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908阅读
  • 4回复

唐朝大诗人——胡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 发表于: 2009-03-06
唐朝大诗人—胡曾  (摘至《邵阳论坛》)

            胡曾,唐代诗人,大约在唐文宗开成四年(公元839年)时,胡曾出生在邵西竹山湾(今邵阳县长阳铺镇秋田村)一个叫盖井石的小院落里。胡曾自小聪明好学,小时即能诗善文,《唐才子传》说他“天分高爽,气度不凡”,《宝庆府志》称赞他“少负才誉,文藻煜然”。唐咸通年间,胡曾赴长安进士试未第,从此闲居长安,结识了一些文人和官场上的朋友,政治上虽不很得意,但文名却越来越大。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路岩为剑南节度使,很看重胡曾的文章,便邀请胡曾去做他的幕僚。其时,西南夷族小国经常侵扰蜀地边境,使镇守蜀地的历任地方官都无法对付,颇感头疼。胡曾到蜀地后,仅以一纸大气磅礴的檄文,便劝谕西山八国来朝,从而名闻遐迩。
  
          后路岩被害,高骈接替路岩担任剑南节度使,他也十分仰重胡曾的人品和才气,又召他为幕府从事,掌书记。高骈很器重胡曾,经常让他参预机要,凡剑南节度使衙门的所有奏折和公文,都出自胡曾的手笔。时西南边陲的南诏王割据今云南一带,不断侵犯骚扰西蜀边境,使蜀地边民和南诏的少数民族百姓都不堪战祸,流离失所。胡曾刚到高骈任所时候,正碰上南诏王骠信兴兵进犯隽洲(今四川西昌)、雅洲(今四川雅安市),并派人以木夹书送到高骈任所,向高骈提出“欲借锦江饮马”的狂言,态度十分傲慢。由于连年混战,双方老百姓已经民不聊生,如果重开战端,人民又将卷入战争的苦难深渊。为了制止这场战争,以保边境安宁,使蜀地人民和南诏骠信,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答南诏牒》。牒文对南诏王的无理要求和狂妄气焰,进行了义正辞严的劝诫和驳斥,并以“众星拱北辰,百谷趋东海,天地尚不能违,而况人乎”的比喻,来说明唐王朝中央集权的强大和多民族团结统一的合理性与必然性。牒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威之以兵,字字铿锵,情真意切。南诏王骠信读了胡曾的这篇牒文以后,既对牒文中所说的道理心悦诚服,又为牒文中的凛然正气和唐王朝的强大军威所慑服,再也不敢造次,并把自己的独生子送到唐王朝作为人质,请求罢兵和好。从这以后,南诏和唐王朝再也没有发生战事,边境的人民相互友好,安居乐业。胡曾的《答南诏牒》一纸退兵,在历史上被引为美谈,使胡曾赢得了很高的政治声誉,而且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后,高骈调任荆南节度使,渐有异志,于是胡曾决然辞去幕府之职,赴湘南担任延唐县(今宁远县)令。在担任延唐县令期间,他编著了《九嶷图经》,又在玉王官山下修建了一座舜祠,这对于今天研究九嶷山和舜文化,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胡曾一生写了很多文章和诗,《新唐书•艺文志》录其《安定集》10卷,已佚。另有《九嶷图经》和《咏史诗》3卷。胡曾的诗多杂咏史事,语言通俗,风格平易,“庸夫俗子,亦知传闻。”中国文学史上,象这样自成体系创作咏史诗并以《咏史诗》名集的,胡曾是第一人。史传蜀后主荒淫无道,沉溺酒色,有人诵胡曾《咏史诗•姑苏台》,蜀王闻诗后即为罢宴,可见胡曾诗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巨。
    
          胡曾的诗,在当时及以后追求艳丽、雕镂、骈俪的文人们中,并不被看重,甚至被认为是“庸浅不足成家”。他的诗真正受到人们重视是在宋代以后,是宋代至明代数百年中最有影响的启蒙读物。明、清以来创作的历史演义如《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皆引胡曾的咏史诗以证史实。
  
          胡曾晚年,被朝廷册封三恪,赐锦衣还乡。后“终老于家”。
  
          据传,胡曾卒后,朝廷为表彰其功德,曾赐玉石泐碑为志,墓前有联曰:
  
                                          草檄平南万古功勋昭日月,
  
                                           吟诗咏史千秋翰墨壮山河。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4-08
胡曾诗
湘川
虞舜南捐万乘君,灵妃挥涕竹成纹。
不知精魄游何处,落日潇湘空白云。
   咏史诗·凤凰台
秦娥一别凤凰台,东入青冥更不回。
空有玉箫千载后,遗声时到世间来。 

 
 
咏史诗·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咏史诗·望思台
太子衔冤去不回,临皋从筑望思台。
至今汉武销魂处,犹有悲风木上来。
 
咏史诗·会稽山
越王兵败已山栖,岂望全生出会稽。
何事夫差无远虑,更开罗网放鲸鲵。

咏史诗·秦庭
楚国君臣草莽间,吴王戈甲未东还。
包胥不动咸阳哭,争得秦兵出武关。


咏史诗·铜柱
一柱高标险塞垣,南蛮不敢犯中原。
功成自合分茅土,何事翻衔薏苡冤。


咏史诗·泸水
五月驱兵入不毛,月明泸水瘴烟高。
誓将雄略酬三顾,岂惮征蛮七纵劳。


咏史诗·杜邮
自古功成祸亦侵,武安冤向杜邮深。
五湖烟月无穷水,何事迁延到陆沉。


咏史诗·博浪沙
嬴政鲸吞六合秋,削平天下虏诸侯。
山东不是无公子,何事张良独报仇。


咏史诗·牛渚
温峤南归辍棹晨,燃犀牛渚照通津。
谁知万丈洪流下,更有朱衣跃马人。
 
咏史诗·武陵溪
一溪春水彻云根,流出桃花片片新。
若道长生是虚语,洞中争得有秦人。


咏史诗·岘山
晓日登临感晋臣,古碑零落岘山春。
松间残露频频滴,酷似当时堕泪人。


咏史诗·赤壁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咏史诗·姑苏台
吴王恃霸弃雄才,贪向姑苏醉醁醅。
不觉钱塘江上月,一宵西送越兵来。


咏史诗·武昌
王浚戈鋋发上流,武昌鸿业土崩秋。
思量铁锁真儿戏,谁为吴王画此筹?
 
咏史诗·金陵
侯景长驱十万人,可怜梁武坐蒙尘。
生前不得空王力,徒向金田自舍身。


咏史诗·彭泽
英杰那堪屈下僚,便栽门柳事萧条。
凤凰不共鸡争食,莫怪先生懒折腰。


咏史诗·嶓冢
夏禹崩来一万秋,水从嶓冢至今流。
当时若诉胼胝苦,更使何人别九州?
[ 此贴被栋城在2009-04-11 17:37重新编辑 ]
相互学习.真诚探讨,互位交流.缘情永在。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4-11
杂曲歌辞·妾薄命

阿娇初失汉皇恩,旧赐罗衣亦罢熏。欹枕夜悲金屋雨,
卷帘朝泣玉楼云。宫前叶落鸳鸯瓦,架上尘生翡翠裙。
龙骑不巡时渐久,长门长掩绿苔文。

草檄答南蛮有咏

辞天出塞阵云空,雾卷霞开万里通。亲受虎符安宇宙,
誓将龙剑定英雄。残霜敢冒高悬日,秋叶争禁大段风。
为报南蛮须屏迹,不同蜀将武侯功。

早发潜水驿谒郎中员外

半床秋月一声鸡,万里行人费马蹄。青野雾销凝晋洞,
碧山烟散避秦溪。楼台稍辨乌城外,更漏微闻鹤柱西。
已是大仙怜后进,不应来向武陵迷。

题周瑜将军庙

共说生前国步难,山川龙战血漫漫。交锋魏帝旌旂退,
委任君王社稷安。庭际雨余春草长,庙前风起晚光残。
功勋碑碣今何在,不得当时一字看。

咏史诗·细腰宫

楚王辛苦战无功,国破城荒霸业空。
唯有青春花上露,至今犹泣细腰宫。

咏史诗·荆山

抱玉岩前桂叶稠,碧谿寒水至今流。
空山落日猿声叫,疑是荆人哭未休。

咏史诗·沛宫

汉高辛苦事干戈,帝业兴隆俊杰多。
犹恨四方无壮士,还乡悲唱大风歌。


咏史诗·夷门

六龙冉冉骤朝昏,魏国贤才杳不存。
唯有侯嬴在时月,夜来空自照夷门。


咏史诗·汉江

汉江一带碧流长,两岸春风起绿杨。
借问胶船何处没,欲停兰棹祀昭王。

咏史诗·南阳

世乱英雄百战余,孔明方此乐耕锄。
蜀王不自垂三顾,争得先生出旧庐?

咏史诗·五湖

东上高山望五湖,雪涛烟浪起天隅。
不知范蠡乘舟后,更有功臣继踵无。

咏史诗·西园

月满西园夜未央,金风不动邺天凉。
高情公子多秋兴,更领诗人入醉乡。

咏史诗·铜雀台

魏武龙舆逐逝波,高台空按望陵歌。
遏云声绝悲风起,翻向樽前泣翠娥。


咏史诗·函谷关

寂寂函关锁未开,田文车马出秦来。
朱门不养三千客,谁为鸡鸣得放回?


咏史诗·郴县

义帝南迁路入郴,国亡身死乱山深。
不知埋恨穷泉后,几度西陵片月沉。


咏史诗·成都

杜宇曾为蜀帝王,化禽飞去旧城荒。
年年来叫桃花月,似向春风诉国亡。


咏史诗·李陵台

北入单于万里疆,五千兵败滞穷荒。
英雄不伏蛮夷死,更筑高台望故乡。


咏史诗·汉宫

明妃远嫁泣西风,玉箸双垂出汉宫。
何事将军封万户,却令红粉为和戎。


咏史诗·东山

五马南浮一化龙,谢安入相此山空。
不知携妓重来日,几树莺啼谷口风。

咏史诗·玉门关

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
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
相互学习.真诚探讨,互位交流.缘情永在。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0-08-08
我知道的胡曾咏史诗,不仅有咏怀远的荆山诗,还有咏怀远的涂山诗;大禹涂山御座开,诸侯玉币走如雷。防风漫有专车骨,何事兹晨最后来!

只看该作者 4 发表于: 2010-08-09
斩蛇沟*——唐 胡曾

白蛇初断路人通,
汉祖龙泉血刃红。
不是咸阳将瓦解,
素灵那哭月明中。

*斩蛇沟,在江苏省丰县。
此诗来源于清光绪本《丰县志 艺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