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467阅读
  • 5回复

寻找(贵州)分支出去的本房族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7-05-30
        我族自清末江西省吉安俯吉水县迁湖北孝感迁四川泸州大藤阁迁遵义马桑窝红壁头至纸房香子坪干沟落户,第八代胡应魁又迁往平正(原平家寨桶井),至今仍在此居住的有上百人。
    本族诗曰:“平地干戈闹如蛙,洪巾追赶过天涯。麻雀缺林孝感记,九百中庸探百花。离乡别境平乱息,入黔定居重兴家。”
    民国初匪贼作乱,使我家谱遗失,上溯不详。
    字派:仕-祯-鼎-樊-愈-忠-文-应-朝-庭-宗-治-丹-升-荣-安-国-鸿-开-泰-永-远-登-基-明。
    知到本族外迁情况的,敬请转告为谢!

联系人:胡 力  电话:13765983963  QQ:467988733      E-mail:zyxhl@126.com
[ 此贴被南山在2007-05-30 08:25重新编辑 ]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5-30
这位宗亲好!

您的寻亲启事描述很详细。有迁出地点、年代时间、本族字派、联系方式。如果同宗亲人上网,一定会和你取得联系的。我去年就在此地放了帖子,可是四川成都郫县那个地方据说有一千多同宗,而且很多人都是认识的,年纪不大的,有文化的,经商做大官的,居住在县城里的,坐办公室的,天天都可以上网的,至今没一个人前来网上打个招呼的。所以我劝你要有耐心,等待和你有同样寻亲愿望的同宗来和你相会。

您所说的江西吉水县迁湖北孝感年代可以肯定不是在清末。湖北孝感迁四川年代第一次是在明初,请见宗亲网有关资料介绍:

http://www.hszqw.com.cn/bencandy.php?fid=15&id=690

“洪巾”可能是指元末“红巾”之乱。因为湖北孝感有两次填四川,第二次是在明末清初。故不可能是指洪秀全的“洪”。从字派表上看,应该是在迁到遵义后修过家谱,因为25代字辈表很整齐,到你是第13代。估计是在定居下来以后修过一次谱,含有四川泸州居住年代的字派在里面,一般清朝修谱是在康熙乾隆年间,所谓“盛世”修谱,象现在一样。我们四川郫县1904年修谱时就是将乾隆年间的字派(志家文德昭昌)延续下来,又增加了“光先承世泽、佑启有怡谋”十个字派。

既然有本族诗曰、字派还有迁居简史,会不会还有手抄谱呢,再找一找,从泸州开始查起吧。南山

百度上搜索出的相似族诗不少:

“平地干戈闹如蛙,黄兵赶动起天涯。马湖太子麒麟堡,永保麒麟丹桂花。一户分为百万户,百户分为千万家........

“平地干戈闹如蛙,红巾赶散各天涯。麻胡太守麒麟种,永合祈杨丹桂花。一姓并无三两姓,一家改作万千家。若是老夫亲骨脉,儿孙世代读五车”。

“平地干戈闹如蛙,皇兵追散各天涯。麻阳太守麒麟遍,坐镇江南折桂花。一房分为百家户,育户分为万万家。临行记得诗八句,是吾儿孙永不差。”入黔后,祖公原居遵义老场圃,后迁到福泉羊垴,再迁至凯里冠莱山乐业,是时为明崇祯十三年,于今...
www.luoshi.net/news1/shownews2.asp?Newsid ... 103K 2007-5-10 - 百度快照
[ 此贴被南山在2007-05-30 08:36重新编辑 ]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5-30
贵州南部土著民族的江西血统探源

□屠旭云

  贵州南部许多土著民族,特别是布依族、苗族、水族,在新编地方志中记载其祖籍地时都说是从江西迁徙而来的。三都县苗族古歌《迁徙歌》唱道:祖先住江西,天灾兵祸,背井离乡。福泉苗族花歌《花岭记》唱道:祖先原来住江西,由江西到湖广,洪武二年至滇黔。惠水苗族丧葬《开路词》中记述祖先迁徙的四十八个地名,首先是从江西出发。据贵定县沿山镇晓寨布依族甘氏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所修家谱记载:其祖籍江西南昌府酆城县,明朝洪武九年一世祖随军入征云贵,因功授安抚使司世袭安抚官职,定居定番州(现惠水县)哑水鸭寨。洪武三十五年其三世祖承袭的官职被裁革,改任土官。到了清康熙初年,其十一世祖才迁居晓寨,时至今日已绵延二十五辈人。为何有那么多世居民族都称自己的祖先来自江西呢?的确令人费解。要想揭开其神秘的面纱,得从江西的历史文化说起。

  历史上的江西是一个很有特点的地方,它与中部地区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江西这地方少有战争,除了近代有几次战争在江西境内,古代几乎没有什么大战在江西发生,这就使得中原地区和江淮一带发生战乱的时候,大量的读书人和有声望的家族都迁移到江西来避难。江西离政治中心不远也不近,进退方便,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增长很快,北宋时人口已居全国首位,人口对土地的压力非常大。江西人为了体面地脱贫选择了读书,所以导致江西读书的人特别多,科举特别盛。明朝景泰六年江西泰和人陈循上疏明景帝说:天下读书风气以江、浙、闽三省为盛,江、浙、闽三省以江西为盛,江西又以吉安为盛。据史料记载,宋代江西科举中进士5442名,居全国首位。明代中进士3115名,位居第二。并且,江西人移居外省参考中进士的还相当多,举人就更多了。

  贵州在明朝以前还分属于四川、湖广、云南管辖,处于三个省的边缘地带,人烟稀少、荒僻落后,直到明朝永乐十一年(1413年)才设置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才作为一个省单列出来由中央政府直接管理,把贵州作为新区移民开发。并且,早在明朝洪武初年,“调北填南”的大移****动就已进入当时为三个省管辖的贵州。仅贵州就驻军二十万人,占全国兵力的十分之一。明代实施屯田制度,一是军屯,主要是由军户耕种解决当地驻军的粮草问题;二是民屯,由官府组织流民到指定地区去开垦耕种粮食作军需之用;三是商屯,由移民买土地租人耕种粮食上缴政府换取食盐等民用物品倒买倒卖。由于江西科举盛,入朝或在地方做官的人较多,这时大量的江西籍官吏到贵州任职,明朝的文武官员采取回避制,在任职地入籍,妻儿相随,如死,妻儿也不能回原籍。军队中也多江西人,朝廷命他们就地屯兵世守。江西人口众多,江西人趁此机会移居贵州谋求发展,这些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良种,对贵州实施历史上第一次大开发,极大地促进了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使贵州的村落逐渐形成城镇繁荣起来。

  据史料载,当时世居民族“无姓氏之谱系,孰察其祥;赖有父老之流传,尝闻其略。无文字刻木堪为约信”。有文化的江西人依靠官府的势力从世居民族手中买地占山开垦农田,以较为先进的生产方式发展生产,逐渐在世居民族中形成大户,一些失地的世居民族为了生存不断反抗,官府与大户则采取镇压――安抚――共存的政策,世居民族便逐渐成为江西大户的佃户。由于大山阻隔,交通不便,与外界交往较少,在长期相互共存中江西移民与世居民族联姻开亲,逐步形成一个个利益共同体,在共同体内部,逐渐形成自己的装束、语言和生活习惯,在江西人得势的年代,没有文字的世居民族自然而然地把江西人的籍贯认同为自己的籍贯。于是开始了实质上的“汉变夷,夷变汉”的民族成分的演变。明朝亡,满清贵族掌权,前朝江西籍官吏在政治上失势,大都归隐乡间生活。清朝康熙初年,朝廷实施民间传说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大移****动,又有一批江西人出湖广移居贵州世居民族聚居区生活。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贵州巡抚贺长龄在《复奏汉奸盘剥苗民疏》中云:“黔省上游多土目,下游多土司。土司系江西、湖广、江南等处之人;土目则系从前土著及由滇蜀拨入之人。”由此可见,历经明清两个朝代五六百年时间的变迁融合,江西移民已在世居民族中扎根,一些人已成为世居民族的部落首领――土司。例如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张姓,其祖上是江西移民,后成为烂土长官司土司,如今已经繁衍成了几个水族村寨。江西移民就是这样与世居民族融汇成了一个整体,相互之间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而形成了世居民族江西的血统这样一个历史事实。
114412749@qq.com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5-03
谢谢南山宗亲!我房于去年已找到本族外迁情况,当时迁居贵州的胡仕相是六兄弟随父迁入的。目前已知到贵州省遵义县松林镇的水老有一房,该房发展比较快,现已繁衍到几百户;并且现在我们这两房也加入重庆2008年的重修谱。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20-07-22
回 南山 的帖子
南山:这位宗亲好!
您的寻亲启事描述很详细。有迁出地点、年代时间、本族字派、联系方式。如果同宗亲人上网,一定会和你取得联系的。我去年就在此地放了帖子,可是四川成都郫县那个地方据说有一千多同宗,而且很多人都是认识的,年纪不大的,有文化的,经商做大官的,居住在县城里的, .. (2007-05-30 05:47) 

您好!由于工作原因,很久没上宗亲网了,我族族谱是在我爷爷时被土匪抢走遗失的,没有手抄本。这是凭我父亲的记忆写的。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21-02-02
回 南山 的帖子
南山:这位宗亲好!
您的寻亲启事描述很详细。有迁出地点、年代时间、本族字派、联系方式。如果同宗亲人上网,一定会和你取得联系的。我去年就在此地放了帖子,可是四川成都郫县那个地方据说有一千多同宗,而且很多人都是认识的,年纪不大的,有文化的,经商做大官的,居住在县城里的, .. (2007-05-30 05:47) 

本族诗句,都是父辈凭记忆写下来的,老谱书被土匪洗劫遗失,无法查找。祖辈在口传过程中“字、意、音”误在所难免!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