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戏曲文化之乡”——非同凡响的缙云戏剧!
木子锅、朱国勇 缙云优生活 2022-04-12 10:05
2018年5月,缙云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审定命名为“中国民间戏曲文化之乡”,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日前,我们仔细阅读由入围浙江省非遗传承十大代表人物、缙云县戏剧总会胡定才会长主编的《[浙江*缙云]中国民间戏曲文化之乡通志》(以下简称《通志》),方知缙云戏剧(以下简称“缙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人震撼!
缙戏、基蕴之缙云杂剧,乃历经1300余年的发展与创新,融杂耍、歌舞、巫傩、司工、鼓词、社锦、集锦、新锦八戏为一剧,汇乡曲、联曲、道曲、锦曲、南曲、宫曲、大曲、套曲之八曲为一腔,亦名“缙山腔”,2012年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著名戏剧专家洪波教授认为“缙云杂剧,既是中国南戏源头之一,亦是中国戏曲源头之一;既是处州文化的支撑点,亦是浙江文化的亮点。”又说:“缙云山乃是中国戏曲之摇篮”! 据《通志》记载,缙云杂剧伴随历史的演变而成熟缙云徽戏,脱颖丽水处剧,遂为丽水市综合性乡土文化标志。清乾隆年间(1777年),缙云巨贾盘溪胡村胡公凤仪花甲寿庆,引皖之绩溪“古月徽班”入境,易名“大红玉”,始肇缙云徽戏而遍布处州,延传至今,继而与婺、京、越、瓯、黄梅戏等诸多剧种融合发展。 伴随新中国成立,处剧已成定格,其音乐内涵丰富,表现题材广泛,既能配演国家豪迈大戏,亦能演绎家庭趣乐事,更有木偶戏为之增光添彩。 缙戏,始肇衍发于盛唐,信奉得道高士之帝师叶法善(616-720)为集大成者,即开山鼻祖。其一曲《大鼓乐》延传至今。继后,行家高手与总纲艺师层出不穷。有唐代李阳冰综杂艺为“社锦戏”,五代道门领袖杜光庭整升司工乐韵而推动戏曲发展,北宋尚书右丞汪藻(姓汪祖)创立“香丁戏”组建“童子班”,南宋缙云县令郑桂原创“八仙戏”皆为流传后世。 詹山“戏子状元”之说作为文化现象客观存在而相传至今。元朝铁城梅梓将缙云鼓词声腔配以道乐鼓点锣经而成“仙都乱弹”。至明清时已是精英辈出,素以白垅花旦卢炳金为典范而盛誉剧坛。新中国成立前后,涌现黄德银、虞梅汉、杨小乃、王整春、陈光荣、李亨攀、樊菊英、汤吉昌、梅贵升、杨德善、梅子仙等一批戏剧大师。缙戏种类诸多,剧本更多,承前启后,长盛不衰。 缙戏,不仅拥有谓称“雄师劲旅”之产业大军,营演数州数省而成强有力之艺术辐射,更有民间自娱自乐之异军大展雄风。素以“崇文尚戏,吾村有班”为荣,故神庙戏台、宗祠花台,会堂舞台、广场草台等遍布。全县古戏台曾有450座。锣鼓班、小唱班、司工班、社锦班、集锦班等小打小敲班社随处可见。改革开放前后的1979年,全县曾出现有综合性班社240个。 他们忙时务农,闲时从艺,经济生产与文化生活两不误。“文革”中全县建有文宣队730余个。1990年的“一村一品”文艺宣传,曾有3000泥腿子上舞台。由于市场经济原因,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全县民营团体数量骤减,时至2003年仍有37家,现今具规模化10多家大团坚持演出。 进入新世纪新时代之后,缙云的庙戏与堂戏在复兴,校戏与园戏在新兴,政戏与年戏在盛兴。六者合一,营造出缙云极其浓郁的戏曲文化氛围。 缙戏,班社之足迹曾遍及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安徽、上海等五省一市共70余县区,自改革开发,全县先后拥有时隐时现民营班社150余家,大批社会青年得以就业。 据查2019年间,大班者营业收入计达600余万元,创造了有史以来最高纪录。曾多次受到省委宣传部和社会各界高度评价。戏剧从业人员达1500多人,先后演出1.5万场次,年收入达5000多万元,观众1000多万人次,形成与缙云戏剧相关的“缙云烧饼”和“缙云馄饨”之姊妹产品而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缙戏,作为综合舞台艺术,还有力地引发与推动了木雕、石雕、泥塑、剪纸、书画、织锦、制衣、对联、故事等戏剧艺术的四度文化发展,成为缙云人民最为喜闻乐见的乡土文化。缙戏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了缙云人民的生产生活。 我们是戏曲文化的热衷者,特别是中老年朋友们酷爱处剧、婺剧、越剧、京剧等戏剧,我们真诚为拥有如此辉煌的缙戏历史、灿烂文化、杰出成就而骄傲,更为创成中国民间戏曲文化之乡而自豪。
通讯员:木子锅、朱国勇 图片提供:杨晋平、缙云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