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858阅读
  • 1回复

胡库,一个耕读家族占领的文化高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15-10-29
胡库,一个耕读家族占领的文化高地
2015-10-07 22:40 金华新闻网 字号:
http://www.jhnews.com.cn/2015/1007/552642.shtml

提示: 这是一个怎样的家族?这个家族有着怎样惊人的魅力,可以让进士及第的喜报锣鼓无数次在村庄上空回响?




  
翻开胡库的历史,一个数字着实让人吃惊:自北宋建村以来,胡库出了100多个进士。

这是一个怎样的家族?这个家族有着怎样惊人的魅力,可以让进士及第的喜报锣鼓无数次在村庄上空回响?一个家族的显耀与荣光,如同这片土地上的庄稼一茬又一茬,一季接着一季……

一个家族的行走路线

胡库,养育了胡则;胡则,不仅让胡库名扬天下,而且让这个家族开始了不同寻常的千年跋涉:积善行德,耕读传家。

胡则和他的弟弟胡赈一起制订了这个家族千余年的行走路线。胡赈进士及第,曾授婺州永康县主薄,后转授吏部侍郎、太常寺奉礼郎、观文殿大学士、吏部尚书等。

《胡氏家训》写道:家道盛衰,皆系于积善与积恶已。恃己之势以自强,尅人之财以自富;刻薄成家,理无久享。居家则孝悌,外事则仁恕;积善人家喜庆有余……族中子弟当各勤生业,士者攻其学,农者力于耕,工者专于艺,商者蓄其贷……为人者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即使冥顽,终有开悟之时。古人惜寸阴而求学问,天下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古人云: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当以家国为重,放眼天下,胸怀世界。

一个家族在茫茫宇宙中生存发展,应该以怎样的方式生存?应该为什么而努力?以何为荣以何为耻?胡则兄弟俩在千年之前就进行“引导”,这一“引导”摆在家训的重要位置要求胡氏后人代代相传。胡氏兄弟始创的《胡氏家训》犹如在漫漫长河中为族人点起一盏明灯,一代代后人在这盏灯引导下一步步前行、一点点探索,一代代后人前行的脚步、探索的经历又一次次擦亮了这盏灯。这盏灯就是属于胡库的文化。文化并不是知识,而是包括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集体人格”。

一条崇文之河

如果说,千余年来胡库的胡氏后人对知识的执著向往汇成了一条崇文之河,那么,胡则兄弟便是这条崇文之河的开凿者。这条崇文之河从北宋开始凿河引水,一代接着一代,一朝接着一朝,让涓涓崇文之水流经千年而不涸,如今依然浸润着这个村庄的后人。

据族谱记载:北宋时期,胡则在方岩建读书堂,寿山岩建重楼,以方便读书。明代初期,在胡库村门前溪南建有上书院,为族人读书专属之地。清朝康熙二十六年,村里建起了小宗祠,祠额书“祠塾”。不仅族中子孙在此启蒙,且周边十里内外的各村学子都慕名而来。清嘉庆十年建的魁盛公祠,亦在祠内开设私塾,培育本族子弟。后来,在村中大宗祠内设崇本书院。道光十九年,村里建起了文昌阁。文昌阁为三层建筑,四周带有围廊,规模罕见。文昌阁建成后,内设塾馆,延师授业。

祠堂是一个家族的文化象征,彰显着一个家庭的荣耀,为的是指引家族的前进方向。朝代更替,时光流转,一代代胡氏后人一次次把家族行走的方向指向读书,指向知识。

据胡库下村老教师胡贻甫介绍,光绪二十七年,胡库村改崇本书院为崇本初等小学堂。宣统二年又改为崇本高级小学堂。民国建立后,学堂又称崇本小学。崇本小学早于古山崇正小学,在永康上半县与芝英培英小学、溪岸培文小学齐名。上世纪40年代,四方学子争相就读。东有上、下里叶,独松,先盆,戈阳;南有可投应,可投胡,井头,西村,岩下街;西有世雅,上、下徐店,前陈,上、下柏石;北有前、后郦,金城坑等地。

一个村庄的私塾吸引了十里八乡这么多学子,胡库的崇文之水已经流出村庄,积聚成湖,润泽一方土地,培育一方人。

之后,崇本学校改为公办。

据统计,胡库胡氏后人仅明清两代举人、秀才、贡生就有近200人之多。民国时期废科举、兴学校,中学毕业生有60余人,其他如军校、农校不计在内。民国时期就有学子就读于北京大学。

一个书香之家

一个崇文的村庄定然书声朗朗,一个崇文的家庭定然书卷飘香。关于清朝时期伯常太婆的故事,一直在胡库村的村民中口口相传。

在胡氏先人留下的寿序中,大略记录了伯常太婆的一生。伯常太公太婆勤劳经营,节俭持家。几十年的经营渐渐积累成一个富裕之家,富甲一方。伯常太公早逝,伯常太婆主持家政,家里一切井井有条,宗族亲戚也一一照护有加。伯常太婆为人豁达,常常接济乡人远客,广结善缘。为后人所称道的是,伯常太婆教育子孙慈爱而严格。族中建魁盛公祠,在祠内开私塾,培养本族子弟。且制订奖学制度,根据考中的不同级别,给予不同的奖励。每每大考,也早早安排旅社饭馆,供本族考生免费吃住。伯常太婆有二子,都是贡生。孙子7人,曾孙20余人,个个是饱学之士。伯常太婆百岁高寿,五代同堂,见七代。嘉庆年间,钦赐“七叶衍祥”匾额。

如今,魁盛公祠还在,老祠堂虽已破败,但从祠堂边走过,似乎还可以听到里面传来朗朗书声,听到一个老妇人对子孙慈爱的责怪和夸赞。

伯常太婆主持的家庭,只是胡库无数胡氏家庭中的一个。

上世纪末,胡淑柳夫妇用同样慈爱而严格的教诲滋养着他们的三个儿女,并无一例外地先后获得硕士学位。长子胡智文,获制丝工程硕士学位,后在浙江丝绸工学院任教。长女胡智清,获上海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学院硕士学位,分配到浙江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工作。幼子胡智兵,获无线电电子学工程硕士学位,在厦门大学工作。

民国时期,胡库村就有学子就读于北京大学。数十年之后的今天,村中胡氏子弟胡志挺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公费留学美国。

胡库的胡氏后人中,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并在所在的领域取得骄人成绩的有多少人已经很难统计,他们如同这片土地上的庄稼生生不息。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胡库上、下村的窗户次第亮起。在这众多的窗户下,应该有许多学子在灯下苦读,他们在灯下与圣人先贤会晤、神交,走进一扇扇知识之门,走进一个个广阔而精彩的天地。在千余年的时间里,窗户的形状在变、灯的亮度在变,但是学子们明亮的眼睛未曾改变,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探索也从未改变。

一方红色土地

1928年8月,胡库胡氏后人胡岩岁时任中共永康中心县委书记。中共浙西特派员姚岳庭到永康贯彻省委扩大会议精神,组织武装暴动,全县性的大会在胡库画眉岩召开。

在胡库村的族谱里,有一篇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胡库支部书记胡临安的回忆录。回忆录中写道: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原永康县委书记胡岩岁获释出狱,回到家乡胡库,联络同志继续开展革命活动。约在民国二十七年,我在他的指导下建立了中国胡库支部,我任支部书记。县委书记胡岩岁,以及后来的县委书记王志远常来指导。民国二十七年二月,胡岩岁和胡济涛从汉口八路军办事处回来后,创办了《民众壁报》。胡济涛负责编辑刻字,胡岩岁油印。油印的工具和绿色边纸是大家凑钱买的。印好后,我安排人员到集镇、凉亭、汽车站张贴,向民众宣传抗日救国。是年下半年,胡库办起民众夜校。校址设在五常祠堂,作为团结教育青年抗日的阵地。胡库支部的党员和进步青年几十人参加了夜校学习。胡济涛讲抗日形势和党的抗日主张,极大地激发了大家抗日的爱国热情。之后,胡岩高、胡岩芳、胡绍效、胡岩屏、胡云岩、胡德福、胡云富、胡高梭、胡启亨等人参加了抗日战争……

胡济涛也是胡库胡氏子孙,生于1914年,早年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增订重编了《新名词辞典》,后调往青海师大中文系任教。

读着革命者胡临安的回忆录,我们似乎看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胡库村的胡氏后人满怀爱国热情,投身到抗日的洪流当中。他们心中应当记着先人的教诲: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一条工业经济带

胡库的始祖是胡则之父胡承师,胡承师一家原来居住在永康城区北镇坊,于北宋年间来到此地。他的后人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1955年,因为人口众多,胡库分为上下两个村。如今,胡库上村有600多户,1600余人口。胡库下村650多户,2000多人口。

胡库人多地少,大多数村民亦工亦农,农闲时外出钉秤、打铁、打金、打锡或做泥水工、木工等,风餐露宿,奔走四方。改革开放后,胡库上、下村民不仅从事衡器行业,而且涌现了大量家庭工厂。家庭工厂主要从事来料加工,如汽摩配件、小五金、文具、纺织配件、建材、农机、衡器、塑料配件等。

据胡库上村老支记胡金火介绍,当时因为家庭工厂发展太快,电力等配套设施一时无法满足需求。据不完全统计,最兴盛时,家庭工厂占总家庭户数的70%以上。胡库上、下村成为上世纪末永康的重要经济带。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当初的许多家庭工厂不断发展壮大,许多如今已从事产品的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生产保温杯、防盗门、休闲用品等,成为永康五金产业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善的文化高地

胡则,是一座高峰。

胡则字子正。他于宋端洪二年(公元989年)考取进士,为婺州有史以来第一个取得进士功名的文人。他浮沉宦海的四十七年,继任太宗、真宗、仁宗三朝。及第时宋太宗御笔削去“厂”,赐名为“则”。他先后出知浔州、桐庐、睦州、温州、信州、福州、杭州、池州、陈州等十个州郡,按察江淮、京西、广西、陕西等六路使节,并曾担任权三司使使部流内铨、工部侍郎、弄部侍候郎等朝廷重臣。逮事三朝,十握州符,六持使节,选曹计省,是北宋前期政坛一位中高级官吏。两年后释褐,补许州许田尉,至七十二岁,宋仁宗宝佑元年以尚书部侍郎致仕。

胡则在政治上力主宽刑薄赋,兴革使民,勤政廉政,做了许多利国利民的好事。例如签署贝州观察判官时,他把十来万服役民夫移送回家;担任福唐郡守时,他连上三道奏折痛斥将官庄田标价出卖的不义之举,迫使朝廷收回成命。再如整治钱荒,为国理财;勇改盐法,变官卖国商销等……所到之处,政绩斐然。尤其于明道元年,直言极谏,要求皇上免除衢、婺两州百姓身丁钱。

百姓感恩,在方岩山顶(少时念书之地)立庙以纪念他。1162年,宋高宗应百姓之请,用“赫灵”两字作为胡公的庙额。此后,胡公被百姓敬若神灵。

1958年,毛泽东主席视察金华时召见了永康县委书记马蕴生,毛主席说:“永康有个方岩,方岩有个胡公大帝,胡公大帝不是神,不是佛,而是人。他姓胡名则,是北宋的一个清官,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人民纪念他,所以香火长盛不衰。我们共产党的干部也应该多做好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沧海桑田,人世浮沉,当一切繁华落尽,归于尘土之时,胡则以神的形式照亮后人的心灵。

著名作家余秋雨在论“文化的最终目标”时说,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在精神价值上,很可能是指理想、荣耀、成功;在生活方式上,很可能是指游学、交际、冒险;在人格修炼上,很可能是指崇敬、反省、乐观。但缺少终极指向。文化的最终目标,应该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

孟子曰: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胡则在他的《胡氏家训》里说:家道盛衰,皆系于积善与积恶。永康画家胡竹雨先生在永康市文化馆的一次讲座中曾说,文化的目标是什么?是一个“善”字。现代人说:与人为善,你就是佛。

记得在几年前曾见过一幅《胡公上书》的画,胡公奉书跪于殿前,在他的身后,哀鸿遍野。我站在画前,热泪盈眶,触及到爱和善的力量,明白了百姓对胡公的感情。

人应该怎样活着?什么才是成功?胡则给予后人一个圆满的答案。

一抹幽兰之香

在胡库行走,时常可以与兰花不期而遇。在胡库上村胡明柳家,满院子的兰花让人心中升起君子之意,心为之安静柔软。恍惚间,在这淡淡的兰香之侧,可以听见读书声。

这满院子的兰花,在胡库上、下村是寻常的景致:或在楼顶阳台上,或在院子里,或在窗台上,或在屋里的某个角落。这些兰花或是邻人送来,或是山上移栽,或是友人分享……

在胡明柳家中,经常聚集着一批“兰友”。其中,有被大家叫为“师爷”的应建中。应建中是胡库下村的村干部,自几年前爱上兰花,就隔三差五到山上寻找各种兰花进行移栽、培育。种得像模像样了,就你一盆、他两盆分享给村中的友人。

久而久之,胡明柳身边聚集起许多粉丝,一起上山寻兰、与朋友分享兰花。

胡库下村的胡子清,还种了许多名贵的兰花品种,经常参加各种比赛,并成为永康市兰花协会的理事。

如今,兰花之香已浸漫着大半个村庄。

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兰花与胡库相遇,当不是偶然。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15-10-29
胡库,浙江永康的一个普通村庄,永康胡氏的大本营。2007年至2009年,我去过三次:

浙江胡氏族源族居调查纪行(三)--南山    2007.10  调查地区:磐安、东阳、永康、缙云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5442

浙江胡氏族源族居调查纪行(六)--南山    2008.04-05  调查地区:永康、嵊州、义乌、诸暨、萧山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7274

浙江胡氏族源族居调查纪行(八)--南山    2009.01  调查地区:永康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8270

胡淑梯老人,永远值得我尊敬和怀念的宗亲尊长!第一次和第二次,我都是住在老人家里,第三次元旦节,陪着老人在家门口晒太阳。这些往事在《调查纪行》里都有记载。我们既是宗亲又胜似亲人!胡库,也有我永远难忘的记忆,所以特意转载这篇文章。

南山 2015.10.29
[ 此贴被南山在2015-10-29 22:37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