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利津的由来与移民迁入
利津县位于山东省北部,渤海南岸,黄河入海口西侧。全境呈狭长带状,沿黄河北岸由西南向东北延伸,宛如一条巨龙,向着浩瀚的渤海奔腾。因其内控黄河,外锁海运要津,故古有“铁门锁浪”之称,今为山东海防前哨,胜利油田重要基地之一。全县南北长102.5公里,东西宽8.5~25公里,总面积1665.6平方公里。其境内海岸线长59公里,黄河流经县境74.5公里。
从1983年10月起,利津县划归东营市辖管,设有5镇4乡1个社区,总人口近30万人。
下面就利津县域地的形成、县名的由来及移民迁入等方面的情况,介绍如下。
利津县域地的形成
据专家考证,在利津县版图中,古大陆面积仅占五分之一左右,约五分之四的域地是汉代以后,由黄河冲积而成的新淤地。
从夏商时代到春秋战国时期,今之利津县城及其南部和西部地带(今北宋镇和利津镇、明集乡的部分地区)是凸入大海的古大陆,处在黄河和济水之间。今利津县城当时就在海岸线上,北临渤海,东部为纵深交错的海沟(参见《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末年,王莽新朝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第一次由千乘(今利津县东南境)入海,史称“千乘海口”。滚滚黄水携带着巨量泥沙向渤海湾填充,迫使海水东移,年复一年制造着陆地,淤积出大片大片的沃野。自西汉到北宋千余年间,境内陆地自利津城向北、东北延伸了30多公里。到北宋时,黄河主流从天津入海,黄河故道变为济水河道。据清代康熙十二年(1673年)《利津县新志》记载,利津建县之初,县城北至海70里,东北至海70里。当时,盐窝镇北部是野草丛生红荆遍地的荒洼,汀罗镇前关村(古铁门关)附近是海岸线。今利津镇北部原王庄乡、盐窝镇、北岭乡、虎滩乡的全部及汀河、陈庄的西部形成陆地。金明昌五年(1194年),河决阳武故堤,水流分二,南流夺泗入淮;北流注入黄河故道(古为济水入海道,后称北清河、大清河),由利津县境入海。于是,黄河造陆活动继续进行。至明代弘治年间,又使利津域地向北、东北推进了30多公里。今汀罗镇(含原汀河、罗镇乡)、陈庄镇(含原陈庄、集贤、傅窝三乡镇)全部及今河口六合乡南部形成陆地。这时,全县域地增大到东西宽30公里,南北长 75公里,从县城到渤海60公里。
到明代弘治八年(1495年),黄河改道入淮。黄河入淮后的360余年间,利津县大清河河道稳定,河槽逐年刷深,成为当时盐运、漕运的天然通道。大清河入海处的铁门关成为明王朝的海防要地。
清代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河道复由利津县铁门关以下入海,新的造陆活动再次在利津进行。据《黄河变迁史》记载,从清咸丰五年到1976年的121年间(其间黄河在利津境内实际行水87年),使利津域地又向渤海湾延伸了约50公里,新增淤地100余万亩。海岸线北移到西起挑河东至五河口一线,这也是利津现在的海岸线。
1976年,黄河河务部门在利津县罗家屋子附近,对黄河进行了人工改道。从此,黄河始由垦利县境内入海,停止了在利津县地域的造陆活动。
利津一词的由来
利津县历史悠久,自有史记载以来,这里就有人类聚居。1976年在利津城北明集乡南望参村附近,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古窑群遗址,表明了当时生产和文化已较发达。夏商时代,县境西南部的古陆地属兖州之域。周时为齐地,秦时属齐郡。汉代属千乘郡漯沃县、蓼城县地。今之利津城及其西境地属漯沃县,城南部地属蓼城县。蓼城县城当时设在今北宋镇刘城庄一带。东汉以后,黄河来利津域地入海,随着黄河三角洲的形成和发展,利津域地不断向渤海湾延伸扩大。
隋代开皇十六年(596年),废漯沃县置蒲台县,并建永利镇,隶属棣州蒲台县。永利镇是利津县建置之启始,也是利津县的前身。唐、宋时属渤海县永利镇。
北宋末年,金兵入侵。1129年,山东滨州地域被金兵占领,永利镇遂为金朝属地。金朝统治北方地区后,将永利镇划归山东东路滨州。此时的永利镇在大清河渡口东岸(今已塌入河中),渡口西岸(即今利津县旧域)的聚落地名为“东津”。居民市肆夹河布列,形成一体。
作者: chen8419 2006-10-16 23:05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利津的由来与移民迁入
随着黄河造陆利津域地不断延伸扩大,特别是由于境内河、海航运更加便利,以及北部海防战略地位的提升,再加之东津古渡给永利镇带来的空前繁荣的变化,金朝统治者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统治和管理,便于金明昌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以永利镇升置为利津县,隶属于山东东路滨州刺史部。县名由“永利镇” 与“东津”合并而得“利津”。《山东通志》记载:“利津县,本隋永利镇地,又邑有东津,合以名县。”此为利津建县之肇始,迄今已有800多年。置县后,在大清河西岸“东津”另建新城,即今利津县旧城。大清河东岸“永利镇”即成为利津县故城。
移民迁入
西汉以来,随着滚滚黄河的泛滥,大片沃野渐次形成。外地贫苦百姓和灶户盐民,纷纷前来垦荒、制盐,谋取生计。散居农户逐渐发展为村落,至隋时初建永利镇,金代时升置为利津县。
置县后,金朝政府制定了一些鼓励农耕和减轻赋税的政策措施,使外地移民进一步增多。从而促进了利津农业的发展。据史书记载:“河北、山西、山东地区,北宋时有五百八十余万户,一千五百余万人。金时增到八百一十余万户,四千八百余万人。”据此可以看出,那一时期利津县的人口也应有大量增加。
在金代统治的百多年间,利津县境内的大清河、铁门关河运、海运及商业贸易获得大的发展;沿海一带的制盐业也开始兴盛起来。因之,外地迁入人员愈来愈多。金朝政府为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统治和管理,在利津沿海一带建立了丰国镇、永阜镇、宁海镇(今属垦利县),置巡司统管。后来,又建丰国场、永阜场和宁海场三大盐场。大清河入海口处的铁门关码头,是当时运销食盐的集散地,由铁门关南上大清河可运往内地,北去渤海湾可运往各省区。
明王朝建立后,采取“宽恤民力,安抚流亡”的政策,推行“移民就宽乡”、“鼓励自由民垦荒”的措施。明代移民,是利津县自建县以后,人口大量迁入、垦荒事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利津县地旷人稀,被官府视为移民垦荒重点地区之一。洪武二年到二十二年(1369~1389年)和永乐前期(约1403~1424 年),先后有多批移民迁来利津落户。全县农户由原来的8 285户,增至21 200户。当时准确的移民人数虽已失考,但从史书、家谱、族谱和地名普查资料中可知,今之利津镇(含原前刘乡、王庄乡)、北宋镇(含原店子乡、南宋乡)、盐窝镇(含原大赵乡)和明集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中,有洪武和永乐年间的迁来户,其祖籍都是枣强县;今之北岭乡、汀罗镇的原汀河乡及原陈庄镇,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村中有洪武年间迁来的移民户,他们的祖籍均为洪洞县。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这样的民谣:“问我始祖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要问祖上在哪边?本是直隶枣强县。”
清代道光年间(1830年左右),有一批天津移民户来利津北洼垦荒。咸丰五年(1855年)至光绪末年(1908年),利津北洼又形成了大片黄河新淤地,土质肥沃,野生资源丰富,外地民众到“利津洼”谋生者纷至沓来,迁入人口日益增多,今之陈庄镇的原集贤乡大部、傅窝乡少部就是那时迁入的移民户。
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前后,亦有几次外地移民迁入,当时在今利津县境内安置了总计七八千人。
作者: chen8419 2006-10-16 23:05 回复此发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回复:利津烈士陵园的由来
利津县烈士陵园,是中共东营市委于1996年2月公布的全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园址坐落在利津城西西綦村前,面积近1.5万平方米。
利津县烈士陵园的前身是利津县烈士祠,始建于1945年12月,1946年6月落成。当时,第一届利津县人民政府为了表彰革命先烈,激励后生,对全县人民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在县城内西街路北旧县衙的遗址上建起了烈士祠。烈士祠的大门坐北朝南。四周建有砖墙。烈士祠南端设烈士亭,共3层,高约15米。一层正中放置着烈士碑,碑正面刻有"为国捐躯"4个大字,其余三面刻着李竹如等33名抗日烈士的简历;二层四墙刻满了颂扬烈士的壁画;第三层亭子正中是一位持枪骑马的革命战士塑像,造型壮观,栩栩如生。塑像后上方悬挂横匾,上面雕刻着"烈士亭"3个黑底金字。烈士亭北300米处,建有烈士祠堂和管理人员工作室。
1969年7月,渤海湾发生地震,烈士亭倒塌。1970年,利津县革命委员会决定在城西西綦村前重建,定名为"利津县烈士陵园"。当年破土动工,1972年落成,占地21.81亩。
利津县烈士陵园内建有革命烈士纪念塔、烈士纪念堂、烈士灵堂和烈士纪念碑等。
革命烈士纪念塔,迎烈士陵园正门,高18.75米,建在正方形的平台上,台高3米,边长卫8米。塔身南北两面刻 有"革命烈士纪念塔"7个镏金大字;塔顶装有红五星,象征着革命先烈的精神永存。塔前松柏常青,花柳环抱。
革命烈士纪念塔的左右两侧是柏油路,左侧直通烈士纪念堂,右侧可达烈士灵堂。
烈士纪念堂正面墙壁上悬有雕刻的"死难烈士万岁"6个金光大字。两旁挂着全县312名烈士的灵牌,并记有烈士简历。灵堂上方挂着著名烈士李竹如、张昕、苏连三、姚占岭、梁玉功的遗像。纪念堂设正厅和东西两厅,东厅陈列着李竹如烈士的生平事迹和他在革命战争年代使用过的办公用具,及其生前撰写的部分文章。西厅挂有为保护列车英勇献身的共产主义战士姚占岭的英雄事迹画片。正厅墙壁悬挂着党和国家领导人谷牧、肖华为李竹如烈士写的题词。
革命烈士纪念塔以北百余米处是烈士灵堂。灵堂内正中安放着从原烈士祠移来的刻有"为国捐躯"四字的石碑。灵堂的东西两厅安放着24名烈士的骨灰盒。灵堂西侧是从原烈士祠移来的一座纪念碑,上面刻着抗日战争时期利津县革命先烈的英名和利津县政府悼念烈士的碑文。灵堂东侧是1985年新建的李竹如烈士墓。墓前平台正中立有大理石制成的墓碑,正面镌刻着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徐向前元帅亲笔题写的"李竹如烈士之墓"7个金色大字,背面铭刻着利津县人民政府为烈士撰写的碑文。烈士灵堂前柏油路两侧是一排排的烈士公墓。
每年清明节,利津县的干部群众都会蜂拥而来为烈士扫墓,缅怀先烈,祭奠忠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