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胡氏宗亲网:
http://www.hszqw.com.cn/bbs/read.php?tid=11689千秋景仰若虚公
二OO五年九月,嘉旭天然气公司在安装泵站路沈家湾段天然气管道施工时,挖掘出土了始祖若虚公深埋地下600年的明代石质墓碑和《墓志铭》各一方,当即被公的后裔胡昌平夫妇发现后一并捧抬回家,且妥善安置;为争取市政府在仙女山划地为公建修墓碑和陵园,二OO八年十一月,天晖公与干成公、昌发、胡辉等将公的墓碑和《墓志铭》重要历史文物,一并捐献给市历史博物馆珍藏。
《墓志铭》详实地记载了公的生平,从而从古迹中发现了公显仕的风采。同时,《墓志铭》记载的历史时间和变更与史书文献记载十分吻合,这些县志和老谱均未记入;若虚公显仕成就,为人标范,虽为封建时代之官员,其品德为人是值得当今学习和赞赏的。为“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二OO九年三月,市政府作出决定:在仙女山南面半山腰,已划拨土地,为若虚公建修墓陴和陵园,既为仙女山公园增添一景,并供后人观瞻。
公讳若虚、字子实,生于元英宗至治壬戌年(公元一三二二年)四月十三日,卒于明成祖永乐四年(公元一四O六年)六月初三,享年八十五岁。其年八月十六日葬于仙女山先人兆次礼。
公幼年失去了父亲,从小聪明好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悟出到读书、修行的重要;公自幼读书勤奋、刻苦,练就儒学根底颇深,且博学多才;公从小修行严律,造就他温文儒雅,处事严谨,不逾矩度;公终身以教书育人为业,桃李满天下;公有崇高的人品、渊博的学识和诲人不倦的精神,学生、门徒都踊跃地到他所办的儒学堂里去学习和深造,从教者如流;学生、门徒、同僚、邻居等,对他莫不亲而爱之,畏而敬之。
公的祖籍在徽州府(现安徽省)歙县。自元代末叶(公元一三四O年左右)迁来汉川城,住在名叫周陂里的地方,后移到本城崇文坊居住。当元朝政治不治,政局紊乱,且起义军与当朝政府军在武汉、汉阳等地阳等地频频交战,每每波及汉川,公携儿带女举家避兵沔阳数载,当新政明朝政局平定,人民安居乐业,公率全家二度迁回汉川城。明洪武辛亥年(公元一三七一年)春,公被推荐为儒学训导,时年49岁。(老谱有记载,公的儒学训导系新朝廷命官。)公除了酷爱他的事业外,还非常注重和讲究儒学殿堂四周的环境和形象,凡是儒学殿堂四周的松柏和花苑均为公亲手所植。
公敢于急流勇退,不死守仕道,于晚年辞去了儒学训导的官职,到原名大赤乡(现为刘家隔)左观隐住,在家唯一地做些教育、疏导子孙的事宜,他曾反复地教诲其子孙们说:“为人之子,不可以不读书,只有读了书,才知道礼仪了。你们都是我的子孙,怎么不继承我的事业呢?……”(由于公的言传身教,他的子、孙及所属后裔们,世代都以读书科举为主,辅之以经商和耕作,全家从公开始算起前代后世在近200年里,以科举出身者层出不穷,赴外地外省和进京做官者不计其数,这在老谱中均有详细记载。追忆500年前我们的先祖在汉川城域内确为望族之一,不负其名的书家门第。)公还是远近闻名的“治家有法、教子有方”的典范。
公在隐居乡间的那些年里,与邻里和乡人的相交相处中,没有丝毫的官架子,始终保持光明磊落、平等待人、正直公道、与人为善、和睦真诚的态度,所以受到人们赞不绝口地称颂,并以他的这些美德为楷模;即使是在任的县中之长吏官,每年都必到他的家中观风问政,彼此相交是朋友、也是知己。这是公的处世哲学,即是公遵循当时社会所称云的中庸之道。
夫人漆氏。只知道,她早在公前九年辞世。有子三:长子逊、字伯谦,次子迪、字伯顺,三子暹、字伯达;还有女一人及女婿叫叶春;孙男共十人,名字依序排列是惟中、惟嘻、惟士、惟智、惟吴、惟新、惟学、惟俊、惟恂、惟纯;曾孙一人,孙女七人。这些子、孙们都是他们一个一个地倾心培养和教育成长的。
今天,当我们追忆祖功宗德,特别是撰写我们的嫡系始祖若虚公的显仕风采和光辉历程时,我感慨万端,一时难以用语言表达他对我们现有数万计的嫡系后裔们的恩典和庇佑。更无法感恩图报。在此我只能借用在公辞世的二个月后,即明永乐四年(公元一六O四年)八月十六日,为公撰写墓志铭的作者,前乡贡进士三山林茱公在碑文结束时,他出自肺腑的感慨之语,作为此文的结束语:世上的富贵是可以给与获得的,唯独要求子孙继续勉力崇尚诗书的愿望是难得实现的。公有这许许多多的美德功绩,我虽然不聪不敏,怎敢不将公的事迹表述出来,用来劝导世人呢?
若虚公裔孙:辉 字起宏 敬撰
二OO八年八月八日于汉川城关
附:1、若虚公《墓志铭》;
2、墓碑、《墓志铭》照片;
3、市博物馆文物征集收据。
若虚公墓碑墓志铭
公讳若虚,字子实,姓胡氏。胡出有虞之后,周武王时,封胡公于陈,子孙因以胡为姓,后族不可谱。当公祖迁汉川,父君节居邑之周陂里,世以儒为业。公幼失怙,既长益知读书修行,徙居邑之崇文坊。当元政弗治,避兵沔阳,际昇平复于汉川。洪武辛亥春荐为儒学训导。公精神紧峭,矩度峻整,生徒日相讲习,莫不亲而爱之,畏而敬之!凡黌宫殿堂之松柏皆公手植焉。后以老辞居大赤乡右观,唯以子孙是训,赏谓子孙曰:“为人子不可以不读书,苟知书,则知礼义矣,若辈皆吾子孙,其可不绍吾业乎?”是以治家有法,教子有方。与乡人交,以直辺相与,忠告相益,其真诚终始如一,故人咸德之,虽邑之长吏,每岁必过其门,观风问政,相与成宾主礼而去,此公之处世,其亦天下之中庸者欤?公生于至正壬戌四月十三日,卒于永乐四年六月初三日,其年八月十六日葬于仙女山先人兆次礼也,寿八十五。夫人漆氏先公九年卒,子三人:长逊,次迪,次暹(通),女一人叶春其婿也。孙男十人:惟中、惟嘻、惟士、惟智、惟旲、惟新、惟学、惟俊、惟恂、惟纯,皆循循雅飭,惟惟纯儒学弟子员。曾孙一,孙女七人。嗟夫,世之富可致也,贵可获也,唯子孙绳绳,敦尚诗书之教是不可能也。
公之世系美绩若此,予不敏,敢不以公之事实表而言之,以为世辺劝云。
永乐四年岁次丙戌秋八月十六日孝男逊等立
前乡贡进士三山林茱 撰
[ 此贴被南山在2012-08-10 07:42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