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91阅读
  • 2回复

读《三论胡姓的起源与胡人的关系》一文再次有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三论胡姓的起源与胡人的关系》一文再次有感
胡誉柏



江苏省泗阳县的胡继云宗亲于2020年7月在网上首度发表《论胡姓的起源与胡人的关系》一文,此文在网上引发了极大争议。2021年8 月,他再度于网上发表《再论胡姓的起源与胡人的关系》一文。因该文经《胡氏宗亲网》总版主胡南山转发,才引起了我的关注,于是我于2021 年10月为此撰写一篇文章,对其荒谬观点逐一进行驳斥。然而,胡继云宗亲并未就此罢手,经过一年多的资料搜集与文章修改,于 2022 年 11月9日通过《胡氏宗亲网》第三次发表《再论胡姓的起源与胡人的关系》一文。此篇在原有基础上做了大幅修改,洋洋洒洒数万字,并配有插图加以说明,引经据典,着实耗费了一番心力。胡南山总版主第一时间将此文转发给我,并让我发表看法。由于《三论胡姓的起源与胡人的关系》一文篇幅冗长,观点分散,论据杂乱,读后令人难以准确把握,几次提笔欲写,却又几次搁置。


胡继云宗亲所发表的文章本属学术性范畴,持有个人观点本无可非议。但由于胡继云宗亲始终坚持其错误观点,存在以讹传讹、混淆视听的恶劣影响,有乱宗之意。其文章观点极端错误,论点荒谬绝伦,论据东拼西凑,显得极为苍白无力,论证杂乱无章,毫无逻辑可言,所下结论在宗亲中造成不良后果,侮辱了全国胡氏,玷污了祖宗,贻害无穷。作者还在此文中对我指名道姓,经再三思量,我仍觉不吐不快,以还原胡氏源流的真实面貌。


胡继云宗亲在《三论胡姓的起源与胡人的关系》一文中最致命的破绽在于概念模糊,整篇文章一直在偷换概念,以点代面,以木代林,以偏概全,逻辑混乱不堪,东拉西扯,说着说着就偏离主题,毫无中心,前面论述过的内容后面又多次重复相同论点,前后矛盾,毫无严谨性可言,毫无学术价值,结论皆为“可能”,将论文写成了小说,把历史写成了笑谈。


倘若按照胡继云宗亲的逻辑,倘若某一天有一位白种人(或黑种人)加入中国国籍,并将自己的姓氏改为胡姓,又或者像胡润排行榜中的胡润,还有美国总统胡佛,越南革命领袖胡志明,莫非胡继云宗亲灵感突发、脑洞大开,也要发表一篇《胡姓的起源与西方白种人的关系》?并考证出中国胡姓源自西欧或越南?


当下各地的《胡氏族谱》皆有记载,绝大多数当代胡姓人均为胡公满的后裔,虽有胡人改姓为胡,但这并非中国胡姓的主干,仅仅是存在胡人改姓胡这一情况而已。中国其他姓氏也有胡人改姓的现象,并非胡姓所特有,也非胡氏源流的主干,只是一个极小的分支,微不足道,在全国胡姓人口中占比极少,无需大惊小怪,更不必白费力气去考证胡人改姓胡这一情况。


各地的《胡氏族谱》对《胡姓源流》阐述清晰,其中就包含少数民族改姓胡氏一说,但主要是以胡公满的谥号为姓居多,毫无隐晦之处,我们的先人从未对此加以隐瞒。


依据当代《祖源分析—23 魔方祖源基因检测》中 Y 染色DNA 检测结果,得知江洲义门陈氏(占当代全国陈氏 50%以上人口)与华林胡氏(占当代全国胡氏 50%以上人口)在两千年前共祖,其父亲系基因皆为 Y—O 系列,父亲系基因以汉族基因占绝对主体。从父系来讲,华林胡氏为纯正的汉族人(古华夏人),这与《胡氏族谱》中记载的与陈氏共祖胡公满完全吻合。


华林胡氏、新安定胡氏、清华胡氏、庐陵胡氏、大塘胡氏、白竹胡氏、龙川胡氏、胡坊胡氏、泄传派胡氏、关至赟胡氏、永康胡氏等各大支系的《胡氏族谱》,其上的远祖世系皆上承陈国公胡公满,均认为得姓源于胡公满的谥号。


胡继云宗亲在文章中称:“胡人的称呼因林胡国和东胡国而得名?”


经查《字典》,关于胡人的定义如下:其一,胡人是古代中国汉人对华夏(汉族)以外民族的称呼,华夏(汉族)以外的全部民族,皆被称作“胡人”。其二,胡人原指戈壁以北的蒙古高原地区的游牧族群。在北亚民族语言中,“胡(hun)”意为“人”。秦汉时期,塞北胡人统一后被汉人称为匈奴,而匈奴则自称为胡。此后,胡人一词被用于泛指戈壁以北和西方的外族或外国人。其三,“胡”原本是秦汉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匈奴的自称。参见《汉书·匈奴传》——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


由此可见,胡人一词并非特指林胡国与东胡国之人,而是泛指北方游牧民族。显然,胡继云宗亲的这一论断有误,“胡人的称呼因林胡国和东胡国而得名”乃是胡继云宗亲妄加猜测所得出的结论。


胡继云宗亲于文章中称:“中国的万里长城全然是为抵御胡人的入侵所建。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 221 年)前,林胡国一分为二,长城以北归匈奴,其臣民仍属胡人;长城以南之人,秦朝时为秦人,汉朝时成汉人,被汉化,姓胡的依旧姓胡。”


于此,我欲问胡继云宗亲:莫非胡人皆姓胡?诸如匈奴人、鲜卑人、乌桓人、靺鞨人、突厥人、蒙古人等被称作胡人民族之人皆姓胡?


通过对各类史料的查阅可知,匈奴名人有金日磾、浑邪王(名浑)、赵信、勒淮、盖吴、刘渊、刘鸿、呼延翼等;鲜卑名人有长孙无忌、陆定萱、宇文泰、独孤伽罗、宇文邕、长孙俭、元宏、拓跋力微、慕容儁等。蒙古族名人有孛儿只斤·铁木真(成吉思汗)、脱脱、绰罗斯·也先、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孝庄皇后)、曾格林沁。古鲜卑十二姓氏为:泣伏利氏、叱卢氏、乙旃氏、大连氏、窟贺氏、达薄干氏、阿崘氏、莫允氏、俟分氏、副伏罗氏、乞袁氏、右叔沛氏。这些民族存在众多姓氏(音译),汉化后亦是多种姓氏。据《史记》记载,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施行和亲政策,将皇室女子嫁与匈奴单于冒顿为妻。当时匈奴习俗,尊贵者皆从母姓,冒顿的子孙遂姓刘氏。鲜卑人汉化后亦有众多姓氏,如:穆、陆、贺、刘、楼、胡、于、嵇、尉,胡姓仅是其中一部分,这些姓氏不过是汉姓中的一个分支,绝非全部,更非主流。胡继云宗亲此番又贸然得出一错误结论。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止了周朝的分封制与宗法制,推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此时姓和氏仅在区分婚姻和血统时发挥作用,其属地性质渐趋淡化。秦始皇为巩固政权,还采取“焚书坑儒”之举,将非秦国历史文化的竹简等文化古迹付之一炬,把精通历史的儒生予以掩埋,林胡国、东胡国的历史遗存无疑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尤其是语言文字的发展,长城内外渐行渐远,致使林胡和东胡的历史为后人所遗忘,而胡人,在大多时候作为汉人的敌手一直存续。


依当代语言学分类,匈奴、鲜卑、乌桓、靺鞨、突厥、蒙古等民族的语言皆属阿尔泰语系,与汉语(汉藏语系)全然不在同一语系。有专家考证,汉语与藏语的分开约在八千年前,即便如此,八千年前分开的汉语与藏语之间仍能觅得诸多同源词,语法亦相近。而依作者胡继云宗亲所言:胡人与汉人语言文字仅于秦统一中国时分开,迄今不过二千三百多年,可当下现实却是汉、胡分属两个不同语系。语言文字何来分道扬镳之说?根本未曾分道,更无扬镳,作者纯属信口胡诌。


辽宁省阜新市存在一个“胡头沟文化遗址”,此地亦发现众多玉器,这胡头沟遗址之名,或许与历史上的东胡国、胡人、胡姓之人有所关联。林胡国地区形成的“河套文化”和东胡国地区的“红山文化”存在诸多共同之处,皆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关联、相得益彰。


在此,我想问一问胡继云宗亲:胡人皆讲古汉语吗?“胡头沟文化遗址”里的“胡头沟”这一地名是胡人所取?还是当地汉族人所取?倘若为胡人所取,那胡人定要精通汉语,且须人人通晓汉语方能理解此地名之意。要是当地汉族人所取的地名,取名的逻辑若与古东胡国相关联,从地图上观之,古东胡国地域辽阔,其疆域内的地名理应皆带个“胡”字,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作者于此又纯属信口雌黄。


胡继云宗亲于文章中言:“由此可见,胡人,乃是因林胡国和东胡国的存在而获此称谓,胡人地区存有众多的中华文明历史遗存,胡人与黄帝一脉相承,他们的祖先是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周朝的臣民。”


臣民究竟是何概念?林胡国、东胡国是否接受了周天子的封号?林胡国、东胡国需不需要向周天子朝贡?林胡国、东胡国是否皆归周天子直接统治?


倘若依作者所述胡人与黄帝一脉,那么胡人与汉人(炎黄后裔)的父系理应也是一脉,然而近期网上公布的汉族(汉族人绝大部分是 Y-O 系)与胡人(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民族属 Y-Q 系、Y-C 系、Y-R 系等)的父系基因全然不同,华林胡氏(当代胡姓大宗,有人估计占当代胡姓人口约 50%以上),有人测过华林胡氏与义门陈氏(约占全国陈氏人口 50%以上)的父系基因共祖于 2600 年前,父系基因是 Y-O 系。胡继云所讲胡人与黄帝一脉纯属妄言,何谈一脉?


胡继云宗亲在文章中云:“林胡人和东胡人属于胡人,那为什么说他们姓胡,而不是姓林、姓东呢?其依据如下:从姓氏起源上看,周朝的诸侯国一般都是以国为姓。”


文中的“以国为姓”,是公族以国为姓?还是全部百姓以国为姓?据翻阅史料得知担任晋国六卿一职的就有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等姓氏,公族也有先、晋、郗等姓。齐桓公时就有管仲为相,鲍叔牙、易牙、竖刁、开方、常之巫等人为臣,国人并不都以国姓齐。齐威王时有田婴、鲁仲连、孙膑、田忌、邹忌等臣属,国人还是有多种姓氏并存。秦始皇时有吕不韦、李斯、王翦、蒙恬、赵高、嫪毐、王贲、李信、蒙毅、尉缭、姚贾、韩非子等等臣属,这些人也不姓秦,更不是与秦始皇姓赢。


文中的“一般”概率是多少?是50%以上?还是90%以上?根据史料查知:前齐国公族(姜子牙的后裔)姓姜、崔、高、卢、栾、国、方、章、谢、吕、易、许、邱、聂等等,他们都不是姓齐,后齐国公族(妫完的后裔)是姓田、王、孙、胡、陈等姓,也不是姓齐。楚国公族是姓芈、熊、昭、屈、景等。秦国公族是姓赢等。


所以说胡继云宗亲“从姓氏起源上看,周朝的诸侯国一般都是以国为姓。”论断是极其荒谬透顶,再次胡乱下定论。


林胡人与东胡人属不属于胡人?本人不敢下定论,他们都姓胡我也不敢苟同,个人认为也许有一部分人改为姓胡。作者说:“周朝的诸侯国一般都是以国为姓”。实为对中国历史不清楚,对各诸侯国史更是在瞎猜。


我想问一下胡继云宗亲:这里所说的诸侯国是指诸侯国国公(或国王)?还是公族(或王族)?还是百姓?还是全国所有的国人?


据查史料得知:管仲(姬姓,管氏,齐国国相,齐国人),老子(李氏,道教鼻祖,楚国人)、孔子(子姓,孔氏,圣人,鲁国人)、孙武、孙膑(妫姓,孙氏,军事家,齐国人)、庞涓(姓庞,军事家,魏国人)、张仪(姓张,纵横家,魏国人)、苏秦(己姓,苏氏,合纵家,韩国人)、白起(芈姓,白氏,军事家,秦国人)、田忌(妫姓,田氏,齐国大将军,齐国人)、邹忌(姓邹,齐国国相,齐国人)、乐毅(子姓,乐氏,军事家,赵国人)、屈原(芈姓,屈氏,楚国公族,爱国诗人,楚国人)、吕不韦(姓吕,秦国丞相,卫国人)、秦始皇(姓赢,名政,秦国国王,统一全国后称秦始皇)、李斯(姓李,秦国丞相,楚国人)、张良(姓张,韩国贵族,汉朝开国元勋,韩国人)、项良、项羽(姓项,楚国贵族,楚国人)、刘邦(姓刘,汉高祖,楚国人)、萧何(姓萧,汉首任丞相,楚国人)、曹参(姓曹,汉第二任丞相,楚国人)、樊哙(姓樊,西汉武将,楚国人)、吕雉(姓吕,吕后,齐国人)、韩信(姓韩,军事家,汉开国功臣,楚国人),春秋时的晋国六卿{中行氏、范氏、智氏、韩氏、赵氏(嬴姓)、魏氏},春秋末年齐国的四大家族(国氏、高氏、田氏、鲍氏),这些人谁以国为姓为氏?


上至诸侯,下至平民百姓皆需祭祀一位祖先,进而形成了一个诸侯国内同宗同姓的局面。
在此,我想问胡继云宗亲:“同一诸侯国内不同姓氏都仅有一个祖先?”项羽、刘邦、萧何、曹参、樊哙等皆为同一时期的楚国人,难道他们共有一个祖先?孙膑、田忌、邹忌均为同一时期的齐国人,难道他们也共有一个祖先?”作者如此武断,连这般历史常识都不明了,还有何资格来对历史评头论足?


由于一个诸侯国认定一个祖宗、一个姓氏,“父传子,家天下”,此乃宗法制。在西周宗法制下,诸侯国之人,大体上都是以国为姓,林胡和东胡之人也不可能是例外。由此推断,林胡国和东胡国的人应姓胡。正因为他们姓胡,所以后来才有了胡人这一称呼。


胡继云宗亲再度提及:“西周宗法制下诸侯国的人,基本上都是以国为姓。”


由此竟推断出林胡国和东胡国的人姓胡。作者未推出姓林或姓东,却硬是得出胡姓人就是胡人的结论,实在令人无语,看来作者还需好好补充历史知识,写出更具说服力的论文才能令人信服。


中国胡姓中的“胡”字尚有“长寿”之意,“长寿”之意源自陈国第一代国君妫满(胡公满),满公因其有胡考之寿,故谥曰胡公。


首先,胡字释义中有两点与此相关:其一,胡,远也。久远绵长,依《仪礼·士冠礼》:眉寿万年,永受胡福。此处的胡通遐,意为远久。其二、胡,寿也。据《诗·周颂·载芟》:有椒其馨,胡考之宁,胡,寿也。二者皆指福寿长久之意,并无与胡人相关之说。倘若依作者这般胡乱推论,中国的欧阳氏难道来自欧巴罗洲,是欧洲人?中国的马氏难道是马来人?那再过一千年后,韩氏是不是当今韩国人才能解释得更清楚?


作者言及“由此可见,林胡人和东胡人姓胡乃由周朝的宗法制所决定。林胡国因树林众多且国民姓胡,故而称作林胡国;东胡国因位于林胡国以东,同样国民姓胡,所以名为东胡国,以此与中原的胡国相区分。”


何为林木多?作者此说纯属胡诌。要说林木繁茂,中国南方地区显然更多。若依此取名,中国南方所有诸侯国或方国在国名前加上“林”字才更合理、恰当,地名前有个“林”字也才更说得通。


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唯有在周朝施行分封制、宗法制之时,人们才多是以国为姓。自秦汉以后,姓氏合一,姓氏的确定与更改便较为随意了。


作者第三次提及国人以国为姓这一论断,着实胡言乱语、无知至极。


而长城以北的胡人与长城以内的汉人分属不同国度,在语言文字、姓氏表述方面均大相径庭,至今部分少数民族姓名的表述仍与汉族有所差异。故而胡人与汉人之间的交流,其语言和文字均需翻译。由于翻译名字是音译,所以后来北方的匈奴、鲜卑、契丹、鞑靼、蒙古等“外国人”的姓氏,翻译后出现了诸如:呼、鹘、忽、狐、纥、祜等等与“胡”字声母相同的姓氏。这或许与原本的林胡人和东胡人姓胡存在关联。


原本胡人(北方游牧民族)与汉人自古分属不同民族,何来在语言文字、姓氏表述方面分道扬镳之说?何时分道?何地扬镳?胡人会讲汉语?还是通晓汉语?作者所谓“和‘胡’字声母相同的姓氏,这可能与原来的林胡人和东胡人姓胡有关”的说法,纯属再次信口开河。


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改革,许多人直接改姓胡,为何要改姓胡?或许有认祖归宗之意。


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时,将鲜卑族普氏改为周氏、拓拔氏改为长孙氏、纥骨氏改为胡氏、达奚氏改为奚氏、伊娄氏改为伊氏、丘敦氏改为丘氏、侯氏改为亥氏。改姓胡的只是一部分鲜卑人,并非全部,何来认祖归宗之意?鲜卑人中有一大部分人改为其他姓氏又该作何解释?


特别是安定郡后来沦为胡人地区,人们在续修家谱时,鉴于胡人声名不佳,定然不愿承认自己属于胡人。像胡遵这般的胡氏名人,明明知晓其成长于胡人地区,理应属于胡人,然而史书记载仅称其为汉将,“累居藩镇”,却未明确言明他生长于羌胡国,《胡氏家谱》中更是不会阐明他与胡人的关系。


藩镇指的是边远地区的军事重镇或行政中心,并非藩邦,更非藩属国,切勿望文生义产生误解。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上新建)与周边的高安市、丰城市有众多金姓村庄,人口达数万,《金氏族谱》明确记载为金日磾的后人,懂谱之人都清楚自己是匈奴人的后裔,《祖源分析—23 魔方祖源基因检测》中 Y 染色DNA 检测亦为 Y-R 系列,与族谱记载相符,家族中许多人都知晓自己是匈奴人的后裔。山东省文登县的《丛氏族谱》记载丛氏为金日磾的后人,族人皆知金丛两姓乃一家,众多人都对外宣称自己是匈奴人的后裔。安徽省东至县也有一支《金氏族谱》记载金氏为金日磾的后人。还有福建省泉州有一支郭姓,分布于十三个自然村,在浙江苍南、舟山、塘头、温岭以及台湾的台北、基隆、鹿港等地皆有分布,族众达数万,《郭氏族谱》也明确记载祖先来自中东的古阿拉伯国,是阿拉伯人的后裔。从这几例足以看出古人的诚实、真诚,毫无隐晦之处。当代某些人以自身品行去肆意揣测先人的为人处世,是何等的讽刺。江西新建及新建周边的金姓、山东文登的丛姓、安徽东至的金姓、福建泉州的郭氏,并未因“胡人声名狼藉”而与“胡人”划清界限,《金氏族谱》《丛氏族谱》《郭氏族谱》都明确记载了他们与“胡人”的关系,作者凭何断言我们胡姓先人的祖源必定造假?难道我们胡姓先人的人品还不如作者?不如作者诚实?


朱元璋打天下之际,高举“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大旗,待到孙中山推翻清朝之时,则改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如今虽已无人再用“胡人”这一称呼,然而,家谱当中通常也不会出现胡人的后裔。


为何江西新建金氏、山东文登丛氏、安徽东至金氏、福建泉州郭氏能够在谱中坦坦荡荡地写明是“胡人”的后裔?作者再度胡乱推测、妄下结论,究其原因,乃是对中国历史不明、对中国家族不知、对中国文化不晓、对中国家谱不悟、对中国国情不通,整篇文章一味地瞎猜、瞎蒙。


胡姓的“胡”字存于甲骨文中,甲骨文将胡姓可供研究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一千多年。
作者又在此胡言乱语,文字产生之前,先有的是语言,语言发展至一定阶段,为了记事记物才有了文字,有了文字,才可能出现对应文字的姓氏,绝非先有姓氏而后才有文字,更非为了某一姓氏特意创造出一个文字。甲骨文的“胡”字另有其含义,并非特指胡部落。
另据网络“古今笑谈”所述:“安定胡氏,得名于安定郡。而胡氏安定始祖胡城,历史上的胡城正直敢言,慷慨且有气节。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 154 年)吴王刘濞等发动七国之乱,胡城随太尉周亚夫统兵平叛,因功获封大中大夫。其后,胡城从长安始迁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 140 年),享年六十七岁,葬于灵台(甘肃灵台)岩宝山。至此,安定胡氏便在此扎根。


古今笑谈”的这一说法存在问题:认定胡城为安定胡氏的始祖,显然有失偏颇。胡城五十几岁才抵达安定郡,不足 14 年便逝世,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他难以繁衍众多人口,也不可能在这般短的时间内,令安定胡氏声名远扬,至东汉时期,便能建立独立于汉朝的胡国。五十几岁的胡城,作为有功之臣,从繁华的长安迁至偏僻的安定郡,而安定郡此地早就存在胡部落、林胡国。言胡城是安定始祖,显然不够准确。


从新安定胡氏《族谱》可知,安定胡氏始祖(谱上为第十八世)至遵(谱上第廿九世)、国珍(谱上第卅四世),从公至遵公十二代,若一切正常能发展到多少人?


2 的 11 次方为 2048 人(男丁);公至国珍 17 代,2 的 16 次方为 65536 人(男丁)。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墎下支(华林胡氏)始迁祖臻公(第十八世)发展至昌字辈(第廿八世,多数约为清乾隆年时期之人)时,便有数千男丁,仅昌字辈就有一千多男丁,昌字辈娶妻生了子的就有八百多人(以民国老谱为证)。安定胡氏封王封爵者也就几十人,封王封爵乃是遵公之后的事,怎可说他不可能繁衍出很多人?


因此,在汉语中诸如胡闹、胡扯、胡来、胡搅蛮缠、胡说八道、胡作非为等贬低胡人的词语屡见不鲜,致使汉人世世代代憎恶胡人,更不愿接受与胡人存在血缘关系的历史。在家谱中随意认祖宗之时,一般人通常都不会承认自己是胡人的后裔。


作者声称我们的祖先嫌弃身为胡人,然而我们的祖先却又将“胡”字用作姓氏。“胡”字存在如此众多不好听的词语,我们为何还要以“胡”字为姓?作者于此实在难以自圆其说,只是盲目地将胡姓与胡人牵扯在一起,此段毫无逻辑可言。


中国每个家族之人或许并不明晰各代世系祖宗的名讳,但都会口口相传自己家族的来源,几个关键节点上的人物(始迁祖)大家也都能略述一二。正如全国华林胡氏都知晓自己是耿氏婆婆的后人,耿氏婆婆便是关键节点上的人物,更懂行的人则知道华林胡氏一世祖公、开基祖藩公。在没有族谱之前,胡氏也会口口相传陈、胡、田是一家,共同尊奉满公,这个大方向始终不变,这便是中国人信仰中祖先崇拜的力量所在。我坚信,除了极少数道德败坏之人为攀附权贵而改姓改宗,中国绝大多数人不会乱认祖宗,更不会将他人的祖宗请来供奉与祭拜。中国现存的一些小姓,如鸡、苟、操、驴、难、死、尸、蛇、点、仇、也、哈等,无论从读音还是字意上皆显尴尬,让人望文生义产生误解,最为关键的是人口极少。在中国宗族势力盛行的情况下,这些小姓的生存环境极为恶劣,但依然顽强存续下来,并且保持本姓不变。可见深入中国人骨子里“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信条是何等坚定,可见古人的真诚、诚实是当代某些人难以望其项背的,他们的道德水准之高,远超当代某些持怀疑态度之人。


纵览《三论胡姓的起源与胡人的关系》一文,纯属无稽之谈,甚至有祸国殃民之嫌。本人在此建议胡继云宗亲应当好好补充历史知识、生活常识,多多了解中国谱牒文化的发展历程,知晓民族的形成、文字的产生、语言的分类、姓氏的起源,再学好数学与现代基因遗传学等。将这些搞定之后再高谈阔论亦不为迟,做学问时应严谨些,更要严肃些,以免闹出笑话,不要将历史写成笑谈,更不要把事实写成可能,做学问不允许有“可能”,有“可能”便不是学问。


以上所发表的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我相信真理越辩越明,期望以上的辩析能对胡继云宗亲的文章有所助益,期待下期发表的文章更加精彩,逻辑推理性更强,观点更站得住脚。若有冒犯之处,还望谅解。

唐侍御史(城)公后裔,华林胡氏第卅四世胡誉柏于南昌市新建
2024年 10 月 3 日

胡氏宗亲网相关链接:


以上争鸣文章,均为个人发表,与胡氏宗亲网无关。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11-04
宇宙星际的兴衰荣辱与世界代际的更替轮回。
天地之象,混乱与秩序在于胡说八道与相貌堂堂的规律,胡言乱语与法相天地的法则。
即天地之象源于星际宇宙主导下的代际更替所呈现出来的兴衰,其本质是心力所呈现出来的内外天地人,即内外天地人在人心中的作用与反作用(我发现大家喜欢用投射),而生命的源初作用则是是否努力的结果,而次代作用则是是否珍惜的结果,最后才有三代作用是否团结的结果。我感觉世界的本质就是波动,灵魂的本质就是度量,它们是一以贯之的基本矛盾。故振荡激发所引发的波动现象可以通过度量来过滤,吸收,反射。而这三大定律则是由于边界与代际心理感觉的存在而存在,由此产生了边界的严肃与冷漠,礼貌与热情,代际的排挤与斗争,友爱与团结。故:边界强调了恒定与灵活的独立性,代际强调了客体与主体的依赖性,而独立性体现了中心思想品格,展现了大家对褒贬词的理解与运用,而依赖性体现了组织领导能力,展现了大家对反义词的把握与应用。天地之精神与身体,道德与法律。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11-12
你好,我想和你讨论一下胡松年,期待回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