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751阅读
  • 0回复

黄以周与芦江胡氏----胡嘉翔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4-02-16
黄以周与芦江胡氏(正稿修正稿)
胡嘉翔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2992

因编辑芦江胡氏宗谱的关系,我在史料中发现了二处与黄以周相关的文章。由于在早年的乡土文史收集时,就关注到了故乡柴桥的文化名人黄以周和其父黄式三,并专程去过前郑村考察他们遗留的三代经师堂遗址,所以就将这二篇文章挑选出来,作一些黄以周与芦江胡氏的研究。

黄以周(1828年-1899年),字元同,号儆季,又号哉生,祖籍浙江宁波府定海厅紫微乡(今属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人,后迁居现北仑区柴桥街道前郑村黄家桥。他们在前郑村的故居称为三代经师堂,原来大门门楣上有“内阁中书”匾额,之所以称为三代经师堂,是因为黄式三、黄以周、黄家岱三代文脉相传,是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有名经学家。

黄以周本人为清同治九年(1870年)举人,初任浙江分水县(今桐庐县)训导,后授内阁中书衔,宁波知府宗源瀚曾请他主持辨志精舍。后在江南学政黄体芳创建的江阴南菁书院任讲师15年。为学不拘汉宋门户,尤邃三礼,撰《礼书通故》百卷,考释中国古代礼制、学制、封国、职官、田赋、乐律、刑法、名物、占卜等,并纠正旧注的一些谬误。另著有《礼说》、《礼说略》、《礼易通诂》等。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曾在南菁书院黄以周门下学习过。他的修身格言是“实事求是,莫作调人”,反对做马马虎虎的老好人。

浙江海洋学院人文学院余全介先生所作的《定海黄式三、黄以周〈尚书〉学研究》论文中,则总结说:黄式三的《尚书启幪》总结了前代学者的学术成就,以简易的形式将其呈现给学者。黄以周的《尚书讲义》接受前代学者的辩伪成果,并作了重要的发展。他们治《尚书》,讲求小学以通训诂,讲求礼学以通滞难,推求经例以贯穿全经,重视会通以证经说,讲求大恉以提纲挈领。他们的《尚书》学研究觅得正解,简易便学,明辨正误,触类旁通,是上乘之作。

芦江胡氏是原来镇海县海宴乡的最大家族,自南宋宝庆间定居芦江后岸,遵父命开荒力耕,读书明礼,不仕元朝,安然自乐。经几百年发展,后裔们不断向周边的山区、海岛迁居,其中雍正至乾隆间,五马桥一支有名开杰字声扬者始迁王家麓山村。明朝以后,才俊代出,不但中举任官,更有众多秀才隐于山村,如宗祠楹联要求子孙做的那样,“诗书执礼绳其祖武,孝悌力田贻厥孙谋”。胡有苍就是其中一位隐居在王家麓以耕读传家的国学生。

据芦江胡氏宗谱中的行实记载:有苍 于斌公次子,字君元,国学生。生于嘉庆八年癸亥十一月二十一日酉时,卒于同治十二年癸酉二月初七日未时,寿七十有一。配刘氏孺人,……合葬杨树坵。生子二,宋标、宋梓。女三,适张,适梅,适袁。

胡有苍的七十寿序是黄以周写的,这篇文章,黄以周自称姻愚弟,文章是胡有苍的外甥虞卿叫黄以周写的,文内讲了结识经过和对胡有苍的赞美。其文如下:山隐隆而不峭者,植必盛;水溶瀁而不激者,泽必广;人之敦龎而无机者,生必寿。上古之人,浑穆无朕,不凿天真,其寿多至百余岁;中古之世,亦多至百岁,非得天度厚也,其浑穆之气有过人也。  胡公君元隐居王家麓,性古朴,言呐呐如不出口,不与人较是非、论短长,而人亦莫之侮。道光庚子余随先君子,避兵于甘溪,距翁家二里许,耳其名未见其人也。龙泉梅景高先生与翁有旧谊,往来甚密。适景高先生为其女相攸(此处意为择可嫁之所)来归余,梅氏有嘉好亲友毕至,故余与翁得常常相见。翁亦为其女相攸馆其甥(取“馆甥”即女婿的意思)茂才虞卿。虞卿者,景高先生之从孙也。于是谊日益笃,交亦日益切。与之言不为翕热,亦不作踽踽之行,返真还璞,自饶天趣。余以翁为古道,后必享大耋。初翁再索得女,未举男,将祷于神。余谓翁必有后,乌(通勿)庸祷祷。一举果男,名之曰宋标。越数年,又举一男,名之曰宋梓。二子幼,延师课之。读读未成,命之耕。日出而作,促二子蓺桑麻,已自督之陇上。日入而息,高枕而卧,不知人间有烦恼事。辛酉壬戍间,粤匪蹂躏我地,人心汹汹,多失业。才识之人无以自容,甚至入尘网而不耻。翁自谓:“农家子以拙自藏”,诫二子无预外事,耕益力。时米珠薪桂。  翁之所得独多,而潜迹山林间,卒保其身家,以清白自全, 翁非真拙也。二子既成立,家业日隆隆起。乃命之曰:“吾老矣,将付尔事。尔勤尔俭,勿弃乃业。”二子奉亲厚,饮食之外多余资。见亲戚贫乏者,厚给之;道路崎岖者,平除之;桥梁倾圯者,修筑之;寺庙隤废者,鸠众力完葺之。无事间步,与一二父老道故事、谈世务。兴尽归来,诸孙环集,向翁索果饵啖之,讙(通欢)然散散而又聚于膝前。翁顾而乐之,以为常。今年七十矣,矍铄如昔景,曰:饶养日丰,翁之寿正未艾也。二子欲为乃翁寿,其甥(有苍女婿的意思)虞卿请余叙其事。余近年南北奔走,远数千里,近亦数百里。年或一再归,归一二旬,又将束装行。翁之寿,余不及祝。虞卿其代余奉一觞以为寿。 姻愚弟黄以周元同拜譔。

结合芦江胡氏宗谱的记载和寿序文章,龙泉梅景高与胡有苍有旧谊,梅景高择婿时胡有苍得与黄以周碰面相识,后来胡有苍也择茂才虞卿为次女婿,(据龙泉梅氏宗谱记载虞卿娶王家麓国学生胡有苍次女,生一子敏瑜四女)而虞卿又是梅景高兄长的长子齐德的儿子,故与景高是从孙关系。黄谦称自己为姻愚弟,是因为胡有苍次女出嫁给龙泉梅虞卿,,而黄以周娶虞卿堂姑(即梅景高女),就与与胡有苍之间就有了一层间接的平辈姻亲关系。从年龄讲黄以周生于1828年,胡有苍生于1803年,黄就谦称为姻愚弟了。

而记有黄有周的另一篇文章,是芦江胡氏五马桥房谱中清人顾宋堂为胡聿华写的一篇行实。胡聿华是芦江胡氏五马桥一支迁居于白峰门浦的一支后裔。这支先人在康熙、乾隆时相继迁居。胡聿华祖世代务农,父胡尔范,家贫好学,且耕且读。聿华是他的第二个儿子,通过刻苦自学,年二十一入邑庠。可惜在三十四岁时英年早逝。清人顾宋堂记载其行实如下:君讳聿华,字名高,邑海晏乡门浦人,世业农。父尔范先生,好学家贫,且耕且读。生子二,君其次也。能自刻苦,年二十一入邑庠,益向学。尝馆于灵岩林氏,发其藏书遍读之。经史百家训诂词章,无所不习。尤究心畴人舆地之学,每发一义多前人所未发。学使者善化瞿公、南海潘公两试宁属,皆拔取经解列高等,补增广生,食廪饩,名噪庠序间。辩志斋山长冯君与黄以周前辈,皆以大器目之。一时名下士多折节下交,而君黯然无华,不以声气相标榜。乡试荐而不售,愈益发愤至忘寝食,遂咯血卧病五阅月,卒于光绪庚寅年十月十三日,年三十有四。性至孝,抱疴家居,侍父母疾,终夜不敢离床席。若不知己之有疾也者,可谓难已。君生子二、女三。

在顾宋堂的文章中,提到胡聿华被“辨志斋山长冯君与黄以周前辈,皆以大器目之。”一节,可以推证黄以周与胡聿华有师生之谊。经考证,辨志斋即辩志书院,又名辨志精舍。 清初私办书院又受到官府的控制和压抑,而地方官员创办的书院则自此开始。 同治、光绪年间,宁波城内有官办书院5所,其中“辨志书院”、“崇实书院”受新学影响较深。辨志书院是清光绪五年(1879)宁波知府宗源瀚所建,座落于月湖竹州。院舍共4进,朝南一楼大厅为讲堂厅,左右厢楼为学子寄宿之所,前为大厅,门侧平屋为公共服务附属用房,屋后有一座大花园,可见当时之规模。书院除山长总掌外,分设汉学、宋学、史学、舆地、算学、词章6垒,各设垒长,负责教育之事宜。生童学子来自府属各县。因此可以推断胡聿华是辨志书院由黄以周主持时的学子,他的学识和好学精神得到了黄以周前辈的肯定,留下了师生间的情谊。

从上述二文考证,可以说明黄以周与芦江胡氏后裔间既有姻亲之谊,又有师生之谊。

2014.2.15

注:1、本文参考转摘了互联网的发表的有关黄以周和辨志书院的一些文章内容。在此向有关作者表示衷心感谢。2、黄以周为胡有苍写的寿序中“于是谊日益笃,交亦日益切。”原木刻本为“亏是谊日益笃,交亦日益切。”经查《说文解字》,“亏”是“于”字的变隶写法,就改为“于”。3、文中“甥”字是“馆甥”的意思,出自《孟子•万章下》:“ 舜 尚见帝,帝馆甥于贰室。” 赵岐 注:“谓妻父曰外舅,谓我舅者吾谓之甥。 尧 以女妻 舜 ,故谓 舜 甥。”后因称女婿为“馆甥”。


五马芦江胡氏黄以周寿序照片



2014年02.16 收到邮件,代作者发表在胡氏宗亲网。(南山)
[ 此贴被南山在2014-02-18 19:56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