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345阅读
  • 4回复

胡YAO邦故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8-12-31
  胡耀邦故居:苍坊村“西岭胡氏”所居,为湘赣两省相交处的罗霄山余脉。山岭自罗霄山蜿蜒而来,至浏阳河南,复又耸起,为“云居山”。此山之南逐渐开阔,称“阳谷”。沿着阳谷南行五六华里,有一座小山岭,名叫“西岭”,胡耀邦的故居,就坐落在西岭的山脚上,背靠山岭。房前有一条宽约数米的溪流,叫敏溪,终年不绝,叮叮咚咚。用今天的眼光来看,确实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胡耀邦故居是典型的湖南农家建筑,坐北朝南,小青瓦,砖木结构,据说始建于清朝咸丰年间,如此算来已经有140余年的历史了。此房自建造以来经过多次修缮,以1995年的修缮最为精工细作。目前所存的房屋是胡耀邦的曾祖父胡名钟和哥哥胡名镜当年所共有的,共计19间房,总面积约450平方米。中间的“泮公享堂”最高大,是当年名镜、名钟兄弟供奉其父亲胡中泮牌位的地方,为两家共有,作大客堂。经两代相传,属于胡耀邦父亲胡祖仑家的房子为7间半,约200平方米。胡耀邦在世的时候,这座祖居已经破旧不堪,濒于倒塌。20世纪80年代的一年,胡耀邦的哥哥胡耀福到北京去,告诉他祖居就要倒了,怎么办?胡耀邦说,年代久了,倒就让它倒吧,外边倒掉了,人就搬到里面去住。总之,胡耀邦坚决反对修复故居。1995年是胡耀邦诞生80周年,浏阳市决定修复胡耀邦故居。这项工作于1995年2月开工,7月基本竣工,修复了胡耀邦童年时代的住房、父母与兄长的居室,以及正厅、横厅、客厅、厨房等。当年9月,胡耀邦夫人李昭曾回这里参观故居。12月,胡耀邦故居对外开放。到现在已经接待10多万人。眼下来的人越来越多。有人在留言簿上写道:“路虽然难行,我还是来了。”那是因为中和乡远离浏阳市区,靠近江西,道路等级低,从浏阳开车下来,需要两个小时。还有人留言:“胡耀邦,是您救了我。”看来这位落笔者当年一定经历过冤假错案的煎熬。1998年,湖南省决定拨款20万元,在胡耀邦故居旁修建与故居连成一体的陈列室。这笔资金先到位了10万元。在资金未能全部到位的情况下,浏阳市文管所每个职工集资1万元,于当年完成了陈列馆建设。陈列馆由浏阳市设计院设计。当时的计划还要做得大些,要挖去故居后面的山。后来对设计作了修改,只建了3个房间的小小的陈列馆。1999年春,为解决胡耀邦故居的地面返潮问题,继续对地面进行了技术处理。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1-01
一代伟人。千秋永存!
[ 此贴被栋城在2009-01-30 14:16重新编辑 ]
相互学习.真诚探讨,互位交流.缘情永在。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1-03
一代伟人,功不可没.
知足常乐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09-01-05
湖南出伟人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09-03-26
胡耀邦侄孙胡厚谊:16年默默守护耀邦陵园

作者:李光明     来源:新法制报

  核心提示

  1990年12月5日,在胡耀邦逝世1年零8个月之后,他的骨灰运离北京,安葬在江西共青城。胡耀邦侄孙胡厚谊自愿来到共青城为胡耀邦守墓长达16年之久。

  16年过去了,有着“特殊背景”的胡厚谊在共青的真实生活如何?1月19日,记者来到位于共青耀华步行街附近胡厚谊的家,试图走进他的生活。

  那是套三室一厅、简单装修的顶楼房子。中午,胡厚谊、赵友芳夫妇、胡厚谊的妹妹胡美玲都在家中。胡厚谊怀抱四个月的儿子,嬉闹着,憨憨的脸上满是幸福;产后的妻子赵友芳在厨房里忙着做午饭;妹妹胡美玲轻缓地扫着地、擦着桌子。眼前的场景彻底诠释着一个寻常百姓的凡俗生活。

  就是在这样一个人情味萦绕的氛围里,记者与胡厚谊(以下简称胡)的对话展开了。

  “我十分敬重耀邦叔公”

  记者:能介绍一下您跟胡耀邦的关系,以及你的家庭情况吗?

  胡:我父亲叫胡德安,有四姐妹。我的公公是胡耀邦的哥哥,胡耀邦是我叔公。我的老家是湖南浏阳文家市人,祖祖辈辈都是种田,我的父亲七十多岁了,现在还种田砍柴。我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贫困,住的房子很破旧,但是因为叔公的原因,经常有人来我们家参观,那时我们还不懂事,也都不理解叔公,为什么不想点办法让我们家里富裕起来。

  记者:胡耀邦的骨灰为何选择葬在共青?

  胡:耀邦叔公死后的一年时间里,我的父亲大半时间都住在北京,和叔婆李昭一直商量骨灰安葬在哪里。最后决定将骨灰安葬在江西共青。这是叔婆李昭的主意,因为共青是耀邦曾经战斗过的热土,也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

  记者:您为什么想到远离家乡亲人来到共青为胡耀邦守墓?

  胡:我到共青来为耀邦叔公守墓,也是父亲和叔婆李昭商量的。耀邦叔公逝世时,我正在读高三。不久,父亲跟我说,你今后就在共青安个家,这样可以经常给耀邦扫扫墓,寄托我们家人的哀思。同时,日后胡家亲友若到共青祭扫,也可以照应。

记者:守墓应该是一件单调的事情,您那个时候那么年轻,心里能接受吗?

  胡:我很高兴地接受了这个提议,因为我的内心十分敬重耀邦叔公。

  “不分辩,不解释,不装腔作势”

  记者:当您们两兄妹出现在共青这个小城时,应该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吧?你们当初感受如何?

  胡:很多共青的市民看我们来守墓都觉得很稀奇。我们也听到很多的议论。有人说我们没能力才到共青来守墓;也有人说为什么耀邦家人没有将我们弄到北京什么地方去工作……总之大家都不能理解我们的举动。

  记者:面对别人的不解,您怎么办?

  胡:不分辩,不解释,不装腔作势,不摆架子,时间长了,别人就把你当成普通人了。

  记者:您守墓,谁给您发工资呢?

  胡:叔婆李昭特别叮嘱我的父亲还有我,守墓是胡家的家事,并不是一份正式的工作,是没有工资的。

  记者:那您们的经济来源是什么?

  胡:我们一到共青,就进了共青羽毛厂做工。当时,每月工资有60元钱。开始几年,叔婆李昭时不时地寄些生活费和衣物给我们兄妹。有时候,我父亲也会送点钱、米接济我们。

  记者:您替耀邦守墓,具体都做些什么工作呢?

  胡:我们并不是时时刻刻都要守在耀邦陵墓。我和妹妹只要有时间,才到耀邦墓来,和工作人员一起维护陵园。陵园要绿化,我们就和工人一起铺草皮、植树;陵园扩建了,我们和工作人员一起参与规划。从全国各地来瞻仰耀邦的群众,我们有时也适当地为大家讲解。中央和省里领导来了,如果需要,陵园管理处就会叫我过去陪同参观。全国各地的胡家人来瞻仰耀邦陵墓时,我就负责接待。

  “靠自己的实力去改变生活”

  记者:在共青这16年里,您生活顺心吗?

  胡:生活上还是很开心的,只是工作上曾面临过一些困难。叔婆李昭一直很关心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兄妹寄来了生活费用及一些日常用品,还给我们兄妹两人写了一封信告诉我们“要摆正心态,理性面对。更不可走歪门邪道,要加强学习,掌握技能,靠自己的实力去改变生活……”

  记者:您就没有想过去找共青的领导,换一份体面的工作吗?生活中,您就没有想过要利用自己的特殊背景?

  胡:没有去找,这不仅仅因为叔婆交代过,不要去麻烦当地政府。我们也清楚不能给耀邦叔公丢脸,父亲种了一辈子的田,从来没有去找过耀邦叔公帮忙解决什么。

  生活中确实有些人劝过我动用“耀邦”这一金牌资源去搞钱;也有人议论我能力欠缺;甚至有人怀疑我头脑有问题,“端着金碗讨饭吃”;有些人还想通过我,攀附北京的关系,但都被我拒绝了。我现在有一份工作,有房子住,已经很知足了。我只想过平淡安宁的生活。

  “我本身就是一个普通人”

  记者:这16年间,您们想过离开共青吗?毕竟守墓是一件单调的事啊。

  胡:这16年间确实发生不少的事,也有很多次机会离开共青。1996年我的母亲病逝,料理完后事,面对白发苍苍的父亲,我想到了回到家乡,当时,我姐姐也希望我去浏阳帮她做花炮生意;1999年,堂姐从美国回来,也曾多次动员我妹妹出国历练,但我们最终都拒绝了。

  记者:您的特殊身份会给您的生活带来烦恼吗?

  胡:我不喜欢别人老是将我看成胡耀邦的侄孙,这样让我很不自在。我希望别人把我当成一个普通人。因为,我本身就是一个普通人。
相互学习.真诚探讨,互位交流.缘情永在。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