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大诗人—胡曾 (摘至《邵阳论坛》)
胡曾,唐代诗人,大约在唐文宗开成四年(公元839年)时,胡曾出生在邵西竹山湾(今邵阳县长阳铺镇秋田村)一个叫盖井石的小院落里。胡曾自小聪明好学,小时即能诗善文,《唐才子传》说他“天分高爽,气度不凡”,《宝庆府志》称赞他“少负才誉,文藻煜然”。唐咸通年间,胡曾赴长安进士试未第,从此闲居长安,结识了一些文人和官场上的朋友,政治上虽不很得意,但文名却越来越大。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路岩为剑南节度使,很看重胡曾的文章,便邀请胡曾去做他的幕僚。其时,西南夷族小国经常侵扰蜀地边境,使镇守蜀地的历任地方官都无法对付,颇感头疼。胡曾到蜀地后,仅以一纸大气磅礴的檄文,便劝谕西山八国来朝,从而名闻遐迩。
后路岩被害,高骈接替路岩担任剑南节度使,他也十分仰重胡曾的人品和才气,又召他为幕府从事,掌书记。高骈很器重胡曾,经常让他参预机要,凡剑南节度使衙门的所有奏折和公文,都出自胡曾的手笔。时西南边陲的南诏王割据今云南一带,不断侵犯骚扰西蜀边境,使蜀地边民和南诏的少数民族百姓都不堪战祸,流离失所。胡曾刚到高骈任所时候,正碰上南诏王骠信兴兵进犯隽洲(今四川西昌)、雅洲(今四川雅安市),并派人以木夹书送到高骈任所,向高骈提出“欲借锦江饮马”的狂言,态度十分傲慢。由于连年混战,双方老百姓已经民不聊生,如果重开战端,人民又将卷入战争的苦难深渊。为了制止这场战争,以保边境安宁,使蜀地人民和南诏骠信,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答南诏牒》。牒文对南诏王的无理要求和狂妄气焰,进行了义正辞严的劝诫和驳斥,并以“众星拱北辰,百谷趋东海,天地尚不能违,而况人乎”的比喻,来说明唐王朝中央集权的强大和多民族团结统一的合理性与必然性。牒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威之以兵,字字铿锵,情真意切。南诏王骠信读了胡曾的这篇牒文以后,既对牒文中所说的道理心悦诚服,又为牒文中的凛然正气和唐王朝的强大军威所慑服,再也不敢造次,并把自己的独生子送到唐王朝作为人质,请求罢兵和好。从这以后,南诏和唐王朝再也没有发生战事,边境的人民相互友好,安居乐业。胡曾的《答南诏牒》一纸退兵,在历史上被引为美谈,使胡曾赢得了很高的政治声誉,而且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后,高骈调任荆南节度使,渐有异志,于是胡曾决然辞去幕府之职,赴湘南担任延唐县(今宁远县)令。在担任延唐县令期间,他编著了《九嶷图经》,又在玉王官山下修建了一座舜祠,这对于今天研究九嶷山和舜文化,仍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胡曾一生写了很多文章和诗,《新唐书•艺文志》录其《安定集》10卷,已佚。另有《九嶷图经》和《咏史诗》3卷。胡曾的诗多杂咏史事,语言通俗,风格平易,“庸夫俗子,亦知传闻。”中国文学史上,象这样自成体系创作咏史诗并以《咏史诗》名集的,胡曾是第一人。史传蜀后主荒淫无道,沉溺酒色,有人诵胡曾《咏史诗•姑苏台》,蜀王闻诗后即为罢宴,可见胡曾诗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巨。
胡曾的诗,在当时及以后追求艳丽、雕镂、骈俪的文人们中,并不被看重,甚至被认为是“庸浅不足成家”。他的诗真正受到人们重视是在宋代以后,是宋代至明代数百年中最有影响的启蒙读物。明、清以来创作的历史演义如《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皆引胡曾的咏史诗以证史实。
胡曾晚年,被朝廷册封三恪,赐锦衣还乡。后“终老于家”。
据传,胡曾卒后,朝廷为表彰其功德,曾赐玉石泐碑为志,墓前有联曰:
草檄平南万古功勋昭日月,
吟诗咏史千秋翰墨壮山河。