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27 08:23:36
1873年,当胡适的父亲胡传先生受同族推举,集资兴建家族祠堂时,他或许没有想过,他的儿子胡适日后会成为世界名人,但他一定不曾料到,由他一手建起的这座祠堂会在一百余年后被拆为平地……
上海游客扼腕叹惜
10月24日,一位周女士从上海给本报打来电话。前几天,她来到安徽绩溪县上庄村胡适故居旅游时,一位当地人告诉她,在这个村庄上,原本有一座气势恢弘的胡适家族祠堂。然而,1997年,这座由胡适的父亲负责建造的祠堂以及紧挨着祠堂由胡适先生回乡创办的毓英小学先后被原上庄村负责人带头拆掉。最令人悲愤的是,祠堂和学校的大量雕刻文物被变卖。
接到周女士的电话后,记者来到绩溪县上庄村进行调查,试图在多年后让这一事件大白于天下。
百年祠堂轰然倒地
时光回转到1997年。
时任上庄村负责人的程一江和上庄小学校长许毓江认为,胡氏祠堂坐落在小学校园内,由于多年失修,已经成为危房,将影响到小学生的安全。两人向县财政局和教育局提出拆除胡氏宗祠的申请。绩溪县财政局、教育局在没有和文化部门沟通下,下发文件同意拆除祠堂。
上庄小学教师胡某回忆说,1997年4、5月间祠堂四周被人用砖围了起来,说是防止小学生进祠堂玩耍时被掉下的椽子砸伤。之后的一个星期天,校长许毓江突然说要拆除祠堂。校长告诉6名男教师,祠堂的文物要上交县文物局。因此,学校请他们帮忙预先卸下祠堂上的各种木雕,以保证木雕不会在拆除祠堂的过程中损坏。胡某说,他们用很长的梯子爬到祠堂顶部,将木雕一个个地拆下。其中有24个狮雕的“斜撑”很沉,需要两个人才可以拆下、搬走。6个人忙了一整天才把木雕全部卸完,并按校长的吩咐运到学校隔壁的一户人家里。
很多村民都目睹了祠堂被推倒的一幕。亲眼看到祠堂拆除的村民胡老说,大家想去阻拦,但村负责人说有县里的拆除文件,村民们也没法。他们卸下瓦片和木梁,然后推倒了石柱子。石柱很长,他们干脆把石柱锯成几截运走。
就这样,祠堂在众人的目光中轰然倒塌。
文物去向成为谜团
据村民说,拆除前的祠堂,实际远远没有达到“危房”的程度,仅仅是有一两次从屋顶掉下小的椽子。“拆除祠堂,打着保护小学生的安全的幌子。事隔多年后才真相大白!”当地村民现在谈起祠堂的拆除无不咬牙切齿。
据了解,1997年之前,一位外乡古董收购商曹玉华来到了上庄,在学校旁边租下民房。这个人很快和上庄村原负责人程一江以及上庄小学原校长许毓江打得火热。村民回忆说,曹玉华经常上村民家收购古董,对文物很有点研究。
一位负责拆下木雕的小学教师说,当年校长指定的木雕存放点正是曹玉华的住处。之后,县文物局来收文物时,全校大部分教师都在现场,大家看到上交给县文物局的木雕数量很少,而且大多残次。一位老师回忆,当年除了24个狮雕,他记得最清楚的是一块很大的匾,上书“叙伦堂”三个字。据说这块匾是清政府赐给当时为官抗击倭寇的胡适父亲的,但在上交给文化局的物品中并没有匾。
据知情人介绍,在祠堂拆掉后,曹玉华很快离开了上庄去上海。这些年里,村里不断传言,当年拆胡氏宗祠的珍贵文物被低价卖给了曹玉华。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村民反映有人盗卖祠堂文物,绩溪县文化局曾专门派人来上庄调查过一次。当时,有两位村民作证祠堂的文物并没有被悉数运往文化局。其中一人是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当初就是他负责将木雕搬上文化局的车送往县城。两人都在调查材料上签了字,但是这次调查后来也不了了之。
昨天中午,记者在绩溪县文物管理所的仓库里,看到胡家祠堂拆下的木雕大大小小不过20余件,其中的确没有小学老师描述的那些文物。
副县长没能救下祠堂
昨天中午,记者见到了绩溪县政协副主席罗晓锦。1997年,时任绩溪县分管文教卫副县长的她,在听说上庄拆除胡家祠堂后,火速赶了几十里山路来到现场。然而,她的到来没能阻止拆除的进行。谈及往事,她不胜伤感。
对祠堂的拆除,罗晓锦非常痛心。她介绍说,作为当时分管副县长,拆除上庄胡氏宗祠这么大的事情,她事先完全不知道。拆除当天,有上庄村民给她打了电话。她赶到时,祠堂已经被推倒,一边的毓英小学也被拆掉一面墙,这让她“心头直滴血”。
她当即要求不许再拆小学,同时要求文物要保管好上交至文化局。但是,上庄村负责人还是私自连夜将毓英小学拆除。罗晓锦告诉记者,她曾经在拆除的紧要关头“救”下过不少文物古迹,但是没能挽救胡适故里的宗祠和小学,这一直让她深感遗憾。
事后,罗晓锦才知道当时的县委书记对拆除祠堂一事也不知情。原来,拆除上庄胡氏宗祠根本没有经过县委常委讨论,而是财政局和教育局单方面下发了拆除文件。
“如果没有拆除胡适家族宗祠和毓英小学,上庄村的旅游前景想必会更好。”记者离开办公室时,罗晓锦叹息着说。
来源:新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