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名与官名释义
拔贡——封建时代称选拔(人才)弟子给朝廷。
榜眼——科举时代的一种称号。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的第二名的人。
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
丞相——古代辅佐君主(皇帝)的职位最高的大臣。
东宫——封建时代太子住的地方。
东床——指女婿。
贡生——明清两代科举制度中由府、州、县推荐到京师国子监学习的人。
国学——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如太学、国子监。
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贵妃——次于皇后地位的地位高的妃子。
翰林——唐代以后皇帝的文学侍从官,明清两代从进士中选拔。
翰林院——是皇帝文学侍从的管理机关。
进士——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的人。
军机大臣——军事机关的长官。清代权力极大。
兵部尚书——国防部长。管理国防的最高长官。
廪生——明清两代称由府、州、县按时发给银子和粮食补助生活的生员。也叫做廪膳生或廪膳生员。
尚书——古代官名。明清两代是各部的最高长官。
侍郎——古代官名。明清两代是政府各部的副长官,地位次于尚书。
太监——宦官。
太学——我国古代设立在京城的最高学府。
太子——帝王的儿子中已经确定继承王位或君位的人。
探花——科举时代的一种称号。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三名的人。
童生——明清两代称没有考秀才或没有考取秀才的人。
庠生——称科举制度中府、州、县学生员的别称。
邑掾——县的属员。
邑宰——县令(县长)。
员外郎——古代官职。是在郎官的定员之外设置的。又指地主豪绅。员外郎又称“员外”。
宰相——古代官名。我国古代辅助君主(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状元——科举时代的一种称号。唐代称进士科及第的第一人,有时也泛称“新进士”。宋代主要指第一名,有时也指第二、三名。元代以后限于称殿试一甲(第一等)第一名。
郡望——是以居住区域和血缘关系的结合来区分同一姓氏的人们的。他在当时不仅是某地某氏的标志,而且还代表着一种政治特权和地位。
爵位——君主国家贵族封号的等级。
采邑——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田地(包括耕种土地的奴隶)叫采地或采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