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034阅读
  • 1回复

宣宗恭让皇后胡氏出自济宁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7-10-26
宣宗恭让皇后胡氏出自济宁胡氏
  宣宗恭让皇后胡氏,名善祥,济宁人。永乐十五年选为皇太孙妃。已,为皇太子妃。宣宗即位,立为皇后。时孙贵妃有宠,后未有子,又善病。三年春,帝令后上表辞位,乃退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而册贵妃为后。诸大臣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等不能争。张太后悯后贤,常召居清宁宫。内廷朝宴,命居孙后上。孙后常怏怏。正统七年十月,太皇太后崩,后痛哭不已,逾年亦崩,用嫔御礼葬金山。

  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宣宗后亦悔。尝自解曰:“此朕少年事。”天顺六年,孙太后崩,钱皇后为英宗言:“后贤而无罪,废为仙师。其没也,人畏太后,殓葬皆不如礼。”因劝复其位号。英宗问大学士李贤。贤对曰:“陛下此心,天地鬼神实临之。然臣以陵寝、享殿、神主俱宜如奉先殿式,庶称陛下明孝。”七年闰七月,上尊谥曰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修陵寝,不祔庙。
http://www.zhhxzx.com/bbs/showbbs.asp?bd=109&id=4515&totable=1
胡姓两大网站,要团结共存,相互协助,取长补短.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10-27
宣宗朱瞻基,仁宗长子,明朝第五个皇帝,年号“宣德”。1426年,仁宗朱高炽病逝,朱瞻 宣宗像基以29岁的年龄即皇帝位,时值壮年,精力充沛,又有一定的治国经验,且可以不用 像他的父亲那样在太子的位置上苦苦等待20年之久,可谓恰得其时。当年成祖曾经预言他是 个“太平天子”,此语果然没错。虽然宣宗在位仅有10年时间,但他是个守成之君,承继明 朝开国60年来的基业,以自己德政和治道而载入史册,将明朝推向了“仁宣之治”的黄金时期。
永乐 十五年(1417),成祖降旨给心爱的皇孙朱瞻基选妃,结果选中了济宁(今山东济宁)百户 胡善祖的第三个女儿胡氏,册封她为皇太孙妃,封孙氏为皇太孙嫔。宣宗即位后,册立胡氏 为皇后,孙氏为贵妃。胡氏贞静端淑,但身体病弱,未能生育,为宣宗所冷落。孙贵妃虽亦 无子,然而饶有美色,为宣宗所宠爱。当年册立后妃,按祖宗制度,皇后册立之时有宝(即 金玺)有册(即写有皇帝封赐命令的金册),贵妃则有册无宝,但宣宗特命制金宝赐予孙贵 妃宣宗胡皇后像,贵妃有宝自孙氏始,可见宣宗对她的宠爱程度。虽然宣宗赐孙贵妃宝册征得张太后的同意 ,但是张太后对胡皇后很满意,内心里并不真正赞同宣宗的做法。

  宣宗一直不喜欢胡皇后,想更立孙贵妃为皇后,只是胡皇后贤明没有过错,找不到合适的借 口。宣德二年(1427)十一月,孙贵妃生朱祁镇,使宣宗更立皇后的想法更加强烈。在朱祁 镇出生不久,就有大臣上表请求立他为皇太子。胡皇后很贤惠通达,也主动表示早定国本。 宣宗孙皇后像其实,立皇太子是件重要的事情。按照明朝皇位传承制度,即嫡长子继承制, 皇后亲生的儿子才是最佳人选。此时虽然胡皇后没有子嗣,但毕竟年轻,或许日后会有皇子 。因此立朱祁镇为皇子,明显有些操之过急。孙贵妃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因此假意推辞, 说等皇后身体恢复后定会有儿子,自己的儿子不敢先于皇后之子成为太子,然而宣宗却不愿 意等。次年二月,宣宗册立朱祁镇为皇太子,当时他尚不满三个月,是明代册立太子时年龄 最小的。
胡姓两大网站,要团结共存,相互协助,取长补短.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