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是一个人出生的证明,是血脉中流淌的记忆,是一座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藏。
让家谱古为今用
中国家谱由来已久。据专家介绍,在中国最早的甲骨、金文中,就已出现某些家族世系的零星记载,随着时代推移,其记载内容和编纂体例也日臻丰富完备。著名学者欧阳修、苏洵分修的《欧阳氏谱图》和《苏氏族谱》为后人所推重,从而奠定了后世修谱的基本体例格局。目前国家收藏家谱最多的地方是上海图书馆,约有一万一千七百多种、近十万册,有不少珍贵的名人版本,如《孔子世家谱》《王羲之家谱》《左宗堂家谱》《胡适家谱》《刘少奇家谱》等。忻州较早、较珍贵的版本有《杨氏宗谱》《徐氏宗谱》《马氏宗谱》等,在中国家谱文献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编纂于民国廿三年的续刻本《徐氏家谱》共八卷。其中《民佚篇》中,记有共和国元帅徐向前(原名象谦)的名字,黄埔军官学校,十分珍贵。家谱中的一些弘扬传统美德的经典故事不胜枚举,可以代代相传。
家谱一般分为世系表、人物谱、重要文章及家训等内容,家训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内容。传统家训中封建性的糟粕是应当摈弃的,而其精华的部分在塑造家族人文心理、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是起着积极作用的。浏览忻州众多家谱中的“家训”部分,其内容多是教育子孙和家人为官要清廉、为人要正直、谦恭、诚实、守信,旨在约束和规范家人的言行,使每个家庭都有良好的家风,从而实现儒家提倡的“一家仁,一国兴仁”的天下太平的理想社会。《赵氏族谱》中有赵氏“家训”十条:敦孝悌、睦宗族、力本业、慎交游、和兄弟、训子弟、尚勤俭、戒争讼、尊法律、禁非为。这些与当今国家提倡的和谐社会理论相当一致,具有积极的现实教育意义。
家谱中有丰富的个人传记数据,这些数据常常为其它史料中所少见,可填补和解答许多史学界有争议的问题与观点。家谱是一个人出生的证明,是血脉中流淌的记忆,是一座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藏,它有待于我们更深入地研究、整理、开发和利用。正如定襄蒋村人、原国家新闻出版署长杜导正为定襄西社《续氏家谱》中题写的“家谱或族谱是中华民族史学文化中的一种文化现象。科学地认识它,使用它,对中华民族史学的发展只能有好处。”家谱可以古为今用,它的薪火传承必将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家谱编修的通常程序
盛世修志,家兴续谱。古人认为,人生有三件大事,这就是修族谱、建宗祠、修坟墓。修纂族谱是宗族的头等大事,各地宗族都极为重视,就如国家、政府重视编修正史和方志一样。
但正因为如此,要完成这家族大事,家谱编修的组织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要完成一部族谱的编修,大致要经过资料收集、发凡起例、内容编辑、印刷出版等程序,具体来讲:
一,成立修谱委员会(谱局)
首先是组建以家族中负有文名或职务最高的退休官员或族长为首的修谱委员会。编委会旧时一般设主修(由族长担任)、倡修(编修)、监修、协修、校阅等,今日一般设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委员、主编等。
二,筹集修谱经费
编委会即所谓的谱局建成后,接下来就要筹集修谱经费。经费旧时一般来自族田、祭田及其它族产的收入,除此之外,每个入谱的男丁都必须交纳一定数额的谱银。今日主要通过捐资和族谱预售筹集,部分地方仍有按男女人丁派摊形式集资。
三,开局
经费筹集就绪后,编委会就进入谱局动手编修,谱学名称称为“开局”。谱中的“凡例”定好后,一般要出榜通告族人,表明本次家谱编修宗旨、基本体例、资料报送要求。书稿编好后,即请名人作序以弘扬先辈祖德,同时请人刻写和印刷,监修、校阅负责校对。
四,出谱
谱书装订完毕后,即通告族人,并择吉日将谱迎回祠堂,这在谱学上叫“出谱”。
五,拜谱
谱入祠堂再择吉日举族对谱予以礼拜,这在谱学上称为“拜谱”。
六,发谱
拜谱礼毕,即由族长拿出朱笔按序发谱。今日不同之处,主要是将谱稿送到印务公司胶印、铅印,印毕多择吉日(如腊月二十三“进灶”前、三月“清明会”)发谱即可。
因为旧时有“先得谱先得福”的传说,家谱迎回祠堂至分发完毕,一般都要安排家谱的保卫事宜,避免“抢谱”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