险向村中富户阿光等人,借贷收了一批木材,准备放到韩江下游做一笔生意。侄儿阿则等人历尽千辛万苦,把木排放到了广东大埔,在韩江上却被军队没收了,说是抗战期间,木材属军用物资,不能放到敌占区。阿则连忙回到家中,向胡寿棠报告木排被扣的坏消息。。。。。。
第九集 出海
木排被扣,血本无归,胡永龙的父亲胡寿棠闻讯,一口气上不来,竟然中风偏瘫了。债主开始上门要债。阿则见木排已不能放,家中又无活路,伯父胡寿棠亏本,他也无力替其分担,借了一些钱去赌搏,却输了个精光!阿则感到没脸见人,便躲在老屋里,为了不让人看见,他把老屋的楼梯都抽掉了,整日躲在楼上抽闷烟。。。。。。
最终,穷困潦倒走投无路的阿则决定出门替人顶征兵,减轻负担,他把自已的儿子天养交给阿园嫂照看,收了一笔钱,便替人去顶了征兵名额。后来随部队开拨到位于广东省靠海边的一处军营里
一次执行运输任务,碰上风浪,船被打沉,阿则和一个同伴漂流到南海的一座荒岛。。。。。。
第十集 荒岛
阿则和那位同伴终于漂上一座荒岛后,就累得睡了过去,临近中午,热浪滚滚,他们被沙子烫醒了,睁眼一看,不禁绝望至极,这是一座方圆不足几里的荒岛,从岛上向海面上望去,大海茫茫,天连水,水连天,看不到任何过往的船只和其它岛屿,岛上没有一丝人烟,只有稀稀疏疏的一些树木和竹子。。。。。。烈日烁石,他们很快就面临着极度的口渴,可是岛上没有淡水,渴极了,只好先抓住岛上大如番鸭且不怕人的毛绒绒的大鸟儿,用尖利的石块剖开皮毛,吮血解渴。从这一天开始,阿则和那位同伴便开始了艰苦卓绝的荒岛生活。。。。。。
第十一集 出嫁
胡永龙的妹妹胡好姑,是位美丽又有文艺天赋的少女,是父亲胡寿棠的掌上明珠,为了培养她,父亲曾花了许多金钱,使她琴棋书画皆通,尤其擅长戏剧表演,在学校是学生剧团的当台花旦。她从小在潮州长大,读过中学,因战争即将来临才随着父母回到闽西故乡。美丽又聪慧的阿好,是位对生活和未来充满憧憬的姑娘,却不知她虽然躲避了战争,却并没有躲过战争的震荡。
胡寿棠借钱买下的木排,被政府没收,一下就破了产,阿光等债主来胡家逼债,胡寿棠无力偿还,阿光等人出主意,将女儿阿好出嫁,用她出嫁的聘金还债!胡寿棠无奈只好答应.许给阿好的竟是一位十分丑陋的打铁匠,阿好十分不愿嫁给那个丑陋的南洋客,但又没法抗拒这场婚姻,内心充满了痛苦和对父母的不满,出嫁当日 ,对父母积满了怨恨的阿好,在哥哥北上抗日挥手告别的大榕树下,对妹妹阿粟咬牙切齿地发誓:从此一去,将永不还乡!
妹妹阿粟则在姐姐背后含泪叮嘱:姐姐你等我,过几年,我来南洋找你。。。。。。
第十二集 砍手
嫁了女儿,胡寿棠并未完全还清债务,看着被抬走的心爱的女儿,他又添了一桩心病,不久,心身交瘁的胡寿棠终于去世。在临终之时,交代老婆,一定要想办法还上余下的债务。
胡寿棠去世,胡永龙不在家,他的好友胡超兴代友作儿,为吊客跪拜,为胡寿棠捧遗像,众人纷纷赞叹;胡寿棠灵柩尚未出殡,阿粟就听说债主阿光等人想再卖了妹妹阿粟还清余下的债务,怒火冲天的阿粟一身大孝赶进阿光的楼里,找他评理,并要砍下自已的手指作抵押。。。。。。阿光恨阿粟一身白孝进了他楼,带来衰气,便准备在胡寿棠出殡时,纠集人不准他们按原来的墓穴下葬。。。。。。
第十三集 遇难
第二天早上,债主阿光纠集一帮人用风水做借口,把出殡队伍拦在小桥上,双方发生激烈冲突。。。。。。最终,孤儿寡母无力抵抗,过不了桥,胡寿棠的棺材只好临时另择墓地下葬。
日本袭击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第二天,也启动了南侵行动,日军向东南亚发动进攻。1941年12月8日凌晨,日军突然强行登陆马来亚北部的哥打基纳巴鲁,马来亚英军总司令部决定进行抵抗。当天,英日双方激战到夜晚,英军大败,结果日军占领了哥打巴鲁的市区和飞机场。随后,日军沿马来半岛东西海岸分两路迅速向南推进。
嫁往南洋的阿好,与同村的几个姐妹,在南海坐了七天七夜船,这一天,终于到达了马来亚新加坡,她的丈夫还在北部的槟城。
在驶往北马的火车上,阿好等人幸运地遇到了一位同家乡的大姐--------阿波姐.阿波姐住在怡保,分别时留下了地址,希望她们以后到家里去玩.
她们的火车在半路上停止前进,战争爆发了.
准备凑足走水100次就退休回乡的水客阿旺叔,就在这第99次走水中,带着她们在前往槟城的路上遇到日军飞机空袭,69岁的阿旺叔被炸死,同村一起嫁到南洋的三个姐妹都在轰炸中失散了;阿好举目无亲,又不通当地语言,流落在荒郊野地,好在遇到一位好心的马来婆婆,看她像是华侨,便将她送到一个唐山阿姑主持的妈祖庙里。阿好在妈祖庙里暂时安定下来。寺庙受战火毁坏,阿好在庙里帮助修复破旧的壁画。不久,遇上一个前来闲逛的日本军官,这日本军官是个中国通,曾在中国生活过多年。不但说一口流利的国语,对中国文化也很有研究。看到阿好写的字画,竟大为赞赏,要邀请她去他家里作客,共同砌磋。阿好惊恐,婉言谢绝,事后便认为不能在寺中久留,便决定离开妈祖庙,去怡保寻找波姐.
第十四集 波 姐
阿好告别唐山阿姑的妈祖庙,准备回头到怡保去找在火车上认识的一个本村姐姐-----波姐.波姐告诉过她,有事可到怡保找她。
唐山阿姑很担心兵荒马乱的马来亚,阿好一个人,人生地不熟到怡保找波姐是否安全,让她扮成尼姑前行,并告诉她,如果路上需要帮助,每到一个城镇就先去找当地的中药店或者由家乡人------华侨巨商胡文虎在各地开设的永安堂药店.因为开中药店的全是华人.熟悉当地情况.路上尽量住在尼姑庵内,并把沿途所有老乡和熟人及庵堂寺庙的名字及熟悉人写在信上,让她带着.
南洋路漫漫,
赤道辣辣风。
一路皆白骨,
何处是我家。
阿好忍痛剃发,扮成尼姑上路了,一路上,吃尽惊吓,靠当地的华人帮助,终于辗转着来到怡保。
她找到一家中药店,按照波姐留下的地址,请开药店的客家老板带她去找波姐.可是,那中药店的老板一看她的地址,就十分悲痛地说:你找不到她了.她丈夫和儿子都被日本人杀死了!她也不知去哪里了.
阿好听后,如雷轰顶!
. 原来波姐的丈夫在一家报社工作.晚出早归.波姐开着一间小食杂水果店,他们有一个三岁多的儿子阿宝.这个小孩阿好在火车上见过,十分可爱.与她也很有缘份,在火车上,阿宝看见阿好就不哭.喜欢她抱.
日军完全占领马来亚后,立刻开始进行全境的排查,对于曾参加帮助过中国抗战的华侨和华人都抓了起来.进行残酷的屠杀.
一批批的华人被拉到海边枪杀\活埋.
一天,波姐从乡下收买水果回家,家中却一片狼藉,日本鬼子抓走了曾经参加抗日宣传的丈夫,儿子阿宝被杀死在家中,鲜血流了一地.......波姐哭倒在地.邻居告诉波姐,要她赶快逃走,因为日本人也要抓她,她也曾参加过马共组织的抗日宣传和募捐活动,抓捕名单中也有她.
阿好来到波姐的家,面对地上还未干透的血迹,泪流满面,痛哭起来,她唯一可以投靠的去处又落空了。
开药店的老板是家乡的客家人,她见阿好可怜,就先收留了她,让她呆在中药店里.希望世道太平些后再找其它办法安顿下来.
一次,阿好与药店老板出诊看望病人,回来的小路上遇到几个巡逻的日本士兵,这些日本士兵见阿好美貌,要拉她回去给军官作慰安妇,药店老板阻止日本兵,竟被打死。阿好大声呼救。
听到呼救,几位正在附近搜捡战场武器的马共游击队员和几个战友赶来,开枪击毙了一个日本鬼子,及时救了她。她们还打伤了一个,没打死的二个鬼子跑走了。谁也想不到的是,阿好竟在这几个人中遇见了波姐;波姐看见阿好,十分意外,姐妹俩悲喜交加,为了防备敌人赶来报复,游击队员马上撤退,阿好只好随着游击队回到山上。
阿好来到游击队,发现这支游击队的队员不但大部分是华侨,而且很多都是客家人。更让她意外的的是,这些客家人有不少竟是同一个县同一个乡的华侨乡亲。大家得知她的身份和籍贯后,告诉阿好,这支抗日游击队里,不但有许多客家乡亲,游击队的队长和新加坡抗日义勇军副司令,都是永定下洋老乡。。。。。。
第十五集 游击
阿好终于见到了游击队的队长,他确实就是同一个乡的老乡曾昭泰。他乡遇老乡,阿好痛哭失声,向她介绍了自已的由来,并问她自已现在要怎么办,如何回家?曾昭泰安慰了阿好,告诉她现在处于战争状态,一时无法回家,让她留下来,参加抗日。举目无亲的阿好只好呆在游击队,随着游击队行动。
阿好在游击队里只能用客家话和国语与大家交流,成了游击队的宣传员和卫生员。游击队为了让她更好的开展和适应工作,让巫族游击队员阿也,做她的马来语和英语老师。
许多老乡找到阿好,考问着家乡中川祖祠台阶的九级半级数暗号,以证明她是否真的是从永定下洋出来的老乡。
波姐因支持国内抗战并积极参加南洋抗日宣传,丈夫和儿子都被日本鬼子杀害而上山游击,对日寇有刻骨的仇恨。生活和战斗中她处处照顾阿好,她们成了相依为命的姐妹。不幸的是,一次在村庄驻宿,因坏人告发,日本鬼子包围了村庄,波姐为掩护 战友,故意暴露自已,被敌人包围,她誓死不投降,最后被日本鬼子抓住 。。。。。。
第十六集 涅槃
敌人将波姐赤身裸体地绑在树上,残酷地侮辱和毒打她。。。。。。,鬼子不但用刀割掉了她的乳房,临走时还用手榴弹塞进她的阴道把她炸死。。。。。。阿好在山上目睹了这一切,悲痛万分!
鬼子走了,她和战友们来到波姐牺牲的现场,把她破碎的肢体收集起来,因情况紧急,游击队要马上转移,阿好恋恋不舍地不断回过头来看着波姐的坟头,她怕热带丛林的植物很快会掩盖住这个新坟,以后再也找不到埋葬她的地方,转回身来又搬来一块大石块,在坟头上作了一个记号,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波姐牺牲了,刚刚来到游击队,各方面都还不熟悉的阿好,又失去了唯一一个亲如姐妹的乡亲。她陷入极大的悲痛中和彷徨中。战友们关心她,鼓励她,给了她勇气和力量。队员中有一位战友叫阿全,是一位富家子弟,为父复仇,参加游击队,是一位十分勇敢和机智的青年,他的祖藉也是福建永定,是阿好的同乡,波姐牺牲后,阿全就像波姐一样处处关心她。在战友们的帮助下,阿好从悲痛中振作起来,她决心要为牺牲的战友报仇,向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
游击队缺医少药,巫族游击队员阿也和队长曾昭泰,冒险下山采购药品,却不幸被日本宪兵抓住 。不久,敌人把阿也押到一个公园里枪决,刑场上,他视死如归,面对死亡的枪口,用马来语高唱阿好教给大家的《义勇军进行曲》,从容就义。
曾昭泰队长受尽敌人毒刑,最后被敌人装进麻袋,扔进河中。。。。。。
曾昭泰队长和阿也牺牲的消息,传回游击队营地,也传到了阿好那里,她十分悲痛。
波姐牺牲后,游击队员们找到了告密的叛徒,阿全来到城里,用队长的手枪塞进他的嘴里,亲手处决了叛徒。
一个一个战友和老乡在战斗中牺牲,他们在临终前都托付阿好,死后要将自已的名字刻上唐山家乡的“老屋”。
在南洋的椰林、橡胶园,阿好教游击战士们唱响《义勇军进行曲》和流行于中国内地的各首抗日歌曲,抗日歌曲鼓舞着东南亚战士打击日寇。 他们将《义勇军进行曲》歌词中的“中华民族”改为“马来民族”,作为抗日游击队队歌传唱。同时,还将歌词译成马来文、印地文。《义勇军进行曲》被各地民众译成各种语言,唱遍了打击侵略者的各个战场。
游击队长年被敌人围困在山上,队里流行了疟疾,阿好也被感染了,整天忽冷忽热,浑身疲软,无法行动,战友们要转移,无法带着她,便把她留在一户为躲避战争而搬到深山胶园的华侨江老伯的家里。江老伯有二个儿子一个女儿,原籍广东台山,老婆是广东梅州客家人,家里人因此都会说一些客家话。
江老伯的胶园本来十分的偏僻,环境幽静得很。他还懂得一些草药,用山上采的草药给阿好治疗疟疾,她的身体渐渐康复。
不料,一天夜晚,一架给马共游击队空投物资和武器的英国运输机,被日本飞机击伤,飞机撞在山上,三个飞行员跳伞,降落在江老伯家附近的胶山上,天亮后,日军派出部队,进山搜捕。。。。。。
第十七集 救援
江老伯的小儿子江贵福,从山上发现日本军队进山了,便赶紧跑回家,报告这一情况。江老伯让江贵福带着姐姐、阿好藏到山上的一个暗洞里。交代他们,没有他们来叫,不要过早回家。
日军来了,搜了江老伯的家,没见什么陌生人,便朝山里搜去,临走交代他们,如果发现英国飞行员,要赶紧报告,重重有赏。如果窝藏飞行员,就要一起杀头。
日军走了,阿好和江贵福仍然藏在山上。
傍晚,二个英国飞行员和一个华人联络员悄悄来到了江老伯的屋外,希望江老伯他们帮助他们找到游击队。
江老伯正招待他们吃饭休息,突然,三个日本便衣持枪闯进门来,原来他们并没有全部撤走,留下了这几个人在江老伯家附近埋伏。
敌人押着江老伯和大儿子及三个飞行员下山。
路过独木桥时,丛林中飞出一支箭来,江贵福射死了走在最后的那个日本便衣,阿好和江贵福一前一后跳出丛林,用箭和手枪命令二个没死的便衣举手投降。日本便衣被缴了械,成了俘虏。三个英国飞行员和江老伯与大儿子得救了。为了防止敌人报复,江老伯把大儿子、女儿和小儿子都让阿好带到游击队去。阿好决定带着三个英国飞行员和二个俘虏,还有江老伯的儿女,去寻找游击队。
二个俘虏很不老实,老想逃跑,并呼叫同伴,为了行动方便和安全,他们还是用箭射死了那二个日本便衣。
一行人走小路来到一条小河边,过河时,遇到了一支队伍,细问之下,得知他们是另一个中队的马共人民抗日军,是奉上级命令,来寻找和营救那些飞行员的。阿好和飞行员们十分高兴,终于遇到自已人了。
大家来到一处草坪,坐下来休息,这伙人突然抽出枪来,用日语大声叫道:
“举起手来!”
第十八集 九级半
原来这是一伙化装成人民抗日军的敌人。
阿好和飞行员们大惊失色,却已无力反抗,她们落到了敌人手里。
敌人押着他们一行向山外走去。路上遇到一队搜山的日军,这伙化装的敌人向他们呼叫着,日军走过来,便衣与他们联系,告诉他们抓住了英国飞行员,还抓住了几个马共。
日军便衣和这队搜山的日军押着阿好和飞行员等人,继续向山外走去。
走到半路,这伙日军突然掉转枪口,对着那伙化装的日军便衣,猛烈开火。
原来这伙“日军”才是真正化装进山、营救英国飞行员的马共游击队。
阿好验证游击队员的暗号,用客家话问道:家乡胡家祠堂有几级台阶?八级还是九级?
一个队员用标准的福建永定客家话准确回答:不是八级,也不是九级,是九级半。
暗号对上了, 终于证实了这队“日军”确实是游击队。
阿好及飞行员,还有江老伯的女儿和二个儿子都得救了。江老伯的一个女儿和二个儿子,都参加了人民抗日军。
那些被抓住的日本鬼子,十分的顽固,面对人民抗日军的审判,不愿投降,愿意剖腹自杀,阿好和战友们亲眼目睹了这伙鬼子的剖腹自杀。
艰苦的战争,凶恶的敌人,战友和老乡的相继牺牲,求生的本能,使阿好从一个柔弱的少女,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逐渐成长为一位坚强的、向敌人进行毫不留情地复仇的马共女干部。
第十九集 事变
一九四二年一月四日,新四军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将离开驻扎了三年的皖南,开拔到长江以北。新四军在皖南北移的部队约九千多人,部队北移前,进行了一次新的整编,分为左中右三个纵队。
临行前,胡永龙骑着马,特地来到给他治伤的老王家中,向老王和他女儿王秀莲告别。老王和王秀莲对新四军和胡永龙依依不舍,送了许多草药给他们带在路上用。
要北移了,部队整编,胡永龙从侦察连调到新二支队老三团六连,这是一支80%的人员为闽西人组成的连队,直接承担对新四军军部的保卫,这次担负着中央纵队的开路先锋,军部和教导总队就跟在他们后面。国民党军队却早已调集了八倍于新四军江南部队的兵力,准备消灭新四军。。。。。。
新四军北移部队在转移途中,行至茂林地区,即遇到八倍于已的敌军包围。“皖南事变”发生了。
战斗打响。
六连奉命攻克天险丕岭,为军部和中央纵队打开通路。丕岭两边尽是高山峻岭,惟独一条狭窄的石阶路,顺着山水冲就的沟壑从山顶直挂到山脚下,两侧树木都被锯成鹿砦障碍,石阶路上也打下了许多木桩,还横七竖八地拦放着一些树枝桠杈,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方,敌人早已驻扎在天险上,严阵以待。上级命令六连一定要在拂晓前攻克这个隘口,保证军部和整个中路大军顺利通过,任务很艰巨。
在攻打丕岭天险的战斗中,老三团六连由兄弟连队配合,担负主攻任务,经过血战,终于攻下丕岭,丕岭攻克了,击溃敌一个加强连,歼敌50余人,缴获轻机枪3挺,步枪30余支,但六连因此伤亡惨重,130多人只剩下70多人。他们为这一战斗付出的代价是惊人的:伤亡近半,吴营长双腿负了重伤,汤指导员、钟副连长还有几个班排长都牺牲了;副连长牺牲后,在老三团六连临时代理副连长的胡永龙,腿部在这次战斗中再次受伤,被抬到一个山洞里躲藏。。。。。。
新四军北移部队在国民党绝对优势的兵力包围圈下,经过七天七夜的激战,最后退至石井坑。
一九四二年一月十三日,随着关键支撑点东流山阵地被国民党40师部队攻克,新四军北移部队已无力继续抵抗,军部下令所有单位分散突围。。。。。。
第二十集 被捕
国民党军队放火烧山,搜捕躲藏在附近山上的新四军,胡永龙最后被牵着狼狗的敌军搜捕,与战友们一起押解到一条小河边,由于河水猛涨,小船只有二条,过河很慢,还有约三分之一的人没送过河,被俘的新四军战士干部都被敌人押解着,等待在小河边准备过河,天色渐晚,胡永龙和几个战友乘最后一条船过河,船上只有三个国民党士兵看押,他们决定利用夜色将临,伺机逃跑。
胡永龙与几个战友上船后,利用机会挣脱绳索,撞倒看守的敌人,跳水逃跑。敌人朝水中乱枪齐发,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肩膀,他凭着好水性,最终挣扎着从水里爬上了岸,因枪伤感染,发着高烧,昏倒在一块农民的地里。。。。。。
敌人通知沿江的民团和部队,搜索他们。
天快黑了,胡永龙从昏迷中醒过来,他观察四周,发现此地离熟悉的当地百姓老王家已不远, 暮色中,他捂着伤口,神智恍惚、步履趔趄地朝老王家中走去。
夜色朦胧,胡永龙带着伤,踉跄着步子,终于挨到了老王家的后门,他敲了敲门,便倒在了老王的小门前。老王打开门一看,发现满身是血的胡永龙,大吃一惊,他非但不去救他,反而立即就把门“砰”地一声关上了。
原来老王家里正来了一个班的国民党士兵, 在他家住了好几天了。。。。。。
第二十一集 回归
情急中,老王把胡永龙敲门的事告诉了老婆和女儿王秀莲。老婆和王秀莲听说胡永龙倒在小门口,也是吃惊不小,便商量着怎么办?王妻和女儿想尽办法拖住了屋内的国民党士兵,不让他们在这个时候出门,老王悄悄出了小门,把胡永龙背上了后山,藏了起来。
胡永龙藏在山上,老王一家人,每天给他送饭送药.不久,那班国民党士兵也撤走了.
老王和女儿王秀莲第二次救了他的命。
在疗伤期间,胡永龙与王秀莲家人的感情日深,王秀莲对胡永龙的照顾更是无微不至。
胡永龙伤口红肿,久不愈合,高烧不退,王秀莲把腿浸在田里,让一条条水蛭爬在自已腿上吸血,然后把水蛭抓来放在胡永龙的伤口上,让水蛭吸去他伤口上的浓血……..
经过二个多月的治疗,他的伤渐渐好了,听说新四军已在江北重新整编.便决定去寻找部队
胡永龙和王秀莲装成走亲戚的兄妹,由王秀莲带路,来到了长江边.经过寻找,找到了当地的地下党组织。
夜晚,长江边上,一条小船要载着胡永龙过江,跳到船上的胡永龙转身挥手与王秀莲告别,叫她回家,告诉她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家的救命之恩,王秀莲依依不舍,转身离去,突然她返身走到江边,叫道:
“我跟你一起过江。”
她一纵身,跳到胡永龙的船上,决意要跟他一起过江。
胡永龙与王秀莲顺利过了江,又几经周折,找到了整编后由张鼎丞任师长的新四军七师,并把王秀莲也送去参了军。
胡永龙回到部队,战友和老乡们悲喜交加。许多战友跑来看他。可是,当年一起从闽西出来的战友们,已所剩无几!
胡永龙和战友们来到长江边上,隔着长江,燃起香烛,祭奠“皖南事变”中牺牲的战友和乡亲。
第二十二集 辍学
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最艰巨的时期。
看见阿园嫂辛苦挑担养活全家,十六岁的小姑子阿粟不再上学,执意要跟着阿园嫂挑担养家,胡母只好答应。但担心脾气倔强又从小练过武功的女儿会惹事生非,特别交代她不要太出头。
阿粟随着阿园嫂来到广东大埔码头,在观看一个走江湖卖药的摊子时,与当地想敲诈卖药师傅的小混混们发生冲突,阿粟用手里的枪挑倒了企图抢钱的小混混们,并把他们打倒在地,她打了人,还开了一张治伤科的药方扔在地上,才扬长而去。。。。。。自阿粟在街上打过一回,一时在这个码头声名大震,人们都叫他“功夫妹”,许多货号看她有武功,能护货,便都抢着把货让她担。阿粟便组织起了一个挑货队。当起了押货的货头。
而那伙被打过的小混混们则扬言要找阿粟有事。
有一天,那伙被阿粟打过的小混混们,聚在路边,等着阿粟她们的到来。。。。。。
第二十三集 胜利
当阿粟的担货队到来了,这伙小混们从路边丛林中跳了出来。阿粟抽出带铁头的扁担准备应战,他们却说不是来相打的,是来拜师,想请她教几手功夫。
阿粟起先不答应教他们功夫,后来,小混们抢着担她们的担子以示诚恳,阿粟也不置可否。。。。。。后来这伙小混们倒成了她的一群帮手。
姑嫂同心,苦熬着艰难的岁月。
一天,阿园嫂挑着担子来到码头,听到这里鞭炮齐鸣,江里的汽船也在拉响汽笛,原来是抗战胜利了,日本投降了!看到人们都在庆祝和欢天喜地迎接着外出的亲人,她也憧憬着自已的团圆。
抗战胜利了。
当年出外抗战或失去消息的人纷纷来信报着平安,可是胡永龙却没有任何消息。家中的亲人十分的挂念;胡母柱着拐杖,来到镇上,向儿子的最好朋友胡超兴打听情况,胡超兴也没有听到他的消息,但告诉她,听说上村的胡正芳要回家了,他当年就是与胡永龙一起参加新四军北上抗日的,应该知道他的下落。。。。。。胡母便答应待他回来一起去向他打听。
第二十四集 噩耗
胡正芳回来了,阿园嫂和儿子开抗在上村的大圆楼里看到了他,但是,她们却只得到了胡永龙死去的确切消息,胡正芳告诉她们:皖南事变中,他在北移途中,与胡永龙同在老三团的六连,后来在突围中与部队失散,据他所知,胡永龙已经在六年前的“皖南事变”中牺牲了,因为战后清点遗物时,大家看见了他随身带着的钢笔,和当年出发时阿园嫂从天后宫妈祖娘娘处求来的“护身符”,“护身符”上血迹斑斑。。。。。
阿圆嫂如雷轰顶,丈夫死去多年,家里人却一直在等待着他回家。
胡母和阿粟等人在村口的大榕树下等到了阿园嫂带回的噩耗,在这棵当年亲人挥手告别的大榕树下,一家人悲痛又绝望地痛哭,胡母痛斥老天不长眼。。。。。。
当晚,胡母带着家中所有亲人,捧着灯火,打着招魂幡,围着土楼,连绕三圈,为胡永龙招魂;从村口的大榕树下,沿着进村的小路,一直燃着香火,为胡永龙的魂魄引路。。。。。。。
第二十五集 下山
日本投降了,世界反法斯战争终于胜利,历经磨难和战争考验的阿好,与马共的游击队员们也下了山。
人们在欢呼抗战的胜利,马共则派部队在各地接收着地方政权,阿好在庆祝的广场上组织歌舞演出,竟然听到有人在大声喊她的名字,转头一看,竟然是当年一条船嫁来南洋的同村姐妹“烂锣”。“烂锣”的丈夫竟然就是阿好原来要嫁的那位打铁匠!原来“烂锣”自那次遇飞机轰炸后与阿好失散,便流落在南洋,后来遇见这位等待她们上门的打铁匠,便收留了她,最后成了夫妻;另一位姐妹,则在轰炸中被炸死,劫后余生的姐妹相见,惊喜万分。。。。。。
战争结束了,人们都在欢庆胜利,日本的战争罪犯和叛徒们也被公审后送上绞刑架处死。
阿好却来到当年波姐牺牲的村庄,在她牺牲的那颗树下徘徊许久,痛哭不已。热带丛林早已郁郁葱葱,再也找不到她当年在波姐坟头上放上的那块大石头了。
阿好只好在波姐牺牲的那颗树下,对着大山祭奠着自已亲如姐妹般的救命恩人。临走时,他带回了波姐牺牲时那颗树下的一把泥土,准备把浸过烈士鲜血的泥土带回唐山。
抗战胜利了,马来亚人民抗日军已发展到15000人,先于英军接受控制了马来亚的国家政权。英国殖民者卷土重来,1945年8\9月间,英国军队重占马来亚, 开始,英国殖民者还给抗日军颁奖授勋,邀请抗日军参加庆祝胜利游行;但从1945年9月起,英军解散了由马来亚抗日军接管的各地政权,由英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同年11月15日,英国军事管制委员会提出解散人民抗日军的计划,马共接受了这一计划;12月1日,人民抗日军各支队奉马共中央军委命令正式解散。
日本投降没多久,人民抗日军解散前,阿好就奉马共新加坡市委书记胡鸿洲的邀请,前往新加坡,一边从商经营着木材与橡胶生意,一边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并受其单线领导。
1948年6月20日,英政府在马来亚颁布了“特别紧急条例”,当年被英国殖民者所利用的马共游击队成员成了他们的眼中钉,对他们重又实施压制和迫害。马共为此决定进行武装斗争,于1949年2月1日成立了“马来亚民族解放军”开展武装斗争。
阿好表面上与马共脱离了关系,其实是在做着地下工作。她的表面身份是一家木材与橡胶贸易公司的经理。
第二十六集 南下
一九四九年,解放大军隆隆南下,在南下大军中,三十四岁的胡永龙已是东北野战军四十军某团的团政委,正与部队日夜兼程,皖南事变中,他受伤被抬到救护所,身边一位重伤员连声说冷,胡永龙就把自已身上的衣服脱给他穿,后来这个战友牺牲了,战友们从他身上找出了胡永龙的钢笔和护身符,便以为他牺牲了。
他后来被当地一位农民和他的女儿所救,伤好后找到部队,并把带路的农民女儿王秀莲也送去参了军。多年的战争使他身体受到严重伤害,尤其是头部的重伤,最终使他生活不能完全自理,需要照顾。
后来王秀莲成了他的妻子。
部队开到了江西赣南客家地区,见到客家乡亲,勾起他对家中亲人的惦念。他写了一封信回家。家中亲人收到他的信,惊喜万分。
1950年3月5日-5月1日,胡永龙所在的第四野战军以第15兵团指挥40、43两个军,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以木帆船为主要航运工具实施渡海作战,5月1日解放海南岛。至此,除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等岛屿外,华南全境获得解放。
胡永龙站在了海南岛“海角天涯”尽头,海风拂面,椰林婆娑。海面上,渔帆片片,海鸥飞翔,南海的微风在为这位南征北战十几年的老战士吹拂着军衣上的征尘。奔涌而来的浪花撞碎在岸边,溅湿了毫不介意的老战士。胡永龙极目远望着南海的滔滔排浪,海风把他的衣服吹得啪啪作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他为之付出巨大努力和牺牲而奋斗的理想实现了。此时他思绪万千,站在这海角尽头,生活好像又回到了起点。
而此时,在南海的另一边,在新加坡的海岸上,阿好正站在那座白色的灯塔边,遥望着北方,想念着家中的亲人,准备着完成牺牲的战友们让他们英灵回乡的瞩托。
第二十七集 离岛
因遇到海难而飘流到荒岛的阿则和同伴,在荒岛上已经生活了三年多,掘得了一眼勉强能喝的淡水井,生存了下来。他们没有时钟,也不知自已在岛上呆了多久,只依稀地记得月亮圆了多少次来作时间的大概计算。有一天,海上刮了几天大风,大风漂来一条小船,小船上还剩下一箱蜡烛没有打散,他们便利用它,将蜡烛在沙滩上晒软,制成了一只用来装淡水的小水缸,终于决定逃离那座生活了三年多的荒岛。
等待到好风向,他们离岛了。
经过几天几夜的漂流,他们最终在一个傍晚漂上了海南岛,放哨的解放军战士从他们的船上搜到了他们的国民党士兵服装,不信他们的声辩,将他们当作国民党的特务关押,谁也想不到,这支捕获他们的部队竟是胡永农的部队,当他们被送到部队政保部门审问时,正好碰到了政委胡永龙,十多年未见面,历尽苦难,大难不死的兄弟二人,千言万语,一时难以诉说,化着了二行滚滚而出的热泪和紧紧的握手。。。。。。
第二十八集 相见
阿则终于回到了家中,见到了阿园嫂和儿子天养,又一个亲人回来了,家中的亲人和乡亲们又一次惊喜万分。阿园嫂带着他来到胡氏老屋,把他的灵牌取了下来。
1950年9月,胡永龙来了信,说是要在广州学习二个月,希望家中的人来广州见面。
家中杀了一头养了大半年都长不大的猪,为婆孙俩筹足了一笔路费。胡母和开抗婆孙二人坐车乘船,辗转着来到广州。胡母见到了胡永龙,母子与父子相见,痛哭了一场。
胡母哭诉了这些年的苦难,并把妹妹阿好出嫁时留给他的那封信交给他。并告诉他,他当年从香港带回来的那架因没电、从未响过的电子管收音机,躲过了民团的几次抄家,阿园嫂一直保存到今天。
家庭的悲剧和阿园嫂的忠诚,给胡永龙留下深深的创伤。使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民族没有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在强敌面前,就不可避免地会制造出无数像他家庭一样的悲剧。
正当胡永龙准备安排母亲和儿子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了,四十军将开赴东北,胡永龙告别亲人,随刚解放海南岛不久的四十军奔赴东北,组建东北边防军,胡母和开抗只好回到家中。
临行前,胡永龙托咐战友,想方设法帮助寻找自已在南洋失踪的妹妹阿好。
第二十九集 援朝
麦克阿瑟指挥美军在仁川登陆后,人民军被拦腰截断,朝鲜战争形势急转直下,美军越过三八线向朝鲜北部开进,中央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
四十军作为第一批参战部队,随即渡过鸭绿江进入朝鲜作战.
1950年10月24日夜,四十军的360团乘夜色疾进,抢占了云山城北的一处高地,很快构筑了工事。
10月25日早晨7时,晨雾刚刚散去,公路上就响起了马达声,路上扬起滚滚烟尘,一批批载着南朝鲜军的汽车,浩浩荡荡地沿公路北进,南朝鲜第一师第十五团由美国第六中型坦克营中的一个连打头阵,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便通过云山,来到离该镇1英里半的一座桥边,车上的南朝鲜大兵一面吃喝,一面打闹着。当敌人进入我步兵有效射程,三连干部战士突然开火,正式打响了出国作战第一枪。
半个钟头后,枪声沉寂了,公路上躺着横七竖八的汽车、大炮和南朝鲜军的尸体,许多南朝鲜士兵嘴里还啃着苹果……
1950年的10月25日,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的纪念日.
胡永龙因此成为打响新四军江南抗战第一枪和抗美援朝第一枪的亲历者。
接着,胡永龙跟随四十军部队会战温井,回师楚山,基本上全歼了南朝鲜第六师和第八师的两个营。而后,为配合兄弟部队围歼云山和西线之敌,直插宁边。南进途中又重创南八师和美二十四师,把敌军驱赶到清川江以南。
第二次战役,四十军与朝鲜人民军第一军团收复了平壤. 并收复了镇南浦、铁原、新溪等重要城镇。
胡永龙在朝鲜浴血奋战,南洋的妹妹阿好也在想方设法通过各种关系与家中联系。经过多方努力,终于与家中亲人联系上了。
阿好找到了,并表明将寻找机会回乡看望亲人,家中的母亲和妹妹百感交集。
在朝鲜的漫天炮火声中,胡永龙也收到了妹妹阿好从新加坡写来的信。
第三十集 团圆
1954年,朝鲜战争结束,胡永龙回国,在武汉警备区某团任政委。胡母和他住在一起。
阿好从泰国辗转着终于回家了,回到家中,她先到妈祖庙还了愿,然后到父亲的坟头祭拜,痛哭了一场,接着便到家乡的中川祖屋和其它姓氏的祖祠,将马来亚抗战期间牺牲战友的灵牌摆在各自姓氏的老屋中,让他们魂归故里。
在波姐的祖屋-------大圆楼前,阿好跪拜在大门前,重重地磕了几个响头,然后棒着波姐留下的一件贴身衣服,绕着大圆楼走了三圈,然后才将那件衣服烧掉,把她牺牲地带回来的那把泥土和衣服的灰烬,埋在大圆楼的天井中心,并把波姐被鬼子杀死的儿子------阿宝戴过的一把长命锁,挂在大圆楼的屋檐下。
然后,她与阿粟来到武汉与哥哥和母亲见面,兄妹母子相见,悲喜交加。
胡永龙承兑当年给妹妹许下的诺言,带着全家和阿好姐妹俩,先到苏杭一带观光,然后到福州与张鼎丞和刘队长见面。
他们倘佯在厦门海边美丽的鼓浪屿和湖里山炮台,面对着对面驻扎着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军队的大小金门,军人们感到统一国家的责任还没有完成,中国的安全仍然受到威胁,一致认为,不管什么时候,为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中国一定要有一支足够强大的军队。
阿好带着妹妹阿粟,姐妹俩告别家中的亲人,赴南洋去了。
第三十一集 结局
1958年,胡母去世。
二年后,胡永龙于1960年因战伤复发,也在武汉逝世。临终前,他交代身边的人,任何时候中国都要拥有一支足够维护国家民族独立的强大军队。这个爱国者从一九三八年离家北上抗日,足迹虽踏遍大江南北,白山黑水,却再也没有踏回故乡的土地。
因英军的围剿,至1960年,马共领导人带着三千多人的武装部队,进入泰马边境的丛林,开始了长达二十多年的丛林武装斗争。
一九六五年,新加坡脱离马来亚独立; 而与阿好直线联系的马共领导人胡鸿洲却早已因领导工人运动而被殖民当局逮捕,出狱后,染上怪病去世,从此她与马共的联系中断。
而这时,阿好与阿粟已经分别是新加坡和马来亚的成功商人。并分别建立了各自的家庭。
秋风徐徐,故乡的山坡又一次被杜鹃啼血般的花朵染紫。
村口那株看尽了人世间悲欢离合的大榕树也老了,它不再壮大了,那伸出的一枝枝气根也逐渐地萎缩,只有它脚下的那条小河还在终年不息地流淌着。
1975年8月,一个细雨霏霏的早晨,阿园嫂终于合上了那双看了这个世界59年风风雨雨的双眼,再也没有睁开。
一位伟大的中国母亲,一位饱经苦难的客家妇女安息了。
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参加了阿园嫂的葬礼,送她上了山,队伍沿着当年阿园嫂出嫁时的山路反方向走向她的安息地;开抗和天养捧着她的画像和灵牌走在这支长长的送葬队伍的最前面。
阿园嫂留下的唯一遗愿就是把她和女儿阿兰安葬在一起。
那时,农村虽已进入“人民公社”,但因极左路线的后果,农民仍然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许多生产队的社员连饭都吃不饱,他们每天的收入最多的只有三毛钱,少的只有五分钱,阿园嫂死时得到了村民们的葬礼钱184块6毛整。
这是当时全村老人去世时获得礼钱的最高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